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072-03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六 宋 范处义 撰
颂
颂专于美功德以告神明而周颂有助祭谋庙进戒
求助之诗似若非为告神明而作意者诗乐章也凡
诗皆可歌以为乐如美其助祭是以助祭之事告之
神明也美其谋庙是以谋庙之事告之神明也美其
进戒是以进戒之事告之神明也美其求助是以求
诗补传卷二十六 宋 范处义 撰
颂
颂专于美功德以告神明而周颂有助祭谋庙进戒
求助之诗似若非为告神明而作意者诗乐章也凡
诗皆可歌以为乐如美其助祭是以助祭之事告之
神明也美其谋庙是以谋庙之事告之神明也美其
进戒是以进戒之事告之神明也美其求助是以求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072-0377b.png
助之事告之神明也由是言之则颂者用于天地宗
庙讵敢有虚美哉惟鲁颂多祈祷之辞若与商周不
相似然说者以是为功德之优劣固已近之然自坟
典以来文字之变质者日以华醇者日以醨鲁颂作
于周之既衰宜不可与商周并观也商周二颂皆用
以告神明而鲁颂乃用以为善颂善祷后世文人献
颂特效鲁耳非商周之旧也
周颂
庙讵敢有虚美哉惟鲁颂多祈祷之辞若与商周不
相似然说者以是为功德之优劣固已近之然自坟
典以来文字之变质者日以华醇者日以醨鲁颂作
于周之既衰宜不可与商周并观也商周二颂皆用
以告神明而鲁颂乃用以为善颂善祷后世文人献
颂特效鲁耳非商周之旧也
周颂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072-0378a.png
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
周公成洛邑在居摄之六年明堂位曰成王幼弱周
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夫所谓
践者谓履践天子之位负斧扆南乡而立摄行其政
耳非居天子之位也召诰曰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
于新邑营又曰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此既成洛邑朝诸侯之实也洛诰曰王在新邑烝祭
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又曰惟周公诞保文武
周公成洛邑在居摄之六年明堂位曰成王幼弱周
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夫所谓
践者谓履践天子之位负斧扆南乡而立摄行其政
耳非居天子之位也召诰曰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
于新邑营又曰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此既成洛邑朝诸侯之实也洛诰曰王在新邑烝祭
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又曰惟周公诞保文武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072-0378b.png
受命惟七年此率以祀文王之实也由召诰言之则
洛邑既成诸侯咸在周公率以朝之耳非周公特命
之来朝也故止言书命庶殷不言朝也由洛诰言之
则祀文王在七年乃成王即政之时非周公自举此
祭也故止言王在新邑不及周公也合诗书明堂位
之说足以见周公居摄之得体也或者以孝经有曰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
上帝遂疑郊祀与明堂皆周公主之非也孝经之意
洛邑既成诸侯咸在周公率以朝之耳非周公特命
之来朝也故止言书命庶殷不言朝也由洛诰言之
则祀文王在七年乃成王即政之时非周公自举此
祭也故止言王在新邑不及周公也合诗书明堂位
之说足以见周公居摄之得体也或者以孝经有曰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
上帝遂疑郊祀与明堂皆周公主之非也孝经之意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072-0378c.png
谓周公制作礼乐既为郊祀又为明堂皆周公之制
作耳成王虽即政周公仍为相则礼行于成王而制
定于周公何疑之有以是知周颂皆即政以后之事
也
于(乌/)穆清庙肃雍显相(息/亮)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
天骏(峻/)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亦/)于人斯
于叹也穆美也于乎美哉肃然清净者文王之庙也
不必指言象德盖文王之德清之一字不足以尽之
作耳成王虽即政周公仍为相则礼行于成王而制
定于周公何疑之有以是知周颂皆即政以后之事
也
于(乌/)穆清庙肃雍显相(息/亮)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
天骏(峻/)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亦/)于人斯
于叹也穆美也于乎美哉肃然清净者文王之庙也
不必指言象德盖文王之德清之一字不足以尽之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072-0378d.png
肃敬也雍和也言诸侯之助祭有和敬之德容以显
相其祀事也文王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则诗人尝以
肃雍形容文王之德矣今助祭之诸侯皆能肃雍是
知体文王之德者而济济多士凡执事庙中者亦曰
能秉文王之德孰知其然哉以其骏疾奔走执事有
恪知其不忘文王如将见之也是固足以配于文王
在天之神矣书大传曰周公升歌清庙苟在庙中尝
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焉此所谓秉文之德者
相其祀事也文王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则诗人尝以
肃雍形容文王之德矣今助祭之诸侯皆能肃雍是
知体文王之德者而济济多士凡执事庙中者亦曰
能秉文王之德孰知其然哉以其骏疾奔走执事有
恪知其不忘文王如将见之也是固足以配于文王
在天之神矣书大传曰周公升歌清庙苟在庙中尝
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焉此所谓秉文之德者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072-0379a.png
也是岂不足以显文王之德乎是岂不足以承文王
之德乎其德之在人心久而无厌射盖如此也周颂
一章皆全用颂体
维天之命大(泰/)平告文王也
言大平则即政之后庶事既定之时也
维天之命于(乌下/同)穆不已于乎(呼/)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前篇以于穆叹文王之庙此篇以于穆叹维天之命
之德乎其德之在人心久而无厌射盖如此也周颂
一章皆全用颂体
维天之命大(泰/)平告文王也
言大平则即政之后庶事既定之时也
维天之命于(乌下/同)穆不已于乎(呼/)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前篇以于穆叹文王之庙此篇以于穆叹维天之命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072-0379b.png
则文王与天同德矣先儒言天命即天道也以其用
言之则曰命造化之谓也易曰天行健此天命之不
已也又曰君子以自彊不息此文王之不已也以天
命言文王之德岂不甚显乎然形容之所不能尽名
之曰纯盖举其大本而言之也中庸曰维天之命于
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
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言天之命
曰不已言文王之德曰纯盖纯亦不已之意也知纯
言之则曰命造化之谓也易曰天行健此天命之不
已也又曰君子以自彊不息此文王之不已也以天
命言文王之德岂不甚显乎然形容之所不能尽名
之曰纯盖举其大本而言之也中庸曰维天之命于
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
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言天之命
曰不已言文王之德曰纯盖纯亦不已之意也知纯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072-0379c.png
之为不已则知文王矣知文王则知天矣文王之德
如此有馀于德者也德有馀而后可以及人由成王
言之曰假曰溢皆有馀之谓也物有馀则可假水有
馀则必溢成王谓文王以有馀之德及于我是假我
也是溢我也我当有以收之则可以无失矣骏大也
惠顺也笃厚也于已则大顺我文王之所为于子孙
则勉其益笃厚而不忘则可以收文王之遗泽矣由
成王以下皆文王之曾孙也
如此有馀于德者也德有馀而后可以及人由成王
言之曰假曰溢皆有馀之谓也物有馀则可假水有
馀则必溢成王谓文王以有馀之德及于我是假我
也是溢我也我当有以收之则可以无失矣骏大也
惠顺也笃厚也于已则大顺我文王之所为于子孙
则勉其益笃厚而不忘则可以收文王之遗泽矣由
成王以下皆文王之曾孙也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072-0379d.png
维清奏象舞也
象文王之舞也武武王之舞也将舞象则歌维清故
序曰奏象舞也将舞武则歌武故序曰奏大武也左
氏曰象箾南籥盖文舞也则有管籥祭统曰下而管
象是也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召/)禋迄(汔/)用有成维周之祯(贞/)
清而缉熙者文王之典也清以言其清明也缉以言
其可续也熙以言其广也曰典则法度礼乐皆是也
象文王之舞也武武王之舞也将舞象则歌维清故
序曰奏象舞也将舞武则歌武故序曰奏大武也左
氏曰象箾南籥盖文舞也则有管籥祭统曰下而管
象是也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召/)禋迄(汔/)用有成维周之祯(贞/)
清而缉熙者文王之典也清以言其清明也缉以言
其可续也熙以言其广也曰典则法度礼乐皆是也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072-0380a.png
精意以享曰禋周官大宗伯定为祀昊天上帝之名
盖取精意以享帝也肇禋谓文王始祀于明堂以配
上帝也周家自后稷肇祀至成周则郊祀配天矣文
王之典既有成于是又始配上帝此周之祯祥也谓
皆祖宗积累遂有此祥也诗人颂商亦曰长发其祥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书曰作善降之百祥其是
之谓乎
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盖取精意以享帝也肇禋谓文王始祀于明堂以配
上帝也周家自后稷肇祀至成周则郊祀配天矣文
王之典既有成于是又始配上帝此周之祯祥也谓
皆祖宗积累遂有此祥也诗人颂商亦曰长发其祥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书曰作善降之百祥其是
之谓乎
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072-0380b.png
周公居摄七年退而复辟成王于是即政盖成王即
