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076-02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柳河东集卷二十三
            唐 柳宗元 撰
 序十二首
  同吴武陵赠李睦州诗序(旧史宪宗纪元和二年/十月浙西节度使李锜)
   (据润州叛杀判官王澹诈请入朝遂令苏常杭/湖睦五州戍将杀刺史修石头故城谋欲僣逆)
   (未几润州大将张文良等执李锜以献李睦州/得罪当在此时考之新史李锜传亦不载睦州)
   (事元和三年吴武陵亦以事贬永州序云睦州/既更大赦始移永州大赦在元和三年睦州亦)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076-0213d.png
   (是时至永诗序/当在是后作)
润之盗锜(鱼倚切/又音奇)窃货财聚徒党为反谋十年今天子
即位三年大立制度于是盗恐且奋将遂其不善视部
中良守不为巳用者诬陷去之睦州由是得罪天子使
御史按问馆于睦自门及堂皆其私卒为卫天子之卫
不得摇手辞卒致具有间盗遂作而庭臣犹用其文斥
睦州南海上既上道盗以徒百人遮于楚越之郊战且
走乃得完为左官吏无几盗就擒斩之于社垣之外论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076-0214a.png
者谓宜还睦州以明其诬既更大赦始移永州去长安
尚四千里睦州未尝自言吴武陵刚健士也怀不能忍
于是踊跃其诚铿锵其声(铿丘耕切/锵千羊切)出而为之诗然后
慊于内(慊苦簟/切惬也)余固知睦州之道也熟衔匿而未发且
久闻吴之先焉者激于心(焉一/作言)若钟鼓之考不知声之
发也遂系之而重以序
  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涪州即南承嗣也霁云之/子故序言先中丞与夫忠)
   (烈之胤皆指霁云而言传载承嗣为涪州刺史/刘辟叛以无备谪永州辟叛在元和元年此序)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076-0214b.png
   (云涪州受谴兹郡凡二岁/为元和三年赦后作云)
越有纳官之令以胜大敌(国语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有能助)
(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孤子寡妇疾疚贫病者纳官其子所以)
(结人心终/果报吴)汉有羽林之制以威四夷(汉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
(骑后改名曰羽林骑凡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国家宠先中丞
迈古人之烈故君自未成童品常第四人犹曰于古为
薄汉北地都尉卬(音/昂)以不胜任陷丐奴而子单侯于瓶
(西汉功臣表瓶侯孙单以其父卬为北/地都尉匈奴入力战死事子单封瓶侯)济北相韩千秋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076-0214c.png
以匹夫之谅奋触南越而子延年侯于成安(西汉功臣/表韩延年)
(以其父千秋为挍尉击南/越死事延年封成安侯)君之土田之锡犹挫于有司
之手始由施州为涪州(涪音/浮)捍蜀道勍寇(勍其/京切)昼不释
刃夜不解甲曰我忠烈胤也期死待敌敌亦曰彼忠烈
胤也尽力致命是不可犯然而笔削之吏以簿书校计
赢缩受谴兹郡凡二岁朝廷建大本贞万邦庆泽之濡
洗濯生植又况涪州家声之大裕蛊之志(蛊音古易干/父之蛊用裕)
宜尤被显宠者也自汉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若澧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076-0214d.png
澧之佐理莫踰于长史以是进秩人犹曰且有后命永
州多谪吏而君侯惠和温良故其欢愉异于他部优诏
既至而君适雠于文(雠是周切/校雠也)其往也独故凡羡慕之
辞无不加等噫以君承荷之重恭肃之美四方之求忠
壮义烈者将于君是观凡君子之志欲其优柔而益固
愤悱而不忘以增太史世家之籍用是为贶则拱璧大
鼎乌可以言重乎
  送薛存义序(零陵永州邑也薛为令而去公序以/送之且曰吾贱且辱不得与于考绩)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076-0215a.png
   (幽明之说则序/在永时作也)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
江之浒(音虎诗在/江之浒)饮食之(饮音荫/食音嗣)且告曰凡吏于土者
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
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
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
