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072-01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八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周武王封尚父吕望于营丘即临淄县是也其封域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故齐
 为大国后五世哀公政衰纪侯谮之于懿王使烹焉
 故变风始作齐之次郑以郑既不能辅周室复先王
卷八 第 1b 页 WYG0072-0116b.png
 之旧所望者齐晋之霸主耳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
戒相成之道焉
 哀公荒淫怠慢盖由内无贤妃贞女之助使哀公有
 内助夙夜警戒亦有相成之理序诗者之言以恕待
 之谓其中人之资可上可下也昔周宣王亦中才之
 主也尝夜卧晏起姜后脱簪珥待罪曰妾不才淫心
 见矣致君子于失礼宣王曰寡人之罪遂勤于政事
卷八 第 2a 页 WYG0072-0117a.png
 以成中兴之功然则后妃辅佐君子岂曰小补之哉
 若夫齐威公好淫乐卫姬不听郑卫之声楚庄王好
 田猎樊姬不食鸟兽之肉则贤内助之相成有不待
 言语警戒之末者尤可尚也
鸡既鸣矣朝(直遥/下同)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
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呼/弘)甘与
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惑于听者以声之至细为钜若闻蚁战以为牛斗是
卷八 第 2b 页 WYG0072-0117b.png
 也眩于视者以形之至微为大若视贯虱如车轮是
 也古之贤妃志在辅佐君子寤寐不忘眩惑于视听
 故以苍蝇之声为鸡之鸣正以蚁为牛之类也以月
 出之光为东方之明正以虱为轮之类也盈满也昌
 盛也始谓来会朝者已充满而昌盛今虽尚蚤然亦
 将及旦虫已飞而薨薨有声矣岂不欲与子甘寝同
 梦虑来会朝者亦欲蚤归无使予与子俱受憎于人
 也是诗三章皆赋也
卷八 第 3a 页 WYG0072-0117c.png
(旋下/同)刺荒也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
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于驰逐谓之好焉
 化于上者谓之风习于下者谓之俗然上有好者下
 必甚焉齐俗喜畋驱驰之间邂逅相遇互相夸诩以
 习于田猎为贤以闲于驰逐为好形于辞气之间可
 以想见由哀公好田猎故也记曰上之好恶不可不
 谨也是民之表也孟子曰从兽无厌谓之荒故曰刺
 荒也
卷八 第 3b 页 WYG0072-0117d.png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乃刀/下同)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
谓我儇(许/全)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
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
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还便捷之貌峱山名兽三岁曰肩儇利也茂美也昌
 盛也臧善也谓便捷之子茂美而昌盛相值于山之
 间山之道山之阳并马驱兽有肩有牡有狼从之曰
 两言非一也揖我谓我驰骤之轻利便好而尽善曰
卷八 第 4a 页 WYG0072-0118a.png
 遭曰并曰揖以见从禽者众更相称誉也是诗三章
 皆赋也
著刺时也时不亲迎(鱼/敬)
 著之诗刺时不亲迎说者谓陈亲迎之礼以刺之非
 也三章所陈皆不亲迎之事耳后之论齐之风俗者
 曰俟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缓之体也谓广谷大川
 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
 器械异制衣服异宜夫民俗固然所贵乎礼者谓其
卷八 第 4b 页 WYG0072-0118b.png
 矫揉其俗使合于先王之道也若徇其俗之所尚则
 不亲迎者不足刺矣岂圣人存诗爱礼之意哉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
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荣/)乎而俟我于
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是诗三章皆刺齐人废亲迎之礼安然舒缓俟于其
 家门屏之间曰著自著而入其庭升其堂其次序如
 此琼赤玉也曰华曰莹曰英皆琼之色光华莹澈用
卷八 第 5a 页 WYG0072-0118c.png
 以为充耳之瑱素也青也黄也皆紞之色以垂瑱者
