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606-04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三十二
             宋 王溥 撰
  笏
武德四年七月十六日诏五品已上执象笏已下执竹
木笏旧制三品已上前挫后直五品已上前挫后屈武
德已来一例上圆下方
其日敕凡笏周制七周礼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606-0433b.png
晋宋以来谓之手板自西魏后五品已上通用象竹六
品以下兼用竹木近惟尚书郎执笏公卿但以手板后
周保定四年百官始执笏至晋宣时内外妇人执笏其
制大同小异
开元八年九月敕笏三品已上前屈后直五品已上前
屈后挫并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听依
品爵执笏假百官亦依例
  异文袍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606-0433c.png
武德四年七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科细绫及罗
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服小科细绫及罗其色朱饰
用金六品已下服细布杂小绫交棕及双紃其色黄六
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流外庶人之服细绫絁布
其色通用黄白饰用铜铁
天授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内出绣袍赐新除都督刺史
其袍皆刺绣作山形绕山勒回文铭曰德政惟明职令
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自此每新除都督刺史必以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606-0433d.png
此袍赐之
延载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绣袍以赐文武官三品已
上其袍文仍各有训诫诸王则饰以磐石及鹿宰相饰
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对麒麟左右
武卫饰以对虎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千牛卫饰
以对牛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王钤卫饰以对鹘
左右监门卫饰以对狮子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豹文铭
亦皆各为八字回文其辞曰忠公正直崇庆荣职文昌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606-0434a.png
翊政勋彰庆陟懿冲顺彰义思宠光廉贞躬奉谦感忠

开元十一年六月敕诸卫大将军中军郎将袍文千牛
卫瑞牛文左右卫瑞马文骁卫大虫文武卫鹰文威卫
豹文领军卫白泽文金吾卫辟邪文监门卫狮子文每
正冬陈设朝日宜按品服
贞元七年三月初赐节度观察使等新制时服上曰顷
来赐衣文䌽不常非制也朕今思文并有定称节度使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606-0434b.png
文以雕衔绶带取其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以鹰衔威
仪取其行列有序冀人人有威仪也
其年十一月九日令常参官复衣绫袍金玉带至八年
十一月三日赐文武常参官大绫袍
太和六年六月敕三品已上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
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许服地黄袍交枝绫六品
已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
除此外应有奇纹异制袍袄绫等并禁断其中书门下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606-0434c.png
省尚书省御史台及诸司三品官并敕下后许一月内
改易应诸司常参官限敕下后两月内改易除非常参
官及供奉官外州府四品已上官许通服丝布仍不得
有花文一切禁断其花丝布及䌷绫除供御服外委所
在长吏焚毁讫闻奏其不可服丝布者许敕下后限一
月并须改易
  辂车
武德初著令天子銮辂五等玉金象革木以供服乘用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606-0434d.png
之属车十乘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
皮轩安车耕根车四望车羊车
贞观元年十一月始加豹尾车黄钺车通为十二乘也
以为仪仗之用大驾行幸则分前后施于卤簿之内若
大陈设则分左右施于仪仗之中高祖太宗大礼则乘
大辂高宗不喜乘辂每有大礼则御辇至则天以为常
玄宗中以辇不中礼废而不用旧制辇有七一曰大凤
辇二曰大芳辇三曰仙游辇四曰小轻辇五曰芳亭辇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606-0435a.png
六曰大玉辇七曰小玉辇舆有三一曰五色舆二曰常
平舆其用如七辇之仪三曰腰舆则常御焉
开元十一年冬祀南郊乘辂而往礼毕骑还自是行幸
郊祀皆骑于仪仗之内其五辂腰舆陈于卤簿而已
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户部侍郎裴延龄奉进止
