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


卷六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元文类卷六十
            元 苏天爵 编
 神道碑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    姚 


呜呼有秦君子杨公讳恭懿字元甫其先始乡耀之同
官中避宋乱徙美原五世祖仪徙今京兆之高陵与高
祖亨再世力田曾祖植祖礼再世仕县吏考天德擢金
卷六十 第 1b 页
兴定进士第由傅之聊城丞掾陜西行台权大理寺丞
主京兆长安庆阳安化簿辟令顺德之隆德及安化而
安化兼录事州之判官三职具修积官中大夫其德其
烈有先师司徒许文正公墓志言章宗南郊为太常丞
授币而立御史将劾不恭其友曰大夫习于礼者名行
秘书盍从而问曰授坐不立御史惭缩而止太常则孙
公通祥实公外王父公以正大乙酉生于其居京兆之
双桂坊童而读书记识强敏日数千言时艰从中大夫
卷六十 第 2a 页
逃乱而东不恒其居于汴于归德于天平虽间关险阻
未尝怠弛其业年十七侍中大夫西归无田于郊假室
以居乡邻或继其匮皆谢不取惟服劳以为养暇则力
学综博于书无不经目而䆒心者抠衣之徒户外满屦
横经入问为析疑义源源其辞若决江河而下之名声
日延海内缙绅友太中者驰书交誉知之肤者求观其
文侈其肆者以为鳣堂之席有继与其极者直期以宗
盟斯道于将来时已邃易礼春秋思有纂述耻为章句
卷六十 第 2b 页
儒而止志于用世反覆史学以监观废兴存亡理乱得
失于千数百年之中曰辅治之具礼乐兵刑礼乐非王
者果为不可兴行于天下兵恃以芟暴乱而安元元刑
取其弼教循本以求皆仁义之资也不讲之有素或一
旦帅三军为士师贸贸焉不知其方反受成教武人俗
吏乎事虽未试从可槩见其佐王之略年二十四始得
朱子集注章句四经太极图小学近思录诸书诵其言
而推其意叹曰人伦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
卷六十 第 3a 页
书今入德有其门矣进道有其途矣吾何独不可及前
修踵武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动静云为一
乎持敬行之以刚健居之以悠久日就月将俟其成功
于潜斋之下自任益重前习尽变不事浮末矣岁甲寅
司徒奉潜藩教来秦公往见之际其道德之光闻其仁
义之言于倾盖顷归心服曰世乌有斯人之伦敬事犹
师而司徒友之亦至分庭而行抗席而坐一遇讲贯动
穷日力而所造益深平居讱于为言丧中大夫绝口水
卷六十 第 3b 页
浆五日丧葬用牲尽祛桑门惑世之法为具不足称贷
益之棺椁皆黄肠衣衾必缛疏衰𩜾粥悲忧为疾杖始
能兴司徒会葬归于学者曰小子志之旷世坠典大夫
特立而独行之其功可当肇修人极聚居六年司徒东
归丧妣夫人犹中大夫其疾益阽三辅士夫知由礼制
自致其亲者皆本之公先是宣抚司行省欲以掌书记
共议事禄之皆不能屈至元七年诏司徒由国子祭酒
拜中书左丞始与右丞相安图共政日誉公贤丞相以
卷六十 第 4a 页
闻十年上遣协律郎申敬来召疾不能行十一年储皇
下教中书汝如汉惠聘四皓者其聘以来故丞相遣郎
中张元智书致是命其冬下车京师上遣丞相弟今国
王和图劳其远来他日入见上问何乡先德为谁从何
师学子今有几无不周悉其夕呕血上遣尚医来候且
赐之药少间明年月正元日之翼日上御香殿以大师
南伐使久不至方念之深欲筮之时以日者待诏公车
百十为辈独以命公盖以其道德素著可交神明者其
卷六十 第 4b 页
言颇秘侍讲图克坦公履请设取士之科诏先少师文献
公司徒窦文正公与公杂议公上奏曰三代以德行六
艺宾兴贤能汉举孝廉兼策经术魏晋尚文辞而经术