 此男子不亲迎者之服虽盛美而不能行礼也齐人
 非特不亲迎于妇至之礼亦渐至尽废矣案昏礼婿
 往妇家亲迎既奠雁御轮乃先往俟于门外妇至婿
 揖妇以入及寝门揖入升自西阶今也始犹俟乎著
 妇至则揖妇而入而婿往妇家之礼不复行矣既而
 止俟乎庭而揖妇以入之礼不复行矣卒而俟乎堂
 而揖入升自西阶之礼不复行矣是诚可刺也谓之
卷八 第 5b 页 WYG0072-0118d.png
 刺时以上之人不能明礼教以道之也是诗三章皆
 赋也
东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
 序诗者明言君臣失道则日月喻君臣无可疑者说
 者不胜其异以不知诗序经圣人之手故也是诗之
 意谓君臣有道礼教兴行上焉如文王之化则无思
 犯礼次焉如卫文之化则国人不齿安得有淫奔之
 俗今齐之君臣不能明礼教以化之是无政也故谓
卷八 第 6a 页 WYG0072-0119a.png
 之刺衰
东方之日兮彼姝(音朱/下同)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
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
发兮
 日月喻君臣必以东方为言盖谓日月始出明照四
 方无幽之不烛谁敢为欺者齐之君臣不能如日月
 故男女肆为淫奔彼美色之子公然来人室家登人
 门闼出入相驰逐无复忌惮故诗人叹之谓君臣不
卷八 第 6b 页 WYG0072-0119b.png
 能以道化民如日月在上人不畏其照烛也曰履我
 即兮者谓我入室而处则迹我所居而就也曰履我
 发兮者谓我由闼而出则迹我所出而行也国俗如
 此则齐之君臣所躬行者可知矣或曰东方之日东
 方之月乃日月之未明也男女多于此时往来似非
 诗之本意是诗二章皆比而赋之也
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苦/结)
氏不能掌其职焉
卷八 第 7a 页 WYG0072-0119c.png
 挈壶氏之职既废故朝廷起居之际皆无其节既无
 其节则上下不知蚤暮号令安得不失时哉是诗所
 谓号令谓号召臣下非出令也
东方未明颠倒(刀号/下同)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
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力/證)之折柳樊圃狂夫瞿
(俱/具)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暮/)
 未明谓日未出也未晞谓露未晞也以辨色而朝言
 之则未明未晞不为蚤矣由司漏者废职群臣不知
卷八 第 7b 页 WYG0072-0119d.png
 蚤莫所以颠倒衣裳于号召之时朝廷亦豫无警戒
 故临事召之所谓上下俱失时也今人为圃尚知折
 柳为樊为其有限虽狂夫亦瞿瞿却顾不敢遽越可
 以朝廷乃无司漏之节度使从事者不能知朝夕不
 失之早则失之莫是为国者之智不及农圃也是诗
 三章二章皆赋也卒章比而赋之也
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
而去之
卷八 第 8a 页 WYG0072-0120a.png
 诗人尝以鱼鸟喻卫宣公则以雄狐喻襄公不为过
 也襄公鸟兽之行是以鸟兽自为也君不可恶也而
 新台敝笱皆言恶国不可去也而北风南山皆言去
 此变风之直指其事不暇诡辞以明其过之大也
南山崔崔(子/虽)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
曷又怀止
 南山以喻齐雄狐以喻襄公诗人谓南山本崔崔然
 高大人所瞻仰以雄狐绥绥然行其间反为人之所
卷八 第 8b 页 WYG0072-0120b.png
 恶不足仰矣鲁道指鲁国齐子指文姜有荡谓荡然
 无法制也惟其荡然无法制是以文姜既归为鲁之
 夫人又得以怀二心于齐也绥绥独行求匹之貌说
 见有狐是诗止言雄狐则非匹行明
葛屦五两(亮/)冠緌(如/谁)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
止曷又从止
 葛屦以喻文姜冠緌以喻襄公冠屦有尊卑之象襄
 公兄也文姜为公之妹襄公君也文姜为鲁夫人皆
卷八 第 9a 页 WYG0072-0120c.png
 有尊卑之可言然葛屦必以两冠緌必以双各有其
 配惟其称也今襄公与文姜是冠屦莫辨是以文姜
 既用以嫁鲁又得以从襄公于齐也
艺麻如之何衡(横/)(足/容)其亩取(七/喻)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居/六)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
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艺麻以喻取妻亩以喻父母析薪以喻取妻斧以喻
 媒氏艺麻者必横从治其亩犹取妻者必告于父母
卷八 第 9b 页 WYG0072-0120d.png
 也既已告父母而成礼矣又何为合其丑于齐也析
 薪者非赖斧而不能犹取妻者必赖于媒氏也既已
 赖媒氏而得妻矣又何为极其恶于齐也后二章并
 讥鲁而深咎文姜与襄公以艺麻析薪为言鲁安所
 逃其责而穷丑极恶则文姜与襄公任其咎也鞠者
