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1374-03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衡卷

五十六
            明 程敏政 编
 杂著
  文章辨体序题        吴 讷
   古歌谣辞
按西山辑文章正宗凡古文辞之载于经圣人所尝删
述者不敢录独采书传所载康衢击壤歌之类列于古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1374-0334b.png
诗之前且曰出于经者可信传记所载者未必当时所
作其好古传疑之意至矣今谨遵其意仍以康衢童谣
为首终于苟卿成相汇寘卷端以俟考质
   古赋
按赋者古诗之流汉艺文志曰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
邻国必称诗以喻意春秋之后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而贤士失志之赋作矣大儒荀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
国皆作赋以风其后宋玉唐勒枚乘司马相如扬子云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1374-0335a.png
竞为侈丽闳衍之辞而风谕之义没矣近世祝氏著古
赋辨体因本汉志之言而断之曰屈子离骚即古赋也
古诗之义若荀卿成相是也然其所载则以离骚为首
而荀诗勿录尚论世次屈在荀后而成相亦非赋体故
今特取成相附古歌谣后而仍载楚辞于古赋之首盖
欲学赋者必以是为先也宋景文公有云离骚为辞赋
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信哉
   古乐府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1374-0335b.png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成周盛时
大司乐以黄帝尧舜夏商六代之乐报祀天地百神若
宗庙之祭神既下降则奏九德之歌九韶之舞盖以六
代之乐皆圣人之徒所制故悉存之而不废也迨秦焚
灭典籍礼乐崩壤汉兴高帝自制三侯之章而房中之
乐则令唐山夫人造为歌辞史记云高祖过沛诗三侯
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
惠文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巳至班固汉书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1374-0335c.png
则曰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纪其铿锵而不能言其义
高祖时叔孙通制宗庙乐迎神奏嘉至入庙奏永至乾
豆上奏登歌再终下奏休成天子就酒东厢坐定奏安
世然徒有其名而亡其辞所载不过武帝郊祀十九章
而已后儒遂以乐府之名起于武帝殊不知孝惠二年
已命夏侯宽为乐府令岂武帝始为新声不用旧辞也
迨东汉明帝遂分乐为四品一曰大予乐郊庙上陵用
之二曰雅颂乐辟雍享射用之三曰黄门鼓吹乐天子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1374-0335d.png
宴群臣用之四曰短箫铙歌乐军中用之其说虽载方
册而其制亦复不传魏晋已降世变日下所作乐歌率
皆夸靡虚诞无复先王之意下至陈隋则淫哇鄙亵举
无足观矣自时厥后唯唐宋享国最久故其辞亦多纯
雅南渡后夹漈郑氏著通志乐略以为古之达礼有三
一曰燕二曰享三曰祀所谓吉凶军宾嘉皆主此三者
仲尼所删之诗凡宴享祀之时用以歌之汉乐府之作
以继三代因列铙歌与三侯以下于篇亦无其辞后太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1374-0336a.png
原郭茂倩辑乐府百卷繇汉迄五代蒐辑无遗金华吴
立夫谓其纷乱哤杂厌人视听虽浮淫鄙倍不敢芟夷
何哉近豫章左克明复编古乐府十卷断自陈隋而止
中若后魏杨白花等淫鄙之辞亦复收载是亦未得尽
善也今考五礼以郊庙歌辞为先恺乐燕飨歌辞次之
盖以其切于世用足为制作家之助至若古今琴操与
夫相和等曲亦附于后以俟好古君子之所考订焉其
或有题无辞或辞虽存而为庄人雅士之所厌闻者兹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1374-0336b.png
亦不录
   古诗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有六义曰风曰雅曰颂
曰赋曰比曰兴三百篇尚矣以汉魏言之苏李曹刘实
为之首晋宋以下世道日变而诗道亦从而变矣晦庵
朱子尝答巩仲至有曰古今诗凡三变自汉魏以上为
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为一等自沈宋以
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为诗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1374-0336c.png
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始
皆大变无复古人之风矣尝欲抄取经史韵语下及文
选汉魏古辞以尽郭景纯陶渊明之作自为一编而附
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又于其下二等
之中择其近于古者各为一编以为羽翼舆卫其不合
