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149-01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叶氏春秋传卷十
            宋 叶梦得 撰
   僖公三
执宋公以伐宋
 此楚子执之也何以不言楚诸侯与有罪也诸侯知
 宋公之不足宗则勿会而巳矣从之而先楚子则宋
 公之执非楚所独能为也
卷十 第 1b 页 WYG0149-0111b.png
冬公伐邾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宜申楚大夫之再命者也捷者何捷乎宋也前未有
 言败宋者此何以言捷不使楚子得执宋公以败宋
 故见伐不见战也宋捷则何以献于我威我也楚居
 一方与宋襄公争中国执宋公以伐宋惧诸侯犹未
 尽宗已故其捷也誇之以示诸侯挈使宜申若奉我
 然欲求名而不得也不言宋不使楚子得捷于宋也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卷十 第 2a 页 WYG0149-0111c.png
 此前会盂之诸侯也不序前目而后凡也何以言公
 会约盟而公往会也执不言释此何以言释以二王
 后见重也楚既得宋矣宋公犹未释诸侯于是请于
 楚而盟焉此楚子释之也何以不言楚诸侯与有力
 也执不言楚则诸侯不能逃其罪释不言楚则楚子
 不能专其德宋公曰释晋舍季孙行父于苕丘曰舍
 君臣之辞也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卷十 第 2b 页 WYG0149-0111d.png
 须句邾邑也内取外邑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伐取
 也须句风姓之国邾人灭而属之以为邑则取邑者
 也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
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

 此救郑之师也以宋公及楚人言宋之主战也薄之
 释宋公郑伯在焉宋公以郑为楚与国背惠而伐郑
卷十 第 3a 页 WYG0149-0112a.png
 不量力而与楚战败之道也何以不贬不重伤不禽
 二毛不鼓不成列以襄公有取败之道则可以襄公
 为非战之道则不可春秋贵偏战不贵诈战则襄公
 义有不可贬也
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
 伐国不言围邑此何以言围缗不正其伐泓之败而
 凌之也伐者问罪之师不正其义而幸其间非伐也
 为后宋公兹父卒起也
卷十 第 3b 页 WYG0149-0112b.png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秋楚人伐陈冬十有一月杞
子卒
 此杞伯也何以言子时王降之也何以降用夷礼也
 叶子曰孔子言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古者天子五载
 一巡守考制度于四岳变理易乐者为不从其君沿
 革制度衣服者为畔其君杞二王之后所以尊贤也
 岂不曰统承先王修其礼物者乎宋礼之不足或以
卷十 第 4a 页 WYG0149-0112c.png
 久而亡也而杞习于用夷则时王得降之矣故虽周
 之衰王政犹或行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夏狄伐郑秋七月冬天王出居
于郑
 天子以畿内为国诸侯以封内为国诸侯不以其道
 去其封内故曰出奔天子不以其道去其畿内故曰
 出居出之为言耻也若曰虽有其国而不能守云尔
 天子无外虽去其国不失天下故谓之居焉凡诸侯
卷十 第 4b 页 WYG0149-0112d.png
 与其国内曰居国外曰在诸侯以国为家者也天子
 内外皆曰居天子以天下为家者也叶子曰天子非
 巡守不适诸侯诸侯非述职不见天子诸侯于盟会
 征伐之事未尝书出义可得而行也至于奔则失其
 位矣然后书出天子于伐郑狩于河阳未尝书出亦
 义可得而行也至于出居于郑则失其位矣然后书
 出盖大有天下小有一国皆其所当守而不可失安
 有内难不能正而及避之于外以托于诸侯欤夫子
