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三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0607-01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一/)
 唐会要卷七十三
            宋 王溥 撰
  单于都护府
永徽元年九月八日右卫中郎高侃执卓鼻可汗献于
武德殿以其馀众于郁都军山分其地置单于瀚海二
都护府单于领郎山云中桑乾三都督府苏农等十四
州瀚海领金微新黎七都督府仙萼贺兰等八都督各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0607-0102d.png
以首领为都督刺史
麟德元年正月十六日敕改单于大都护府官秩同五
大都督初阿德上奏望册亲王为可汗德曰单于者天
上之天上曰朕儿与卿为天上之天可乎德曰死生足
矣遂立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为都护令与王造宅乾
封二年殷王改封相王令发向单于王奏曰儿朝去暮
归得乎上曰去此二千里卒未得来王曰不能去阿母
矜其小竟不遣之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0607-0103a.png
垂拱二年改为镇守使
圣历元年五月九日改为安北都护
开元二年闰正月五日却置单于都护府移兵北都护
于中受降城
天宝四载十月单于都护府置金河县
元和元年十一月以范希朝为振武莭度使就加礼部
尚书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凌犯为盗日入慝作
谓之刮城门人情惧骇鲜有宁日希朝周视居要害营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0607-0103b.png
置堡栅斥堠严密人乃获其安矣蕃虽鼠窃狗盗必杀
无赦蕃人甚惮之蕃落之俗有长帅至必效奇驼名马
虽廉者犹曰当从俗以致其欢希朝一无所受积十
四年皆保塞而不为寇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
市柳子命军人种之至今成林居人赖之
  三受降城
景云二年三月一日朔方道大总管张仁亶筑三受降
城于河上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0607-0103c.png
拂云祠突厥将上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
而后渡河时出啜尽聚众西击娑葛仁亶请乘虚夺
取汉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
寇之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以黄河为界今于寇
境筑城恐费人力终为贼寇所有建议以为不能成功
睿宗竟从仁亶留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馀人逃
归仁亶尽擒之一时斩于城下军中股慄役者尽力六
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以东西相去各四百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0607-0103d.png
里皆据通津遥相应接北拓三万馀里于牛头朝那山
北置烽□一百八十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
更无寇掠减镇兵数万人初建三城不置拥门及曲敌
或问之仁亶曰兵法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
当戮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衄
之心其后常元楷为朔方总管始作拥门
元和十二年九月西受降城为河徙浸毁宰相李吉甫
请移兵于天德故地卢坦与李绛恊议以为西城张仁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0607-0104a.png
亶所筑得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居虏要冲美水丰草
边防所利今流水之决不过退就二里奈何弃万代永
安之策徇一时省费之谋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其北
枕山与河绝远烽候警备不相统摄接虏之奔突势无
由知无故蹙国二百里非利也及城使周怀义奏列利
病与坦议同事竟不行
宝历元年五月振武节度使张维请奏以东受降城滨
于河岁久雉堞摧坏请移于绥远烽南上赐钱一百万城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0607-0104b.png
之至十月功毕
  安北都护府
贞观四年三月三日分颉利之地为大州左置定襄都
督右置云中都督以统降人五年阿使那阿咄苾败走
后其渠豪首领至皆拜将军布列朝廷五品以上有百
馀人始与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遣使招慰之使者相
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用徒费人力因
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本根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0607-0104c.png