者则悉去之不使接于耳目入于胸次要使方寸之中
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则其为诗不期于高远而自高
远矣厥后西山编文章正宗刘氏辑风雅翼悉本朱子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1374-0336d.png
之意而去取详略则有不同者焉是编所收率以二家
为主近代之有合作者亦取载焉歌行之作别录于后
盖歌行放情长言其句语格调与古诗亦有不同者矣
律诗杂体具载外集呜呼学诗之法子朱子之言至矣
尽矣有志者勉夫
   歌行
昔人论歌辞有有声有辞者若郊庙乐章及铙歌等曲
是也有有辞无声者若后人之所述作未必尽被于金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1374-0337a.png
石也夫自周衰采诗之官废汉魏之世歌咏杂兴故本
其命篇之义曰篇因其立辞之意曰辞体如行书曰行
述事本末曰引悲如蛩螀曰吟委曲尽情曰曲放情长
言曰歌言通俚俗曰谣感而发言曰叹愤而不怒曰怨
虽其立名不同然皆六义之馀也唐世诗人共推李杜
太白则多模拟古题少陵则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厥后
元微之以后人沿袭古题倡和重复深以少陵为是故
今是编凡拟古者皆附乐府本题之内若即事为题无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1374-0337b.png
所模拟者则自汉魏以降迄于近代取其辞义之弗过
于淫伤者录载云
   谕告
按西山云周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曰辞
曰命曰诰曰会曰祷曰诔皆王言也大祝以下掌为之
辞则所谓代言者也以书考之若汤诰甘誓微子之命
之类是也此皆圣人笔之为经不当与后世文辞同录
今独取春秋内外传所载周天子谕告诸侯之辞及列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1374-0337c.png
国应对之语附焉又按东莱有曰文章从容委曲而意
独至惟左氏所载当时君臣之言为然盖繇圣人馀泽
未远涵养自别故其辞气不迫如此非后世专学语言
者所可得而比焉
   玺书
按应劭曰玺信也古者尊卑共之左传鲁襄公在楚季
武子使公冶问玺书至秦汉臣下始避其称汉初有三
玺天子书用玺以封故曰玺书文帝元年尝赐南越赵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1374-0337d.png
佗玺书佗愧感顿首称臣纳贡至今读史者未尝不三
复书辞以钦仰帝德于无穷也夫制诏玺书皆曰王言
然书之文尤觉陈义委曲命辞恳到者盖书中能尽褒
劝警饬之意也故今特取前代玺书载于诏令之前读
者其必有以得之
   批答
按玉海唐学士初入院试制诏批答共三篇盖批答与
诏异诏则宣达上意批答则采臣下章疏之意而答之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1374-0338a.png
也文鉴辑批答诏敕各为一类可见矣唐史载太宗之
刘洎谓出自手笔今观辞意诚然至若宋昭陵之答
富弼等则皆词臣之撰进者也读者其尚考诸
   诏
按三代王言见于书者有三曰诰曰誓曰命至秦改之
曰诏历代因之然唯两汉诏辞深厚尔雅尚为近古至
偶俪之作兴而去古远矣东莱云近代诏书或用散文
或用四六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1374-0338b.png
可尚新奇华巧而失大体是编今以汉诏居前附以唐
宋诸诏庸备二体西山有云王言之体当以书之诰誓
命为祖而参以两汉诏册信哉
   册
按汉书天子所下之书有四一曰策书注曰策者编简
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维年月日以命诸侯
王公若三公以罪免亦赐策则用一尺木而𨽻书之又
按唐百官志曰王言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1374-0338c.png
诸王则用之说文云册者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象其
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当作册古文作笧盖册策
二字通用至唐宋后不用竹简以金玉为册故专谓之
册也若其文辞体制则相祖述云
   制诰按周官大祝六辞二曰命三曰诰考之于书命者以之
命官若毕命囧命是也诰则以之播诰四方若大诰洛
诰是也汉承秦制有曰策书以封拜诸侯王公有曰制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1374-0338d.png
书用载制度之文若其命官则各赐印绶而无命书也
迨乎唐世王言之体曰制者大赏罚大除授用之曰发
敕者授六品以下官用之即所谓告身也宋承唐制其
曰制者以拜三公三省等职辞必四六以便宣读于廷
诰则或用散文以其直告某官也西山云制诰皆王言
贵乎典雅温润用字不可深僻造语不可尖新文武宗
室各得其宜斯为善矣
   制策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1374-0339a.png
按说文策者谋也凡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谓之对策
考之于史实始汉之晁错错遇文帝恭谦好问之主不
能明目张胆以答所问惜哉唯董仲舒学识醇正又遇
孝武初政清明策之再三故克罄竭所蕴帝因是罢黜
百家专崇孔氏以表章六经厥功茂焉迨宋苏轼之答
仁宗制策亦克输忠陈义婉切恳到君子有取焉
   表
