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08-00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朝事实卷六
             宋 李攸 撰
  庙制
元符三年诏曰艺祖顺天应人肇造区夏太宗受命继
代厎定寰宇真宗以圣继圣抚盈成之运奉太平之业
登岱告成文物典章于斯大备昔在神祖并称千百世
不祧之庙恭惟仁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治天下在
卷六 第 1b 页 WYG0608-0069b.png
位四十二年利泽之施丕冒山海早定大策授英宗以
神器之重措宗庙于泰山之安功隆德厚孰可拟议英
宗皇帝享国日浅未究施设奄弃万国神宗皇帝以不
世出之资慨然大有为于天下兴学校隆经术劝农桑
宽徭役禁暴以武理财以义凡政令法度有未当于理
不便于时者莫不革而新之功业盛大何可胜纪群臣
引旧典数上徽号然自谦挹终抑而不居规模宏远凛
凛乎三代之风矣而庙祏之制殊未议所以尊崇之典
卷六 第 2a 页 WYG0608-0069c.png
阙孰甚焉朕夙兴夜寝所不敢忘也宜令礼官稽参商周
两汉故事考定仁祖神宗庙制详议以闻十一月权太常寺
奏少卿盛次仲等言恭惟仁宗皇帝承文明武定章圣之
后民庶物阜咸厎安乐于是纯以仁德在宥天下明慎庶
狱哀矜无辜侧席尽刍荛之言临轩空岩穴之士约侈玩
之好绝盘游之娱恭俭之意无非为民夏羌猖狂款塞则
听之侬贼背诞越疆则舍之舞干两阶卒自请吏百越之
长南夷之蛮闻至仁而来归者梯航相属日月所照霜露
卷六 第 2b 页 WYG0608-0069d.png
所坠凡在覆帱无不丕冒草木之微昆虫之细凡在生育
无不咸若肆享国四十二年至今田童野叟有闻遗老之
言述当时之事者犹春风时雨沐浴膏泽咸有生意而遗
泽犹在也至于蚤定大策授英庙以神器之重子孙相承
克享天心此又为宗社计立万世之基也天祚有德是生
神考以卓然天纵之德辅以缉熙光明之学慨然远览三
坟五典之所载其详既不可复见然犹得于伏羲神农黄
帝尧舜之心者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故变而通之以
卷六 第 3a 页 WYG0608-0070a.png
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尊经造士而举世知道德之意弛
力便民而终岁无烦扰之劳理财以义水旱有时而籴不
加贵禁暴以武兵革以时而民不加赋循名责实而政事
举信赏必罚而劝沮行下至百工技巧咸有品式本末具
举小大毕张励精垂御十有九年典章文物炳然与三代
同风规模宏远迄今四方向风蛮夷率服法令具而民不
犯器械精而兵不试惟见农安于野男耕而女桑商贾于
涂贯朽而粟腐内外晏如万世永赖斯诒燕之效也譬如
卷六 第 3b 页 WYG0608-0070b.png
日月往来四时迭运人见其岁功自成物物咸遂不知帝
王造化之所在故曰惟天为大民无能名焉惟我神考实
体之矣谨按礼记王制尚书咸有一德春秋榖梁传荀卿
之书皆言天子七庙则有天下事七世亲尽则毁古今之
通制也至于有功德者宗无常数故商有三宗周有二祧
其来尚矣汉群臣杂议论者不一惟大儒刘歆学术该洽
谓宗无常数所以劝帝者之功德议者善之于是以高祖
为太祖孝文为文太宗孝武为武世宗司徒掾班彪世推
卷六 第 4a 页 WYG0608-0070c.png
儒宗亦以歆之议为得及光武立庙睢阳奉祀不改与
天无极(案此下似/有阙文)于是三省表请付外施行有诏恭依
治平熙宁僖祖顺祖祧迁议 治平四年十月二十四
日太常礼院奏僖祖文献睿和皇帝文懿皇后神主祧
藏于西夹室今具合行典礼如右臣等谨按礼记檀弓
曰舍故而讳新注谓高祖之父当迁者也唐会要永徽
二年左仆射于志宁言依礼舍故而讳新故谓亲尽之
祖今弘农府君神主上迁请依礼不讳从之又元和十
卷六 第 4b 页 WYG0608-0070d.png
五年太常礼院言睿宗神主祧迁其忌日准礼合废从
之今僖祖皇帝神主祧迁伏请准礼不讳其忌日亦请