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
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076-0215b.png
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
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劳
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
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
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送薛判官量移序(薛不详其名序云薛去连而吏/于鼎永与连相接又鼎之经涂)
   (序当作于/永州时)
仕于世有劳而见罪凡人处是鲜不怨怼忿愤(怼音队/愤房吻)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076-0215c.png
(切/)列于上愬于下此恒状也异于恒者其道宜显薛生
司货贿于军兴之际兵乱不去然得以不犯由太行以
东皆传道之可以为劳矣而竟连大狱以至于放不戚
于貌不悱于心乐以自肥而未尝尤于物其有异于恒
矣哉朝廷施恩泽大凡受谪者罪得而未薄(未一/作末)乃命
以近壤薛君去连而吏于朗(朗今/鼎州)是其渐于显欤君子
学以植其基信以笃其道有异于恒者充而大之苟推
是以往虽欲辞显难矣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076-0215d.png
  送李渭赴京师序(渭唐宗室子也序曰余斥刺柳/至于桂君又在焉公元和十年)
   (既召而复谪于柳/此在柳州时作)
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踰临源岭下
漓水(漓力支切漓/水出零陵)出荔浦(荔音/戾)名不在刑部而来吏者
其加少也固宜前余出居永州李君至固怪其弃美仕
就丑地无所束缚自取瘴疠后余斥刺柳州至于桂君
又在焉方屑屑为吏噫何自苦如是耶明时宗室属子
当尉畿县今王师连征不贡二府方汲汲求士李君读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076-0216a.png
书为诗有干局久游燕魏赵代间知人情识地利能言
其故以是入都干丞相益国事不求获乎已而已以有
获予嫉其不为是久矣而曰将行请余以言行哉行哉
言止是而已
  送严公贶下第归兴元觐省诗序(公贶震之子也/所谓相国冯翊)
   (公殿邦坤隅柄是文武者即震也本传德宗幸/奉天震进封冯翊公久之进中书门下平章事)
   (贞元十五年卒序当/作于震未卒之前)
严氏之子有公贶者退自有司踵门而告柳子曰吾献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076-0216b.png
艺不售于仪曹之贾货不中度敢逃其咎诘朝将行愿
闻所以去我者其可乎哉余谕之曰吾子以冲退之志
端其趣向以淬砺之诚(淬音倅/砺音厉)修其文雅行当承教戒
于独立之下浚发清源(浚作/浚)激剔洪音沛哉铿锵乎充
于四体之不暇吾何敢去子恭惟相国冯翊公有大勋
力盈于旂常极人臣之尊分天子之忧殿邦坤隅柄是
文武若子者生而有黼缋梁肉之美不知耕农之勤劳
物役之艰难趍其庭有魏绛之金石焉(晋侯以乐赐魏/绛曰子教寡人)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076-0216c.png
(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夏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请与子乐之辞曰和戎狄国之福也臣何力之有夫赏)
(国之典也子其受之/魏绛始有金石之乐)候其门有亚夫之棨戟焉(汉制假/棨戟以)
(代斧钺棨前驱之器以木为/之王公以下通用以前驱也)中人处之不能无傲而子
之伯仲皆脱略贵美服勤儒素退托于布衣韦带之任
如少习然故继登上科以及于子是可举严氏之教诵
乎他门使有矜式也而吾子又引慝内讼撝谦如此(撝/音)
(挥/)其何患乎贾之不售而自薄哉于是文行之达(一有/者字)
若高阳齐据者偕赋命余序引余朴不晓文故书严子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076-0216d.png
之嘉言编于右简窃褒贬之义以赠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元秀才公瑾也公集有荅/贡士元公瑾耆谓其有文)
   (行而不能荐于有司其末曰其余去就之说则/足下观时而已今为序送言退家殷墟修志增)
   (艺故赠言以勉之也序当在书/后皆贞元十八九年京师时作)
周乎志者穷踬不能变其操(踬音致说文/跲也操音慥)周乎艺者屈
抑不能贬其名其或处心定气居斯二者虽有穷屈之
患则君子不患矣元氏之子其殆庶周乎言恭而信(言/一)
