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0606-05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四十
             宋 王溥 撰
  君上慎恤
武德二年二月武功人严甘罗行劫为吏所拘高祖谓
曰汝何为作贼甘罗言饥寒交切所以为盗高祖曰吾
为汝君使汝穷乏吾罪也因命舍之
贞观七年十月三日殿中监卢宽持私药入尚食厨所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0606-0532b.png
司议当重刑上曰秖是错误遂赦之
三年三月五日大理少卿胡演进每月囚帐上览焉问
曰其间罪状亦或情有可矜何用皆以律断对曰原情
宥过非臣下所敢上谓侍臣古人曰鬻棺之家欲岁之
疫非恶于人而利于棺故今之法司覆理一狱必求深
文欲成其考今作何得使平允王圭奏曰但选良善平
恕人断狱允当者赏之即奸伪自息上曰古者断狱必
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天下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0606-0532c.png
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议之至三月
十七日大理引囚过次到岐州刺史郑善果上谓胡演
曰郑善果等官位不卑纵令犯罪不可与诸囚同列自
今三品已上犯罪不须将身过朝堂听进十四年十一
月十七日制决罪人不得鞭背初太宗以暇日阅明堂
见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叹曰夫箠五刑之最轻者也
岂容以最轻之刑而或致戕之古帝王不悟不亦悲夫
即日遂下此诏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0606-0532d.png
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诏死刑虽令即决仍三覆奏在京
五覆奏遂以决前一日三覆奏决日三覆奏惟犯恶逆
者一覆奏著于令初河内人李好德风疾瞀乱妖妄之
言诏大兴丞张蕴古按其事蕴古奏好德颠病有徵法
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古贯属相州好德兄
厚为其刺史情在阿纵遂诛好德既而悔之故有此诏
上元元年闰四月十九日赦文自今已后其犯极刑宜
令本司依旧三覆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0606-0533a.png
其年十一月九日敕前敕在京决死囚日进蔬食自今
已后决外州囚第三日亦进蔬食因谓三品已上曰今
曹司未能奉法在下仍多犯罪数行刑戮使朕数食空
饭公等岂不为愧宜各存心以尽匡救
六年十二月十日亲录囚徒放死罪三百九十人归于
家令明年来秋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诏三品已上犯公罪流私罪徒送
问毕日须进身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0606-0533b.png
总章二年五月十一日上以常法外先决杖一百或致
殒毙乃下诏曰别于律外决杖一百者前后应五十九
条决杖既多或至于死其五十九条内有盗窃及蠹害
尤甚者今后量留一二条自馀四十七条并宜停
开元十二年四月敕比来犯盗先决一百虽非死刑大
半殒毙言念于此良用恻然今后抵罪人合满杖并从
宽决杖六十一房家口移𨽻碛西其岭南人移𨽻安南
江淮人移𨽻广府剑南人移𨽻姚巂州其碛西姚隽安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0606-0533c.png
南人各依常式
天宝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敕官吏准律应枉法赃十五
疋合绞者自今已后特宜加至二十匹仍即编诸律著
为不刋
四年八月十二日敕刑之所设将以闲邪法不在严贵
于知禁今后应犯徒罪者并量事宜于诸军效力
贞元八年十一月敕比来所司断罪拘守科条或至死
刑犹先决杖处之极法更此伤残恻隐之怀实所不忍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0606-0533d.png
自今已后罪之死者先决杖宜停
十三年四月敕农事方兴时雨犹少言念囚系虑有滞
冤京城百司及畿内有禁囚李士政等六人合处极法
从宽典宜各决四十配流诸州其馀禁系者委御史台
与诸司计会敕到后五日内清理讫闻奏
元和四年二月敕自今已后在京诸司应决死囚不承
正敕并不得行决如事迹凶险须速决遣并有别处分
者亦令一度覆奏时右街功德使吐突承璀牒京兆府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0606-0534a.png
称奏敕令杖死杀人僧惠寂府司都不覆奏故有是诏
八年九月诏书减死戍边前代美政量其远近宜有便
宜自今已后两京及关内河南河东河北淮南山西东
西两道州府犯罪系囚除大逆及手杀人外其馀应入
死罪并免死配流天德五城诸镇有妻儿者亦任自随
又缘顷年已来所有配𨽻或非重辟使至远迁有司上
陈又烦年限今后如有轻犯更不得配流五城
