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075-05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传遗说卷二 宋 朱鉴 编
序辨
诗序起关雎后妃之德也止教以化之大序起诗者志
之所之也止诗之至也(游儆/录)
诗说所欲修改处是何等类因书告略及之比亦得间
刋定大抵小序尽出后人臆度若不脱此窠臼终无缘
得正当也去年略修旧说订正为多尚恨未能尽去得
诗传遗说卷二 宋 朱鉴 编
序辨
诗序起关雎后妃之德也止教以化之大序起诗者志
之所之也止诗之至也(游儆/录)
诗说所欲修改处是何等类因书告略及之比亦得间
刋定大抵小序尽出后人臆度若不脱此窠臼终无缘
得正当也去年略修旧说订正为多尚恨未能尽去得
卷二 第 1b 页 WYG0075-0515b.png
失相半不成全书耳(荅吕祖谦/书下同)
诗说昨已附小雅后二册去矣小序之说未容以一言
定更俟来诲却得反覆区区之意已是不敢十分放手
了前谕未极更须有说话也恐尊意见得不如此处却
望子细一一垂谕更容考究为如何逐旋批示尤幸并
得之却难看也近看吴才老说胤征康诰梓材等篇辨
證极好但已看破小序之失而不敢勇决复为序文所
牵亦殊觉费力耳
诗说昨已附小雅后二册去矣小序之说未容以一言
定更俟来诲却得反覆区区之意已是不敢十分放手
了前谕未极更须有说话也恐尊意见得不如此处却
望子细一一垂谕更容考究为如何逐旋批示尤幸并
得之却难看也近看吴才老说胤征康诰梓材等篇辨
證极好但已看破小序之失而不敢勇决复为序文所
牵亦殊觉费力耳
卷二 第 2a 页 WYG0075-0515c.png
向来所谕诗序之说不知后来尊意看得如何雅郑二
字雅恐便是大小雅郑恐便是郑风不应槩以风为雅
又于郑风之外别求郑声也圣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
法存其恶者以为戒无非教者岂必灭其籍哉看此意
思甚觉通达无所滞碍气象亦自公平正大无许多回
互费力处不审高明竟以为何如也(并同/上)
问向见吕丈问读诗之法吕丈举横渠置心平易始知
诗之说见教必大固尝遵用其说去诵味来固有个涵
字雅恐便是大小雅郑恐便是郑风不应槩以风为雅
又于郑风之外别求郑声也圣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
法存其恶者以为戒无非教者岂必灭其籍哉看此意
思甚觉通达无所滞碍气象亦自公平正大无许多回
互费力处不审高明竟以为何如也(并同/上)
问向见吕丈问读诗之法吕丈举横渠置心平易始知
诗之说见教必大固尝遵用其说去诵味来固有个涵
卷二 第 2b 页 WYG0075-0515d.png
泳情性底道理然终不能有所启𤼵程子谓兴于诗便
知有着力处今读之止见其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而已
不知其他如何著力先生曰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不特
诗也他书皆然古人独以为兴于诗者诗便有感𤼵人
㡳意思今读之无所感𤼵者正是被诸儒解杀了死着
诗义兴起人善意不得如南山有台序云得贤则能立
邦家之基盖为见诗中有邦家之基字故如此解此序
自是好句但才如此说定便局了一诗之意若果先见
知有着力处今读之止见其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而已
不知其他如何著力先生曰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不特
诗也他书皆然古人独以为兴于诗者诗便有感𤼵人
㡳意思今读之无所感𤼵者正是被诸儒解杀了死着
诗义兴起人善意不得如南山有台序云得贤则能立
邦家之基盖为见诗中有邦家之基字故如此解此序
自是好句但才如此说定便局了一诗之意若果先见
卷二 第 3a 页 WYG0075-0516a.png
得其本意虽如此说亦不妨正如易解若得圣人系辞
之说便横说直说都得今断以一义解定易便不活诗
所以能兴起人处全在兴如山有枢隰有榆别无意义
只是兴起下面子有车马子有衣裳耳小雅诸篇皆君
臣燕饮之诗道主人之意以誉宾如今人宴饮有致语
之类其间有序宾荅辞者汉书载客歌骊驹主人歌客
毋庸归亦是此意古人以鱼为重故鱼丽南有嘉鱼皆
特举以歌之仪礼载问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
之说便横说直说都得今断以一义解定易便不活诗
所以能兴起人处全在兴如山有枢隰有榆别无意义
只是兴起下面子有车马子有衣裳耳小雅诸篇皆君
臣燕饮之诗道主人之意以誉宾如今人宴饮有致语
之类其间有序宾荅辞者汉书载客歌骊驹主人歌客
毋庸归亦是此意古人以鱼为重故鱼丽南有嘉鱼皆
特举以歌之仪礼载问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
卷二 第 3b 页 WYG0075-0516b.png
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本一套事后人移鱼丽附于
鹿鸣之什截以嘉鱼以下为成王诗遂失当时用诗之
意故胡乱解今观鱼丽嘉鱼南山有台等篇辞意皆同
菁莪湛露蓼萧皆燕饮之诗诗巾所谓君子皆称宾客
后人却以言人君正颠倒了如以湛露为恩泽皆非诗
义故于野有蔓草零露湑兮亦以为君之泽不下流皆
是局于一个死例所以如此周礼以六诗教国子当时
未有注解不过教之曰此兴也此比也此赋也兴者人
鹿鸣之什截以嘉鱼以下为成王诗遂失当时用诗之
意故胡乱解今观鱼丽嘉鱼南山有台等篇辞意皆同
菁莪湛露蓼萧皆燕饮之诗诗巾所谓君子皆称宾客
后人却以言人君正颠倒了如以湛露为恩泽皆非诗
义故于野有蔓草零露湑兮亦以为君之泽不下流皆
是局于一个死例所以如此周礼以六诗教国子当时
未有注解不过教之曰此兴也此比也此赋也兴者人
卷二 第 4a 页 WYG0075-0516c.png
便自作兴看比者人便自作比看兴只是兴起谓下句
直说不起故将上句带起来说如何去上头讨义理今
欲观诗不若且置小序及旧说只将元诗虚心熟读徐
徐玩味候彷佛见个诗人本意却从此推寻将去方有
感𤼵如人拾得一个无题目诗再三熟看亦须辨得出
来若被旧说一局局定便看不出今虽说不用旧说终
被他先入在内不期依旧从他去熹向作诗解文字初
用小序至解不行处亦曲为之说后来觉得不安第二
直说不起故将上句带起来说如何去上头讨义理今
欲观诗不若且置小序及旧说只将元诗虚心熟读徐
徐玩味候彷佛见个诗人本意却从此推寻将去方有
感𤼵如人拾得一个无题目诗再三熟看亦须辨得出
来若被旧说一局局定便看不出今虽说不用旧说终
被他先入在内不期依旧从他去熹向作诗解文字初
用小序至解不行处亦曲为之说后来觉得不安第二
卷二 第 4b 页 WYG0075-0516d.png
次解者虽存小序间为辨破然终是不见诗人本意后
来方知只尽去小序便自可通于是尽涤荡旧说诗意
方活
问读诗记中所言雅郑邪正之言何也曰郑卫之音便
是今弼鄘郑卫之诗多道淫乱之事故曰郑声淫圣人
存之欲以知其风俗且以示戒所谓诗可以观者也岂
以其诗为善哉伯恭谓诗皆贤者所作直陈其事所以
示讥刺熹尝问伯恭如伯恭是贤者肯作此等诗否且
来方知只尽去小序便自可通于是尽涤荡旧说诗意
方活
问读诗记中所言雅郑邪正之言何也曰郑卫之音便
是今弼鄘郑卫之诗多道淫乱之事故曰郑声淫圣人
存之欲以知其风俗且以示戒所谓诗可以观者也岂
以其诗为善哉伯恭谓诗皆贤者所作直陈其事所以
示讥刺熹尝问伯恭如伯恭是贤者肯作此等诗否且
卷二 第 5a 页 WYG0075-0517a.png
如今人有作诗讥刺人者在一乡为一乡之扰在一州
为一州所恶安得谓之好人伯恭以为诗三百篇皆可
被之弦歌用之飨祀今以郑卫之诗奏之郊庙岂不亵
渎用以享幽厉褒姒乃可耳施之宾客燕飨亦待好宾
客不得须遇齐襄陈灵之徒乃可歌此耳不止郑卫其
馀亦皆有正有邪大序止乎礼义之言亦可疑其馀小
序尤不可信多取春秋中恶谥之君以系之如倾覆社
稷曰顷故序柏舟硬差排为卫顷公之诗小心畏忌曰
为一州所恶安得谓之好人伯恭以为诗三百篇皆可
被之弦歌用之飨祀今以郑卫之诗奏之郊庙岂不亵
渎用以享幽厉褒姒乃可耳施之宾客燕飨亦待好宾
客不得须遇齐襄陈灵之徒乃可歌此耳不止郑卫其
馀亦皆有正有邪大序止乎礼义之言亦可疑其馀小
序尤不可信多取春秋中恶谥之君以系之如倾覆社
稷曰顷故序柏舟硬差排为卫顷公之诗小心畏忌曰
卷二 第 5b 页 WYG0075-0517b.png
僖故序芄兰为诱僖公愿而无立志之诗至如郑风中
刺诗皆系之忽如忽者谓之迂缪则可谓之狡则不可
若是狡时必就齐昏为援必能制祭仲之徒作诗序者
正如山东学究见识卑陋而胡说伯恭只知党序百般
将忽来煅鍊忽在生时被人驱逐如此死后又被几个
秀才百般治他诚是可怜子衿之诗岂是学校中气象
褰裳诗中狂童之辞是甚意思作序者但见子太叔尝赋
此诗韩宣子曰起在此敢劳子至他人乎便以为思大
刺诗皆系之忽如忽者谓之迂缪则可谓之狡则不可
若是狡时必就齐昏为援必能制祭仲之徒作诗序者
正如山东学究见识卑陋而胡说伯恭只知党序百般
将忽来煅鍊忽在生时被人驱逐如此死后又被几个
秀才百般治他诚是可怜子衿之诗岂是学校中气象
褰裳诗中狂童之辞是甚意思作序者但见子太叔尝赋
此诗韩宣子曰起在此敢劳子至他人乎便以为思大
卷二 第 6a 页 WYG0075-0517c.png
国之正已不知古人赋诗但借其言以寓已意小序中
如此等处极好笑伯恭诗记纲目中第一条注谢氏之
说只是𤼵明得一个怨而不怒㡳意思此所谓可以怨
