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1374-01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衡卷四十五
            明 程敏政编
 跋

  恭题豳风图后        宋 濂
臣濂侍经于青宫者十有馀年凡所藏图书颇获见之
中有赵魏公孟頫所画豳风前书七月之诗而以图继
其后皇太子览而善之谓图乃方帙恐其开阖之繁当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1374-0196b.png
中折处丹青易致损坏命工装褫作卷轴以传悠久屡
下令俾臣题其末臣闻之七月一诗序者谓周公陈王
业以告成王故备志稼穑之艰难自于耜而举趾自播
榖而涤场以至上入执宫功莫不纤悉备具而功女蚕
绩之勤继焉呜呼国以民为本也而民之至苦莫甚于
农有国家者宜思悯之安之宋之儒臣真德秀有见于
斯尝请于朝欲绘农夫功女劳勚之状揭之宫掖布之
戚里使六宫嫔御外家近属知衣食之所自来盛矣其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1374-0196c.png
用心也恭惟皇太子殿下天赋懿德仁孝温文而尤留
意于农事每于禁中艺植麦禾以观其成则其悯小民
勤劳固不待周公之告而后知然而此心易发而难持
自古贤君恒存敬畏至以朽索驭六马譬之愿殿下之
心朝夕如览图时则四海乂安无一夫而不被其泽盛
德大业必将度越成王无疑矣臣年虽耄日切望之因
推德秀之意备书篇终以竭犬马之诚云
  恭跋御制诗后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1374-0196d.png
臣闻自古人君有盛德大业者其积虑深长而诒谋悠
久必日与文学法从之臣论道而经邦当情意洽孚之
时或相与赓歌或褒以诗章或燕之内殿君臣之间实
同鱼水非直以为观美所以礼贤俊示宠恩而昭四方
也有如唐之文皇宋之太宗其事书在简编者可以见
之矣皇明纪号洪武之八年秋八月甲午皇上览川流
之不息水容澄爽油然有感于宸衷陋尹程秋水赋言
不契道乃亲更为之赋成召禁林群臣观之且曰卿等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1374-0197a.png
亦各撰赋以进臣率同列研精覃思铺叙成章诣东皇
阁次第投献上皆亲览焉复寘品评于其间巳而赐坐
敕大官进天厨奇珍内臣行觞觞巳上顾臣曰卿何不
尽饮臣出跽奏曰臣荷陛下圣慈赐臣以醇酎敢不如
诏第臣年衰迈恐不胜杯酌志不摄气或愆于礼度无
以上承宠光尔上曰卿如试之臣即席而饮将彻上复
顾臣曰卿更宜釂一觞臣再起固辞上曰一觞岂解醉
人乎卒饮之臣举觞至口端又复瑟缩者三上笑曰男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1374-0197b.png
子何不慷慨为臣对曰天威咫尺间不敢重有所渎勉
强一吸至尽上大悦臣颜面变赪顿觉精神遐漂若行
浮云中上复笑曰卿宜自述一诗朕亦为卿赋醉歌二
奉御捧黄绫案进上挥翰如飞须臾成楚词一章臣既
醉下笔倾敧字不成行列甫缀五韵上遽召臣至命编
修官臣又重书以遗臣遂谕臣曰卿藏之以示子孙非
惟见朕宠爱卿亦可见一时君臣道合共乐太平之盛
也臣行五拜礼叩首以谢上更敕给事中臣善等赋醉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1374-0197c.png
学士歌云臣既退窃自念曰臣本越西布衣粗藉父师
明训弗坠箕裘之业而已一旦遭际圣明遣使聘起之
践历清华地跻禁近无一朝不觐日月之光如此者凡
十又七年叨冒恩荣夐绝前比所幸犬马之力未衰誓
将竭奔走之劳以图报称今天宠屡加云翰之章照临
下土臣窃自靖度何足以堪之虽然传有之泰山不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
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洪惟皇上尊贤下士讲求黄虞治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1374-0197d.png
道度越于唐宋远甚虽以臣之至愚亦昭被非常之殊
渥六合之广其有抱艺怀才者孰不思踊跃奋厉以扬
于王庭哉臣按南有嘉鱼之诗有曰君子有酒嘉宾式
燕以乐序者谓太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皇
上恩宠之便蕃抑过之矣又按天保之诗有曰罄无不
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惟日不足序者谓臣能归美以
报其上臣虽无所猷为愿持此颂祷于无穷哉古者侈
君之命勒诸鼎彝藏诸宗庙嗣世相传以至于永久臣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1374-0198a.png
敢窃援斯义砻玉为轴装褫成卷什袭珍藏以显示来
裔给事中臣善等应制诸诗附录其后而贤士大夫闻
风慕艳而有作者又别见左方云