犹未之遗隋炀始专赋诗唐因之使自投牒贡举之法
遂熄虽有明经止于记诵宋神宗始试经义亦令典矣
哲宗复赋诗辽金循习将救斯弊惟如明诏尝曰士不
治经学孔孟之道日为赋诗空文斯言足立万世治安
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举有行检通经史之士使无
卷六十 第 5a 页
投牒自荐试以五经四书大小义史论时务策夫既从
事实学则士风还淳民俗趋厚国家得识治之才矣奏
入上善之丞相每咨世务倚以自毗会其北征公遂请
毕男婚而归十三年诏改历太史王恂总算同知郭守
敬推测司徒明历理或言公尝推历终一甲子而得日
月薄食者七十有奇曰日月之眚古无是之多也十六
年召公著历义十七年授时历成奏曰黄帝迎日推策
颛顼载时象天尧之钦若舜在玑衡周太史正岁年以
卷六十 第 5b 页
序事皆日官世守其业随时占考以与天合暴秦焚书
废古伪作置闰岁终两汉因之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
立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贾逵讥其
守一元不与天消息杜预谓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
验天者皆确论也臣今治历废历元日法析旧仪六合
三辰四游而异之省天经黄道惟用四游移天常赤道
游于南轴之下以取候视之无窒倍八尺之表而五之
以影符进退其晷使不失于芒忽日日测考积月为岁
卷六十 第 6a 页
积岁为世必于历法益精益密非但正数十年一改之
弊且可上追黄虞三代之旧矣又曰一月之始日月相
合谓之合朔汉太初历用平朔法小力相间或有二大
以故日食或不在朔先后一日时亦鲜中宋何承天测
四十年得三大二小以正朔望使食必在朔隋刘孝孙
刘焯为定朔唐傅仁均取以造戊寅历贞观竟改从平
朔李淳风造麟德历得四大三小求避人疑间以平朔
又为进朔使食避元日一行造大衍历以为四大三小
卷六十 第 6b 页
何害今授时历后是二年当十九年自八月后四月并
大实日月合朔之数皆改从实方奏太史臣皆列跪诏
独起司徒及公曰二老自安是年少皆受学汝者故终
奏皆坐毕其说亦异礼也授集贤馆学士太中大夫兼
太史院事明年以徒家得请归又明年储皇俾灵台郎
岳铉召后中书议相承旨李涛储皇不可以公为识治
再召又明年诏翊储皇以为太子宾客二十二年召明
年以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领太史院事召二十九
卷六十 第 7a 页
年以耆艾议事中书召皆辞疾不行三十一年疾亟亲
宾问之忽长息曰有是哉国哀也闻者危之乱以他言
徐又曰诚哉后三日顾言子寅曰敬慎小心以卒实正
月二十有五日也后嗣位诏下则宾天果以其日人以
为平生与国至诚所格呜呼使入哭者有如温公则公
当亦如吕诲起言天下事矣徵士萧㪺志其墓曰朱文
公集周程夫子之大成其学盛于江左北方之士闻而
知者固有其人求能究圣贤精微之蕴笃志于学真知
卷六十 第 7b 页
实践主乎敬义表里一致以躬行心得之馀私淑诸人
继前修而闻后觉粹然一出乎正者维司徒暨公呜呼
诚知德不易之言哉后十年寅以江南行台监察御史
疾得告去自金陵过宣以燧少受知公而耳其雅言求
铭坟道然所贵乎君子三焉耳德耳位耳道耳得于心
之谓德用于时之谓位行其学之谓道如㪺之言同其
德矣未及位也以年考之司徒之生前公十有六年入
见前十有四其卒也前十有三而卒官皆昭文馆大学
卷六十 第 8a 页
士领太史院事同其位矣然是位也皆极人臣之亚为
古八命位实行道之镃谓不得君知名而召既至则温
其玉音以劳疾则尚医交候馈药太官继膳疑政赐问
入见坐语闻辞则留留而不可暂听其去去而思之复
