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606-07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五十六
             宋 王溥 撰
   起居郎起居舍人
贞观六年移起居舍人于门下省改为起居郎显庆三
年十二月十五日又为中书省起居舍人两员品同起
居郎龙朔年改为左右史神龙元年复为起居舍人焉
 苏氏曰贞观中每日仗进退后太宗与宰臣参议政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606-0706b.png
 事即令起居郎一人报简记录由是贞观注记称为
 毕备及高宗朝会端拱无言有司唯奏辞见二事其
 后许敬宗李义府用权多妄论奏恐史官直书其短
 遂奏令随仗便出不得备闻机务因为故事
贞观元年上问中书令房玄龄曰往者周隋制敕文案
并在否玄龄对曰义宁之初官曹草创将充故纸杂用
今见并无太宗曰周隋官荫今并收叙文案既无若为
凭据因诘中书侍郎刘林甫曰萧何入关先收图籍卿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606-0706c.png
多日在内何因许行此事林甫对曰臣当时任起居舍
人不知省事上谓公卿曰为长官不可自专自专必败
临天下亦尔每事须在下量之至如林甫即推不知也
又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于百姓
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给事中兼起居杜正伦进曰
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
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直当今有
损于百姓陛下慎之上大悦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606-0706d.png
开元十五年礼部尚书苏颋卒优赠之制不出起居舍
人韦述上疏曰臣伏见贞观永徽之时每有公卿大臣
薨卒皆辍朝举哀所以成终始之恩厚君臣之义也上
有旌贤录旧之德下有生荣死哀之美列于史册以示
将来故礼部尚书苏颋累叶辅弼世传忠清颋又服事
轩陛二十馀载入参谟猷出总藩牧成绩斯著操履无
亏天不慭遗奄违圣代伏愿陛下思帷盖之旧念股肱
之亲循先朝之盛事鉴晋平之远迹为之辍朝举哀以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606-0707a.png
明同体之义使没者荷德于泉壤存者尽莭于周行凡
百卿士孰不幸甚上即日举哀洛城南面辍朝两日赠
尚书右丞相 贞元十二年正月宰相贾耽卢迈皆假
故赵憬独对延英上问曰近日起居所注记何事憬奏
曰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人君动止有言有事即随
记录今起居之职是也国朝自永徽以后起居虽得对
仗承旨仗下后谋议皆不得闻其所注记但于制敕内
采录更无他事所以长寿中姚璹知政事以为亲承德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606-0707b.png
旨谟训若不宣自宰相史官无从得书遂请仗下后所
言军枢政要专知撰录号为时政每月送史馆无何此
事又废上曰君举必书义存劝诫既尝有时政纪宰相
宜依故事为之
元和十二年九月敕记言记事史官是职昭其法诫著
在典常如闻近者难得详实思有釐改用存旧章举而
必书朕所深望自今以后每坐日宰臣及诸司对仗如
有事可称劝诫合纪述者按其日承旨宰相宣示左右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606-0707c.png
起居令其缀录仍准旧例每季送史馆以为常例自隋
氏因前代史官有起居注故置起居舍人以纪君举国
朝因之贞观初置中书省舍人显庆中始两置之分侍
左右仗下秉笔随相入禁殿命令谟猷皆详录若仗在
紫宸阁内则夹香案分立殿下正直第二螭首和墨濡
翰皆即螭首之坳处由是谚傅谓螭头有水官既密侍
号为清美永徽之后始与百官仗下俱退长寿年中姚
璹为相以史官不闻献替表请宰臣一人撰录军国政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606-0707d.png
要号为时政纪随月移之史馆及起居既录自宰臣事
同铭述于是推美让善之义行而信史直书之义阙既
而岁月稍久枢务复繁注记渐简未几皆废其后执事
者时或修缀百无一二而右史所守犹因于制敕时存
笔札至于左史职在记言但编集书缮写而已至是起
居舍人唐敬休上疏求复故事累请于时宰皆乐复焉
既陈奏而制行故事渐复公议称美 十四年十月出
