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a 页 WYG1300-0237a.png
庚戌年原序
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
朝夕从事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
等书讲论至再至三顾质鲁识昧日取先圣贤所言者
以内治其身心又以身心所得者措之于文均之有未
逮也日课论一篇间以诗歌杂文虽不敢为奇辞诡论
以自外于经传儒先之要旨然古人所云文以载道者
内返窃深惭恧每自思念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b 页 WYG1300-0237b.png
皇父深恩时聆训诲至谆且详又为之择贤师傅以受
业解惑切磋琢磨从容于藏修息游之中得以厌饫诗
书之味而穷理之未至克已之未力性情涵养之未醇
中夜以思惕然而惧用是择取庚戌秋九月以前七年
所作者十之三四略次其先后序论书记杂文诗赋分
为十有四卷置在案头便于改正且孔子不云乎言顾
行行顾言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常取余所言者以
自检所行倘有不能自省克以至于言行不相顾能知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a 页 WYG1300-0237c.png
而不能行余愧不滋甚乎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a 页 WYG1300-0238a.png
  六经之教皆以明仁义中正之道而感发人之善
  心也降及子史必依于经义足以备劝惩辅教化
  然后为后世所诵法故唐宋诸文家自言所学必
  原于六经仁义之旨然则乐善不倦固敦行之要
  而亦发为文章之根柢与雍正十年冬
 皇四子以所为乐善堂文钞示余而属为之序发而
  观之经旬涉月犹不能穷其奥美也其义理一本
  于五经四子而折衷于宋儒之言其文之意度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b 页 WYG1300-0238b.png
  之风格按以古人成法无毫釐分寸之不合而每
  至忠孝友悌言之尤肫诚而恺切足以感发人之
  善心盖
 皇子之文乃乐善不倦之诚之积于中而发于外者
  也我
皇上圣德天纵以仁义中正之道陶冶一世而
 皇子亲承
谕教近仰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4a 页 WYG1300-0238c.png
仪型朝夕观感浃于耳目心志之间者尤深且切而又
  笃志好古深思力探于古圣贤人之言而近体诸
  身故发为文章充实光辉而不可掩如此乃
 皇子且自以为未足自序之文犹曰汇而成帙置之
  案左以便改正即文之不敢自是而望道之切可
  知矣又曰常取所言以自检所行惧言行之不相
  顾也则进德之诚可见矣此古圣贤人乐善不倦
  之实功也余浅见寡闻不足以发扬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4b 页 WYG1300-0238d.png
 皇子之文而区区之诚所欲效于
 皇子者惟是检身之严密见于自序之文者永矢而
  勿渝焉斯已矣
  雍正十年冬月谷旦和硕庄亲王允禄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5a 页 WYG1300-0239a.png
   文以载道道之体于身者为德而发于言者为文
   故韩子论文曰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
   源又曰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孝弟者仁义之实道
   德之根源也
  皇四子幼侍
圣祖仁皇帝特荷慈眷朝夕
训诲且见我
 皇上视膳问安致爱致敬无事不与往圣同揆至性薰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5b 页 WYG1300-0239b.png
   陶耳目濡染由是体诸身心发于言动者不待模
   拟自成方圆夫圣经贤传所以勤勤亹亹牖翼万
   世其道无他父子君臣之大伦而已
  皇子性资乐善于道德仁义之根源既得之
圣祖之渐涵复申以
 皇上之谕教而又切磋于师友研极于诗书早夜孜孜
   日新其德故发为文章左右逢源与道大适衡以
   古作者之法中规中矩不失扶寸而事关人纪言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6a 页 WYG1300-0239c.png
  之尤恳切而周详使读者忠孝友恭之心油然而
  生夫自古文人学士有一言之几于道其文必逾
  远而存况
 皇子之实体于身而蔼然溢于言外者乎
 皇子夙以乐善名堂因以标文集即此见平日心力
  之所注而所以为文之根源具在于是矣壬子八
  月以序属余反覆寻绎深庆
