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606-03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会要卷二十一
             宋 王溥 撰
  缘陵礼物
旧仪注品物时新将堪供进所司先进太常令尚食相
知简择仍以滋味与斯物相宜者配之冬鱼等凡五十
六品
永徽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有司言谨按献陵三年之后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606-0305b.png
每朔望上食冬夏至伏腊清明社等节日亦准朔望上
食来月之后改复平常昭陵所司上食请依献陵故事
从之
景龙二年二月太常博士彭景真以为诸陵每日奠祭
乖于古礼上疏谨按三礼正文无诸陵日祭之事唯著
宗庙月祭之礼故祭法云天下有建国置都设为庙祧
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
一墠曰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606-0306a.png
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焉祭之无
祷乃止则古礼具在文义可求景直又按礼论谯周祭
志云天子之庙始祖及高祖曾祖祖考皆每月朔望加
荐以象平生朔食也谓之月祭二祧之庙无月祭此谯
周所著与古义礼相附近亦无日祭之文今诸陵祭有
朔望并节日料则古礼殷事之义也诸节日犹古荐新
之义故郑玄注礼记云殷事朔日月半荐新之奠也又
注仪礼月朔月半犹平常之朝夕也大祥之后即四时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606-0306b.png
祭此则古者祭皆在庙近代以来始有朔望及诸节日
祭于陵寝在庙惟曰时正享及腊为五享前所奏定并
依古庙正文且旁稽外傅考据礼经更无日祭惟汉七
庙议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王皇悼皇考各自
居陵旁立庙又园中各有寝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
祭于便殿至元帝时贡禹以为太烦奏请罢郡国庙丞
相韦玄成等议七庙外寝园皆无复祭奏可议者亦以
祭不欲数数则黩宜复古礼四时祭于庙丞相匡衡亦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606-0306c.png
奏七庙迭毁之义帝从之又数复数改刘歆以为礼去
事杀引春秋外传云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祖则祢日祭
曾高则月祀二祧则时享坛墠则岁贡至后汉陵寝致
祭无明文以言魏氏三祖及晋皆不祭于墓至于江右
亦不崇园寝及宋齐梁陈其祭无闻臣以为五礼者不
刋之书悬诸日月外傅所记不与经合不可依凭国家
率由典章计论正理模事作法垂裕将来择善而行依
经为允其诸陵日祭请准礼停疏奏上谓侍臣曰礼官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606-0306d.png
奏言诸陵准礼不合日别进食但礼因人情事有沿革
陵寝如昨祗荐是常乃援日月之期请停朝夕之奠乍
览此奏哀慕增怀乾陵宜依旧朝晡进奠昭献二陵每
日一进必若所司供办辛苦可减朕膳以为常式
开元二年四月十五日敕顷者别致鹰狗供奉山陵至
于料度极多费损有乖仪式无益崇严其诸陵所有奉
供鹰狗等并宜即停(高宗/时置)三十三年四月献昭乾定桥
恭六陵朔望上食岁冬至寒食各设一祭如节祭共朔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606-0307a.png
望日相逢依节祭料桥陵除此日外仍每日进半口羊
食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敕其建初启运兴宁永康四
陵每年四时八节委所司别与陵署相知造食进献
天宝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朕纂承丕业肃恭祀事至
于诸节常修荐享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
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令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
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但仲夏端午事无典
实傅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导人因亲设教变游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606-0307b.png
衣于汉纪成献服于礼文宜宣示庶僚令知朕意
大历十四年九月礼仪使颜真卿奏曰按后汉礼仪志
云古不祭墓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建武以来
关西诸陵但四时特牲祠每帝幸长安诸陵乃太牢祠