  题司马公手帖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諌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遣其殆元丰乙丑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1374-0198b.png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邢恕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然独立故又有如一黄叶在烈风中几何而不危坠之
言公之志为可悲矣然公与忠宣素相知其居洛日忠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1374-0198c.png
宣方丐罢齐州之政判西京留台乃同为真率会则其
志同道合固非一日之故熙宁之法又皆共怒其为害
而其设施或不同者忠宣则欲去其太甚公则欲锄刬
而绝其本根虽书有随时示谕勿复形迹之谓二贤之
见猝有未易合者岂天未欲平治天下故使之然欤公
遣此书后仅及数月且观化冥冥之中忠宣继公为左
仆射务以博大开上心忠笃革士风四海方翘首望治
曾未几何颍昌之命亦遽下矣不亦重可悲夫阅此帖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1374-0198d.png
者当知治乱之机所系初不可以寻常简牍视之也  题王羲之真迹后
昔年危内翰太朴出示野凫帖且云别有喜色帖在江
右出自丞相周益公家传授次第一一有据须溪刘会
孟评之谓如兰亭裹鲊尤为佳绝濂恨未之见近豫章
人士来求墓文忽持此帖为贽须溪题识宛然居后因
惊喜曰此殆太朴所言者遍示中朝善书者咸定为真
迹无疑或取唐临者比之神气夐然不侔鄱阳刘彦炳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1374-0199a.png
最号精鉴法书日阅此而不厌狂欲起舞真伪之辩固
自有异哉须溪所书名中藏三代人物字伪署者辄易
别谩并及之
  题渊明小像卷后
右龙眠居士所画渊明小像卷钜公名人题赞于后发
挥其出处者甚备固不必寘辞于其间有谓渊明耻事
二姓在晋所作皆显年号入宋之诗惟书甲子则惑于
传记之说而其事有不得不辩者矣今渊明之集具在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1374-0199b.png
其诗题甲子者始于庚子而迄于丙辰凡十有七年皆
晋安帝时所作初不闻题隆安元兴义熙之号若九日
閒居诗有空视时运倾之句拟古第九章有忽值山河
改之语虽未敢定于何年必宋受晋禅之后所作不知
何故反不书以甲子邪其说盖起于沈约宋书之误而
李延寿著南史五臣注文选皆因之虽有识如黄庭坚
秦观李焘真德秀亦踵其谬而弗之察独萧统撰本传
谓渊明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见宋王业渐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1374-0199c.png
隆不复肯仕朱元晦述通鉴纲目遂本其说书曰晋徵
士陶潜卒可谓得其实矣呜呼渊明之清节其亦待书
甲子而后始见邪姑参先儒之论而附著于左方云
  朱文公书虞帝庙乐歌跋    胡 翰
桂林有虞帝庙在虞山之下皇潭之上宋淳熙初张宣
公典郡因而新之朱文公记于石乐歌二章则其所系
之辞也九年文公过常山书赠吕子约子约成公母弟
也时佐治于衢故人倾盖酒酣意适洒然见之翰墨间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1374-0199d.png
宋以来二百年矣盖王氏之先得之清江时氏而时氏
得之吕氏者鲁公之孙药至今宝藏惟谨余幼读金吉
父濂洛风雅即熟是辞今复于王氏见公遗墨惟帝有
虞氏德侔覆载虽古先记礼者不足以知之惟公歌咏
之间抑扬曲折辞不费而意巳独至矣世之纂述者宜
表而出之以备公续骚之辞岂在鞠歌行下哉
  刘养浩铙歌鼓吹曲后跋
右皇明铙歌鼓吹曲十有二篇乌伤刘刚之所作也刚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1374-0200a.png
受学于前翰林学士潜溪宋先生先生博学能古文辞
尝叙述宋太祖太宗功业之盛为宋铙歌传诵缙绅间
以为度越姜夔可追比唐柳子厚今刚此歌篇次体制
皆承子厚之旧而才气横发音节铿鍧则得之潜溪又
将追蹑其武而骎骎其前矣昔潜溪在前元时去宋颇
远其言宋事皆徵诸史传所载若刚也生际圣朝躬涉
干戈之乱登于大猷故凡天运神断指授诸将扫除群
雄合天下而为一者非若史传所闻十年之间皆刚与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1374-0200b.png
余所亲见也顾余老矣无以模写万一于是得刚所作
令童子诵之而余听之洸洸乎如在短箫铙鼓间不知
其为衰飒也
  范贤良帖后跋
范公茂明世家香溪当宋中叶衣冠而仕者彬彬一门
之内公举制科不就而此书则遗其侄元问者盖元卿