卷十 第 5a 页 WYG0149-0113a.png
 带之乱君子亦有以处之矣方其奔齐或放焉或封
 焉亲爱之而勿杀可矣古之人有行之者舜也而王
 不能反召之使得终其恶及以狄伐周则罪在可讨
 弗辟则无以告先王古之人有行之者周公也而王
 不能反避之使得夺其位在易鼎而受之震鼎器也
 震长子也主器莫若长子故必不丧匕鬯而后出可
 以守其宗庙社稷以为祭主若襄王者可谓丧其匕
 鬯矣有天下而不知此则亦何以王天下哉故以襄
卷十 第 5b 页 WYG0149-0113b.png
 王一见法焉
晋侯夷吾卒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
 卫侯何以名嫉诱灭也卫侯将伐邢其大夫礼至曰
 不得邢之守国不可得也请往其昆弟仕于邢及卫
 伐邢邢之守国子巡城卫之仕于邢者乃掖国子赴
 外而杀之邢遂以亡礼至铭其器曰余掖杀国子莫
 余敢止君子是以嫉卫侯也叶子曰甚矣君子之恶
卷十 第 6a 页 WYG0149-0113c.png
 诈也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之所以能并生
 于天地之间而不相害者以其信足恃也使人而各
 怀其诈虽匹夫且不可与共处况有国与天下者乎
 故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名恶诱杀人之君也卫侯
 燬从礼至之请诱杀国子而灭邢名恶诱灭人之国
 也夫灭国之罪亦大矣而辞无所贬以为不待贬绝
 而自见也乃其诱杀人之君诱灭人之国非有所示
 其谁察焉是以卫与狄异而其辞一施之而三传皆
卷十 第 6b 页 WYG0149-0113d.png
 言贬灭同姓记礼者从而为之说春秋之义不加于
 事之所易见而常致意于义之所难察同姓所易言
 也楚灭夔齐灭莱皆不名灭国灭同姓一事也既见
 灭则罪已重矣故不以轻者复参焉诱杀人而灭国
 与诱人而杀之二事也不正则终无以著其罪三传
 既已失之为礼者又从而弗悟吾然后知学之为难
 也
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宋荡伯姬来逆妇
卷十 第 7a 页 WYG0149-0114a.png
 荡氏也伯姬内女而嫁于宋之荡氏者也子逆妻而
 母亲之非礼也妇缘姑之辞
宋杀其大夫
 大夫何以不名大夫无罪也何用见大夫之无罪其
 讨泓之败欤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围陈何以言纳顿子与其纳也纳君未有不以师何
 以言围陈顿陈之邻国盖有迫于陈而出奔者围陈
卷十 第 7b 页 WYG0149-0114b.png
 而使顿子得以归是亦所以为纳也顿子何以不名
 内未有君也凡纳君而名者内有君也纳君而不名
 者内未有君也
葬卫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公不讳与莒庆盟卫子在焉者也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
 宁速卫大夫之三命者也公不讳与宁速盟莒子在
 焉也
卷十 第 8a 页 WYG0149-0114c.png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弗及左氏作不及公羊榖梁作弗及当从二传弗及
 可及而我不及也善用师者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
 会追而弗及有畏齐之志焉酅齐附庸之国齐人而
 言齐师以公弗及大之也
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
 乞重辞也得不得之辞也古者诸侯无师帅教卫以
 赞元侯人乞师而我从之固已非矣况我不足而乞
卷十 第 8b 页 WYG0149-0114d.png
 于人乎非正师之道也叶子曰齐自鹿上之会不复
 与楚通盖欲与争霸而我方与诸侯会楚盟于薄以
 释宋公则弃齐而从楚矣故齐连年既侵我又从而
 伐之我畏齐弗敢追反假楚以报怨所谓既不能令
 又不受命者也召陵之盟桓公与我伐楚而楚服今
 我乃欲以楚伐齐而恃之以胜公之谋国为可知已
