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608-00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朝事实卷八
             宋 李攸 撰
  玉牒
宋有天下百馀年所与分天工共民事者皆取之疏远
侧微不私其亲故宗室之贤未有以勋名闻者神宗皇
帝实始慨然欲出其英材与天下共之增立教养选举
之法所以封植琢磨之者甚备行之二十年而文武之
卷八 第 1b 页 WYG0608-0098b.png
器彬彬稍见焉
上尝语及宗室多求外居者宰相韩琦曰臣请许亲尽
无服者外居然后因之试以外官上曰宗子素未谙民
政若补外官但虑易致过失尔琦曰陛下若命宗室习
律令久之何患其不能从政也参知政事赵槩曰人臣
子弟未必皆有过人之才使之从政尚能粗了局事盖
积习使然宗室固多美才若择而任之庶几渐知为政
之方也上曰五七年渐当以外官试之(案此条但称上/语宰相云云不)
卷八 第 2a 页 WYG0608-0098c.png
(指为何代考宋史韩琦于仁宗嘉祐三年六月拜同平/章事赵槩于嘉祐七年三月除参知政事是时琦与槩)
(并为宰执此当为仁宗/嘉祐七年以后事也)
富弼议裁损宗室授官 英宗问辅臣前代宗室枢密
使富弼对曰唐之名臣多出宗室枢密副使吴奎曰祖
宗时宗室皆近亲然初授止于殿直侍禁供奉官不如
今之过也朝廷必为无穷计当有所裁损上然之
徽宗朝增神宗教养选举法 尚书右仆射蔡京等言
伏考宗室在祖宗朝制禄盖寡至仁宗时始除南班官
卷八 第 2b 页 WYG0608-0098d.png
自率府副率凡五六迁遂至正任承平日久皇支寖繁
神宗皇帝乃下诏书别其亲疏异其等杀遂断自祖宗
袒免亲罢补环卫之官尽除班行名目袒免以外更不
赐名授官止许应举自熙宁至今宗室人无官者已一
千五百馀人宗女之未嫁者亦千五百有奇皆宣祖太
祖之裔或有贫困失所者臣等伏考神宗诏书盖为袒
免既已赐名授官若愿应举者自当依进士法其非袒
免既不赐名授官故止令量试艺业即推恩数非若应
卷八 第 3a 页 WYG0608-0099a.png
进士举之难也至于年长累试不中则又有特与推恩
量材录用之制则随其材器收录尽矣至于世数稍远
及贫无依者则又赐田存恤有差逮元祐纷更废量试
之法改依进士科举之制是以自熙宁至元符初三十
馀年中科举者才二十馀人既废量试之法亦未尝有
以年长推恩者赐田之令徒为虚文虽有量给钱米之
法未能周济其乏遂致宗室不能自给臣等谨追考神
宗诏书推原本旨稽之往者增以当今所可行者谨条
卷八 第 3b 页 WYG0608-0099b.png
具如右一非袒免亲乃祖宗六世孙伏请将上件服属
宗室二十五以上者今次许于礼部投状试经义或律
义一道以文理稍通者为合格分为两等候至来春附
进士榜推恩内文艺优长者临时取旨其不能试或试
不中者并赴礼部书家状读律列作一项奏名今来止
为前此未曾推广补考量试推恩之令致使宗室无官
者遂众有此陈请只作一时指挥不为永法今后自依
熙宁诏书赐田并于两京近辅沿流州军取应未卖官
卷八 第 4a 页 WYG0608-0099c.png
田物业拨充每州府各置宗室官庄专差文武官各一
员与逐州通判同行管干逐县兼管仍置指挥使二员
每岁量入为出宗女量给嫁资仍立定则例量支嫁娶
丧葬之费其逐州自今后有没官田产物业更不出卖
并拨入官庄仍先于京西北路拨田一万顷一熙宁诏
书袒免以下许随处置产业其出官即置田宅一如外
官之法盖以宗支寖广其疏属理当听其外居勘会宗
室旧来在宫有出入之限有不许外交之禁宫门有讥
卷八 第 4b 页 WYG0608-0099d.png
察之令今疏属外居仅遍都下出入无禁交游不节往
往冒犯法禁伏请非袒免亲以下两世欲分于西京南
京近辅或沿流便近居止各随州郡大小创置屋宇仍
先自西京为始每处置敦宗院差文臣一员武臣一员
管干参酌在京院法禁可施行者颁下应无父母兄弟
见任将军副使以上官者许令前去若有父母兄弟而
愿去或无而不愿者听从便依外官赴任立法量给舟
船接人一乞依神宗诏书不拘世数应宗子宗女尤贫