位久矣幼弱不能治王事故周公摄之然则周公摄
其政非摄其位也诸侯助祭即洛诰所谓王在新邑
烝祭岁之时也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
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
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于(乌/)乎(呼/)前王不忘
烈言其功文言其德烈文犹言文武维后也辟公百
位久矣幼弱不能治王事故周公摄之然则周公摄
其政非摄其位也诸侯助祭即洛诰所谓王在新邑
烝祭岁之时也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
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
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于(乌/)乎(呼/)前王不忘
烈言其功文言其德烈文犹言文武维后也辟公百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072-0380c.png
辟之君也百辟之君固有爵为三公者矣例以辟公
命之举其爵之尊以宠之也成王呼辟公而谓之曰
祖宗锡此祉福惠我君臣以无疆之休子孙固当永
保而勿失也所谓永保勿失者安在哉崇尊也戎汝
也皇大也尔能无自封以专利无侈靡以伤财维天
子之是尊则我亦当念汝之功使继尔之序者益大
矣于是又戒之以用人戒之以务德能用人则彊四
方无不从其令矣能务德则显百辟无不法其行矣
命之举其爵之尊以宠之也成王呼辟公而谓之曰
祖宗锡此祉福惠我君臣以无疆之休子孙固当永
保而勿失也所谓永保勿失者安在哉崇尊也戎汝
也皇大也尔能无自封以专利无侈靡以伤财维天
子之是尊则我亦当念汝之功使继尔之序者益大
矣于是又戒之以用人戒之以务德能用人则彊四
方无不从其令矣能务德则显百辟无不法其行矣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072-0380d.png
终又叹之曰诚能如是则前王之神在天亦不忘尔
又将降之福也此之谓永保勿失之道
天作祀先王先公也
周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鷩冕则分为二
祀矣而天作合为一何也意天作亦即政之初祀因
美岐山而思大王文王尔是时制作犹未备也故合
而祭之
天作高山大(泰/)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
又将降之福也此之谓永保勿失之道
天作祀先王先公也
周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鷩冕则分为二
祀矣而天作合为一何也意天作亦即政之初祀因
美岐山而思大王文王尔是时制作犹未备也故合
而祭之
天作高山大(泰/)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072-0381a.png
夷之行(下/孟)子孙保之
以岐为高山又以为天作皆美大之辞也作治也荒
奄也太王治岐山而奄有之矣文王从而安之言无
所改作第与民休息而已今文王既往矣而岐有夷
易之行子孙当保而勿失也此成王自勉之辞所谓
夷易之行盖指文王不长夏以革之事也
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孝经言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以岐为高山又以为天作皆美大之辞也作治也荒
奄也太王治岐山而奄有之矣文王从而安之言无
所改作第与民休息而已今文王既往矣而岐有夷
易之行子孙当保而勿失也此成王自勉之辞所谓
夷易之行盖指文王不长夏以革之事也
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孝经言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072-0381b.png
帝圣人之言如此而周颂既有昊天有成命郊祀天
地我将祀文王于明堂又有思文后稷配天之诗说
者遂以昊天有成命为禘喾以思文为郊稷且禘其
祖之所自出不可谓之郊明矣诗乐章也郊祀虽以
后稷配而昊天有成命则为天地之乐章思文则为
后稷之乐章礼则然矣何疑之有先儒引是诗为合
祭天地之实至今用之孰谓诗序不可信哉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又/)密
地我将祀文王于明堂又有思文后稷配天之诗说
者遂以昊天有成命为禘喾以思文为郊稷且禘其
祖之所自出不可谓之郊明矣诗乐章也郊祀虽以
后稷配而昊天有成命则为天地之乐章思文则为
后稷之乐章礼则然矣何疑之有先儒引是诗为合
祭天地之实至今用之孰谓诗序不可信哉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又/)密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072-0381c.png
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先儒以成王不敢康噫嘻成王为成王诵是以此诗
与噫嘻为成王以后之诗也以不显成康为成王康
王是以执竞为康王以后之诗也义亦可通然周颂
诸诗作于成王之时有序为可据而国语又以时迈
思文二诗为周文公之颂则成王即政之后周公制
礼作乐庶事大备不应无郊祀天地祈榖上帝与祀
武王之诗今姑存旧说二后文武也谓文武所以受
先儒以成王不敢康噫嘻成王为成王诵是以此诗
与噫嘻为成王以后之诗也以不显成康为成王康
王是以执竞为康王以后之诗也义亦可通然周颂
诸诗作于成王之时有序为可据而国语又以时迈
思文二诗为周文公之颂则成王即政之后周公制
礼作乐庶事大备不应无郊祀天地祈榖上帝与祀
武王之诗今姑存旧说二后文武也谓文武所以受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072-0381d.png
天成命者以其成王业而不敢康宁夙夜忧勤于宽
宥静密之地以为受命之基也昊天之有成命由文
武之能成王业耳而文武忧勤于宽宥静密之地人
未必知之惟天地神祗实知之也于叹辞也缉续也
熙广也单尽也肆遂也靖安也成王既叹其王业思
有以续而广之亦在于尽其心遂安其业而后可也
以是告于天地则成王于二后忧勤已成之业必知
持守之道矣
宥静密之地以为受命之基也昊天之有成命由文
武之能成王业耳而文武忧勤于宽宥静密之地人
未必知之惟天地神祗实知之也于叹辞也缉续也
熙广也单尽也肆遂也靖安也成王既叹其王业思
有以续而广之亦在于尽其心遂安其业而后可也
以是告于天地则成王于二后忧勤已成之业必知
持守之道矣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072-0382a.png
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
明堂王者之堂也其制始于黄帝之合宫有虞谓之
总章夏谓之世室商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以为听
政之所耳祀文王于此则周公为之也周公制作礼
乐以为周之王业始于后稷成于文王思所以报之
既于郊祀以后稷配天矣文王独可遗哉于是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焉此周公以义起之也先儒谓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以祖配之以冬
明堂王者之堂也其制始于黄帝之合宫有虞谓之
总章夏谓之世室商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以为听
政之所耳祀文王于此则周公为之也周公制作礼
乐以为周之王业始于后稷成于文王思所以报之
既于郊祀以后稷配天矣文王独可遗哉于是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焉此周公以义起之也先儒谓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以祖配之以冬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072-0382b.png
至气之始也万物成形于帝而人成形于父故季秋
享帝而以父配之以季秋物成之时也又曰天即帝
也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配稷于郊亦以尊稷也明
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配文王于明堂亦以亲文王
也尊尊亲亲周道备矣又曰月令季秋大飨帝此秦
世之书周法必不然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
靖四方伊嘏(古/雅)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
享帝而以父配之以季秋物成之时也又曰天即帝
也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配稷于郊亦以尊稷也明
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配文王于明堂亦以亲文王
也尊尊亲亲周道备矣又曰月令季秋大飨帝此秦
世之书周法必不然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
靖四方伊嘏(古/雅)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072-0382c.png
时保之
诗人道成王之意谓我之所将奉而享献者维牛羊
而已天其右助我乎其之为言不敢必之辞也恃牛
羊而祈天之助固不可必所可必者赖有文王耳我
今于文王法度礼乐之典仪以则之式以象之刑以
法之使四方日臻于安靖天已尝降嘏于文王而右
助之歆飨之矣我又早夜以思严畏天威如此则庶
几可以保天命耳既以文王配故其所告之辞惟文
诗人道成王之意谓我之所将奉而享献者维牛羊
而已天其右助我乎其之为言不敢必之辞也恃牛
羊而祈天之助固不可必所可必者赖有文王耳我
今于文王法度礼乐之典仪以则之式以象之刑以
法之使四方日臻于安靖天已尝降嘏于文王而右
助之歆飨之矣我又早夜以思严畏天威如此则庶
几可以保天命耳既以文王配故其所告之辞惟文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072-0382d.png
王之是赖已则加畏敬焉既以推尊文王亦以自勉
非周公不能为此诗也
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
左氏传谓昔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则以此诗
为作于武王时也国语称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
则此诗乃周公所作也传记异同当以经为据书周
官篇曰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
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此成周十二年一
非周公不能为此诗也
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
左氏传谓昔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则以此诗
为作于武王时也国语称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