起居舍人裴潾为江陵令上近年垂意方士及李道古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606-0708a.png
荐柳珌上益信金丹药石之说推心服之无疑焉裴潾
抗疏论谏听用方士故及于贬或有窃知者傅言时颇
惜之其疏曰臣间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共天下
之乐者飨天下之福故上自黄帝颛顼尧舜禹汤下及
文王武王咸以功济生灵德配天地天皆报之以上寿
垂祚于无疆伏惟陛下以大孝安宗庙以至仁育黎元
自践阼以来刬积代之妖凶开削平之洪业而又敬礼
宰辅待以始终内能大断外宽小故夫此神功圣化皆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606-0708b.png
自古圣主明君所不能及今陛下躬亲行之实光映千
古矣是则天地神祗必报陛下以山岳之寿宗庙圣灵
必福陛下以亿万之龄四海苍生咸祈陛下以覆载之
永自然万灵保佑圣寿无疆伏自去年以来诸处荐药
术之士有韦山甫柳泌等或更相称引迄今荐送渐多
臣伏以古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无求于世潜遁山
林灭影云壑唯恐人见唯恐人闻岂有干谒公卿自鬻
其术今者所奏有夸衒其药术者必非知道之士咸为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606-0708c.png
求利而来自言飞鍊为神以诱权贵贿赂大言怪论惊
听惑时及其假伪败露曾不耻于遁逃如此情状岂可
信其术亲饵其药哉礼曰夫人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
也春秋左氏傅曰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又曰水火醯醢
盐梅以烹鱼肉宰夫和之济之以味君子食之以平其
心夫三牲五谷禀自五行发为五味盖天地生以奉人
是以圣人莭而食之以致康强之福若夫药石者前圣
以之疗疾盖非常食之物况金石皆含酷烈热毒之性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606-0708d.png
加之烧治动经岁月既兼烈火之气必恐难为防制若
乃远徵前史则秦汉之君皆信方士至于卢生徐福栾
大李少君其后皆奸伪事发药竟无成事著史记汉书
皆可验视礼曰君之药臣先尝之亲之药子先尝之臣
子一也所有金丹之药伏乞先令鍊药之人及所荐之人
皆先服一年以考其真伪则自然验矣伏惟元和圣文
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合日月照临之明禀乾元利
贞之德崇正若指南受谏如转规是必发精金之刃断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606-0709a.png
可疑之网所有药术虚诞之徒伏乞特赐置遣禁其幻
惑使浮云尽彻朗日增辉道化侔羲农悠久配天地寔
在于此矣伏以贞观以来左右起居有褚遂良杜正伦
吕向韦述等咸能竭其忠诚悉心规谏臣谬参侍从职奉
起居侍臣之中最近左右傅曰近臣尽规则近侍之臣
上达忠款实其本职也
太和九年十二月敕宣令起居郎起居舍人准故事入
阁日赍纸笔于螭头下记言记事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606-0709b.png
开成三年魏谟自左补阙授起居舍人紫宸中谢日文
宗谓之曰以卿论事忠切有文贞之风故不循月限授
此官又谓之曰卿家有何旧书诏谟对曰比多失坠惟
簪笏见存上遂令进来时宰相郑覃奏曰在人不在笏
文宗曰郑覃殊不会我意此即甘棠之义非在笏也谟
将退又召诫之曰事有不当即须论奏对曰臣顷为谏
官合伸规讽今居史职职在记言臣不敢辄踰职分文
宗曰凡两省官并合论事勿拘此言寻以本官兼值弘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606-0709c.png
文馆
大中六年九月敕郎官御史遗补皆有月限唯起居未
有分明制置自今以后特恩超擢外宜中满二十个月
为改转
   左右补阙拾遗
垂拱元年二月十九日敕记言书事每切于旁求补阙
拾遗未弘于历选瞻言共理必藉众才寄以登贤期之
进善可置左右补阙各二员从七品左右拾遗各二人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606-0709d.png
从八品命掌供奉讽谏行次立于左右史之下仍附甲
令至天授二年二月五日各加置三员通前五员大历
四年十二月一日补阙拾遗各置内供奉两员又七年
五月十一日补阙拾遗各加置两员天宝三年左补阙
薛谦光上疏曰戎夏不杂自古所诫蕃戎无信易动难
安故斥居塞外不入中国前史所称其来已久然而帝