按韵书表明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三代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1374-0339b.png
以前谓之敷奏秦改为表汉因之窃尝考之汉晋皆尚
散文盖用陈达情事若孔明前后出师李令伯陈情之
类是也唐宋以后多尚四六其用则有庆贺有辞免有
陈谢有进书有贡物所用既殊则其辞亦各异焉西山
云表中眼目全在破题要见尽题意又忌太露贴题目
处须字字精确且如进实录不可移于日录若汎滥不
切可以移用便不为工矣大抵表文以简洁精致为先
用事忌深僻造语忌纤巧铺叙忌繁冗是编所录一以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1374-0339c.png
时代为先后读者详之则体制亦有以得之
   露布
按通典云元魏攻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
竿上名为露布此其始也考诸文章缘起则曰汉贾洪
为马超伐曹操作露布及世说又载桓温北征令袁宏
倚马撰露布是则魏晋以来有之矣文心雕龙又云露
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视听近世帅臣奏捷盖本于此
然今考之魏晋之文俱无传本唐宋虽有传者然其命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1374-0339d.png
辞全用四六盖与当时表文无异今故录附表后以备
一体西山云露布贵奋发雄壮少粗无害观者详之
   论谏古者谏无专官自公卿大夫以至百工技艺皆得进谏
隆古盛时君臣同德其都俞吁咈见于语言问答之际
者考之书可见西山以为圣贤大训不当与后之文辞
同录今谨取其所载春秋内外传谏争论说之言著之
于首其两汉以下诸臣进说有可以为法戒者间亦采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1374-0340a.png
之以附于后
   奏疏
按唐虞禹皋陈谟之后至商伊尹周姬公遂有伊训无
逸等篇此文辞告君之始也汉高惠时未闻有以书陈
事者迨乎孝文开广言路于是贾山献至言贾谊上政
事疏自时厥后进言者日众或曰上疏或曰上书或曰
奏劄或曰奏状虑有宣泄则囊封以进谓曰封事考之
史可见昔人云君臣相遇虽一语有馀上下未孚虽千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1374-0340b.png
万言奚补为臣子者惟当罄其忠爱之诚而已
   议
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不迷眉山苏氏释之曰先王人
法并任而任人为多故临事而议是则国之大事合众
议而定之者尚矣今采汉唐宋诸臣所上议状次于奏
疏以备一体若儒先私议其有关于政理者问亦取之
而附于中云
   弹文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1374-0340c.png
按汉书注云群臣上奏若罪法按劾公府送御史台卿
校送谒者台是则按劾之名其来久矣梁昭明辑文选
特立其名曰弹事若文粹文鉴则载奏疏之中而巳迨
后王尚书应麟有曰奏以明允诚笃为本若弹文则必
理有典宪辞有风轨使气流墨中声动简外斯称绝席
之雄也是则奏疏弹文其辞气亦异焉
   檄
按释文檄军书也春秋时祭公谋父称文告之辞即檄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1374-0340d.png
之本始至战国张仪为檄告楚相其名始著刘协云凡
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
强弱角权势故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
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大抵唐以前不用四
六故辞直义显昔人谓檄以散文为得体信乎
   箴
按许氏说文箴诫也商书盘庚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
箴盖箴者规诫之辞若箴之疗疾故以为名古有夏商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1374-0341a.png
二箴见于尚书大传解吕氏春秋而残缺不全独周太
史辛甲命百官官箴王阙而虞氏掌猎为虞箴其辞备
载左传后之作者盖本于此东莱云凡作箴须用官箴
王阙之意箴末须依虞箴兽臣司原敢告仆夫之类大
抵箴铭赞颂虽或均用韵语而体不同箴是规讽之文
须有警诫切劘之意
   铭
按铭者名也名其器物以自警也汉艺文志称道家有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1374-0341b.png
皇帝铭六篇然亡其辞独大学所载成汤盘铭九字发
明日新之义甚切迨周武王则凡几席觞豆之属无不
勒铭致警厥后又有称述先人之德善劳烈为铭者如
春秋时孔悝鼎铭是也又有以山川宫室门关为铭者
汉班孟坚之燕然山则旌征伐之功晋张孟阳之剑阁
则戒殊俗之僭叛其取义各不同也传曰作器能铭可
以为大夫陆士衡云铭贵博约而温润斯得之矣
   颂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1374-0341c.png
诗大序曰诗有六义六曰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告
神明者也尝考庄子天运篇称黄帝张咸池之乐猋氏
为颂斯盖寓言尔故颂之名实出于诗若商之那周之
清庙诸什皆以告神为颂体之至至如鲁颂之駉駜等
篇则当时用以祝颂僖公为颂之变故胡氏有曰后世
文人献颂特效鲁颂而已文心雕龙云颂须铺张扬厉