自洛阳诸陵至灵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社腊日及
四时祠无每日上饭其亲陵一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
其与洛阳诸陵及亲陵降杀不同之文也又春秋传曰
祖祢则日祭曾高则月祭二祧则时享坛墠则岁贡大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606-0307c.png
禘则终王固以亲疏相推远近为制又祠部式献昭乾
定桥恭陵并朔望上食岁及冬至寒食各设一祭唯桥
陵除此日外每日供半口羊充荐是则玄宗之于亲陵
与诸陵且有异矣今请元陵除朔望及节祭外每日更
供半口羊充荐准祠部式供拟泰陵建陵则但朔望及
岁冬至寒食伏腊社日各设一祭每日更不合上食制
曰可
元和元年七月礼仪使杜黄裳奏引故事丰陵日祭崇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606-0307d.png
陵唯朔望节日伏腊各设一祭制可
十五年四月礼仪使奏按礼文令式皇祖以上至太祖
陵寝朔望上食其元日寒食冬至腊社日各设一祭皇
考陵朔望及节祭外每日进食今丰陵各停日祭景陵
日祭如式供奉制曰可至其年五月殿中省奏尚食局
供景陵千味食数内鱼肉等品委皆肥鲜掩俎之后薰
蒸颇极今请移鱼肉食于下宫以时进飨仍令尚药局
据数以香药代之敕脯醢猪犊肉等皆宜以香药代其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606-0308a.png
酒依旧供用
  诸僭号陵
神龙二年四月十二日赠后父故上洛郡王玄贞为丰
王庙号褒德陵置六品八品丞各一员(韦庶人/父也)
 苏氏曰天宝九年有诏发韦氏冢而平之其时差长
 安县尉薛荣先专知及见铭志发冢日月与葬日月
 同旧为陵号荣先又与专知官薛荣先名同自闭及
 开元四十五年而兆应若是足表僭溢过分殃咎宿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606-0308b.png
 成有以戒将来暴兴者其中宝玉已经盗发罄矣而
 柩榇狼狈徒生叹嗟又足以戒将来厚葬者也
三年三月二日制令武氏崇恩庙依旧享祭仍置五品
令七品丞昊顺二陵署令丞如太庙其年七月武崇训
将葬监护使司农少卿赵履温讽安乐公主奏依永泰
公主例为崇训追陵制许之给事中卢粲驳奏曰伏寻
陵之称为本属皇王及诸君自有国以来诸王及公主
墓无称陵者唯永泰公主承恩特葬事越常涂不合引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606-0308c.png
以为名左传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鲁王哀荣之典
诚别承恩然国之名器岂可妄假借比贞观以来诸王
旧例是得丰厚乎敕曰安乐公主与永泰公主无异缘
此特为陵制不烦固执粲又奏曰臣闻陵之称谓施于
尊极不属王公以下且鲁王若欲论亲等第则不亲于
守礼之父雍王之墓尚不称陵丰王则不可因尚主而
加号且君之举事则载于方册或称之往典或考之目
前朝臣历检贞观以来驸马墓无得称陵者且人君之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606-0308d.png
礼服绝于期盖为不独子其子陛下以膝下之恩爱施
及其夫褒赠之仪哀荣足备其得使上下无辨君臣
一贯者哉又安乐公主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源指南
山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鲁王之葬车服有章加等之
仪备有常数茔兆之称不应假永泰公主为名非所谓
垂范将来作则群辟者也上无以答竟从粲奏(先是武/氏昊陵)
(顺陵置守户五百人梁王三思及鲁王崇训/墓各置守户六十人又韦氏褒德庙置守户)至景龙三
年三月十六日太常博士唐绍上疏曰谨按昊顺二陵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606-0309a.png
恩敕特令依旧因随前例守户与昭陵数同又先代帝
王陵户准式二十人今虽外氏特恩亦须附近常典请
准式量减取足防闲庶无逼上之嫌不失尊崇之道又
亲王守墓旧制例准得十人梁鲁遂加赠不可超于本
爵准令赠官用荫各减正官一等故知赠之与正义有
抑扬礼不可踰理须裁制请同亲王墓户各置十人为
限又太庙宿卫准备正兵纵令壖内扫除还以其兵应
役褒德别庙户兼配军人既益烦劳又亏常典纵使恩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606-0309b.png
加极礼须准太庙污隆别置百人亦请停废疏奏不纳
至景云元年七月一日废昊陵顺陵二名至二年五月
五日复昊顺二陵(太平公/主所请)至先天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又废并称太原王墓
  皇后诸陵议
大历十三年七月将葬贞懿皇后命起陵寝于章敬寺
后尝游幸近地左右莫敢言于是右补阙姚南仲上疏
曰臣闻人宅于家主宅于国夫长安城陛下皇居也分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606-0309c.png
布十二辰即章敬寺北当帝城寅山之地陛下本命之
所在其可穿凿兴动而建陵墓乎此非所宜一也夫葬
