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072-02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一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鱼藻(早下/同)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胡/老)京将不
能以自乐(洛下/同)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凡思古之诗终篇皆陈古事惟下泉思明王贤伯上
 二章刺时卒章乃有思古之言宾之初筵不言思古
 而首二章陈古后三章刺时大田止言矜寡不能自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072-0273b.png
 存桑扈止言君臣上下动无礼文未尝言思古而二
 诗皆陈古事独鱼藻序言思古之武王而其诗止言
 万物失其性王将不能自乐之意与众篇特异先儒
 泥思古武王之说遂以是诗三章为武王之事殊不
 知凡言思古皆序诗者发明作诗之意其閒有诗所
 不及者甚多未易悉举窃意序诗者谓周之镐京武
 王始都之是时万物皆遂其性故武王居之则为可
 乐今幽王虽居镐京而万物失其性幽王岂能独乐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072-0274a.png
 哉故于诗人言所不及者以思古武王一言发明诗
 人言外之意与孟子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
 不乐之意同何以知其非武王之事以诗人之辞意
 而知之也
鱼在在藻有颁(符/云)其首王在在镐岂(若/在)乐饮酒鱼在在
藻有莘(所/巾)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
蒲王在在镐有那(乃/多)其居
 诗人以鱼跃于渊为得性以鱼在于沼为非乐今言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072-0274b.png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盖水必浅涸然后鱼在藻间虽
 跳踯往来人皆以为鱼之乐然此乃鱼窘迫之状非
 其性也惟浮荡小鱼或弄水草以求口食亦时焉而
 已至依于其蒲则窘又甚矣不敢动矣前言在藻犹
 为在浅水之中已首尾俱露为人所见后言依蒲则
 蒲生于岸姑依此以匿其形耳岂非不得其所乎况
 颁大貌莘长貌首大而尾长乃鱼之瘠者水深而鱼
 肥必头小而尾短今犹可验也诗人非直谓鱼之失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072-0274c.png
 性也盖以鱼譬民谓幽王之民处于乱世其蹙迫恐
 惧亦若鱼之在藻依蒲也诗曰我有旨酒嘉宾式燕
 绥之又曰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此王者之燕乐也今
 曰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饮酒乐岂有那其居犹言王
 何在在镐也王虽在镐饮酒岂而又乐乐而又岂乃
 沈湎独乐耳能安其居乎玩诗人之辞意以推见物
 理知其非武王之事也或曰诗人言万物盛多既取
 鱼丽故言万物失性乃取鱼藻以为举鱼一物之失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072-0274d.png
 性以见他物皆失性也意亦通然不若以鱼譬民于
 义为长盖人为万物之灵言万物失性则民可知矣
 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直遥/下同)不能锡命以
礼数(色/角)徵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
 此诗之序有见微之说案史记褒姒不好笑万方故
 不笑幽王为数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
 大笑幽王欲悦妇人至以烽燧为戏自常人观之以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072-0275a.png
 为事若甚微君子忧之以为后真有寇诸侯不信则
 将罹大祸及废申后去太子宜臼申侯怒乃与缯西
 夷犬戎攻幽王王举烽火莫有至者遂杀幽王于骊
 山之下尽取周赂而去岂非大祸乎且无故而召诸
 侯可谓侮慢矣及其至也又不能锡命以礼故思古
 之王者所以待诸侯者无所不用其至未尝忽于其
 微况敢数徵会而无信义邪盖深讥数举烽火之事
 也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072-0275b.png
采菽采菽筐之筥(举/)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必/)(弗/)(衔/览)泉言采
其芹(巨/斤)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匹/弊)鸾声嘒嘒(呼/惠)
载骖(七/南)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弗/)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
(舒/)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
之维柞(子/落)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多/见)天子之邦乐
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婢/延)左右亦是率从汎汎(芳/剑)杨舟