 皇子之德业日进加益而自忘其学之肤言之不文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6b 页 WYG1300-0239d.png
  也于是乎书和硕果亲王允礼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7a 页 WYG1300-0240a.png
   我
圣祖仁皇帝燕翼诒谋尽善尽美
 皇上纯孝天亶当居藩邸时先意承志尤得
圣祖欢心康熙六十一年爰命
  皇四子宝亲王入侍内廷以示宠异是时王年方舞
   勺而予齿亦埒相对甚欢及
 皇上绍膺大宝余以冲年特承
 恩命忝封贝子晋封贝勒自顾无寸长足录惟以恭谨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7b 页 WYG1300-0240b.png
   慎自检束遂蒙
 恩眷每入觐
 皇上时遇
  王辄承奖许把握深谈大有乳水之合癸丑夏月出
   所著乐善堂文钞见示余为庄诵一过见其论记
   文序赋颂诗歌无体不备约数万言因为舌桥不
   下作而言曰古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古
   人非欲岐之也太上不易得得其次亦可以不朽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8a 页 WYG1300-0240c.png
  矣而衡以圣贤之道则德其所内蕴耳著之而为
  功宣之而为言莫不皆备于一身则三而一者也
  今
 王以乐善署其堂而复以名其集盖善即德也德备
  而功与言随之如水之有本木之有根其条达流
  行有不期然而然者然而混混汤汤观澜而知其
  本也刁刁调调揽叶而知其根也则欲测
 王之德与功者又何不可于其言观之哉今为取其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8b 页 WYG1300-0240d.png
  文而读之于其蔼以和者见仁之德焉严以毅者
  见义之德焉畅情而不繁洞物而非察坚确而不
  移者见礼智信之德焉夫浑而名之之谓善得之
  于己之谓德
 王之乐善
 王之取善也盖善无穷而取善之心孳孳矻矻日有
  积而月有累故其发而为言得心应手自有行乎
  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之致斯其蕴之也深而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9a 页 WYG1300-0241a.png
  养之也素矣刘昼慎独有曰枕善而居之不以视
  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移其情也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斯二说者
  可举为
 王赠也夫文所以载道也言者心之声也而非蕴之
  养之则不足以资其本而培其根今
 王之乐善如此扩而充之于以优于天下而驯至于
  大舜之域其可涯量哉将见为德为功为言皆以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9b 页 WYG1300-0241b.png
  一身备之裕如矣苟浮慕词章徒以著述相引重
  又乌足以读乐善堂之文哉
  雍正十一年癸丑五月上浣允禧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0a 页 WYG1300-0241c.png
   夫文所以载道也自汉唐宋明以来有道诸儒皆
   发为文辞以明圣贤之奥旨作为诗歌以畅一已
   之襟怀令后世读之者玩其词绎其旨称扬效法
   之恐后文之有功于后世岂浅鲜哉若夫禀颖异
   之姿而精研典籍日与贤师友称先则古讨论藏
   修弟之视
  兄虽所处则同而会心有浅深气力有厚薄属辞有
   工拙未敢同年而语也吾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0b 页 WYG1300-0241d.png
  兄随
 皇父在藩邸时朝夕共处寝食相同及
皇祖见爱养育宫中恪慎温恭
皇祖见之未尝不喜
 皇父闻之未尝不乐而乂念弟之在家不能常聚迹虽
   两地心则相通吾
  兄纯孝至悌可谓肫然无间矣及
 皇父尊居九五吾二人下帷读书朝夕共处寝食相同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1a 页 WYG1300-0242a.png
  者如旧同气之欢岂语言文字所能尽载乎吾
 兄于问寝视膳之暇每有所得发为文词日课文一
  首虽退居私室亦不敢自懈手披心绎欲力追古
  作者八年秋九月汇订其序论诗赋杂文若干卷
  而命余序余曰载道之文真儒为之无实之文务
  名者为之务名者不求实得真儒则本之躬以见
  之言而可垂于后世今观吾
 兄之文本平日所为讲明践履者积于中而发于外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1b 页 WYG1300-0242b.png