 昔者滕文公尝问于孟子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
 齐乎事楚乎孟子告之以凿斯池筑斯城与民守之
卷十 第 9a 页 WYG0149-0115a.png
 效死而民弗去使僖公而知此则齐不必畏楚不必
 恃盖为国必有自胜之道故以僖公一见法焉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
 夔子何以不名申夔子也凡灭国之君内无君则不
 名然国灭而奔则不名国灭而以归则名者著屈不
 屈也夔楚之同姓楚人责其不祀祝融与鬻熊夔子
 以熊挚有疾别于楚而不得祀楚用是灭焉则夔子
 为有辞而未尝屈故以出奔之辞书之见夔子非楚
卷十 第 9b 页 WYG0149-0115b.png
 之所得归也
冬楚人伐宋围缗
 伐国不言围邑此何以言围缗未能得宋先尝之于
 缗也伐者问罪之师国未可得而先尝之于其邑非
 伐也为后围宋起也
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谷齐邑也内取外邑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伐取也
公至自伐齐
卷十 第 10a 页 WYG0149-0115c.png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
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公子遂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楚子何以先诸侯主兵也于是宋襄公死矣而晋文
 公未兴中国无霸楚子遂欲先诸侯而诸侯莫不从
 焉故贬而人之人楚子所以人诸侯也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卷十 第 10b 页 WYG0149-0115d.png
 此前围宋之诸侯也不序前目而后凡也宋公犹在
 围则何以地宋盟于宋之国外是亦宋矣不嫌也曹
 南言南聂北言北此何以不言方志于围则不主方
 也楚围宋而公不与于是如会而请盟焉恶矣何以
 不没公公欲之也叶子曰吾何以知此盟为围宋欤
 僖公自陈穆公之盟虽以为齐故然陈蔡郑皆楚之
 与国也而公与之同好楚子得交中国盖自是始矣
 春秋没公而人三国则公宜与楚厚者也明年公虽
卷十 第 11a 页 WYG0149-0116a.png
 不会盂而为薄之盟以释宋公然后五年伐齐之役
 乃乞师于楚而楚援之遂以取榖则何以得于楚乎
 晋文公之兴首伐卫以致楚而公为之戍卫又责公
 子买之不卒戍而刺之则公之附楚审矣围宋之役
 初虽不与会而为盟岂有意于救宋哉殆亦若戍卫
 以成楚志尔楚子居申而后使子玉去宋若前盟而
 宋围解何待既退而后命之是会围非解围也薄之
 盟公会而释宋公宋之盟公会而围宋公美恶不嫌
卷十 第 11b 页 WYG0149-0116b.png
 于同辞也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何以再见晋侯嫌侵曹与伐卫并也曹侵诸侯之田
 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卫欲与楚见逐于国
 人楚始得于曹而新昏于卫文公欲习齐桓之迹先
 攘楚以图霸故自南河济而侵曹归而讨卫罪因以
 怒楚而求战何以不言遂侵曹非以伐卫也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卷十 第 12a 页 WYG0149-0116c.png
 公子买吾大夫之三命者也何以言不卒戍以买为
 善遂事而不正其杀也卫自淮之会不复与诸侯通
 至文公卒始以莒故与我为洮及向之盟以我为楚
 与国而同好也故晋伐卫而我戍之以援焉买以晋
 不当敌而去之大夫出疆可以安社稷而专之可也
 则公畏楚而杀买不正也何以言刺内杀大夫不言
 杀刺之为言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
 周道也若言察之审而后杀焉内辞也凡先刺而后
卷十 第 12b 页 WYG0149-0116d.png
 名者杀有罪也先名而后刺者杀无罪也
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