(弗/)(力/驰)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072-0275c.png
(频/尸)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诗人以物为喻惟国风为多二雅则主于言政亦时
 取物以见意是诗五章皆以物为比几与国风相似
 虽曰陈古事乃变雅之体也菽叶谓之藿案公食之
 礼飨宾有铏羹用牛则以藿芼之此物之微而可用
 者也既欲其用可无器以贮之乎楚葵谓之芹案醢
 人之职加豆之实以芹为菹则配以兔醢此物之美
 而可贵者也既欲其美可无泉以养之乎赤芾以蔽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072-0275d.png
 膝而其下又有行縢邪缠于胫谓之邪幅左氏曰带
 裳幅舄言其相副也枝叶蓬蓬而盛由维柞之根本
 有以滋之杨舟汎汎而流由绋繂以为纚有以系之
 五章取五物虽各有其义大槩皆言天子之于诸侯
 不可无锡命之礼也一章采菽之喻谓将采菽以为
 芼必有筐筥方圆之器以贮之况王者之于诸侯可
 无礼以宠之乎今于其来朝既欲予之以车马之富
 又欲予之以衮服之贵则所以宠之者甚至故其言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072-0276a.png
 有加而无已也二章采芹之喻谓将采芹以为菹必
 有觱沸涌出之泉以养之况天子之于诸侯可无泽
 以及之乎今于来朝视其旂则淠淠而飞动听其车
 则嘒嘒而中节而其马又或骖或驷而不乱则所以
 惠之者有素故其所届有威仪之可观也三章赤芾
 之喻谓赤芾之在股所以蔽其下而其下则有邪幅
 以副之不敢以有蔽而不自偪束也以况诸侯虽蒙
 王者之蔽覆自能偪束来朝以交于上不敢纾缓故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072-0276b.png
 天子喜之又欲予之也天子既予之故诸侯乐之以
 为天子之宠命是以福禄申重于我也四章维柞之
 喻谓柞木之枝叶蓬蓬而盛必赖根本之壮以滋之
 故枝叶亦能为根本之助以况诸侯既被王者之泽
 以富彊其国故其力足以为殿于天子之邦以禦后
 患盖诸侯附缀于天子诚如军之有殿以其能禦患
 所以能同天子之福禄也诸侯同天子之福禄岂惟
 一己哉凡左右之臣皆平平而辨治亦是率从诸侯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072-0276c.png
 而受福禄也五章杨舟之喻谓以杨木而为舟汎汎
 于中流必得绋繂以为纚而系之故舟之涉险斯能
 无飘泊之忧以况王者有信义以维持诸侯既可以
 无患而天子又益庇之如葵之卫其足盖天子为天
 下首诸侯乃足也以其赖天子之庇所以受福禄之
 膍厚也诸侯受福禄之厚岂止一端㦲凡所以优游
 享其逸乐者亦是福禄膍厚而至此也窃尝谓君臣
 交际之道贵乎两尽也桑扈言彼交匪敖上之交乎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072-0276d.png
 下也采菽言彼交匪纾下之交乎上也上能匪敖则
 能接下矣故受福于天曰万福来求受福于天也下
 能匪纾则能谨度矣故受福于君曰天子所予受福
 于君也彼交匪敖有天道下济而光明之象彼交匪
 纾有地道卑而上行之象君臣同以彼为称犹君臣
 同以尔为称也是诗五章皆比而赋之也
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呼/报)谗佞骨肉相怨
故作是诗也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072-0277a.png
 序言不亲九族而诗指言兄弟盖作此诗者其兄弟
 乎夫天属友爱所宜厚者而至于相怨则九族可知
 矣所谓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凡同禀血气于父
 祖上世者孔氏谓如骨肉之相附然则宗族皆可谓
 之骨肉此其證也自古不亲九族多因谗佞之间如
 晋献公信骊姬而去群公子楚怀王信上官而逐屈
 氏此其尤著者诗不显言谗佞而序发之使此序不
 作于当时岂能知其故哉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072-0277b.png
骍骍(息/营)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息/徐)远矣
 此章言兄弟亲族不可相远也骍马赤黄色古人角
 弓多以朱漆饰之又彤弓亦言其赤也说者以骍为
 调利于训诂不通且是诗言骍骍角弓翩其反矣谓
 弓为物其体往来张之则内向弛之则外反既言翩
 其反矣谓其弛也乃以调利释之可乎角弓虽外反
 乃角之性本然张而内向乃矫揉为之也故喻兄弟
 之相亲当如弓然亦犹以唐棣之华反而不覆比兄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072-0277c.png
 弟之意同也在物犹能知反况兄弟与昏姻皆不当
 相远也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章言上不能亲睦则下必化之也尔指王也凡美
 诗尔其君亲之也刺诗尔其君鄙之也谓王与兄弟
 亲族相远则民必皆然矣盖上之所为是教民也下
 之所为必效上也
此令兄弟绰绰(处/若)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羊/主)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072-0277d.png
 此章言民之化上惟不善者易动若其善者固不肯
 变也此令兄弟乃其善者也故王虽化之以薄自能
 宽裕相容惟不令兄弟则交相为病不复相容矣人
 情多然诗人之言信矣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此章言不善者之化上殆有甚焉谓民既丧其良心