脩造法驾御辂排城等
元和十年十月止关新作指南车记里车于麟德殿
会昌六年十一月太仆寺奏请重脩御辂鼓法驾等车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606-0435b.png
二十四乘并调马拖车一十三乘
  乘车杂记
贞观十三年上幸九成宫时中郎将结社率众犯御营
马骑得踰长幕宿卫官拒之方败走太宗乃遣造为漆
盾于三卫幕外遍以为城于盾面䌽画为兽头咸外向
令马骑见之不敢进遂为永式至显庆三年九月二十
四日有司奏请造排车七百乘拟车驾行幸运载排城
上以为劳烦乃令于旧营筑墙为固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606-0435c.png
显庆元年十月左仆射于志宁奏请驾行日须三部张
设更造九十连帐及三梁等上曰九十连帐非惟营造
费功又大须车牛运辇朕坐小帐足以自安行日止用
两部帐幕不须办三部其殿中帐幕两部外宜回与卫
尉无忌奏曰陛下每事俭约非惟不造大帐又减一部
事多省约弥彰圣德抃舞称贺
二年十一月诏朕近寻殿中旧帐宝鞍辔甚多既非所
须徒烦贮掌其殿中供奉及妃嫔已下宝钿并金装鞍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606-0435d.png
辔鞯鞦等并宜令毁剔各依仪式须赐人者量留
开元十五年七月敕殿中鞍具伞扇及诸司杂物须修
理造作者本司送至作所修理讫自往请受不得追匠
就本司其不可送作司者给匠修理其物应纳库藏亦
本司自送
天宝元载正月敕黄钺古乘以金为饰金者应五行之
数其黄钺宜改为金钺威武之仪也
七载正月二十八日太常卿韦绦奏御案樽床帐望去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606-0436a.png
紫用赤黄制曰可十载七月敕近改旗帜为赤黄以符
土德其诸卫队仗绯色者宜令所司依内出黄色样即
造其枪并用赤稠木仍依本色不须更染别色长一丈
四尺为限其诸军职掌有先用火焰绯幡处宜各依一
样送付诸道准此改换先用赤色宜停
  羃䍦
武德初袭齐隋旧制妇人多著羃䍦虽发自异域而全
身障蔽至永徽已后稍有帷帽施裙到颈即渐为浅露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606-0436b.png
矣龙朔三年有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
咸亨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又敕下百官家口咸是士流
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羃
䍦曾不乘车别坐担子递相仿效寖成风俗过为轻率
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理须禁断自
后不得更然
  戟
景龙三年七月皇后表请妇人不因夫子而加邑号者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606-0436c.png
请同见任职事官听子孙用荫门施棨戟制从之
开元八年九月敕庙社宫门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嗣
王郡王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二品已上及京兆河南尹
大都督上都护开国及护军带职事三品若下都督诸
州门其门戟幡有破坏五年一易百官门不在官易之
限薨者葬讫追纳若子孙合给者听准数或不足更给
其以理去任及改为四品官非被贬责并不合追收玄
宗朝卫尉卿张介然为河陇行军司马因入奏上言曰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606-0436d.png
臣今三品合立棨戟臣河东人若得本乡立之百代荣
盛上曰卿且将戟归故乡朕更别给卿戟列于京宅本
乡立戟介然始也(检年月/未获)
天宝六载四月八日初改仪制令庙社门宫殿门每门
各二十四戟东宫每门各十八戟一品门十六戟嗣王
郡王右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二品散官光禄大夫已上
镇军大将军上各司职事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
督大都护门十四戟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三品上护军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606-0437a.png
带职事二品若中都督上州上都护门十二戟国公及
上护军带职事三品若下都督中下州门各十戟并官

上元元年闰正月宰臣吕諲令立戟有司送戟至宅或
曰吉庆之事不宜以凶服受之諲遂权释襂服衣吉当
中而拜识者讥其失礼
贞元四年七月诏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李愿为银
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仍赐上柱国以晟功高故宠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606-0437b.png
异之赐勋俾与父并列门戟
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中书门下奏应请列戟军准仪制
令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嗣王郡王并勋官上柱国等
带职事三品已上并许列戟准天宝六载敕
六年四月八日敕文散官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已上
各同职事品近日散试官使带高阶者众恐须商量者