依礼不讳诏恭依熙宁五年进呈两制议僖祖庙事惟
韩维异议神宗曰昨日韩维上来说庙事引文武之功
起于后稷以谓因其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王安石曰
经称文武之功非称后稷之功称尊祖非称尊有功言
后稷非文武之功不能有天下不能有天下则不得行
祭天之礼文武非后稷焉出故行祭天之礼则以后稷
卷六 第 5a 页 WYG0608-0071a.png
配天乃所谓尊祖也上曰韩维又引王不待大以为亦
待小国而王安石曰孟子自论汤文王不待大国然后
有天下何关尊祖事且夏禹郊鲧禹非因鲧受封然后
有天下前代固有不待有国而王天下者禹是也故扬
雄以为禹以舜作土上曰鲧治水或有封国亦不可知
安石曰若据书传所载封于有夏氏曰有姒者禹也无
预鲧事上曰尊祖不计有功此理无疑安石曰韩维言
夹室在右自为尊位此尤无理今若子孙据正堂使祖
卷六 第 5b 页 WYG0608-0071b.png
父在偏房乃以偏房为尊位岂为不悖又言遇禘祫即
令僖祖东向如此即是以迁祖东向古无此理上问配
天如何安石曰以禹郊鲧言之即是当郊僖祖推太祖
孝心岂以郊僖祖为憾上令礼院集议冯京进呈议僖
祖事安石曰此事欲决自圣裁如韩维议西夹室在堂
之右似亦无嫌譬之人家若儿妇在正堂祖父居两偏
房乃谓两偏房为尊计韩维家必不如此安排如何令
宗庙乃如此韩维又言遇禘祫即僖祖东向既合东向
卷六 第 6a 页 WYG0608-0071c.png
如何郤毁其庙迁其主所议止此两事分明不可行上
曰韩维已屈服只是疑郊配合如何安石曰前代郊配
亦不一如商则祖契而宗汤周则祖文王而宗武王然
以理言之若尊僖祖为始祖即推以配天于礼为允先
王之制礼事亡如事存事死如事生故推僖祖以配天
必当祖宗神灵之意上曰宗祀明堂如何安石曰以古
礼言之太祖当宗祀今太祖与太宗共一世若迭配亦
于明堂事体为允上曰今明堂配先帝安石曰此乃是
卷六 第 6b 页 WYG0608-0071d.png
误引严父之说故以考配孝经所谓严父者以文王为
周公之父周公能述父事成父业得四海欢心各以职
来助明堂宗祀得严父之道故也若言宗祀则自前代
已有此礼上曰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
为祖即明非以考配明堂也安石曰韩维本欲御史谏
官礼官集议朝廷既不从乃独议如此初欲别为僖祖
立庙两制笑其议改为今议上曰韩维是要求众人为
助然且令礼官议无妨看他别有何说后数日进呈孙
卷六 第 7a 页 WYG0608-0072a.png
固等议僖祖事上疑配天事安石曰万物本乎天人本
乎祖故王者配天以祖以祖非以功若以有功即鲧以
无功殛死岂得谓之有功然夏后郊鲧即非有功可知
也上疑禹因鲧之功安石曰鲧逆洪水禹顺而道之是
革也非因也上又疑僖祖非始祖安石曰僖祖非始祖
诚是也僖祖与稷契事即不尽同即郊与不郊裁之圣
心无所不可缘无害逆顺之理故也若藏其主于夹室
下附子孙即逆尊卑之序不可不改也上以为然乃下
卷六 第 7b 页 WYG0608-0072b.png
固议令太常礼官并郊配议奏上因言姜嫄庙欲为僖
祖立别庙安石曰为祖立别庙自古无此理韩维初议
如此为人所笑故改议姜嫄所以有别庙者嫄禖人也
以先妣故盛其礼歌舞皆序于先祖之上不然即周不
为喾庙而为嫄庙无说也进呈僖祖奏议上曰但议宗
庙事即士大夫纷纷盖士大夫以礼文为己任故也冯
京曰士大夫皆以太祖不得东向为恨安石曰野人曰
父母何择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祖矣陛下奉宗庙当择
卷六 第 8a 页 WYG0608-0072c.png
学士大夫之髦俊与之供祭祀盖诗人称文王奉璋峨
峨髦士攸宜为此故也然则议宗庙事要合于士大夫
髦俊之心岂可以合野人为当上又曰本不合议配天
议者何以及此安石曰亦须议了然本朝配天之礼亦
皆不合于礼经但此事未害逆顺大伦有所未暇釐正
上曰今如何议安石曰宣祖见配感生帝欲改以僖祖
配上曰好安石曰此事须中书门下议定乃降敕施行
冯京又言礼官以祧为疑安石曰此但改正僖祖顺祖