召司徒十召公八召其体貌之亦至矣哉如是而两公
迭为循墙不可谓道之行亦天也虽然天道远遥不可
以已事而知必来者始见犹农夫焉未有播粒于土而
不苗者今也四海匪独士子凡筐箧之吏求售于时其
卷六十 第 8b 页
诵而习亦先四书盖天理同根人心诵其言而众则为
其道者将多非两公肇是太平之基其谁力欤斯古之
人所以重叹其善作而不必善成者也公以卒年三月
从葬中大夫之昭文有潜斋遗稿高祖妣齐氏曾祖祖
妣皆纪氏妣寇氏孙氏夫人李氏以柔嘉作配君子姻
里德焉三子寅其胄也宙今令京兆蒲城㝐方学女子
子四人适主京兆长安簿席贻士子冯嘉凤翔提控按
牍王继述枢密院椽傅昱男孙僖女子子二人长适吕
卷六十 第 9a 页
曾幼姆铭曰维天生贤匪使自有俾拯烝民为责巳厚
公于明命实肩实负乾乾其行艮艮其守师古丧祭如
礼不苟三纲之沦我条自手推得其类无倦诲诱学者
宗之西土山斗鸢飞鱼跃潜斋自蔀令闻之延巳彻宸
黈束帛戋戋贲及林薮丹扆曰来何暮汝叟大师之南
伻断巳久其宜进退汝蓍以叩又曰多士文字俪偶求
得硕才奚策以取又曰历义群喙纷纠汝折衷之其从
谁某凡是大政无不可否公拜稽首沥胆悉剖丹扆曰
卷六十 第 9b 页
噫惟兹储后端本万邦汝宾以友储后曰今识治黄耇
惟汝为可肱股元首公益抗章臣蚤衰朽养安踰纪仅
止中寿归从先藏奉政之阜止阡有碑无我樵槱垂诗
千龄以告尔后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   姚 燧
姚公讳枢字公茂事世祖潜邸十年左右宸极十有九
年居近密之地受尊宠之仁可谓必世之久惟其不固
富贵进退礼敬穷达一节不易寒士故不取耻当时明
卷六十 第 10a 页
哲保身以薨帝为震悼赙楮泉为千者千五百闵惟子
炜生十五年未授之书赐聘财如所赙明年官以礼部
郎中皆异数也既没世而名声日延后十九年当元贞
二年裕圣太后以尝侍读裕宗言之成宗赠谥荣禄大
夫少师文献公至大三年武宗追号嘉猷程世旧学功
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鲁国公谥仍其旧又推恩再世
考仲宏赠太保仪同三司鲁国康懿公祖锜银青荣禄
大夫大司徒鲁国惠靖公妣张氏祖妣李氏皆鲁国夫
卷六十 第 10b 页
人惟姚氏为神明之后历三代秦汉魏晋宋齐传次或
绝或续与梁陈隋唐可谱䆒者别载世录惟本五季梁
唐六镇节度使勍生金吾将军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
之使辽见留事世景圣三宗加安时制节宏化翊亮功
臣开府仪同三世枢密使捡校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
东阳郡公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生给
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
军虔州节度使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生金东上閤门
卷六十 第 11a 页
使金州团练使玢生閤门祇候武德将军仱生武德将
军获嘉令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仲宏
生公及第桢格公自稚弱一力于学昼则经纪其家向
晦则读书夜分不辍鲁国夫人恐伤耽苦每止之乃塞
窗不使见烛就枕必尽三鼓闻将迁关中康懿公录事
判官于许俾取师氏姑及姑之夫子昌以来公徒行怀
书困休于树宿止于邸亦出以诵自期甚高宋内翰九
嘉少登科甲时有重名方閒居许惟折行位与之游召
卷六十 第 11b 页