则此诗乃周公所作也传记异同当以经为据书周
官篇曰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
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此成周十二年一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072-0383a.png
巡守之制也武王克商天下未宁而崩固未暇及巡
守之事左氏传所载岂见武王有倒载干戈之事遂
误引此诗邪以书为据则为成王巡守明矣其告祭
柴望则用有虞氏故事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望秩于山川五月南巡守如岱礼八月西巡守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如西礼柴谓燔柴祭天以告至也
望谓境内山川如其秩次望而祭之五岳视三公四
渎视诸侯其馀视伯子男
守之事左氏传所载岂见武王有倒载干戈之事遂
误引此诗邪以书为据则为成王巡守明矣其告祭
柴望则用有虞氏故事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望秩于山川五月南巡守如岱礼八月西巡守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如西礼柴谓燔柴祭天以告至也
望谓境内山川如其秩次望而祭之五岳视三公四
渎视诸侯其馀视伯子男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072-0383b.png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
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侧/立)干戈载櫜(羔/)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
之
迈行也震动也右序有助而相次不绝之意震叠有
惧而叠足来归之意怀来也柔顺也戢聚也櫜韬也
时夏中国也谓成王以时巡行邦国始曰昊天其子
我乎虽有不敢必之意既而曰天实助我有周相次
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侧/立)干戈载櫜(羔/)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
之
迈行也震动也右序有助而相次不绝之意震叠有
惧而叠足来归之意怀来也柔顺也戢聚也櫜韬也
时夏中国也谓成王以时巡行邦国始曰昊天其子
我乎虽有不敢必之意既而曰天实助我有周相次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072-0383c.png
序而不绝矣不然何以薄言震动之而诸侯莫不震
叠而归周也何以告祭祡望而百神莫不怀来柔顺
也川之大也有如河山之高也有如岳亦皆受职无
灾祥之变信我周王得为君之道矣是固足以明昭
我有周能用法以次序在位之诸侯而大明黜陟之
典无不如意则兵可以无用矣于是聚其干戈韬其
弓矢乃求文德之事肆陈于中国信王者能保周之
王业也
叠而归周也何以告祭祡望而百神莫不怀来柔顺
也川之大也有如河山之高也有如岳亦皆受职无
灾祥之变信我周王得为君之道矣是固足以明昭
我有周能用法以次序在位之诸侯而大明黜陟之
典无不如意则兵可以无用矣于是聚其干戈韬其
弓矢乃求文德之事肆陈于中国信王者能保周之
王业也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072-0383d.png
执竞祀武王也
诗序直言祀武王则宗庙祀武王之乐章也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
有四方斤斤(纪/觐)其明钟鼓喤喤(华/彭)磬筦(管/)将将(七/羊)降福
穰穰(如/羊)降福简简威仪反反(如/字)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竞彊也皇大也武王执自彊之心以成莫彊之烈岂
不显其成此安民之功故上天所以益大周家之王
业使武王奄覆四方之国而有之斤斤然明而能断
诗序直言祀武王则宗庙祀武王之乐章也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
有四方斤斤(纪/觐)其明钟鼓喤喤(华/彭)磬筦(管/)将将(七/羊)降福
穰穰(如/羊)降福简简威仪反反(如/字)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竞彊也皇大也武王执自彊之心以成莫彊之烈岂
不显其成此安民之功故上天所以益大周家之王
业使武王奄覆四方之国而有之斤斤然明而能断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072-0384a.png
此其所以为莫彊之烈也武王有是莫彊之烈故其
庙乐之声音与降福于子孙者亦皆象之钟鼓则喤
喤然声之扬也磬筦则将将然音之集也穰穰则降
福之众也简简则降福之大也主祭者既威仪反复
而无怠容则既饮酒而醉饱福禄亦反复而未艾也
思文后稷配天也
此后稷配天之乐章国语以为周文公之颂必有所
据然国语第能言时迈思文二诗为周公之作若以
庙乐之声音与降福于子孙者亦皆象之钟鼓则喤
喤然声之扬也磬筦则将将然音之集也穰穰则降
福之众也简简则降福之大也主祭者既威仪反复
而无怠容则既饮酒而醉饱福禄亦反复而未艾也
思文后稷配天也
此后稷配天之乐章国语以为周文公之颂必有所
据然国语第能言时迈思文二诗为周公之作若以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072-0384b.png
孔子之言参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
以配上帝皆出于周公则昊天有成命我将思文皆
一时之事周公既作思文则二诗作于周公何疑之
有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之/丞)民莫匪尔极贻(夷/)我来
牟(如/字)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诗人凡言思字在上则当为思虑思字在下则多为
语辞思文与思齐同谓思昔之有文德如后稷者能
以配上帝皆出于周公则昊天有成命我将思文皆
一时之事周公既作思文则二诗作于周公何疑之
有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之/丞)民莫匪尔极贻(夷/)我来
牟(如/字)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诗人凡言思字在上则当为思虑思字在下则多为
语辞思文与思齐同谓思昔之有文德如后稷者能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072-0384c.png
配彼天之大岂可忘哉后稷之德在于天下者以教
民稼穑为之本也凡尧舜之相授受所谓允执其中
者即五典之所陈谓之常道者是也是中也人性之
所固有故曰尔极所谓常性是也尧舜执是中以在
上赖后稷教民稼穑使人无艰食不至于救死不赡
然后能立于尔极而常道可行也故执中于上者尧
舜也使烝民立于中以养其常性者后稷之德也故
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然而必以文之一字以形容
民稼穑为之本也凡尧舜之相授受所谓允执其中
者即五典之所陈谓之常道者是也是中也人性之
所固有故曰尔极所谓常性是也尧舜执是中以在
上赖后稷教民稼穑使人无艰食不至于救死不赡
然后能立于尔极而常道可行也故执中于上者尧
舜也使烝民立于中以养其常性者后稷之德也故
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然而必以文之一字以形容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072-0384d.png
其德者盖古人以文为德之盛如书称尧曰钦明文
思称舜曰浚哲文明后稷之文得尧舜之一端亦以
助尧舜立民于中故也周公于是又推原后稷所以
能立民于中者盖始于遗我民以来牟之种谓天命
我以此嘉种以遍养下民民既得其养无此疆尔界
之殊则尧舜之常道可以陈于中国矣盖尧舜之常
道即民常性之所有也惟民能立于极以养其性而
后常道可行非周公不能知此也然周公论后稷之
思称舜曰浚哲文明后稷之文得尧舜之一端亦以
助尧舜立民于中故也周公于是又推原后稷所以
能立民于中者盖始于遗我民以来牟之种谓天命
我以此嘉种以遍养下民民既得其养无此疆尔界
之殊则尧舜之常道可以陈于中国矣盖尧舜之常
道即民常性之所有也惟民能立于极以养其性而
后常道可行非周公不能知此也然周公论后稷之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072-0385a.png
养民特取于来牟者何哉广雅曰来小麦也牟大麦
也是二物者种于稼穑之后熟于稼穑之先能补斯
民之艰食者莫急于此是以圣人重之曰此出于天
命也彼有谓赤乌衔之而至者非也春官钟师注云
肆夏时夏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以为九夏之三
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
诸侯助祭始毕即于庙而遣之亦以维莫之春农事
不可缓也
也是二物者种于稼穑之后熟于稼穑之先能补斯
民之艰食者莫急于此是以圣人重之曰此出于天
命也彼有谓赤乌衔之而至者非也春官钟师注云
肆夏时夏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以为九夏之三
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
诸侯助祭始毕即于庙而遣之亦以维莫之春农事
不可缓也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072-0385b.png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力/之)尔成来咨来茹(如/预)嗟嗟保
介维莫(暮/)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馀/)于(乌/)皇来牟将
受厥明明昭上帝迄(许/乙)用康年命我众人庤(持/耻)乃钱(子/践)
镈(博/)奄观铚(珍/栗)艾(刈/)
嗟叹以命之重其事而劳苦之也臣工诸侯之群臣
也保介诸侯之侍御也命臣工以王事命保介以民
事命以王事则曰尔之在公当敬其事王既分釐以
成法有所不知则来咨谋以茹度之命以民事则曰
介维莫(暮/)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馀/)于(乌/)皇来牟将
受厥明明昭上帝迄(许/乙)用康年命我众人庤(持/耻)乃钱(子/践)
镈(博/)奄观铚(珍/栗)艾(刈/)
嗟叹以命之重其事而劳苦之也臣工诸侯之群臣
也保介诸侯之侍御也命臣工以王事命保介以民
事命以王事则曰尔之在公当敬其事王既分釐以
成法有所不知则来咨谋以茹度之命以民事则曰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072-0385c.png
今已暮春矣何所求哉当知民事不可缓孰为一岁
之新田孰为三岁之畬田言当别其田之所宜而使
之播种也保介在臣工之下乃介而侍者也月令天
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说者谓保介为
车右衣甲持兵者此天子之侍御也诸侯之助祭亦
必有群臣侍御故王者尊诸侯不欲直戒其身故戒
其群臣侍御以警切之然民事不以命臣工而以命
保介何也盖保介既衣甲持兵则卒伍之中选为侍