卷八 第 5a 页 WYG0608-0100a.png
失所者伏请委所在州郡报明量加存恤讫奏一乞于
两京置外宗正司官掌业所在宗室择宗室之贤者管
勾外宗正事仍自朝廷于本州通判职官内选差二人
兼领丞簿以主其事一乞随所在诸宫置学添教授立
法教养量试宗室依熙宁文武官试出官法策试经义
中选者许令出官若再试不中者止许在宫院使食其
禄一神考釐正宗室袒免非袒免各立奏补子孙之法
独缌麻亲旧用国荫自来未有荫孙以下明文伏请依
卷八 第 5b 页 WYG0608-0100b.png
外官例得补荫孙一旧制宗室袒免亲参选常许不拘
名次陈乞指名差遣非袒免亲初选依条添差外更不
拘名次陈乞指名差遣一次以后每到部与升一年名
次陈乞今后宗室非袒免以下亲量试出官者并各于
员阙外添差每大郡通属县不得过十人中郡不得过
七人小郡不得过四人候到任不签书本职公事如有
本辖长贰或监司二人保奏堪任釐务方得供职未釐
务者添支驿劵供给人从从之
卷八 第 6a 页 WYG0608-0100c.png
宗室赐名授官 孝字亲王之子授武卫将军其馀宗
室不用此例○祖宗缌麻亲赐名○承字男赐名克字
○宗字男赐名仲字○从字男赐名世字○授官太子
右内率府副率○祖宗袒免亲赐名○克字男赐名叔
字○仲字男赐名士字○世字男赐名令字○授官右
班殿直○祖宗非袒免亲不赐(原注熙宁二年以前叔/字男赐名之字士字男)
(赐名不字令字/男赐名子字)奏荐(原注熙宁二年以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以上承字
宗字磨勘至使相止从字仲字世字至观察使止叔字
卷八 第 6b 页 WYG0608-0100d.png
士字令字授副率者至遥郡防禦使止之字不字子字
赐名授官者至遥郡刺史止
袭封(原注国朝旧制诸王之后用本宫最长一人封公/继袭熙宁二年十一月敕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
(人为宗令世世封公补环卫之官以奉祭祀不以服属/尽故杀其恩礼 案宋史秦王廷美传熙宁二年诏宣)
(祖太祖太宗之后择一人封公世袭无补环卫官之句/而神宗本纪是年十一月甲戌诏祖宗之后世袭补外)
(官与此环卫之官/亦异存此备考) 祖宗之子并传嫡袭封(原注熙宁/二年闰十)
(一月五日圣旨祖宗之子并令传嫡袭封宗案宋史秦/王廷美传熙宁三年以太常礼院言令祖 之子传嫡)
(袭封神宗本纪亦作三年七月详定宗/室袭封制度此书作二年与宋史互异)濮安懿王诸子
卷八 第 7a 页 WYG0608-0101a.png
(案熙宁十年十月诏濮王子以次袭封奉祀此/条濮安懿王诸子句下有阙文并脱去小注)
宗室转官资级图(原注并/料钱) 节度使兼侍中(案宋史宗/室叙迁之)
(制由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节度使兼侍中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使相也原本使字上脱节)
(度二字侍中字上脱/兼字今从宋史补正)○使相○左卫上将军○右卫上
将军节度使○三级(原注四/百贯)○节度观察留后(案宋制/节度观)
(察留后月俸三百贯观察使防禦使并二百贯此书误/以观察留后为留后观察而于防禦使之上脱观察使)
(三字将观察留后及观察使二/职混而为一今从宋史改正)二级(原注三/百贯)○观察使
○防禦使○一级(原注二/百贯)○团练使○遥郡防禦使○
卷八 第 7b 页 WYG0608-0101b.png
一级(原注一百/五十贯)○刺史○遥郡团练使○一级(原注一/百贯)
○遥郡刺史(案自此遥郡刺史以下至卫将军月俸若/干贯各有不同考宋史职官志皇亲任诸)
(卫大将军领刺史八十千将军领刺史六十千将军三/十千率府率二十千副率十五千盖宗室俸禄之制与)
(叙迁之制不同故诸卫大将军本六十千兼领刺史则/增为八十千将军本三十千兼领刺史则增为六十千)
(矣此书俱阙/注附识备考)一级○左右卫大将军○左右金吾卫大
将军○左右龙武军大将军○左右羽林军大将军○