开成四年五月敕京城百司及府县禁囚动经岁月推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0606-0534b.png
鞫未毕其有绝小事者亦数个月不速穷诘迁延时日
由官吏因循致兹留狱炎蒸在候冤滞难堪宜付御史
台委裴元裕选强明御史三两人各本司分阅文案清
理疏决闻奏如官吏稽慢亦具名衔闻奏其年十月敕
自今已后将敕决死囚不令覆奏者有司亦须准故事
覆奏太和二年二月刑部奏伏准今年正月三日制刑
狱之内官吏用情推断不平因成冤滥者无问有赃无
赃并不在原免之限又准律文出入人罪合当坐者不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0606-0534c.png
言有赃无赃令请准律科本罪不得原免敕旨依
三年三月敕京畿之内万类聚居触刑章者多于天下
加以百役牵应由斯致咎若一一不恕则杀戮滋多应
京畿内见禁囚犯死者降一等从流当徙者以远近节
级递减一等处分
四年四月敕法寺用法或持巧诈分律两端遂成其罪
既奸吏得计则黎庶何安今后宜令每书罪定刑但直
指其事不得舞文妄有援引仍须颁示天下长吏严加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0606-0534d.png
觉察不得辄用奸吏如有此色当令停解
八年四月敕朕比属暇日周览国史伏睹太宗因阅明
堂见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制决罪人不得鞭背且人
之有生托于脏腑针炙失所尚致夭伤鞭扑苟施能无
枉横况五刑之内笞最为轻岂可以至轻之刑致重之
命朕恭承丕业思奉贻谋言念于兹载怀恻隐其天下
州府应犯轻罪人除罪伏巨蠹法所难原者其他过误
罪状及寻常公事违犯并宜准贞观四年十一月十七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0606-0535a.png
日制敕处分不得用鞭背刑自今年以后每立夏至立
秋已前犯罪人就州府常条之中亦宜量与务减仍速
为疏理不得久令禁系仍并委御史台切加纠察永为
常式
咸通十四年五月敕慎恤刑狱大易格言语云如得其
情则哀矜而勿喜而狱吏苛刻务在舞文守臣因循罕
闻亲事以此械系之辈溢于狴牢逮捕之徒系于简牍
实伤和气用致沴氛况时属熇蒸化先茂育宜覃赦宥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0606-0535b.png
以顺生成其诸州府罪人并委本道十日内速理或信
任人吏任情系留观察使判官本曹官必加惩谴
光化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敕近日用刑皆隳旧例多黩
斧锧鲜行鞭笞今后应天下州县科断罪人切须明于
格律不得以军法戮人
  臣下守法
武德四年王世充窦建德平大赦天下既而责其党与
并令迁配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表谏曰今年十三日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0606-0535c.png
发云雨之制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非直赦其有罪
亦是于天下断当许以更新因何世充建德部下赦后
又欲迁之此是陛下自违本心欲遣下人若何取法如
臣愚见经赦合免责诸欲迁配者并请放之则天下幸

贞观元年太宗欲正奸吏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
令史受馈绢一疋上怒将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諌曰此
人受赂诚合受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0606-0535d.png
人于罪恐非道德齐礼之义上纳其言谓百寮曰矩能
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理其年温州司
户参军柳雄于随资妄加阶级人有言之上令其自首
若不首与尔死罪因言是真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
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据法止合徒上曰我已与之断
当合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即杀付臣法司罪不至死
不可酷滥上作色遣杀胄言之不已至四五然后赦之
仍谓之曰曹司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有诛夷也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0606-0536a.png
七年贝州鄃县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欲斩之殿中侍
御史李乾佑奏曰法令者陛下制之于上率土遵之于
下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
便乖画一之理臣忝宪司不敢奉制
十四年尚书左丞韦悰勾司农木橦七十价百姓者四
十价奏其乾没上责有司召大理卿孙伏伽亟书司农
罪伏伽曰司农无罪上惊问之伏伽曰只为官木橦贵