  上不负
皇父慎选天下英贤而教育之之心下不负十馀年穷
  经力学愤乐相寻之笃志处帝王之家居富贵之
  位书史所载未数数然也
 兄之乐善无穷而文思因以无尽凡古圣贤之微言
  大义修身体道之要经世宰物之方靡不发挥衍
  绎娓娓焉畅所欲言即至一吟一咏亦皆扬风扢
  雅温柔敦厚有合于三百篇之旨岂扬华摛藻徇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2a 页 WYG1300-0242c.png
  外忘内者所能髣髴其万一哉又岂弟之浅识谫
  词所能赞美哉弟弘昼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3a 页 WYG1300-0243a.png
  文以足言而载道也内而极于天人性命之微显
  而通于经纶事业礼俗百为之赜皆由根柢深厚
  诣极精微而后出之有原发之莫测所称闳中肆
  外贯乎道而济乎义臻于玉振金声之美盖徵圣
  垂文而作述以隆非偶然也(彭/)弱龄猥蒙
圣恩受读
 内廷得侍
 皇四子朝夕讲贯窃见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3b 页 WYG1300-0243b.png
 皇四子问安视膳之馀耳目心思一用之于学考合
  古今徵论同异虽单词只义必条分缕析铢黍弗
  差每为文笔不停缀千言立就而元思泉涌采翰
  云生盖天资敦敏而又缉熙光明实为天人并臻
  其至者也积数年著作既富所裒乐善堂文钞成
  (彭/)盥濯读之数过其研穷心性也则德成于天而
  明出自然微言探赜弥纶彝宪合心源道法一以
  贯之而无馀也其阐发经学也则深明博察探其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4a 页 WYG1300-0243c.png
  奥而约其旨糟秕群言彪炳至义发前人所未及
  而开后学以津梁也至于史事有难评之迹千秋
  积未发之疑抉隐解蔽往往出人意表盖举治乱
  兴衰之故是非得失之衡莫不包括隐显变通会
  适标论立义足以超古而信今矣旁逮诗歌赋颂
  体制美备写天地之辉光琢元黄之丽藻虽组织
  辞令排比声律然皆衔华佩实酌雅富言而非寻
  常之外饰雕艳所可拟于万一者夫惟知之始能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4b 页 WYG1300-0243d.png
  言之顾(彭/)浅何能知高深之际而陈赞颂之言哉
  (彭/)
 几席诵习之下每苦于室而难通也辄蒙
 片言提撕旷若发蒙而因端
 指示引绳授矩
 训诲无倦所以培而植之者甚至顾以钝质业不加
  修而识不加长受读兹编所谓出有原而发莫测
  贯乎道而济乎义者(彭/)诚不足以知之惟略陈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5a 页 WYG1300-0244a.png
  概恭缀数言以为鼓吹休明之一助焉尔
  雍正十年岁次壬子十月朔平郡王福彭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6a 页 WYG1300-0244c.png
   善者一心之主宰万化之根原事理会归之极则
   也然非实有所乐乎此则见之不真信之不笃而
   其发为文章著为事业者终不能笃实辉光可传
   于后世
  皇四子宝亲王性资纯粹自幼为
圣祖仁皇帝所笃爱
特召育于宫中薰陶
德教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6b 页 WYG1300-0244d.png
 皇上切义方之训广延师保咨经稽史惟日孜孜所以
   培养德性恢闳学识者既厚且深矣(尔泰/)以封疆
   之臣入参政事恭承
 恩命获侍
  讲筵窃见
  皇子动容出辞温肃之气具备偶聆议论则穷本探
   原有经有纬未尝不私庆
  皇子秉元善之德而诚心体道不独文学迥出乎寻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7a 页 WYG1300-0245a.png
  常也间出乐善堂文钞若干卷以示开章二篇则
  曰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此我
皇上御书以训勉
 皇子者而即首以命题所为念兹在兹以迪元德而
  会众善者莫不基于此矣至于推阐经义尚论古
  人穷极事理辨析群言实有特出之见超乎前贤
  思议之外其或敷扬功德吟咏性情可歌可诵使
  读者忠孝悱恻之情油然而生盖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7b 页 WYG1300-0245b.png
 皇子乐善之诚充积于中而英华外发有不知其然
  而然者昌黎韩愈所谓原于仁义而其言蔼如者
  于是集见之矣窃考六籍所载言善者甚详而乐
  善一语独发之孟子与道性善称尧舜之旨更相
  表里
 皇子诚由斯集而充之明善以诚身本之心而验之
  事则精一危微之训上接列圣之心传者莫不于