 不知反已惟知望人故各据一方而相怨犹言各守
 一见各持一说不肯相体悉也既不相体悉故相谗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072-0278a.png
 相倾以取爵位无复逊让至于亡而后已也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嗣/)宜饫(于/据)如酌孔取
 此章言民既不知相逊则无复长幼之节其长者反
 听于幼者是老马反为驹也不顾其后乃戒幼者之
 言也谓幼者亦将老矣他日其如少者何彼之贪冒
 不逊如食物者宜知饫饱而不能止如酌酒者但知
 多取而不知节安得不生疾患邪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072-0278b.png
 此章言民既不逊矣王宜改过亲亲以化其薄俗今
 王方且又以薄化之如猿猱之跳踉又教之使升木
 也如涂泥之污秽又以涂附著之也徽美也猷道也
 若王果有是善道以动化于上则小人相与连属于
 下皆效王之所为矣
雨雪瀌瀌(符/骄)见晛(乃/见)(越/)消莫肯下(遐/稼)(惟/季)式居娄(力/住)
骄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莫/侯)我是用忧
 此二章以雨雪喻人之谗佞以见晛喻王之明察晛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072-0278c.png
 日气也雨雪虽瀌瀌而盛见日气则盛者消矣今王
 乃不肯以恩义下及九族而自居以骄慢且屡为之
 而不知止是不能明察也彼谗佞何由而去乎雨雪
 虽浮浮而积见日气则积者流矣今王骨肉相视如
 南蛮髦夷然谓无中国之礼义也岂复能明察而去
 谗佞乎诗人之忧可胜道哉说者谓髦西夷之别名牧
 誓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髳与髦音义同是诗八章
 其二章三章四章赋也馀皆比而赋之也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072-0278d.png
(郁下/同)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丁/仲)诸侯皆
不欲朝(直/遥)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终之以怀诸侯盖王者之于
 八者皆足以致诸侯之从违今幽王暴戾无亲而刑
 罚不中则于亲亲之道既失矣所谓刑罚不中如废
 申后逐太子其大者如此则小者为可知故诸侯皆
 不欲朝谓王者之施于亲者若此寡恩则其暴戾之
 政岂复可亲近曰不可朝事谓不可亲近也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072-0279a.png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悼/)无自昵焉俾予靖之
后予极焉有菀者柳不尚愒(欺/例)焉上帝甚蹈无自瘵(侧/界)
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菀茂木也尚庶几也不敢斥王故托言上帝也蹈动
 也昵近也靖安也瘵病也极至也迈往也柳菀然而
 茂可以庇下人岂不庶几其可愒息也喻王者居势
 位可以庇诸侯岂不庶几其可朝事也以王甚暴戾
 变动不常如此我何敢自求昵近何敢自取瘵病使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072-0279b.png
 我安以俟之冀其能改而后我将至王所故曰极我
 将往朝王故曰迈上二章诸侯同列相勉之言故曰
 俾予靖之下一章谓终不可朝事何为欲俟之故曰
 曷予靖之
有鸟高飞亦傅(附/)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
居以凶矜
 傅臻皆至也前二章既以上帝斥王此章所谓彼人
 乃诸侯自指其同列也谓鸟之高飞犹可至于天而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072-0279c.png
 彼之为诸侯者以王者不可朝事其心茫然无所至
 乃鸟之不如甚言其不可亲近也何为我尚欲安以
 俟之王者方且自居以凶暴骄矜不可望其能改矣
 此诸侯所以不复来朝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张/丈)民衣服不贰从
(七/容)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扶/又)见古人

 小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盖周室京师之人见中都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072-0279d.png
 衣服侈异故作是诗圣人删诗特为润色以为中都
 之风俗由长民者衣服不贰故见之于燕处之间者
 皆有常而不变易宜其民之化之其德之无二三亦
 如其衣服之有常也今不复见矣此皆圣人之遗言
 见之缁衣之篇谁谓诗序之可忽哉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
民所望(亡/)
 说者谓都人也君子也古之长民者也士也女也长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072-0280a.png
 民者所齐而成之者也窃以为不然凡中都之人四
 方视以为风俗君子女则中都巨室之女也于士言
 都人指其士之身也于女言君子指其女之家也中
 都之士女不为侈异之习由长民者有以率之于上
 也诗不及长民者特言士女耳然言士及狐裘充耳
 言女及尹吉皆非贫贱者也此章言都人之为士者
 黄衣狐裘为燕居之服而出言则成文章所谓服先