伏请准旧制今本文取带三品已上正员职事官为定
敕旨宜依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606-0437c.png
元和六年十二月敕立戟官阶勋悉至三品然后申请
仍编于格令
又敕立戟官京兆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义方朝议
大夫户部侍郎护军赐紫金鱼袋卢坦立戟虽令式所
著似有阙文造次而行殊违审慎宜令各罚一月俸料
其戟仍令所司收纳左司郎中陆则勾检不精礼部员
外郎元佑等守官假器其过尤深各罚一季俸料缘兵
兴以来勋赏超越其所立戟须有明文宜令所司准旧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606-0437d.png
制待官阶勋并至三品然后申请仍编于格令(近列戟/官率有)
(银青阶而义方独据令文上柱国柱国三品十二戟无/以阶勋之文牒省申请省司不能告准式立戟之后转)
(为四品官者自非贬受兼削勋阶其戟不夺既而卢坦/以前任宣州刺史是三品兼大护军又请立戟并以列)
(于门议者以坦居四品官状亦无据吏部尚书郑馀庆/以为不可台司彩离无诰礼部状称令文纳祇言勋官)
(并不言自贞元已来立戟一十八人并无银青已下阶/遂以上闻故皆逮坐续劾陆则及崔元佐一季俸料)
十一年十月礼部奏宣武军节度使李愿奏云贞元三
年立戟一十二竿经今三十馀年戟竿及衣幡破坏准
仪制令官戟五年一换敕旨李愿立戟年深称要修换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606-0438a.png
有司详检在格无文以其家承忠勋身著劳效特宜赐
与用示恩荣即与重换其戟收纳旧者
十五年三月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马进潭梁守谦左
右监门卫将军魏简陈弘庆刘承偕韦元素仇士良李
藏用李朝盛等奏臣等准格令合有棨戟之荣事下礼
部而员外郎贾□以为进潭等三人合立棨戟其陈弘
庆已下六人缘官是员外郎置与节文不同奏罢之
长庆二年十月以礼部尚书韦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606-0438b.png
辞曰请门戟十二竿自持赴镇从之
咸通二年杨汝士与诸子位皆至正卿所居静恭里兄
弟并列门戟时人荣之
天祐四年太常礼院奏两浙节度使钱镠受册讫旧立
门戟一十二枝合准礼例更添四枝仍五年一易从之
  苏氏驳曰按礼上古祭名不闻有戟神与节神近
  代受节钺置一室朔望必祭之拜之非也凡戟天
  子三十四诸侯十今之藩镇古之诸侯也在其地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606-0438c.png
  则施于公门府爵位崇显者亦许列之私第苟祭
  之拜之不经之甚也
  雅乐上
高祖受禅军国多务未遑改乐乐府尚用隋氏旧文所

武德九年正月十日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正雅乐
贞观二年六月十日乐成奏之太宗谓侍臣曰礼乐之
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撙节治之兴替岂此之由御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606-0438d.png
史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之将亡也为
玉树后庭花齐之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
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太宗曰
不然夫音声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
听之则悲悦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
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而悲耳岂乐声哀怨能使悦者
悲乎今玉树后庭花伴侣之曲其声俱存朕当为公奏
之知公必不悲矣尚书右丞魏徵进曰古人称礼云礼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606-0439a.png
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在人和不由
音调上然之初孝孙以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
旧乐多涉从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
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礼记大乐与
天地同和又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故制十二和
之乐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祭圜丘以黄钟为宫方泽
以林钟为宫宗庙以太簇为宫五郊朝贺飨宴则随月
用律为宫(初隋但用黄钟一宫惟叩七钟馀五钟虚悬/而不叩及孝孙建旋宫之法凡钟皆叩无虚)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606-0439b.png
(悬/矣)
凡祭天神奏元和之乐地祇奏顺和宗庙奏永和天地
宗庙登歌俱奏肃和皇帝临轩奏太和上公出入奏舒
和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
酌酒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