  此会其极而世际升平太和翔洽皞皞焉各相感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8a 页 WYG1300-0245c.png
  于至善之中而可以被之赓歌垂之简册者其善
  为何如其乐又何如也鄂尔泰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9a 页 WYG1300-0246a.png
   雍正元年
 皇上绍登大宝
 命廷(玉/)随侍
  皇四子
  皇五子讲读经书蚤夜趋承仰见我
圣祖仁皇帝垂光锡祚舄奕绵洪我
 皇上敬承
庭训以裕后昆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19b 页 WYG1300-0246b.png
 圣学相传缉熙光大
  皇四子粹质天禀明敏博达而功力缜密朝有课夕
   有程寒暑靡间有非专攻文学之儒所能希其万
   一者自经史百家以及性理之阃奥诗赋之源流
   靡不博览精择讲明而切究之每发一问立一义
   辄超出于思议之表而皆前人所未发覃心实学
   者之所宜辨析也含咀酿郁蕴蓄富有时发抒其
   胸中所见著为论说诗赋诸体之作常不假思索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0a 页 WYG1300-0246c.png
  一挥数千言立就清词邃旨首尾烂然数年来俱
  不下千馀篇
 皇子自加𨕖择得如干首汇为一集以示廷玉廷玉
  受而循绎焉大抵意义渊深文采博赡而笔力之
  雄俊健捷迈越等伦所阐明者圣贤之精蕴宇宙
  之名理而所吐露者经籍之膏腴艺林之芳润自
  昔以文章名家者莫能逮焉
 皇子之于文可谓才超而学邃矣抑尤愿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0b 页 WYG1300-0246d.png
 皇子之不以此自多也闻之文所以载道古圣贤修
  已治人明体达用之大要胥于是乎在匪直工其
  文词以为观美也故曰非言之艰行之惟艰
 皇子以天授之才博通古今之学循循乎祗遹
圣训敬勤无斁诚于载籍之指要平日口诵心维者既
  能言之又允蹈之自此进德修业日新岁益廷玉
  所乐得而扬其美盛者讵有涯哉
  雍正八年岁次庚戌仲冬月张廷玉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1a 页 WYG1300-0247a.png
  雍正元年我
皇上绍登大宝
特命朱(轼/)
 皇子读书时
 皇四子
 皇五子年甫十三岁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
  字已乃精研易春秋戴氏礼宋儒性理诸书旁及
  通鉴纲目史汉八家之文莫不穷其旨趣探其精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1b 页 WYG1300-0247b.png
  蕴由是发为文章实大声宏彬彬乎登作者之堂
  矣雍正八年
 皇四子自订其所作诗文为一集名曰乐善堂文钞
  命(轼/)为之序固陋如(轼/)何足以知
 皇子之文伏念
 皇子以乐善颜其堂又以名其集读者徒以文视文
  虽扬扢讽咏咨嗟叹赏乌足测斯编之涯涘乎凡
  人为一事而或作或辍者所乐不存焉耳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2a 页 WYG1300-0247c.png
 皇子之于文穷年累月抽思探赜俛焉日有孜孜诚
  有味乎其言之矣然
 皇子之所乐者善也非文也如以文而已矣虽如宜
  僚之弄丸庖丁之解牛得心应手亦徒虚车之饰
  耳于善乎何与哉乐善之说见于孟子所谓善者
  仁义忠信而已专言仁则为心之全德而义在其
  中兼体用而言则仁为体而义为用对忠信而言
  则仁义又为用而以忠信为之体苟存诸中者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2b 页 WYG1300-0247d.png
  一毫不忠不信求几于仁义可得乎易曰立天之
  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阴阳刚柔之流行不息迭运不穷者诚也圣
  人之于仁义亦如是而已矣自圣人言之则为诚
  诚者天之道也自学者言之则为忠信忠信者思
  诚也人之道也思诚之功维何格致以启其端克
  复以践其实戒惧以立其本慎独以谨其几循循
  于下学以渐几于上达久之而私欲潜消理与心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3a 页 WYG1300-0248a.png
   融而乐生矣生则乌可已也乌可已则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天下娱心快志之事孰有过于此
   者乎钦惟
圣祖仁皇帝德合乾坤功参化育我
 皇上钦明缉熙圣以继圣本精一执中之心法发而为
   荡平正直之
 皇猷万方臣庶是训是行矧