四裔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
有也故自古帝王化中国以信御四裔以权自陛下君临
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盛四裔宾服今者招受突
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以臣愚见
请停招慰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内近日突厥倾国
入朝既不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之内地去京不远
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以中国之租赋供积
恶之穷寇恐无利也其后诸蕃渠长请上尊号为天可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0607-0104d.png
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行天可汗事乎是后降玺书
赐西域北荒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豪长有死亡
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帅统四夷/自兹始也)其后下诏议者安
边之术多言突厥恃强扰乱边陲今日天丧之穷来归
于我本无慕义之心因其归命迁其种落俘之江南散
属州县各使耕耘变其风俗百万强寇可得化而为氓
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空虚矣中书侍郎颜师古
上奏曰突厥部落并已归降东北诸蕃咸受正朔突利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0607-0105a.png
入侍庭阙颉利身为俘获沙漠之外瀚海之北莫不屈
膝稽颡乞骸请命斯乃上古所不臣者陛下得而臣之
矣惟陛下断以神机驭以长算纲领一定垂拱无为臣
闻古先哲王内修德而后柔远是以要服之外谓之荒
服言其恍惚喜怒来去无常也饱则飞去饥则附人今
欲改其常性同此齐氓于事为难理必不可当因其习
俗而抚驭之臣愚以为凡是突厥铁勒络须河北居住
分置头目统领部落节及高下地界多少伏听量裁为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0607-0105b.png
立条制绥远安迩永永无极夏州都督窦静上表曰臣
闻遐荒重译之人圣王所以不争者以其不可以刑法
绳不可以仁义教衣食仰给不务耕桑徒损有为之人
以资无知之利得之则无益于理失之则无益于化然
彼首丘之情盖未忘也诚恐一朝变生犯我王界愚臣
之所深虑如臣计者莫若因其破亡之后加其无妄之
福假以贤王之号配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
使权弱势分易为羁制自可永保边塞世为藩臣此实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0607-0105c.png
长辔远御之道也给事中杜楚客上议曰匈奴之人秉
心无常难以德怀易以威服陛下纳其降附处之河南
招携服远闻之前典以臣愚见必为后患存亡继绝列
圣通规事不师古难以长久礼部侍郎李百药上议曰
臣闻突厥内附尽为臣妾开辟以来所未曾有然种类
区分各有统摄窃闻圣算亦欲因其离散随其本部署
其君长不相臣属阿使那种纵能树立惟臣其一族而
已国小则分其权势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无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0607-0105d.png
抗衡于我之理此诚安边之上策长势之宏谟仍请于
定襄城中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之一策必不可不行
中书令温彦博议曰惟汉武时置降匈奴城于五原塞
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本俗因而抚之一则
实空虚之地二则永无猜忌之心若遣向江南则乖物
性故非含育之道也秘书监魏徵议曰匈奴自古至今
未有如斯之破败盖上天剿绝其命宗庙神武之所致
也且世寇中国百姓冤雠陛下以其归我不能灭之即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0607-0106a.png
遣徙河北居其故地夫丐奴之人强必盗寇弱则卑服
岂顾恩义天性然也秦汉患其若是故发猛将以击之
收河北以为郡县陛下奈何以内地居之且降仅十万
数年之间滋息百倍居我肘腋逼迩王畿心腹之疾将
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彦博又奏曰不然天子之于
物也天覆地载归我者我必抚之今因破灭馀落归降
不加怜悯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远人之意臣愚以
为不可遣居河南初无所患谓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怀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0607-0106b.png
我德惠终无叛逆魏徵又曰不然晋亡有魏时部落分
居近邑平吴之后郭钦江统劝武帝逐出塞外不用钦
等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
用彦博之言所谓养畜自贻患也彦博又曰不然圣人
之道无所不通古先哲王有教无类突厥馀丑以命归
我我爱护之收居内地从我指挥教以礼法数岁之后