所以百姓者贱倘官木橦贱百姓者无由贱矣但见司农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0606-0536b.png
识大体而不知其过上悟谓悰曰卿识用不逮伏伽远矣
遂罢司农罪焉
永徽元年正月有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
谋反上令不待时而斩之侍中于志宁上疏谏曰陛下
情笃功臣恩隆后戚以无忌横遭诬告事并是虚故戮
告人以明赏罚窃据左傅声子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顺天时也又按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无杀昆虫省囹
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讼又汉书董仲舒曰王者欲有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0606-0536c.png
所为宜求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
刑刑主杀而德主生阳常居大夏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
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
刑也臣伏愿陛下暂回圣虑察古人言傥蒙垂纳则生
灵幸甚疏奏从之
上元三年九月七日左威卫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
将范怀义并为斫昭陵柏木大理奏以官减外并除名
上特令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执奏称不当死上引入谓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0606-0536d.png
曰善才斫陵上柏是我不孝必须杀之仁杰又执奏上
作色令出仁杰进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
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
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
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斩一人辛毗引𥚑而諌亦见纳
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
言臣恐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也陛下作法
县之于象魏徒罪死罪具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0606-0537a.png
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以措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
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坏土陛下何以加
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二军将千载之后谓陛下
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诏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上
意乃解谓仁杰曰既能为善才正我岂不能为我正天
下也
神龙元年正月韦月将上变告武三思谋逆中宗大怒
命斩之大理卿尹思正以发生之月执奏以为不可行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0606-0537b.png
刑竟决杖流岭南三思令所由因以非法害之思正又
固争之三年节悯之诛武三思事变之后其诖误守门
者并配流未行有韦氏党密奏请尽诛之上令鞫断大
理卿郑惟忠奏曰今大狱始决人心未宁若更改推必
递相惊恐则反侧之子无由自安遂依旧断
开元二年八月监察御史蒋挺有犯敕朝堂杖之黄门
侍郎张廷圭执奏曰御史宪司清望耳目之官有犯当
杀即杀当流即流不可决杖以士可杀不可辱也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0606-0537c.png
十八年四月日冀州武强县令裴景仙犯乞取赃积五
千匹事发上大怒令集众杀之大理卿李朝隐奏曰景
仙缘是乞赃罪不至死又景仙曾祖故司空寂往属缔
构即首参元勋载初年中家陷非罪凡其兄弟皆被诛
夷唯景仙独存今见承嫡据赃未当死坐准犯犹入议
条十世宥贤功实宜录一门绝祀情或可哀愿宽暴市
之刑俾就投荒之役则旧勋不弃平典斯允手诏不许
朝隐又奏曰有命自天处之极法生杀之柄人主合专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0606-0537d.png
轻重有条臣下当守枉法者枉理而取十五匹便抵死