卷六 第 8b 页 WYG0608-0072d.png
合祧于礼亦无可嫌上曰莫是为忌讳无妨是年十月
太常礼院言奉圣旨详定僖祖神主祧迁者窃以圣王
用礼固有因循逆顺之大伦非敢违天而变古请奉僖
祖为太庙始祖迁顺祖神主藏之夹室依礼不讳孟夏
祀感生帝以僖祖配诏恭依先是中书言万物本乎祖
故先王庙祀之制有疏而无绝有远而无遗商周之王
断自稷契以下者非绝喾以上遗之以其自有本统承
之故也若无尊卑之位先后之序则子孙虽齐圣有功
卷六 第 9a 页 WYG0608-0073a.png
不得以加其祖考天下万世之通道也本朝自僖祖以
上世次不可得而知则僖祖有庙与稷契宜无以异今
毁其庙而藏其主于夹室替祖宗之尊而下附于子孙
殆非所以顺祖宗孝心事亡如事存之义求之前载虽
或有之考合于经乃无成宪因情制礼实在圣时乞以
所奏使下两制详议而择取其当诏答曰庙祧之序盖
有典彝所以上承先王下法后世朕嗣大统获奉宗祀
而世次迁毁礼或未安讨论经常属我哲辅于以佐朕
卷六 第 9b 页 WYG0608-0073b.png
不逮而仰称祖宗追孝之心朕览之矍然敢不祗服宜
依所请八年五月礼院言今年四月太庙禘祭排列神
位以僖祖居东向之位自顺祖而下昭穆各以南北为
序自后如遇禘祫著为定礼诏恭依
司马光议英宗祔庙僖祖神主当迁夹室准朝旨令待
制以上同议臣光于嘉祐八年仁宗祔庙之时已曾与
龙图阁直学士卢士宗上言僖宗当迁夹室当时议臣
不以为然朝廷遂从众议臣谨按王制称天子七庙三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08-0073c.png
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明太祖之外止有三昭三穆
而已是以前代帝王于太祖未正东向之时大率所祀
不过六世若僖祖于今日方议祧迁则是太祖之外更
有四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八不合先王典礼难以施
于后世臣愚以谓仁宗祔庙之时僖祖已当迁于夹室
今英宗祔庙顺祖亦合迁于夹室伏乞更赐详择知谏
院范镇议英宗即位祔仁宗主而迁僖祖及神宗即位
复还僖祖而迁顺祖镇言太祖起宋州有天下与汉高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08-0073d.png
祖同僖祖不当复还乞下百官议不报及哲宗即位镇
又言乞迁僖祖正太祖东向之位崇宁二年九月诏朕
寅奉宗祧丕式古训庙室之制厥有常典于惟哲宗实
继神考传序正统十有六年升祔之初朕方恭默乃增
一室于七世之外遂成四穆于三昭之间考礼与书曾
靡有合比阅近疏特诏从臣并与礼官博尽众见列奏
来上援据甚明谓本朝自僖祖至仁宗始备七世当英
宗祔庙神考圣学高明以义断恩上祧顺祖暨神考祔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08-0074a.png
庙又祧翼祖则哲宗祔庙父子相承当为一世祧迁之
序典礼可稽览之惕然敢不敬听其合行事件令礼部
太常寺详议闻奏又诏有天下者事七世古之道也惟
我治朝祖功宗德圣贤之君六七作休烈之盛轶乎古
先尊为不祧者至于五宗迁毁之礼近及祖考永惟景
祐钦崇之诏已行而不敢渝暨我元符尊奉之文又隆
而不可杀博考诸儒之说详求列辟之宜顾守经无以
见其全而适时当必通其变爰稽众议肇作彝伦推恩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08-0074b.png
以称情而为宜则礼以义起而无愧是用酌郑氏四亲
之论取王肃九庙之规参合二家之言著为一代之典
自我作古垂之将来庶安宗庙之灵以永邦家之福布
告中外咸使闻知
太庙七室议 嘉祐八年八月乙酉以修太庙成命参
知政事欧阳修告七室初庙室前楹狭隘每禘祫陈序
昭穆南北不对左右祭器填委嘉祐亲祫筑土阶张幄
帟乃可行礼至是宗正丞赵观因修庙室增广檐陛如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08-0074c.png