左右神武军大将军○左右骁卫大将军○左右武卫
大将军○左右屯田卫大将军○左右领军卫大将军
卷八 第 8a 页 WYG0608-0101c.png
○左右监门卫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一级
○左右卫将军○左右金吾卫将军○左右龙武卫将
军○左右羽林军将军○左右神武军将军○左右骁
卫将军○左右监门卫将军○左右千牛卫将军○左
右领军卫将军○一级○太子左右卫率府率○太子
左右司禦率府率○太子左右清道率府率○太子左
右监门率府副率○太子左右内率府副率○一级(原/注)
(十五/贯)
卷八 第 8b 页 WYG0608-0101d.png
宗室换官(案宋制有文臣换右职武臣换文资俱见宋/史职官志至宗室换官之制则略而不书此)
(足补/其阙) 诸卫将军(原注就文官者换太常/丞就武官者换率府率)率府率(原注/就文)
(官者换太子中允就/武官者换内殿崇班)率府副率(原注就文官者换大理/评事就武官者换西头)
(供俸/官)左右班殿直(原注换试/衔知县)三班奉职借职(原注无/专条)
上须袒免亲将军以下方许换出外官其大将军以上
愿换外官者并临时取旨
宗室转官资级 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原注转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原注转右千/牛卫将军)右千牛卫将军(原注/转右)
卷八 第 9a 页 WYG0608-0102a.png
(监门卫大将军右案宋史职官志千牛卫将军当转右/监门卫大将军 监门卫大将军转遥郡刺史原本右)
(千牛卫将军下脱小注转右监门卫大将军并/大字右监门卫大将军十五字今从宋史增入)右监门
卫大将军(原注转遥/郡刺史)遥郡刺史(原注转遥郡团练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特旨)
(即转正/刺史)遥郡团练使(原注转遥郡防禦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及特旨即转团练使 案)
(转遥郡防禦使原本误作团/练使今从宋史职官志考正)刺史(原注转/团练使)团练使(原注/转防)
(禦使练案宋制宗室叙迁之制团练使转防禦使原/本团 使下多遥郡防禦使五字今从宋史删去)
禦使(原注转/观察使)观察使(原注转节度/观察留后)节度观察留后(原注/转节)
(度使特旨转左/右卫上将军)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原注转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
卷八 第 9b 页 WYG0608-0102b.png
(章/事)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原注转节度/使兼侍中)
  宣祖五子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邕王光济○秦王廷美(原注/本名)
(光/美)○夔王光赞(案光济早亡宋初追封邕王徽宗时改/封曹王廷美太宗初封齐王进封秦王)
(太平兴国七年降涪县公九年追封涪王真宗复秦王/徽宗改封魏王光赞幼亡宋初追封夔王徽宗改封岐)
(王考东都事略及宋史皆书其最后徽宗时封国故光/济称曹王廷美称魏王光赞称岐王而此书则书太祖)
(时封国为号体/例与各书不同)
  太祖四子
卷八 第 10a 页 WYG0608-0102c.png
楚王德秀○燕王德昭○舒王德林○秦王德芳(原注/太宗)
(尝谓宰相曰德昭德芳先帝之子朕笃爱之犹子也不/欲异其称呼当令有司与昭庆公主而下依旧称皇子)
(封案东都事略德秀早亡徽宗追赐名封滕王德昭初/ 武功郡王太平兴国四年追封魏王英宗改封越王)