一日宾会录事名召公内翰怒曰公茂负佐王之略岂
可若是易之先祖曰同僚呼儿辈宜然犹竟席不乐其
为前辈见推如此壬辰许城被围州版公军资库使与
副夜直四鼓闻窗外叹曰人献东门出索之无得副曰
吾尝遭兵河朔鬼物云然宜救吾家乃相与归街陌横
铃索断行见其怀印若赴州计事者至家乃尽出金银
酒具奁饰裹糇粮为逃死谋日出而东门果破邀军将
萧姓者八家尽付所出萧曰吾尝受邱真人教汝军中
卷六十 第 12a 页
惟救人无杀吾救乃死公闻太宗诏学士十八人即长
春宫教之俾扬中书惟中监督则往依焉中书少公六
年兄称之与偕北觐时龙庭无汉人士夫帝喜其来甚
重之乙未诏二太子南征俾公从杨中书即军中求儒
道释医卜酒工乐人会破枣阳并公所招将尽坑之大
将幕竹林间公前辩析明诏如此他日将何以复命乃
蹙数人逃入竹中潜归其营匿严侯军中才脱死数十
人继拔德安得江汉先生赵复仁甫见公戎服而髯不
卷六十 第 12b 页
以华人遇之至帐中见陈琴书骇曰西域人知事此乎
公为一筦与之言信奇士出所为丈数十篇以九族殚
残不欲北与公诀蕲死公留宿帐中既觉月皓而盈惟
寝衣存乃鞍马号积尸间求至水裔脱屦被发仰天而
号欲投溺而未入也公晓以徒死无益汝存则子孙或
可传绪百世保吾而北无他也遂还尽出程朱二子性
理之书付公江汉至燕学徒从者百人北方经学自兹
始岁辛丑赐锦衣金符以郎中伊啰斡齐行台于燕时
卷六十 第 13a 页
惟事货赂天下诸侯竞以掊克入媚以公墓长必分及
之乃一切拒绝人有以银二笏来见既谢却乃出置毡
帘间遣入追及与之遂携家来辉垦荒云门粪田数百
亩脩二水轮诛茅为堂城中置私庙奉祠四世堂龛鲁
司寇容傍垂周两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读书其间衣
冠庄肃以道学自鸣佳时则鸣琴百泉之上遁世而乐
天若将终身后生薄夫或造庭除出语人曰几褫五魄
又汲汲以化民成俗为心自版小学书语孟或问家礼
卷六十 第 13b 页
俾杨中书版四书田和乡尚书版声诗折衷易程传书
蔡传春秋胡传皆于燕又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
杨古为沈氏活版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论说诸书散之
四方时先师许魏国文正公鲁斋在魏出入经传子史
泛滥释老下至医卜筮兵刑货殖水利算数靡所不究
公过魏与窦汉卿相聚茅斋听公言义正粹先师遂造
苏门尽录是数书以归谓其徒曰曩所授受皆非今始
闻进学之序若必欲相从当尽弃前习以从事于小学
卷六十 第 14a 页
四书为进德基不然当求他师众皆曰惟先生命则魏
国公由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为世大儒者又公所梯接
云岁庚戌尽室来辉相依以居会上在潜邸遣托克托呼
故平章赵璧驿至彰德恐公避逃托克托呼留璧独至辉
以过客见审其为公始致见徵之旨公曰天下之人同
是姓名何限恐使者误徵不敢妄应璧曰汝非弃伊啰
斡齐隐此者乎公曰是则然矣璧曰良是乃偕往彰德
受命遂行既至上大喜日客遇之俾居卫从后列惟不
卷六十 第 14b 页
直宿时召与语随问而言久之询及治道公见上聪明
神圣才不世出虚已受言可大有为感以一介见信之
深见问之切乃许捐身躯驰宣力尽其平生所学敷心
沥胆为书数千百言首以二帝三王为学之本为治之
叙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脩身力学尊贤
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及其救时之弊为条三十
曰立省部则庶政出一纲举纪张令不行于朝而变于