亲祫时诏从其请凡增广二丈七尺丙戌太庙神主复
归于七室初太常礼院奏当以太祖太宗为一世神主
祔庙则增一室诏两制及待制以上与礼官议观文殿
学士孙抃等议谨按礼曰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七世与昭穆云者据父子而
言也若兄弟则昭穆同不得以世数数之矣商之祖丁
之子曰阳甲曰盘庚曰小辛曰小乙四人皆有天下而
商之庙有始祖有太祖太宗有中宗若以一君为世则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08-0074d.png
小乙之祭不及其太祖祖丁(案小乙之祭不及其太祖/祖丁句宋史礼志作不及)
(其父盖小乙为祖丁之子特以兄弟世次相/及遂云为其太祖于称名不顺故宋史易之)是古之兄
弟相及昭穆同而不以世数数之明矣故晋之庙十一
室而六世唐之庙十一室而九世中宗睿宗之于高宗
敬宗文宗武宗之于穆宗(案唐敬宗文宗武宗皆穆宗/之子敬宗原本作恭宗以避)
(翼祖讳宋史因之不/改今从唐书改正)同居穆位国朝太祖为受命之祖
太宗为有功德之宗此万世不迁者也故太祖之室太
宗称孝弟真宗称孝子大行皇帝称孝孙而禘祫图太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08-0075a.png
祖太宗同居昭位南向真宗居穆位北向盖先朝稽用
古礼而著之于祀典矣大行皇帝神主祔庙伏请增一
室为八室以备天子之事七世之礼诏从之于是龙图
阁直学士兼侍读卢士宗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司马光
议曰臣等谨按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
七太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昭穆亲尽则毁示有终也
自汉以来天子或起于布衣以受命之初太祖尚三昭
三穆之初次故或祀四世或祀六世其太祖以上之主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08-0075b.png
虽属尊于太祖亲尽则迁故汉元帝之世太上庙主瘗
于寝园魏明帝之世处士庙主迁于园邑晋武帝祔庙
迁征西府君惠帝祔庙又迁豫章府君自是以下大抵
过六世则迁其神主盖以太祖未正东向故止三昭三
穆已正东向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唐高祖初
立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及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
神主于夹室高宗祔庙又迁宣帝神主于夹室皆祀六
世此前代之成法也惟明皇立九室祀八世事不经见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08-0075c.png
难可依据今若以太祖太宗为一世则大行皇帝祔庙
之日僖祖亲尽当迁于西夹室祀三昭三穆于先王典
礼及近世之制无不符合太庙更不须添展一室又诏
抃等议议曰先王之礼自祖以下隆杀以两故有天下
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自汉以来诸儒传礼者始
有夏五庙商六庙之说其说出于不见商书伊尹之言
而承用礼学之误盖自唐至周庙制不同而大抵皆七
王制所谓三昭三穆与太祖庙而七者是也今议者疑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08-0075d.png
僖祖既非太祖又在三昭三穆之外以为于礼当迁如
此则是天子之尊而所事止于六世不称先王制礼隆
杀以两之意且议者言僖祖当迁者以为在三昭三穆
之外则于三代之礼未尝有如此而不迁者臣等以为
三代之礼亦未尝有所立之庙出太祖之上者也后世
