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 第 1a 页 WYG0607-01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七十六
             宋 王溥 撰
  贡举中
   进士
贞观八年三月三日诏进士试读一部经史
二十二年九月考功员外郎王师旦知举时进士张昌
龄王公瑾并有俊才声振京邑而师旦考其大策全下
卷七十六 第 1b 页 WYG0607-0153d.png
举朝不知所以及奏等第太宗怪无昌龄等名因召师
旦问之对曰此辈诚有文章然其体性轻薄文章浮艳
必不成令器臣若擢之恐后生相效有变陛下风雅帝
以为名言后并如其言
调露二年四月刘思立除考功员外郎先时进士但试
策而已思立以其庸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自后因以
为常式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礼部侍郎姚奕请进士帖左氏传
卷七十六 第 2a 页 WYG0607-0154a.png
礼通五与及第乾元初中书舍人李揆兼礼部侍郎揆
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殊不
知艺不至者居文史之囿亦不能摛其词藻深昧求贤
者也及其试进士文章日于中庭设五经及各史一切
诏本于床而引贡士谓之曰国家进士务得才经籍在
此务寻检由是数日之间美声上闻
上元中刘晓上疏曰国家以礼部为孝廉之门考文章
于甲乙故天下响应驱于才艺不务于德行夫德行者
卷七十六 第 2b 页 WYG0607-0154b.png
可以化人成俗才艺者可以约法立名故有朝登甲科
而夕陷刑制制法守度使之然也陛下焉得不改而张
之至如日诵万言何关礼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昔子
张学干禄仲尼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又曰行
有馀力则以学文今舍其本而修其末况古之作文必
谐风雅今之末学不近典谟劳心于丹朱之间极笔于
烟霞之际以此成俗斯大谬也昔之采诗以观风俗咏卷
阿则忠臣喜颂蓼莪而孝子悲温良敦厚诗教也岂有
卷七十六 第 3a 页 WYG0607-0154c.png
淫文哉夫人之爱名如水之就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
若以德行为先文艺为末必须励行以伫甲科酆舒俊
才摈而没齿陈寔长者拔而用之则多士雷奔四方风
动从欲于下圣理于上岂有不变者哉
永徽元年始制两都举礼部侍郎官号皆以两都为名
每岁两地别放及第自大历十二年停东都举是后不

建中二年十月中书舍人权礼部贡举赵赞奏先是进士试
卷七十六 第 3b 页 WYG0607-0154d.png
诗赋各一篇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今请以箴论表
赞代诗赋仍试策二道
三年四月敕礼部进士举人等自今已后如有试官及
不合选并诸色出身人等应举者先于举司陈状准例
考试如才堪及第者送名中书门下重加考覈如实才
堪即令所司进纳告身注毁官身准例与及第至选日
仍稍与处分其正员官不在举限
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
卷七十六 第 4a 页 WYG0607-0155a.png
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任州府小吏有一事不合清流者
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如举后事发长吏奏停现任
如已停替者二年本试官及司功官见任及已停替并
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
长庆元年敕今年钱徽下进士郑朗等一十四人宜令
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重试覆落十
一人三月丁未诏国设文学之科本求实才苟容侥倖
则异至公访闻近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谓之关节干
卷七十六 第 4b 页 WYG0607-0155b.png