  皇子天禀纯粹志气清明晨夕侍奉之下其薰陶涵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3b 页 WYG1300-0248b.png
   育于
 圣德圣训者固已日新月盛莫知其然而然矣从此敬
   承无斁优游厌饫戒于思虑之未萌恭于事物之
   既接进德修业之功孰得而窥其所至哉(轼/)尝闻
  皇子之自言其文也曰诗歌赋古三百篇之流吾将
   以为山水以为乐音以养吾心焉耳旨哉斯言凡
   知者之乐水仁者之乐山以及先儒乐观天地生
   物气象无往非善即无往非乐无往非乐即无往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4a 页 WYG1300-0248c.png
  非养也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夫无所得于中
  而强而行之则不胜其劳苟从事于穷理尽性而
  涣然有得亹亹不倦夫何难之有
 皇子勉之哉
  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长至日朱(轼/)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5a 页 WYG1300-0249a.png
  雍正八年夏六月廷锡蒙
恩命得陪侍
 皇子讲席窃见
 皇四子孜孜典学日就月将自五经四子儒先性命
  之精言以至史籍之纪载名人大家之文集靡不
  探索研究广览博辨务求理道之要归事物之衡
  鉴文章篇什之矩度根柢融洽条贯浩然有得于
  中至讨论服习之既久乃举其所得者而见之文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5b 页 WYG1300-0249b.png
  抒为论著形为歌咏大抵充实醇粹和平浑厚得
  天地中和之气亹亹乎蓄之深而出之裕也所作
  积多汇次成帙题曰乐善堂文钞命(廷/)锡为之序
  昔文中子有言文必贯乎道学必济乎义夫离道
  义而以为文鞶帨之工虚车之饰固君子所弗尚
  即援道以张其词引义以畅其说荟萃经训而祗
  以供文章之用是犹未免岐文与道而二之未得
  为文之至也二帝三王之道周公孔孟之传见之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6a 页 WYG1300-0249c.png
   貌言视听日用动静之间施之礼乐政刑天下国
   家之大蕴之为德行措之为事业无适而非道义
   之衍溢故其著于典谟垂于经传精微广博足以
   觉世牖民阐道立教而至文出焉朱子所谓有是
   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其条理分明光辉发越
   而不可掩者非有所强而后能也仰惟
圣祖仁皇帝神灵天纵圣学高深我
 皇上缉熙光明心传相接羲轩尧舜之统绪近在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6b 页 WYG1300-0249d.png
  庭闱
  皇子朝夕侍奉祗聆
 慈诲提命之所启迪耳目之所濡染固已薰陶涵育于
   圣贤道义之中加以稽古居今考德问业味经史
   之膏腴撷典籍之芳润宜其发而为文炳炳麟麟
   若是其盛也若夫体之身心验之行事道义充粹
   于中而至文辉著于外则可以上媲乎典谟经传
   而与子朱子之言默相符契又何文与道之岐而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7a 页 WYG1300-0250a.png
  为二哉廷钖因读
 皇子之文敢敬绎其义为
 皇子诵焉蒋廷锡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8a 页 WYG1300-0250c.png
   我
 皇上至德广运圣敬日跻丕显丕承宏兹继述经理万
   物悉以我
圣祖仁皇帝之所渊蕴者发为久大之规启佑后昆亦以
   我
圣祖仁皇帝之所翼贻者著为缵承之美觐光扬烈继继
   绳绳诚哉万古之所独隆者也诸
  皇子日承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8b 页 WYG1300-0250d.png
 圣训观感最真莫不器识深厚德性温良勤敏问学不
   敢暇逸以故习复之馀遂多著述今
  皇四子自集其比年所得诗歌论赋选择若干首为
   一集以示(敏敏/)雒诵䌷绎至再至三论著则机杼
   自出罗列万象昔人所谓宏深渊博义理精到者
   何以加焉至诗歌诸体之作亦莫不毕臻其妙金
   相玉质和雅冲融求之近古实少伦比向非我
 皇上训迪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9a 页 WYG1300-0251a.png
 皇子之方实有承先启后垂裕于无穷
 皇子之敬承
圣教者实能亲炙其光观感而益善则奋笔抒词之际
  何以洋洋洒洒迈百家而超伦类也哉夫言辞之
  中可以见道
 皇子之著述固已诸美毕备矣窃念自古圣贤之学
  非独佔毕之为功盖将举身心性命之理家国天