者也诗之义不止此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却都没而
不说只此便瞎了诗眼(同/上)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
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
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𤼵于咨嗟咏叹之馀
如此等处极好笑伯恭诗记纲目中第一条注谢氏之
说只是𤼵明得一个怨而不怒㡳意思此所谓可以怨
者也诗之义不止此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却都没而
不说只此便瞎了诗眼(同/上)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
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
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𤼵于咨嗟咏叹之馀
卷二 第 6b 页 WYG0075-0517d.png
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
也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
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
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
或感之之杂而所𤼵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
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
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
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
也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
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
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
或感之之杂而所𤼵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
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
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
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
卷二 第 7a 页 WYG0075-0518a.png
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
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浸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
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
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删其重复正其纷
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刋
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
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之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
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
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浸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
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
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删其重复正其纷
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刋
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
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之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
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
卷二 第 7b 页 WYG0075-0518b.png
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
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
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
而人皆有以得其情性之正故其𤼵于言者乐而不过
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
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𤼵
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
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
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
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
而人皆有以得其情性之正故其𤼵于言者乐而不过
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
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𤼵
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
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
卷二 第 8a 页 WYG0075-0518c.png
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
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
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
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尤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
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
之不具也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
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
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
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
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
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尤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
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
之不具也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
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
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
卷二 第 8b 页 WYG0075-0518d.png
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泳以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
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
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
诗傅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文集诗傅旧序○案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
(解诗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故附见于辨吕氏说之前)
诗自齐鲁韩氏之说不得傅而天下之学者尽宗毛氏
毛氏之学傅者亦众而王述之类今皆不存则推衍其
说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已唐初诸儒为作疏义因讹踵
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
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
诗傅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文集诗傅旧序○案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
(解诗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故附见于辨吕氏说之前)
诗自齐鲁韩氏之说不得傅而天下之学者尽宗毛氏
毛氏之学傅者亦众而王述之类今皆不存则推衍其
说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已唐初诸儒为作疏义因讹踵
卷二 第 9a 页 WYG0075-0519a.png
陋百千万言而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区域至于本朝
刘侍读欧阳公王丞相苏黄门河南程氏横渠张氏始
用已意有所𤼵明虽其浅深得失有不能同然自是之
后三百五篇之微词奥义乃可得而寻绎盖不待讲于
齐鲁韩氏之傅而学者也知诗之不专于毛郑矣及其
既久求者益众说者愈多同异纷纭争立门户无复推
逊祖述之意则学者无所适从而或反以为病今观吕
氏家塾之书兼总众说巨细不遗挈领提纲首尾该贯
刘侍读欧阳公王丞相苏黄门河南程氏横渠张氏始
用已意有所𤼵明虽其浅深得失有不能同然自是之
后三百五篇之微词奥义乃可得而寻绎盖不待讲于
齐鲁韩氏之傅而学者也知诗之不专于毛郑矣及其
既久求者益众说者愈多同异纷纭争立门户无复推
逊祖述之意则学者无所适从而或反以为病今观吕
氏家塾之书兼总众说巨细不遗挈领提纲首尾该贯
卷二 第 9b 页 WYG0075-0519b.png
既足以息夫同异之争而其述作之体则虽融会通彻
浑然若出于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训一事之义亦未尝
不谨其说之所自及其断以已意或虽超然出于前人
意虑之表而谦逊退托未尝敢有轻议前人之心也呜
呼如伯恭父者真可谓有意乎温柔敦厚之教矣学者
以是读之则于可群可怨之旨其庶几乎虽然此书所
谓朱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
后历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
浑然若出于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训一事之义亦未尝
不谨其说之所自及其断以已意或虽超然出于前人
意虑之表而谦逊退托未尝敢有轻议前人之心也呜
呼如伯恭父者真可谓有意乎温柔敦厚之教矣学者
以是读之则于可群可怨之旨其庶几乎虽然此书所
谓朱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
后历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75-0519c.png
或不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致疑于其间熹
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
已下世矣呜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颓汨没其势又安
能复有所进以独决此论之是非乎伯恭父之弟子约
既以是书授其兄之友丘侯宗卿而宗卿将为板本以
傅永久且以书来属熹序之熹不能也乃略为之说因
并附其所疑者以与四方同志之士共之而又以识予
之悲恨云尔(文集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壬寅作)
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
已下世矣呜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颓汨没其势又安
能复有所进以独决此论之是非乎伯恭父之弟子约
既以是书授其兄之友丘侯宗卿而宗卿将为板本以
傅永久且以书来属熹序之熹不能也乃略为之说因
并附其所疑者以与四方同志之士共之而又以识予
之悲恨云尔(文集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壬寅作)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75-0519d.png
诗体不同固有铺陈其事不加一词而意自见者然必
其事之犹可言者若清人之诗是也至于桑中溱洧之
篇则雅人庄士有难言之者矣孔子之称思无邪也以
为诗三百篇劝善惩恶虽其要归不出于正然未有若
此言之约且尽者耳非以作诗之人所思皆无邪也今
必曰彼以无邪之思铺陈淫乱之事而闵惜惩创之意
自见于言外则曷若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
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
其事之犹可言者若清人之诗是也至于桑中溱洧之
篇则雅人庄士有难言之者矣孔子之称思无邪也以
为诗三百篇劝善惩恶虽其要归不出于正然未有若
此言之约且尽者耳非以作诗之人所思皆无邪也今
必曰彼以无邪之思铺陈淫乱之事而闵惜惩创之意
自见于言外则曷若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
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75-0520a.png
惩创之资邪而况曲为训说而求其无邪于彼不若反
而得之于我之易也巧为辨数而归其无邪于彼不若
反而责之于我之切也若夫雅也郑也卫也求之诸篇
固各有其目矣雅则大雅小雅若干篇是也郑则郑风
若干篇是也卫则弼鄘卫风若干篇是也是则自卫反
鲁以来未之有改而风雅之篇说者又有正变之别焉
至于桑中小序政散民流而不可止之文与乐记合则
是诗之为桑间又不为无所据者今必曰三百篇皆雅
而得之于我之易也巧为辨数而归其无邪于彼不若
反而责之于我之切也若夫雅也郑也卫也求之诸篇
固各有其目矣雅则大雅小雅若干篇是也郑则郑风
若干篇是也卫则弼鄘卫风若干篇是也是则自卫反
鲁以来未之有改而风雅之篇说者又有正变之别焉
至于桑中小序政散民流而不可止之文与乐记合则
是诗之为桑间又不为无所据者今必曰三百篇皆雅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75-0520b.png
而大小雅不独为雅郑风不为郑弼鄘卫之风不为卫
桑中不为桑间亡国之音则其篇帙混乱邪正错糅非
复孔子之旧矣夫二南正风房中之乐也乡乐也二雅
之正朝廷之乐也商周之颂宗庙之乐也是或见于序
义或出于傅记皆有可考至于变雅则固已无施于事
而变风又特里巷之歌谣其领在乐官者以为可以识
时变观土风而贤于四夷之乐耳今必曰三百篇者皆
祭祀朝聘之所用则未知桑中溱洧之属当以荐何等
桑中不为桑间亡国之音则其篇帙混乱邪正错糅非
复孔子之旧矣夫二南正风房中之乐也乡乐也二雅
之正朝廷之乐也商周之颂宗庙之乐也是或见于序
义或出于傅记皆有可考至于变雅则固已无施于事
而变风又特里巷之歌谣其领在乐官者以为可以识