德广被有时朝谒愿受向化之诚请纳梯山之礼贡事
毕则归其父母之国导以指南之车此三王之盛典也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606-0710a.png
自汉魏以来遂革其风务饰虚名徵求侍子谕令解甲
使袭衣冠筑室京师不令归国此又中叶之故事也较
其利害则三王是而汉魏非论其得失则拒边长而徵
质短殷鉴在乎往世岂可不怀经远之虑哉昔郭钦献
策于武皇江统纳简于惠主咸以为夷狄处中夏必为
变更二主不纳二臣之远策好慕向化之虚名纵其习
史汉等书官之以五部都尉皆失计也窃惟突厥吐蕃
契丹等往因入侍并叨殊奖或执戟丹墀策名戎秩或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606-0710b.png
曳裾庠序高步黉门服改毡裘语兼中夏明习汉法睹
衣冠之仪目击朝章知经国之要窥成败于图史察安
危于古今识边塞之盈虚知山川之险易或委以经略
之功令其展效或矜其首邱之志放使归蕃于国家虽
有冠带之名在戎狄广其纵横之智虽有慕化之美苟
悦于当时而狼子辜恩旋生于过后及归部落鲜不称
兵边鄙罹灾实由于此故老子曰国家之利器不可以
示人在于齐人犹不以示之况于戎寇乎又按汉桓帝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606-0710c.png
迁五部丐奴于汾晋其后卒有刘石之难向使五部不
徙则晋祚犹未可量也鲜卑不迁幽州则慕容无中原
之僣又按汉书陈汤云匈奴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
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工然犹三而当一由是
言之利兵尚不当使之得法况处之中国而使其习见
哉臣窃计汉初冒顿之强盛乘中国之虚敝高祖馁厄
平城而冒顿不能入中国者何也非兵不足以侵诸夏
力不足以破汾晋其所以解围而纵高祖者为不习中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606-0710d.png
土之风不知中国之美生长碛漠之北以穹庐贤于城
邑以毡罽美于章绂既安其所习而乐其所生是以无
中国之心者为生不在汉故也岂有心不乐汉而欲深
入者乎刘元海五部离散之馀而卒能自振于中国者
为少居内地明习汉法元海悦汉而汉亦悦之一朝背
诞四面响应遂鄙单于之号窃帝王之宝贱沙漠而不
居推平阳而鼎峙者为居汉故也向使元海不曾内徙
止当劫边人缯䌽趜蘖以归阴山之北安能使王弥崔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606-0711a.png
懿为其用耶当今皇风遐覃含生革面凡有虺性莫不
怀驯方使由余效忠日殚尽节以愚臣虑者国家方傅
丕祚于后脱备守不谨边防失图则搆衅称兵不在外
方非所以肥中国制四方经营万乘之业贻厥孙谋之
道也臣愚以为愿充侍子者皆一禁绝必若先在中国
者亦不可更使归蕃则夷人保疆边邑无事矣疏奏不纳
万岁通天元年孙万荣等陷河北数州河内王懿宗拥
兵不敢进比贼败懿宗奏请族诛沧瀛等州百姓为诖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606-0711b.png
误者左拾遗王求礼廷折之曰此百姓等素无良吏教
习城池又不完固见贼畏惧苟且从之今请杀之是将
违背天道而懿宗拥强兵数闻贼将至辄退贼入城池
罪当诛戮今乃移祸于草泽诖误之人以求自免岂是
为臣之道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百姓群官愕然谓之
切当遂令魏州刺史狄仁杰充使安抚流移
长寿二年右补阙朱敬则以宜绝告密罗织之徒上疏曰臣闻
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强公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606-0711c.png
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急耕疾战人繁
国富遂并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趋进
变诈可陈于攻战兵犹火也不戢自焚况锋镝已销石
城又毁谅可易之以宽泰润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
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返卒
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之事汉王也当
