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WYG0606-06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五十一
             宋 王溥 撰
  侍中
隋为纳言武德元年因隋旧制不改至二年三月十日
改为侍中龙朔二年四月四日改为东台左相咸亨元
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改为侍中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
为纳言神龙元年二月四日改为侍中开元元年十二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WYG0606-0648b.png
月一日改为黄门监五年九月六日改为侍中天宝二
年二月二十日改为左相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改
为侍中旧是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改为正二品
与中书令同
  中书令
武德元年为内史令三年改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改为
西台右相至咸亨年改为中书令开元元年为紫微令
五年为中书令天宝二年为右相至德二年为中书令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WYG0606-0648c.png
旧制宰相常为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
(皆知门/下事)至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事其
政事堂令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至开元十一年张说
奏改政事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
印至德二载三月宰相分直主政事执笔每一人知十
日至贞元十年五月八日又分每日一人执笔
  名称
武德元年六月裴寂除尚书左仆射知政事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WYG0606-0648d.png
贞观元年九月御史大夫杜淹除参议朝政三年二月
魏徵除秘书监参议朝政四年二月萧瑀除御史大夫
与宰相参议朝政戴胄除民部尚书与左右仆射侍中
中书令并平章国计七年十二月岑文本兼中书侍郎
专典机密八年十一月诏李靖加特进患若小瘳每三
日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九年十一月萧瑀特进
参议政事十月六日魏徵改特进知门下省事朝章国
典参议得失十三年十一月刘洎除黄门侍郎参知政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WYG0606-0649a.png
事十七年正月李绩除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其
年高士廉除开府仪同三司仍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二十二年正月崔仁师除中书侍郎参知机务永淳元
年四月郭待举等各守本官并加同中书门下同承受
进止平章事初上欲用待举等谓参知政事崔知温曰
待举等历任尚浅未可与卿等同名称自是外司四品
已下知政事者以平章事为名称十二月刘齐贤除黄
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神龙元年六月尚书左仆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WYG0606-0649b.png
射豆卢钦望加平章军国重事景云三年七月窦怀贞
除尚书右仆射军国重事宜共平章唐隆元年六月刘
幽求中书舍人参议机务
  苏氏驳曰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李绩除太子詹事
  创有此号原夫立号之意以侍中中书令是中书
  门下正三品官而令同者以本官品卑恐位及望
  杂不等故立此号与之同等也绩至二十三年七
  月迁开府仪同三司八月又改尚书左仆射并同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WYG0606-0649c.png
  尚书门下三品且开府是从一品仆射是从二品
  又令同者岂不与立号之意乖乎谨按后汉殇帝
  以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观其创置之意亦
  可上企三公也可以为證矣永隆二年闰七月崔
  知温薛元超除中书令并云同中书门下三品又
  大乖也
元和二年正月司徒平章事杜佑告老诏起之令以后
每月三度入朝便至中书商量军国事务亦冀延英殿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WYG0606-0649d.png
内沃朕虚心
太和四年五月制以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度
可司徒平章军国事待疾损日每三日一度入中书散
官勋封如故度勋望特高以疾在假淹时上将去相印
而又惜之故有是诏以示优宠
  识量上
贞观六年二月二十日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卷恐
有稽失请令御史就诸司检校上问尚书右仆射封德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WYG0606-0650a.png