之变既与三代不同则庙制亦不得不变而从时且自
周以上所谓太祖亦非始受命之王特始封之君而已
今僖祖虽非始封之君要为立庙之始祖方庙数未过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08-0076a.png
七世之时遂毁其庙迁其主考三代之礼亦未尝有如
此者也汉魏及唐一时之议恐未合先王制礼之意臣
等窃以为存僖祖之室以备七世之数合于经传七世
之明文而亦不失先王之礼意诏又从之
太庙戟门 太常礼院言天子宗庙皆有常制今太庙
之南门立戟即庙正门也又有外墙棂星门即汉时所
谓壖垣乃庙之外门也昨新建面西墙门原在通衢以
止车马之过庙者其臣僚下马宜勿禁从之初知宗正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08-0076b.png
丞赵恭和言今庙壖短而去民居近非所以严宗庙请
别为复墙以甓累之故又设面西之门然而非制也
滁州并州澶州三宗神御殿 仁宗谓辅臣曰朕览自
古帝王凡起义及立功之地皆崇建浮图以旌示后人
如唐太宗之诏是也恭惟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
命之端也太宗取刘继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统也真宗
归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功业若此而神御缺然
是朕不能显扬祖宗之盛美也今于三州因其旧寺建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08-0076c.png
殿以奉安神御滁州曰端命并州曰统平澶州曰信武
神御告迁上亲奠辞及太宗神御至并州是岁四月二
十二日也上谓辅臣曰朕阅平晋记所载太平兴国四
年亲征至太原城下亦此日也事之相去七十有五年
(案宋史滁并澶三州神御殿建在神宗皇祐五年自太/平兴国四年至是年凡七十五年原本误作十有五年)
(今改/正)而日月符合如此何其异也宰相庞籍等曰陛下
孝德感通故符合如此请付其事史馆
列圣神御殿 咸平初真宗始令供奉僧元蔼写太宗
卷六 第 16b 页 WYG0608-0076d.png
圣容于启圣后院玉清昭应宫范金以肖祖宗像馀多
塑像其殿名在京奉先禅院曰庆基者奉宣祖在太平
兴国寺曰开先者奉太祖(案宋史开先作/开元与此互异)在玉清昭应
宫曰二圣者奉太祖太宗在启圣院曰永隆者奉太宗
在玉清昭应宫曰安圣在景灵宫曰奉真在慈孝寺曰
崇真在万寿观曰延圣在崇先观曰永崇者并奉真宗
在景灵宫曰孝严者奉仁宗曰英德者奉英宗而外郡
在扬州建隆寺曰章武在西京应天院曰兴先在滁州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08-0077a.png
曰端命者并奉太祖在西京应天院曰常华在太原府
曰统平者并奉太宗在西京应天院曰昭孝在澶州曰
信武在华阴云台观曰集真者并奉真宗又凤翔太平
宫有祖宗神御殿南京鸿庆宫有三圣神御殿西京永
安县会圣宫有五圣神御殿今京师定力院有太祖御
容诸后影殿在京奉先禅院曰重徽者奉明德太后章
穆皇后在慈孝寺曰章德者奉章献太后在景灵宫曰
广孝者奉章懿太后在万寿观曰广爱者奉章惠太后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08-0077b.png
又曰神御殿古原庙也以奉安先朝之御容宣祖昭宪
皇后于资福寺庆基殿太祖神御之殿七太平兴国寺
开先殿景灵宫应天禅院西院南京鸿庆宫永安县会
圣宫扬州建隆寺章武殿滁州大庆寺端命殿太宗神
御之殿七启圣禅院寿宁堂景福殿凤翔上清太平宫
并州崇圣寺统平殿及西院鸿庆宫会圣宫真宗神御
之殿十有四景灵宫奉真殿玉清昭应宫安圣殿洪福
院寿宁堂福圣殿崇先观永崇殿万寿观延圣殿澶州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08-0077c.png
