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a 页 WYG1300-03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六
论
后唐总论
余读五代史五十年间易国凡五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夫世道衰微人心偷薄朝梁唐而夕汉晋迄无定
向然考其得国之正彼善于此者犹以后唐为差胜焉
盖李国昌平庞勋之乱略有微劳克用当黄巢之乱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六
论
后唐总论
余读五代史五十年间易国凡五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夫世道衰微人心偷薄朝梁唐而夕汉晋迄无定
向然考其得国之正彼善于此者犹以后唐为差胜焉
盖李国昌平庞勋之乱略有微劳克用当黄巢之乱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b 页 WYG1300-0324b.png
克复之功虽其拥彊兵拒朝命亦不为无过然较之朱
温贤且远矣末年兵弱锋衰全忠倡乱不能复平仅以
自保庄宗首承父烈加以英勇之资屡战屡胜遂歼巨
寇建国立社然徒溺一时之娱而不为万世之计甫得
大位沉溺声色致使身没伶人之手岂不哀哉明宗本
无欲立之心资性宽厚无苛猛之政然目不识丁而辅
佐之臣不过冯道诸人欲期致治之盛亦已难矣闵帝
幼冲享年不久潞王猜忌石敬瑭终以亡国呜呼使庄
温贤且远矣末年兵弱锋衰全忠倡乱不能复平仅以
自保庄宗首承父烈加以英勇之资屡战屡胜遂歼巨
寇建国立社然徒溺一时之娱而不为万世之计甫得
大位沉溺声色致使身没伶人之手岂不哀哉明宗本
无欲立之心资性宽厚无苛猛之政然目不识丁而辅
佐之臣不过冯道诸人欲期致治之盛亦已难矣闵帝
幼冲享年不久潞王猜忌石敬瑭终以亡国呜呼使庄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2a 页 WYG1300-0324c.png
宗立法垂纪贻厥孙谋后嗣复得贤明之君则天下之
乖离当不若此其甚也而一得志则宠女色比顽童艰
难之际与太宗同英武逸暇之日与太宗殊兢惕宜乎
僖昭之世已亡而犹存而后唐之业至于一败涂地也
张承业论
韩子曰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较其行则
非是亦可以与之游乎如其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
非较其行则是是亦不可与之游乎吾于后唐张承业
乖离当不若此其甚也而一得志则宠女色比顽童艰
难之际与太宗同英武逸暇之日与太宗殊兢惕宜乎
僖昭之世已亡而犹存而后唐之业至于一败涂地也
张承业论
韩子曰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较其行则
非是亦可以与之游乎如其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
非较其行则是是亦不可与之游乎吾于后唐张承业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2b 页 WYG1300-0324d.png
亦云盖自古宦寺误人家国者多矣其类盖不可以殚
数独承业以孤忠丹诚终身为唐其节用爱民为晋聚
财者盖亦欲平梁而复唐耳岂非阉竖其名而忠良其
行君子之所取者乎呜呼五代之际世道衰微王纲扫
地读书学圣之人皆入山林而求自乐当时如张文蔚
杨涉蒋元晖柳璨之徒皆以国输人为朱温羽翼而独
于宦寺之中有可取者一人焉则五代之事亦可知矣
宋太祖论
数独承业以孤忠丹诚终身为唐其节用爱民为晋聚
财者盖亦欲平梁而复唐耳岂非阉竖其名而忠良其
行君子之所取者乎呜呼五代之际世道衰微王纲扫
地读书学圣之人皆入山林而求自乐当时如张文蔚
杨涉蒋元晖柳璨之徒皆以国输人为朱温羽翼而独
于宦寺之中有可取者一人焉则五代之事亦可知矣
宋太祖论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3a 页 WYG1300-0325a.png
自三代以下治极生乱乱极思治者有之矣然未有如
前五代后五代之分崩离析而乱若彼其久者也故吾
于开创之君独以唐太宗宋太祖为不可及焉二君者
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爱之心宽平之政保
养百姓治功灿然昭于千古然家门之政兄弟之友则