彝曰此事何如德彝曰分理庶务各有司存御史见有
愆违乃须弹紏若复搜案求疵则太为烦碎淹默然而
止上谓淹曰何不更执论淹曰臣荷重寄唯思报国至
公之理善则从之德彝所奏亦是大体臣伏详其议更
先所论上曰公等各举其事朕甚悦之
七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别遣使多赍金
银钱帛将历诸国市马侍中魏徵谏曰今发国使以立
可汗为名可汗未立便历诸国市马彼必谓意在市马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WYG0606-0650b.png
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为深怨
诸蕃闻之必不重中国但愿使彼安宁则诸国之马不
求自至上纳其言而止
八年蜀王妃父杨誉在省竞婢为都官郎中薛仁方留
身勘问未及与夺其子为千牛于殿庭陈诉云五品以
上不合留身以是国亲故生节目不肯断决淹历岁年
上闻之大怒曰知是我之亲戚故作如此艰难即令杖
二百解所任官侍中魏徵进曰仁方既是职司能为国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WYG0606-0650c.png
家守法岂可横加严罚以成外戚之私乎此源一开万
端争起后必悔之将无所及自古能禁断此事唯陛下
一人先备不虞国家之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欲自毁
堤防臣窃思度未见其可上曰诚如公言向者实不思

十五年太子少师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于路逢
少府少监窦德素问北门近来更有何营造德素以闻
上乃谓玄龄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WYG0606-0650d.png
妨君事玄龄等拜谢特进魏徵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
不解玄龄士廉拜谢玄龄等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
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未解且所
为有利害役功有多少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所为
不是虽营造当奏罢之此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龄等
不识所守但知拜谢臣亦不解上深然之
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置一室令太子居之绝不令往
东宫黄门侍郎参综朝政褚遂良諌曰臣闻文王问安三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WYG0606-0651a.png
至必退汉储侍膳五日乃来前贤作法规模弘远礼曰
男子十年出就外傅出就于外学书计也然则古之达者岂无
慈心减兹私爱欲使成立凡人尚犹如此况君之世子乎自
当春诵夏弦亲近师傅体人间之庶事识君臣之大道
况新树太子莫不欣然既云废昏立明须称天下瞻望
而教成之道实深乖阙不离膝下常居宫内保傅之说
无畅经籍之谈蔑如伏愿远览殷周近遵汉魏不可顿
革事须阶渐但计旬日半遣还宫专学艺以润身布芳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WYG0606-0651b.png
声于天下则微臣虽死犹曰生年上从之
总章元年十月七日东天竺乌茶国长年婆罗门卢伽
逸多受诏合金丹上将饵之东台侍郎郝处俊諌曰脩
短有天命未闻万乘之主轻服蕃服之药昔贞观末年
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迩娑寐依其本国仙方合长生
神药神僧既有异术徵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
之竟无异效大渐之际名医莫知所为议者欲归罪于
前方将申大戮又恐取笑中外法遂不行龟鉴若是惟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WYG0606-0651c.png
陛下深察上纳之遂不服其药
仪凤元年四月上以风疹欲下诏令天后摄理国政与
宰臣议之中书令郝处俊曰臣闻礼经云天子理阳道
后理阴德外内和顺国家以理然则帝之与后犹日之
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不相夺也若失其序上则谪
见于天下则祸成于人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少主尚不
许皇后临朝所以追鉴成败杜其萌也况天下者高祖
太宗之天下陛下正合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WYG0606-0651d.png
国与人有私于后且旷古以来未有此事伏乞特垂详
审中书侍郎李义琰曰处俊所引经典其言至忠圣虑
无疑则苍生幸甚
上元元年九月上御含元殿东翔鸾阁观大酺时京城
四县及太常音乐分为东西两朋帝令雍王贤为东朋
周王显为西朋务以角胜为乐中书令郝处俊进諌曰
臣闻礼所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伏以二
王春秋尚少意趣未定当须推功让美相视如一今忽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WYG0606-0652a.png
分为二朋递相誇竞且俳优小人言辞无度酣乐之后
难为禁止恐为交争胜负讥诮失礼非所以导仁义示
和睦也高宗瞿然曰卿之远识非众人所及也遂命止

天授二年太学生王修之上表以乡有水涝乞假还上
临轩曰情有所切特宜许之地官侍郎狄仁杰跪而言
曰臣闻君人者当深视高居黈纩塞耳唯生杀之柄不