时变观土风而贤于四夷之乐耳今必曰三百篇者皆
祭祀朝聘之所用则未知桑中溱洧之属当以荐何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75-0520c.png
之鬼神接何等之宾客邪盖古者天子巡守命太师陈
诗以观民风固不问其美恶而悉陈以观也既已陈之
固不问其美恶而悉存以训也然其与先王雅颂之正
篇帙不同施用亦异如前所陈则固不嫌于厖杂矣今
于雅郑之实察之既不详于厖杂之名畏之又太甚顾
乃引夫淫放之鄙词而文以风刺之美说必欲强而置
诸先王雅颂之列是乃反为厖杂之甚而不自知也夫
以夷部与郑卫合奏犹曰不可而况强以桑中溱洧为
诗以观民风固不问其美恶而悉陈以观也既已陈之
固不问其美恶而悉存以训也然其与先王雅颂之正
篇帙不同施用亦异如前所陈则固不嫌于厖杂矣今
于雅郑之实察之既不详于厖杂之名畏之又太甚顾
乃引夫淫放之鄙词而文以风刺之美说必欲强而置
诸先王雅颂之列是乃反为厖杂之甚而不自知也夫
以夷部与郑卫合奏犹曰不可而况强以桑中溱洧为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75-0520d.png
雅乐又欲合于鹿鸣文王清庙之什而奏之宗庙之中
朝廷之上乎其以二诗为犹止于中声者太史公所谓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之音其误盖亦如此然
古乐既亡无所考正则吾不敢必为之说独以其理与
其词推之有以知其必不然耳又以为近于劝百讽一
而止乎礼义则又信大序之过者夫子虚上林侈矣然
自天子芒然而思以下犹实有所谓讽也汉广知不可
而不求大车有所畏而不敢则犹有所谓礼义之止也
朝廷之上乎其以二诗为犹止于中声者太史公所谓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之音其误盖亦如此然
古乐既亡无所考正则吾不敢必为之说独以其理与
其词推之有以知其必不然耳又以为近于劝百讽一
而止乎礼义则又信大序之过者夫子虚上林侈矣然
自天子芒然而思以下犹实有所谓讽也汉广知不可
而不求大车有所畏而不敢则犹有所谓礼义之止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75-0521a.png
若桑中溱洧则吾不知其何词之讽而何礼义之止乎
若曰孔子尝欲放郑声矣不当于此又收之以备六籍
也此则曾南丰于战国策刘元城于三不足之论皆尝
言之又岂俟吾言而后白也哉
大抵吾说之病不过得罪于桑间洧外之人而其力犹
足以全先王之乐彼说而善则二诗之幸甚矣抑其于
溱洧而取范氏之说则又似以郑声者岂理之自然固
有不可夺邪因读桑中之说而惜前论之不及竟又痛
若曰孔子尝欲放郑声矣不当于此又收之以备六籍
也此则曾南丰于战国策刘元城于三不足之论皆尝
言之又岂俟吾言而后白也哉
大抵吾说之病不过得罪于桑间洧外之人而其力犹
足以全先王之乐彼说而善则二诗之幸甚矣抑其于
溱洧而取范氏之说则又似以郑声者岂理之自然固
有不可夺邪因读桑中之说而惜前论之不及竟又痛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75-0521b.png
伯恭之不可作也因书其后以为使伯恭父而闻此虽
未必遽以为然亦当为我逌然而一笑也呜呼悲夫(文/集)
(读吕氏诗记桑中/篇○甲辰春作)
诗说久已成书无人写得不能奉寄亦见子约专治小
序而不读诗故自度其说未易合而不寄耳谓变风止
乎礼义其失甚明但若只以小序论之则未见其失耳
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胆高著眼方有少分相
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
未必遽以为然亦当为我逌然而一笑也呜呼悲夫(文/集)
(读吕氏诗记桑中/篇○甲辰春作)
诗说久已成书无人写得不能奉寄亦见子约专治小
序而不读诗故自度其说未易合而不寄耳谓变风止
乎礼义其失甚明但若只以小序论之则未见其失耳
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胆高著眼方有少分相
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75-0521c.png
万卷书亦无用处也(丁未荅吕/祖俭书)
尝考之书诗而得其小序之失参稽本末皆有明验私
窃以为不当引之以冠本经圣言之上是以不量鄙浅
辄加绪正刋刻布流以晓当世(刋四经成/告先圣文)
郑康成说南陔等篇遭秦而亡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
编故存至毛公为诂训傅乃分众篇之义各置于其篇
端愚案郑氏谓三篇之义本与众编之义合编者是也
然遂以为诗与义皆出于先秦诗亡而义犹存至毛公
尝考之书诗而得其小序之失参稽本末皆有明验私
窃以为不当引之以冠本经圣言之上是以不量鄙浅
辄加绪正刋刻布流以晓当世(刋四经成/告先圣文)
郑康成说南陔等篇遭秦而亡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
编故存至毛公为诂训傅乃分众篇之义各置于其篇
端愚案郑氏谓三篇之义本与众编之义合编者是也
然遂以为诗与义皆出于先秦诗亡而义犹存至毛公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75-0521d.png
乃分众义各置篇端则失之矣后汉卫宏傅明言宏作
毛诗序则序岂得为与经并出而分与毛公之手哉然
序之本不冠于篇端则因郑氏此说而可见熹尝病今
之读诗者知有序而不知有诗也故因其说而更定此
本以复于其初犹惧览者之惑也又备论于其后云(题/漳)
(州所刋四经后/○绍兴庚戌书)
学者当兴于诗须先去了小序只将诗本文熟读玩味
仍不可先看诸家注解看得久之自然认得此诗是说
毛诗序则序岂得为与经并出而分与毛公之手哉然
序之本不冠于篇端则因郑氏此说而可见熹尝病今
之读诗者知有序而不知有诗也故因其说而更定此
本以复于其初犹惧览者之惑也又备论于其后云(题/漳)
(州所刋四经后/○绍兴庚戌书)
学者当兴于诗须先去了小序只将诗本文熟读玩味
仍不可先看诸家注解看得久之自然认得此诗是说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75-0522a.png
个甚事谓如拾得个无题目诗说此花既白又香是盛
寒开必是梅花诗卷阿诗召康公戒成王其说只始说
个好意思如岂弟君子皆指成王纯嘏尔常之类皆说
优游享福之事至有冯有翼以下方说用贤大抵告人
之法亦当如此须先令人歆慕此事则其肯从吾言必
乐为之矣(万人/杰录)
说才解得密便说他不着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一句也
有病周礼礼记中史并不掌诗左传说自分晓以此见
寒开必是梅花诗卷阿诗召康公戒成王其说只始说
个好意思如岂弟君子皆指成王纯嘏尔常之类皆说
优游享福之事至有冯有翼以下方说用贤大抵告人
之法亦当如此须先令人歆慕此事则其肯从吾言必
乐为之矣(万人/杰录)
说才解得密便说他不着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一句也
有病周礼礼记中史并不掌诗左传说自分晓以此见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75-0522b.png
得大序亦未必是圣人做小序更不消说他做小序不
会宽说每篇便求一个实事填塞了他有寻得着㡳犹
自可通不然便与说相碍那解㡳要说诗却碍序要就
序便碍诗诗之兴是劈头说那没巴鼻地两句下面方
是说他那事这个如何通解郑声淫所以郑声多是淫
佚之事狡童将仲子之类是也今唤做忽与祭仲与诗
辞全不相似这个只似如今一般閒泼曲子南山有台
等数篇是享时常用㡳叙宾主相好之意一似今人致
会宽说每篇便求一个实事填塞了他有寻得着㡳犹
自可通不然便与说相碍那解㡳要说诗却碍序要就
序便碍诗诗之兴是劈头说那没巴鼻地两句下面方
是说他那事这个如何通解郑声淫所以郑声多是淫
佚之事狡童将仲子之类是也今唤做忽与祭仲与诗
辞全不相似这个只似如今一般閒泼曲子南山有台
等数篇是享时常用㡳叙宾主相好之意一似今人致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75-0522c.png
语(㬊渊/别录)
书小序亦非孔子作与诗小序同(辅广/录)
诗书序当刋在后面(杨与立编/语略下同)
看诗不当只管去序中讨只当于诗辞中吟咏看教活
络贯通方得
诗小序全不可信如何定知是美刺那人毛公全无序
解郑间见之(并同/上)
诗小序或是后汉卫宏作大序亦不是子夏作煞有碍
书小序亦非孔子作与诗小序同(辅广/录)
诗书序当刋在后面(杨与立编/语略下同)
看诗不当只管去序中讨只当于诗辞中吟咏看教活
络贯通方得
诗小序全不可信如何定知是美刺那人毛公全无序
解郑间见之(并同/上)
诗小序或是后汉卫宏作大序亦不是子夏作煞有碍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75-0522d.png
义理误人处(周谟/录)
诗序东汉儒林传分明说道是卫宏作后来经意不明
都是被他坏了熹又看得不是卫宏一手多是两三手
合成一序愈说愈疏浩对曰苏子由却不取小序曰他
虽不取下面言语留了上面一句便是病根吕伯恭专