 侵而不服然后入之数其罪而执其君伯讨也故以
 侯执不归之京师而畀宋人则伯讨欤阙文也是当
 曰畀宋人田不言田经成而亡之也曹卫尝侵诸侯
 之田矣晋侯图霸欲怒楚而求战先轸乃为之谋使
 执曹君而归诸侯之田晋侯于是侵曹数其不用僖
 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夺所侵地以还诸侯宋与得
卷十 第 13a 页 WYG0149-0117a.png
 焉畀之为言与也不曰与曰畀与者我物而归之彼
 畀者彼物而受之我犹曰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
 云尔叶子曰吾何以知畀宋人田为阙文欤楚之围
 宋在二十七年之冬宋公孙固如晋告急是时宋公
 盖在围也及诸侯盟于宋盖即宋之城外以为会宋
 公不与焉明年三月晋侯入曹执曹伯宋围犹未解
 故再见宋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左氏载先轸始谋
 言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既而公说复
卷十 第 13b 页 WYG0149-0117b.png
 言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此其终事也楚子
 闻果命子玉去宋宋公于是始释围得归而从晋城
 濮之战始见宋师则方执曹伯畀之者谁乎晋侯有
 疾侯獳货晋史归曹伯则曹伯之归盖自晋不自宋
 也是其畀之者田而已谷梁固不见其事左氏见之
 而不能辨盖不知侯执之为伯讨也公羊虽知之而
 不悟其与京师楚同文亦求之经者不审尔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
卷十 第 14a 页 WYG0149-0117c.png
师败绩
 晋怒楚而与之战故晋与诸侯之师及楚人言晋之
 主战也楚何以言人得臣之师也城濮卫地
楚杀其大夫得臣
 得臣楚大夫之再命者也城濮之役楚子命得臣还
 师而不从楚子不能制怒而少与之师晋侯战而师
 遂败得臣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卫侯出奔楚
卷十 第 14b 页 WYG0149-0117d.png
 卫侯何以不名非二君也楚败卫侯惧而出奔使其
 大夫元咺奉母弟叔武受盟于晋叔武不正其为君
 而摄焉以内为未君故不名卫侯也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
于践土
 卫子者何叔武也叔武既不正其为君曰卫侯弟则既
 已摄其君矣曰卫侯则叔武未之敢君也故与之以
 未踰年君之辞而系之子贤之也
卷十 第 15a 页 WYG0149-0118a.png
陈侯如会
 如会者何非前约而来从会也何以不言乞会前无
 拒会而后无乞会如则得之也何以不言会陈侯以
 疾返而不及会也不及会则何以书如会成其意也
公朝于王所
 何言乎王所天子所在曰所古者天子无事诸侯来
 见于京师则朝于庙中天子巡守诸侯来朝于方岳
 之下则朝于王所何以书非常也晋侯既胜将合诸
卷十 第 15b 页 WYG0149-0118b.png
 侯以尊王室遂为践土之盟作王宫于衡雍王于是
 往而即焉何以不言王狩于践土以王自往为见正
 也何以独言公朝于王所朝者诸侯各自致于王非
 有所期而后听之者也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
 卫侯何以复名成叔武为君以恶卫侯也卫侯既命
 元咺奉叔武以受盟或诉元咺曰立叔武矣遂杀元
 咺之子及其归也盟国人曰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
卷十 第 16a 页 WYG0149-0118c.png
 力居者无惧其罪卫侯先期入叔武闻君至喜而走
 出前驱公子𤟮犬华仲射而杀之故进叔武以为君
 而名卫侯曰自楚楚有奉焉尔何以言复归归顺辞
 也君而复其国以其道则顺也
卫元咺出奔晋
 元咺卫大夫之三命者也
陈侯款卒秋杞伯姬来
 内女不言来此何以言来父母没矣伯姬不得来而
卷十 第 16b 页 WYG0149-0118d.png
 来也