选其豪首遣居宿卫畏威怀惠何患之有且光武居南
单于于内郡为汉藩翰终乎一世不为叛逆朝士多同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0607-0106c.png
彦博议上遂用之封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
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处其部落于河南朔方之地入居
长安者近万家至十三年四月上幸九成宫颉利地中
郎将阿史那社尔阴结部落三十人夜犯钩陈踰四重
幕引弓乱发卫士王善主力战死之折冲孙武开率府
兵奋击良久乃退驰入御马厩盗马二十匹欲奔部落
寻皆斩之言事者多言留突厥不便于是悔处之于河
南恨不用魏徵之言更议还其部落于河北遂遣之李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0607-0106d.png
思摩率所部建牙于河北居碛南令薛延陁居碛北二
十一年正月九日以铁勒及回纥等十三部内附置大
都督府(回纥部置瀚海都督府多滥葛部置燕然都督/府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置幽陵都)
(督府同罗部置鸡林都督/府思结部置庐山都督府)七州(浑部置皋兰州斛□部/置高阙州奚结部置鸡)
(鹿州阿铁部置鸡田州契苾羽部置榆溪州/思结别部置归林州白露口部置宾颜州)并各以其
渠帅为都督刺史给玄金鱼黄金为字以为符信于是
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邮驿总六十人所
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每通贡丰貂皮以充赋税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0607-0107a.png
至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
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𨽻焉
二十三年二月四日西蕃汝钵罗业护卒归附七日以
结骨部置坚昆都督𨽻燕然都护府至三月九日分瀚
海都督府所统俱罗敦部置烛龙州
二十年十月三日诸突厥归化以舍利吐利部置舍利州
阿史那部置阿史那州绰部置绰州贺部州置逻禄悒
恒二部置葛逻州并𨽻云中都督府以苏逻部落置苏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0607-0107b.png
州阿史德部落置阿史德州执失部落置执失州卑失
部落置卑失州郁失州部落置郁射州多地艺失州并
𨽻定襄都督永徽元年三月三日以皋兰州为都督护
府署稽落州𨽻焉废高阙州至十年三月二十日以新
移哥逻禄在乌都捷山者左厢都落置狼山都督右厢
部落置浑河州并𨽻燕然都护府至三年十一月四日
以河时部落置稽落州𨽻燕然都督府
显庆二年正月十四日分哥逻禄部落置阴山大漠二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0607-0107c.png
都督府
龙朔三年二月十五日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仍
改名瀚海都护府其旧瀚海都督府移置云中古城改
名云中都护府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𨽻瀚海碛
南并𨽻云中
总章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

开元八年六月二十日敕单于安北等大都护亲王遥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0607-0107d.png
领者加副大都护一人准从三品总知府事其副都护
准正四品上长史正五品上司马五品下(天宝九载三/月二十五日)
(灵州都督张齐邱上言请于新筑/安北大都护府建记圣德碑许之)
天宝四载十月安北都护府置阴山县八载于木剌山
置横塞军城及移安北大都护府于永清栅北筑城改
横山军为天德军郭子仪仍为之使兼九原太守朔方
节度陇右兵马使
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塞北诸蕃皆去振武是单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0607-0108a.png
于故地不可存其名号以启戎心臣详谨国史武德四
年平突厥后于振武置云中都督麟德元年改为单于
都护圣历元年改为安北都护开元八年复为单于都
护其北都护本在天德自贞观二十一年在其州迁徙
不定今请改单于都护为安北都护敕旨从之
  灵州都护府
贞观二十年二月四日西蕃沙钵罗叶率众归附以阿
史德时建俟斤部落置皋兰祁连二州𨽻灵州都督府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0607-0108b.png
至永徽元年废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六州(时/人)
(谓之六/州蕃)长安四年合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
府分为六县开元十年复分为鲁丽契塞四州其年九
月朔方巡边使兵部尚书张说擒康愿子于木盘山诏
令移河曲六州残卒五万馀口于许汝唐邓仙禄等州
始空河南州方千里之地十八年又置匡长二州二十
六年以淮南人户却回复置宥州延恩怀德归仁三县
咸亨三年三月八日移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于鄯州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0607-0108c.png