信序文不免牵合又云伯恭凡百长厚不肯非毁前辈
须要出脱回护到了不知道只为得个解经人却不曾
为得圣人本意是便道是不是便道不是方得(邵浩/别录)
诗序东汉儒林传分明说道是卫宏作后来经意不明
都是被他坏了熹又看得不是卫宏一手多是两三手
合成一序愈说愈疏浩对曰苏子由却不取小序曰他
虽不取下面言语留了上面一句便是病根吕伯恭专
信序文不免牵合又云伯恭凡百长厚不肯非毁前辈
须要出脱回护到了不知道只为得个解经人却不曾
为得圣人本意是便道是不是便道不是方得(邵浩/别录)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75-0523a.png
小序汉儒所作有可信处绝少大序好处多然亦有不
满人意处(窦从/周录)
诗本易明只被前面序作梗序出于汉儒反乱诗本意
且只将四字成句㡳诗读却自分晓见作诗集传待取
诗令编排放前面驱序过后他自作一处(陈文/蔚录)
苏氏诗传比之诸家差为简直但亦看小序不破终觉
有惹绊处耳(荅吴/必大)
问先生诗集传多不解序何也曰熹自二十岁时读诗
满人意处(窦从/周录)
诗本易明只被前面序作梗序出于汉儒反乱诗本意
且只将四字成句㡳诗读却自分晓见作诗集传待取
诗令编排放前面驱序过后他自作一处(陈文/蔚录)
苏氏诗传比之诸家差为简直但亦看小序不破终觉
有惹绊处耳(荅吴/必大)
问先生诗集传多不解序何也曰熹自二十岁时读诗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75-0523b.png
便觉小序无意义及去了小序只去玩味诗辞却又觉
得道理贯彻当时初亦尝质问诸乡先生皆云序不可
废而熹之疑终不能释其后断然知小序之出于汉人
所作其为谬戾有不可胜言东莱不合只因序讲解便
有许多牵强处熹尝与之言终不肯信从读诗记中虽
多说序然亦有说不行处亦废之熹因作诗序辨说其
他谬戾则辨之颇详(周谟/详)
徐昭然问先生去诗序似使学者难晓曰正为有序则
得道理贯彻当时初亦尝质问诸乡先生皆云序不可
废而熹之疑终不能释其后断然知小序之出于汉人
所作其为谬戾有不可胜言东莱不合只因序讲解便
有许多牵强处熹尝与之言终不肯信从读诗记中虽
多说序然亦有说不行处亦废之熹因作诗序辨说其
他谬戾则辨之颇详(周谟/详)
徐昭然问先生去诗序似使学者难晓曰正为有序则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75-0523c.png
反糊涂盖小序后人揣料有不是处多如今之杜诗之
类本是雪却题作月诗后人不知亦强要把做月诗解
了故大害事(蔡念成述/李燔所闻)
圣人有法度之言如春秋书与周礼字较实诗无理会
只是看大意若要将序去读便碍了问变风变雅如何
曰也是后人恁地说今也只是依他恁地说如周南汉
广汝坟诸诗皆是说妇人如此则是文王之化只化及
妇人不化及男子只看他大意恁地拘不得(徐宇/录)
类本是雪却题作月诗后人不知亦强要把做月诗解
了故大害事(蔡念成述/李燔所闻)
圣人有法度之言如春秋书与周礼字较实诗无理会
只是看大意若要将序去读便碍了问变风变雅如何
曰也是后人恁地说今也只是依他恁地说如周南汉
广汝坟诸诗皆是说妇人如此则是文王之化只化及
妇人不化及男子只看他大意恁地拘不得(徐宇/录)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75-0523d.png
大序只有六义之说是而程先不知如何又却说从别
处去如小序亦间有说得好处只是杜撰处多不知先
儒何故不虚心子细看这道理便只恁说却后人又只
依他那个说去亦不看诗是有此意无若说不去处乂
须穿凿说将去又诗人当时多有唱和之辞如是者有
数十篇序中都说从别处去且如蟋蟀一篇本其风俗
勤俭其民终岁勤劳不得少休及岁之暮方相与燕乐
而又遽相戒曰日月其除无已太康盖谓今虽不可以
处去如小序亦间有说得好处只是杜撰处多不知先
儒何故不虚心子细看这道理便只恁说却后人又只
依他那个说去亦不看诗是有此意无若说不去处乂
须穿凿说将去又诗人当时多有唱和之辞如是者有
数十篇序中都说从别处去且如蟋蟀一篇本其风俗
勤俭其民终岁勤劳不得少休及岁之暮方相与燕乐
而又遽相戒曰日月其除无已太康盖谓今虽不可以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75-0524a.png
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其忧深思远固如此至山有
枢一诗特以和荅其意而解其意耳故说山则有枢矣
隰则有榆矣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一旦宛然以死则他人藉之以为乐耳所以解劝他及
时而乐也而序蟋蟀者则曰刺晋僖公俭不中礼盖风
俗之变必由上以及下今谓君之俭反过于礼而民之
俗犹知用礼则必无是理也至山有枢则以为刺晋昭
公又大不然矣若鱼藻则天子燕诸侯而诸侯美天子
枢一诗特以和荅其意而解其意耳故说山则有枢矣
隰则有榆矣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一旦宛然以死则他人藉之以为乐耳所以解劝他及
时而乐也而序蟋蟀者则曰刺晋僖公俭不中礼盖风
俗之变必由上以及下今谓君之俭反过于礼而民之
俗犹知用礼则必无是理也至山有枢则以为刺晋昭
公又大不然矣若鱼藻则天子燕诸侯而诸侯美天子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75-0524b.png
之诗也采菽则天子所以答鱼藻矣至鹿鸣则燕享宾
客也序颇得其意四牡则劳使臣也而诗序下文则妄
矣皇皇者华则遣使臣之诗也棠棣则燕兄弟之诗也
序固得其意伐木则燕朋友故旧之诗也人君以鹿鸣
而下五诗燕其臣故臣受君之赐者则歌天保之诗以
荅其上天保之序虽略得此意而古注言鹿鸣至伐木
皆君所以下其臣臣亦归美于王崇君之尊而福禄之
以荅其歌却说得尤分明又如行苇自是祭毕而燕父
客也序颇得其意四牡则劳使臣也而诗序下文则妄
矣皇皇者华则遣使臣之诗也棠棣则燕兄弟之诗也
序固得其意伐木则燕朋友故旧之诗也人君以鹿鸣
而下五诗燕其臣故臣受君之赐者则歌天保之诗以
荅其上天保之序虽略得此意而古注言鹿鸣至伐木
皆君所以下其臣臣亦归美于王崇君之尊而福禄之
以荅其歌却说得尤分明又如行苇自是祭毕而燕父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75-0524c.png
兄耆老之诗首章言开燕设席之初而殷勤笃厚之意
已见于言语之外二章言侍御献酬饮食歌乐之盛三
章言既燕而射以为欢乐末章祝颂其既饮此酒皆得
享夫长寿今序者不知本旨见有勿践履之说则便谓
仁及草木见戚戚兄弟便谓亲睦九族见黄耇台背便
谓养老见以祈黄耇便谓乞言见介尔景福便谓成其
福禄细细碎碎殊无伦理其失为尤甚也既醉则父兄
所以答行苇之诗也凫鹥则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诗
已见于言语之外二章言侍御献酬饮食歌乐之盛三
章言既燕而射以为欢乐末章祝颂其既饮此酒皆得
享夫长寿今序者不知本旨见有勿践履之说则便谓
仁及草木见戚戚兄弟便谓亲睦九族见黄耇台背便
谓养老见以祈黄耇便谓乞言见介尔景福便谓成其
福禄细细碎碎殊无伦理其失为尤甚也既醉则父兄
所以答行苇之诗也凫鹥则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诗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75-0524d.png
也古者宗庙之祭皆有尸既祭之明日则煖其祭食以
燕为尸之人故有此诗假乐则公尸之所以答凫鹥也
今序篇皆失之又曰诗今所谓乐章虽有唱和之意祇
是乐工代歌亦非是君臣自歌也(杨道/夫录)
问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传曰先王谓文武周公成王
窃谓二南雅颂固多周公时所作然遂谓周公谓先王
则恐读者不能无疑答曰此无甚害盖周公实行王事
制礼乐若止言成王则失其实矣(答吴/必大)
燕为尸之人故有此诗假乐则公尸之所以答凫鹥也
今序篇皆失之又曰诗今所谓乐章虽有唱和之意祇
是乐工代歌亦非是君臣自歌也(杨道/夫录)
问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传曰先王谓文武周公成王
窃谓二南雅颂固多周公时所作然遂谓周公谓先王
则恐读者不能无疑答曰此无甚害盖周公实行王事
制礼乐若止言成王则失其实矣(答吴/必大)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75-0525a.png
问止乎礼义如何曰诗大纲有止乎礼义者如柏舟等
诗是也若桑中之类如何唤做止乎礼义得(吴必/大录)
变风止乎礼义如泉水载驰固止乎礼义如桑中有甚
礼义大序只是拣好㡳说亦未尽(陈淳/录)
问声成文谓之音曰歌永言声依永便是声律和声便
是成文谓之音(吕德/明录)
问诗尽撤去小序何也曰小序如硕人定之方中等见
于左传者自可无疑若其他刺诗无所据多是世儒将
诗是也若桑中之类如何唤做止乎礼义得(吴必/大录)
变风止乎礼义如泉水载驰固止乎礼义如桑中有甚
礼义大序只是拣好㡳说亦未尽(陈淳/录)
问声成文谓之音曰歌永言声依永便是声律和声便
是成文谓之音(吕德/明录)
问诗尽撤去小序何也曰小序如硕人定之方中等见