荥阳城皋之间粮馈已穷智勇已竭不敢开一说效一
奇进豪猾之材荐贪暴之客及区宇适平干戈向戢金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606-0711d.png
鼓之声未歇伤痍之病尚闻二子顾盼雍容绰有馀态
乃陈诗书说礼乐阐王道谋帝图高皇帝忿然曰吾以
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乎对曰陛下马上得之安可马上
理之乎高皇默然于是陆贾著新语叔孙通定礼仪始
知天子之尊方觉帝王之贵此则知变之善也向使高
皇排二子而不顾重攻战之吏尊首级之材复道争功
张良已知其变拔剑击柱若属不得无谋即晷漏难逾
何十二帝乎亡秦是续何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606-0712a.png
之蘧庐礼乐者先王之陈迹然则祝词向毕刍狗须焚
滑稽已流糟粕可弃仁义尚舍况轻于此者乎自文明
草昧天地屯蒙三叔流言四凶构难不设钩距无以应
天顺人不峻刑名不可摧奸息暴故置神匦以开告端
曲直之影必呈包藏之心尽露神道助直无罪不除人
心保能无妖不戮以兹妙算穷造化之幽深用此神谋入天人
之袐术故能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
大哉伟哉无得而称也岂比造攻鸣条大战牧野血变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606-0712b.png
草木头折不周可同年而语乎然而急行无善迹促柱
少和声拯溺不规行疗饥非鼎食即向时之妙策乃当
今之刍狗也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审糟
粕之可遗觉蘧庐之须毁见几而作岂劳终日乎陛下
必不可偃蹇太平徘徊中路伏愿改法制立章程下怡
愉之词流旷荡之泽刬萋菲之牙角顿奸险之锋铓杜
告讦之源绝罗织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岂不乐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606-0712c.png
神龙元年二月十四日追赠后父韦玄贞为上洛郡王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曰臣闻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
假人其非刘氏而王自古盟书所弃今陛下创制谋始垂
范将来为皇王之令图子孙之明镜匡复未几后父有
私臣庸愚尚知不可史官执简必直书今万姓颙然闻
一善令莫不歌颂向风忻然慕化日恐不及陛下奈何
行私惠使樵夫议之即先朝赠太原王殷鉴不远同云
生于肤寸寻木起于蘖栽诚可惜也如涣汗已行惮改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606-0712d.png
成命臣望皇后抗表固辞使天下知引让之风彤管著
谦冲之誉是则巍巍圣德无得而称疏奏不纳
二年八月莭悯太子之乱兵部尚书宗楚客侍御史冉
宗雍共劾安国相王及太平公主与太子连谋请收付诏
狱右补阙吴兢上疏曰臣闻庶物不可以自生阴阳以
之亭育大宝不可以独守子弟成其藩翰武王圣主也
成王贤嗣也然封建鲁卫以匡社稷所以龟鼎相傅七
百馀载始皇继昭襄之业承战争之弊忽先王之典制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606-0713a.png
比宗亲于黔首孤立无辅二代而亡汉诸吕用权将倾
刘氏朱虚为其心腹绛侯作其牙瓜刘氏复安岂非宗
子之力国之安危在于藩屏故设官分职先亲后疏且
安国相王者陛下之同气六合至广亲莫加焉今贼臣
同谋欲寘极法此祸乱之渐不可不察伏愿陛下降明
旨晓群邪下全棠棣之美上慰罔极之心则群生幸甚
景云元年左补阙辛替否论时政上疏曰臣请以有唐
以来理之得失陛下之所眼见者以为言陛下听之太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606-0713b.png
宗文皇帝陛下之祖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省其官
清其吏举天下之职司无一虚设用天下之财帛无一
枉费不多造寺观而福德日至不多度僧尼而殃咎自
灭自古帝王未有若斯之神圣也陛下何不取而则之
孝和皇帝陛下之兄居先人之业忽先人之化不取贤
良之言而恣妻女之意官爵非择虚食禄者数千人封
建无功妄食土者百馀户造寺不止枉费钱数百亿度
人不休免租庸者数千万仓不停卒岁之储库不停两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606-0713c.png