既而不安其居又徙于灵州之境置安州以处之
开元元年复以九姓部落置皋兰燕然燕山鸡田奚鹿
烛龙等六州并属灵州至德元年七月灵武郡改为灵
武大都督府
贞元九年七月以杜希金为检校右仆射灵盐等州莭
度使将赴镇献体要八章多所规諌上深纳之乃作君
臣箴以赐之其词曰惟天惠人惟辟奉天从諌则圣共
理惟贤皇建有极骏命不易总万几以成务齐六合之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0607-0108d.png
殊致一心不能独鉴一目不能周视敷求哲人式序在位
于戏君之任臣必求一德臣之事君咸思正直何启沃
之所宜自古合而未得良以谠言者逆耳谗谀者伺侧
故下情未通而上听已惑俾夫忠言败于凶慝譬彼济
舟蒸徒楫之亦有和羹宰夫执之孰云理国不自得师
覆车之轨予其惩而高以下升采由白受惟君不
君亦臣之咎闻诸辛毗牵𥚑魏后则有禽息竭忠碎首
勉思献替其平可否勿谓无伤自微而彰勿谓何害积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0607-0109a.png
小成大事有隐而必见令既出而焉悔鼓钟在宫声闻
于外浩然涉水忧未有艾将负扆以虚心期尽忠而纳
诲在昔稷契实佐舜禹逮兹魏徵佐我文祖君臣协德
混一区宇肆予寡昧获缵丕绪臣哉邻哉尔辅尔翼高
秋始肃我武维扬辍此禁卫奠于大邦恋阙方甚嘉言
乃昌是规是谏金玉其相词高理要入德知方总彼千
里备于八章宣父有言起予者商殷有盘铭周有欹器
或戒以词或警以事披图演义发于尔志与金镜而高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0607-0109b.png
悬将座右而同置人皆有初鲜慎厥终汝其夙夜明保
朕躬无曰尔身在外尔诚不通善言之应千里攸同导
彼遐裕达于四聪八纮仰德时乃之风既往既来怀贤
冲冲唱予和汝式示深衷
十二年九月以河东节度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李景
略兼御史大夫充天德军丰州四受降城都防禦等使
丰州本𨽻芦州至是始析之
咸通四年五月敕灵武一道别有六城屯兵不下数千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0607-0109c.png
其州城各分主将今并仰割𨽻朔方军其军将委本军
署置
  安东都护府
总章元年九月十三日辽东道行军总管司空李绩平
辽东其高丽旧有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
户至十二月七日分高丽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
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襄城以统之擢其渠豪为都
督及刺史县令与齐人参理以右武卫将军薛仁贵检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0607-0109d.png
校安东都护总兵二万以镇之至咸亨元年四月高丽
馀众有豪长剑牟岑者卒众叛立高藏外孙舞为主诏
左卫大将军高侃讨平之至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移
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先有华人任官者悉罢之至
仪凤二年二月二日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安置仍令
特进左卫大将军高侃充使镇府至圣历元年六月三十
日改安东都护府为安东都督府以右武卫大将军高
仇须为都督自是高丽旧众分散多投突厥及韎鞨高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0607-0110a.png
氏君长遂绝其地并没于诸蕃二年鸾台侍郎狄仁杰
上表请收安东复其君长曰臣闻先王疆理天下以为
人极皆是封域之内树之风声于是制井田出兵赋其
逆命者因而诛焉罪其君吊其人存其社稷不夺其财
非欲土地之广也非贪玉帛之货也至汉孝武皇帝追
高祖之宿愤籍四帝之资储于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
越击匈奴府库皆空盗贼蜂起百姓嫁妻卖子流离于
道路者万计于是𣙜沽市利算及舟车笼天下财货而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0607-0110b.png
财用益屈末年觉悟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然而
汉室中贫衅由此起不可与覆车同轨岂不戒哉人有
四支者所以捍头目也君有四方者所以卫中国也然以
腹蛇在手既以断节全身狼戾一隅亦宜弃之存国汉
元帝罢珠崖之郡宣帝弃车师之田非恶多而好少也
知难则止是为爱人今以海中分为两界风波飘荡漫
溺至多准兵计粮犹且不足将以分野言之天文自隔
辽东所守已是石田靺鞨遐方更为鸡肋弱枝强干有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0607-0110c.png
国通规今欲肥四裔而瘠中国恐非通典且得其地不
足以耕织得其人不足以赋税此乃前王之所弃陛下
劳师而取之恐非天意臣请罢薛仁贵废安东镇陛下
允臣所请即天启其谋非人力也三韩君长高氏为其
主诚愿陛下以存亡继绝之义复其故地此之美名高
于尧舜远矣
神龙元年二月四日改安东都督为安东都护府
开元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改平州为安东都护府以许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0607-0110d.png
钦寂为之