  下之故一一践履而昭彻之夫而后发之事业者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29b 页 WYG1300-0251b.png
  皆为有本之经纶著于文词者亦皆亲切而有味
 皇子其母以文之赡美者为足多而尤以行之光辉
  者为可贵则修词明道德艺交隆庶可不负我
皇上之训诲矣(敏/)不胜区区期望之忱福敏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0a 页 WYG1300-0251c.png
   雍正元年(世远/)
 恩特召入直
  内廷随侍
  皇四子
  皇五子读书相晨夕者九载于兹矣仰惟
圣祖仁皇帝尊经典学久道化成我
 皇上圣以继圣学贯天人万邦作则凡所为诒谋燕翼
   建极以锡天下臣民之福者莫不是训是行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0b 页 WYG1300-0251d.png
 训诲
  皇子尤为精详恺挚
  皇子仁孝聪明逊志时敏自四子书五经性理纲目
   大学衍义诸书以及古文渊鉴名臣奏议之有关
   于学术治道者莫不讲贯习复蕴之为德行发之
   为文章不为雕饰藻绘之辞而皆有以合乎仁义
   中正之旨八年秋九月
  皇四子自订其前后所作论序杂文诗赋分为十四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1a 页 WYG1300-0252a.png
  卷名曰乐善堂文钞命(世远/)序之夫所谓善者在
  天则为元在人则为仁元者天地之心举天下含
  生负气灵蠢动植喙息之伦莫不有以若其性而
  资之以始仁者万善之长爱恭宜别俯仰酬酢莫
  不由恻隐之心以发故在天曰元善由天而之人
  曰继善赋之于人曰性善吾性高明广大与天同
  体乐之者必至于浃洽畅遂乌可已而不自知然
  其要有三曰穷理曰克己曰虚心人伦物则之原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1b 页 WYG1300-0252b.png
  未彻则好善之心不笃书曰惟精中庸曰明善言
  善否之介当精以决择也然累于有我曷以克乐
  大学曰慎独濂溪曰果而确言念之初生当谨持
  而充扩也己克则私去私去则心虚易大象曰君
  子以虚受人虚则诚诚则公公则人我之界胥忘
  咸之感以无心贵故曰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皇子以此内治其性情敦善行而不怠因之著为心
  声情深而文明醇茂而雅则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2a 页 WYG1300-0252c.png
 皇子勉之哉古之人无斁示我显德行乐己性之善
  即乐天之善也乐人之善犹己之善也以名其集
  以裕诸心以措诸行若谷种之生生生而不息亲
  之若芝兰之臭闻之沛然若江河之决善孰大焉
  乐莫至焉徒文云乎哉
  雍正九年辛亥夏五端阳日蔡世远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3a 页 WYG1300-0253a.png
   濂溪周子曰文所以载道也道无所不在而见之
   于文自天地之大至于品汇之细皆有以宣其义
   蕴而发其精华垂之为经纪之为史所以明乎其
   大也著之为辞赋咏之为歌诗所以该乎其细也
   而兼综条贯于其中者则莫非道也我
 朝
列圣相承凝禧积庆毓秀之源既长且厚
 皇上睿智天成文思光被而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3b 页 WYG1300-0253b.png
  庭闱之近所以
 垂慈育德者必谆谆于立诚明理之功焉
  皇四子以粹美之姿仰承
 圣训涵养深醇英华发越宜其施之简墨者炳乎有光
   也(基/)以浅学叠荷
 殊恩备员中秘荐历台垣今复得侍书
  皇子日近光仪而亲讲论
  皇子以所著乐善堂文钞示(基基/)受而读之其气象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4a 页 WYG1300-0253c.png
  之崇宏则川渟岳峙也其心胸之开浚则风发泉
  涌也其词采之高华则云蒸霞蔚也其音韵之调
  谐则金和玉节也充实光辉包涵众美文也而进
  乎道矣抑周子有言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
  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皇子循是而不已焉则寻流以溯源明体以达用凡
  仁义中正之规齐治均平之理体验愈深发挥愈
  盛洋洋乎岂特为文章之大观哉圣贤要道统会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4b 页 WYG1300-0253d.png
  于斯德行事业殆将一以贯之矣
  雍正九年岁次辛亥长至月邵基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5a 页 WYG1300-0254a.png