公子遂如齐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
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
 狩者何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见天子曰述职巡
 狩者巡所守也何以书前以王之自往则不书今以
 晋侯召王而往则书盖王以巡狩为之名也叶子曰
 吾何以知晋侯召王而王以狩为之名欤春秋有讳
 而为之辞者矣未有讳而变其实者也天王败绩于
卷十 第 17a 页 WYG0149-0119a.png
 茅戎可以自败见义不可以非败而言败也天王出
 居于郑可以自出见义不可以非出而言出也使晋
 侯实召王而往春秋虚假之狩是加王以无实之名
 而免晋以当正之罪孰有如是而可为春秋乎此自
 左氏失之而公羊榖梁复谓再致天子故通文公以
 全天子之行则又非矣使天子而可致虽书而何讳
 使不可致一致固巳罪矣何再致而反通之乎天子
 之行不可以晋侯而苟全此春秋垂万世之义也
卷十 第 17b 页 WYG0149-0119b.png
壬申公朝于王所
 前朝不言日蒙上癸丑见天子在焉诸侯即其所而
 朝也今朝言日见诸侯先会天子来狩而后朝也此
 因其日之可得而著者也何以不书月阙文也叶子
 曰吾何以知不书月之为阙文欤春秋不以日月为
 例吾固言之矣而其所谓阙文盖有二焉有史失之
 而经不能益者有经成亡之而后世不敢益者故桓
 书五月而无夏昭书十二月而无冬有月而无时岂
卷十 第 18a 页 WYG0149-0119c.png
 时不可推乎僖书壬申公朝于王所以上五月癸丑
 推之知其为十月而不书定书辛已葬定姒以上九
 月丁巳推之亦知其为十月而不书有日而无月岂
 月不可推乎以公羊榖梁言之可书而不书者皆义
 之所在也而二氏不能为之说榖梁但于僖壬申不
 书月以为晋文公致天子之罪其言亦已迂矣由是
 言之何日月例之云乎以为史失之则经固可推而
 益也而不推非经成而后亡之者欤吾意以日系月
卷十 第 18b 页 WYG0149-0119d.png
 以月系时此史之常例有不得则阙之而传春秋者
 以为非义之所在虽经之所见亦或略而遗之不然
 如是四者虽二氏且不能容其私岂后世可得而妄
 意之乎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
 晋侯初伐卫卫侯请盟而晋不许故去奔楚而以叔
 武受盟晋侯虽治杀叔武之罪而卫有辞非伯讨也
 故以人执何以言归之于京师诸侯有罪霸主执而
卷十 第 19a 页 WYG0149-0120a.png
 归之京师正也执之当其罪则曰归于执之不当其
 罪则曰归之于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古者君
 臣无狱元咺讼卫侯晋侯宥元咺而刖卫大夫针庄
 子杀士荣归卫侯于京师是以不与其正也
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
 元咺何以言复归大夫出奔而位已绝则不可以复
 归者也归而君复之则可自求复而归则不可大夫
 之复归恶也元咺讼卫侯而胜以文公之命归而立
卷十 第 19b 页 WYG0149-0120b.png
 公子瑕求复而归者也何以曰归归易辞也有晋以
 为奉则其归为易也
诸侯遂围许
 此会温之诸侯也何以不序前目而后凡也遂继事
 之辞也
曹伯襄复归于曹
 曹未有君曹伯不名者也何以名不正其归之不以
 道也曹伯执于晋而未释晋侯有疾使其竖货晋之
卷十 第 20a 页 WYG0149-0120c.png
 筮史以胁晋侯晋侯于是释曹伯以是为非归之道
 也何以曰复归归顺辞也君而复其国以其道则顺
 也
遂会诸侯围许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介附庸之国也葛卢介君之名也附庸之君以字见
 葛卢书名不满三十里之国也来来朝也何以不言
 来朝公在会未见公也我接之云尔
卷十 第 20b 页 WYG0149-0120d.png
公至自围许
 此会温也何以不致会而致围许春秋之辞也以为
 晋侯召诸侯而会天子此不可以告宗庙者故归而
 为之辞以见正也
夏六月公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
翟泉