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盖松柏常静灵祇贵幽是以
古帝前王之葬后妃莫不凭邱原远郊郭夫岂不爱割
情而已今则西俯宫阙南迫康庄事非国经义背神理
若使近而可见殁而复生虽在西宫待之可也如骨肉
归土魂无不之章敬之寺北竟何所益空劳思想极乖
王度示之兆庶彰于爱垂之万代损于明此非所宜二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606-0309d.png
也夫帝王者居高明烛幽滞登台榭候云物晨鉴东作
遐观夏苗先皇所以因龙首之冈建望春之殿盖为此
也今若筑陵其下种柏其中森然目前动伤宸虑天心
一伤数日不平天子之尊岂不自惜且匹夫向隅满堂
为之不乐万乘不乐国人其可欢心乎伏惟贞懿皇后
坤德配天母慈逮下六宫是式九族载和故得家道克
昌令闻不朽陛下所以切轸旒扆久俟蓍龟始谥之以
贞懿终待之以昵近臣窃惑焉且皇后生而至贤殁而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6-0310a.png
至灵岂愿以坟之故累陛下圣明哉非所以称述后德
光被下泉也今国人皆曰贞懿皇后之陵迩于城下者
主上将日省而时望焉乃有损于圣德无益于贞懿将
欲宠之而反辱之此非所宜三也凡此数事实玷文献
天下咸知准臣献议人皆爱死臣独爱君伏惟陛下熟
计而取其长也夫以帝王之贵令出惟行惬意于一时
之间校德于千载之后陛下三光同耀五岳比崇方得
偃武靖人登封颂圣一误于此所伤寔多臣恐道路是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6-0310b.png
非史官褒贬大明忽亏于掩蚀至德翻后于尧舜不其
惜哉今指事尚遥改卜何害避当寅之位远宁神之居
抑皇恩之殊眷成贞懿之美号天下幸甚其疏奏上感
悟超加南仲五阶赐银印朱绂
元和十一年三月庄宪皇太后山陵礼仪使李逢吉上
言昊天上帝五方帝五人帝皇地祇神州社稷之祀谨按
礼记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按周礼及开元礼圜
钟之均六变天神皆降林钟之均八变地祇皆出谨按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6-0310c.png
不废天地之祭谓不敢以卑废尊也将祭必作乐者所
以降神也苟有所阙则祭不成礼伏请准元和元年二
月敕用乐如旧三年之内不祭宗庙山陵祔庙后四时
飨祀如式制曰可
开成五年二月祭穆宗妃韦氏追谥为宣懿太后(武宗/母也)
(时初嗣位/后追谥之)初武宗欲启穆宗陵祔葬中书门下奏曰园
寝已安神道贵静光陵葬已二十馀载福陵近又修崇
窃惟孝思足章严奉今若载因合祔须启二陵或虑圣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6-0310d.png
灵不安未合先旨又以阴阳避忌实有所疑不移福陵
寔合典礼从之乃诏就旧陵增筑仍依旧名曰福陵
会昌五年二月翰林待诏杨士端奏义安殿大行皇太
后陵地准今月五日敕奉光陵准经今年太岁在己丑
季土王年不宜于先陵相城内兴工动土宜于先陵封
外东西北三面有地平稳处别择置陵吉制曰可其年
三月太常寺博士崔立上言伏准正月二十九日敕除
陵寝外其并约庄宪皇后山陵制度者伏以庄宪皇后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6-0311a.png
合祔丰陵不别置宫殿今义安皇太后于先后陵东别
择陵地与庄宪皇后祔礼不同其宫寝并诸色官员等
今与详定等同商量伏恐合议建置敕旨宜并不要置
  陪陵名位
旧制凡功臣密戚请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
而列(坟高四丈以/下三丈以上)若父祖陪陵子孙从葬者亦如之(若/宫)
(人陪葬则陵户为之成坟凡诸陵皆致留守领甲土与/陵令相知巡警左右兆城内禁人无得葬埋古坟则不)
(毁/之)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6-0311b.png
献陵陪葬名氏  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
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
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凤节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
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祥密王元晓
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王楷谭国公邱
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刑部尚书沈叔安
昭陵陪葬名氏  越国太妃燕氏赵国太妃杨氏纪
国太妃韦氏贤妃郑氏才人徐氏郑国夫人彭城郡夫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6-0311c.png
人蜀王愔赵王福纪王慎越王贞嗣纪王澄曹王明蒋
王晖清河公主驸马程知亮晋国公主驸马韦思安豫
章公主驸马唐义识新兴公主驸马长孙㬢兰陵公
主驸马窦怀哲高密公主驸马段纶长乐公主驸马
长孙冲遂安公主驸马王大礼南平公主驸马刘玄
懿衡阳公主驸马阿史那社尔新城公主驸马韦政举