唐弗及也太祖继周世宗之后据有河洛即位之初首
以安内为本兴学校褒忠良度民田开言路惩节镇之
祸命文臣知州又以常参官知县事国内既定然后兴
前五代后五代之分崩离析而乱若彼其久者也故吾
于开创之君独以唐太宗宋太祖为不可及焉二君者
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爱之心宽平之政保
养百姓治功灿然昭于千古然家门之政兄弟之友则
唐弗及也太祖继周世宗之后据有河洛即位之初首
以安内为本兴学校褒忠良度民田开言路惩节镇之
祸命文臣知州又以常参官知县事国内既定然后兴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3b 页 WYG1300-0325b.png
师出兵伐南汉克西蜀无不望风披靡稽首来廷偏师
北指刘钧丧胆舟师南下李煜归命虽诸将效力之功
亦由太祖处之有道也夫五代之君既得天下外则猜
忌诸镇内则溺于声色太祖退藩镇之兵只在杯酒片
言之间君臣之分情义兼隆而俭约是务治定功成制
礼作乐传之来裔为万世法其成功致治之盛几乎唐
太宗而规模之正则又过之矣
宋宣仁皇后论
北指刘钧丧胆舟师南下李煜归命虽诸将效力之功
亦由太祖处之有道也夫五代之君既得天下外则猜
忌诸镇内则溺于声色太祖退藩镇之兵只在杯酒片
言之间君臣之分情义兼隆而俭约是务治定功成制
礼作乐传之来裔为万世法其成功致治之盛几乎唐
太宗而规模之正则又过之矣
宋宣仁皇后论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4a 页 WYG1300-0325c.png
易曰家人利女贞言闺门王化之始必女贞然后至于
兄弟以御于家邦故内助之贤人君治国之本也至于
母后临朝尤难其任三代以下贤后不为少而临朝者
未有能全令名以施恩于天下宋之宣仁人称之为女
中尧舜洵以临朝无阙政而用贤录能以成元祐之治
也当神宗败常乱度信用小人天下大坏宣仁起而拯
之用司马光吕公著诸贤放弃奸回大变其法于是海
内欣欣知有生之可乐岂非宣仁之施恩于天下哉天
兄弟以御于家邦故内助之贤人君治国之本也至于
母后临朝尤难其任三代以下贤后不为少而临朝者
未有能全令名以施恩于天下宋之宣仁人称之为女
中尧舜洵以临朝无阙政而用贤录能以成元祐之治
也当神宗败常乱度信用小人天下大坏宣仁起而拯
之用司马光吕公著诸贤放弃奸回大变其法于是海
内欣欣知有生之可乐岂非宣仁之施恩于天下哉天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4b 页 WYG1300-0325d.png
不祚宋宣仁崩殒小人之萌蘖复生大肆奸毒凡司马
光诸贤死者追贬生者斥逐至欲追废后号赖向后而
止小人之心欲快其意而不顾天下之治乱何其忍与
嗟夫天下之事数君子成之而不足而一二小人败之
而有馀韩欧为治于英宗之朝仅能绍于嘉祐而王安
石一变其法天下遂大扰司马光诸贤孜孜矻矻穷尽
其力方使天下解倒悬之苦而章惇蔡卞一肆其毒诸
贤固受摈斥之辱而海内复有涂炭之灾再传而为南
光诸贤死者追贬生者斥逐至欲追废后号赖向后而
止小人之心欲快其意而不顾天下之治乱何其忍与
嗟夫天下之事数君子成之而不足而一二小人败之
而有馀韩欧为治于英宗之朝仅能绍于嘉祐而王安
石一变其法天下遂大扰司马光诸贤孜孜矻矻穷尽
其力方使天下解倒悬之苦而章惇蔡卞一肆其毒诸
贤固受摈斥之辱而海内复有涂炭之灾再传而为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5a 页 WYG1300-0326a.png
宋矣小人之害国可胜言哉
吕端论
吾读宋史至吕端闭王继恩于室入立真宗然后升殿
审视以拜未尝不贤其能定大计而想见其为人当太
宗升遐李后方异议主幼时艰而端乃从容定计沮其
邪谋扄其羽翼顷刻之间嗣君以定昔东汉李固当质
帝之崩不能沮梁冀之谋徒以死自靖是时宰相权轻
而梁冀威焰甚炽根缘蟠深故也宋初清明信任贤相
吕端论
吾读宋史至吕端闭王继恩于室入立真宗然后升殿
审视以拜未尝不贤其能定大计而想见其为人当太
宗升遐李后方异议主幼时艰而端乃从容定计沮其
邪谋扄其羽翼顷刻之间嗣君以定昔东汉李固当质
帝之崩不能沮梁冀之谋徒以死自靖是时宰相权轻
而梁冀威焰甚炽根缘蟠深故也宋初清明信任贤相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5b 页 WYG1300-0326b.png
端能不动声色处之晏如可谓善于应变矣端器量宽
弘英才表表真宗雅重之先是李继迁叛军人获其母
以闻太宗欲诛之端曰今日杀其母明日继迁可擒乎
徒坚其叛心而已太宗乃悟后继迁死其子竟归款端