 合其皮而成毬传曰捖革为鞠言其合也是诗四章
 皆比而赋之也
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脩德而求诸
卷八 第 10a 页 WYG0072-0121a.png
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礼义非以求大功也而有礼义者大功可驯致脩德
 非以求诸侯也而有德者诸侯将自归安有志大心
 劳之患今襄公无礼义而不脩德是无其本矣无其
 本而切切然望大功之立诸侯之从无是道也
无田(佃/)甫田维莠(羊/九)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
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田甫田者莠骄骄思远人者心忉忉扬雄引是诗去
卷八 第 10b 页 WYG0072-0121b.png
 四字加二字而诗意自明犹孟子引孔子说烝民加
 二故字加一必字一也字诗人之旨洞然明白圣贤
 说诗不辞费如此甫田大田也远人诸侯也莠稂莠
 也骄骄盛貌桀桀出貌忉忉忧而劳也怛怛忧而伤
 也诗人谓治大田者莠不可除徒劳其力求诸侯者
 远莫能得徒劳其心使襄公能以礼义治其国有德
 裕乃身则大功可立远人可致矣
(于/阮)兮娈(力/转)兮总角丱(古/患)兮未几(居/岂)见兮突而弁兮
卷八 第 11a 页 WYG0072-0121c.png
 婉娈少貌总角聚两髦也丱总角之貌弁成人之冠
 也突卒相见之貌总角未几而突见其弁童子之求
 速成者襄公之求大功求诸侯犹童子效成人之冠
 服殆可笑矣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卢令(零下/同)刺荒也襄公好(呼/报)田猎毕弋而不脩民事百
姓苦之故陈古以风(讽/)
 是诗本刺襄公从兽无厌不欲直指其过故陈古之
 田猎与民同乐百姓闻而说之冀襄公愧而改耳毕
卷八 第 11b 页 WYG0072-0121d.png
 掩兔之物如毕星之形弋缴射也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直龙/下同)环其人美且鬈(权/)卢重
(梅/)其人美且偲
 卢天下之骏犬也令令缨环之声重环子母环也重
 鋂一环贯二也仁仁爱也鬈鬈发也偲彊力也古之
 田猎者百姓见其田犬之饰而叹其人美而有仁爱
 美而有鬈发美而有彊力仁爱者德之美也鬈发者
 貌之美也彊力者才之美也皆乐之之意是诗三章
卷八 第 12a 页 WYG0072-0122a.png
 皆赋也
敝笱(古口/下同)刺文姜也齐人恶(乌/路)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
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文姜淫乱之事齐鲁之丑均也故序诗者以为二国
 之患诗人原其过由于鲁桓公微弱不能制文姜以
 至于此故作敝笱载驱猗嗟三诗分刺齐鲁二公与
 文姜如法家分别众罪敝笱一诗乃文姜之罪状也
 使鲁公能防闲而文姜可制则二国之患息矣
卷八 第 12b 页 WYG0072-0122b.png
敝笱在梁其鱼鲂(房/)(古/颜)齐子归止其从(才用/下同)如云敝
笱在梁其鱼鲂鱮(才/吕)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
鱼唯唯(维/癸)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周礼䱷人掌以时䱷为梁释之者曰梁水偃也以笱
 承其空然则施笱于梁所以捕鱼也以譬鲁公也孔
 丛子曰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陆氏曰鱮
 似鲂而头尤大鱼之不美者故里语曰网鱼得鱮不
 如啖茹且鲂本鱼之美者今鳏与鱮皆似鲂而非鲂
卷八 第 13a 页 WYG0072-0122c.png
 虽大而非美且唯唯出入不制以譬文姜若大而难
 制而其行之不美为人所贱笱固不可以得大鱼而
 况于既敝乎此鲁公所以不能制文姜公然反归于
 齐恣为丑行其从之者如云之纷乱如雨之众多如
 水之就下皆略无忌惮卒之鲁公则见杀于齐齐公
 则播恶于民皆由文姜之故此诗之所以分刺也是
 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载驱齐人刺襄公也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
卷八 第 13b 页 WYG0072-0122d.png
大都与文姜淫播其恶于万民焉
 春秋鲁庄公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四年春
 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邱五年夫人姜氏如齐师七
 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
 榖此皆庄公之时齐襄公恃庄公为己之甥往来略
 无顾忌春秋既书而深贬之诗人作载驱以分别谓