刑乞取者因乞为赃数千匹止当流坐若今乞取得罪
便处斩刑后有枉法当科欲加何辟所以为国惜法期
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曲矜仙命射兔魏苑惊马汉桥
初震皇赫竟从廷议岂威不能制而法贵有常又景仙
曾祖实为元勋恩倍常数若寂勋都弃仙罪特加则叔
向之贤何足称者若敖之鬼不其馁而舍罪念功乞垂
天听遂决杖一百配流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0606-0538a.png
元和三年三月御史中丞卢坦奏前山南西道节度使
柳晟授任方隅所寄尤重至于敕令理合遵行一意归
朝固违明旨复修贡赋有紊典章伏请付法又奏前浙
东观察使阎济美到城亦有进献当时勘者称离越州
后方见敕文道路已遥付纳无处既经恩赦须为商量
将诫来者之心必举赎刑之典已书罚讫伏准今年正
月制自今已后诸道长吏有离任赴閤庭者并不得取
本道财物妄称进奉苟有违越必举宪章柳晟等既违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0606-0538b.png
新令不敢不奏上曰山南所进与柳晟不相关先释放
讫阎济美制书颁下之时寻离本道身已在近物须有
归以此奏请进纳非敕文所革之意其罚亦宜释放坦
既奏晟济美二人皆当罪上召坦等褒慰久之曰晟等
所献皆是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奏曰敕令陛下
大信也天下皆知之今二臣违令是不畏法陛下奈何
受小利而失大信乎上曰朕已受之如何坦曰归之有
司不入内藏使四方知之以昭圣德上嘉纳之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0606-0538c.png
六年九月富平县人梁悦为父报仇杀人自投县请罪
敕复雠杀人故有彝典以其申冤请罪视死如归自诣
公门发于天性志在殉节本无求生宁失不经特减死
宜决一百配流循州于是史官职方员外郎韩愈献复
雠议曰伏奉今月五日敕复雠据礼经则义不同天徵
法令则杀人者死礼法二事皆王教大端有此异同固
宜辨论宜令都省集议闻奏者伏以子复父雠见于春
秋见于礼记见于周官见于诸子史不可胜数未有非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0606-0538d.png
而罪之者也最详于律而律无其条非阙文也盖以为
不许复雠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雠则人
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夫律虽本于圣人然执而行
之有司也经之所明者制有司者也丁宁其义于经而深没
其文于律者其意将使法吏一断于法而经术之士得
引经而议也周官曰凡杀人而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
义宜也明杀人而不得其宜者子得雠也如百姓相雠
者也公羊傅曰父不受诛子复雠可也不受诛者罪不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0606-0539a.png
当诛也诛者上施于下之辞非百姓相杀者也又周官
曰凡报雠者书于士杀之无罪言将复雠必言于官则
无罪也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怜孝
子之心示不自专访议群下臣愚以为复雠之名虽同
而其事各异或百姓相雠如周官所称可议于今者或
为官吏所诛如公羊所称不可行于今者又周礼所称
将复雠先告于士则无罪者若孤稚羸弱抱微志而伺
敌人之便恐不能自言于官未可以为断于今也然则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0606-0539b.png
杀之与赦不可一例宜定其制曰凡有复父雠者事发
具其事由下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之则经律
无失其旨矣
八年二月僧鉴虚付京兆府决重杖一顿处死仍籍其
财产鉴虚在贞元中以讲说丐敛用货利交权贵恣为
奸滥事发中外掌权者便欲摇动之有诏复命释其罪
时御史中丞师存诚不受诏翌日又宣旨吾要此僧面
诘其事非赦之也存诚又奏曰鉴虚陛下欲召之请先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0606-0539c.png
贬臣然后取上嘉其有守遂令杖杀之
开元二年八月上御紫宸殿召御史中丞狄兼谟问李
伯展狱如何兼谟奏曰不知陛下疑何事李伯展卢行
简及和州知场官卢元度已结奏讫并合处极法臣是
法官只知有法陛下若欲原宥时降恩即得上叹曰卿
守法如此吾无忧矣
  定赃估
开元十六年五月三日御史中丞李林甫奏天下定赃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0606-0539d.png
估互有高下如山南绢贱贵不等贱处计赃三百即入
死刑贵处至七百已上方至死刑即轻重不侔刑典安
寄请天下定赃估绢每匹计五百五十价为限敕依其
应徵赃入公私依常式至上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敕
先准格例每犯五百五十价估当绢一匹自今已后应
定赃数宜约当时绢估并准实钱庶叶从宽俾在不易
(刑部尚书/卢正已奏)