 王之法服道先王之法言其服与言既相称故其行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072-0280b.png
 归于京周万民皆望其容服不生慢易而为法也下
 三章皆言士女此章独言士盖既言行归于周万民
 望之以为法则若女则处君子之家不当言民望以
 为法则恶其亵也此所以不及女欤
彼都人士台笠(立/)(侧/基)(七/活)彼君子女绸(直/留)直如发我
不见兮我心不说(悦/)
 此章言中都巨室之士女容服俭素士则以扶须之
 草为笠以缁布为冠古者以草笠为尊野服而始冠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072-0280c.png
 用缁布冠此皆幼贱之服而士服之其俭素可知也
 女则不为华靡其首饰绸直一如发之本然谓不用
 髲剃为高髻之类亦言其俭素也说者以绸直如发
 为女子情性密致操行正直如发之本末无隆杀颇
 为穿凿且女子情性操行岂他人所能知下章卷发
 如虿发则有旟则不能为说安有一诗三言发而以
 一为比以二为赋可乎今我不得见此俭素之俗所
 以心之不乐也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072-0280d.png
彼都人士充耳琇(秀/)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
我心苑(于/粉)
 琇美石也以美石为瑱而实其耳也说者读吉为姞
 谓尹氏姞氏也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
 杜预曰尹氏周之世卿也宣公三年郑石癸曰姞吉
 人也后稷之元妃也诗以韩姞为厉王之甥则姞氏
 周之旧姻也尹氏既为世卿姞氏既为旧姻皆望族
 也此章言士之冠有充耳虽加严饰而不越于礼为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072-0281a.png
 可贵女亦有礼法人见之不问而知其为尹氏姞氏
 之女也今我不得见所以我心苑屈而郁结不舒也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权下/同)发如虿(敕/迈)我不
见兮言从之迈
 深则厉以带之长反之于腰有如厉也虿螫虫尾末
 揵然似发曲上卷然也此章言士则垂带而能反之
 于腰女则理发而能卷然不乱皆自敛饬之意今我
 不得见矣得见则从之往盖思慕之至也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072-0281b.png
匪伊垂之带则有馀匪伊卷之发则有旟(馀/)我不见兮
云何盱(喜/俱)
 旟言如旟之有斿也盱言张目而望也此章言士非欲
 垂带如厉以带之有馀也女非欲理发如虿以发之
 有旟也皆言本非好为容饰之意我今不得而见矣
 所以张目而望也是诗五章皆赋也
采绿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
 序言刺怨旷谓幽王之时征役之繁使民怨旷故刺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072-0281c.png
 之耳他诗为怨旷而作亦多矣皆明言刺其君或明
 言刺时此诗独不言岂此诗作于当时不敢斥幽王
 欤说者遂生穿凿谓妇人不当怨旷不能如汝坟之
 勉以正殷其雷之劝以义故刺之殊不知彼文王之
 时此幽王之时责妇人以文王之化而不刺幽王无
 以化之其可乎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弓/六)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自旦至食时为终朝绿王刍也两手曰匊发卷曰局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072-0281d.png
 采易得之菜终朝不能盈匊心不在焉思其夫故也
 妇人以夫久役不归不事膏沐故发曲而卷不暇恤
 也俟其归始当沐耳凡诗有薄言皆未足之意谓沐
 而又沐也与卒章意同
终朝采蓝(卢/谈)不盈一襜(尺/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占/)
 蓝可染青亦易得之物也衣蔽前曰襜终朝采之不
 盈一襜以思故也詹与瞻同五日所期之日也期逝
 不至故至六日犹不得见也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072-0282a.png
之子于狩(尺/救)言韔(敕/亮)其弓之子于钓(吊/)言纶之绳
 之子指其夫妇人思而不得见因念及夫在家时往
 狩我则为纳弓于韔往钓我则为治纶为绳言其乐
 而相助也
其钓维何维鲂(防/)及鱮(叙/)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妇人既思及渔猎因谓使其夫且归复为鱼钓之乐
 所得何物当有鲂鱮之美而大果得此鱼则当观之
 又观言乐而无已也是诗四章上二章兴也下二章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072-0282b.png
 赋也
黍苗刺幽王也不能膏(古报/下同)润天下卿士不能行召伯
之职焉
 诗所言皆宣王命召伯营谢邑之事岂南国之人在
 幽王时劳苦故思召伯而为此诗乎序言不能膏润
 天下亦推广而言之谓当时之卿皆能如召伯营谢
 说以使民则天下皆被其泽矣
芃芃(蒲/东)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力/报)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072-0282c.png
 芃芃长茂猊悠悠远行猊召伯穆公也宣王将以申
 伯邑于谢先使召伯往营之召伯能知民之劳有以
 劳之如阴雨之膏黍苗言民之说之如苗之长也
我任(壬/)我辇(力/展)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曷卜/同)云归哉