之新田孰为三岁之畬田言当别其田之所宜而使
之播种也保介在臣工之下乃介而侍者也月令天
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说者谓保介为
车右衣甲持兵者此天子之侍御也诸侯之助祭亦
必有群臣侍御故王者尊诸侯不欲直戒其身故戒
其群臣侍御以警切之然民事不以命臣工而以命
保介何也盖保介既衣甲持兵则卒伍之中选为侍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072-0385d.png
御者也古者兵出于农新畬之辨固保介之所有事
也于是叹美我周家后稷能体上帝养民之意以来
牟之种教民播殖既已大受其明命以昭显上帝之
意于天下所以迄成丰年之效尔之归当命我庶民
储庤其治田之器奄忽之间即见用刈穫之器矣周
虽用建子为正至于朝聘祀享犹用夏正祭用仲月
则春祠在建卯之月祭毕而归春已向暮矣来牟当
夏而熟暮春将熟之时故因言暮春而思来牟亦以
也于是叹美我周家后稷能体上帝养民之意以来
牟之种教民播殖既已大受其明命以昭显上帝之
意于天下所以迄成丰年之效尔之归当命我庶民
储庤其治田之器奄忽之间即见用刈穫之器矣周
虽用建子为正至于朝聘祀享犹用夏正祭用仲月
则春祠在建卯之月祭毕而归春已向暮矣来牟当
夏而熟暮春将熟之时故因言暮春而思来牟亦以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072-0386a.png
暮春民间旧谷已尽新谷未殖所赖来牟以补民食
之阙故尤为可美也诗人以来牟为大受明命之本
所以推尊后稷教民之功且以见周家以农事开国
也钱铫也镈耨也二者治田之器也铚镰也刈穫之
器也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铚一耨一铫然后成
农则知是三器农之不可阙者也
噫(于/其)嘻(僖/)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月令孟春祈谷于上帝仲夏大雩帝以祈谷实此诗
之阙故尤为可美也诗人以来牟为大受明命之本
所以推尊后稷教民之功且以见周家以农事开国
也钱铫也镈耨也二者治田之器也铚镰也刈穫之
器也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铚一耨一铫然后成
农则知是三器农之不可阙者也
噫(于/其)嘻(僖/)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月令孟春祈谷于上帝仲夏大雩帝以祈谷实此诗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072-0386b.png
春夏皆歌之也说者谓龙见而雩当在孟夏疑月令
错置于仲夏非也左传称启蛰而郊龙见而雩谓龙
见之后乃可雩耳龙见于孟夏雩于仲夏于理可通
不必疑也
噫嘻成王既昭假(格/)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峻/)发尔
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噫嘻叹辞也昭著也假至也叹周之成王业本于农
事既足以昭假于天而受天明命矣我今当亲率农夫
错置于仲夏非也左传称启蛰而郊龙见而雩谓龙
见之后乃可雩耳龙见于孟夏雩于仲夏于理可通
不必疑也
噫嘻成王既昭假(格/)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峻/)发尔
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噫嘻叹辞也昭著也假至也叹周之成王业本于农
事既足以昭假于天而受天明命矣我今当亲率农夫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072-0386c.png
以播种其百谷示不敢忘本也亲率农夫似为籍田
张本至祈社稷遂行之也尔农夫宜大发其私田终
三十里之广无不服田力穑将见万人皆耦而耕矣
案周礼凡治野田夫閒有遂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
夫有浍万夫有川此万夫之地方三十三里有馀此
言三十里举成数也上之告民则先其私故曰骏发
尔私下之奉上则先其公故曰雨我公田周人以讳
事神此诗发字与雍诗昌字乃不讳文武何也或曰
张本至祈社稷遂行之也尔农夫宜大发其私田终
三十里之广无不服田力穑将见万人皆耦而耕矣
案周礼凡治野田夫閒有遂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
夫有浍万夫有川此万夫之地方三十三里有馀此
言三十里举成数也上之告民则先其私故曰骏发
尔私下之奉上则先其公故曰雨我公田周人以讳
事神此诗发字与雍诗昌字乃不讳文武何也或曰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072-0386d.png
周之所讳不以其名号之耳不遂废其文也窃谓舜
禹盘庚皆名也而书不以为讳是周之前无讳之说
也至书称元孙某则讳之始也然不指其人则亦不
讳如穆王名满后有王孙满襄王名郑后有卫侯郑
匡王名班春秋书曹伯班简王名夷春秋书晋夷吾
若此之类岂所谓临文不讳欤
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二王夏商也其后把宋之君也
禹盘庚皆名也而书不以为讳是周之前无讳之说
也至书称元孙某则讳之始也然不指其人则亦不
讳如穆王名满后有王孙满襄王名郑后有卫侯郑
匡王名班春秋书曹伯班简王名夷春秋书晋夷吾
若此之类岂所谓临文不讳欤
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二王夏商也其后把宋之君也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072-0387a.png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
此无斁(亦/)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振群飞貌西雍西郊之泽也诗人以振鹭之飞喻二
王之后有容仪如此故曰我客戾止亦有斯容二王
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在彼谓居
其国无有怨恶故曰无恶在此谓来助祭无有厌倦
故曰无斁以容仪之美知其无厌倦也终则勉之曰
庶几于夙夜之间持此无恶无斁而不变则永保令
此无斁(亦/)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振群飞貌西雍西郊之泽也诗人以振鹭之飞喻二
王之后有容仪如此故曰我客戾止亦有斯容二王
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在彼谓居
其国无有怨恶故曰无恶在此谓来助祭无有厌倦
故曰无斁以容仪之美知其无厌倦也终则勉之曰
庶几于夙夜之间持此无恶无斁而不变则永保令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072-0387b.png
名于终矣
丰年秋冬报也
说者谓噫嘻祈于春夏丰年报于秋冬是一体之诗
祈曰上帝而报不言上帝省文耳窃尝考之祀典上
帝则有祈而无报尊之而不敢渎也社稷则有祈而
有报矣丰年之诗或以为秋尝冬烝则用于宗庙或
以为季秋大飨则用于明堂或以为秋祭四方冬祭
八蜡则用于群祀既无所考證必居一于此矣惟序
丰年秋冬报也
说者谓噫嘻祈于春夏丰年报于秋冬是一体之诗
祈曰上帝而报不言上帝省文耳窃尝考之祀典上
帝则有祈而无报尊之而不敢渎也社稷则有祈而
有报矣丰年之诗或以为秋尝冬烝则用于宗庙或
以为季秋大飨则用于明堂或以为秋祭四方冬祭
八蜡则用于群祀既无所考證必居一于此矣惟序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072-0387c.png
不言上帝未敢必以为省文要之为报祭之乐章也
丰年多黍多稌(杜/)亦有高廪(力/锦)万亿及秭(咨/履)为酒为醴
(礼/)烝畀(必/寐)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案职方氏雍冀之地高燥其榖宜黍荆扬之地下湿
其榖宜稻稌即稻也今丰年风雨节寒暑时故利高
燥而寒者利下湿而暑者各得其宜所以多也高廪
毛氏以为藏穗而地官廪人说者则以为藏米曰廪
案明堂位有米廪则廪兼穗与米皆可藏也毛氏谓
丰年多黍多稌(杜/)亦有高廪(力/锦)万亿及秭(咨/履)为酒为醴
(礼/)烝畀(必/寐)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案职方氏雍冀之地高燥其榖宜黍荆扬之地下湿
其榖宜稻稌即稻也今丰年风雨节寒暑时故利高
燥而寒者利下湿而暑者各得其宜所以多也高廪
毛氏以为藏穗而地官廪人说者则以为藏米曰廪
案明堂位有米廪则廪兼穗与米皆可藏也毛氏谓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072-0387d.png
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黄帝算法十百为千
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
十垓为秭皆言其多也使我国家得以为酒为醴烝
进与祖妣以百礼则无不备以降福则无不及者皆
天地之赐也
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也
成王至是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以为皆祖之德也故
于乐之始作歌是诗合乎祖而告之合者祫也夫礼
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
十垓为秭皆言其多也使我国家得以为酒为醴烝
进与祖妣以百礼则无不备以降福则无不及者皆
天地之赐也
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也
成王至是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以为皆祖之德也故
于乐之始作歌是诗合乎祖而告之合者祫也夫礼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072-0388a.png
有郊有禘有祫有时天子兼用之诸侯有祫无禘有
时无郊春秋书有事于大庙时祭也大事于大庙者
祫祭也其书郊书禘皆书其僭也故曰鲁之郊禘非
礼也周公其衰矣周之禘大祖则见于雍故有瞽之
合乎祖为祫明矣郑氏谓禘大于时小于祫王肃马
融谓祫小于禘以颂考之有瞽止言祖而雍言大祖
则禘大于祫可知也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巨/)崇牙树羽应田县鼓
时无郊春秋书有事于大庙时祭也大事于大庙者
祫祭也其书郊书禘皆书其僭也故曰鲁之郊禘非
礼也周公其衰矣周之禘大祖则见于雍故有瞽之
合乎祖为祫明矣郑氏谓禘大于时小于祫王肃马
融谓祫小于禘以颂考之有瞽止言祖而雍言大祖
则禘大于祫可知也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巨/)崇牙树羽应田县鼓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072-0388b.png
鼗(桃/)磬柷(尺/叔)圉(鱼/古)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横/)厥声肃
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瞽矇也以瞽为乐官贵其听之专也有瞽有瞽则非
一人周官所谓上瞽中瞽下瞽是也在庭则作乐也
设业者以版饰栒也设虡者所以植也崇牙者业之