信武殿西京崇福宫保祥殿华州云台观集真殿及西
院鸿庆宫会圣宫凤翔太平宫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
朝神御于景灵宫广孝殿应天院章献明肃皇后于慈
孝寺章德殿章懿皇后于景灵宫广孝殿明德章穆二
后于普安院重徽殿章惠太后于万寿观广庆殿绍兴
十五年秋复营建神御殿于崇政殿之东朔望节序帝
后生辰皇帝皆亲酌献行香用家人礼其殿名徽宗曰
承元钦宗曰端庆高宗曰皇德孝宗曰系隆光宗曰美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08-0077d.png
明宁宗曰垂光理宗曰章熙度宗曰昭光(案此条末有/光宁理度四)
(朝神御殿名与宋史礼志略同/当是后人增入非李攸原本)
广亲宅神御殿 嘉祐三年罢修睦亲宅祖宗神御殿
初翰林学士欧阳修言神御非人臣私家之礼若援广
亲宅例当得兴置则是沿袭非礼之事诏送两制台谏
礼官详定上言汉韦玄成奏议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
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诸侯其后遂罢
郡国庙今睦亲宅所建神御殿不合典礼悉宜罢时上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08-0078a.png
以广亲宅置已久不欲毁之(案此下似/有阙文)
范镇乞罢修并州神御殿 镇言窃闻并州素无火灾
自建神御殿未几而辄火灾天意若告陛下祖宗御容
非郡国所宜奉安近日又闻下并州复加崇建是徒事
土木以重困民力非以答天意也自太宗皇帝下并州
距今七十七年故城父老不入新城陛下宜宽其赋输
缓其徭役以除其患使河东之民不忘太宗皇帝之德
则陛下孝思岂特建一神御殿之比哉伏惟上观天意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08-0078b.png
下顾人心特赐停罢臣不胜区区之愚
景灵西宫记 臣谨按景灵宫实始大中祥符以奉祠
圣祖逮天圣初乃易其旁之万寿殿以为真宗馆御之
所治平建仁宗之殿曰孝严熙宁建英宗之殿曰英德
而宣祖艺祖太宗之殿曰庆基曰开先曰永隆母后之
殿曰隆福重徽章德广孝皆旧寓于佛老之祠布在都
邑与夫郊野之外岁时奠谒或不克躬行而清跸所临
动涉涂巷百工执事疲于奔走陟降跛倚而不恭殆非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08-0078c.png
所以致斋庄之诚广孝钦之本也神宗天锡圣智超然
远览功成治定之际乃诏有司度宫之东西建六殿为
原庙奉祖宗之灵设以昭穆之次列于左右又为别殿
五于其北以奉母后其经营缔构规画程度靡不素定
按图即工成不期月观者骇异以谓非造化融结孰能
若是之壮丽神速也又以宣祖潜真隐耀实基王迹历
数所钟自我流泽故名其殿曰天元艺祖膺命造邦拨
乱反正兵不再试五服来享故曰皇武太宗亲执晋俘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08-0078d.png
混一区夏覆载之内莫不向方故曰大定真宗登封告
成文物鼎盛珍符上瑞应图合牒故曰熙文仁宗德教
善政康济天下涵养覆露四十二年纳斯民于仁寿之
域故曰美成英宗诞膺景命以绍文祖天人和同远迩
绥靖故曰治隆(案庞元英文昌杂录云景灵宫神御殿/成榜名皆上亲制宣祖曰天元后殿白)
(太始太祖曰皇武后殿曰俪极太宗曰大定后殿曰煇/极真宗曰熙文后殿曰衍庆仁宗曰美成后殿曰继仁)
(是记于五后殿/名皆未之及)事辞称情名实无爽云汉昭晰揭诸门
闳四方搢绅传诵于今不绝今皇帝践阼之七月哲宗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08-0079a.png
复土泰陵议广原庙于显承殿之左一日顾谓辅臣曰
神考盛德大业越冠古今而原庙之制实始元丰惟显
承僻处一隅日迫廛市无以称崇报之重宜改营新宫