夕辟才行举逸遗慎铨选汰职员则不专世爵而人才
卷六十 第 15a 页
出班俸禄则赃秽塞而公道开定法律审刑狱则收生
杀之权于朝诸侯不得而专邱山之罪不致苟免亳发
之过免罹极法而冤抑有伸设监司明黜陟则善良奸
窳可得而举刺阁徵敛则部族不横于诛求简驿传则
州郡不困于需索脩学校崇经术旌节孝以为育人才
厚风俗美教化之基使士不媮于文华重农桑宽赋税
省徭役禁游隋则民力纾不趋于浮伪且免习工技者
岁加富役勤耕织者日就饥寒肃军政使田里不知行
卷六十 第 15b 页
营往复之扰攘赒匮乏恤鳏寡使颠连无告者有养布
屯田以实边戍通漕运以廪京都倚债负则贾胡不得
以子为母如牸生牸牛十年千头之法破称贷之家广
储蓄复常平以待凶荒立平准以权物估却利便以塞
倖涂杜告讦以绝讼源各疏施张之方其下本末兼该
细大不遗文不具述上奇其才由是动必见询使授太
子经以太师淇阳王之兄故丞玛勒图塔尔故右丞巴
巴哈济达今司徒迈努为之伴读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
卷六十 第 16a 页
言薰陶德性明年宪宗即位诏凡军民在齐克敦山南
者听上总之大为张宴群下罢酒将出遣人止公顷者
诸人皆贺汝独默然岂有意耶对曰臣欲陈之他日不
谓遽问且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赋之阜有加
汉地者乎军民固尽有之天子何为异时廷臣问之必
悔见夺不若惟手兵权供亿之须取之有司则势顺理
安上曰虑所不及者遣人入闻愿总兵与国戮力报可
公策太祖承天大命兵取天下功未及竟而遂陟遐太
卷六十 第 16b 页
祖平金遣二太子总大军南伐降唐邓均德安四城拔
枣阳光化留军戌边襄樊寿泗继亦来归而寿泗之民
尽于军官分有由是降附路绝虽岁加兵淮蜀军将惟
利剽杀子女玉帛悉归其家城无居民野皆榛莽何若
以是秋去春来之兵分屯要地寇至则战寇去则耕积
谷高廪边备既实俟时大举则宋可平上善之始置屯
田经略司于汴西起穰邓宿重兵与襄阳制阃掎角东
连陈毫清口税源列障守之又置都运司于卫转粟于
卷六十 第 17a 页
河继馈诸州陜西则移陇右汪义武公戍利州刘忠惠
公黑马于成都割河东解之盐池归陜西置从宜所中
粮兴元犹惧不继置行部秦州顺嘉陵漕渔关沔池转
粟入利其年大封同姓敕上于南京关中自择其一公
曰南京河徙无常土薄水浅潟卤生之不若关中厥田
上上古名天府陆海上愿有关中帝曰是地户寡河南
怀孟地狭民夥可取自益遂兼有河内壬子夏入觐受
命征大理至曲先脑而夜宴群下公为陈宋祖遣曹彬
卷六十 第 17b 页
取南唐敇无效潘美伐蜀嗜杀及克金陵未尝戮一人
市不易肆以其主归明日早行上据鞍呼曰汝昨夕言
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公马上贺曰圣人之
心仁明如此生民之幸有国福也明年夏祃牙六盘大
张教条俾公以王府尚书身至京兆置宣抚司以杨中
书为使奏诸千夫长不法夺有人室者旬月之间民大
和浃道不拾遗师行留裕宗后谓曰姚公茂吾不能离
恐废汝学今遣窦汉卿教汝先遣三使入大理谕招许
卷六十 第 18a 页
不杀掠大军经吐蕃刋木求涂以前三使先至谕旨彼
以为诳磔其尸于树大师及城其相高祥登俾望之见
吾军威之盛骇愕口张不收饬公尽裂橐帛为帜书止
杀之令分号街陌由是其民父子完保军士无一人敢
取一钱直者惟急求三使之首或曰投珥水中遣渔者
网之无得也俾公为文以祭赐其家人数十户世无有
与及归马多道死公惟一马瘠不可乘之则牵之襟谷
数升时摇木盂以饲雪深三尺军马所经踏为冰梯惟
卷六十 第 18b 页
旄牛负橐以从徒步仅千里而中原马至分赉之始免
茧足上驻六盘公疾求居关中教使劝农身至八州诸
县谕上重农之旨凡今关中桑成列者皆所训植岁丙