(徽宗改封吴王德芳太宗追封岐王楚王徽宗改封秦/王宋史并同考德秀未尝封楚王德昭未尝封燕王于)
(德芳则又书其最后封国为号/与本书体例复不合疑有讹误)
  太宗九子
楚王元佐○真宗皇帝(案东都事略及宋史太宗九子/长汉王次昭成太子次真宗今)
(此书列真宗于昭成太/子之前与各书互异)○昭成太子元僖○陈王元份
卷八 第 10b 页 WYG0608-0102d.png
○安王元杰○密王元偓○曹王元称○泾王元俨○
代国公元亿(案宋史元佐原名德崇初封卫王进封楚/王改今名雍熙二年废为庶人真宗即位)
(复楚王追封齐王潞王英宗封魏王徽宗改封汉王昭/成太子初名德明封广平郡王进封陈王改名元佑后)
(改今名进许王追赠太子谥恭孝改谥昭成元份初名/德严改名元俊封冀王又改今名封越王真宗改雍王)
(追封陈王润王英宗改鲁王徽宗改封商王元杰初名/德保后改今名封益王真宗封兖王追封安王邢王英)
(宗改封陈王徽宗封越王元偓初封徐国公真宗封彭/城郡王进宁王徐王追封邓王密王英宗封韩王徽宗)
(封镇王元称初封安定郡王进舒王追封曹王华王英/宗封蔡王徽宗封楚王元俨初封曹国公真宗封广陵)
(郡王进封荣王寻降端王改彭王通王泾王仁宗封定/王荆王追封燕王英宗封吴王徽宗改封周王元亿早)
卷八 第 11a 页 WYG0608-0103a.png
(亡追赐名封代国公英宗封安定郡王徽宗改封崇王/此书于太宗诸子皆书其始没时追赠封国为号而于)
(元偓不书邓王而书密王于元俨不/书燕王而书泾王则又自乱其例矣)
  仁宗四子
褒王昉○豫王昕○鄂王曦○英宗皇帝(案太宗诸子/以后应继以)
(真宗诸子永乐大典原本附玉牒于祖宗世次之后自/真宗及英宗以下世次既阙而诸子玉牒亦复不详)
  公主
秦国长公主尝为子庄宅使世隆求正刺史(案宋史秦/国长公主)
(即太祖女昭庆公主太宗改封秦国真宗时进长公主/下嫁王承衍子世隆为如京副使历洛苑六宅二使不)
卷八 第 11b 页 WYG0608-0103b.png
(言其为庄宅使此/足补宋史之阙)真宗曰正刺史系朝廷公议不可鲁
国长公主(案宋史鲁国长公主即太祖女/延庆公主至元符初追封鲁国)为翰林医官
使赵自化求尚食使兼医官院事上谓王继英曰雍王
元份亦为自化求遥郡朕以遥郡非医官所领此固不
可也驸马都尉石保吉自求见上言仆夫盗财乞特加
重罪上曰有司自有常法岂肯以卿故乱天下法也又
请于私第决罚亦不许(案此条见江少虞事/实类苑今采录补入)
胡宿上仁宗论兖国公主议行册礼劄子 今月二十
卷八 第 12a 页 WYG0608-0103c.png
一日草福康公主特进兖国公主制窃闻议行册礼然
于事体颇有未便祖宗以来公主长公主未有行此礼
者昔汉明帝封皇子悉半诸国明德马皇后曰诸子食
数县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敢与先帝子等也唐贞观
中太宗长乐公主将出降帝令有司资送倍于永乐公
主魏徵曰不可引汉明帝之言为对且曰天子姊妺称
长公主加长字是有所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
踰越太宗然其言入告长孙皇后后遣使赐徵金帛陛
卷八 第 12b 页 WYG0608-0103d.png
下即位以来累曾进封楚国魏国二大长公主亦不曾
行册礼今施于兖国公主是与大长公主相踰越兼以
贵主之故贤妃亦蒙殊典有旨令进谕告不行册礼是
母子之间一行一不行礼意尤不相称书于史册后世
将有讥议必谓陛下偏于近情亏圣德之美臣愿陛下
采汉明之言开文皇之听遵祖宗旧典如国朝公主曾
行此礼行之粗且无嫌如其不曾则宜且罢臣以陛下
好忠谏纳至言臣职在论思不敢不言
卷八 第 13a 页 WYG0608-0104a.png
除皇女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制(案宋史福康公主/仁宗长女嘉祐二)
(年进封/兖国)门下天道之美济下而光明王化之行由中而
洽被唐尧有釐降之典召南载肃雍之诗范俗崇风于
是乎在国家庆灵凭厚德教深长迪厥真源育兹懿主
仪我皇室繄于舅门待年及于有行涓日申于诞告皇