之力也太宗尝称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谓知端者矣
韩琦论
夫为人臣者当国家清夷之际进言纳谏理国致治固
一代名臣也然值主幼时艰之日而能不动声色措天
弘英才表表真宗雅重之先是李继迁叛军人获其母
以闻太宗欲诛之端曰今日杀其母明日继迁可擒乎
徒坚其叛心而已太宗乃悟后继迁死其子竟归款端
之力也太宗尝称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谓知端者矣
韩琦论
夫为人臣者当国家清夷之际进言纳谏理国致治固
一代名臣也然值主幼时艰之日而能不动声色措天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6a 页 WYG1300-0326c.png
下于泰山之安者则又所谓国之柱石栋梁非具经济
之才学问智勇迥出流辈者不能韩魏公两定大计辅
相英宗调护两宫处之裕如天下以治岂非国之柱石
栋梁而天下倚赖以安者哉及神宗即位出之于外然
未尝顷刻有忘君父之心故青苗之法琦极论其病民
辽使之来琦上言处置之方最为曲尽诚可谓古大臣
矣当仁宗中年虽君子道长而小人时或并用及嘉祐
以后专任魏公朝廷清明天下乐业英宗即位又用之
之才学问智勇迥出流辈者不能韩魏公两定大计辅
相英宗调护两宫处之裕如天下以治岂非国之柱石
栋梁而天下倚赖以安者哉及神宗即位出之于外然
未尝顷刻有忘君父之心故青苗之法琦极论其病民
辽使之来琦上言处置之方最为曲尽诚可谓古大臣
矣当仁宗中年虽君子道长而小人时或并用及嘉祐
以后专任魏公朝廷清明天下乐业英宗即位又用之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6b 页 WYG1300-0326d.png
不疑君子在朝用臻至治故用贤人者必使小人无以
间之然后疑贰之心不生而向用之念弥笃也
明道程子论
自古兄弟俱为名儒德行显于一时流风被于百世无
如二程夫子者盖明道伊川同受学于茂叔渊源既正
探旨寻微卓为儒宗上承孔孟之绝学然雍容冲邃规
模宏阔有自然之矩者则伊川若逊于明道焉明道以
王佐之才大用则大效小用则小效所上章疏引义陈
间之然后疑贰之心不生而向用之念弥笃也
明道程子论
自古兄弟俱为名儒德行显于一时流风被于百世无
如二程夫子者盖明道伊川同受学于茂叔渊源既正
探旨寻微卓为儒宗上承孔孟之绝学然雍容冲邃规
模宏阔有自然之矩者则伊川若逊于明道焉明道以
王佐之才大用则大效小用则小效所上章疏引义陈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7a 页 WYG1300-0327a.png
善酌古变今可以坐言起行尝劝帝防未萌之欲神宗
拱手曰当为卿戒之政事堂议事一言而安石为愧屈
盖其诚敬所孚虽异己者亦心服所谓伪者献其诚慢
者致其恭是也使神宗以用安石者用之内圣外王之
道不外是矣而卒沮于安石不得显用及司马光入相
方将大用而先生竟长逝矣使先生之道不得行于天
下而天下之人不得睹先生之道之行三代规模不可
复见岂徒有宋之不幸哉
拱手曰当为卿戒之政事堂议事一言而安石为愧屈
盖其诚敬所孚虽异己者亦心服所谓伪者献其诚慢
者致其恭是也使神宗以用安石者用之内圣外王之
道不外是矣而卒沮于安石不得显用及司马光入相
方将大用而先生竟长逝矣使先生之道不得行于天
下而天下之人不得睹先生之道之行三代规模不可
复见岂徒有宋之不幸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7b 页 WYG1300-0327b.png
程明道告神宗当防未萌之欲论
舜之告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夫人心者至难防遏
而易蛊人之聪明溺人之志气故大舜首以告禹禹圣
人也而舜犹戒之如此盖谓不必见之于行事不必托
之于语言略有所动即私心之萌也不谨防之于始可
乎明道先生以当防未萌之欲告神宗诚大儒格心之
至要也盖天理人欲二者不可并存于念虑之间如冰
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不入于此必入于彼人或
舜之告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夫人心者至难防遏
而易蛊人之聪明溺人之志气故大舜首以告禹禹圣
人也而舜犹戒之如此盖谓不必见之于行事不必托
之于语言略有所动即私心之萌也不谨防之于始可
乎明道先生以当防未萌之欲告神宗诚大儒格心之
至要也盖天理人欲二者不可并存于念虑之间如冰