  营州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契丹师窟哥奚师可
度者并率其部内属以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拜窟哥
为持节六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府又以其别帅师稽部
置削落州折讫便部置弹汗州鼻活部置无迟州芬闾
部置羽陵州突便部置白莲州苪异奚部置徒川州坠
斤部置万丹州出伏部置延黎州赤山州各以豪长辱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0607-0111a.png
纥主为刺史俱𨽻松漠焉以奚部置饶乐都督府拜可
度者为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府又以别帅阿会
部置弱水州处和部置祁黎州奥失部置落还州庆稽
部置大鲁州无侯折部置渴野州亦各以其豪长辱纥
主为刺史俱𨽻于饶乐焉二十四日于营州兼置东奚
都护以统松漠饶乐之地置罢护东奚校尉官
万岁通天元年五月窟哥孙松漠都督李尽忠来归其
年城州刺史孙万荣杀营州都督赵翙举兵反攻陷害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0607-0111b.png
营州其后营州都督寄置于幽州渔阳城至开元五年
三月奚契州等款附上欲复营州于旧城宋璟固争以
为不可除朱度礼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馀所
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营州玉田渔阳两县𨽻幽州安
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
  安南都护府
调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大
足元年四月二十六日置武安州南城州并𨽻安南都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0607-0111c.png
护府
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广州宝安县新置屯门镇领兵二
千人以防海口
贞元七年五月置柔远军于安南都护府
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护奏破环王伪国号爱州都统
三十万馀人及获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战船战象等称
之 其年九月安南都知兵马使兼押衙安南副都护
杜英策等五人人状举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兼安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0607-0111d.png
南都护张舟到任以来政绩事安南罗城先是经略使
伯夷筑当时百姓犹甚陆梁才高数尺又甚湫隘自张
舟到任因农隙之后奏请新筑今城高二丈二尺都开
三门各有楼其东西门各三间其南门五间更置鼓角
城内造左右随身十宫前经略使裴泰时以爱州城被
环王昆崙烧并尽自张舟到任后前年筑驩州城去年
筑爱州城裴泰时军城不守军中器械却失并尽赵昌
到任日近旋除广州自张舟到任诸道求市每月造成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0607-0112a.png
器械八千十四年以来都计造成四十馀万事于大厅
左右起甲仗楼四十间收贮安南戎寇难利斗战先有
战棹不过十数只又甚迟钝与贼船不过接张舟自创
新意造艨艟舟四百馀只每船战手二十五人棹手三
十二人车弩一支两弓弩一支棹出船内回船向背皆
疾如飞敕旨宜付所司
宝历元年五月安南都护李元善奏移都护府于江北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0607-0112b.png
开成三年安南都护马植奏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居巢
穴自固为南蛮所诱不可招谕事有可虞自来晓以逆
顺今诸首领愿纳赋税其六县请升为州以首领为刺
史从之(乂所管六州界废珠池复生珠以能/政就加中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四年十一
月安南都护马植奏当管经略押衙兼都知兵马使杜
存诚管善良四乡请给发印一面前件四乡是獠户杜
存诚祖父以来相承管辖其丁口税赋与一郡有殊伏
以蛮貊不识书字难凭印文从前徵科刻木权用伏乞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0607-0112c.png
发印一面令存诚行用敕旨宜依
咸通六年十二月安南都护高骈自海门进军破蛮军
收复安南府自李逐失政交趾陷没十年蛮军北寇邑
人至不聊生至是始定
  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侯君集平高昌国于西州
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突
厥泥伏沙涉钵罗叶护阿史都贺鲁率众内附置于庭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0607-0112d.png

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置瑶池都督府安西都护府以
贺鲁为都督至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贺鲁以府叛