以假人至于簿书期会之间则有司存之而已故左右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WYG0606-0652b.png
丞已下不勾左右丞相流已上方判以其渐贵所致况
天子乎且学生假盖一丞簿事耳若特降一敕则效者
相寻胄子三千凡须几敕为恩不普聚怨方深若圣旨
弘慈不欲违愿请降明制以谕之上曰微卿之言何以
闻善
如意元年七月洛阳人王庆之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
太子则天命内史李昭德诘问昭德遂杖杀之因密奏
曰承嗣陛下之侄又为亲王不宜处机衡以惑众庶且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6-0652c.png
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有篡夺况姑侄乎臣又闻文武
之道布在方册岂有侄为天子而为阿姑立庙者乎皇
嗣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天子之子
续莫重焉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
天皇不血食矣则天寤之乃止
神功元年则天尝诏天官侍郎陆元方问以外事对曰
臣备位宰相有大事即奏人间碎务不敢以烦圣览
圣历二年九月则天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6-0652d.png
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
及行苇无以过也凤阁侍郎杜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
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春秋云冬无愆阳夏
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
生此花渎阴阳也臣恐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
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
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三年腊月张易之兄弟贵宠踰戚分惧不全请计于天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6-0653a.png
官侍郎吉顼顼曰公兄弟承恩深矣非有大功于天下
罕有全者唯有一策苟能行之岂止全家亦当茅土之
封耳除此之外非顼敢谋易之兄弟涕泣请之顼曰天
下思唐德久矣主上春秋已高武氏诸王殊非所属意
公何不从容请相王庐陵以继生人之望易之乃乘间
屡言之则天意乃易既知顼之谋乃诏问顼顼曰庐陵
相王皆陛下子高宗初托于陛下当有所主上意乃追
悔焉其事密至景云中睿宗乃发明遂追赠顼为御史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6-0653b.png
大夫制云王命中否人谋未辑首陈反正之议克创祈
天之本
长安二年鸾台侍郎韦安石尝于内殿赐宴张易之引
蜀商宋霸子等数人博于上前言辞犯礼安石奏曰商
估贱类不合参登此筵乃顾左右逐出之时坐者失色
陆元方退而告人曰向见韦公叱博徒吾等为之寒心
此真宰相
四年八月则天卧疾宰相不得召见者累月及疾少间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6-0653c.png
鸾台侍郎知政事崔玄炜奏曰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
足可亲侍汤药至于宫禁事重伏愿不令异姓人入则
天谓曰深领卿厚意
景龙三年九月苏瑰除尚书右仆射时公卿大臣初拜
官例许献食名曰烧尾瑰因内宴将作大匠宗晋卿谓
曰拜仆射竟不烧尾岂不喜耶帝默然瑰奏曰臣闻宰
相者主调阴阳助天理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臣见
宿卫兵至有三日不得食者臣愚不称职所以不敢烧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6-0653d.png
尾至四年中宗遗制韦庶人辅少主知政事安国相王
参谋辅政中书令宗楚客谓韦温曰今既请皇太后临
朝宜停相王辅政且皇太后于相王居嫂叔不通问之
地甚难为仪注理全不可瑰独正色拒之谓曰遗制是
先帝意若改何名遗制楚客大怒竟削相王辅政而宣
行焉
景云二年二月睿宗谓侍臣曰有术士言五日内有急
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中书侍郎张说进曰此是谗人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6-0654a.png
诡计摇动东宫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窥窬
望绝姚元之曰如说之言社稷之计上大悦是日下制
太子监国其月上召中书令韦安石谓曰闻朝廷倾心
东宫卿可察也安石对曰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
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
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睿宗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

开元五年令中书门下为皇太子制名及封邑并公主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6-0654b.png
等邑号又令别进一佳名者侍中宋璟中书侍郎苏颋