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不入于此必入于彼人或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8a 页 WYG1300-0327c.png
以为略有其几未至已甚而不防之于渐则天理从此
泯而人欲从此炽矣是故微有贪声悦色之意也则吾
以为声色之私动而致力以防之微有爱珍奇欲富厚
之念也则吾以为货利之私动而勉力以绝之微有不
乐亲正人不乐闻正言之心也则以为骄心之萌也而
遏之惟恐不至微有宫室服玩之好也则以为侈心之
萌也而杜之惟恐不严夫如是则何私心之不灭欲念
之不泯哉易曰履霜坚冰至解之者曰霜阴气所结盛
泯而人欲从此炽矣是故微有贪声悦色之意也则吾
以为声色之私动而致力以防之微有爱珍奇欲富厚
之念也则吾以为货利之私动而勉力以绝之微有不
乐亲正人不乐闻正言之心也则以为骄心之萌也而
遏之惟恐不至微有宫室服玩之好也则以为侈心之
萌也而杜之惟恐不严夫如是则何私心之不灭欲念
之不泯哉易曰履霜坚冰至解之者曰霜阴气所结盛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8b 页 WYG1300-0327d.png
则水冻而为冰此爻阴始生于下其端甚微而其势必
盛故其象如履霜则知坚冰之将至也夫欲念亦如霜
之始结也不防之于未萌则必私欲大炽而有坚冰之
祸矣神宗之行新法盖萌于欲富彊好大喜功之心而
安石有以中之也使能体程子之言以诚正为心而用
其道以辅成其大有为之志则治功所就岂难远过于
仁英哉
北宋总论
盛故其象如履霜则知坚冰之将至也夫欲念亦如霜
之始结也不防之于未萌则必私欲大炽而有坚冰之
祸矣神宗之行新法盖萌于欲富彊好大喜功之心而
安石有以中之也使能体程子之言以诚正为心而用
其道以辅成其大有为之志则治功所就岂难远过于
仁英哉
北宋总论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9a 页 WYG1300-0328a.png
夫北宋之亡外无藩镇拥兵之横威福自上内鲜宦寺
擅权之祸废立由已而金兵一至皆为俘虏者何哉民
心解而士气弱也盖太祖太宗开国承家真仁英三宗
休养生息至于神宗物盛而衰信任王安石用其新法
取利尽于锱铢掊克罔不在位于是民心已瓦解矣而
哲宗复庸暗无知宣仁临朝则为太平之盛世宣仁崩
陨则为否运所肇端宣和继之信用小人奢华无度日
甚一日而金兵至阙矣虽让位于钦宗而不久用李纲
擅权之祸废立由已而金兵一至皆为俘虏者何哉民
心解而士气弱也盖太祖太宗开国承家真仁英三宗
休养生息至于神宗物盛而衰信任王安石用其新法
取利尽于锱铢掊克罔不在位于是民心已瓦解矣而
哲宗复庸暗无知宣仁临朝则为太平之盛世宣仁崩
陨则为否运所肇端宣和继之信用小人奢华无度日
甚一日而金兵至阙矣虽让位于钦宗而不久用李纲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9b 页 WYG1300-0328b.png
狃于和议致父子俱为臣虏而宋业中衰岂非民心解
而士气弱贤人之正不能胜小人之邪哉幸而祖宗之
德尚在民心故康王立而为南宋然朝奔夕逃无复朝
廷之礼苟延宋祚而已由是观之人君修德爱民厚培
元气非惟一时之治亦所以贻厥孙谋而为天下后世
无穷之利也
宋理宗论
理宗为沂王时凝重寡言洁修好学待漏禁中诸王或
而士气弱贤人之正不能胜小人之邪哉幸而祖宗之
德尚在民心故康王立而为南宋然朝奔夕逃无复朝
廷之礼苟延宋祚而已由是观之人君修德爱民厚培
元气非惟一时之治亦所以贻厥孙谋而为天下后世
无穷之利也
宋理宗论
理宗为沂王时凝重寡言洁修好学待漏禁中诸王或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0a 页 WYG1300-0328c.png
多笑语独凝然自持矩度有常为史弥远所爱遂继大
统观其始非不雍容有度而可尚也而即位之后德弥
远之立己委以天下之政威柄下移不得自主孤立于
上朝多小人及弥远黜而丁大全贾似道之类复联翩
而进帝终弗悟以致奸臣贪功生事边防兵连祸结境
土日蹙迄及于亡岂非理宗昏庸之罪哉惟表明正学
崇信周程张朱为有功于名教然西山了翁见在朝而
不克究用则知周程张朱生于理宗之朝亦难得其信
统观其始非不雍容有度而可尚也而即位之后德弥
远之立己委以天下之政威柄下移不得自主孤立于
上朝多小人及弥远黜而丁大全贾似道之类复联翩
而进帝终弗悟以致奸臣贪功生事边防兵连祸结境
土日蹙迄及于亡岂非理宗昏庸之罪哉惟表明正学
崇信周程张朱为有功于名教然西山了翁见在朝而
不克究用则知周程张朱生于理宗之朝亦难得其信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0b 页 WYG1300-0328d.png