于驰道之西奉神考为馆御之首诏示万世尊异之意
群臣踊跃附合为一退而表请其事诏曰恭依曲士腐
儒有以为不当迁者皇帝持其说益坚卒破浮议计不
中郤无有内外若臣若子皆延颈企踵知皇帝之继志
述事如是其笃且至也恭惟神宗皇帝圣神文武有不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08-0079b.png
世出之资仁孝勤俭著无能名之德内无声色便嬖之
惑外无游宴玩好之累正心修身以先天下而奋然大
有为于世引见多士无间疏远日昃不倦省阅几务无
惮寒暑夜分不寐孜孜焉以招徕俊乂综覈名实询求
民瘼修饬治具故兴学校择师儒建三舍崇经术以养
人材发仓廪时赈贷募皂隶绝繇役以宽民力修水土
之政以敦本业而尽地利严保伍之法以察奸宄而寓
军令宗子疏属裁禄秩之滥而诱掖以宫学禁卫冗兵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08-0079c.png
考尺籍之实而销并其名额重禄责吏以杜苞苴请托
之私限员入流以惩胥徒仕进之滥理财赋以待邦国
之用修武卫以固封疆之守凡可举之事世以为难济
而不敢建者必为可革之弊众之所甚愿而不能改者
必革有劳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号令风采凛然更新方
是时士以缘饰表彰盗名吏以便文苟偷玩令积习既
久寖以成风在廷之臣议论蜂起挟众尚异更讪迭毁
而不能惑乘机伺隙危言巧中而不能摇固守而力行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08-0079d.png
之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禦焦劳恻怛夙夜以之一时
同事之人聚精会神叶谋并力以趋上之所向而上之
所措纵横泛应虽匠石之斲轮庖丁之解牛不足以喻
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典章区式纤悉备具乃至尚方武
库之兵犀利坚劲期门羽林之士简鍊精锐皆昔者之
所未有外则郡县五溪授以冠带开拓洮陇建之旌节
岭梅绝域重译请吏天地顺纪风雨以时年榖屡登闾
里安悦英声茂实充塞宇宙非至神大智谁能与于此
卷六 第 23a 页 WYG0608-0080a.png
乎中更元祐之变政之已改者人必病之已废者人必
思之然后益知其所设为良法善政虽偏言横议亦莫
之能易也今皇帝睿哲温恭躬有圣质上帝眷顾骏命
所集孝悌慈仁闻于海内远识独见明并日月沈几刚
断坚若金石固足以绍庭绪业克成厥功然犹兢兢业
业恭慎约戒毁台榭却珠珍罢土木不急之役而必以
缮治太室建原庙为先既崇饬太宫以为斯宫之首遂
奉宗祏上配烈祖世世献享不迁不毁以为郊祀社稷
卷六 第 23b 页 WYG0608-0080b.png
并列无穷致孝宁神之道可谓尽矣盖西宫之地东与
故宫相直其栋宇之制供张之具一视故宫无有损益
大明之南有门曰燕昌北有殿曰钦仪实母后之所御
也西则为宝庆殿以奉哲宗而南有门曰世德东则有
皇帝斋韨之馆门曰昭德殿曰洁诚庖厨次舍各以其
序凡为屋六百四十区经始于元符三年十月之甲子
(案东都事略及宋史建景灵西宫在元/符三年八月据此在十月与各书互异)功不罙岁役不
告劳行者不闻斧斤之声居者不见追胥之扰而崇墉
卷六 第 24a 页 WYG0608-0080c.png
广厦屹然特起于端门百步之外象魏之下俯视二宫
楼观峥嵘高切辰极金碧焜耀上薄光景都人士女与
夫要荒广莫之来庭者肩摩足接却立跂望排众争前
以快先睹欢欣叹悦洋溢道路非皇帝睿哲至诚出于
天性而不怵于卑近之说又何以臻此哉周之文武世
有明德以仪刑于天下成王率时昭考以缉熙于纯嘏
故凫鹥之诗言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
乐之也其诗之始曰福禄来成终曰无有后艰皇帝嗣
卷六 第 24b 页 WYG0608-0080d.png
宅神器祗率天下不愆不忘乃作斯宫以显异先烈是
似是续以追配乎前人方之成王何慊之有宰臣姓名