扰主司每岁策名无不先定永言败俗深用兴怀郑朗等昨
令重试意在精覈艺能不于异书之中固求深僻题目贵令
所试成就以观学艺浅深孤竹管是祭天之乐出于周礼正
经阅其程式之文都不知其本事辞律鄙浅芜累可知其孔
温业等三人粗通可与及第其馀落下今后礼部举人宜准
开元二十五年敕及第人所试杂策先送中书门下详覆
三年正月礼部侍郎王起奏曰伏以礼部放榜已是成
名中书重覆尚未及第重覆之中万一不定则放榜之
卷七十六 第 5a 页 WYG0607-0155c.png
后远近误传其于事理实为非便臣伏请今年进士堪
及第者本司考试讫其诗赋先送中书门下详覆候敕
却下本司然后准旧例大字放榜从之
太和七年八月礼部奏进士举人先试帖经并略问大
义取经义精通者次试议论各一首文理高者便与及
第其所试诗赋并停者伏请帖大小经各十帖通五通
六为及格所问大义便与习大经内准格明经例问十
条仍对众试口义伏使准新制进士略问大义缘初釐
卷七十六 第 5b 页 WYG0607-0155d.png
革今以通三通四为格明年以后并依明经例其所试
议论请限五百字以上成敕旨依奏
八年正月中书门下奏进士放榜旧例礼部侍郎皆将
及第人名先呈宰相然后放榜伏以委在有司固当精
慎宰相先知取舍事匪至公今年以后请便令放榜不
用先呈人名其及第人所试杂支及乡贡三代名讳并
当日送中书门下使令定例敕旨依奏
其年十月礼部奏进士举人自国初以来试诗赋帖经
卷七十六 第 6a 页 WYG0607-0156a.png
时务五道中问或暂改更旋即仍旧盖以成格可守所
取得人故也去年八月敕节文先试帖经义议论等以
臣商量取其折衷伏请先试帖经数通依新格处分敕
旨依奏
九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今月九日阁内面奉进止令
条流进士数及减下诸色入仕人等准太和四年格及
第不得过二十五人今请加至四十人明经准太和八
年正月敕令减下人数外及第不得过一百一十人今
卷七十六 第 6b 页 WYG0607-0156b.png
请再减下十人
开成元年二年三年并高锴知贡举每年皆恩赐题目
放及第并四十人
会昌三年正月敕礼部所放进士及第人数自今后但
据才堪即与不要限人数每年止于十人五人亦可
四年二月权知贡举左仆射太常卿王起下及第二十
五人续四人堪放及第杨知至窦缄杨严郑朴源重敕
祗放杨严及第馀并落下
卷七十六 第 7a 页 WYG0607-0156c.png
其年十月中书门下奏朝廷设文学之科以求髦俊台
阁清选莫不由兹近缘覈实不在于乡闾趋名颇杂于
非类致有跋扈之徒请托交通将澄化源在举明宪臣
等商量今日以后举人于礼部纳家状后望依前五人
自相保其衣冠则以亲姻故旧久同游处者其江湖之
士则以封壤接近素所谙知者为保如有缺孝弟之行
资朋党之势迹由邪径言涉多端者并不在就试之限
如容情故自相隐蔽有人纠举其同举并三年不得赴
卷七十六 第 7b 页 WYG0607-0156d.png
举仍委礼部明为戒励编入举格敕依奏
五年二月諌议大夫权知贡举陈商放及第二十七人
其年三月敕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向敏中重试覆落七

其月中书门下奏贡举人并不许于两府取解仰于两
都国子监就试
大中元年正月礼部侍郎魏扶放及第二十三人续堪
放及第三人封彦卿崔琢郑延休等皆以文艺为众所
卷七十六 第 8a 页 WYG0607-0157a.png
知其父皆在重任不敢选取其所进诗赋奉进止令翰
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韦琮等考尽合程度其月二
十三日奉进止并付所司放及第有司考试祇合在公
如涉徇私自有典刑从今以后但依常例取舍不得别
有奏闻
其年六月中书门下奏贡举人取解宜准旧例于京兆
河南府集试从之
二年正月中书门下奏从贞元元年太和九年秋冬前
卷七十六 第 8b 页 WYG0607-0157b.png
皆是及第便从诸侯府奏试官充从事兼史馆集贤弘
文诸司诸使奏官充职以此取人常多得士由是长不
乏材用太和末会昌中通四选诸方得奏州县官充职
如未合选并不在申奏限臣等昨已奏论面奉进止自
今已后及第后第三年即任奏请敕旨依奏
天祐三年三月敕今年礼部所放进士依去年人数外更
放两人
   缘举杂集
卷七十六 第 9a 页 WYG0607-0157c.png
长寿二年二月左拾遗刘承庆上疏曰伏见比年以来
天下诸州所贡物至元日皆陈在御前惟贡人独于朝
堂列拜则金帛羽毛升于玉阶之下贤良文学弃彼金
门之外恐所谓贵财而贱义重物而轻人伏请贡人至
元日列在方物之前以备充庭之礼制曰可
开元五年九月敕诸州乡贡进士见讫宜令引就国子