(作/貌)行端而静勇于讲学急于进业既游京师寓居侧陋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076-0217a.png
无使令之童阙交易之财可谓穷踬矣而操逾厉志之
周也才浚而清词简而备工于言理长于应卒从计京
师受丙科之荐献艺春卿当三黜之辱可谓屈抑矣而
名益茂艺之周也苟非处心定气则曷能如此哉余闻
其欲退家殷墟修志增艺惧其沉郁伤气怀愤而不能
达乃往送而谕焉夫有湛卢豪曹之器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纯钩)
(湛卢镆铘/豪曹巨阙)患不得犀兕而剸之(剸旨远切/细剖也)不患其不利
也今子有其器宣其利乘其时夫何患焉磨砺而坐待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076-0217b.png
之可也遂欣欣而去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此贞元十三年作盖公/自贞元五年来京师求)
   (进士其在序曰余在京师九年/则十三年未为集贤正字时也)
朝廷用文字求士每岁布衣束带偕计吏而造有司者
仅半孔徒之数(谓半孔门弟/子三千之数)春官上大夫擢甲乙而升
司徒者于孔氏高弟亦再倍焉仆在京师凡九年于今
其间得意者二百有六十人其果以文克者十不能一
二尝从俊造之后颇涉艺文之事四贡乡里而后获焉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076-0217c.png
方之于钓者丝纶不属钩喙甚直怀(一作/嗜)有美饵而觖
望获鱼之暮(觖古穴切又窥/瑞切怨望也)则善取者皆指而笑之今
辛生固穷而未达迟久而不试袖衣之徒视子而捧腹
者盖不之知焉辛生尝南依蛮楚专志于学为文无谬
悠迂诬之谈锻鍊剪截动可观采故相国齐公(齐映也/映以贞)
(元二年正月拜相/至是盖已死矣)接礼加等常为右客且佐其策名之
愿遂笈典坟(笈音及又/极瞱切)袖文章北来王都笑揖群伍文
昌下大夫上士之列见而器异争为鼓誉由是为闻人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076-0217d.png
战术艺之场莫与争锋然而迁延三北踯躅不振(踯直/摭切)
(躅厨/玉切)岂其直钩而钓怀美饵而羡鱼者耶若辛生者有
司抑之则已不然身都甲乙之籍其果以文克欤今则
囊如悬磬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
降栈道吾欲抑而不叹其若心胸何然吾闻焚舟而克
(秦穆公伐晋/济河焚舟)手剑而盟者(周赧王五十七年秦攻邯郸/赵王使平原君合从于楚平)
(原君约其门下客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至楚与谋合从不决毛)
(遂遂按剑历阶而上曰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遂左手/持盘血右手招十九人歃血于堂下曰公等碌碌因人)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076-0218a.png
(成事者也/定从而归)皆败北之馀也子之厄困而往霸心勇气无
乃发于是行乎成拜赐之信刷压境之耻无乃果于是
举乎往慎所履如志遄返(遄淳/缘切)勉自固植以遂子之欲
姑使谈者谓我言而中(而一/作两)不犹愈乎
  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崔九名策字子符其序云居/草野八年崔子幸来而亲余)
   (此序在永州作明甚集文又有与策登西山诗/有云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则诗当在前而)
   (序当在/后云)
世有病进士科者思易以孝悌经术兵农曰庶几厚于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076-0218b.png
俗而国得以为理乎柳子曰否以今世尚进士故凡天
下家推其良公卿大夫之名子弟国之秀民举归之且
而更其科以为得异人乎无也唯其所尚文学(一作/又举)
而从之尚之以孝悌孝悌犹是人也尚之以经术经术
犹是人也虽兵与农皆然曰然则宜如之何曰即其辞
观其行考其智以为可化人及物者隆之文胜行无观
智无考者下之俗其以厚国其以理科不俟易也今有
博陵崔策子符者少读经书为文辞本于孝悌理道多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076-0218c.png
容以善别时刚以知柔进于有司六选而不获家有冤
连伏阙下者累月不解仕将晚矣而戚其孤幼往复不
惮万里再岁不就选世皆曰孝悌人也(孝一/作仁)如是且不
见隆虽百易其科其可厚而理乎今夫天下已理民风
已厚欲继之于无穷其在慎是而已朝廷未命有司既
命而果得有道者则是术也宜用崔子之仕又何晚乎
仆智不足而独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
丽泽之益镞砺之事空于耳而荒于心崔子幸来而亲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076-0218d.png