年之帛夺百姓口中之食以养贪残剥万人体上之衣
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水旱不调享国不永受终于
凶妇人此陛下之所眼见何不弃而改之今陛下旌阿
韦之凶宗而不改阿韦之乱政忍弃太宗文皇之理本
不忍弃孝和之乱阶陛下又何以继祖宗而观万国昔
陛下在阿韦之时危亡是惧常切齿于群凶今贵为天
子富有四海内不改群凶之事臣恐复有切齿于陛下
者也先朝之时愚智知败人虽有口而不敢言言未发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606-0713d.png
声祸将及矣韦月将受诛于丹徼燕钦融见杀于紫庭
此人皆不惜其身而纳忠于主身既死矣主亦危矣是
故先朝诛之陛下赏之是陛下知直言之事有裨于国
臣今日愚言亦当代之直伏惟察之
先天元年正月大酺睿宗御安福门观百司宴酺经月
不息右拾遗严挺之上疏曰夫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
欢无相夺伦不至糜弊且臣卜其画史策犹存君举必
书帝王重慎今乃暴衣冠于路上罗妓乐于中宵杂郑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606-0714a.png
卫之音纵娼优之乐陛下还淳复古宵衣旰食不矜细
行恐非圣德所宜臣以为一不可也谁何警夜伐鼓通
晨以备非常古之善教今陛下不深惟戒慎轻违动息
重门弛禁巨猾多徒倘有跃马奔车流言骇叫一尘听
览有累宸衷臣以为二不可也一人向隅满堂不乐一
物失所纳隍增虑倘令有司跛倚下人饥倦陛下近有
不恤况于远乎臣以为三不可也且正元首祚大礼频
光百姓喁喁咸谓业盛配天功垂旷代今陛下恩已薄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606-0714b.png
于众圣酺即过于往年王公大人各承徽旨州县坊曲
竞为课税损万民之财营百戏之资臣以为四不可也
伏愿昼则欢娱暮令休息若令继夜无益圣明从之
广德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敕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
陈时政得失 永泰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敕谏官奏事
不须限官品次第于每月奏事官数内听一人奏对
大历十二年四月十二日敕自今以后谏官所献封事
不限早晚任封状即时进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606-0714c.png
十二年七月赐右补阙姚南仲绯迁左拾遗何士干为
左补阙时葬贞懿皇后代宗恩宠所属令缮陵寝迩章
敬寺后为游幸近地左右莫敢言南仲等上疏极谏代
宗览表叹息立从其议因锡南仲绯迁士干官以褒之
是日遣常内侍吴承情宣慰百僚令数事
元和元年九月以拾遗杜从郁为秘书丞从郁司徒佑
之子初自太子司议郎为右补阙左拾遗崔群韦贯之
右拾遗独孤郁等奏以为宰相之子不合为谏诤之官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606-0714d.png
于是降左拾遗群等又奏云拾遗与补阙虽资品不
同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而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
可使子论父于是改授 十五年八月山陵始复土先
是追邠宁节度使李光颜徐泗节度使李愬赴阙或言
欲重阳莭与百寮内宴拾遣李珏宇文鼎温会韦瓘冯
约等上疏曰臣闻人臣之节本于忠荩苟有所见宜即
上陈况臣等为陛下谏官食陛下美禄岂得隐默孤负
恩荣闻诸道路不知信否皆云追光愬及重阳令节欲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606-0715a.png
内宴百寮倘诚有之乃陛下亲群臣宏德泽之慈旨也
然伏以元朔未改园陵尚新虽陛下就易月之期俯从人欲
而礼经著三年之制犹服心丧遵同轨之会适去于中邦告
远夷之使未复其诚命遏密弛禁盖为齐人合宴内廷事将未
可夫明主行为天下则言为天下法臣恐王言忽降其
出如纶苟紊皇猷徒彰直谏臣等是以昧死上闻曲突
徙薪义实在此其光颜李愬久统戎旅皆有忠劳今者
时当盛秋务切边寇及是之日陛下降恩召见询访才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606-0715b.png
谋褒其旧勋付以疆事如此则与夫歌钟赐宴酒食邀
欢固不同年而语矣臣窃见陛下自临御以来施号发
令无非孝理因心屡形于诏敕行已实感于人伦惟在
敬慎威仪保全圣德臣等不敢缄默辄贡狂言惧不允