辰公入见或谗王府得中土心帝遣阿拉克岱尔大为勾
考置局关中惟集经略宣抚官吏下及征商无遗罗以
百四十二条曰俟终局日入此罪者惟刘史两万户以
闻馀悉不请以诛上闻不乐公曰帝君也兄也吾弟且
臣事难与较远将受祸未若尽是邸妃王以行为文居
卷六十 第 19a 页
谋疑将自释复初好矣上难之翌日语再及曰臣过是
无策思久之曰从汝从汝先遣使以来觐告时帝在河
西闻不信之曰是心异矣曰来诈也再使至诏许驰二
百乘传弃辎重先及见天颜始霁大会之次上立酒尊
前帝酌之拜退复坐及再至又酌之三至帝泫然上亦
泣下竟不令有所白而上敇罢关西钩考废行部安抚
经略宣抚都漕诸司帝规自将南伐与上阅地图俾公
跽指濒江州郡津步要地可舟越者遂复上兵遣由鄂
卷六十 第 19b 页
入岁己未秋及江而宪庙崩渝问至上犹济污驻兵结
层楼蒙以皋皮日居其上临攻鄂城东北贾似道闻公
咨谋军中比为王猛城垂拔前茅上及长沙下及隆与
闻叛王将为非觊于家追前茅还遂振旅断浮梁以归
帝即大位以王文统为平章尽出藩府旧臣立十道宣
抚使诸侯惟严忠济为强横难制乃以公为东平至居
庸北制下受命即南或劝无行当入觐陛辞公曰文统
新当国彼将以我为夺其位至治郡置劝农捡察二人
卷六十 第 20a 页
以监之推物力以均赋役罢铁官居三月大驾北征天
后留燕遣使召公儿辈幼时汝授之书何久留彼时玛
勒图塔尔为丞相惟专从卫宫阃诸事疑则见谋二年拜
太子太师公曰皇太子未立安可先有太师还制中书
改大司农公奏在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仍
袭封衍圣公卒其子与族争求嗣为讼及潜藩帝时曰
第往力学俟有成德达才我则官之又闻曲阜有太常
雅乐命东平守臣辇其歌工舞郎与乐色俎豆祭服至
卷六十 第 20b 页
日月山帝亲临观饬东平守臣员阙充补无辍肄习臣
宣抚东平尝闵先圣大贤之后诗书不通义理不究与
凡庶等版洛士杨庸选孔颜孟三族诸孙俊秀者授之
经而学夫礼盍真授庸教官以成国家育才待聘风动
四方之美又详议王镛亦善士鍊习故实宜令提举礼
乐庶其庶久不致崩坏皆从之又具奏八事曰举老成
以辅皇子重省臣以振朝纲定法制以齐庶政立铨选
以转百官其四如兵卫屯田学校农桑皆所屡陈又具
卷六十 第 21a 页
四事保民守信强干弱枝脩内治外敦本抑末于兵卫
又申奏曰内地之民不习武事不耐劳苦第可使出财
赋以资国用西京北京诸路之民习武耐劳可尽复其
差赋充本路保甲屯田使进有取而出有归可镇内窃
以禦外侮汉军除守禦南边可选精勇富强三万燕京
东西分屯置营以壮神都此左右中三卫起本者诏赴
中书议事讲定条格其勉谕曰姚枢辞避台司朕甚
焉省中庶务须赖一二老成同心图赞仰与左三部尚
卷六十 第 21b 页
书刘肃往尽乃心其尚无隐条成与丞相史忠武公奏
之帝深嘉纳后诏中书右丞相安图同知枢密院事巴
延翰林学士承旨和尔果斯近史天泽姚枢讲定新格
朕已亲览可行于今卿等闻否亦当一一参考逐行其
间一二可增损者记录以闻李毡召其质子彦简窃归
反有迹矣帝问卿料如何对曰使毡乘吾比征之衅留
后兵寡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
和负固持久令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
卷六十 第 22a 页
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帝曰若是贼将何出
对曰出下策三年文统伏诛西域之人为所压抑者伏
阙群言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秀才敢为反逆帝曰
在昔潜藩商订天下人物亦及文统姚公茂言此人学
术不纯以游说干诸侯他日必反去年窦汉卿上书累