监谒先师学官为之开讲质问疑义仍令所司优厚设
食两馆及监内得解举人亦准此其日清官五品已上
卷七十六 第 9b 页 WYG0607-0157d.png
及朝集使并往观礼为常式(谒先师自/此始也)
十九年六月敕诸州贡举皆于本贯籍分明者然后依
例不得于所附贯便求申送如有此色所由州县即使
催科不得递相容许
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礼部以贡举请别置印
天宝十二载七月十三日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试皆须
补国子学士及郡县学生然后听举至至德元年已后
依前乡贡永泰元年七月以京师米贵遂分两京集举
卷七十六 第 10a 页 WYG0607-0158a.png
人至大历十年五月十九日敕今年诸色举人悉赴上
都准旧例十月二十五日随考试
兴元元年中书省有柳树建中末枯至是再荣人谓之
瑞柳礼部侍郎吕渭试进士以瑞柳为题上闻而恶之
贞元七年兵部侍郎陆贽权知贡举时崔元翰梁肃文
艺冠时贽输心于肃与元翰推荐艺实之士升第之日
虽众望不惬然一岁选士才十四五数年之内居台省
者十馀人
卷七十六 第 10b 页 WYG0607-0158b.png
十六年十二月敕礼部别头举人宜委礼部考试不须
置别头
十八年五月敕明经进士自今已后每年考试所拔人
明经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
必要补此数
十九年敕礼部举人自春已来久愆时雨念其旅食京
邑资用屡空其礼部举人今年宜权停
元和十三年十月权知礼部侍郎庾承宣奏臣有亲属
卷七十六 第 11a 页 WYG0607-0158c.png
应明经进士举者请准旧例送考功试从之自贞元十
六年高郢掌贡举请权停考功别试识者是之自今始复
太和元年二月敕自今已后天下勋臣节将子弟有能
修词尚学应进士明经及通史学者委有司务加奖引
其年七月敕今年宜权于东都置举其明经进士便在
东都赴集其上都国子监举人等合在上都试及节目
未尽者条流奏闻
八年正月礼部侍郎李洪奏准太和七年八月敕贡举
卷七十六 第 11b 页 WYG0607-0158d.png
人不要试诗赋策且先帖大经小经共二十帖次对正
义十道次试议论各一首讫考覈放及第九月敕吏部
礼部兵部今年选举并缘伏末虫旱相因恐致灾荒权令
停罢及敛藏之后物力且任念彼求名之人必怀觖望
之念宁违我令以慰其心宜依常例却置应缘所纳文状
及铨试等期限仍准今年格文递延一月
大中元年正月敕自今放进士榜后杏园任依旧宴集
所司不得禁制先是武宗始游巡曲江亭禁人宴聚故
卷七十六 第 12a 页 WYG0607-0159a.png

十年四月礼部侍郎郑颖达诸家科目记十三卷敕付
翰林自今放榜后即写及第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
入内仍付所司逐年编次以用军之际权停贡举一年
咸通十一年四月敕去年属以用军之际权停贡举一年
今既偃戈却宜仍旧来年宜别许三十人及第进士十
人明经进士二十人已后不得援例
   制举科
卷七十六 第 12b 页 WYG0607-0159b.png
显庆三年二月志烈秋霜科韩思彦及第
乾封元年幽素科苏瑗解琬苗神容格辅元徐昭刘纳
言崔谷神及第
上元三年正月词殚文律科崔融及第
永隆元年岳牧举武涉县尉员半千及第上御武成殿
亲问曰兵书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对曰臣
谓载籍多谓天阵谓星孤虚也地阵谓山川向背也人
阵谓编伍弥缝也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
卷七十六 第 13a 页 WYG0607-0159c.png
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
之利此地阵也士卒轻利将帅和睦此人阵也使三者
去矣其何以战上深赏之
垂拱四年十二月辞标文苑科房晋皇甫琼王旦及第
永昌元年正月蓄文藻之思科彭景直及第抱儒素之
业科李文愿及第
长寿三年四月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薛稷寇泚及第
證圣元年长才广度沈迹下僚科张漪及第
卷七十六 第 13b 页 WYG0607-0159d.png
通天元年文艺优长科韩琬及第
神功元年九月绝伦科苏颋崔玄童袁仁敬何凤孟温
礼洪子舆卢从愿赵不欺及第
大足元年理选使孟诜试拔萃科崔翘郑少微及第疾