奏其音又郊庙祭享奏化康凯安之舞(周礼旋宫之义/亡绝已久莫能)
(知之一朝复古/自孝孙始也)
贞观初张文收善音律尝览萧吉乐谱以为未甚详悉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606-0439c.png
乃取历代沿革截竹为十二律吹之乃尽旋宫之义太
宗召文收于太常令与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大乐有
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有五钟俗号哑钟莫能通
者文收吹律调之声皆响彻时人咸服其妙寻授协律
郎又孝孙率文收复采三礼更加釐革依周礼祭昊天
上帝以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奏元
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此乐祭地祇方丘以黄钟为宫
太蔟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奏顺和之舞禅梁父同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606-0439d.png
此乐禘祫宗庙以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蔟为徵应钟
为羽奏永和之舞五郊日月星辰及类上帝黄钟为宫
奏元和之曲大蜡大报以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
射等调奏元和顺和永和之舞明堂雩以黄钟为宫奏
元和之曲神州社稷籍田宜以太蔟为宫(雨师以姑/洗为宫)
川以蕤宾为宫并奏顺和之曲飨先妣以夷则为宫奏
永和之舞大飨宴奏姑洗蕤宾二调皇帝食举以月律
为宫并奏休和之曲皇帝郊庙出入奏太和之曲临轩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606-0440a.png
出入奏舒和之乐并以姑洗为宫皇帝大射以姑洗为
宫奏驺虞之曲皇帝大狩奏狸首之曲皇太子轩悬以
姑洗为宫奏永和之曲凡奏黄钟歌大吕奏太蔟歌应
钟奏姑洗歌南吕奏蕤宾歌林钟奏夷则歌中吕奏无
射歌夹钟凡黄钟蕤宾为宫其乐九变大吕林钟为宫
其乐八变太蔟夷则为宫其乐七变夹钟南吕为宫其
乐六变姑洗无射为宫其乐五变中吕应钟为宫其乐
四变天子十二公侯伯子男六卿五大夫四士三然后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606-0440b.png
乐教大备
贞观十四年六月一日诏曰殷荐祖考以崇功德比虽
加以诚洁而庙乐未称宜令所司详诸故实制定奏闻
秘书监颜师古议曰近奉德音俾令釐革嘉名创立实
宜允副伏惟皇祖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并积德累仁
重光袭轨化覃行苇庆衍瓜瓞诗云浚哲维商长发其
祥言殷之先祖久有深智虞夏二代发其祥也三庙之
乐请同奏长发之舞其登歌则各为辞太祖景皇帝迹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606-0440c.png
肇沮漆教渐豳岐胥宇之志既勤灵台之萌始附诗云
君子万年永锡尔祚今遐迩之期惟天所命长与福祚
流于子孙庙乐请奏永锡之舞世祖元皇帝丕承鸿绪
克绍宏猷实启蕃昌用集宝命易大有彖曰其德刚健
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言德应天道行不失时刚健靡
滞文明不犯也庙乐请奏大有之舞高祖大武皇帝应
期驭历揖让受终奄有四方以齐七政介以景福申兹
多祜式崇勿替诞保无疆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谓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606-0440d.png
终始之道皆能大明故不失时成六位也诗有大明之
篇称文王有明德庙乐请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厚德
载物凝晖丽天易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言坤道主静
柔顺利贞资生庶类皆畅达也庙乐请奏光大之舞给
事中许敬宗议曰臣闻七庙观德义冠于宗祀三庙在
天式彰于严配前圣所履莫大于兹钟律革音播铿锵
于享荐羽籥成列申蹈厉于烝尝爰至典司加崇称号
循声覈实敬阐尊名谨备乐章式昭彝范皇祖弘农府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0606-0441a.png
君宣简公懿王庙乐请同奏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庙
乐请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庙乐请奏光大之舞七庙
登歌请每室别奏诏曰可
麟德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诏国家平定天下革命创制
纪功旌德久被乐章今郊祀四悬犹用干戚之舞先朝
作乐韫而未申其郊庙享宴等所奏宫悬文舞宜用功
成庆善之乐皆著履执拂衣旧服裤褶童子冠武舞宜
用神功破阵之乐皆衣甲持戟其执纛之人亦著金甲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0606-0441b.png
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箫笛等于悬南列坐若舞即与
宫悬合奏其宴乐内二色舞者仍依旧别设
咸亨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上自制乐十二首有上元二