数千言亦发其必为乱首秀才起尽皆斯人然文统之
相参知政事商公挺实誉之至是费寅以九事中时恚
忌讼商公为文统西南之朋引陜西郎中行宣抚使赵
卷六十 第 22b 页
良弼为徵幽商公上都以良弼多智略疑为文统流亚
系于狱会遣阿托行院成都而无辅行俾省择人公
奏惟商挺可陛下宽其前罪责成斯行遂出而遣之公
又入奏方践阼之初非良弼詷事关中恐后事会宁身
负矫擅诛东西川两帅之罪以宽陛下西顾之忧推是
为心忠纯皎然安得与文统蓄异志者比臣请质阖门
百口必其无他帝悟出之四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之元
出省臣三罢世侯置牧守迁转河东山西河南山东官
卷六十 第 23a 页
吏公行省河东山西明年而归或言中书政事大坏帝
怒天降大臣罪有入不测者公上言太祖开创跨越前
施治未遑自后数朝官盛刑滥民困财殚陛下天资
仁圣自昔在潜听圣典访老成日讲治道如邢州河南
陜西皆不治之甚者为置安抚经略宣抚三司其法选
人以居职颁俸以养廉去污滥以亲政劝农桑以富民
不及三年号称大治道路之民望陛下之治已如赤子
之求母先帝陟遐国难并兴天开圣人缵承大统即用
卷六十 第 23b 页
历代遗制内立省部外设监司自中统至今五六年间
外侮内叛继继不绝然能使官立债负民安赋役府库
粗实仓廪粗完钞法粗行国用粗足官吏转换政事更
新皆陛下克保祖宗之基信用先王之法所致今陛下
于基业为守成于治道为创始正宜息圣心答天心结
民心睦亲族以固本建储副以重祚定大臣以当国开
经筵以格心脩边备以防虞蓄粮饷以待歉立学校以
育才劝农桑以厚俗是可以光先烈可以成帝德可以
卷六十 第 24a 页
遗子孙可以流远誉以陛下才略行此有馀迩者伏闻
聪听日烦朝廷政令日改月异如始栽之木生而复移
既架之屋起而复毁远近民臣不胜战惧惟恐大本一
废远业难成为陛下之后忧国家之重害帝恚为释五
年用兵襄阳立河南行省经理屯田以公佥省八年入
觐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其年襄阳下问
其事宜公对吕文焕以江淮一使兼上路总管生劵军
纵还熟劵徙之河北皆可十一年初议大举奏如求大
卷六十 第 24b 页
将非中书右丞相安图同知枢密院事巴延不可七月
左丞相巴延陛辞付敇书惟逆战者如军律馀止杀掠
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不能杀是亦一彬也
既济江下鄂使至夜召见公帝忧见色曰自太祖勘定
天下列圣继之岂固存之令久帝制南国邪盖天命未
绝朕昔济江而家难作天不终此大惠而归今巴延虽
济江天能终此与否犹未可知是家三百年天下天命
未在吾家先在于彼勿易视之其有事宜可书以进公
卷六十 第 25a 页
言严兵守鄂无使荆阃断阳罗渡先遣使责负岁币留
行人之罪明年公又言由陛下降不杀敌之诏巴延济
江兵不踰时西起蜀川东薄海隅降城三十户踰百万
自古平南未有若此之神捷者然自夏徂秋一城不降
皆由军官不思国之大计不体陛下之深仁利财剽杀
是致降城四壁之外县邑邱虚旷土无民国将安用比
闻扬州焦山淮安人殊死战我虽克胜所伤亦多宋之
不能为国审矣而临安未肯轻下好生恶死人之常情
卷六十 第 25b 页
盖不敢也惟惧吾招徕止杀之信不坚诈其来耳是用
力拒宜申遣公干官专辅巴延宣布止杀之诏有犯令
者必诛无赦若此则赏罚必立恩信必行圣虑不劳军
力不费老氏有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疾疫随之军虽
不试而民止得其半况今民去南亩来岁之食将安所
仰帕手腰刀必倡为乱祖臂一呼数十万众不难集也
虽非劲军壁山栅水卒未易平是一宋未亡复生一宋