于左传者自可无疑若其他刺诗无所据多是世儒将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75-0525b.png
他谥号不美者挨就立名尔今只考一篇见是如此故其
他皆不敢信且如苏公刺暴公固是姓暴者万一不见得
是暴公则惟暴之云者只作一个狂暴㡳人说亦可又如
将仲子如何便见得是祭仲熹由此见得小序大故是后
世陋儒所作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诗今只见得大意
便了又何必要指实其人姓名于看诗有何益也(余大/雅录)
大扺今人说诗多去辨他序变要求著落至其正文关
关雎鸠之义却不与理会王德修云诗序只是国史一
他皆不敢信且如苏公刺暴公固是姓暴者万一不见得
是暴公则惟暴之云者只作一个狂暴㡳人说亦可又如
将仲子如何便见得是祭仲熹由此见得小序大故是后
世陋儒所作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诗今只见得大意
便了又何必要指实其人姓名于看诗有何益也(余大/雅录)
大扺今人说诗多去辨他序变要求著落至其正文关
关雎鸠之义却不与理会王德修云诗序只是国史一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75-0525c.png
句可信如关雎后妃之德也此下即讲师说如荡诗自
是说荡荡上帝序却言是天下荡荡赉诗自是说文王
既勤止我应受之是说后世子孙领其祖宗基业之意
他序却说赉予也岂不是后人多被讲师瞒耶曰此是
苏子由曾说来然亦有不通处如汉广德广所及也有
何义理却是下面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几句却有理
若熹只上一句亦不敢信他旧曾有一老儒郑渔仲兴
化人更不信小序只依古本与叠在后面熹今亦如此
是说荡荡上帝序却言是天下荡荡赉诗自是说文王
既勤止我应受之是说后世子孙领其祖宗基业之意
他序却说赉予也岂不是后人多被讲师瞒耶曰此是
苏子由曾说来然亦有不通处如汉广德广所及也有
何义理却是下面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几句却有理
若熹只上一句亦不敢信他旧曾有一老儒郑渔仲兴
化人更不信小序只依古本与叠在后面熹今亦如此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75-0525d.png
令人虚心看正文久之其义自见盖所谓序者类多世
儒之谈不解诗人本意处甚多且如止乎礼义果能止
礼义否桑中之诗礼义在何处德修曰他要存戒曰此
正文中无戒意只是直述他淫乱事尔若鹑之奔奔相
鼠等诗却是讥骂可以为戒此则不然熹今看得郑诗
自叔于田等诗之外如狡童子衿等篇皆淫乱之诗而
说诗者误以为刺昭公刺学校废耳卫诗尚可犹是男
子戏妇人郑诗则不然多是妇人戏男子所以圣人尤
儒之谈不解诗人本意处甚多且如止乎礼义果能止
礼义否桑中之诗礼义在何处德修曰他要存戒曰此
正文中无戒意只是直述他淫乱事尔若鹑之奔奔相
鼠等诗却是讥骂可以为戒此则不然熹今看得郑诗
自叔于田等诗之外如狡童子衿等篇皆淫乱之诗而
说诗者误以为刺昭公刺学校废耳卫诗尚可犹是男
子戏妇人郑诗则不然多是妇人戏男子所以圣人尤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75-0526a.png
恶郑声也出其东门却是个识道理底人做(同/上)
诗序实不足信向来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
间言语虽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者亦疑之
后来子细看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
果不足信因是看行苇宾之初筵抑数篇序与诗全不
相似以此看其他诗序其不足信者煞多以此知人不
可说乱话便都被人看破了大率诗人假物兴辞大率
将上句引下句如行苇勿践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行
诗序实不足信向来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
间言语虽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者亦疑之
后来子细看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
果不足信因是看行苇宾之初筵抑数篇序与诗全不
相似以此看其他诗序其不足信者煞多以此知人不
可说乱话便都被人看破了大率诗人假物兴辞大率
将上句引下句如行苇勿践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行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75-0526b.png
苇是比兄弟勿字乃训莫字此诗自是饮酒会宾之意
序者却牵合作周家忠厚之诗遂以行苇为仁及草木
如云酌以大斗以祈黄耇亦是欢洽之时祝寿之意序
者遂以为养老乞言岂知祈字本只是祝颂其高寿无
乞言意也抑诗中间煞有好语亦非刺厉王如于乎小
子岂是以此指其君兼厉王是暴虐大恶之主诗人不
应不述其事实只说谨言节语况厉王无道谤讪必不
容武公如何恁地指斥曰小子国语以为武公自警之
序者却牵合作周家忠厚之诗遂以行苇为仁及草木
如云酌以大斗以祈黄耇亦是欢洽之时祝寿之意序
者遂以为养老乞言岂知祈字本只是祝颂其高寿无
乞言意也抑诗中间煞有好语亦非刺厉王如于乎小
子岂是以此指其君兼厉王是暴虐大恶之主诗人不
应不述其事实只说谨言节语况厉王无道谤讪必不
容武公如何恁地指斥曰小子国语以为武公自警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75-0526c.png
诗却是可信大率古人作诗与今人作诗一般其间亦
自有感物道情吟咏情性几时尽是讥刺他人只缘序
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说将诗人意思尽穿凿坏了且
如今人见人才做事便作一诗歌美之或讥刺之是甚
么道理如此一似里巷无知之人胡乱称颂谀说把持
放雕何以见先王之泽何以为情性之正诗中数处皆
应荅之诗如天保乃与鹿鸣为唱荅行苇与既醉为唱
荅蟋蟀与山有枢为唱荅唐自是晋未改号晋时国名
自有感物道情吟咏情性几时尽是讥刺他人只缘序
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说将诗人意思尽穿凿坏了且
如今人见人才做事便作一诗歌美之或讥刺之是甚
么道理如此一似里巷无知之人胡乱称颂谀说把持
放雕何以见先王之泽何以为情性之正诗中数处皆
应荅之诗如天保乃与鹿鸣为唱荅行苇与既醉为唱
荅蟋蟀与山有枢为唱荅唐自是晋未改号晋时国名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75-0526d.png
自作序者以为刺僖公便牵合谓此晋也而谓之唐乃
有尧之遗风本意岂因此而谓之唐是皆凿说但唐风
自是尚有勤俭之意作诗者是一个不敢放怀㡳人说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便又说无已太康职思其居到山
有枢是荅便谓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宛其死矣他人是
愉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这是荅他
不能享些快活徒恁地苦涩诗序亦有一二有凭据如
清人硕人载驰诸诗是也昊天有成命中说成王不敢
有尧之遗风本意岂因此而谓之唐是皆凿说但唐风
自是尚有勤俭之意作诗者是一个不敢放怀㡳人说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便又说无已太康职思其居到山
有枢是荅便谓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宛其死矣他人是
愉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这是荅他
不能享些快活徒恁地苦涩诗序亦有一二有凭据如
清人硕人载驰诸诗是也昊天有成命中说成王不敢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75-0527a.png
康成王只是成王何须牵合作成王业之王自序者恁
地附会便谓周公作此以告成功他既作周公告成功
便将成王字穿凿说了又几曾是郊祀天地被序者如
此说后来遂生一场事端有南北郊之事此诗自说昊
天有成命又不曾说着他如何说道祭天地之诗设使
合祭亦须几句说及后土如汉诸郊祀诗祭某神便说
某事若用以祭地不应只说天不说地东莱诗记却编
得子细只是大本已失了更说甚么向尝与之论如此
地附会便谓周公作此以告成功他既作周公告成功
便将成王字穿凿说了又几曾是郊祀天地被序者如
此说后来遂生一场事端有南北郊之事此诗自说昊
天有成命又不曾说着他如何说道祭天地之诗设使
合祭亦须几句说及后土如汉诸郊祀诗祭某神便说
某事若用以祭地不应只说天不说地东莱诗记却编