当伏待刑宪
宝历元年闰七月右拾遗薛延老与同僚入阁奏事曰
臣伏见近日除拜往往不由中书进拟多是内中宣出恐
纪纲渐坏奸邪恣行上曰更谏何事拾遗舒元褒曰近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606-0715c.png
宫室修造太多延老曰臣等职在谏官凡有所闻即合
论奏乞勿罪其言上改容劳之 其年十一月以右拾
遗内供奉史馆修撰薛延老为河中府临晋令时郑权
因交通郑注得岭南莭度权到任后尽以库中所有辇
送京师酬遗权幸延老周知上疏请按由是衅结中外
人尽危之延老性本强直未几又议张权与程昔范不
宜居谏官之列事皆不行遂自请假满十旬为宰相李
逢吉所出 二年九月以新授濠州刺史陈岵为太常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606-0715d.png
少卿岵常好释氏学佛经中尤好维摩自为有得即加
注释辄复上献遂有宣令与好官乃追前命列在清贤
群议纷然谏官刘宽夫等七人同疏论奏谓岵由径求
事因供奉僧进经上览疏谓所言不实宣与宰相等云
陈岵所进经寔不因僧谏官何处得此语卿等可即勘
问并推排头首奏来左补阙刘宽夫上表自言昨论岵
之时不记得先后唯执笔草状即是微臣今既论事不
当臣合当罪若令寻究根本自相推排恐或遽相诬执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606-0716a.png
有损事体凡所论差误臣尽甘当罪疏奏敕谏官六人
各罚一季俸刘宽夫独能当罪释放然岵寻改少府监
太和元年十一月敕以右补阙高允中为侍御史允中
自为谏官甚举职业危言直论不避时忌宝历中常上
疏云东头势重于南衙枢密权倾于宰相敬宗感悟久
之虽无明赏而直名昭然人情危惧恐有祸及终至非
辜至是稍迁正人相贺 三年五月左拾遗舒元褒等
奏今年四月左补阙李虞与御史中丞温造街中相逢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606-0716b.png
温造怒李虞不回避遂提李虞祗承人车从送台中禁
身一宿与脊杖十下者臣等谨按国朝故事供奉官行
除宰相外无迥回避今温造灭弃朝廷典故陵陛下近官
恣行胸臆曾无畏忌伏以事虽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
也分理失乱由之而生拾遗补阙官秩虽卑乃陛下侍
臣也御史中丞官秩虽高乃陛下法吏也侍臣见凌是
不广敬法吏坏法何以持绳臣等又闻元和长庆中御
史中丞行李遵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606-0716c.png
喝道唯以尊崇自处不思僣拟之嫌陛下若不因此时
特有惩革伏恐从此供奉官辈便须回避中丞累圣制
度失自陛下臣等官参谏列实为陛下惜之敕宪纲之
设在指佞触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职在献可替否
不在道途相高其台官与供奉官同道听先后而行遇
途但祗揖而过其参从各随本官之后少相回避勿信
冲突自今已后应各有遵从官行李傅呼前后并不过
三百步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606-0716d.png
会昌四年六月中书门下奏谏官论事臣等商量望令
各陈所见不要连状涉于糺杂如有大段意见及朝廷
重事必须连状者即令同商量进状不得辄有代署敕
旨依奏
咸通四年十一月以长安县尉令狐滈为左拾遗左拾
遗刘蜕起居郎张云奏滈父绹秉权之日广纳赂遗取李
琢财物除安南致蛮寇侵扰不当居谏官之列时绹镇
淮南上表论诉乃贬云兴元少尹蜕华阴令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606-0717a.png
   符宝郎
本名符玺郎延载元年五月十一日改为符宝郎神龙
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复改为符玺郎开元元年十一月
十日敕傅国八玺既改为宝其符玺郎宜改为符宝郎
矣旧制天子八宝一曰神宝所以承百王镇万国二曰
受命宝所以修封禅礼神祗三曰皇帝行宝答疏于王
公则用之六曰天子行宝答四夷书则用之七曰天子
之宝慰抚蛮夷则用之八曰天子信宝发番国兵用之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606-0717b.png
贞观十六年太宗刻受命玄玺白玉为螭首其文曰皇
天景命有德者昌 天宝五载六月十一日敕玉玺既
改为宝其玺书可从之至十载正月后改傅国宝为承
天宝
   典仪
皇朝置二人隶门下省初用人皆轻至贞观末李义府
为之是后常用士人焉
 唐会要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