自称钵罗可汗据有西域之地至四年三月十三日废
瑶池都督府
显庆二年十一月伊西道行军总管苏定方大破贺鲁
于金牙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定方悉命诸部
归其所居开通道路别置馆驿埋瘗骸骨所在问疾苦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0607-0113a.png
分其疆界复其产业贺鲁所虏掠者悉检还之西域诸
国安堵如故擒贺鲁以归十一月分其地置濛池昆陵
二都护府以阿史弥财为昆陵都护阿史那步真为濛
池都护其年十一月十七日分其种落列置州县以处
木昆部为匐延都督府以和屋禄索葛莫贺部为盐汩
都督以突骑施阿利施部为洁山都督府以和禄屋阙
啜部为盐汨都督府摄舍瞰啜部为双河都督府以鼠
尼施处半部为鹰沙都督府其所役属诸蕃国皆置州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0607-0113b.png
府西尽于波斯并𨽻安西都护府又以贺鲁平移安西
都护府于高昌故地至三年五月二日移安西都护府
于龟兹国旧安西复为西州都督以曲智湛为之以统
高昌故地(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
(撰西域图/志六十卷)
四年正月西蕃部落所置州府各给印契以为徵发符

龙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
卷七十三 第 23a 页 WYG0607-0113c.png
西域图志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
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
罗立碑以记圣德诏从之以吐火罗国叶居遏换城置
月氐都督府(钵勃城置蓝氏州缚北城置大夏州俱禄/提城置汉楼州乌罗毡城置拂敌州咄城)
(置涉律州羯城置伪水州勿波城置盘越州乌罗浑城/置忉密州摩安城置伽棓州阿柰臈城置栗特州兰州)
(置依罗州悉记帝城置双泉州昏磨城置祀惟州悉密/言城置迟散州乞施□州城置富楼州泥射城置丁令)
(州折面城置薄知州河碣城置桃槐州烦厥伊城置阙/州达部范置大檀州摧癃城置伏芦城州乞鹿取城置)
(身毒州突施垣驮城置戎州骑失常城置蔑领/州发落部州置叠仗州拔特山城置苑汤州)嚈哒部
卷七十三 第 23b 页 WYG0607-0113d.png
落活路城置大汗都督府(弩那城置附黑州摩路城置/奄蔡州婆多楞萨达健城置)
(依耐州少俱部落置萨州乌漠城城置榆令州遮瑟多/城置安屋州乌柰新城置乌丹州速利城置诸色州顸)
(问城置迷密州乍城置盼颊州颂施各/部落置宿利州汗濯部置贺那部落州)阿落罗支国王
居伏宝瑟城置条支都督府(护闽城置细柳州赞侯瑟/镇城置虞泉州据瑟部落)
(置黎蕲州遏匆部落置崦嵫州乌罗难城置巨省州遣/蕳部落置遣州□萨大城置两海州浯恨部落置镇西)
(州缚狼部落/置乾弛州)解苏王居数满城置天马都督府(忽论城/置落那)
(州达利薄纥/城置东离州)骨咄施国王居沃沙城置高附都督府(葛/罗)
(犍城置五羽州乌/斯城置休密州)罽宾国王居遏纥城置修鲜都督府
卷七十三 第 24a 页 WYG0607-0114a.png
(罗曼城置毗舍州贱那城置阴米州和蓝城置波路州/遗限置龙池州塞奔弥罗城置弋州滥犍城置罗罗州)
(半犁城置坛持州勃逸城置乌利州/体换城置漠州市路犍城置悬度州)失范延国王居伏
戻城置麟凤都督府(肩僚城置解谷州俟麟城置洽伦/州縳时㐲城置息万州末揭蕯且)
(城置钳/敦州)石汗那国王居□城置悦船州(俱兰城置/双靡州)护时
犍国王居遏密城置奇沙州(曼山城置沛𨽻州/献密城置大秦州)但没国
王居恒没城置和默州(弩羯城置/粟弋州)乌拉喝国王居摩竭
城置旅敖州 多勒建国王居低保那城置昆岖州那
俱密国王居褚瑟城置拔州 护密多国王居模达城
卷七十三 第 24b 页 WYG0607-0114b.png
置乌飞州(娑勒色诃城/置钵和州)久越得建国王居步师城置玉
庭州
波斯国疾灭城置波斯都督府各置县及折冲府并𨽻
安西都督府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吐蕃陷我安西
罢四镇龟兹(理于自山之南则汉西域旧地胜兵数千/其王姓白氏去瓜州三千里贞观二十年)
(间十月一日阿史那社/尔波斯国虏其王以归)于阗(在葱岭北二百里胜兵数/千俗多机巧好说怪在西)
(南有北摩伽蓝城相传云是老子化神之所建也初老/子至是白日升天与时人辞诀曰我暂送天上寻当下)
(生其后出天竺国化为王之太子自称白物因造此寺/焉二十二年闰二月内附其王伏阁信入朝上元二年)
卷七十三 第 25a 页 WYG0607-0114c.png
(正月二十一日其地为/毗沙都督府八为十州)焉耆(去瓜州二千里则汉地也/其王姓龙多突厥骑友常)
(役于西突厥其俗颇有鱼盐之利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左卫大将军郭格灭之)疏勒(在日小之/南则汉地)
(也其王之族类皆六指非六指则不育胜兵二千去瓜/州四千六百里贞观九年遣使献名马内附以上四镇)
  苏氏记曰咸亨元年四月罢四镇是龟兹于阗焉
  耆疏勒至长寿二年十一月复四镇敕是龟兹于
  阗疏勒碎叶两四镇不同未知何故
调露元年九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四面十二
门作屈曲隐㐲出没之状五旬而毕
卷七十三 第 25b 页 WYG0607-0114d.png
长寿二年十一月十日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克复四镇
依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鸾台侍郎狄仁杰请捐四
镇上表曰臣闻古之要荒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东拒