奏曰七子均养百王至仁今若同等别封或缘母宠子
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天地之中典有常度昔袁盎降
慎夫人之席文帝竟纳之慎夫人亦不以为嫌美其得
久长之计臣等今并同进更不别封上彰覆载无偏之
德上称叹久之
二十一年范阳节度使张守圭使安禄山奏事中书令
张九龄见之谓侍中裴光庭曰乱幽州者必此人也及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6-0654c.png
禄山为平卢将军失利守圭奏请斩之九龄批曰穰苴
平军必诛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禄
山不宜免死上惜其勇锐但令免官使白衣展效九龄
执请诛之上曰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
制耶玄宗至蜀追恨不从九龄之言遣中使至曲江祭
酹之至建中元年十一月五日上以九龄先睹未萌追
赠司徒
大历十四年闰五月中书侍郎平章事崔祐甫以尚父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6-0654d.png
子仪年老久掌兵权其下裨将皆已崇贵虑子仪一旦
谢世而难相统摄遂罢子仪而命怀光等分统其众论
者服焉
建中二年六月宰臣崔祐甫在相位神策军使王驾鹤
掌禁军十馀年权倾中外上初即位欲以白琇圭代之
惧其生变祐甫召驾鹤与语留连久之琇圭已赴北军
视事矣时淄青节度使李正已畏惧上威德表请进钱
三十万贯上欲纳之复虑以他计逗遛如止之又未有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6-0655a.png
其词顾问祐甫进曰正已多谲诈诚如圣虑臣请因使
往淄青便令宣慰将士以所进锡赉军人且遣深荷圣
慈又令外方知朝廷不重财货上悦从之正已大惭而
心畏服祐甫谋猷启沃多所弘益天下以为复贞观开
元之太平也
三年正月太仆卿赵纵贬循州司马初纵家奴当千发
纵阴事纵下御史留当千于内侍省于是宰相张镒上疏
谏曰伏见赵纵为奴所告下狱人皆震惧未测圣情贞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6-0655b.png
观二年三月太宗谓侍臣曰比有奴告其主谋逆此极
弊法特须禁断假令有谋反者必不独成自有他人论
之岂藉其奴告也自今以后奴告主者皆不须受尽令
斩决由是贱不得干贵下不得凌上教化之本既正悖
乱之渐不生为国之经百代难改欲全其体贵在防微
顷者长安李济得罪因奴万年令崔鶠得罪因婢愚贱
之辈悖坏成风主反畏之动遭诬告充溢府县不能断
决建中元年五月二十八日诏书曰准斗竞律诸奴婢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6-0655c.png
告主非诬叛以上同自首法并准决处分自此奴婢复
顺狱讼稍息纵事非叛逆奴实奸凶奴在禁中纵独下
狱考之法理或恐未正将相之功莫大乎子仪人臣之
位莫高于尚父身殁未几坟土仅乾两婿前以当辜赵
纵今又下狱设令纵实抵法所告非奴才经数旬连罪
三婿录勋念旧或犹可容况在章程本宜宥免陛下方
诛群贼大用武臣虽见宠于当时恐息望于他日太宗
之典尚在陛下明诏行之一朝背违不与众守于教化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6-0655d.png
恐失于刑法恐颇所益悉无所伤至广臣非私赵纵非
恶此奴叨居股肱职在匡弼斯是大体敢不极言伏乞圣
慈纳臣愚恳于是上以纵所告虽重左贬而已当千杀
之镒乃令召子仪家僮数百人以死奴示之
兴元元年门下侍郎平章事萧复充宣抚等使回与诸
相对讫独留奏曰陛下自还宫阙勋臣已蒙官赏唯旌
善惩恶未有区分陈少游将相之寄最崇首贬臣节韦
皋名位最卑特建忠义请令韦皋代少游则天下昭然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6-0656a.png
知逆顺之理上从之复出诸相李勉卢翰刘从一同归
中书中使续至揖从一附耳语退诸相各归閤从一诣
曰中使宣旨令与公商量朝来所奏便进拟来勿令李
勉卢翰知复曰适来奏对亦闻斯旨然未谕圣心而已
陈论上意尚尔复未敢言所陈事又曰唐虞有佥曰之
论朝廷每事上合与公卿同议今李勉卢翰不可在相
位即去之既在合同商量何独避之此一节事且与公
行之无爽但恐浸以成俗此政之弊也竟不言于从一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6-0656b.png
奏之上寖不悦复之言先是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首称
臣于李希烈凤翔将李楚琳杀节度使张镒以应朱泚
镒判官韦皋先知陇州以陇之判卒数百人拒泚故复
请行劝惩之命焉
贞元三年正月上命玉工为带有一銙误坠地坏焉工
者六人私以钱数万市玉以补坏者既与诸銙相埒矣
及献上即指其所补者曰此銙光彩何不相类工人叩
头伏罪上震怒令于京兆府各决重杖处死责其欺罔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WYG0606-0656c.png
诏至中书宰相柳浑执奏曰陛下若便赐死则已今事
下有司请存详理况玉工之罪或未详审只缘人命至
重所以狱谳有疑且方春极刑恐伤和气容臣条奏以
正刑典遂案律文但罪先坏玉者以误伤乘舆器服杖
一人馀五人并释之以闻诏可其奏先韩滉自浙西入
觐上虚已待之至于调兵食笼盐铁勾官吏赃罚锄豪
强兼并上委仗焉每奏事或踰日旰他相充位而已公
卿救过不暇莫敢枝梧者滉尝于省中榜吏至死浑虽
卷五十一 第 18b 页 WYG0606-0656d.png
滉所引恶其专权正色谓之曰先相公狷察为相不经
年而罢况省闼非刑人之地相公奈何蹈前非行于今
日专立威福岂尊主卑臣之道滉感悟愧悔为霁威焉
时浑判门下省吏曰当过官浑悄然曰守职宜委有司
更纷扰之非贤者用心也士或千里辞家以干微禄小
邑主办岂虑无能况旌善进贤事不在此其年吏曹拟
官无量退者及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其日上御便