谨记(案此所云宰臣姓名未著何人据宋史元符三年/十月韩忠彦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曾布为)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又考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曾/纡字公衮布之子建中靖国中布在相位奉诏撰景灵)
(西宫碑纡/之笔也)
复废后制 景祐二年废皇后郭氏薨诏复后号制曰
生而有贵秩于朝殁则申恤典于第矧蚤嫔于天极而
奄谢于人寰不举徽章曷旌遗躅故金庭教主冲静元
卷六 第 25a 页 WYG0608-0081a.png
师郭氏钟层沙之庆分宝婺之辉动鉴图史之规居服
组紃之事自玉衣叶兆金屋承荣夙施辅佐之勤益懋
闲和之则而乃遗情物表探味渊宗独抗出尘之心遂
厌涂椒之地灵期遽迫朝露易晞良增悼往之怀载厚
饰终之典呜呼柔仪永隔内范如存蹑三景之踪倏同
于万化应四星之象复正于尊名芳魂有知歆我渥命
可特追册为皇后停谥册祔庙之礼其卤簿仪物皆用
孝章皇后故事
卷六 第 25b 页 WYG0608-0081b.png
温成后祔庙议(原注石扬休上言/封香书名事附) 温成皇后神主祔
新庙皆以两制摄献官端明殿学士杨察摄太尉殿中
侍御史赵抃监察吴充监礼上又遣内臣临视祭事内
出圭瓒以灌鬯充言于察曰礼上亲享太庙则用圭瓒
若有司摄事则用璋瓒今使有司祭温成庙而用圭瓒
是薄于太庙而厚于姬妾也其于圣德亏损不细请奏
易之察有难色曰日已暮矣明日行事言之何及而内
臣视祭者已闻之密以上闻诏即改用璋瓒(案宋史吴/充传云张)
卷六 第 26a 页 WYG0608-0081c.png
(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式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不载)
(请奏易圭瓒事/此书足补其阙)天章阁待制何郯奏曰臣伏见故贵妃
张氏自始没赠后仍于坟所置庙不称制度人言纷纭
讥议至今不已稽其本末其有由然夫国有嫔妃盖是
常制必有贤德乃可备位盖闻张氏之存也谏官王贽
倡始建议策进加位因结托以固恩宠庙室之设并行
定数前代之建别庙皆是不经张氏之殁也礼官王洙
专用失礼讲成庙议不守旧章败乱典法二人者不正
卷六 第 26b 页 WYG0608-0081d.png
之心深可诛也况闻始谋葬之时礼臣按故事上议惟
当于葬所置祠室本无立庙之说而王洙不顾归过于
上与当时执政合力务为将迎寖长其事以成黩礼之
失春秋载隐公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盖仲子非嫡而
立庙献舞故圣人讥之张氏亦非嫡又母后在宫而追
册后号仍建庙焉是尤不可也若遂而不改其招万世
之议固无穷矣今欲正其失莫若改庙名为祠室岁时
祀享不差祠官但委中官或内人掌之如此则其事初
卷六 第 27a 页 WYG0608-0082a.png
为奸臣所误而改之则过在下而不累圣德矣臣近累
为祠官亲见礼物黩乱所不忍视故敢上缕陈述伏望
圣慈下有司速更之则足以追赎前失上颇重其言虽
不尽行然颇损其仪旧制每有祠祭封香称臣书名至
是祀温成庙内出封香亦称臣书名知制诰石扬休上
言曰温成本陛下妃妾不当称臣此乃太庙之制有司
不以时闻致有此失上曰朕见诸庙封香一例进来所
以各为书名以表事宗庙之恭岂可温成之庙亦称臣
卷六 第 27b 页 WYG0608-0082b.png
盖失在有司非卿言朕无由知即命改正(案宋史温成/皇后祔庙时)
(吴充知太常礼院石扬休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各详见本传此书但云吴充监礼知制诰石扬)
(休不著太常官/守似失之疏略)
 
 
 
 
 宋朝事实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