而以典雅丰缛为贵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
如铭而异乎规諌之域谅哉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1374-0341d.png
   赞
按赞者赞美之辞文章缘起曰汉司马相如作荆轲赞
世巳不传厥后班孟坚汉史以论为赞至范蔚宗更以
韵语唐建中中试进士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无颂题
迨后复置博学宏词科则赞颂二题皆出矣西山云赞
颂体式相似贵乎赡丽宏肆而有雍容俯仰顿挫起伏
之态乃为佳作大抵赞有二体若作散文当祖班氏史
评若作韵语当宗东方朔画像赞金楼子有云班固愿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1374-0342a.png
学尚云赞颂相似信然
   七体
昭明辑文选其文体有曰七者盖载枚乘七发继以曹
子建七启张景阳七命而巳容斋随笔云枚生七发创
意造端丽旨腴辞固为可喜后之继者如傅毅七激张
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
七命陆机七徵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及唐柳子厚
作晋问虽用其体而超然别立机杼汉晋之间沿袭之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1374-0342b.png
弊一洗矣窃尝考对偶句语六经所不废七体虽专尚
骈俪然辞意变化与全篇四六不同自柳子后作者未
闻迨元袁伯长之七观洪武宋王二老之志释文训其
富丽固无让于前人至其论议又岂七发之可比
   问对
问对体者载昔人一时问答之辞或设客难以著其意
者也文选所录宋玉之于楚王相如之于蜀父老是所
谓问对之辞至若答客难解嘲宾戏等作则皆设辞以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1374-0342c.png
自慰者焉洪氏景卢云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
扬雄拟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至于班固之宾戏
张衡之应问则屋下架屋章摹句写读之令人可厌迨
韩退之进学解出则所谓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矣   书
按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近世臣僚上言名
为表奏惟朋旧之间则曰书而已盖论议知识人岂能
同苟不具之于书则安得尽其委曲之意哉战国两汉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1374-0342d.png
间若乐生若司马子长若刘歆诸书敷陈明白辩难恳
到诚可以为脩辞之助至若唐之韩柳宋之程朱张吕
凡其所与知旧门人答问之言率多本乎进脩之实读
者诚能熟复以反之于身则其所得又岂止乎文辞而

   记
金石例云记者记事之文也西山曰记以善叙事为主
禹贡顾命乃记之祖后人作记未免杂以议论陈后山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1374-0343a.png
亦曰退之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也窃尝考之记
之名始于戴记学记等篇记之文文选弗载后之作者
固以韩退之画记柳子厚游山诸记为体之正然观韩
之燕喜亭记亦微载议论于中至柳之记新堂铁炉步
则议论之辞多矣迨至欧苏而后始有专以论议为记
者宜乎后山诸老以是为言也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
忘如记营建当记月日之久近工费之多少主佐之姓
名叙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此为正体至若范文正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1374-0343b.png
公之记严祠欧阳文忠公之记昼锦堂苏东坡之记山
房藏书张文潜之记进学斋晦翁之作婺源书阁记虽
专尚议论然其言足以垂世而立教弗害其为体之变

   序
尔雅云序绪也序之体始于诗之大序首言六义次言
风雅之变又次言二南王化之自其言次第有序故谓
之序也东莱云凡序文籍当序作者之意如赠送燕集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1374-0343c.png
等作又当随事以序其实大抵序事之文以次第其语
善序事理为上近世应用唯赠送为盛当须取法昌黎
则庶得古人赠言之义而无枉已徇人之失也
   论
按韵书论者议也梁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二体一曰史
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善恶若司马迁
之论项籍商鞅是也二曰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
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讹谬如贾生之论秦过江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1374-0343d.png
统之议徙戎柳子厚之论守道守官是也唐宋取士用
以出题然求其辞精义粹卓然名世者亦惟韩欧为然