 任谓负任者辇谓挽辇者车谓将车者牛谓牵傍牛
 者此言召伯之遇役夫有以得其欢心皆欣然从役
 其南行之事既已集办不复久役遂命之以何不即
 归盖犹言何不也此其所以悦欤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072-0282d.png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徒言徒行者御言御车者五百人为旅二千五百人
 为师春秋传曰诸侯之制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召伯
 天子之卿视君故言师旅也申言行事集办何不归
 处此言召伯劳民不厌于重复也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肃肃严正之猊谢功谢邑之功也召伯营治谢邑而
 征行之师烈烈威武所以能定申伯之宅所谓成之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072-0283a.png
 者如此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召伯往营谢邑度其原隰之宜
 则土田治矣道其水泉之利则沟洫治矣此所以能
 定申伯之宅而申伯方面之体增重足以镇抚南服
 而宣王无南顾之忧所以王心则宁也始终陈宣王
 之事以刺幽王之不然是诗五章一章兴也馀皆赋
 也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072-0283b.png
隰桑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见君子尽心以
事之
 小人得志而在位则君子勇退而在野此消长之理
 也诗人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与无将大车悔将小
 人之意同恶小人而悔将之好君子而喜事之此好
 恶之公也作是诗者其贤矣乎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乃/多)既见君子其乐(洛下/同)如何隰桑
有阿其叶有沃(乌/酷)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072-0283c.png
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交/)
 下湿曰隰诗人常配山以言之隰谓山下积水之地
 阿则隰之旁也有阿谓阿之所有也桑在阿故色常
 润君子在野虽退而穷处常自得其乐犹桑在阿其
 叶难然而盛沃然而泽幽然而密此乃人不知而不
 愠真君子人也故诗人思得见之其乐当如何谓其
 心乐君子之德音胶固而不可解所谓思尽心以事
 之者也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072-0283d.png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此章谓我之爱君子出于诚心而君子远在于野不
 可以告语我既不能远告君子以心之所好所以藏
 其爱于中未知何日可忘也与终不可谖兮之意同
 是诗四章其一章二章三章比而赋之卒章赋也
白华(花下/同)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又得褒
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
能治周人为(于/伪)之作是诗也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072-0284a.png
 他诗皆刺幽王此诗独刺幽后说者以为误非也诗
 人谓幽王所以黜妻屏子皆由褒姒之故使褒姒无
 嫉妒之行能辅佐君子不至是也诗人刺幽后盖箴
 砭其病源也病源弗除则下国之人化其无道以妾
 为妻以孽代宗幽王岂能治之乎此白华所为作也
白华菅(奸/)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白华一名野菅谓可沤以为菅诗人尝以比孝子白
 华菅兮喻申后宜为后也易曰藉用白茅无咎盖茅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072-0284b.png
 之为用惟以藉物谓用在物下也诗曰白茅包之又
 曰白茅纯束包与束亦犹藉也白茅束兮喻褒姒当
 在下为人所用不当上僭也之子指幽王我指申后
 也谓幽王黜申后而远之使之失位而独处也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英英云猊白云天地之气覆露菅茅润泽不偏天步
 言天运也不犹言不如也谓天运艰难故幽王偏宠
 褒姒而弃申后是云之不如也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072-0284c.png
(符/彪)池北流浸(子/鸩)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池水滮然而流虽为微小犹可激之北流以浸溉稻
 田何以王者恩泽之大乃不能施及配耦而黜之此
 诗人所以悲啸而歌有伤怀抱硕人指申后也念彼
 申后有硕大之德而见黜也卫庄姜失位诗人亦以
 硕人目之亦此意也
(徂/焦)彼桑薪卬烘(火/东)于煁(市/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桑可以蚕岂宜为薪今樵者已薪之卬我也谓我以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072-0284d.png
 桑薪烘于烓灶以充庭燎喻申后有硕大之德而见
 黜犹以桑为薪也诗人以硕人见黜之故所以心忧
 而劳也煁烓灶也谓无釜之灶用以然火照物者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七/倒)视我迈迈