以下辈也余观元卿类次公集知其平日所守纯一笃
实不以朝廷之利禄为可慕公卿之荐引为可阶其于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1374-0200c.png
圣贤之学如饥渴焉尝曰学者觉也心且不存何觉之
有又曰上智之学德性是尊无视无听昭然者存其言
超然自得不但心箴为可取也乾道以前乃有斯人乎
岂非特立有志之士哉昔陈岩肖称公危坐一室败帏
故器人所不堪而神宇泰然终日与之对无一言及世
间事今即其心画言论之存者想其人于二百年之上
为何如也君子于此其亦可以兴起也夫
  童中洲和陶诗后跋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1374-0200d.png
陶徵士之高节非晋宋人比也读其诗者未尝不悠然
想见其萧散冲澹之趣故世慕之如韦应物之拟作苏
子瞻之和篇往往不绝余意欲与之角顾縻于世之尘
鞅敝于末习之襞积未能脱去今中洲是集何其骎骎
逼人若是哉盖兼取二家而寤寐乎柴桑栗里之间者
可谓好之笃而思之精矣其有不合于古者乎抑古之
比兴非以能言为妙以不能不言者之为妙也此所谓
发乎情也太音在天地流被万物前者唱于后者唱喁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1374-0201a.png
果孰使之中洲之发乎情者亦将若是乎虽尚友千载
可也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之民欤其尚为我补诸牛
尾之歌吾固将击壤而和之矣独不知听之者其谁哉
  书刘禹畴行孝传后      刘 基
世之所谓浮屠者果何道而能使人信奉之若是哉人
情莫不好安乐而恶忧患故惴之必于其所恒惧诱之
必于其所恒愿然后不待驱而自赴浮屠氏设为祸福
之说其亦巧于致人与夫四海之众林林也而无不为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1374-0201b.png
其所致何哉彼固非止惑愚昧而已也人情无不爱其
亲亲殁矣哀痛之情未寘而谓冥冥之中欲加以罪
不惕然而动于其心哉间有疑焉则群咻之若目见其
死者拘于囹圄受箠挞而望救者故中材之人莫不波
驰而蚁附虽有笃行守道之亲则亦文致其罪以告哀
于土偶木俑之前彼固自以为孝而不知其为大不孝
岂不哀哉且彼谓戕物者必偿其死故有牛马羊豕蛇
虺之狱谓天下之蠢动者举不可杀也今夫虎豹鹰鹯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1374-0201c.png
搏击蜚走以食日不知其几何而独无罪也哉人之杀
物有狱矣虎豹食人而无狱何其重禽兽而轻人也彼
又谓妇人之育子者必有大罪故儿女子尤笃信其说
以致恩于其母吾不知司是狱者谁欤人必有母将舍
其母而狱人之母与将并与其母而狱之与狱其母不
孝舍其母而狱人之母不公不孝不公俱不可以令二
者必一居焉将见群起而攻之矣虽有狱谁与治之宰
天地者帝也彼则谓有佛焉至论佛之所为呴呴妪妪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1374-0201d.png
若老妇然有呼而求救不论是非虽穷凶极恶无不引
手援之使有罪者勿怀刑是以情破法也夫法出于帝
而佛破之是自获罪于天也吾知其无是事也昭昭矣
以刘子之贤其不为所惑无足怪者吾独悲夫天下之
为刘子者不多也故又为之言以寤夫知爱其亲而不
知道者
  书善最堂卷后
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余言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1374-0202a.png
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
以苟乎哉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王之言天
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
然善之云不过槩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
云云而已也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
不掩道之不明也久矣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
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
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蹠分焉可不慎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1374-0202b.png
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