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州得一庆云
之曲诏有司诸大祀享并奏之
上元三年十一月三日敕新造上元之舞先令大祀享
皆将陈设自今已后圜丘方泽太庙祀享然后用此舞
馀祭并停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0606-0441c.png
仪凤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韦万石奏据贞观礼
郊享日文武奏元和顺和等乐其舞人著委貌冠服手
执籥翟其武舞奏凯安其舞人著平冕手执干戚准麟
德二年十月敕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
破阵乐并改器服但以庆善不可降神神功破阵乐又
未入雅乐虽改用器服其舞依旧迄今不改事既不安
恐须别有处分诏曰旧文舞武舞既不可废并器服总
宜依旧若悬作上元舞曲仍奏神功破阵乐及功成庆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0606-0441d.png
善乐并殿庭用武舞并须引出悬外而作其安置舞曲
直更商量作安稳法并录凯安六变法象奏闻二十二
日万石又与刋正乐官奏曰谨按凯安舞是贞观年中
所造武舞准贞观礼及今礼但郊庙祭享奏武舞之乐
即用之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于野二变象尅靖关中/三变象夷夏服从四变象江淮宁谧)
(五变象猃狁詟服六/变复位兵圜振旅)谨按贞观礼祭享曰武舞惟作六
变亦如周之大武庆成乐上谨按乐有因人而作者则
有因人而止如礼云诸侯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悬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0606-0442a.png
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是也有著成数者数终则
止不得取行事赊促为乐终早晚即礼云三阕六成八
变九变是也今礼奏武舞六成而数终未止既非师古
不可依行武舞凯安望请依古礼及贞观礼六成乐止
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只有两遍名曰
七德立部伎内庆善乐七遍修入雅乐只有一遍名曰
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今入雅乐一无所减每见祭享
日三献已终上元舞犹自奏毕令更加破阵乐庆善乐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0606-0442b.png
恐酌献已后歌舞更长其雅乐内破阵乐庆善乐及上
元舞三曲并望修改通融令长短与礼相称乐望于事
为便破阵乐有象武事庆善乐有象文事按古六代舞
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等是古之文舞殷之大濩周之
大武是古之武舞先儒相传国家以揖让得天下则先
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望请应用二舞
曰先奏神功破阵乐次奏功成庆善乐先奉敕于圜丘
方泽太庙祀享日则用上元舞臣据见行礼欲于天皇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0606-0442c.png
酌献降复位已后即作凯安六变乐止其神功破阵乐
功成庆善乐上元之舞三曲待修改讫以次通融作之
即新旧并行前后有序诏从之
开元八年九月瀛州司法参军赵慎言论郊庙用乐表
曰祭天地宗庙乐合用商音又周礼三处大祭俱舞商
调郑玄云比舞商调者祭商乐商坚刚也以臣愚智斯
义不当但商金声也周家木德金能尅木作者去之今
皇唐土王即殊周室五音损益须逐便宜岂可将木德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0606-0442d.png
之仪施土德之用又说者以商声配金即作刚柔理解
殊不知声无定性音无常主刚柔之体实由其人人和
则音柔人怒则声烈故礼称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爱
心感者其声和以柔祗如宫声为君商声为臣岂以臣
位配金金为臣道便为刚乎是知周制无商不为坚刚
见阙盖以扶木德应金行故国祚灵长后业昌盛下代
七百八十八年是去金之应也即人神之心可见刚柔
之理全乖原夫圣人之情详夫作者之旨车服器械为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0606-0443a.png
易代之通规郊禋声调避德王之刑尅此不疑之理也
其三祭并请加商调去角调又郊庙三舞人不依古制
未协人神按周礼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咸大濩大
武是知古之舞者即诸侯之子孙容服鲜丽故得神祇
降福灵光烛坛之舞人并容貌蕞陋屠沽之流用以接
神欲求降福固亦难矣有隋之祭犹以品子为之号为
二舞即逮乎圣朝遂变斯制诚愿章兹近误考复古道
其二舞人望取品子年二十已下颜容修正者先令太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0606-0443b.png
常博士主之准国子学给科行事之外习六乐之道学
五礼之仪经十周年量文武授散官号曰云门生又按
周礼奏太蔟歌应钟以享地祇注云地祇谓神州社稷
也太蔟阳也位在寅应钟阴也位在亥故斗建亥则日
月会于寅斗建寅则日月会于亥是知圣人之制取合
于阴阳歌奏之仪用扶于交会今之祭社即乖古法乃
下奏太蔟上歌黄钟俱是阳律上下歌奏不异仍是阳
合于阳岂特违其礼经抑亦乖于会合其社坛歌黄钟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0606-0443c.png