 此章戒幽王勿谓纵褒姒为不善而人不知也譬之
 鼓钟于宫中可谓幽深之地而声则闻于外我念王
 所为常懆懆而不安王乃视我迈迈然疏远曾不顾
 我何哉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072-0285a.png
有鹙(秋/)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此章言幽王不分淑慝秃鹙性贪浊鹤性高洁二物
 皆以鱼为食今鹙在鱼梁鹤在山林是鹙得所而鹤
 失所也鹙喻褒姒鹤喻申后幽王养鹙而弃鹤诗人
 所以心劳而忧不己也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鸳鸯匹鸟也鸟之雌雄犹得并栖于梁各戢其左翼
 以相依于内今王乃弃申后曾禽鸟之不如由王惑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072-0285b.png
 于嬖妾丧其良心所以不一其德卫风男女相弃诗
 人亦以二三其德责男子与此同意
有扁(边/显)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都/礼)
 扁卑猊乘石也疧病也扁然之石当履之以乘车喻
 褒姒止可以为嬖妾今王乃以为后是以卑人为主
 也王既以妾为后所以远黜申后使我忧之至于病
 也是诗八章皆比而赋之也
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于/鸩)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072-0285c.png
(下/同)(嗣下/同)教载之故作是诗也
 说者谓是诗乃微臣从大臣出使于外而大臣不恤
 其劳者也考诗三章或言我劳如何或言岂敢惮行
 信其为道路所作夫贵而忘贱大不恤小可谓无仁
 心矣此乱之道也故曰刺乱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
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
(徒旦/下同)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072-0285d.png
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
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黄鸟即栗留也绵蛮小鸟猊或曰声也于声言绵蛮
 亦鸟之方雏故听其声绵蛮细弱不可辨盖黄鸟之
 尚小者未能高飞升于乔木则其声绵蛮或止息于
 丘之阿曲或止息于丘之一隅或止息于丘之傍侧
 喻微贱之臣未能自致高位故依附大臣以出使故
 一章言道之云远无如劳何二章言非敢惮行也恐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072-0286a.png
 迟缓不能疾走耳三章言非敢惮行恐困踬不能至
 耳趋疾行也极至也国语曰齐朝驾而夕极于鲁使
 大臣肯用仁心不忘微贱则必能饮食以济其饥渴
 教诲以接其言语命后车以载之以免其劳苦之患
 矣大学断章取止于丘隅之意义在知其所止耳或
 者牵合为说非善学诗者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
 也
(户/故)叶人夫刺幽王也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老/刀)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072-0286b.png
𩟷(于/恭)(许/气)不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
 頍弁之刺幽王谓暴戾无亲不能宴乐同姓宾筵之
 刺幽王谓媟近小人饮酒无度然则幽王非能俭也
 特礼之所当行者乃弃而不用耳说者曰牛羊豕为
 牲系养者曰牢熟曰𩟷腥曰饩生曰牵地官充人掌
 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亨人掌
 内外𩟷之爨左氏曰饩牵竭矣谓牲可牵行饩是已
 杀由是言之则幽王于同姓及宾客之礼皆废矣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072-0286c.png
幡幡(孚/烦)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
(白/交)之燔(烦/)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
(只/)之君子有酒酌言酢(才/洛)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
有酒酌言酬(市/周)
 幡幡叶猊亨谓熟之也鲜者毛炮之乾者燔之柔者
 炙之治兔之宜也炮谓炮于火下燔谓燔之火上炙
 谓以物贯而举之故炕火曰炙炕举也燔近火炙远
 火也亨瓠叶为饮酒之菹治兔首为饮酒之殽物之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072-0286d.png
 至微薄者也君子谓古之王者与同姓宾客燕饮必
 先酌而尝其旨否然后主人则酌以献宾宾则酌以
 酢主人主人又酌以酬宾其献酬交错礼文至缛也
 而所用之物若是其至微薄何哉盖幽王废礼故甚
 言其薄者以愧之未必皆然也是诗四章皆赋也
渐渐(土衔/下同)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
命将率(所/类)东征役久病在外故作是诗也
 序戎狄叛之槩言之也此诗以荆舒不至之故征役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072-0287a.png