恶科冯万石及第
长安二年龚黄科马克麾及第
神龙二年才膺管乐科张大求魏启心魏愔卢绚张文
成褚璆成㢞业郭邻赵不为及第才高位下科冯万石
卷七十六 第 14a 页 WYG0607-0160a.png
晁良正张敬及第
三年才堪经邦科张九龄康元怀及第贤良方正科苏
晋宋务光寇泚卢怡吕恂及第
景龙二年抱器怀能科夏侯铦及第茂才异等科王敬
从卢重玄及第
景云二年文以经国科袁晖韩朝宗及第藏名负俗科
李俊之及第
先天二年文经邦国科韩休及第藻思清睿科赵冬曦
卷七十六 第 14b 页 WYG0607-0160b.png
及第寄以宣化则能兴化变俗科郭璘之及第道侔伊
吕科张九龄及第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杜昱张子渐
张秀明常无名赵居正贾登邢巨及第
开元二年直言极谏科梁升卿袁楚客及第哲人奇士
逸伦屠钓科孙逖及第良才异等科邵闰之崔翘及第
文儒异等科崔侃褚庭晦及第文史兼优科李升期康
子元达奚珣及第
六年博学通议科郑少微萧诚及第
卷七十六 第 15a 页 WYG0607-0160c.png
七年文辞雅丽科邢巨苗晋卿褚思光赵良器及第
十二年将帅科裴敦复房自谦及第
十五年武足安边科郑昉樊衡及第高才沈沦草泽自
举科邓景仙及第
十七年才高未达沈迹下僚科吴巩及第
十九年博学宏词科郑昉陶翰及第
二十一年多才科李史鱼及第
二十三年王伯科杜绾及第智谋将帅科张重光崔圆
卷七十六 第 15b 页 WYG0607-0160d.png
李广琛及第
天宝元年文辞秀逸科崔明允颜真卿及第
六年风雅古调科薛据及第
十三年二月辞藻宏丽科杨绾及第
大历二年乐道安贫科杨膺及第
六年讽谏主文科郑珣瑜李益及第
建中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姜公辅元友直樊
泽吕元膺及第文辞清丽科奚陟梁肃刘公亮郑辕沈
卷七十六 第 16a 页 WYG0607-0161a.png
封吴通玄及第经学优深科孙泚黎逢白季随及第高
蹈丘园科张绅魏良儒苏哲及第军谋越众科夏侯审
平知郑儋凌正周渭丁俛及第孝弟力田闻于乡闾科郭
黄中崔浩李牧及第
贞元元年九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韦执谊郑利
用穆质杨鄬裴复柳公绰归登李方崔邠郑敬魏弘简
沈回元祐徐衮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熊执易刘
简甫及第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许贽及第
卷七十六 第 16b 页 WYG0607-0161b.png
四年四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崔元翰裴次元李
彝崔农史牟陆震柳公绰赵参徐弘毅韦彭寿邹儒立
王乃杜纶元易王真及第清廉守节政术可称堪县令
科李巽及第孝弟力田闻于乡闾科张皓及第
十年十二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裴垍王播朱谏
裴度熊执易许尧佐徐弘毅崔群皇甫鏄王仲舒许季
同仲子陵郑仕材邱颖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朱
颖及第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张平敬李敬亮及第
卷七十六 第 17a 页 WYG0607-0161c.png
元和元年四月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韦惇独孤
郁白居易曹景伯韦庆复崔绾罗让崔护薛存庆韦珩
李蟠元修沈传萧俛柴宿及第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
陈岵及第
三年四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牛僧孺皇甫湜李
宗闵李正封吉弘宗徐晦贾餗王起郭球姚衮庾威及
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高苞陆旦及第军谋宏达材
任将帅科樊宗师及第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萧睦及第
卷七十六 第 17b 页 WYG0607-0161d.png