上齿也树羽者所以饰也应小鞞也田大鼓也县鼓
者周制始县之也明堂位曰夏后氏足鼓殷人楹鼓
周人县鼓鼗则摇之磬则击之柷以起之圉以止之
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瞽矇也以瞽为乐官贵其听之专也有瞽有瞽则非
一人周官所谓上瞽中瞽下瞽是也在庭则作乐也
设业者以版饰栒也设虡者所以植也崇牙者业之
上齿也树羽者所以饰也应小鞞也田大鼓也县鼓
者周制始县之也明堂位曰夏后氏足鼓殷人楹鼓
周人县鼓鼗则摇之磬则击之柷以起之圉以止之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072-0388c.png
既备其器乃奏其音而编竹之箫横竹之管亦皆备
举其声喤喤然而扬审而听之知其肃而能雍故谓
之和鸣也盖肃近于不和肃而能雍则和矣宜先祖
是听而降格也我客指二王后也乐作之始而我客
适戾至遂得观我周乐之成盖诗人以我客观乐为
周之盛也夔乐九成亦以虞宾在位为盛亦此类也
郑氏谓田当作𣌾(胤/)小鼓在大鼓旁应鞞之属孔氏
谓经传皆无田鼓而太师职云令奏鼓𣌾注云为大
举其声喤喤然而扬审而听之知其肃而能雍故谓
之和鸣也盖肃近于不和肃而能雍则和矣宜先祖
是听而降格也我客指二王后也乐作之始而我客
适戾至遂得观我周乐之成盖诗人以我客观乐为
周之盛也夔乐九成亦以虞宾在位为盛亦此类也
郑氏谓田当作𣌾(胤/)小鼓在大鼓旁应鞞之属孔氏
谓经传皆无田鼓而太师职云令奏鼓𣌾注云为大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072-0388d.png
鼓先引故知田当作𣌾姑存之
潜(在/廉)季冬荐鱼春献鲔也
月令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说者谓此时鱼洁美周礼庖人冬行鲜羽膳膏膻说
者谓鱼水涸而性定至季冬鱼始肥美此季冬荐鱼
之实也月令季春荐鲔于寝庙说者谓进时美物周
礼䱷人春荐王鲔说者谓王鲔鲔之大者此春献鲔
之实也季冬众鱼皆可荐以其把美也季春所献惟
潜(在/廉)季冬荐鱼春献鲔也
月令季冬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说者谓此时鱼洁美周礼庖人冬行鲜羽膳膏膻说
者谓鱼水涸而性定至季冬鱼始肥美此季冬荐鱼
之实也月令季春荐鲔于寝庙说者谓进时美物周
礼䱷人春荐王鲔说者谓王鲔鲔之大者此春献鲔
之实也季冬众鱼皆可荐以其把美也季春所献惟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072-0389a.png
鲔而已以其始来也一诗二用与春夏祈秋冬报同
也
猗(于/宜)与(余/)漆沮潜有多鱼有鳣(张/连)有鲔鲦(条/)鲿鰋(偃/)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猗与叹其盛也漆沮岐周之二水也鱼喜潜故取者
必求之深毛氏曰潜椮也尔雅释器因是有椮谓之
潜之说谓积柴于水中姑存之鳣鲔之大鲦鲿之长
鰋形似偃鲤之形俯举其类之多皆可以荐享者亦
也
猗(于/宜)与(余/)漆沮潜有多鱼有鳣(张/连)有鲔鲦(条/)鲿鰋(偃/)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猗与叹其盛也漆沮岐周之二水也鱼喜潜故取者
必求之深毛氏曰潜椮也尔雅释器因是有椮谓之
潜之说谓积柴于水中姑存之鳣鲔之大鲦鲿之长
鰋形似偃鲤之形俯举其类之多皆可以荐享者亦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072-0389b.png
形容万物盛多之意也以是备物以享祀则神助我
以大福所以报也
雍禘大泰祖也
周以后稷为大祖祭法曰周人禘喾此曰禘大祖何
也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则喾也以其祖配之则后稷
也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禘行于宗
庙喾既无庙故举其配而言之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息/亮)维辟(壁/)公天子穆穆于(乌/)荐
以大福所以报也
雍禘大泰祖也
周以后稷为大祖祭法曰周人禘喾此曰禘大祖何
也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则喾也以其祖配之则后稷
也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禘行于宗
庙喾既无庙故举其配而言之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息/亮)维辟(壁/)公天子穆穆于(乌/)荐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072-0389c.png
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
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祐/)烈
考亦右文母
其来也雍雍而和其止也肃肃而敬此合辟公天子
而言之也助祭者则述其显相之劳主祭者则状其
容仪之美此分辟公天子而言之也叹其所荐之大
牲以助天子之祀事此指执事之人言之也主祭者
助祭者执事者皆得于礼成王谓禘祀之成岂能自
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祐/)烈
考亦右文母
其来也雍雍而和其止也肃肃而敬此合辟公天子
而言之也助祭者则述其显相之劳主祭者则状其
容仪之美此分辟公天子而言之也叹其所荐之大
牲以助天子之祀事此指执事之人言之也主祭者
助祭者执事者皆得于礼成王谓禘祀之成岂能自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072-0389d.png
致此哉于是归功于皇考武王曰大哉皇考有以安
我孝子使我君臣尽道为臣有宣哲之才为君有文
武之德上则安及于皇天而天命益固下则昌大于
厥后而子孙益蕃中则安我以寿考而助以多福原
其馀庆如此非特皇考私于我也盖以助烈考文王
与文母大姒之馀庆使之弥远而不替耳文武同建
王业而武王实有天下故归功于武王者为特详然
文王以其德而大姒之德配文王故称文王之德不
我孝子使我君臣尽道为臣有宣哲之才为君有文
武之德上则安及于皇天而天命益固下则昌大于
厥后而子孙益蕃中则安我以寿考而助以多福原
其馀庆如此非特皇考私于我也盖以助烈考文王
与文母大姒之馀庆使之弥远而不替耳文武同建
王业而武王实有天下故归功于武王者为特详然
文王以其德而大姒之德配文王故称文王之德不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072-0390a.png
敢遗大姒武王以其功而武王之功则一身所自致
故特称皇考焉文武功德俱盛他诗既言文王之德
之纯此诗则称为烈考他诗既言武王无竞维烈此
诗则称为皇考亦互见耳
载见(贤遍/下同)诸侯始见乎武王庙也
始见于武王庙与率以祀文王同时之事其义一也
烈文言成王即政诸侯助祭则助祭乐章也清庙则
文王庙之乐章载见则武王庙之乐章何必疑为未
故特称皇考焉文武功德俱盛他诗既言文王之德
之纯此诗则称为烈考他诗既言武王无竞维烈此
诗则称为皇考亦互见耳
载见(贤遍/下同)诸侯始见乎武王庙也
始见于武王庙与率以祀文王同时之事其义一也
烈文言成王即政诸侯助祭则助祭乐章也清庙则
文王庙之乐章载见则武王庙之乐章何必疑为未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072-0390b.png
即政之时邪
载见辟(壁/)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零/)央央鞗(条/)革
有鸧(七/羊)休有烈光率见昭(佋/)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
言保之思皇多祜(户/)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
嘏(古/雅)
载始也辟王犹言君王以其能行法以治人故谓之
辟王也诸侯始见谓成王初即政也始见则欲求其
法度而谨守之今也交龙之旂则阳阳而明和鸾之
载见辟(壁/)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零/)央央鞗(条/)革
有鸧(七/羊)休有烈光率见昭(佋/)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
言保之思皇多祜(户/)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
嘏(古/雅)
载始也辟王犹言君王以其能行法以治人故谓之
辟王也诸侯始见谓成王初即政也始见则欲求其
法度而谨守之今也交龙之旂则阳阳而明和鸾之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0072-0390c.png
铃则央央而中节辔首之鞗革又鸧然而有金饰则
法度之见于仪物者为甚休美既足以显其功而有
光矣以如是之仪物率我以见昭考而行其孝享固
足以得昭考之助以眉寿而永保其业也然王者不
欲专享又思大其多祜以均及于有功有德之辟公
必欲安然并受其福使我得续广其纯嘏也盖福专
于已不若均以及人为纯一而无穷耳说者曰庙制
太祖居中左昭右穆周庙文王当穆武王当昭故康
法度之见于仪物者为甚休美既足以显其功而有
光矣以如是之仪物率我以见昭考而行其孝享固
足以得昭考之助以眉寿而永保其业也然王者不
欲专享又思大其多祜以均及于有功有德之辟公
必欲安然并受其福使我得续广其纯嘏也盖福专
于已不若均以及人为纯一而无穷耳说者曰庙制
太祖居中左昭右穆周庙文王当穆武王当昭故康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0072-0390d.png
诰称穆考文王而此诗及访落皆谓武王为昭考也
有客微子来见(贤/遍)祖庙也
书序曰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故
于其始来见于周之祖庙作是颂以歌之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七/序)敦(雕/)琢(陟/角)其旅有客
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陟/立)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
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微子之命曰作宾于王家故谓之有客也不美其德
有客微子来见(贤/遍)祖庙也
书序曰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故
于其始来见于周之祖庙作是颂以歌之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七/序)敦(雕/)琢(陟/角)其旅有客
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陟/立)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
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微子之命曰作宾于王家故谓之有客也不美其德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0072-0391a.png
而称其所乘之马所从之旅尊之也亦诗人美刺之
义也称亦白其马盖微子商王之元子商尚白异代
犹乘其所尚与常服黼冔之意同也萋且有威仪貌