刘协云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故凡陈政则与
传注参体辩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序引共纪信

   说 解
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之名
起自吾夫子之说卦厥后汉许慎著说文盖亦祖述其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1374-0344a.png
名而为之辞也魏晋六朝文载文选而无其体独陆机
文赋备论作文之义有曰说炜而谲诳是岂知言者
哉至昌黎韩子悯斯文日弊作师说抗颜为学者师迨
柳子厚及宋室诸大老出因各即事即理而为之说以
晓当世以开悟后学繇是六朝陋习一洗而无馀矣卢
学士云说须自出已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赡为上若
夫解者亦以讲释解剥为义其与说亦无大相远焉
   辩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1374-0344b.png
昔孟子答公孙丑问好辩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巳也
中间历叙古今治乱相寻之故凡八节所以深明圣人
与已不能自巳之意终而又曰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盖非独理明义精而字法句法章法亦足为作文楷式
迨唐韩昌黎作讳辩柳子厚辩桐叶封弟识者谓其文
敩孟子信矣大抵辩须有不得已而辩之意苟非有关
世教有益后学虽工亦奚以为
   原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1374-0344c.png
按书韵原者本也一说推原也义始大易原始要终之
训若文体谓之原者先儒谓始于昌黎之五原盖推其
本原之义以示人也黄山谷尝曰文章必谨布置每见
学者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石守道亦云吏部原道原
人等作诸子以来未有也后之作者盖亦取法于是   诫
按韵书诫者警敕之辞文章缘起曰汉杜笃作女诫辞
已弗传昭明文选亦无其体今特取先正诫子孙及警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1374-0344d.png
世之语可为法诫者录之
   题跋
按苍崖金石例云跋者随题以赞语于后前有序引当
掇其有关大体者以表章之须明白简严不可堕人窠
臼予尝即其言考之汉晋诸集题跋不载至唐韩柳始
有读某书及读某文题其后之名迨宋欧曾而后始有
跋语然其辞意亦无大相远也故文鉴文类总编之曰
题跋而巳近世疏斋卢公又云跋取古诗狼跋其胡之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1374-0345a.png
义狼行则前躐其胡故跋语不可太多多则冗尾语宜
峭拔使不可加若然则跋比题与书尤贵乎简峭也庸
书以俟考订云
   杂著
杂著者何辑诸儒先所著之杂文也文而谓之杂者何
或评议古今或详论政教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
也文之有体者既各随体裒集其所录弗尽者则总归
之杂著也著虽杂然必择理之弗杂者则录焉盖作文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1374-0345b.png
必以理为之主也若夫挂一漏万尚有俟博雅君子
   传
太史公创史记列传盖以载一人之事而为体亦多不
同迨前后两汉书三国晋唐诸史则第相祖袭而已厥
后世之学士大夫或值忠孝才德之事虑其湮没弗白
或事虽微而卓然可为法戒者因为立传而垂于世此
小传家传外传之例也西山云史迁作孟荀传不正言
二子而旁及诸子此体之变可以为法步里客谈又云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1374-0345c.png
范史黄宪传盖无事迹直以语言模写其形容体段此
为最妙繇是观之传之行迹固系其人至于辞之善否
则又系之于作者也若退之毛颖传迂斋谓以文滑稽
而又变体之变者乎
   行状
按行状者门生故旧状死者行业上于史官或求铭志
于作者之辞也文章缘起云始自汉丞相仓曹傅朝干
作杨原伯行状然徒有其名而亡其辞萧氏文选唯载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1374-0345d.png
任彦升所作齐竟陵王行状而辞多矫诞识者病之今
采韩柳所作载为楷式云
   谥法周礼大史丧事考焉小丧赐谥疏云小丧卿大夫也卿
大夫谥君亲制之使大史往赐之至遣之日小史往为
读之又按礼记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是则赐谥之制实始于周崇文总目载周公谥法一卷
又有春秋谥法广谥等书然皆汉魏以来儒者取古人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1374-0346a.png
谥号增辑而为之宋仁宗朝眉山苏洵尝奉诏编定乃
取世传周公谥法以下诸书定为三卷总一百六十八
谥至孝宗淳熙中夹漈郑樵复本苏氏书增损定为上
中下三等通二百一十谥为书以进大抵谥者所以表
其实行故必由君上所赐善恶莫之能掩然在学者亦
不可不知其说故今特载周公谥法于编盖以诸家之
说皆祖于此若夫郑氏之论亦多有可取者今亦录附
于后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1374-0346b.png
   谥议