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
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
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且题扁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
淬厉以成其德非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
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
歌以为娱也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古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1374-0202c.png
之人有卫武公者抑抑之戒陈于庭而睿圣之名垂于
后若是故歌咏乃有益也呜呼诗不如抑人不如卫武
公则求者为徒求言者为妄言矣
  题刘商观奕图右昔人临唐刘商观奕图其曰李伯时临茅君彦勒苏
先生识盖皆假设之云而其描写模刻实俱妙绝不必
问其真作于何人也王生以采薪入山父母妻子待之
以食见奕者而耽观之至于烂其斧柯岂所谓力本者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1374-0202d.png
哉比归而亲戚乡党咸非其旧可悼也已一夫一妇不
获自尽伊尹耻之以戏迷愚人而使之老无所依其果
有是事耶神仙亦未仁矣
  题王右军兰亭帖
王右军抱济世之才而不用观其与桓温戒谢万之语
可以知其人矣放浪山水抑岂其本心哉临文感痛良
有以也而独以能书称于后世悲夫
  书代祀马援颂后       王 祎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1374-0203a.png
初王君廉使安南奉上旨就赍白金若干两具牲牢代
祀马援于横州之乌蛮滩至则睹其庙貌颓坏因斥馀
金俾有司缮修之功毕始蒇事盖以遂事为之也廉还
白于廷臣或谓非上本旨格不敢闻乃洪武四年二月
十三日丁卯上御大本堂太师韩国公及礼部太常翰
林诸臣咸在焉廉因奏对之顷具言修援庙事上曰援
当时杀戮群蛮过当故蛮俗今犹不共其祀耳为之修
庙良是也于是廷臣乃韪之谓廉善为使云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1374-0203b.png
  大事记后记
东莱先生吕成公躬任斯道之重诸经既皆有所论著
而于史学尤长其用古策书遗法作大事记诚史家之
大法也当时朱文公盖深服之谓自有史策以来无如
此书之奇者初公为是书务存古意故其与解题各自
为书今用春秋经传相附之例以解题附见于各条之
下虽云非公之本意而庶几习其读者获便于观览间
窃以臆见复加蒐辑而补其一二不韪之罪则固所不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1374-0203c.png
敢逃也
  书郑子美文集后
郑子美先生所为文余十年前尝得其汉唐诸论颇病
其体制往往或出于绳墨心未之好也今年复获其师
山集尽读之观其操议持论务辩道理谈名义盖汲汲
焉以扶植世教自见心叹服之于是乃愧向之知先生
之不能深也虽然以文求先生非知先生者欲论先生
当自其平生大节而观之初先生隐居于乡教人接物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1374-0203d.png
一体于风义至正中宰臣以名闻诏拜翰林待制兼有
上尊名币之赐先生疾当世方奔竞成习将有以抑之
则抗疏控辞其言曰臣问学之浅深他人不能知臣实
自知之所谓吾斯之未能信岂敢贪冒恩荣以自欺其
心酒与币天下所以奉陛下陛下得以私与人臣不敢
辞名与器祖宗所以遗陛下使与天下之贤者共之陛
下不得私与人臣不敢受疏闻朝廷不之强也居无何
而干戈起徽城陷焉城守者将要致之使为用先生厉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1374-0204a.png
色拒之曰吾岂事二姓者邪因被拘囚郡中诎辱者久
而志不少变亲戚朋友携具饷之则从容为之尽欢且
告以必死状其妻闻之使语之曰君苟死吾其相从地
下矣先生谓曰若果从吾死吾其无憾矣明日衣冠北
向再拜自缢而卒呜呼先生于出处死生之际其大节
表表如此而世之以文求先生者岂足以尽先生乎况
求之以文者不观其所以自见而徒徇夫言辞之末其
尤浅知先生矣唐司空表圣韩致尧所为辞章凡近纤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1374-0204b.png
靡无足多者而其处进退存亡能不失其正节义所在
君子盖深许之其所为不朽者有在彼而不在此也予
惧夫人读先生之文者如予向者之所病故窃志之以
为告世有知言者其必谓予能知人也哉先生名玉字
子美徽州人
 
 
 明文衡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