 会左氏作会公羊榖梁作公会当从二传公不耻会
 则不没公也翟泉王城之内也此王子虎晋狐偃宋
卷十 第 21a 页 WYG0149-0121a.png
 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慭何以皆称人
 不正诸侯不自朝王而以陪臣请盟也晋召王使诸
 侯皆来朝则自行天子还京师诸侯当朝于王则以
 陪臣往受命以诸侯为无君故贬大夫而人之也诸
 侯贬则不以公为耻也
秋大雨雹
 雨雹不志此何以志记灾也害禾稼伤人畜也
冬介葛卢来
卷十 第 21b 页 WYG0149-0121b.png
 此既见公而朝也何以不言朝习于用夷不能朝也
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
子瑕
 公子瑕卫大夫之三命者也元咺讼君而专立公子
 瑕以叔武也卫侯将复使赂其大夫曰苟能纳我吾
 以尔为卿大夫于是杀元咺及瑕而卫侯入元咺之
 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瑕逾年之君也其曰公子瑕
 何瑕元咺之所立不与瑕之得成君则是犹公子也
卷十 第 22a 页 WYG0149-0121c.png
 元咺立之则何以及公子瑕瑕不当受也为曹子臧
 吴延州来则免矣叶子曰春秋正名以定罪可谓审
 矣卫之事当议罪者四人焉晋侯也卫侯也元咺也
 公子瑕也晋侯以霸主逐人之兄而立其弟使骨肉
 更相残卫侯始入则杀叔武再入则杀公子瑕暴戾
 而贼其亲元咺以臣讼君君入则已出巳入则君出
 立公子瑕卫侯在不命于天子而受国于元咺与霸
 主则失诸侯与诸侯则失霸主与君则失臣与臣则
卷十 第 22b 页 WYG0149-0121d.png
 失君而春秋未尝容心焉执卫侯不以为伯讨而晋
 侯之罪定矣复国特加之名而卫侯之罪定矣自晋
 归以复书而元咺之罪定矣立踰年不称君而公子
 瑕之罪定矣四者不相为乘除而君臣之义方伯诸
 侯之职无不各得其正此君子断狱之道也
卫侯郑归于卫
 卫侯何以不言复归绝之不与其复也卫侯既已杀
 叔武矣再归不以为非而又杀公子瑕以为无君之
卷十 第 23a 页 WYG0149-0122a.png
 道虽有其位而不可复也何以名子瑕在焉也何以
 曰归归易辞也元咺死则卫侯之归为易也叶子曰
 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及其复也书曰曹伯归自京
 师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及其复也书曰卫侯郑
 归于卫而不曰归自京师何哉曹伯伯讨也诸侯将
 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而奔于宋晋侯使曹人
 反子臧而归其君天子许焉故子臧反而曹伯归天
 子命之使君也卫侯非伯讨也辞间固巳容之矣及
卷十 第 23b 页 WYG0149-0122b.png
 晋侯使医酖卫侯不果鲁公为纳玉于王与晋侯而
 后复焉虽曰命之非天子所以君诸侯之道也卫侯
 归于卫而已京师天子之居也诸侯有奉曰自某归
 于某自者诸侯所可为也归者诸侯所不可为也自
 某归而已天子有命曰归自京师天子归之而我自
 焉归自京师者也卫侯命于天子而不得以京师言
 其为天子者亦病矣
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
卷十 第 24a 页 WYG0149-0122c.png
遂如京师遂如晋
 如曷以言遂疾不专于王也遂如京师拜周公之聘
 也曰因是而往聘晋焉非尊天子之道也大夫出疆
 固有以二事行者矣必再见名公子遂会晋赵盾盟
 于衡雍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是也惟天子不可以
 二事故讳为之辞不再挈公子遂若大夫之专事然
 叶子曰吾何以知是为因之使聘欤大夫之罪有曰
 盟曰城曰入者矣听于人则可盟兵在已则可城可
卷十 第 24b 页 WYG0149-0122d.png
 入此遂而可得为者也内大夫如皆聘也必有礼焉
 非遂之所能为也盖必受之于君而后施之于其国
 以为出疆之专则不可也
 
 
 
 
 叶氏春秋传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