长庆元年十二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庞严任畹
吕述姚中立韦曙李回崔龟从韦正贯崔知白陈玄锡
及第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崔郢及第军谋宏达材任
将帅科吴思李商卿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李思
玄及第
宝历元年四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唐绅杨俭韦
端符舒元褒萧敞杨鲁士来择赵祝裴恽韦繇李昌宝
严楚封李涯萧夷中冯球元晦及第详明吏理达于教
卷七十六 第 18a 页 WYG0607-0162a.png
化科韦正贯及第军谋宏达材任边将科裴俦侯云章
及第
太和二年闰三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李邵裴休
裴素南卓李甘杜牧马植郑亚崔博崔玙王戎罗邵京
崔渠韩宾崔慎田愔韦昶崔焕崔谠及第详明吏理达
于教化科宋昆及第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郑冠李式
及第
载初元年二月十四日试贡举人于洛城殿前数日方
卷七十六 第 18b 页 WYG0607-0162b.png
毕殿前试人自兹始也
天授三年右补阙薛谦光上疏曰国以得贤为宝臣以
贡士为忠是以子皮之让国侨鲍叔之推管仲燕昭委
兵于乐毅苻坚托政于王猛此由识士之深也若宰我
见遇于仲尼逢萌被知于文叔韩信无闻于项氏毛遂
不齿于平原此失士之故也何者比来荐举多不以才
假誉驰声互相推奖希润身之小计忘臣子之大猷非
所以报国求贤副陛下翘翘之望也古之取士有异于
卷七十六 第 19a 页 WYG0607-0162c.png
今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崇礼让以励已扬信
义以标声以敦材为先最以雕虫为后科故人崇劝让
之风俗去轻浮之行希古者必修确然不拔之操行难
进易退之规众议已定其高下郡将难诬于曲直故计
贡贤愚即州将之荣辱秽行彰露亦乡人之厚颜是以
李陵降而陇西惭段干隐而西河美故名胜于利则小
人之道销利胜于名则贪暴之风扇是知化俗之本须
摈轻浮昔冀缺以蹈礼升朝则晋人知礼文翁以儒林
卷七十六 第 19b 页 WYG0607-0162d.png
奖俗则蜀士从儒未有上之所好而下不从其化者也
自七国之计虽杂纵横而汉世求才犹徵百行是以礼
节之士道德自修里闾推高然后为府寺所辟魏氏取
人尤爱放达晋宋之后祇重门资奖为人求官之风乖
授职惟贤之义有梁荐士雅爱属辞陈氏简贤特珍赋
咏故其以诗酒为重不以修身为务逮至隋室馀风尚
存开皇中李谔疏论之曰魏之三祖雅好文辞世俗以
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章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
卷七十六 第 20a 页 WYG0607-0163a.png
谔之策由是下制禁断文华浮辞其年泗州刺史司马
幼之以表不典实得罪于是风俗改励政化大行炀帝
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
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指实为本而以虚浮为贵有唐
纂历虽改革于前非陛下君临治察方于共理树本崇
化唯在旌贤今之举人有乖事实议论决小人之笔行
修无长者之风第策喧竞于州府祈恩不胜于拜伏或
明制才出试遣搜扬驰驱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察
卷七十六 第 20b 页 WYG0607-0163b.png
其行而度其才则人品于兹见矣徇已之心切则至公
之理乖贪仕之性彰则廉洁之风薄是知府命虽高异
叔度勤勤之让黄门已贵无秦嘉耿耿之辞纵不能挹
已推贤亦不肖待于三命祇如才应经邦之流准令试
策武能制敌之列祇验弯弧若其文擅清奇便充甲第
藻思微减旋即告归以此牧人恐乖事实且旷代鸿笔
则潘岳灵运辞雄百夫矣平津文劣于长卿子建才丽
于荀彧或以射策为最则司马必居公孙之右若使协
卷七十六 第 21a 页 WYG0607-0163c.png
赞机猷则安仁灵运亦无裨益之补由此言之不可一