殿谓宰臣曰和戎息师国之大计今日将帅与卿同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WYG0606-0657a.png
欢马燧前贺曰此之一盟国家将百年内更无蕃寇之
患浑跪对曰五帝无诰誓三王无盟诅是知盟诅之兴
在于季末今盛明之朝岂可复行吐蕃不知礼义易以
兵制难以信结今日会约臣窃忧之李晟继前曰臣生
边城备知蕃人动先诈伪今日之事诚如柳浑所忧上
变色曰柳浑书生未达边事大臣智术英果亦有斯言
乎浑晟咸顿首俯伏遂令归中书其夜三更邠宁节度
使韩游环遣使叩开苑门奏云盟会不成将士覆没上
卷五十一 第 19b 页 WYG0606-0657b.png
惊翌日临轩慰勉浑曰卿文儒之士乃知军戎情伪言
成先觉有足嗟赏自此骤加礼异
八年四月宰臣陆贽奏请台省长官自荐属官有旷败
则连坐举主上许之俄旨曰外议以诸司所举多引用
亲党兼通赂遗不得实才今后卿等宜自选择贽曰今
之台省长官皆是当朝华选孰有徇私妄举以伤名取
利耶所谓台省长官即仆射尚书左右丞侍郎及御史
大夫中丞是也陛下比择辅相多亦出于其中今之宰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WYG0606-0657c.png
臣即往日台省长官也今之台省长官即将来之宰相
也但是职名暂异固非行业顿殊岂有为长官之时不
能择一二属吏居宰相之位则可择千百具僚物议悠
悠其惑颇甚上竟不行
二十一年三月左仆射平章事贾耽以王叔文用事称
疾归第郑珣瑜亦称疾不起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
卧诸宰臣方会食于中书故事百僚无敢通见者王叔
文召直省令报直省惧入白韦执谊起迎就其舍语时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WYG0606-0657d.png
杜佑高郢皆停箸以待报云王嗣使索饭索饭韦相公
与之同食佑郢心知不可畏而不敢言玽瑜独叹曰吾
岂可复处此乎顾左右索马径归不起叔文亦无所顾
忌焉
元和元年九月平西蜀初刘辟作乱上不欲用兵群议
未决宰臣杜黄裳坚请讨之以高崇文为行营节度俱
文珍为都监数月无功黄裳奏曰往年讨吴少诚于淮
西韩全义兵败缘当时所徵之兵各有主将又制自监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WYG0606-0658a.png
军故也今日用兵与贞元时不异臣窃为陛下惜之若
独任崇文必济上从之及蜀平诸相入贺上独劳黄裳
曰卿之功也黄裳自始经营讨辟至于成功指授崇文
素惮保义军节度使刘澭黄裳谓曰若不尽命以刘澭
代之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时宿将专征者甚众自谓当
选诏出用崇文人人大惊及王师入成都擒刘辟以献
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二年二月上谓宰相曰朕常
览前史见历代帝王或怠于听理或烦于亲政互有得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WYG0606-0658b.png
失其理安在杜黄裳对曰帝王之务在于修已简易择
贤任之宵衣旰食以求人瘼舍已从人以务厚下固不
可怠肆安逸然事有纲领大小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
如簿书狱谳官吏能否夲非一人之所自任也秦始皇
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伯国之相耳二十罚以上
自省之亦下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案尚书
省疑事陈桥称不可隋文帝日昃听政每命卫士傅餐
太宗文皇帝亦笑其烦察则为人上之体固不可代下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WYG0606-0658c.png
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功效赏罚苟信谁不尽心傅称
帝舜之德曰夫何为哉恭已而已能举十六相去四凶
岂与劳神疲体自任耳目之主同年而语哉但人主之
道患其不能推诚人臣之道患其不能自竭由是上疑
下诈礼貌或亏欲求共理自然难致苟去此弊何患不
至于理上深然其言
十月淮西节度使李锜请朝觐上问宰臣武元衡曰不
可且锜先请来朝觐诏既许之即又称疾是可否在锜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WYG0606-0658d.png
也今陛下新临宝位天下属耳目焉若使奸臣得遂其
私则威令从此去矣上曰然遽命追之锜果诈穷而反
三年十一月上问为治之要何先宰臣裴垍对曰先正
其心上深然之
五年正月上谓宰臣𧟄灾祈福之说其事信否李藩对
曰臣窃观自古圣贤皆不祷祠故楚昭王有疾卜者谓
河为祟昭王以河不在于楚非所获罪孔子以为知天
道仲尼疾病门人子路请祷仲尼以为天道助顺系于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WYG0606-0659a.png
所行已既全德无愧屋漏故答子路云丘之祷久矣书
云惠迪吉从逆凶言顺道则吉从逆则凶诗云自求多
福则祸福之来感应行事若苟为非道则何福可求是
以汉文帝每有祭祀使有司敬而不祈其见超然可谓
盛德若使神明无知则安能降福必其有知则私已求
媚之事君子尚不可悦之也况于神明乎由此言之则
履信思顺自天祐之苟异于此实难致福故尧舜之务
唯求脩已以安百姓管仲云义于人者知其神盖以人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WYG0606-0659b.png
为神主故但务安人而已虢公求神以致危亡王莽妄
祈以速汉兵古今明诫书传所纪伏乞陛下以汉文孔
子之意为准则百福俱臻矣上深嘉之
 
 
 
 
 唐会要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