小雅曰萋兮斐兮说者谓文章相错盖徒旅之威仪
有文章之可观由微子雕琢而成之谓选择教饬之
有素也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宿宿信信示周家欲留
之意也既欲留之故言授之絷以絷其马使不能去
也既去亦薄言追送之使其左右之徒御皆得其安
义也称亦白其马盖微子商王之元子商尚白异代
犹乘其所尚与常服黼冔之意同也萋且有威仪貌
小雅曰萋兮斐兮说者谓文章相错盖徒旅之威仪
有文章之可观由微子雕琢而成之谓选择教饬之
有素也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宿宿信信示周家欲留
之意也既欲留之故言授之絷以絷其马使不能去
也既去亦薄言追送之使其左右之徒御皆得其安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0072-0391b.png
也始焉美之不言微子而言其乘马与徒旅中焉留
之亦不言微子而言其马与左右皆尊之也卒章言
及威福盖戒之也威福犹言赏罚天道福善祸淫王
者体天而行赏罚使淫人惧焉善人怙焉前日武庚
可谓淫矣既有罚以威之今日微子之贤安得不降
福孔易也此正得命微子代商后之本意
武奏大武也
凡乐舞之名加以大字皆言其功也故曰其功大者
之亦不言微子而言其马与左右皆尊之也卒章言
及威福盖戒之也威福犹言赏罚天道福善祸淫王
者体天而行赏罚使淫人惧焉善人怙焉前日武庚
可谓淫矣既有罚以威之今日微子之贤安得不降
福孔易也此正得命微子代商后之本意
武奏大武也
凡乐舞之名加以大字皆言其功也故曰其功大者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0072-0391c.png
其乐备成王作乐象武王之功谓之大武宜矣
于(乌/)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
胜殷遏(于/葛)刘耆(如/字)定尔功
于叹辞也皇美也遏止也刘杀也成王叹美武王所
以能成莫彊之功者信乎有文德之文王能开其端
以成其后之人也文王既以文开先武王继以武受
之所以能胜商而止其杀也耆老也记曰武王九十
三而终说者谓在克商六年之后则克商之年武王
于(乌/)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
胜殷遏(于/葛)刘耆(如/字)定尔功
于叹辞也皇美也遏止也刘杀也成王叹美武王所
以能成莫彊之功者信乎有文德之文王能开其端
以成其后之人也文王既以文开先武王继以武受
之所以能胜商而止其杀也耆老也记曰武王九十
三而终说者谓在克商六年之后则克商之年武王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0072-0391d.png
已八十七矣武王既已耆年而后定克商之功以文
王用文德开先武王不忍遽变故缓之书有五年须
暇之说谓服丧三年还师二年然则武王所以成功
不急于用武矣惟其不急于用武所以能以杀止杀
也
闵予小子嗣王朝(直/遥)于庙也
太平而后颂声作周颂三十一篇分为三卷上二卷
二十篇说者固皆以为成王之诗独时迈一篇以为
王用文德开先武王不忍遽变故缓之书有五年须
暇之说谓服丧三年还师二年然则武王所以成功
不急于用武矣惟其不急于用武所以能以杀止杀
也
闵予小子嗣王朝(直/遥)于庙也
太平而后颂声作周颂三十一篇分为三卷上二卷
二十篇说者固皆以为成王之诗独时迈一篇以为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0072-0392a.png
武王窃尝考武王克商天下未宁而终何暇及巡守
之事亦未可谓之太平何有颂声意其为成周十二
年一巡守之诗也至下卷十一篇其闵予小子访落
敬之小毖四篇序皆言嗣王亦一时之作也而闵予
小子之朝于庙访落之谋于庙说者乃以为未即政
之时且既未即政安有朝庙之事庙事之谋况与太
平而后颂声作之说不相应意其皆即政之后与上
二卷无异自称小子皆为谦辞所言嬛嬛在疚亦追
之事亦未可谓之太平何有颂声意其为成周十二
年一巡守之诗也至下卷十一篇其闵予小子访落
敬之小毖四篇序皆言嗣王亦一时之作也而闵予
小子之朝于庙访落之谋于庙说者乃以为未即政
之时且既未即政安有朝庙之事庙事之谋况与太
平而后颂声作之说不相应意其皆即政之后与上
二卷无异自称小子皆为谦辞所言嬛嬛在疚亦追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0072-0392b.png
道前日事非初免丧而哀未忘也其馀七篇如祈报
社稷与绎宾尸告成大武四篇以为成王固无可疑
者而桓讲武类祃赉大封于庙诸儒又以为作于武
王之时且桓有桓桓武王之语岂武王自誉以为桓
桓形于颂诗邪由是言之二诗亦作于成王追道武
王之志及大封之事耳且般正与时迈同时迈则用
于告祭祡望般则用于祀四岳河海固一时之事也
左氏传武王克商作颂之说乃以为楚庄王之言岂
社稷与绎宾尸告成大武四篇以为成王固无可疑
者而桓讲武类祃赉大封于庙诸儒又以为作于武
王之时且桓有桓桓武王之语岂武王自誉以为桓
桓形于颂诗邪由是言之二诗亦作于成王追道武
王之志及大封之事耳且般正与时迈同时迈则用
于告祭祡望般则用于祀四岳河海固一时之事也
左氏传武王克商作颂之说乃以为楚庄王之言岂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0072-0392c.png
荆楚之地简编杂乱不足为證邪以时迈为武王犹
可以致疑于学者以武为武王则学者灼然知其妄
舞者宗庙象功之乐武王在位岂自作大武将何所
施耶况其诗曰于皇武王以为武王自言可乎又以
赉诗为武之三桓诗为武之六诗三百篇定于圣人
之手今乃合三篇为一学者自知所去取矣姑论之
以祛舍经信传者之惑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其/倾)在疚(救/)于(乌下/同)乎(呼下/同)皇
可以致疑于学者以武为武王则学者灼然知其妄
舞者宗庙象功之乐武王在位岂自作大武将何所
施耶况其诗曰于皇武王以为武王自言可乎又以
赉诗为武之三桓诗为武之六诗三百篇定于圣人
之手今乃合三篇为一学者自知所去取矣姑论之
以祛舍经信传者之惑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其/倾)在疚(救/)于(乌下/同)乎(呼下/同)皇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0072-0392d.png
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闵自伤之辞也不造犹言无所成也嬛嬛在疚追念
前日遭周家之不造谓遭管蔡之变亲如周公且出
而避嫌是嬛嬛然孤立如在病中也于是叹美皇考
武王永世之道以能尽其继述之孝也武王所以为
善继善述者以能思念皇祖文王一陟一降皆直而
明谓无邪曲而明白也庭犹庭然言直而明也止语
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闵自伤之辞也不造犹言无所成也嬛嬛在疚追念
前日遭周家之不造谓遭管蔡之变亲如周公且出
而避嫌是嬛嬛然孤立如在病中也于是叹美皇考
武王永世之道以能尽其继述之孝也武王所以为
善继善述者以能思念皇祖文王一陟一降皆直而
明谓无邪曲而明白也庭犹庭然言直而明也止语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0072-0393a.png
辞也维我小子早夜之间敬其所止而不敢忽者亦
在是也盖武王以念皇祖为孝而成王亦以敬皇考
为孝于是再叹美武王尽皇王之道我当继其序思
其行而不忘也
访落嗣王谋于庙也
成王初即政朝于庙而稽谋于众所谓谋其始也
访予落止率时昭(佋/)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五/盖)将予就
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乃/旦)绍庭上下陟降
在是也盖武王以念皇祖为孝而成王亦以敬皇考
为孝于是再叹美武王尽皇王之道我当继其序思
其行而不忘也
访落嗣王谋于庙也
成王初即政朝于庙而稽谋于众所谓谋其始也
访予落止率时昭(佋/)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五/盖)将予就
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乃/旦)绍庭上下陟降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0072-0393b.png
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访谋也落始也成王始之所谋安在哉率循武王而
已于是自叹其身初历艰难未有艾尽之期也将予
就之谓将成其事也将成之事继犹判分涣散而失
之况其他未有可成之期者乎盖以我小子未堪任
周家多难之事故至此也既闵已之未堪又念武王
能继文王直而明之道于上下一陟一降于厥家皆
不敢违皇考可谓美矣可谓能保其身而无过明其
访谋也落始也成王始之所谋安在哉率循武王而
已于是自叹其身初历艰难未有艾尽之期也将予
就之谓将成其事也将成之事继犹判分涣散而失
之况其他未有可成之期者乎盖以我小子未堪任
周家多难之事故至此也既闵已之未堪又念武王
能继文王直而明之道于上下一陟一降于厥家皆
不敢违皇考可谓美矣可谓能保其身而无过明其
卷二十六 第 33a 页 WYG0072-0393c.png
身而无蔽矣叹皇考之能所以深闵已之不能也
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
成王既谋于众故群臣进戒以对扬之也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以/豉)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
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
熙于光明佛(弼/)时仔(兹/)肩(古/贤)示我显德行(下/孟)
敬之敬之言敬而又敬也思语辞也士犹事也叹天
道之甚明而命不易保也无以天高高在上去人为
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
成王既谋于众故群臣进戒以对扬之也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以/豉)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
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
熙于光明佛(弼/)时仔(兹/)肩(古/贤)示我显德行(下/孟)
敬之敬之言敬而又敬也思语辞也士犹事也叹天
道之甚明而命不易保也无以天高高在上去人为
卷二十六 第 33b 页 WYG0072-0393d.png
甚远凡一陟一降之事常若天日监于此也维予小
子设成王荅群臣之言也不聪犹言无所闻也佛训
弼犹言拂也时训是犹言此也仔训克犹言能也肩
训任犹言荷也人臣惟不专于顺上之所欲是能负
荷君之事也谓予小子虽未闻敬天之道当内求之
已外求之人也内求之已谓勉彊学问使日有所成
月有所进以缉续熙广其闻见则亦至乎光明矣外
求之人谓赖群臣之辅拂能负荷我之事示我以显
子设成王荅群臣之言也不聪犹言无所闻也佛训
弼犹言拂也时训是犹言此也仔训克犹言能也肩
训任犹言荷也人臣惟不专于顺上之所欲是能负
荷君之事也谓予小子虽未闻敬天之道当内求之
已外求之人也内求之已谓勉彊学问使日有所成
月有所进以缉续熙广其闻见则亦至乎光明矣外
求之人谓赖群臣之辅拂能负荷我之事示我以显
卷二十六 第 34a 页 WYG0072-0394a.png
然易行之德行也群臣以敬天而进戒而又设为成
王之言以未闻敬天之道欲求之学问求之辅弼可
谓善诱其君矣佛与孟子法家拂士同意
小毖(秘下/同)嗣王求助也