(亲亦/作觌)读其书听其言发余始志若寤而言梦醒而问
醉未及悉而告余以行余惧其悼时之往而不得于内
也献之酒赋之诗而歌之坐者从而和之既和而叙之
  送蔡秀才下第归觐序(蔡君不详其名贞/元末在京师时作)
仆之始贡于京师蓍者卦之曰是所谓望而(一作/之)未睹
隐而未见曭乎远而有荣者也(曭他囊切/日无光也)今兹岁在鹑
首若合于寿星其果合乎(公贞元五年已已进士七年/辛未在京师岁在未曰鹑首)
(故曰岁在鹑首寿星属辰酉与辰合故至九/年癸酉登第故曰若合于寿星其果合乎)仆时悒然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1076-0219a.png
迟之谓其诞慢怪迂是将不然然而仅寘于怀耳未克
决而忘之也后果依违迁就四进而获卒如其言云噫
彼莫莫者其有宰于人乎不然何其应前定若是之章
明也今蔡君驰声耀誉闻于公卿战艺之徒推为先登
而五就乡举往而见罢意者前定之期殆未及欤故君
子之居易俟命乐天不忧者(一本无/上五字)果于自是也君其
励文学焉丈人牧人南邦君展觐承颜婆娑愉乐之暇
则充其经笥茂是文苑时焉逃哉迟速之事则瞽史之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1076-0219b.png
任吾不及知
  送韦七秀才序(一云送韦七秀才下第序一本云/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据集)
   (中有与韦中立论师道书有曰仆自谪居南/中九年盖元和八年间也此序当后书而作)
所谓先声后实者岂惟兵用之然虽士亦然若今由州
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
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
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
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唯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心目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1076-0219c.png
必专(目一/作耳)以故少不胜京兆韦中立其文懿且高其行
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
不胜是岂拙于为声者欤或以韦生之不胜为有司罪
余曰非也榖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过也
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以告者有司之过也人之视听有
所止神志有所不及古之道名誉未至不以罪有司而
况今乎今韦生乐植乎内而不欲剔乎外其志非也孔
子不避名誉以致其道今韦生仗其文简其友思自得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1076-0219d.png
于有司抑非古人之道欤将行也余为之言既以迁其
人又以移其友且使惑者知释有司也
  送辛生下第序略(辛生不详其名其曰中书高舍/人备位于礼部攘袂矫枉辛以)
   (是再岁连黜考之于史中书高郢也郢本传贞/元中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时四方士务朋)
   (比更相荐誉以动有司徇名亡实郢患之乃谢/绝请谒专行艺司贡部凡三岁甄幽独抑浮华)
   (流竞之俗为衰与序所/言皆合序当在京师作)
自命乡论士之制坏而不复士莫有就绪故丛于京师
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登贤能之书或半天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1076-0220a.png
下取其殊尤以为举首者仍岁皆上第过而就黜时谓
怪事有司或不问能否而成就之中书高舍人备位于
礼部攘袂矫枉(袂弥蔽/切袖也)痛抑华耀首京师之贡者(首一/作会)
再岁连黜辛生以是不在议甲乙伍中其沉没困厄之
士阖户塞窦而得荣名者连畛而起谈者果以至公称
焉其能否也世莫知也若辛生其文简而有制其行直
而无犯向使不闻于公卿不剔于交游又不为京师贡
首则其甲乙可曲肱而有也呜呼名之果为不祥也有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1076-0220b.png
是夫既受退告归长沙以辛生之文行八年无就如其
初而退返(一无/退字)吾甚愤焉孟子曰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于辛生又不能已故略
 
 
 
 
 柳河东集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