天宝六年四月八日敕节文其赎铜如情愿纳钱每斤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0606-0540a.png
一百二十文若欠官物应徵正赃及赎物无财以备官
役折庸其物虽多止限三年一人一日折绢四疋若会
恩其物合免者停役
上元二年正月敕名利律评赃者皆据犯处当时物价
及上绢估评功庸者计一人一日为绢三尺牛马驴骡
车亦同其船及碾硙邸店各依当时赁直庸虽多不得
过其本价自今已后应定赃数宜约当时绢估并准实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0606-0540b.png
元和三年正月敕今后应坐赃及他罪当赎者诸道委
观察判官一人专勾当及时申报如蔽匿不申者节级
科贬如罪不应奏官长量情处置者其赃但准前申送
御史台充本色给用仍差御史一人专知赃赎不得以
赃罚者其观察判官差定后先具名闻奏
太和九年十月大理丞周太元奏准旨条云杂物依工
估绢结赃所犯若干匹并无估定计折字者伏以监利
物与两税物好恶有殊一例科决虑犹有屈今请盗换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0606-0540c.png
两税䌷绫绢等物请依元盗换匹数结罪科断更不估
定如盗换监利物杂麻布焦葛匹段丝线纸及诸色进
贡物不是两税匹段等请准法式估定数依上绢结赃
科断敕旨依奏
大中六年闰七月敕应犯赃人其平赃定估等取所犯
处及所犯月上绢之价假有蒲州盗监巂州事发监以
价使依令悬覈即蒲州中估之监准蒲州上绢之价于
巂州决断之类纵有卖价贵贱不同者亦宜依估为定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0606-0540d.png
其年十月中书门下奏其犯赃人平赃定估等其外州
府比者虽准律文取当处上估绢或有不出土绢处纵
有出处亦虑结狱之时须为勘估因其贵贱便生异端
兼以州府绢价除果阆州外无贵于宋亳州上估绢者
则外州府不许有土绢及无土绢处并请一例取宋亳
州土绢估每匹九百丈结计如所取得绢已费使及不
记得色目即请取犯处市肆见货当处中估绢价平之
如不出绢处亦请以当处见货杂用中估绢价平之庶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0606-0541a.png
推勘有准断覆无疑从之
  论赦宥
贞观二年七月上谓侍臣曰凡赦唯及不轨之辈古言赦
者小人之幸君子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稂莠
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夫
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已来不甚放赦今四海
安静礼义兴行数赦即愚人常冀侥倖唯欲犯法不能
改过当须慎赦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0606-0541b.png
證圣元年获嘉县主簿刘几道上表曰臣闻小不忍乱
大谋小仁者大仁之贼窃以赦之为用复何益于国哉
若乃皇业权舆天地初辟嗣君即位黎元更始则时藉
夫非常之庆申以再造之恩必求之政术犹为未允况
乃时非变革代属清平而辄降彼谬恩原兹罪罚者乎
是以历观夐古两汉旧事匡衡儒学之俊才吴汉弼谐
之良辅至于谠言规主惟愿勿赦刘先主亦尝谓诸葛
亮曰我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0606-0541c.png
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叔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理
及后主嗣业蜀赦渐多故孟卿于众中责费祎曰夫赦
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今主上仁贤百寮称职
有何旦夕之急而数惠奸宄之徒上违天时下违人理
岂具瞻之美所望于明德哉自是蜀政凌迟浸以彫弊
自皇家受命赦宥之泽可谓多矣近则一年再降远则
每岁无遗至若违法悖礼之徒无赖不仁之辈编户则
敚攘为业当官则赃贿是求莫不公然故犯了无疑惮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0606-0541d.png
设使身婴桎梏迹窘狴牢而元日之朝指其天泽重阳
之节伫降皇恩如其忖度或果释免且下愚不移习性
难改虽频肆𤯝每放自新而见利忘义终焉不易用使
俗多顽悖时罕廉隅为善者不沐恩光作恶者独承徼
倖若乃方正直言之士守善嫉恶之夫每欲揽辔埋轮
效鹰鹯而报国褰帷露冕去蝥贼以安人而遇赦无以
效其功阅恩无所施其巧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不幸
其斯之谓也伏望远览匡吴陈郑之说近寻刘葛费孟
卷四十 第 21a 页 WYG0606-0542a.png
之谈望今后颇莭于赦庶使黎民知警奸宄肃清
开成元年五月上御紫宸殿问宰臣曰为政之道自古
所难宰臣李石曰但朝廷法行即理上曰凡犯罪过人
不得赦宥
 
 
 
 
卷四十 第 21b 页 WYG0606-0542b.png
 
 
 
 
 
 
 
 唐会要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