 者久病于外诗人记士卒远行深入蛮夷之地山川
 之阻风雨所困战伐未休疾疫相仍故曰久病也荆
 谓楚也舒即舒鸠舒鄝舒庸舒龙谓之群舒以地言
 之皆在周东也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
遑朝(直/遥)矣渐渐之石维其卒(在/律)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东征不遑出矣
 渐渐山石廉利高峻猊武人将帅也没尽也言士卒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072-0287b.png
 从将帅东征所历之路山石廉利高峻攀援陟降人
 马俱病其山穷者川断之也其川尽者山间之也山
 川重复劳苦之极何有穷尽且忧将帅不得朝于京
 师不得出此险阻忧已而不忘将帅厚之至也
有豕白蹢(的/)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普/郎)(徙/何)矣武人
东征不遑他矣
 蹢蹄也烝众也毕星也离历也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东南之豕四蹄多白天气郁蒸则众豕涉波此雨之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072-0287c.png
 候见于地也毕为阴雨之星月离毕星则雨此雨之
 候见于天也士卒在险阻之中惟雨是忧故见雨之
 候又忧将帅亦窘阴雨不遑及他也与上二章之意
 同是诗三章皆赋也
(条下/同)之华(花下/同)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
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
己逢之故作是诗也
 下则戎狄交侵征伐不息上则天降饥馑民卒流亡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072-0287d.png
 周室不可为矣故诗人闵之而已
苕之华芸(云/)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
青青(子/零)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苕陵苕也华将落则黄芸者黄之甚也青青则华尽
 落独有叶耳以凋落之苕华比周室衰微之极虽未
 亡犹亡也忧而至于伤生不如死之愈人情至此所
 谓其民困也
(子/桑)羊坟(扶/云)首三星在罶(柳/)人可以食鲜(息/浅)可以饱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072-0288a.png
 羊牡曰羒羊牝曰牂坟大也三星心星也罶寡妇之
 笱也牂羊而坟其首瘠之甚也三星之光在罶以夜
 而渔也牝羊能生育人所爱惜且瘠而首大此岂忍
 充庖厨而今食之矣寡妇无助不可以夜出今以无
 食之故赖三星之光而施捕鱼之笱此二者皆为饥
 馑所迫不得已之甚也虽然羊也鱼也亦姑可以为
 食耳岂可望饱乎盖非榖粟不饱也是诗三章上二
 章皆比而赋之卒章赋也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072-0288b.png
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佩/)叛用兵
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
 此诗所刺主意在视民如禽兽之一语盖当衰微之
 时外则四夷见侵内则中国叛去果能用兵以救乱
 亦岂得已哉惟其无不忍人之心轻用其民征伐既
 久士卒凋耗又驱市人而战无有得免者所谓何人
 不将何人不矜是也岂非视民如禽兽乎此君子所
 以忧周室之将亡也说者曰文王视民如伤周之所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072-0288c.png
 以兴幽王视民如禽兽周之所以亡可不监哉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
人不矜(古/顽)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草至秋则色变而为黄至冬则黄者又变而为玄矣
 玄黑腐也此以兴征役之久也何日不行谓自草之
 生而至黄而且黑犹未息也何人不将谓何人不相
 从而行也何人不矜谓何人不无妻而矜也经营四
 方谓征伐非一方也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谓幽王视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072-0288d.png
 役夫不以为民而不知爱也
匪兕(徐/履)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薄/红)
狐率彼幽草有栈(士/板)之车行彼周道
 率循也旷空也芃毛尾长猊栈车士车也说者以为
 役车盖不得其说也此二章兕虎有狐之喻谓王既
 视民如禽兽则视士亦然兕虎当在旷野今我民非
 兕虎而使循旷野而行狐当在幽草今我士非狐而
 使循幽草而行故诗人既哀征役之夫朝夕奔走不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072-0289a.png
 暇又念为士而乘栈车者亦被驱而往行彼周道之
 中失其所也孟子曰无故而戮民则士可以徙盖不
 爱民必不爱士也是诗四章皆兴也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072-0289b.png
 
 
 
 
 
 
 
 诗补传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