槩取也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撝周勃虽
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无指纵之
机使萧何典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效是知谋将不取
于弓马良相不资于射策伏愿降明诏颁峻科断浮虚之
馀辞取实用之良策文则试以效官武则令其守禦初
既察言观行终则循名责实谨按汉法所举之主终身
保之扬雄之坐田仪责其冒荐成子之居魏相酬于得
卷七十六 第 21b 页 WYG0607-0163d.png
贤赏罚之令行则请谒之心绝退让之义著则贪竞之
路销不实免王丹之官得人加翟璜之赏自然举得真
才则君子之道长矣
景云元年十二月制四方选集群才辐凑操斧伐柯求
之不远其有能习三经通大义者综一史知本末者通
三教宗旨究精微者善六经文字辨声象者博雅曲度
和六律五音者韬略学孙吴识天时人事者畅于辞气
聪于受领善敷奏吐纳者咸令所司博采明试朕亲择
卷七十六 第 22a 页 WYG0607-0164a.png

开元八年三月上亲策试应制举人于含元殿谓曰古
有三道今减从一道近无甲科朕将存其上策务收贤
俊仍令有司设食
二十六年正月敕孝弟力田风化之本比来将同举人
考试辞策今后两事兼著状迹殊尤者委所由长官特
以名荐更不须随考便例申送
天宝十三年十月一日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其辞藻
卷七十六 第 22b 页 WYG0607-0164b.png
宏丽问策外更试诗各一道(制举试诗/赋从此始)
元和三年三月敕制举人试讫有逼夜纳策计不得归
者并于光宅寺止宿应巡检勾当官吏并随从人等待
举人纳策毕并赴保寿寺止宿仍各仰金吾街使若人
监引送至宿所如勾当勿令喧杂其年四月以起居舍
人翰林学士王涯为都官员外吏部员外郎韦贯之为
果州刺史先是策贤良诏杨于陵郑敬李益与贯之同
考覈是时牛僧孺皇甫湜李宗闵条对甚直无所畏避
卷七十六 第 23a 页 WYG0607-0164c.png
考官第其策皆居三等权倖或恶其诋已而不中第者
乃注解其策同为唱诽又言涯居翰林其甥皇甫湜中
选考覈之际不先上言故同坐焉居数日贯之再出巴
州司马涯虢州司马杨于陵遂出为广州节度使裴垍
时为翰林学士居中覆视无所同异乃为贯之泣诉情
罪于上上不得已罢垍翰林学士除户部侍郎
十五年二月敕先帝所徵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
目朕不欲亲试宜令中书门下尚书省四品已上官就
卷七十六 第 23b 页 WYG0607-0164d.png
尚书省同试吏部尚书赵宗儒奏奉敕以先朝所徵制
科举人令与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官同于尚书省就试
者伏以制科所试本在亲临南省策试亦非旧典况今
山陵日近公务繁迫臣商量且宜停罢从之
太和三年以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库部郎中
庞严为考官策第二十二人而前进士刘蕡策果切直
不居是选其间指陈时事不避贵近言辞激切士林感
动虽贾董无以过也而考官有所畏忌不敢上闻随例
卷七十六 第 24a 页 WYG0607-0165a.png
摈斥识者议之喧然不平守道正人傅其文至有相对
而泣者谏官等或将其策白于宰臣宰臣怯惮亦不敢
为之明白登科人李合者深有所愧抗表请让官于蕡
事竟不行又天复初刘季述败起居郎罗衮上疏请追
赠蕡于是下诏赠左谏议大夫仍访子孙叙用初蕡条
对制策言宦官权盛后必为患及是而果然也
四年正月德音节文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
言极谏及经术优深可为师法详明吏理达于教化等
卷七十六 第 24b 页 WYG0607-0165b.png
科委常忝官及方牧郡守各举所知草泽无人举者亦
听自举限来年正月至上都五年正月十七日诏以兵
戈未息权停
大中元年二月吏部宏辞举人漏泄题目为御史台所
劾侍郎裴谂改国子祭酒郎中周敬复罚两月俸料考
试官刑部郎中唐扶出为虔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罚
一月俸料其登科十人并落下
十二年三月中书舍人李藩知举下博学宏词科陈琬
卷七十六 第 25a 页 WYG0607-0165c.png
等三人及进诗赋论等召藩谓曰所赋诗中重用字何
如潘曰钱起湘灵鼓瑟诗有重用字乃是庶几上曰此