群臣既以敬天进戒故成王悟而求助毖谨也名以
小毖盖毖之于小犹谋之于始也然则闵予小子以
下四篇序皆称嗣王真一体之诗盖既朝于庙则谋
于庙既谋之则臣乃进戒既戒之则君乃求助其次
王之言以未闻敬天之道欲求之学问求之辅弼可
谓善诱其君矣佛与孟子法家拂士同意
小毖(秘下/同)嗣王求助也
群臣既以敬天进戒故成王悟而求助毖谨也名以
小毖盖毖之于小犹谋之于始也然则闵予小子以
下四篇序皆称嗣王真一体之诗盖既朝于庙则谋
于庙既谋之则臣乃进戒既戒之则君乃求助其次
卷二十六 第 34b 页 WYG0072-0394b.png
序如此而谓二篇为未即政可乎
予其惩(直/升)而毖后患莫予荓(普/经)蜂自求辛螫(释/)肇允彼
桃虫拚(芳/烦)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惩者惩其既往毖者毖其将来成王惩始信二叔之
流言而疑周公几丧王室故毖其后来之患虽小而
不可忽也蜂与桃虫皆小物也故以为喻荓使也蜂
虿有毒何可使也使之是自求螫毒耳蜂螫人必辛
故曰辛螫桃虫鹪也信桃虫为小矣而终能为雕是
予其惩(直/升)而毖后患莫予荓(普/经)蜂自求辛螫(释/)肇允彼
桃虫拚(芳/烦)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惩者惩其既往毖者毖其将来成王惩始信二叔之
流言而疑周公几丧王室故毖其后来之患虽小而
不可忽也蜂与桃虫皆小物也故以为喻荓使也蜂
虿有毒何可使也使之是自求螫毒耳蜂螫人必辛
故曰辛螫桃虫鹪也信桃虫为小矣而终能为雕是
卷二十六 第 35a 页 WYG0072-0394c.png
始小而终大也拚犹翻也始以为小终则翻然而飞
故曰拚飞维鸟先儒谓犹言先为鼠后为虎先为蚁
后为廌不必谓桃虫化为鸟此义尤长蓼之味辛予
既未堪周家多难之事则予身又将萃于辛矣此所
谓毖后患也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月令天子躬耕帝籍在孟春择元日命民社在仲春
此诗之序言籍田而祈社稷岂籍田与祈社稷皆歌
故曰拚飞维鸟先儒谓犹言先为鼠后为虎先为蚁
后为廌不必谓桃虫化为鸟此义尤长蓼之味辛予
既未堪周家多难之事则予身又将萃于辛矣此所
谓毖后患也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月令天子躬耕帝籍在孟春择元日命民社在仲春
此诗之序言籍田而祈社稷岂籍田与祈社稷皆歌
卷二十六 第 35b 页 WYG0072-0394d.png
此诗如春夏祈榖同歌噫嘻之类欤或曰王为群姓
立社曰泰社自为立社曰王社意以为仲春命民社
乃泰社也王社之礼或行于籍田之时未可知也
载芟载柞(侧/伯)其耕泽泽(释/)千耦(五/口)其耘徂隰徂畛侯主
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有嗿(勃/感)其馌(于/辄)思媚其妇有
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与(户/南)斯活驿
驿(亦/)其达有厌(于艳/下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表/娇)载穫
济济有实其积(子/赐)万亿及秭(姊/)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
立社曰泰社自为立社曰王社意以为仲春命民社
乃泰社也王社之礼或行于籍田之时未可知也
载芟载柞(侧/伯)其耕泽泽(释/)千耦(五/口)其耘徂隰徂畛侯主
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有嗿(勃/感)其馌(于/辄)思媚其妇有
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与(户/南)斯活驿
驿(亦/)其达有厌(于艳/下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表/娇)载穫
济济有实其积(子/赐)万亿及秭(姊/)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
卷二十六 第 36a 页 WYG0072-0395a.png
洽百礼有飶(蒲/即)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
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载始也徂往也侯维也传曰如农夫之务去草芟夷
蕴崇之此除草谓之芟也秋官柞氏掌攻草木及林
麓此除木谓之柞也泽泽始耕土解散之状也千耦
其耘去草木者众也畛田畔之路也隰畛外之地也
主家长也伯长子也亚仲子也旅子弟也彊民之有
馀力来助者地官遂人曰以彊予任氓以闲民转移
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载始也徂往也侯维也传曰如农夫之务去草芟夷
蕴崇之此除草谓之芟也秋官柞氏掌攻草木及林
麓此除木谓之柞也泽泽始耕土解散之状也千耦
其耘去草木者众也畛田畔之路也隰畛外之地也
主家长也伯长子也亚仲子也旅子弟也彊民之有
馀力来助者地官遂人曰以彊予任氓以闲民转移
卷二十六 第 36b 页 WYG0072-0395b.png
执事者春秋传曰凡师能左右曰以自侯主以下言
民之乐趋于农役无小无大皆在田间也嗿者众人
饮食之声也妇人行馌为夫者则媚其妇为妇者则
依其夫言交相慰劳也略利也俶始也耜既利而始
田事也南亩者田以向阳为善也人既勤器既利田
既善于是播殖百榖之种皆与气而生也驿以通达
为义驿驿其达言其种之萌牙通达出地也厌以餍
足为义有厌其杰言其气之餍足杰然而秀也视其
民之乐趋于农役无小无大皆在田间也嗿者众人
饮食之声也妇人行馌为夫者则媚其妇为妇者则
依其夫言交相慰劳也略利也俶始也耜既利而始
田事也南亩者田以向阳为善也人既勤器既利田
既善于是播殖百榖之种皆与气而生也驿以通达
为义驿驿其达言其种之萌牙通达出地也厌以餍
足为义有厌其杰言其气之餍足杰然而秀也视其
卷二十六 第 37a 页 WYG0072-0395c.png
苗则餍足而不瘠视其麃则绵绵而相续古字多相
通麃疑䅺字据字书䅺稻秀出者今田家言禾穗始
出必曰放䅺盖本诸此载穫济济则既熟而刈穫济
济而众故有实之可积也万亿及秭言其多也始则
为酒醴而进祖妣终则百礼无不备以见其有馀用
也说文曰飶食之香有飶言其馔也楚辞曰奠桂酒
兮椒浆有椒言其酒也飨宾客养耆老皆用酒食以
食为邦家之光以酒为胡考之宁互言之也古文多
通麃疑䅺字据字书䅺稻秀出者今田家言禾穗始
出必曰放䅺盖本诸此载穫济济则既熟而刈穫济
济而众故有实之可积也万亿及秭言其多也始则
为酒醴而进祖妣终则百礼无不备以见其有馀用
也说文曰飶食之香有飶言其馔也楚辞曰奠桂酒
兮椒浆有椒言其酒也飨宾客养耆老皆用酒食以
食为邦家之光以酒为胡考之宁互言之也古文多
卷二十六 第 37b 页 WYG0072-0395d.png
有此体或曰大亨以养圣贤故为邦家之光酌大斗
以祈黄耇故致胡考之宁义亦通卒章谓非苟且非
今日始为此礼举古以来皆如此也仪礼士冠礼曰
永受胡福释者曰胡犹遐也左氏传曰虽及胡耇释
者曰元老之称也与毛氏胡寿之义同说文曰胡牛
颔垂也又老狼亦垂胡今老者或有此状疑诗人取
诸此谚曰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绦胡岂项绦
乎
以祈黄耇故致胡考之宁义亦通卒章谓非苟且非
今日始为此礼举古以来皆如此也仪礼士冠礼曰
永受胡福释者曰胡犹遐也左氏传曰虽及胡耇释
者曰元老之称也与毛氏胡寿之义同说文曰胡牛
颔垂也又老狼亦垂胡今老者或有此状疑诗人取
诸此谚曰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绦胡岂项绦
乎
卷二十六 第 38a 页 WYG0072-0396a.png
良耜秋报社稷也
凡秋祀皆报也故秋祀社稷所以报丰年之赐也
畟畟(楚/侧)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与斯活或来瞻女
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居/黝)其镈(博/)斯赵(徒/了)以薅
(呼/毛)荼(徒下/同)蓼(了下/同)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穫之挃挃(珍/栗)积
(子/赐)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毗/志)如栉(侧/瑟)以开百室百室盈止
妇子宁止杀时犉(如/纯)牡有救(蚪/)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
人
凡秋祀皆报也故秋祀社稷所以报丰年之赐也
畟畟(楚/侧)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与斯活或来瞻女
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居/黝)其镈(博/)斯赵(徒/了)以薅
(呼/毛)荼(徒下/同)蓼(了下/同)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穫之挃挃(珍/栗)积
(子/赐)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毗/志)如栉(侧/瑟)以开百室百室盈止
妇子宁止杀时犉(如/纯)牡有救(蚪/)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
人
卷二十六 第 38b 页 WYG0072-0396b.png
畟畟犹测测耜入地之貌于耜为治田事之始故曰
俶载南亩播殖百榖之种皆与气而发生与载芟同
义或来瞻女谓田畯来视耕也载筐及筥盛馌之器
也饟具也其饟伊黍谓馌之具用黍也纠缭也言农
夫田閒所用之草笠以绳缭而成也镈耘田之器也
赵刺也斯赵言以镈刺地也薅拔去田草也荼蓼水
陆之秽草也秽草朽败则黍稷茂遂人力之所致也
穫之挃挃刈而有声也积之栗栗实而坚栗也其崇
俶载南亩播殖百榖之种皆与气而发生与载芟同
义或来瞻女谓田畯来视耕也载筐及筥盛馌之器
也饟具也其饟伊黍谓馌之具用黍也纠缭也言农
夫田閒所用之草笠以绳缭而成也镈耘田之器也
赵刺也斯赵言以镈刺地也薅拔去田草也荼蓼水
陆之秽草也秽草朽败则黍稷茂遂人力之所致也
穫之挃挃刈而有声也积之栗栗实而坚栗也其崇
卷二十六 第 39a 页 WYG0072-0396c.png
高如墉其相比如栉皆言积之多也其积既多遂开
百室以纳之百室既盈则农功毕而妇子宁矣盖农
功未毕则妇子皆在田閒不遑宁处也杀时犉牡谓
一色之牡牲也有救其角所谓社稷之牛角尺也然
则为王社之报祭明矣以嗣以续谓兴来岁继往岁
续古之人庶几不替其先矣
丝衣绎宾尸也高子曰灵星之尸也
商曰肜周曰绎皆谓祭之明日复祭之也复祭之义
百室以纳之百室既盈则农功毕而妇子宁矣盖农
功未毕则妇子皆在田閒不遑宁处也杀时犉牡谓
一色之牡牲也有救其角所谓社稷之牛角尺也然
则为王社之报祭明矣以嗣以续谓兴来岁继往岁
续古之人庶几不替其先矣
丝衣绎宾尸也高子曰灵星之尸也
商曰肜周曰绎皆谓祭之明日复祭之也复祭之义
卷二十六 第 39b 页 WYG0072-0396d.png
盖以宾尸此周之旧也其后礼家分天子诸侯曰绎
以祭明日卿大夫曰宾尸与祭同日高子不必为齐
人言小弁之诗者古人名字同者多矣幸而附见于
经必以传记所载之人一槩非之岂得为通论况周
以农事而开国而灵星左角为天田则农祥也农祥
见而祭之又从而绎之则周盖以为重祀矣高子虑
后世不知为灵星之尸故于序明言之后之传授者
存于经而莫敢废岂为虚言哉汉高帝去周未远当
以祭明日卿大夫曰宾尸与祭同日高子不必为齐
人言小弁之诗者古人名字同者多矣幸而附见于
经必以传记所载之人一槩非之岂得为通论况周
以农事而开国而灵星左角为天田则农祥也农祥
见而祭之又从而绎之则周盖以为重祀矣高子虑
后世不知为灵星之尸故于序明言之后之传授者
存于经而莫敢废岂为虚言哉汉高帝去周未远当
卷二十六 第 40a 页 WYG0072-0397a.png