按谥法云谥者行之迹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白虎
通曰人行始终不能若一故据其终始明别善恶所以
劝人为善而戒人为恶也繇是观之则谥之所系岂不
重欤汉晋而下凡公卿大夫赐谥必下太常定议博士
乃询察其善恶贤否著为谥议以上于朝若晋秦秀之
议何曾贾充唐独孤及之议苗俊卿宋邓忠臣之议欧
阳永叔是也当时虽或未能尽从其言然千百载之下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1374-0346c.png
读其辞者莫不油然兴起其好恶之心呜呼是其所系
岂不甚重乎哉至若近世名儒隐士之没门人朋旧又
有私谥易名之议云
   碑
按仪礼士礼入门当碑揖又礼记祭义云牲入丽于
碑贾氏注云宫庙皆有碑以识日影以知早晚说文注
又云古宗庙立碑系牲后人因于上纪功德是则宫室
之碑所以识日影而宗庙则以系牲也秦汉以来始谓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1374-0346d.png
刻石曰碑其盖始于李斯峄山之刻耳文选载郭有道
等墓碑而王简栖头陀寺碑亦厕其间至文鉴则凡祠
庙等碑与神道墓碑各为一类今亦依其例云
   墓碑 墓碣 墓表 墓志 墓记 埋铭
按檀弓曰季康子之母死公肩假曰公室视丰碑注云
丰碑以木为之形如石碑树于椁前后穿中为鹿卢绕
之繂用以下棺事祖广记曰古者葬有丰碑以窆秦汉
以来死有功业则刻于上稍改用石晋宋间始有神道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1374-0347a.png
碑之称盖地理家以东南为神道因立碑其地而名耳
又按墓碣近世五品以下所用文与碑同墓表则有官
无官皆可其辞则多叙其学行德履墓志则直述世系
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埋铭墓记与墓志同而
墓记则无铭辞耳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
目首尾不再蹈袭凡碑碣表于外者文则稍详志铭埋
于圹者文则严谨其书法则唯书其学行大节小善寸
长则皆弗录观其所作可见近世至有将墓志亦刻墓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1374-0347b.png
前斯失之矣大抵碑铭所以论列德善功烈虽铭之义
称美弗称恶以尽其孝子慈孙之心然无其美而称者
谓之诬有其美而弗称者谓之蔽诬与蔽君子弗由也
   诔辞 哀辞
按周礼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鲁哀
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憖遗一
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此
即所谓诔辞也郑氏注云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1374-0347c.png
之以作谥此唯有辞而无谥盖唯累其美行示已伤悼
之情尔后世有诔辞而无谥者盖本于此又按文章缘
起载汉武帝公孙弘诔然无其辞唯文选录曹子建之
诔王仲宣潘安仁之诔杨仲武盖皆述其世系行业而
寓哀伤之意厥后韩退之之于欧阳詹柳子厚之于吕
温则或曰诔辞或曰哀辞而名不同迨宋曾南丰东坡
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大抵诔则多叙世业故今率
仿魏晋以四言为句哀辞则寓伤悼之情而有长短句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1374-0347d.png
及楚体不同焉
   祭文
古者祀享史有册祝载其所以祀之之意考之经可见
若文选所载谢惠连之祭古冢王僧达之祭颜延年则
亦不过叙其所祭及悼惜之情而已迨后韩柳欧苏与
夫宋世道学诸君子或因水旱而祷于神或因丧葬而
祭亲旧真情实意溢出言辞之表诚学者所当取法大
抵祷神以悔过迁善为主祭故旧以道达情意为尚若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1374-0348a.png
夫谀辞蔓说固弗足以动神而亦君子所厌听也
   连珠
按晋傅玄曰连珠兴于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亦尝受
诏作之蔡邕张华又尝广焉考之文选止载陆士衡五
十首而曰演连珠言演旧义以广之也大抵连珠之文
穿贯事理如珠在贯其辞丽其言约不直指事情必假
物陈义以达其旨有合古诗风兴之义其体则四六对
偶而有韵自士衡后作者盖鲜洪武初宋王二阁老有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1374-0348b.png
作亦如士衡之数今各录十馀篇寘于外集之首以著
四六对偶之所始
   判
按唐制凡选人入选其选之之法有四一曰身体猊丰
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
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
留不得者放盖凡进士登第及诸科出身皆以此铨择
若陆宣公既登进士又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是也宋
卷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1374-0348c.png
代选人试判三道若二道全通一道稍次而文翰俱优
为上一道全通而二道稍次为中三道全次而文翰纰
缪为下其上者加阶超资中者依资以叙下者殿一选
如晦翁登第后铨试入中等始授同安主簿是已元世