 襄公无礼无义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播其恶
 于众而不知耻此为襄公之罪状明矣
卷八 第 14a 页 WYG0072-0123a.png
载驱薄薄(普/各)簟茀(弗/)朱鞟(苦/郭)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
(力/驰)济济(子/礼)垂辔沵沵(乃/礼)鲁道有荡齐子岂(开/改)
 薄薄疾驱之声也簟茀者以簟为蔽车之茀朱鞟者
 以朱饰皮为茀之副四骊谓四马皆骊色济济而齐
 也垂辔为辔之垂者沵沵而众也此言襄公盛其车
 服疾驱而来鲁既荡然无法制故齐子发夕谓文姜
 宵逝而往会齐子岂弟谓文姜安然乐易而无惭也
(问/)水汤汤(失/章)行人彭彭(必/亡)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
卷八 第 14b 页 WYG0072-0123b.png
滔滔行人儦儦(表/骄)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委蛇曲折行齐鲁二境之间多
 在齐之南鲁之北行人自齐而来者指所从之人也
 汤汤溢也滔滔漫也彭彭张也儦儦众也皆状其在
 于通道大都之间所见如此鲁既荡然无法制故齐
 子翱翔于彼游敖于彼不知其可丑也一章曰发夕
 则以宵而逝犹有自赧之意二章曰岂弟则安然乐
 易已无自歉之色三章曰翱翔则徊翔从容而后去
卷八 第 15a 页 WYG0072-0123c.png
 四章曰游敖则游观惬适而忘反虽指齐子而言襄
 公无礼无义之迹不可掩矣是诗四章皆赋也
(于宜/下同)嗟刺鲁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然
而不能以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人以为齐侯之子焉
 春秋鲁桓公三年九月夫人姜氏至自齐谓文姜来
 嫁也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谓庄公始生也至十八
 年公与夫人姜氏如齐而齐侯通焉则庄公非齐侯
 之子年月可考矣圣人既书于春秋而猗嗟之序谓
卷八 第 15b 页 WYG0072-0123d.png
 人以为齐侯之子不删去何也盖深责庄公无防闲
 之道人目以为他人之子是诚可愧耻此庄公之罪
 状也
猗嗟昌兮颀(祈/)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
射则臧兮
 猗嗟叹美之辞也昌盛也谓其年之盛也颀长也谓
 其身之长也抑若扬兮谓抑扬之中节也抑若扬犹
 言子若孙古语多然美目扬兮谓其瞻视之明也礼
卷八 第 16a 页 WYG0072-0124a.png
 记云扬其目而视之巧趋跄兮谓其步趋之巧也射
 则臧兮谓其射之善也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征/)
展我甥兮
 名称也取其才艺之可称也美目清兮谓其目之清
 明也仪既成兮谓其仪之备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谓其射之有准的也以皮为侯画以为正三分侯广
 正居其一其内皆方二尺射不出正则有准的矣展
卷八 第 16b 页 WYG0072-0124b.png
 诚也谓其诚宜为我甥也说者谓鹄与正皆禽名鹄
 即鸿鹄也一举千里正鴊之省文也方言齐鲁以题
 肩为鴊月令征鸟厉疾释者谓征鸟题肩也齐人谓
 之击征或名曰鹰鹄高远而难中鴊健黠而难中故
 射者取以名其的焉天子五正中朱次白次苍次黄
 玄居外诸侯损玄黄大夫士又去白以朱绿为饰侯
 之为义其说不一射义云天子大射谓之射侯者射
 为诸侯也射中得为诸侯射不中不得为诸侯此一
卷八 第 17a 页 WYG0072-0124c.png
 说也考工记祭侯之辞曰惟若宁侯母或若女不宁
 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谓命之为侯而射之者
 示其诸侯有不服亦似此诛伐之也此亦一说也又
 取熊虎豹麋鹿豕豻为饰者亦以其类视之也其说
 颇合于弧矢威天下之意姑存之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雪/恋)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
以禦乱兮
 娈兮婉兮皆壮好之貌叹其貌之好眉目清扬也舞
卷八 第 17b 页 WYG0072-0124d.png
 则选兮谓其舞之齐于乐节也射则贯兮谓其射之
 贯习而必中也四矢反兮以禦乱兮反复也谓其乘
 矢之发皆复得其故处可用以禦乱惜其不用也此
 章叹美之辞重复不厌而寓意于禦乱之二字语若
 缓而不切亦理之所难行也盖二国之乱以庄公言
 之内则母也外则舅也诗人安得直以禦乱之事责
 之故微寓其意焉序诗者发之曰不能防闲其母失
 子之道则庄公之罪著矣是诗三章皆赋也
卷八 第 18a 页 WYG0072-0125a.png
 
 
 
 
 
 
 
 
卷八 第 18b 页 WYG0072-0125b.png
 
 
 
 
 
 
 
 诗补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