沧海西隔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强蕃
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及三代不能致者国家兼之矣
此今日之四境已逾于夏殷在昔诗人矜薄伐于太原
美化行于江汉是则前代之远裔而国家之域中至前
汉时匈奴无岁不犯边杀掠吏人后汉西羌侵佚汉中
卷七十三 第 26a 页 WYG0607-0115a.png
东寇三辅入河东上党遂至洛阳由此言之则陛下今
日之土宇过于周汉前朝远矣若越荒外以为限竭资
财以骋欲非但不爱人力亦所以失天心也国家频岁
出师所费滋广西戎四镇东城安东调戍日加百姓虚
弊开守西域事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行役既久
怨旷亦多昔诗云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岂不怀归畏
此罪罟念彼离人涕零如雨此则前代怨畏之词皆为
远戍方外以竭中国争蛮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苍生之
卷七十三 第 26b 页 WYG0607-0115b.png
道昔汉元帝纳贾捐之谋而罢珠崖之市宣帝用魏相
之策而弃车师之田岂欲慕尚虚名盖惮劳人力也近
贞观年中克平九姓册李思摩为可汗使统诸部者盖
以诸蕃叛则伐之降则抚之得推亡固存之义无远戍
劳人之力此则近日令典绥边之故事窃见阿史那瑟
罗阴山贵种世雄沙漠若委之四镇使统诸蕃封为可
汗遣其禦寇则国家有继绝之美荒外无转输之役如
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东安以实辽西况绥抚
卷七十三 第 27a 页 WYG0607-0115c.png
况绥抚夷狄盖防其越逸苟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
窥其窟穴与蝼蚁计校长短哉伏愿陛下弃之度外无
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以待其自败然后
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盐铁论云夫蛮貊之人不
食之地何以烦思虑而争之哉莫若聚军实畜威武以
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禦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
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
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寇不击而服左史崔融请不
卷七十三 第 27b 页 WYG0607-0115d.png
改四镇议曰北地之为中国患者久矣唐虞以上为獯
鬻殷周之际曰猃狁西京东国有匈奴冒顿焉当涂典
午有乌丸鲜卑焉拓拔世有蠕蠕狂猖宇文朝有突厥
睢盱斯皆名号因时而改种落与运而迁五帝不能臣
三王不能制兵连祸结无代不有长策远算旷古莫闻
夫北狄者部落甚大其地南接燕赵北穷沙漠东连九
部西控六戎天性骄傲觇伺便隙鸟飞兽走草转水移
自言天地所生日月所置汉高皇以百万众窘于平城
卷七十三 第 28a 页 WYG0607-0116a.png
之下逮至武帝赫然发愤肆志远边使张骞始通西域
既而立四郡据西关以断匈奴右臂乃复度河湟筑令
居塞以绝南北之道于是障塞亭隧出长城四千里矣
于斯时也承文景玄默之后国用富强练兵选将深入
穷追倾府库之财殚士马之力行人使者岁月亭障贰
师骠骑首尾关河饿虎未摧其国已耗橐驼既犍其人
亦殄乃至造皮币算缗钱税舟车𣙜酒酤夫岂不怀深
为长久之计然也匈奴于是乎孤特远窜羽檄不行焉
卷七十三 第 28b 页 WYG0607-0116b.png
始孝武开西域之后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元哀平
此道不替王莽篡位贬易王侯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
隔绝并复投属丐奴光武中与匈奴税重皆遣使求内
属至于延光三通三绝至国家太宗方事外讨复修孝
武旧迹并南山至于葱岭画为府镇烟火相望至高宗
务在安人命有司拔四镇其后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
耆以西所在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东而踰高昌壁历
车师庭侵常乐界当莫贺延碛以临我燉煌主上召命
卷七十三 第 29a 页 WYG0607-0116c.png
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阎安古
为副问罪焉贼逢有备不一战而走我师追摄至于焉
耆粮道不继竟亦无功朝廷以为畏懦有刑流待价于琼
州弃安古于义州至王孝杰而四镇复焉今若拔之是
弃已成之功忘久长之策小慈者大慈之贼前事者后
事之师奈何不图也四镇无守则狂益甚必兵加西域
西域诸蕃气羸恐不能当长蛇之口西域动自然威临
南羌南羌乐祸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连则河西危河
卷七十三 第 29b 页 WYG0607-0116d.png
西危则不得救矣方须命将出师兴役动众向之所得
今之所劳向之所劳今之所逸可不谓然乎而议者忧
其劳费念其险远曾不知蹙国灭土春秋所讥杜渐防
萌安危之计顷者若兵稍迟留贼先要害则河西郡已
非国家之有今安得而拔之乎何谓非国家之有莫贺
贤碛者延袤二千里中间水草不生焉北有强寇则难
以度碛我兵难渡则碛北伊西北庭安西及诸蕃无救
而疲兵不能自振必为贼吞之又焉得悬军深入乎有