又南方官府以情破法鞭背文面或盛竹络投诸江中
卷六十 第 26a 页
又盐铁酒酤𣙜自汉代其后因之不废今方新附若复
徵之人必离散制曰鞭背黥面及诸滥刑宜急除之𣙜
酤后议十三年罢昭文馆拜翰林学士承旨仍评定礼
仪宋平凡其侍从之臣以士子入见者必令见公询其
学行而官之九月亨庙拜大礼使明年上以自九月不
雨至于三月问可以惠利斯氏者公曰靡谷之多无若
醪醴曲蘖京师列肆百数日酿有多至三百石者月已
耗谷万石百肆计之不可胜算与祈神赛社费亦不赀
卷六十 第 26b 页
宜悉禁绝皆从之初公方奏事得疾忽跽不能言帝急
命从臣扶出登车至家未苏百日而愈后三年疾再至
昏默三日薨寿七十八京师士夫哭祭如失亲戚曰自
今帝侧图回天下者岂复有斯人者邪惟佥密院赵良
弼赙俸半岁为位祭其家终丧时孤侄燧仕安西燉佥
淮西提刑炜独举其柩藁葬京城东南别墅后十八年
当元贞二年五月炜徙葬卜于西洛金门山祖茔别兆
于辉菊山之阳公天资含宏而仁恕恭敏而勤俭理生
卷六十 第 27a 页
惟务本实不事末作未尝疑人欺已有负其德亦不留
怨胸中忧患之来不见颜色魏国公每誉其善于顺受
人莫可及在京晚屡辍禄虽奉朝请假质劵剂盈末视
贫甘心不一出言恃其久故千人闻不足于上有来即
谋必反覆忠告惟恐吾言之不尽及秉笔中书或咎公
独遗门墙故人公曰用人威权当出天子果若贤材乌
避不闻其琐尾者乌敢藉权树亲宾市私恩乎他善众
多今惟表其大益斯世者四其一倡鸣斯道使今天下
卷六十 第 27b 页
乡校童蒙之师犹知以小学四书为先虽戴惠文身为
刀笔筐箧之行与非华人亦手披口诵是书求厕士列
者往往多然故中书左丞之制有曰德全天懿学得圣
传旨固有在于斯也再则中土士夫不知为庙作主以
奉先祀自公祀辉人多化之而祖考妥灵有所三征西
南夷为陈曹彬取南唐兵不血刅赞神武以不杀四当
世祖渊龙规一幅陨之判裂也请开屯田淮蜀移兵戍
之固已起平宋之本及议南伐而难大将又上言非中
卷六十 第 28a 页
书丞相安图同知宥密巴延两人不可宋平又与咨谋
其新国图任其降臣随有两王作难海隅当十五年炎
烬扑灭而公始薨古以揆之晋羊祜首策平吴吴平而
身不及见乐毅有曰善作者不必善成盖当其时自明
其身不终所事于燕惠数百年后犹能取必于祜今焉
不效于公欤四夫人惟王氏先公卒继宋氏后公七年
卒公赠少师赠吴兴郡夫人及公国鲁与完颜氏李氏
皆从封鲁国夫人后公三十四年完颜亦卒故三夫人
卷六十 第 28b 页
皆祔炜李出今中泰大夫河南北廉使其忠厚清慎有
克继先烈之誉二女姊宋出娣完颜出娣卒娣继皆嫁
为开府忠武公中子杞淮东肃政廉访使妻皆卒孙尚
孩呜呼燧生三岁而孤公卵翼之不知其蒙闇教督而
急其成俾粗有闻承乏翰林复世公官恐公事业不能
详尽不敢干他词臣故惟自述文不过华质不至俚而
摭其实焉耳矣铭曰惟天聪明视听自民沃天子心启
莫匪臣舜察迩言昌言禹拜称圣万世臣何与在粤若
卷六十 第 29a 页
世祖方龙跃渊载牵徵车遐蒐逸贤即辉起之爰置左
右授太子经事靡不叩公感一介尽其平生所学与知
倾敷悃诚书首八事脩身以始亲贤畏天爱民以次申
以三十条救弊之方施治所宜如纪在纲上总兵民公
请民去上受封国公择地所上征南诏公陈遏刘上曰
汝言吾行优优展也神武操既有要天下定一于时已
兆移兵戍边首蜀尾淮免夫春秋剽杀去来汴置经略
秦以宣抚三年其民歌舞乐土治效若斯公于之时一
卷六十 第 29b 页
出为猷不无赞弥又从济江内难方蹶帝遄其归大统
入继移昔已试施诸万方帝思旧人台衮用章公拜稽
首元良未建臣何力有太师顾先改为大农寻拜左丞
申以责难书存可徵南土既平咨谋新国昭文禁林必
首见及后圣相承言行其生殁为法程谥以讳名既又
进加功臣开府莫尊太师莫尊国鲁哀荣若斯大书穹
碑比其生全千祀可贻
 元文类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