任也尊既往之贤舍当时之贤夫亦何补也哉
岳武穆论
夫北宋之亡河北之失宋祚之不复振中原之不恢复
人皆曰由徽钦而致然高宗实难逭其责焉当钦庙北
去社稷为墟高宗入援顺人心而即大位非不正且大
也及即位之后当卧薪尝胆思报父兄之雠而信用汪
黄贬黜李纲不复以河北中原为念岂非高宗庸懦用
人不察之过哉其后诸将用命岳武穆以忠智出群之
岳武穆论
夫北宋之亡河北之失宋祚之不复振中原之不恢复
人皆曰由徽钦而致然高宗实难逭其责焉当钦庙北
去社稷为墟高宗入援顺人心而即大位非不正且大
也及即位之后当卧薪尝胆思报父兄之雠而信用汪
黄贬黜李纲不复以河北中原为念岂非高宗庸懦用
人不察之过哉其后诸将用命岳武穆以忠智出群之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1a 页 WYG1300-0329a.png
才率师北驱所战皆克而以金牌十二召之班师淮北
之民遮马痛哭曰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然而武穆亦
不得以自留也夫如武穆之用兵驭将勇敢无敌若韩
信彭越辈类皆能之乃加之以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精
忠无贰则虽古名将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
身知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搆而
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呜呼以公之精
诚虽死于桧之手而天下后世仰望风烈实可与日月
之民遮马痛哭曰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然而武穆亦
不得以自留也夫如武穆之用兵驭将勇敢无敌若韩
信彭越辈类皆能之乃加之以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精
忠无贰则虽古名将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
身知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搆而
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呜呼以公之精
诚虽死于桧之手而天下后世仰望风烈实可与日月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1b 页 WYG1300-0329b.png
争光矣独不知为高宗者果何心哉
文天祥论
夫士君子被服儒行以学古自名才德兼优者上也其
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故自古因有才而无忠
诚之行败人之事者多矣未有忠诚有德而败人之事
者即势至于不可为亦必竭忠尽瘁死而后已不肯忍
耻偷生以辱其国也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
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
文天祥论
夫士君子被服儒行以学古自名才德兼优者上也其
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故自古因有才而无忠
诚之行败人之事者多矣未有忠诚有德而败人之事
者即势至于不可为亦必竭忠尽瘁死而后已不肯忍
耻偷生以辱其国也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
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2a 页 WYG1300-0329c.png
有德之士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
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
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盖志士
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也公
初被执既而得脱犹奉二王穷居海滨至于亡家沉族