得子细只是大本已失了更说甚么向尝与之论如此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75-0527b.png
清人载驰一二诗可信渠却云安得文字许多證据熹
云无證而可疑者只当阙之不可据序作證渠又云只
此序便是證熹因云今人不以诗说诗却以序解诗是以
委曲牵合必欲如序者之意宁失诗人之本意不恤也
此是序者大害处(叶贺/孙录)
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
也古人之诗虽存而意不可得而知序诗者妄诞其说
但拟见其人如彼便以为是诗之美刺者必若人也如
云无證而可疑者只当阙之不可据序作證渠又云只
此序便是證熹因云今人不以诗说诗却以序解诗是以
委曲牵合必欲如序者之意宁失诗人之本意不恤也
此是序者大害处(叶贺/孙录)
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
也古人之诗虽存而意不可得而知序诗者妄诞其说
但拟见其人如彼便以为是诗之美刺者必若人也如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75-0527c.png
卫柏舟之刺卫顷公之弃仁人今观史记所述竟无一
事可记顷公固亦是卫一不美之君序诗者但见其有
弃仁用佞之迹便指为刺顷公之诗此类甚多皆是妄
生美刺初无其实至有不能考之者则但言刺时也思
贤妃也然此是汎汎而言尚犹可也如汉广之序言德
广所及此语最乱道更不考诗人言汉之广矣其言已
自分晓至如下面小序却说得是谓文王之化被于南
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此语
事可记顷公固亦是卫一不美之君序诗者但见其有
弃仁用佞之迹便指为刺顷公之诗此类甚多皆是妄
生美刺初无其实至有不能考之者则但言刺时也思
贤妃也然此是汎汎而言尚犹可也如汉广之序言德
广所及此语最乱道更不考诗人言汉之广矣其言已
自分晓至如下面小序却说得是谓文王之化被于南
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此语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75-0527d.png
最好又云看来诗序当时只是个山东学究等人做不
是老师宿儒之言故所言都无一是当处如行苇之序
皆是诗人之言而不知诗人之意周家忠厚仁及草木
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
他见诗中言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则谓之仁及草木
见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则谓之故能内睦九族见有以
祈黄耇之语便谓之养老乞言不知而今做人到这处
将如何做于理决不顺熹谓此诗本是四章章八句他
是老师宿儒之言故所言都无一是当处如行苇之序
皆是诗人之言而不知诗人之意周家忠厚仁及草木
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
他见诗中言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则谓之仁及草木
见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则谓之故能内睦九族见有以
祈黄耇之语便谓之养老乞言不知而今做人到这处
将如何做于理决不顺熹谓此诗本是四章章八句他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75-0528a.png
不知作八章章四句读了如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
苞方体惟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
之几此诗本是兴说上面四句即是兴起下四句言以
行苇兴兄弟勿践履兴莫远意也又云郑卫诗多是淫
奔之诗郑诗如将仲子以下皆鄙俚之言只是一时男
女淫奔相亵之语如桑中之诗序云众散民流而不可
止故乐记云桑閒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众散其民
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诗自缁衣之外亦皆鄙俚
苞方体惟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
之几此诗本是兴说上面四句即是兴起下四句言以
行苇兴兄弟勿践履兴莫远意也又云郑卫诗多是淫
奔之诗郑诗如将仲子以下皆鄙俚之言只是一时男
女淫奔相亵之语如桑中之诗序云众散民流而不可
止故乐记云桑閒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众散其民
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诗自缁衣之外亦皆鄙俚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75-0528b.png
如采萧采艾青衿之类是也故夫子云放郑声也又如
抑之诗非诗人作以刺君乃武公自为之以自警戒也
故其为诗辞意俱美如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神
之格思不可度思之语皆善言也又有称小子之言此
必非臣下告君之语乃自谓之言无疑也或问宾之初
筵之诗是自作否曰有时亦是因饮酒之后作此自戒
也未可知(黄有/开记)
熹看诗要人只将诗正文读自见其意今人都缘这序
抑之诗非诗人作以刺君乃武公自为之以自警戒也
故其为诗辞意俱美如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神
之格思不可度思之语皆善言也又有称小子之言此
必非臣下告君之语乃自谓之言无疑也或问宾之初
筵之诗是自作否曰有时亦是因饮酒之后作此自戒
也未可知(黄有/开记)
熹看诗要人只将诗正文读自见其意今人都缘这序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75-0528c.png
少间只要说得序通却将诗意来合序说却不要说教
诗通人多是如此看吕子约得一番说道近看诗有所
得待取来看都只是说得序通熹意间非独将序下文
字去了首句甚么也亦去了熹看来大段有不是处且
如汉广诗下面几句犹似说得通上一句说德广所及
也是说甚么又如说宾之初筵卫武公自悔之诗看来
只是武公自悔国语说武公年九十犹箴警于国曰群
臣无以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端恪以交戒我看这意
诗通人多是如此看吕子约得一番说道近看诗有所
得待取来看都只是说得序通熹意间非独将序下文
字去了首句甚么也亦去了熹看来大段有不是处且
如汉广诗下面几句犹似说得通上一句说德广所及
也是说甚么又如说宾之初筵卫武公自悔之诗看来
只是武公自悔国语说武公年九十犹箴警于国曰群
臣无以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端恪以交戒我看这意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75-0528d.png
思只是悔过之诗如抑之诗序谓卫武公刺厉王亦以
自警也后来又考见武公时厉王已死又为之说是追
刺凡诗说美意是要那人知如何追刺以意度之只是
自警他只缘要篇篇有美刺故如此说又说道亦以自
警兼是说正雅变雅看变雅中亦自煞有好诗不消分
变雅亦得如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诸篇不待看序自
见得是祭祀及稼穑田政分明到序说出来便道是伤
今思古陈古刺今这那里见得且如卷阿是说召康公
自警也后来又考见武公时厉王已死又为之说是追
刺凡诗说美意是要那人知如何追刺以意度之只是
自警他只缘要篇篇有美刺故如此说又说道亦以自
警兼是说正雅变雅看变雅中亦自煞有好诗不消分
变雅亦得如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诸篇不待看序自
见得是祭祀及稼穑田政分明到序说出来便道是伤
今思古陈古刺今这那里见得且如卷阿是说召康公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75-0529a.png
戒成王如何便到后面民劳板荡刺厉中间一截是几
时却无一事系美刺只缘他须要有美有刺美便是成
康时君刺只是幽厉所以其说皆有可疑问曰怕是圣
人删定故中间一截无存者曰怕不会删去得许多如
太史公说古诗三千篇孔子删定三百怕不会删得如
此多只是不消看序看正文自见得(叶贺/孙录)
向者吕子约书来说近来看诗甚有味录得一册来尽
是写他读诗有得处及观之尽是说诗序如关雎只是
时却无一事系美刺只缘他须要有美有刺美便是成
康时君刺只是幽厉所以其说皆有可疑问曰怕是圣
人删定故中间一截无存者曰怕不会删去得许多如