不用其制我国朝设科第一场有判语以律条为题其
文亦用四六而简当为贵今录以备一体
   律赋
律赋起于六朝而盛于唐宋凡取士以之命题每篇限
卷五十六 第 29b 页 WYG1374-0348d.png
以八韵而成要在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迨元氏场
屋更用古赋繇是学者弗习今录一二以备其体
   律诗
律诗始于唐而其盛亦莫过于唐考之唐初作者盖鲜
中唐以后若李太白韦应物犹尚古多律少至杜子美
王摩诘则古律相半迨元和而降则近体盛而古作微
矣大抵律诗拘于定体固弗若古体之高远然对偶音
律亦文辞之不可废者故学之者当以子美为宗其命
卷五十六 第 30a 页 WYG1374-0349a.png
辞用事联对声律须取温厚和平不失六义之正者为
矜式若换句拗体粗豪险怪者斯皆律体之变非学者
所先也杨仲弘云凡作唐律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
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连首尾要相应最
忌俗意俗字俗语俗韵尝用功二十年始有所得呜呼
其可易而视之哉
   排律
杨伯谦云唐初五言排律虽多然往往不纯至中唐始
卷五十六 第 30b 页 WYG1374-0349b.png
盛若七言则作者绝少大抵排律若句鍊字锻工巧易
能唯抒情陈意全篇贯彻不失伦次者为难故山谷尝
云老杜赠韦左丞相诗前辈录为压卷盖其布置最为
得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室各有定处不相淆乱也
   绝句
杨伯谦曰五言绝句盛唐初变六朝子夜体六言则王
摩诘始效顾陆作七言唐初尚少中唐渐盛又按诗法
源流云绝句者截句也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
卷五十六 第 31a 页 WYG1374-0349c.png
前两句对者是截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皆不对者
是截前后各两句故唐人称绝句为律诗观李汉编昌黎
集凡绝句皆收入律诗内是也周伯弜又云绝句以第三
句为主须以实事寓意则转换有力而涵蓄无尽焉
   联句
按联句始著于陶靖节集而盛于退之东野考其体有人
作四句相合成篇若靖节集中所载是也又有人作一联
若子美与李尚书之芳及其甥字文彧联句是也后有先
卷五十六 第 31b 页 WYG1374-0349d.png
出一句次者对之就出一句前人复对之相继成章则昌
黎东野城南之作是也其要在于对偶精切辞意均敌
若出一手乃为相称山谷尝云退之与孟郊意气相入
故能杂然成篇后人少联句者盖由笔力难相追尔
   杂体
昔柳柳州读退之毛颖传有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学
者终日讨说习复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说
譬诸饮食既荐味之至者而奇异苦咸酸辛之物虽蜇
卷五十六 第 32a 页 WYG1374-0350a.png
吻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独文异乎予于是
而知杂体之诗盖类是也然其为体虽各不同今总谓
之杂者以其终非诗体之正焉
   近代词曲
按歌曲源流云自古音乐废后郑卫靡漫之声杂然并
出至唐开元天宝中薰染成俗于时才士始依乐工按
拍之声被之以辞其句之长短各随曲而度于是古昔
声依永之理愈失矣又按致堂胡先生曰近世歌曲以
卷五十六 第 32b 页 WYG1374-0350b.png
曲尽人情而得名故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寓意于此随
亦自扫其迹曰此谑浪游戏而已唐人为之者众至柳
耆卿乃掩众制而尽其妙笃好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
山苏氏出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
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表窃
尝思之凡文辞之有韵者皆可歌也第时有升降故言
有雅俗调有古今尔昔在童稚时获侍先生长者见其
酒酣兴发多依腔填词以歌之歌毕顾谓幼稚者曰此
卷五十六 第 33a 页 WYG1374-0350c.png
宋代慢词也当时大儒皆所不废今间见草堂诗馀自
元世套数诸曲盛行斯音日微矣迨予既长奔播南北
乡邑前辈零落殆尽所谓填词慢调者今无复闻矣庸
辑唐宋以下辞意近于古雅者附诸外集之后竹枝杨
柳亦不弃焉好古之士于此亦可以观世变之不一云  杂志(十条/)          刘定之
   苏子瞻
宋仁英以前用差役而民不扰王安石用雇役民始扰
卷五十六 第 33b 页 WYG1374-0350d.png
矣司马君实废雇用差虽苏子瞻亦喋喋不已岂稍欲
中立于荆温两间冀免后患邪观其为哲宗言臣私忧
神宗励精之政渐至隳坏理财疏而备边弛故撰策问
欲以感动圣意子瞻之情殆可见也然其后惠儋之贬
罪子瞻全助温而不贷其略护荆昔者之言徒为向背亦
何益哉子瞻作君实神道碑深美其诚盖自觉不如也
   苏子由
苏子由使辽归为哲宗言辽主弘基以与我和好为喜
卷五十六 第 34a 页 WYG1374-0351a.png
年貌可六十步履轻健饮啖不衰享国尚当有年我可
以无虞其君臣事佛国俗化之此彼之巨蠹足为我喜
也弘基孙延禧当嗣位然骨气凡弱视瞻不正恐非彼
福其意亦向慕和好而我不足恃矣其后弘基守和好
又十馀年而殂延禧亦不背盟然辽国遂亡于延禧则
子由之言信矣容貌辞气乃德之符非特得其身之遐
促而并得其国之兴替仲由盆成括之死见知于孔孟
邾子高仰鲁侯卑俯兆其死亡见知于子贡圣贤原自