而不顾兵败身执视死如归而元人弗杀冀其忠义之
心久而懈也于是归其妻还其族在中常之人固将感
德而有转计矣而公方以百折不回之气行万变不渝
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
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盖志士
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也公
初被执既而得脱犹奉二王穷居海滨至于亡家沉族
而不顾兵败身执视死如归而元人弗杀冀其忠义之
心久而懈也于是归其妻还其族在中常之人固将感
德而有转计矣而公方以百折不回之气行万变不渝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2b 页 WYG1300-0329d.png
之志妻子在前而不顾高官大禄而不慕心惟宋室是
向自书其志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
至可谓行践其言矣
南宋总论
人君立法垂猷培养元气仁施乎百姓教被于苍生非
徒一时享治平之休亦子孙万世无疆之利也南宋僻
处江南穷居一隅人君无英明出类之才在位多奸邪
小人彊敌在境军弱民贫然犹享国百五十年忠臣义
向自书其志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
至可谓行践其言矣
南宋总论
人君立法垂猷培养元气仁施乎百姓教被于苍生非
徒一时享治平之休亦子孙万世无疆之利也南宋僻
处江南穷居一隅人君无英明出类之才在位多奸邪
小人彊敌在境军弱民贫然犹享国百五十年忠臣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3a 页 WYG1300-0330a.png
士孝子节妇亲其上死其长不以仓卒死生易其操者
屡见于时史策为光岂非太祖仁宗仁泽之厚德化之
深而后世子孙犹蒙其休泽哉盖自高宗弃淮北而中
原不守前惑于汪黄后制于秦桧有武穆而不能用有
可复故都之几而屈膝请和失中原之罪高宗不得而
辞焉孝宗有猷有为足以兴复而天不祚宋值金世宗
之贤无衅可乘光宗宁宗昏庸不振理宗合元灭金而
渝盟弃好任用权奸虽有尊儒之名而苛刻小民疏退
屡见于时史策为光岂非太祖仁宗仁泽之厚德化之
深而后世子孙犹蒙其休泽哉盖自高宗弃淮北而中
原不守前惑于汪黄后制于秦桧有武穆而不能用有
可复故都之几而屈膝请和失中原之罪高宗不得而
辞焉孝宗有猷有为足以兴复而天不祚宋值金世宗
之贤无衅可乘光宗宁宗昏庸不振理宗合元灭金而
渝盟弃好任用权奸虽有尊儒之名而苛刻小民疏退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3b 页 WYG1300-0330b.png
君子南宋之亡兆于此矣度宗荒于酒色亡国不于身
幸也帝㬎身为臣虏然大木之倾亦岂一绳之所能系
哉端宗帝炳僻居海滨国不成其为国而文天祥张世
杰陆秀夫诸臣犹尽心力而为之亦忠臣义士舍命不
渝之秋也卒之端宗惊悸而死帝炳投海而没国亡宗
绝社稷为墟其亦可哀也已然自古无不亡之国汉唐
宋为三代以下享国长久之朝汉唐立国强盛过于有
宋而宋及末运全节死义之士远过于汉唐者则又祖
幸也帝㬎身为臣虏然大木之倾亦岂一绳之所能系
哉端宗帝炳僻居海滨国不成其为国而文天祥张世
杰陆秀夫诸臣犹尽心力而为之亦忠臣义士舍命不
渝之秋也卒之端宗惊悸而死帝炳投海而没国亡宗
绝社稷为墟其亦可哀也已然自古无不亡之国汉唐
宋为三代以下享国长久之朝汉唐立国强盛过于有
宋而宋及末运全节死义之士远过于汉唐者则又祖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4a 页 WYG1300-0330c.png
宗之馀泽与周程张朱讲明正学之功也呜呼谁谓德
教学术非治天下之大本乎
元仁宗论
当成宗崩陨国家多难仁宗入定大艰克安宗社身让
大位而不居可谓得友让之道远异篡窃攘夺之人矣
及其即位首罢尚书省录用旧臣信任李孟开科取士
尊尚孔子之道罢营缮屏言利盖有元数君之中帝实
首出焉至于为政一遵成宪不事游畋不喜征伐待宗
教学术非治天下之大本乎
元仁宗论
当成宗崩陨国家多难仁宗入定大艰克安宗社身让
大位而不居可谓得友让之道远异篡窃攘夺之人矣
及其即位首罢尚书省录用旧臣信任李孟开科取士
尊尚孔子之道罢营缮屏言利盖有元数君之中帝实
首出焉至于为政一遵成宪不事游畋不喜征伐待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4b 页 WYG1300-0330d.png