城阳公主驸马薛权长广公主驸马杨师道襄城公主
驸马萧锐长沙公主驸马豆怀让安康公主驸马独孤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6-0311d.png
谌临川公主驸马周道务普安公主驸马史仁表中
书令马周中书令岑文本并长男倩中书令崔敦礼
英国公李靖虞国公温彦博宋国公萧瑀申国公高士
廉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徵高阳公许敬宗赵国公
长孙无忌莒国公唐俭吏部侍郎马戴户部尚书李大
亮兵部尚书房仁裕礼部尚书张复胤国子祭酒孔颖
达礼部侍郎孔志约工部侍郎孔元惠太常卿褚亮礼
部尚书虞世南工部尚书阎文德吏部侍郎姜晦太常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6-0312a.png
卿姜皎殿中监唐嘉会学士姚思廉卫尉卿魏叔玉光
禄大夫姜远秘书监岑景倩宗正卿李芝芳光禄卿房
光义并男原州别驾仲晖咸阳县尉叔曜卫尉卿房光
敏并男阆州刺史诞清河郡主婿赠鸿胪卿窦廷兰金
州刺史卢正谊洪州刺史吴黑闼晋州刺史裴艺宁州
刺史窦义节卫州刺史萧邺吏部郎中马觊幽州都督
长孙敞原中都督李政明临淮公李规琅琊公李珍常
山公李倩华阳郡公李俊中山王李琚汝州别驾房渐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6-0312b.png
左清道率房恒江夏王道宗雍州长史李弼夔国公弘
基观国公杨仁恭原州都督史幼虔陜王府司马史撝
谦苪国公豆卢行业西平郡王李琛简州刺史李震安
南都督姜简薛国公阿史那忠鄂国公尉迟敬德嘉国
公周仁护丹阳公李客师雁门公梁建方虢国公张士
贵胡国公秦叔宝周国公郑仁泰将军薛咄摩大将军
苏泥熟大将军汉东公李孟尝苪国公卢钦大将军尉迟
宝琳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大将军邱行恭大将军贺兰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6-0312c.png
整大将军张世师大将军许洛仁大将军张延师大将
军琅琊王骈大将军怀德公子伯亿左金吾大将军梁
仁裕大将军史大奈大将军王波利大将军姜确大将
军可行阿史那步员大将军史奕大将军李森大将军
阿史那德昌大将军公孙雅靖右监门将军执失善左
金吾大将军房先忠内侍张阿难横野军都督浑大宁
于阗王尉迟光卢国公程知节将军仇怀古将军杜君
绰将军麻仁靖将军曾何道将军元冲大将军豆卢承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6-0312d.png
基将军斛斯正贵将军徐定成将军康野将军段志玄
将军薛万将军李思玄将军李承祖将军薛承庆右卫
郎将军尉迟昱左卫郎将军段存爽天册府记室薛收
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萨宝王赞普新罗王金德真初长
孙无忌自于昭陵封内先造坟墓至上元年九月七日
许归葬
乾陵陪葬名氏  章怀太子贤懿德太子重润泽王
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6-0313a.png
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特进刘审礼部
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左武卫将军高

定陵陪葬名氏  节悯太子重俊宜城公主长宁公
主城安公主定安公主永寿公主并驸马韦翙驸马王
同皎
桥陵陪葬名氏  惠宣太子业惠庄太子撝惠文太
子范金仙公主梁国公主鄎国公主驸马李思训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6-0313b.png
泰陵陪葬名氏  赠扬州大都督高力士
建陵陪葬名氏  尚父汾阳王郭子仪
元陵      无陪葬
崇陵      无陪葬
丰陵      无陪葬
景陵陪葬名氏  惠昭太子宁孝明太后郑氏懿安
太后郭氏贤妃王氏
光陵陪葬名氏  恭僖太后王氏贞献太后萧氏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6-0313c.png
庄陵陪葬名氏  悼怀太子普
章陵      无陪葬
端陵陪葬名氏  贤妃王氏
贞陵陪葬名氏  贤妃柳氏
简陵      无陪葬
靖陵      无陪葬
和陵      无陪葬
让皇帝惠陵陪葬名氏  郑王筠嗣宁王琳同安王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6-0313d.png
珣蔡国公主
贞观八年诏曰佐命功臣义深舟楫或定谋帷幄或推
身行阵同济艰危克成鸿业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汉氏
将相陪陵又给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自今以
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
及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十一年十月二日又
诏曰诸侯列葬周文曾创其礼大臣陪陵魏武重申其