卷七十三 第 30a 页 WYG0607-0117a.png
以知通西域艰难也汉时单于上书愿保塞请罢边备
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东汉时西羌作乱徵天下
兵赋役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议郎传燮厉言
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世宗拓境列
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
所以弭兵之具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若使强梁之
人得居此地土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大虑社稷
之深忧竟从燮议今宜日慎一日虽休勿休采侯应不
卷七十三 第 30b 页 WYG0607-0117b.png
可之言纳传燮深忧之议然后风为号令雷为折冲缮
甲兵思将帅上与天合德下与地合明中与人合心善
战者不阵如斯而已矣夫拔旧安之四镇委难制之两
凶求绝将来之端盍考已然之验臣念此每日至于再
三愚下固陋知其不可伏惟察焉
建中二年七月加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北庭大都
护以四镇节度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
察使诏曰二庭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
卷七十三 第 31a 页 WYG0607-0117c.png
朝以来相奉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
血相守慎固封略奉遵礼教皆侯伯守将交修共理之
所致也其将士叙官可超七资初贞元兵兴以来安西
北庭为诸蕃所隔间者节度李嗣业荔非元礼孙至直
马璘辈皆遥领之郭昕者子仪犹子李元忠始曾名令
忠后赐改焉自其至任尝发使奉表章于朝数辈皆不
达信问不至朝者十馀年及是遣使自回纥历诸蕃至
故有是命
卷七十三 第 31b 页 WYG0607-0117d.png
贞元六年十二月是岁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初北庭安
西既假道回鹘以朝奏因附庸焉其性不常徵求无度
人不聊生又有沙陀部落六十馀帐与北庭相依属于
回鹘肆其抄夺尤所厌苦其三葛禄部落又白眼突厥
素与回鹘通和亦憾其侵掠因吐蕃厚赂见诱遂附之
于吐蕃率葛白眼之众去岁冬来寇北庭回鹘大相颉
于迦斯率众援之频战败绩吐蕃攻斗颇急北庭之人
既苦回鹘是岁乃举城降于吐蕃沙陁亦降焉北庭节
卷七十三 第 32a 页 WYG0607-0118a.png
度杨袭古与麾下二千馀人奔西川七年秋颉于迦斯
又悉其国丁壮六万人将复北庭仍召袭古偕行寻为
吐蕃葛禄所败死者大半颉于迦斯绐之曰与我同至
牙帐当逆君归本国袭古从之及牙帐竟杀之
  姚州都护府
麟德元年五月八日于昆明之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
每年差兵募五百人镇守
神功二年五月八日蜀州刺史张柬之上表曰姚州者
卷七十三 第 32b 页 WYG0607-0118b.png
古哀牢之旧国自生人以来不与中国交通前汉唐蒙
开夜郎滇笮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请内属汉置永
昌郡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毡罽之税以利中土其国
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进贡岁时不阙及诸葛亮五
月渡泸收其金宝盐布以益军储使张伯岐选其劲卒
以增武备前代置郡其利颇深今盐布之税不供珍奇
之贡不入而空竭府库驱率平人受役边陲肝脑涂地
臣窃为国家惜之汉以得利既多历博南山涉兰仓水更
卷七十三 第 33a 页 WYG0607-0118c.png
置博南哀牢二县蜀人愁怨行者歌曰历博南越兰津
渡兰仓为他人盖汉得其利人且怨歌今与国家无丝
毫之利在百姓受终身之酷臣窃为国家痛之往者诸
葛亮破南中使其渠帅自相统领不置汉官亦不留镇
守人问其故亮云置官留兵有三不易大意以置官蛮
汉杂居猜嫌易起留兵运粮为患更重忽若反叛劳费
更多粗设纪纲自然久定臣窃以亮之斯策妙得羁縻
蛮人之术今姚府所置之官既无安边靖寇之心又无
卷七十三 第 33b 页 WYG0607-0118d.png
诸葛亮且纵且擒之术惟知诡谋校算恣情割剥贪功
劫掠既积以为常扇动豪渠遣成朋党提挈子弟啸引
凶愚逋逃亡命散在彼州专以掠夺为业姚州本龙朔中武陵
县主簿石子仁奏立之后长史李孝让辛文协并为群蛮
所杀又使将军李义总往征郎将刘惠基在阵战死其
州遂废即诸葛亮称置官留兵有三不易之言遂验垂
拱四年南蛮郎将王善宝昆州刺史爨乾福又请置州
奏言所有课税出自姚府管内更不劳扰蜀州及置州
卷七十三 第 34a 页 WYG0607-0119a.png
后录事参军李陵为蛮所杀延载年中马成琛请于泸
南置镇七所遣蜀兵防守自此蜀中骚扰至今不绝伏
乞罢姚州使𨽻巂州岁时朝觐同之蕃国泸南诸国悉
废于泸北置关百姓非奉使入蕃不许交通来往疏奏
不纳
开元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敕姚州官员准中州置禄料
阶资依
天宝八载六月剑南索磨川许新置都护府宜以保宁
卷七十三 第 34b 页 WYG0607-0119b.png
为名
开元四年三月四日敕都护府史并令于管内依式简
补申所司勘责然后给告身
 
 
 
 
 唐会要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