望改为应钟又五郊工人舞人衣服合依方色按周礼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
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是知五天帝德色王
不同四时文物各随方变盖以同色相感同事相宜阴
阳交泰莫不由此今祭器茵褥总随于五方五郊衣服
独乖其方色舞者常持皂饰工人恒服给衣以臣愚知
深为不便但五行相尅贤愚共悉绛为火色有忌于金
方皂为水位则妨于火德事理乖迕居然可明其工人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0606-0443d.png
舞人衣望各依方色其宗庙黄色仍各以所主色样袖
又以乐理身心礼移风俗请立乐教以化兆民周礼曰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其国子诸生望教以乐
经同于礼傅则人人知礼家家知乐然后风移俗易灾
害不生其乐经章目虽详稍乖旨要望委通明博识修
撰讫然后颁下二十五年太常卿韦绦令博士韦通直
乐季尚冲乐正沈元福郊社令陈庆申怀操等铨叙前
后所行用乐章为五卷以付大乐鼓吹两署令工人习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0606-0444a.png
之时太常寺相傅有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或云贞观
中侍中杨恭仁赵方等所诠集词多郑卫皆近代词人
杂诗至是绦又令大乐令孙玄成更加釐革编为七卷
开元三年诏燕国公张说改定乐章上自定声度说为
之词令太常乐工就集贤院教习数月方毕因定封禅
郊庙词曲及舞至今行焉司徒杜佑论曰夫音生于人
心心懆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音之哀和亦
感而舒懆故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声长歌众皆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0606-0444b.png
喜抃斯之谓也是则哀乐喜怒敬爱六者随物感动播
于形气叶律吕谐五声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动其容象其事而谓之乐乐者圣人之所乐
可以喜人心焉古之诸侯卿大夫无故不撤乐士不去
琴瑟以平其心以畅其志则和气不散邪气不干古先
哲后立乐之方也周衰政失郑卫是兴秦汉已还古乐
沦缺代之所存韶舞而已下不闻振铎上不闻讴谣但
更其名示不相袭知音复寡罕能制作而况古雅莫尚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0606-0444c.png
俗乐荐臻其声怨思其状迂怪方之郑卫又何远乎爰
自永嘉末年之乱事有先兆其在于兹贞观初作破阵
乐舞有发扬蹈厉之容歌有粗和振发之音以表兴王
之盛烈比于周之大武岂近古相习所能思拟哉而人
间淫滥之乐久而未革古者因乐以著教其感人深乃
移风俗将欲闲其邪正其颓惟乐而已矣太宗文皇帝
留心雅正励精文教命考隋氏所传南北之乐梁陈尽
吴楚之声周齐皆杀伐之音乃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宫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0606-0444d.png
调起居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吕平其散滥
为之折衷西汉以来郊祀明堂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
近代加祼地迎牲饮福酒今夕牲祼地不用乐公卿摄
事又去饮福酒之乐周享神诸乐多以夏为名宋以永
为名梁以雅为名后周以夏为名隋氏因之国朝以和
为名旋宫之乐久丧汉章帝建初二年鲍邺始详之顺
帝阳嘉二年复废累代习黄钟一均变极七音则五钟
废而不击谓之哑钟孝孙以旋宫之法造十二和乐合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0606-0445a.png
四十曲八十四调至开元中又造三和乐制文舞武舞
文舞朝廷谓之九功舞武舞朝廷谓之七德舞乐用钟
磬柷敔晋鼓琴瑟筝竽笙箫笛篪埙铙铎舞拍舂牍等
谓之雅乐惟郊庙元会冬至及册命大祀则辨其曲度
章服而分始终之次二十九年太常寺奏东封泰山日
所定雅乐其乐曰元和六变以降天神顺和八变以降
地祇皇帝行用太和之乐其封泰山登歌奠玉币用肃
和之乐进俎用雍和之乐酌酒饮福用福和之乐送文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0606-0445b.png
迎武用舒和之乐亚献终献用凯安之乐送神用夹钟
宫元和之乐禅社首送神用林钟顺和之乐享太庙迎
神用永和之乐献祖宣皇帝酌献用光大之舞懿祖光
皇帝酌献用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酌献用大政之舞
世祖元皇帝酌献用大成之舞高祖神尧皇帝酌献用
大明之舞太宗文皇帝酌献用崇德之舞高宗天皇大
帝酌献用钧天之舞中宗孝和皇帝酌献用太和之舞
睿宗大圣真皇帝酌献用景云之舞彻豆用雍和之舞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WYG0606-0445c.png
送神用黄钟宫永和之乐臣以乐之残缺积有岁时自有事
东巡亲谒九庙圣情慎礼精祈感通皆祠前累月考音
律请编入史册万代施行乃下制曰王公卿士及有司
频诣阙上言请以唐乐为名者斯至公之事朕安得辞
之焉然则大咸大韶大濩大夏皆以大字表其乐章今
之所谓宜曰大唐乐
 
 
卷三十二 第 26b 页 WYG0606-0445d.png
 
 
 
 
 
 
 
 唐会要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