  文何昉乎自羲皇肇起卦图虞书首陈谟典文明
  之运实由此开然尚书之文简而该周易之文奇
  而法知非后人摹拟彷佛所可貌为形似者也至
  尼山辑为六经天下文章莫大于是郁郁之叹厥
  有由然此后踵事增华分门别派日易月迁而岁
  不同矣若夫风云月露草木禽鱼触境书怀因时
  寄兴此逸士之文也镕经铸史含英咀华绣口锦
  心敲金戛玉此学士之文也割裂经传摘取雅驯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5b 页 WYG1300-0254b.png
  帖括自珍科名是竞此举子之文也远追洙泗近
  师濂洛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此理学之文也至于
  经国理民布纲陈纪誉隆国乘德遍寰区此士君
  子得志于时大有为之文也然文虽不同莫不理
  以主之识以运之气以充之藻采以华之故文之
  有理即太和之保合运量各正而肆应不穷者也
  其识见之周详贯注则血脉之流通也其格局之
  一成不易则肢体之上下有定行止有节也其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6a 页 WYG1300-0254c.png
  营组织光芒外焕则盛德之符睟面而盎背也故
  思欲深不欲浅识欲精不欲粗格调欲高不欲卑
  包涵欲大不欲小至于事本浅也而文特深之事
  本粗也而文特精之物本卑也而文特高之物本
  小也而文特大之则其取精绘神超然远寄不屑
  屑于目前腐近文人墨士之习径实寓笼络一切
  函盖万有之光华则(煦/)于乐善堂之文钞独有深
  契焉盖乐善堂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6b 页 WYG1300-0254d.png
 皇四子馆课文也
 皇四子无日不酌古准今朝吟暮诵无日不搆思抽
  秘据案舒毫如是久久所作不啻千馀爰叙次甲
  乙聚而成帙(煦/)于雍正八年六月内奉
命在
 皇子书房行走因得日亲
 仪表细领嘉文总由积学广博兴寄宏敞高步远追
  扩然无垠用能漱六经之芳润根柢道要增益光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7a 页 WYG1300-0255a.png
  芒挥洒于片楮尺幅中俾读之者志翔神豁应接
  不暇如登大雅之堂而天球河图之萃然灿陈也
  如聆韶濩之音而金石丝竹之翕然竞奏也如观
  多宝之藏而奇珍异品之骇目惊心其出不穷也
  故可以振颓懦可以维风俗可以绍前圣可以诏
  来兹将于斯文乎是赖又奚必韩潮苏海燕许如
  椽始克愉心称观止哉胡煦谨序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8a 页 WYG1300-0255c.png
  雍正七年十一月(成天/)
恩召至京邸八年三月得入伴
 皇子讲读草茅微贱不谙天下事惟洛诵圣言粗识
  义理辰入申出窃异崇高富贵之地何功之密而
  心之虚加于寒畯也日既久窃见自孝经四子易
  书诗春秋戴礼以及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靡
  不淹贯性天之微妙纲目之是非政要之从咈名
  儒名臣之论理论事达人骚人之言忧言乐靡不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8b 页 WYG1300-0255d.png
  列眉指掌而究其精详所著作若论若序记若铭
  赞若赋若诗盈千累百靡不内朗外润从容惬适
  于规矩之中乃踊跃欢忭念我
皇上之所以为教
 皇子之所以为学至于如此也气质既已清明义理
  既已昭著问学既已渊洽而言动愈以恭谨以(成/)
  (天/)之固陋所挟者惟此款款愚诚耳然土壤细流
  山海之高深未尝让且择焉盖所见者大而所志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9a 页 WYG1300-0256a.png
  于圣人之道者笃矣秋日清暇
 皇子自披其所著择其中什之三为一集而曰知之
  匪艰行之维艰予之言其无谬于古先哲人之言
  乎果无谬矣其敢遂谓几于成乎昌黎云愈之所
  好者道也惟恐人之以文视文也老泉谓非天之
  所与求一言之几乎道而不可得不亦夸大其枝
  叶乎吾非自珍其文将取以自验也轮辕饰而人
  弗庸则为虚车此之谓矣至于不涉理不涉事可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 庚戌年原序 第 39b 页 WYG1300-0256b.png
  以助人养心者有三曰乐音曰山水曰诗歌赋亦
  古诗之流吾将当乐音山水而资其养心也
 皇子录而存诸座隅者以此(成天/)
 教序简端绎思经月无踰
 皇子面诏之意矣惟恭述
知遇之隆纪课程之实且以见
 昭代文明之盛薄乎四海者始自宫中云尔雍正八
  年庚戌冬日顾成天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