制去病佐汉还奉茂乡之荣夷吾相齐终托牛山之墓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606-0314a.png
斯盖往圣垂范前贤遗则存曩昔之宿心笃始终之大
义也皇运之初时逢交泰谋臣武将等先朝特蒙顾遇
者自今以后自薨之日所司宜即以闻并于献陵左侧
赐以墓地并给东园秘器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诏
曰周室姬公陪于毕陌汉廷萧相附彼高园宠锡坟茔
闻诸前代从窆陵邑信有旧章盖以懿戚宗臣类同本
之枝干元功上宰犹在身之股肱今宜聿遵故实取譬
拱辰庶在鸟耘之地无亏鱼水之道宜令所司于昭陵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606-0314b.png
南左右厢封量取地仍即标志疆域拟为葬所以赐功
臣其有父祖陪陵子孙欲来从葬者亦宜听许
永徽六年诏其祖父先陪献陵子孙欲随葬亦宜听许
元和九年五月左金吾卫大将军郭钊奏亡祖故尚父
子仪陪葬建陵欲于坟所种植楸松敕如遇年月通便
陵寝修营宜令所司许其栽种
  诸陵杂录
让皇帝惠陵 在京兆府奉先县界天宝元年正月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606-0314c.png

承天皇帝顺陵  在京兆府咸阳县界大历三年四
月七日葬
殇帝无陵号   在京兆府武功县
孝敬皇帝恭陵  在河南府缑氏县界上元二年八
月十九日葬初修陵蒲州刺史李仲寂充使将成而以
玄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遽欲改拆之留役滑泽等州
丁夫数千人过期不遣丁夫患苦夜中投塼瓦以击当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606-0314d.png
作官烧营而逃遂遣司农卿韦机续成其功机始于隧
道左右开便房四所以贮明器于是樽节礼物校量功
程不改玄宫及期而就
奉天皇帝齐陵 在京兆府昭应县界元年建寅月
六日葬
宣懿太后韦氏福陵  在京兆府万年县界
惠安太后王氏寿陵  在京兆府万年县界
元昭皇后晁氏庆陵  在京兆府万年县界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606-0315a.png
昭宗太后王氏安陵  在京兆府万年县界
息隐太子建成陵   在京兆府长安县界
恭懿太子沿陵    在京兆府长安县界
昭静太子邈陵    在京兆府万年县界
文敬太子谅陵    在京兆府昭应县界
惠昭太子宁陵    在京兆府昭应县界
庄恪太子永陵    在京兆府昭应县界
恭安太子倚陵    在京兆府昭应县界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606-0315b.png
永徽三年四月进献昭二陵令为从五品丞为从七品
景龙二年三月十一日敕诸陵所使来往宜令所支预
料所须送纳陵署仍令署官检校随事供拟不得差百
户私备支承
开元二年昭成皇后靖陵在洛阳上令舅希瓘往树碑
上曰其须取第一手遂令魏知古宣旨令中书侍郎苏
颋为碑文颋因极言帝王及后礼无神道碑近则天皇
后崇尚家代犹不敢称碑刻为述圣纪且事不师古动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606-0315c.png
不合法若靖陵独建即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建上从
其言而止
二十三年十二月三日敕诸陵使至先立壝封内有旧
坟墓不可移改自今以后不得更有埋葬大历十四年
十月代宗灵驾发引上号送于承天门见辒辌不当道
指丁未间问其故有司对曰陛下本命在午故不敢当
道上号泣言曰安有枉灵驾而谋身利乃命直午而行
贞元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敕诸陵柏城四面合各三里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606-0315d.png
内不得葬如三里内一里外旧茔须合祔者任移他处
元和元年十二月太常奏隐太子章怀懿德节闵惠庄
惠文惠靖恭昭靖九太子陵代数已远官额空存今请
除陵户外并停从之二年正月停诸陵留守四年闰三
月二十八日敕诸陵台令每季集宜令正衙辞见八年
七月宗正卿至祠奏永康兴宁顺三陵及诸太子陵并
请三百步外任人兴墓从之十五年二月山陵使奏准
崇陵例当使合置副使两员李翱官是宗卿职奉陵寝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606-0316a.png
按行陵地公事已终便请兼充副使专于陵所勾当从

大和八年七月大雨雹定陵东郭下地裂一百三十七
尺深五尺诏宗正卿李仍叔启告修塞
会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敕节文诸陵柏裁今后每至
岁首委有司于正月二月七月八月四个月内择动土
利便之日先下奉陵诸县分明榜示百姓至时与设法
栽植毕日县司与守茔使同检点据数牒报典折本户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606-0316b.png
税钱
文德元年僖宗晏驾以左仆射平章事孔纬充山陵使
祔庙毕准故事不入庙上遣中使日赴延英合令依旧
视事
 
 
 
 唐会要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