卷五十六 第 34b 页 WYG1374-0351b.png
有观人之法也子由殆闻于是而然欤抑使可觇国则
非其人者不足使佛能蠹国而历世之莫悟也何哉
   李清臣
李清臣见宣仁圣烈后既崩哲宗入群小之言意欲绍
述熙丰之法而是时小人屏黜在外者其势亦将转而
复起元祐诸贤凛凛乎覆压及之矣若此者清臣之所
喜也清臣平日于操切禽制以作法抑扬轩轾以立势
所优为也故尝发而为法原势原之文玩其辞气真小
卷五十六 第 35a 页 WYG1374-0351c.png
人之言也夫为治者先德而后法上理而下势今乃切
切于法与势之为言则其所蕴可知矣
   苏易简
苏易简内直宋太宗谓曰君臣千载遇易简应声曰忠
孝一生心可谓的对今上在春宫时习对李贤取是日
早所进读孟子全句君子远庖厨五字请对顷之对云
圣人登宝位覆对云学士上瀛洲尤见睿思之妙
   徐敬业
卷五十六 第 35b 页 WYG1374-0351d.png
徐敬业与骆宾王兵败宾王亡命为僧往来杭州灵隐
寺宋之问至寺夜吟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久无下
韵宾王隔壁朗吟以终篇之问大骇质明求见则遁矣
敬业亦脱去为僧于衡山黄巢既败依张全义为僧于
洛阳尝绘巳像题诗云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着
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人见像识其
为巢盖古今若此脱身者多矣史岂尽得其实哉
   王介甫
卷五十六 第 36a 页 WYG1374-0352a.png
王介甫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
当时身便死终身真伪有谁知其意谓已尝辞馆职出
于真异已者若司马君实辞枢副范景仁辞翰长出于
伪为莽之徒也然不知苏子瞻又尝谓介甫为莽之徒
共诗曰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业新百尺穿成
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讥其汲汲妄作也呜呼数他
人之髭鬓须髯而不见已睫者其介甫之谓哉   韩退之
卷五十六 第 36b 页 WYG1374-0352b.png
韩退之自言口不绝吟于六义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
之编贪多务得继晷穷年其勤至矣而李翱谓退之下
笔时他人疾书之写诵之不是过也其敏亦至矣盖其
取之也勤故其出之也敏后之学者束书不观游谈无
根乃欲刻烛毕韵举步成章彷佛古人岂不难哉
   李杜韩柳
以诗言杜比迹于李以文言柳差肩于韩而以人言则
杜韩阳淑李柳阴慝如冰炭异冷热薰莸殊芳臭矣子
卷五十六 第 37a 页 WYG1374-0352c.png
美当安史作难时徒步从肃宗其诗拳拳于君臣之义
太白于其时从永王璘欲乘危割据江表叛弃宗社作
猛虎行云旌旌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一输一
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其辞意视禄山思
明反噬其主比于刘项敌国相争尚安知君臣之大伦
欤微之谓太白不能窥子美藩篱况其堂奥得之矣退
之怀忠事主辟邪宗圣固有本原其称子厚谓斥不久
卷五十六 第 37b 页 WYG1374-0352d.png
其文必不能传于后如今无疑盖惟称其文而巳其阿
附伾文胡致堂谓忌宪宗在储位有更易秘谋未及为
而败后又托河问淫妇无卒者以诋宪宗得免于大戮
为幸由是言之文虽美而若斯过恶固非可湔涤者也
朱文公楚辞载子厚谪居时惩咎赋取其有自悔之言
噫既悔已又诋主则亦非真悔也奚足录哉
   天极
天有北南极如瓜果有前后蒂尖天分十二宫如瓜果
卷五十六 第 38a 页 WYG1374-0353a.png
分十二瓣其近极处度狭而当天腰处度阔如瓜果之
瓣其近蒂尖者狭而当腰者宽也天之顶心当嵩高山
下阳城而地之顶心为昆崙参差不相对者天地间东
南暑热西北寒凉地在寒凉方者坚凝高峙而在署热
方者融液坍塌故东南多水合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处
均平论则地仍以嵩高山下阳城为中但取最高顶心
处则昆崙为中也
   日轮
卷五十六 第 38b 页 WYG1374-0353b.png
日轮大月轮较小日道近天在外月道近人在内故日
食既时四面犹有光溢出可见月轮小不能尽掩日轮
也日月合朔时月常在内未有日在内者故月食日也
日月相望则日食月者月虽资日光以圆于望时然微
相参差则光圆恰相冲射则日反食之如点灯者正当
炉炭炎炽之尖所冲射则灯反不然矣此历所谓暗虚
言月为日所暗而非日之实体暗之乃日之虚冲尔盖
二曜各有所行之道如二人各行水陆之涂朔望则一
卷五十六 第 39a 页 WYG1374-0353c.png
人由陆者在桥上一人由水者在桥下稍相先后亦不
食适相对当乃食矣日行道周天如循环月行道亦周
天如循环两环相搭有两交处一处谓之天首一处谓
之天尾天尾为计天首为罗至于木火土金水五星不
由日道亦不由月道各自有道木星八十三年而七周
天与日合者七十六火星七十九年而四十二周天与
日合者三十七土星五十九年而二周天与日合者五
十七金水二星虽随日一年一周天然金星八年而合
卷五十六 第 39b 页 WYG1374-0353d.png
于日者五水星四十六年而合于日者一百四十五其
迟速离合以宰万类之生成司千代之起伏俯视人寰
奚异夫瓮蚋裈虱之聚散缘啮也奈何欲以私意仰干
之哉孛生于月月之行迟速有常度最迟之处即孛也
故谓之月孛孛六十二年而七周天气生于闰二十八
年十闰而气行一周天气孛皆有度数无光象故与罗
计同谓之四馀并七政为十一曜也
 明文衡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