太史公说古诗三千篇孔子删定三百怕不会删得如
此多只是不消看序看正文自见得(叶贺/孙录)
向者吕子约书来说近来看诗甚有味录得一册来尽
是写他读诗有得处及观之尽是说诗序如关雎只是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75-0529b.png
说一个后妃之德也葛覃只是说得个后妃之本与化
天下以妇道也自关关雎鸠葛之覃兮已下更不说著
如此读诗是读个甚么吕伯恭大事记亦是如此尽是
如此编排诗序书序在上面他门读书尽是如此草草
以言事则不实以立辞则害意(沈僩/录)
人言何休为公羊忠臣熹尝戏伯恭为毛郑之佞臣(杨/道)
(夫/录)
小序麟趾诗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此
天下以妇道也自关关雎鸠葛之覃兮已下更不说著
如此读诗是读个甚么吕伯恭大事记亦是如此尽是
如此编排诗序书序在上面他门读书尽是如此草草
以言事则不实以立辞则害意(沈僩/录)
人言何休为公羊忠臣熹尝戏伯恭为毛郑之佞臣(杨/道)
(夫/录)
小序麟趾诗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此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75-0529c.png
句似无义理江有汜诗是媵自作非美媵也此二处下
皆未曾注未知如何荅曰当补(荅潘/时举)
陈埴问江有汜诗序有勤而无怨之说曰便是序不可
信如此诗序自是两三人作今但信诗不必信序只看
诗中说不我以不我过不我与便自见得不与同去之
意安得勤而无怨之意因问埴此是召南诗如何公方
看周南便有说召南读书且要逐处沉潜次第理会不
要班班剥剥指东摘西都不济事若能沉潜专一看得
皆未曾注未知如何荅曰当补(荅潘/时举)
陈埴问江有汜诗序有勤而无怨之说曰便是序不可
信如此诗序自是两三人作今但信诗不必信序只看
诗中说不我以不我过不我与便自见得不与同去之
意安得勤而无怨之意因问埴此是召南诗如何公方
看周南便有说召南读书且要逐处沉潜次第理会不
要班班剥剥指东摘西都不济事若能沉潜专一看得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75-0529d.png
文字只此便是治心养性之法(钱木/之录)
问弼柏舟如何解曰只得解作仁人不遇但疑不是为
顷公作又问棫朴何以见文王之能官人曰小序不可
信类如此此篇与前后数篇同为称扬之辞作序者为
见棫朴近个人材㡳意思故云能官人也行苇序尤可
笑第一章只是起兴何与仁及草木以祈黄耇是颂愿
之辞如今人举酒称寿㡳言语只见有祈字便说是乞
言(吴必/大录)
问弼柏舟如何解曰只得解作仁人不遇但疑不是为
顷公作又问棫朴何以见文王之能官人曰小序不可
信类如此此篇与前后数篇同为称扬之辞作序者为
见棫朴近个人材㡳意思故云能官人也行苇序尤可
笑第一章只是起兴何与仁及草木以祈黄耇是颂愿
之辞如今人举酒称寿㡳言语只见有祈字便说是乞
言(吴必/大录)
卷二 第 31a 页 WYG0075-0530a.png
潘时举问甫田诗志大心劳曰小序说志大心劳已是
说他不好人若能循序而进求之以道则志不为徒大
心亦何劳之有人之所期固不可不远大然下手做时
也须一步敛一步着实做始得若徒然心务高远而不
下着实之功亦何益哉(董铢/录)
经书都被人说坏了前后相仍不觉且如狡童诗是序
之妄安得当时人民敢指其君为狡童况忽之所为可
谓之愚岂得为狡当是男女相怨之诗(邵浩/别录)
说他不好人若能循序而进求之以道则志不为徒大
心亦何劳之有人之所期固不可不远大然下手做时
也须一步敛一步着实做始得若徒然心务高远而不
下着实之功亦何益哉(董铢/录)
经书都被人说坏了前后相仍不觉且如狡童诗是序
之妄安得当时人民敢指其君为狡童况忽之所为可
谓之愚岂得为狡当是男女相怨之诗(邵浩/别录)
卷二 第 31b 页 WYG0075-0530b.png
江畴问狡童刺忽也其言疾之太重先生云若以当时
之暴敛于民观之为言亦不为甚盖民之于君聚则为
君臣散则为仇雠如孟子所谓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
视君如寇雠是也然诗人之意本不如此何曾言狡童
是刺忽而序诗者妄意言之致得人如此说圣人言郑
声淫者盖郑人之诗多是言当时风俗男女淫奔故有
此等语狡童想讥当时之人非刺其君也(黄有/开记)
时举问东山诗序前后都是只中间插大夫美之一句
之暴敛于民观之为言亦不为甚盖民之于君聚则为
君臣散则为仇雠如孟子所谓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
视君如寇雠是也然诗人之意本不如此何曾言狡童
是刺忽而序诗者妄意言之致得人如此说圣人言郑
声淫者盖郑人之诗多是言当时风俗男女淫奔故有
此等语狡童想讥当时之人非刺其君也(黄有/开记)
时举问东山诗序前后都是只中间插大夫美之一句
卷二 第 32a 页 WYG0075-0530c.png
便只不是周公作矣曰小序非出于一手是后人旋旋
添续往往失了前人本意如此类者多矣(潘时/举录)
棫朴序只下能官人三字便晦了一篇之意楚茨等十
来篇皆是好说如何见得是伤今思古只被乱在变雅
中便被后人如此想象如东坡说某处猪肉众客称美
之意(吴必/大录)
抑非刺厉王只是自警尝考卫武公生于宣王末年安
得有刺厉王之诗据国语亦是自警诗中词气若作自
添续往往失了前人本意如此类者多矣(潘时/举录)
棫朴序只下能官人三字便晦了一篇之意楚茨等十
来篇皆是好说如何见得是伤今思古只被乱在变雅
中便被后人如此想象如东坡说某处猪肉众客称美
之意(吴必/大录)
抑非刺厉王只是自警尝考卫武公生于宣王末年安
得有刺厉王之诗据国语亦是自警诗中词气若作自
卷二 第 32b 页 WYG0075-0530d.png
警甚有理若作刺厉王全然不顺吕伯恭却谓国语非
是(邵浩/别录)
先生说抑诗煞好郑可学谓东莱硬要做刺厉王缘以
尔汝字碍曰如幕中之辨人反以汝为叛台中之评人
反以汝为倾等类亦是自谓古人此样多大抵他说诗
其原生于不敢异先儒将诗去就那序前面被这些子
硬便转来又穿凿胡说更不向前求前面广大处去或
有两三说则俱要存之如一句或为兴或为比或为赋
是(邵浩/别录)
先生说抑诗煞好郑可学谓东莱硬要做刺厉王缘以
尔汝字碍曰如幕中之辨人反以汝为叛台中之评人
反以汝为倾等类亦是自谓古人此样多大抵他说诗
其原生于不敢异先儒将诗去就那序前面被这些子
硬便转来又穿凿胡说更不向前求前面广大处去或
有两三说则俱要存之如一句或为兴或为比或为赋
卷二 第 33a 页 WYG0075-0531a.png
则曰诗兼备此体熹谓既取兴体则更不应又取比体
既取比体则更不应又取赋说狡童便引石虎为證且
要有字不曳白南轩不解诗不用解诸先生说好了南
轩却易晓说与他便转(陈淳/录)
抑之小序曰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一诗不应既
刺人又自警之理况厉王无道被人言提其耳以小子
呼之必不素休且厉王监谤暴虐无所不至无限大过
此诗都不问著却只于威仪上点检此必不然以史考
既取比体则更不应又取赋说狡童便引石虎为證且
要有字不曳白南轩不解诗不用解诸先生说好了南
轩却易晓说与他便转(陈淳/录)
抑之小序曰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一诗不应既
刺人又自警之理况厉王无道被人言提其耳以小子
呼之必不素休且厉王监谤暴虐无所不至无限大过
此诗都不问著却只于威仪上点检此必不然以史考
卷二 第 33b 页 WYG0075-0531b.png
之武公即位在厉王既没之后是宣王之时注家以为
追刺不知追刺他何益伯恭主张小序谓史记为不足
信武公必是曾事厉王尝考国语武公九十五岁作懿
之诗其中有匪我言耄之辞正此诗也又如曰谨尔侯
度曰丧厥国皆是诸侯事削去谓刺厉王者只以为武
公自警其意味便甚长所谓呜呼小子告尔旧止盖箴
规之文体当如此使人日夕讽诵以警已耳(后汉侯芭/亦尝有此)
(说○吴/必大录)
追刺不知追刺他何益伯恭主张小序谓史记为不足
信武公必是曾事厉王尝考国语武公九十五岁作懿
之诗其中有匪我言耄之辞正此诗也又如曰谨尔侯
度曰丧厥国皆是诸侯事削去谓刺厉王者只以为武
公自警其意味便甚长所谓呜呼小子告尔旧止盖箴
规之文体当如此使人日夕讽诵以警已耳(后汉侯芭/亦尝有此)
(说○吴/必大录)
卷二 第 34a 页 WYG0075-0531c.png
问诗章起于谁曰有故言者是指毛公无故言者皆是
郑康成有全章换一韵处有全押韵处如颂中有全篇
句句是韵如殷武之类无两句不是韵到稼穑匪解自
欠了一句前辈分章都晓不得熹细读方知是欠一句
(叶贺/孙录)
因㬊渊问诗三百处因推说及由庚白华等乃是笙诗
有其谱而无其辞者也(潘时/举录)
因学者问大学敖惰处而曰熹尝谓如有人问易不当
郑康成有全章换一韵处有全押韵处如颂中有全篇
句句是韵如殷武之类无两句不是韵到稼穑匪解自
欠了一句前辈分章都晓不得熹细读方知是欠一句
(叶贺/孙录)
因㬊渊问诗三百处因推说及由庚白华等乃是笙诗
有其谱而无其辞者也(潘时/举录)
因学者问大学敖惰处而曰熹尝谓如有人问易不当
卷二 第 34b 页 WYG0075-0531d.png
为卜筮书诗不当去小序不当叶韵及大学敖惰处皆
在所不荅(沈僩/录)
诗传遗说卷二
在所不荅(沈僩/录)
诗传遗说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