戚老臣一以礼貌大辟上谳惨恻移时其宽厚仁爱有
以培养民心后世永赖称之曰仁帝实无愧焉
许衡论
人君开国承家创业垂统必有通经明道规模宏大之
臣为之立法垂猷使子孙有所鉴成宪而持永久斯立
国之要也元自太祖太宗以及世祖并有天下莫不率
服亦赖有一二名臣为之左右于其间使敷政设教有
以成一代之纪纲则耶律楚材许衡其人也二人立纲
以培养民心后世永赖称之曰仁帝实无愧焉
许衡论
人君开国承家创业垂统必有通经明道规模宏大之
臣为之立法垂猷使子孙有所鉴成宪而持永久斯立
国之要也元自太祖太宗以及世祖并有天下莫不率
服亦赖有一二名臣为之左右于其间使敷政设教有
以成一代之纪纲则耶律楚材许衡其人也二人立纲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5a 页 WYG1300-0331a.png
陈纪为国成宪才智兼全经理庶务衡让于楚材而明
道通经匡君定国讲明礼乐立一国之规模则楚材又
让于衡焉观其首陈四策其立国规模一疏世祖累用
其言已有成效至于言治道劝用贤言养民皆天下急
务而不见大用于世乃天下之不幸亦有元之不幸也
自朱子以来继传之儒代不乏人然推西山鲁斋为尤
卓西山生于宋末虽为参政不究其用鲁斋当元初尊
信朱子倡明正学世祖累见信用其功效颇著于西山
道通经匡君定国讲明礼乐立一国之规模则楚材又
让于衡焉观其首陈四策其立国规模一疏世祖累用
其言已有成效至于言治道劝用贤言养民皆天下急
务而不见大用于世乃天下之不幸亦有元之不幸也
自朱子以来继传之儒代不乏人然推西山鲁斋为尤
卓西山生于宋末虽为参政不究其用鲁斋当元初尊
信朱子倡明正学世祖累见信用其功效颇著于西山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5b 页 WYG1300-0331b.png
云
说
复性说
性者体也情者用也制情以从性性其情也拂性以纵
情情其性也情其性则性为情矣乌在其为本性也然
则如之何而后可曰有复性之道焉复之之道何居曰
克己以复天命之本然使和其情以顺其性而已在易
复之初爻曰不远复无祗悔孔子解之曰不远之复以
说
复性说
性者体也情者用也制情以从性性其情也拂性以纵
情情其性也情其性则性为情矣乌在其为本性也然
则如之何而后可曰有复性之道焉复之之道何居曰
克己以复天命之本然使和其情以顺其性而已在易
复之初爻曰不远复无祗悔孔子解之曰不远之复以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6a 页 WYG1300-0331c.png
修身也言性本无失有失而能速复则身修矣在天为
一阳复见在人心为本性复明岂有悔哉孔子举此以
赞颜子刘屏山举此以教朱子以其为修身复性之要
旨也六二曰休复吉孔子解之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初阳乃天心之见仁也二近初阳有下仁之美言复之
之道又在好德亲仁涵养薰陶以日复其性而休休然
有馀裕也六三曰频复厉无咎频复与不远者殊科故
厉然能复则无咎矣六四曰中行独复卦五阴独四与
一阳复见在人心为本性复明岂有悔哉孔子举此以
赞颜子刘屏山举此以教朱子以其为修身复性之要
旨也六二曰休复吉孔子解之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初阳乃天心之见仁也二近初阳有下仁之美言复之
之道又在好德亲仁涵养薰陶以日复其性而休休然
有馀裕也六三曰频复厉无咎频复与不远者殊科故
厉然能复则无咎矣六四曰中行独复卦五阴独四与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卷六 第 16b 页 WYG1300-0331d.png
初相应处众小人之中独能与一君子合志同方不言
吉而吉可知故孔子以从道美之至五之敦复则曰无
悔上之迷复则曰凶以此见复性之道当谨几察微不
贰其过修身以克之下仁以休之独复以持之敦厚以
居之而不使之频复而迷复焉则所谓天命之性五常
五伦之美皆在我而不为习所远矣吾故曰复性之道
在克己以复天命之本然使和其情以顺其性而已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六
吉而吉可知故孔子以从道美之至五之敦复则曰无
悔上之迷复则曰凶以此见复性之道当谨几察微不
贰其过修身以克之下仁以休之独复以持之敦厚以
居之而不使之频复而迷复焉则所谓天命之性五常
五伦之美皆在我而不为习所远矣吾故曰复性之道
在克己以复天命之本然使和其情以顺其性而已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