女福康公主闲和居德秀映栖神聪悟之姿非由于外
奖徽柔之性乃蹈于自然朕怀先后之慈笃外家之爱
将敦美化是选密亲教著沁园导人伦之妇顺恩加渭
卷八 第 13b 页 WYG0608-0104b.png
水广天下之孝思是用详按旧章稽合嘉礼爰筑其
馆载肃之车卜以仲秋祉兹元吉向班初册尝择美名
未拓膏腴尚阙汤沐进开曲阜之国衍食龟阴之田仪
服有光号名增重于戏贵宜思降富勿期骄尚怀国史
之言缅念衿䄜之戒往服休宠永绥寿昌
韦骧代陈少卿贺福康公主进封兖国表中宸有命美
化务先于族亲贵主进封优恩不夺于典礼风声遐被
中外交忻臣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恭惟(尊号/)皇帝陛下
卷八 第 14a 页 WYG0608-0104c.png
配天地之德绍祖宗之基守无逸于持盈槩至公于立
极御远以近齐邦以家治宫等周官之规训女偕尧舜
之法罔愧前躅克成令猷公主分乾之英体巽之顺虽
曰爱之欲其富不以生而荣(案爱之欲其富以下疑有/脱误无别本可校姑仍其)
(旧/)岂汤沐不可一而充印绶不可一而足盖诲育之存
节故宠私之有阶龙光一宣慈孝两得教其有素下嫁
岂忘其矩度泽非不隆四方孰谓之偏党朝野欢浃人
神气和迈治古之休光增太平之盛事臣限以官守不
卷八 第 14b 页 WYG0608-0104d.png
获奔走阙庭称庆无任瞻天踊跃之至
德宁公主将出降上谓辅臣曰公主第及房从之物比
福康公主皆减三之一又对群臣数称唐公主多适名
人而近世士人乃畏尚主命择士人得尚书职方员外
郎王克臣之子孝庄者故驸马都尉承衍曾孙而父子
皆业进士令至宰相第试以诗而并其所业一编以进
上召见清居殿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赐名师约又命
以毋废学后又出经籍及纸笔墨赐之(案德宁公主英/宗长女进封徐)
卷八 第 15a 页 WYG0608-0105a.png
(国宋史载王师约字君授英宗命宰相谕旨令师约持/所为文至第明日献赋一编即坐中赋大人继命诗遂)
(赐对选尚公主而赐玉带及九经笔砚勉之进学与此/书所载详略不同史亦不载其本名孝庄赐名师约据)
(此可补宋/史之阙)
  宣祖女
陈国长公主(案宋史太祖有姊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又案太祖同母妹初)
(适米福德建隆三年封燕国长公主冉适高怀德元符/三年改封秦国宋史但为秦国立传而附陈国于传末)
(以其早夭未及下降也洓水纪闻太祖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太祖惧密以告家人太)
(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太)
卷八 第 15b 页 WYG0608-0105b.png
(祖默然而出或云即魏国长公主考魏国长公主太祖/女即昭庆公主非太祖姊也据史云太祖姊早夭则引)
(面杖逐太祖者当为太祖妹秦国长公主可知洓水纪/闻属传闻之误而此书于宣祖女止载陈国长公主不)
(载秦国长公主意陈国必秦国之误盖此书于公主早/亡及未下嫁者俱削而不书如太祖六女申国成国永)
(国三公主早亡不载正载秦国晋国许国三公主太宗/七女滕国早亡邠国为尼没后始有封号故不载其体)
(例与宋/史互异)
  太祖女
秦国大长公主○晋国大长公主○许国大长公主
  太宗女
卷八 第 16a 页 WYG0608-0105c.png
燕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晋国大长公主○郑国
长公主○申国大长公主(案太宗女以下应继以真宗/以下公主永乐大典原本俱)
(失/载)
 
 
 
 
 
卷八 第 16b 页 WYG0608-0105d.png
 
 
 
 
 
 
 
 宋朝事实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