庶事草创之时独诏天下立灵星祠疑得周之遗意
也
丝衣其紑(孚/浮)载弁俅俅(求/)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乃/代)鼎
及鼒(兹/)兕觥其觓旨酒思柔不吴(话/)不敖胡考之休
此诗为宾尸而作所言皆述祭之得礼也丝衣祭服
也紑洁鲜也弁爵弁也俅俅恭顺也此言衣冠之得
礼也堂堂上也基门塾之基也此言升降之得礼也
羊小牲也牛大牲也此言牺牲之得礼也鼐大鼎也
也
丝衣其紑(孚/浮)载弁俅俅(求/)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乃/代)鼎
及鼒(兹/)兕觥其觓旨酒思柔不吴(话/)不敖胡考之休
此诗为宾尸而作所言皆述祭之得礼也丝衣祭服
也紑洁鲜也弁爵弁也俅俅恭顺也此言衣冠之得
礼也堂堂上也基门塾之基也此言升降之得礼也
羊小牲也牛大牲也此言牺牲之得礼也鼐大鼎也
卷二十六 第 40b 页 WYG0072-0397b.png
鼒小鼎也此言器用之得礼也及既祭而饮福徒设
兕觥之罚爵亦觓然虚设而不用以与祭者皆得礼
虽饮以旨酒其容柔以和不吴无諠哗者不敖无倨
慢者胡考寿考之人也指为尸者而言谓皆尸之休
美足以及人者如此以弁为爵弁者盖士冠礼爵弁
服纯衣说者谓爵弁赤而微黑如爵之首色纯衣丝
衣也其馀有冠弁韦弁皮弁皆不以丝为衣然弁士
服也或谓绎礼轻使士或谓退尸有渐言丝衣言弁
兕觥之罚爵亦觓然虚设而不用以与祭者皆得礼
虽饮以旨酒其容柔以和不吴无諠哗者不敖无倨
慢者胡考寿考之人也指为尸者而言谓皆尸之休
美足以及人者如此以弁为爵弁者盖士冠礼爵弁
服纯衣说者谓爵弁赤而微黑如爵之首色纯衣丝
衣也其馀有冠弁韦弁皮弁皆不以丝为衣然弁士
服也或谓绎礼轻使士或谓退尸有渐言丝衣言弁
卷二十六 第 41a 页 WYG0072-0397c.png
已是不冕服也
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
成王作大武之舞以象武王之功其成也又为诗以
告焉名其乐章曰酌岂无其义哉序诗者发之曰言
能酌先祖文王之道以养天下谓武王至耆年方定
伐商之功前此皆遵守先志养之以晦所谓酌文王
之道以养人者正以未肯轻用兵故也书曰亦越武
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
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
成王作大武之舞以象武王之功其成也又为诗以
告焉名其乐章曰酌岂无其义哉序诗者发之曰言
能酌先祖文王之道以养天下谓武王至耆年方定
伐商之功前此皆遵守先志养之以晦所谓酌文王
之道以养人者正以未肯轻用兵故也书曰亦越武
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
卷二十六 第 41b 页 WYG0072-0397d.png
此丕丕基谓武王率循文王敉宁天下之功虽不敢
替其用武之义德而能谋从其宽容之德所以并受
此至大之基业夫敉宁之功宽容之德所谓文王养
人之道也序诗者之言与书立政之言合可谓深得
武王之用心且以著其名酌之义讵可轻废哉由成
王言之故以文王为先祖
于铄(舒/灼)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
蹻蹻(居/表)王之造(才/老)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替其用武之义德而能谋从其宽容之德所以并受
此至大之基业夫敉宁之功宽容之德所谓文王养
人之道也序诗者之言与书立政之言合可谓深得
武王之用心且以著其名酌之义讵可轻废哉由成
王言之故以文王为先祖
于铄(舒/灼)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
蹻蹻(居/表)王之造(才/老)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卷二十六 第 42a 页 WYG0072-0398a.png
于叹辞也铄盛也叹武王之师若是其盛而能遵文
王养天下之道与时俱晦也夫文王以纣在上故终
身自晦其迹以养天下之人今武王又能遵之故诗
人叹美之也纯大也熙广也至武王末年既大而且
广之时也是用大致天下之助为克商之举龙宠荣
也造成功也我成王宠受其蹻蹻以成王天下之造
又用是有以承嗣其业原其所自实赖武王之武功
本于至公足以允众故也使武王用兵出于私意则
王养天下之道与时俱晦也夫文王以纣在上故终
身自晦其迹以养天下之人今武王又能遵之故诗
人叹美之也纯大也熙广也至武王末年既大而且
广之时也是用大致天下之助为克商之举龙宠荣
也造成功也我成王宠受其蹻蹻以成王天下之造
又用是有以承嗣其业原其所自实赖武王之武功
本于至公足以允众故也使武王用兵出于私意则
卷二十六 第 42b 页 WYG0072-0398b.png
不足以取信于人成王何所恃以嗣其业也
桓讲武类祃(马/嫁)也桓武志也
讲武而类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皆师祭也此为武
王伐商之事明矣然是时有其事而无其诗以颂声
未作故也至成王制礼作乐于是作此诗以歌其事
亦以告于武王序诗者谓之武志盖发明武王讲武
类祃之时其志已欲保厥士而用四方定厥家而昭
于天后果能如其志可谓善得诗人之旨也
桓讲武类祃(马/嫁)也桓武志也
讲武而类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皆师祭也此为武
王伐商之事明矣然是时有其事而无其诗以颂声
未作故也至成王制礼作乐于是作此诗以歌其事
亦以告于武王序诗者谓之武志盖发明武王讲武
类祃之时其志已欲保厥士而用四方定厥家而昭
于天后果能如其志可谓善得诗人之旨也
卷二十六 第 43a 页 WYG0072-0398c.png
绥万邦屡(力/注)丰年天命匪解(懈/)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
以四方克定厥家于(乌/)昭于天皇以閒之
成王谓我今日所以能抚绥万邦且屡获丰年足以
见上天之命我有周可谓匪懈矣何以得此哉盖由
桓桓然有威武之武王保有熊罴虎贲之士使三千
人惟一心故能用四方诸侯之力以定我周家之王
业也于是遂叹美武王既有以昭格于天可谓能尽
皇王之道代商而有天下也大雅以武王为皇王盖
以四方克定厥家于(乌/)昭于天皇以閒之
成王谓我今日所以能抚绥万邦且屡获丰年足以
见上天之命我有周可谓匪懈矣何以得此哉盖由
桓桓然有威武之武王保有熊罴虎贲之士使三千
人惟一心故能用四方诸侯之力以定我周家之王
业也于是遂叹美武王既有以昭格于天可谓能尽
皇王之道代商而有天下也大雅以武王为皇王盖
卷二十六 第 43b 页 WYG0072-0398d.png
有天下之称也毛氏训间为代盖本之书多方曰天
降时丧有邦閒之说者谓使有国圣人代之然则此
诗所陈成王享其效武王有其志非序诗者不能知
之信诗序之有功于诗也
赉(来代/下同)大封于庙也赉序也言所以锡予善人也
左氏传载成鱄之言曰昔武王克商封其兄弟之国
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成鱄以
兄弟姬姓为言特明其亲睦耳既谓之大封则唯善
降时丧有邦閒之说者谓使有国圣人代之然则此
诗所陈成王享其效武王有其志非序诗者不能知
之信诗序之有功于诗也
赉(来代/下同)大封于庙也赉序也言所以锡予善人也
左氏传载成鱄之言曰昔武王克商封其兄弟之国
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成鱄以
兄弟姬姓为言特明其亲睦耳既谓之大封则唯善
卷二十六 第 44a 页 WYG0072-0399a.png
所在亲疏一也是以列爵惟五分土惟三见于武成
将帅之士使为诸侯见于乐记则大封于庙之实也
然以颂声未作故其诗阙焉至成王制作遂歌其事
于武王之庙序诗者发明诗人以赉名篇之意谓赉
所以锡予善人乃与论语周有大赉善人是富之言
合谁谓诗序不可信哉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亦/)思我徂维求定时周
之命于(乌/)绎思
将帅之士使为诸侯见于乐记则大封于庙之实也
然以颂声未作故其诗阙焉至成王制作遂歌其事
于武王之庙序诗者发明诗人以赉名篇之意谓赉
所以锡予善人乃与论语周有大赉善人是富之言
合谁谓诗序不可信哉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亦/)思我徂维求定时周
之命于(乌/)绎思
卷二十六 第 44b 页 WYG0072-0399b.png
凡诗人歌是人之事多假是人之言此诗既歌武王
大封于庙故假武王以为辞武王若曰文王既以忧
勤基王业我当受之矣可不敷陈是事而寻绎之乎
所寻绎者何求善人为诸侯以自卫是也我自今以
往唯知求善人以定王业耳此是周家受命之事于
是又叹曰所当寻绎思止字思字皆语辞也诗人以
求善人定王业为有周受命之事正得孔子周有大
赉善人是富之意盖尧曰一篇首陈帝王受命之大
大封于庙故假武王以为辞武王若曰文王既以忧
勤基王业我当受之矣可不敷陈是事而寻绎之乎
所寻绎者何求善人为诸侯以自卫是也我自今以
往唯知求善人以定王业耳此是周家受命之事于
是又叹曰所当寻绎思止字思字皆语辞也诗人以
求善人定王业为有周受命之事正得孔子周有大
赉善人是富之意盖尧曰一篇首陈帝王受命之大
卷二十六 第 45a 页 WYG0072-0399c.png
旨于尧舜禹则皆取其执中于汤则取其罪已于武
王则取其用善人然则赉诗之义序诗者一言尽之
矣
般(薄/寒)巡守(手/又)而祀四岳河海也
以般名篇序诗者苟无其说学者无所考信或以般
为乐或以般为游皆非王者巡守之本意窃谓巡守
则跋涉山川故取般为义异乎所谓乐与游也
于(乌/)皇时周陟其高山堕(土/果)山乔岳允犹翕(许/及)河敷天
王则取其用善人然则赉诗之义序诗者一言尽之
矣
般(薄/寒)巡守(手/又)而祀四岳河海也
以般名篇序诗者苟无其说学者无所考信或以般
为乐或以般为游皆非王者巡守之本意窃谓巡守
则跋涉山川故取般为义异乎所谓乐与游也
于(乌/)皇时周陟其高山堕(土/果)山乔岳允犹翕(许/及)河敷天
卷二十六 第 45b 页 WYG0072-0399d.png
之下裒(蒲/侯)时之对时周之命
于叹辞也皇美也叹美是周家为巡守之举也武成
言武王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乃
因行师而祭耳告于皇天后土不可谓告祭祡望所
过名山大川不可谓祀四岳河海皆非巡守之事况
武王既未及巡守是时始伐商亦不应有颂也然则
时迈般二诗为成王明矣诗人叹美成王巡守不惮
于陟其高山虽狭而长谓之堕山高而大谓之乔岳
于叹辞也皇美也叹美是周家为巡守之举也武成
言武王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乃
因行师而祭耳告于皇天后土不可谓告祭祡望所
过名山大川不可谓祀四岳河海皆非巡守之事况
武王既未及巡守是时始伐商亦不应有颂也然则
时迈般二诗为成王明矣诗人叹美成王巡守不惮
于陟其高山虽狭而长谓之堕山高而大谓之乔岳
卷二十六 第 46a 页 WYG0072-0400a.png
盖无不历焉允信也犹道也翕合也信其众河所经
之道合于大河无不至焉可谓跋涉山川矣故谓之
般也成王之跋涉果何所事哉因巡守而赖百神之
助故于敷天之下凡山川之神有功于民者皆裒集
于是而为祀事以对荅其赐四岳河海特举其大而
言之耳曰时周之命者诗人以为此是周受命之事
不可废也周颂言时周之命者再其一赉也其一般
也意谓周之受命明则赖善人之助幽则赖百神之
之道合于大河无不至焉可谓跋涉山川矣故谓之
般也成王之跋涉果何所事哉因巡守而赖百神之
助故于敷天之下凡山川之神有功于民者皆裒集
于是而为祀事以对荅其赐四岳河海特举其大而
言之耳曰时周之命者诗人以为此是周受命之事
不可废也周颂言时周之命者再其一赉也其一般
也意谓周之受命明则赖善人之助幽则赖百神之
卷二十六 第 46b 页 WYG0072-0400b.png
助故申言之
诗补传卷二十六
诗补传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