诗似不及起乃落下
   孝廉科
贞观十八年二月六日引汴鄜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
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孝经并不
能答太宗谓曰自楚庄王以群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
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已若者亡今以不谷之
卷七十六 第 25b 页 WYG0607-0165d.png
不德群臣言莫我逮我国能免于亡乎朕发诏徵天下
俊异才以浅近问之咸不能答海内贤哲将无其人耶
朕甚忧之
宝应二年六月二十日礼部侍郎杨绾奏请每岁举人
依乡举里选察秀才孝廉敕令公卿以下集议中书舍
人贾至议曰杨绾所奏实为正论然衣冠迁徙人多侨
寓士居乡土百无一二今依古制恐取士之道未尽今
礼部每岁擢甲乙之科祇足长浮薄之风开侥倖之路
卷七十六 第 26a 页 WYG0607-0166a.png
矣其国子博士等望加员数十道大郡量置太学令博
士出外兼领郡官召致生徒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
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如此则青青不复兴刺扰扰
由其归本焉敕旨每州每岁察孝廉取在乡闾有孝弟
廉耻之行荐焉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
之内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并量行业授官
其明经进士并停道举亦宜准此定所司作条件处分
七月二十六日礼部侍郎杨绾奏贡举条每州每岁察
卷七十六 第 26b 页 WYG0607-0166b.png
孝廉各令精通一经共取左氏传公羊谷梁礼记周礼
仪礼毛诗尚书周易任通一经每经问义二十条皆取
旁通诸义务穷根本试格策三道问古今理体及当时
要务取堪行用者仍每日问一道凡三道毕日经义及
策全通为上第其上第者望付吏部便与官其问义每
十条通七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者罢之又论语孝
经皆圣人深旨孟子亦儒门之达者其学官望兼习此
三者共为一经其试如上秀才举望令精通五经问义
卷七十六 第 27a 页 WYG0607-0166c.png
二十条对策五道全通者为上第上第者送名中书门
下请超与处分问义十条通七策通四为中第中第者
送吏部与官下者罢之孝弟力田但能熟读一经言音
典切即令所司举送试通使与出身至夲年举人或旧
业既成理难速改或远州所送身已在途事须收奖不
可中废其今秋举人中有情愿依旧举业者亦听今年
之后一依新格敕旨进士明经置来日久今顿令改业
恐难其人诸色举人宜与旧法兼行至建中元年六月
卷七十六 第 27b 页 WYG0607-0166d.png
九日敕孝廉科宜停
   开元礼举
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敕开元礼国家盛典列圣增修
今则不列学科藏在书府使敕官者昧于郊庙之仪理
家者不达冠婚之义移风固本合正其源自今已后其
诸色举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人同一经例选人不
限选数许习问大义一百条试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
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已上者不在放限其有散官能
卷七十六 第 28a 页 WYG0607-0167a.png
通者亦依正官例处分又奉九年五月二十日敕其习
开元礼人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为上等大
义八十条已上策两道已上为次等馀一切并准三礼
例处分仍永为常式元和八年四月吏部奏应开元礼
及学究一经登科人等旧例据等第高下量人才授官
近日缘校书正字等名望稍优但沾科第皆求注拟坚
待员阙或至踰年若无科条恐长侥倖起今已后等第
稍高文学兼优者伏请量注校正其馀置开元礼人太
卷七十六 第 28b 页 WYG0607-0167b.png
常寺官有阙相当通经人国子监官阙相当者并请先
授以备讲讨如不情愿即通注他官庶几实有纪律可
守其今年以前待阙人亦请依此条限使为常制敕旨
依奏
   三礼举
贞元五年五月二日敕王者设教劝学攸先生徒肄业
执礼为本然则礼者务学之本立学之端居安之大猷
致理之要道姑务弘奖以广儒风自今已后诸色人中
卷七十六 第 29a 页 WYG0607-0167c.png
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科目选吏部考试白身依
贡举吏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
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选精通经术三五人
闻奏主司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
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已上为次等依资与
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例其诸馆学生愿习
三礼及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常式
   三传举(三史附/)
卷七十六 第 29b 页 WYG0607-0167d.png
长庆二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谨按春秋二百四十
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伦之纪备矣故先师仲尼称志
在春秋历代立学莫不崇尚其教焉伏以左传卷轴文
字比礼记多较一倍公羊谷梁与尚书周易多较五倍
是以国朝旧制明经授散若大经中能通习一传即放
冬习然明经为学者犹十不一二今明经一例冬集人
之常情趋少就易三传无复学者伏恐周公之微旨仲
尼之新意史官之旧章将坠于地伏请置三传科以劝
卷七十六 第 30a 页 WYG0607-0168a.png
学者左传问大义五十条公羊谷梁各问大义三十条
策三道义通七以上策通二以上与及第其白身应者
请同五经例处分其先有出身及前资官应者请准学
究一经例处分又奏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
贬垂示劝戒司马迁史记班固范晔两汉书音义详明
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伏惟国朝故事国子学
有文史直者弘文馆弘文生并试史记两汉书三国志
又有一史科近日以来史学都废至于有身处班列朝
卷七十六 第 30b 页 WYG0607-0168b.png
廷旧章昧而莫知况乎前代之载焉能知之伏请置前
件史科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
上为及第能通一史者请同五经三传例处分其有出
身及前资官应者请同学究一经例处分有出身及前
资官稍优与处分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
仍请颁下两都国子监任生徒习读敕旨宜依仍付所

   童子科
卷七十六 第 31a 页 WYG0607-0168c.png
广德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敕孝弟力田科其每岁贡宜
停童子每岁贡者亦停童子仍限十岁以下者至大历
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敕童子举人取十岁以下者习一
经兼论语孝经每卷诵文十科全通者与出身仍每年
令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例考试讫闻奏至十年
十月二十五日敕童子科宜停开成三年十二月敕诸
道应荐万言及朝廷设科取士门目至多有官者合诣
吏曹未仕者即归礼部文词学艺各尽其长此外更或
卷七十六 第 31b 页 WYG0607-0168d.png
招延则为冗长起今以后不得更有支荐俾由正路禁
绝倖门虽有是命而以童子为荐者比比有之
   明法科
贞元二年六月敕明法举人有能兼习一小经帖义通
者依明法例处分
 
 
 唐会要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