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七


卷五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元文类卷五十七    元 苏天爵 编
 神道碑
  故金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 

 元好问
右丞文献公在大定间所以为通儒为良史为名卿材
大夫者其事未远当代耆旧尚及见之好问尝从事史
馆每见荐绅先生谈近代贤臣莫不以公为称首公自
初入馆即被顾问忠言嘉谋不可一二数及蓟州召还
卷五十七 第 1b 页
世宗始有意大用公于是时汩没文字间者馀二十年
其衰且病亦已久矣故才入政府即乞罢未几果以不
起闻私窃慨叹以为生材为难尽其材为尤难古之人
急于拯世至于分阴为惜岁不我与忽焉有赍志之恨
观姚元崇之荐张柬之与张嘉贞之所以自荐为可见
矣世宗重惜名器百执事之人必择焉而后用得人之
盛近古所未有至于孤俊伟杰之士困于资考限于铨
选百未一试兀然而空老者抑多矣以公之材当春秋
卷五十七 第 2a 页
鼎盛时不能使之极其所至以建久安而隆长治故虽
为章宗所相至论得时行道识者犹以不能亟用为世
宗惜之公讳履字履道辽太祖长子东丹王托云之七
世孙东丹生燕京留守政事今隆科隆科生将军国隐
国隐生太师赫噜赫噜生太师呼图克呼图克生定远大将
军纳喇纳喇生银青荣禄大夫兴平军节度使德元公
之考曰裕噜兴平之族弟也公早孤养于兴平五岁时
尝夏夜露卧见天际浮云往来忽谓乳母言此殆卧看
卷五十七 第 2b 页
青天行白云者耶兴平闻之惊且喜曰吾儿文性见于
此矣自是日知问学读书一过目辄不忘及长通六经
百家之书尤邃于易太玄至于阴阳方技之说历象推
步之术无不洞究善属文早为时辈所推为人美风仪
善谈论见者然敬之尝以乡赋一试有司见露索失
体即拂衣去荫补内供奉班寻辟国史院书写素善契
丹大小字译经润文旨辞达而理得大定初朝廷无事
世宗锐意经籍诏以小字译唐史成则别以女直字传
卷五十七 第 3a 页
之以便观览公在选中独主其事书上大蒙赏异擢国
史院编修官兼笔砚直长改置经书所径以女直字译
汉文选贵胄之秀异就学焉一日世宗召问公朕比读
贞观政要见魏徵忠谏恨不与之同时近世如徵者独
未之见何也公乃感奋为上言徵辈不难得特太宗不
常有耳世宗曰卿谓我不纳谏耶卿识刘用晦张汝霖
否二人者皆不应得三品朕以其屡有忠言故越次用
之朕岂不纳谏耶公曰臣自幼未尝去朝廷彼二人者
卷五十七 第 3b 页
诚未见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
愿陛下惩艾前弊开忠谏之路以通下情则天下幸甚
初议以时务策设女直进士科礼部以所学不同未可
槩称进士诏公定其事乃上议曰进士之科起于隋大
业中始试以策唐初因之至高宗时杂以箴铭赋颂文
宗始专用赋且进士之初本专策试今女直诸生以试
策称进士又何疑焉世宗说事遂施行十五年授应奉
翰林文字兼前职以大明历积微浸差乃取金国受命
卷五十七 第 4a 页
之始年撰乙未元历云自丁已大明历行正隆戊寅三
月朔日当食而不之食历家谓必当改作而朝廷不之
恤也及大定癸已五月朔甲午十一月朔日食皆先天
丁酉九月朔乃反后天臣辄迹其差忒之由冀得中数
以传永久书成上之世推其精密十九年迁修撰二十
年诏提控衍庆宫画功臣像以稽程降应奉踰年复为
修撰转尚书礼部员外郎章宗为金源郡王以公该洽
每以经史疑义为质公承间请曰殿下注意何经章宗
卷五十七 第 4b 页
曰吾方授左氏春秋公曰左氏虽授经圣人率多权诈
駮而不纯尚书孟子载圣贤纯一之道愿留意焉章宗
善之曰醇儒之言也二十六年进本部郎中兼同修国
史翰林修撰表进孝经指解言宋仁宗时司马光以为
古文孝经先秦所传正得其真因为指解上之臣愚窃
观近世皆以兵刑财赋为急而光独以童蒙所训者进
之君正以孝为百行之本其至可以通神明动天地为
人君者诚取其辞旨措之天下四方则元元之民受赐
卷五十七 第 5a 页
溥矣臣窃慕焉故敢以为例世宗母睿宗贞懿皇后睿
宗厌世即为比丘尼当时朝命尝有国师之号及是世
宗议迁袝于景陵朝臣有以孝宁宫碑所载遗训当用
出家礼葬不可违改为言者事下礼部讲求往时主上
在潜贞懿身奉释教业已受朝命必当别葬无可议者
尚以人情所难恐伤主上孝心故出明训使之遵行出
于母慈灼然可见本不知有今日之事而然今则子为
天子母后称号不得不尊国师之命固已革去矣向使
卷五十七 第 5b 页
主上登极之后贞懿万福尊崇之数自有典常母后圣
性明达必不重违有司之请以从桑门之教以此言之
碑文所载不可质于今日明矣从之世宗尝问宋名臣
孰为优公以端明殿学士苏轼对世宗曰吾闻苏轼与
驸马都尉王诜交甚款至作歌曲戏及帝女非礼之甚
其人何足数耶公曰小说传闻未必可信就令有之戏
笑之间亦何须深责岂得并其人而废之世徒知轼之
诗文为不可及臣观其论天下事实经济之良材求之
卷五十七 第 6a 页
古人陆贽而下未见其比陛下无信小说传闻而忽贤
臣之言明日录轼奏议上之诏国子监刋行俄以疾求
解世宗悯其劳授蓟州刺史为郡宽猛适中旬月之间
政声蔼然此州宝坻盐司所在濒海之民煎卤而食盐
官时以弓兵捕之亦有平民被罗织者一陷于禁往往
为之破产官吏疾其然凡以盐事逮捕者一切勿遣或
捕得弓兵则幽之狱中盐司随亦取报前后数政不能
解一日捕得弓兵公召僚属谕以和解之意即纵遣之
卷五十七 第 6b 页
口授文移过为谦抑盐官大为感悦前弊遂革蓟人至
今德之是年车驾东狩过州闻公疾稍平召为翰林侍
制同修国史明年擢礼部侍郎兼翰林直学士进官五
阶世宗不豫诏公入侍遂预太师淄王定册之功二
九年春三月章宗即位进礼部尚书兼直学士同修国
史特赐孟宗献榜进士及第初世宗遗诏移梓宫于万
宁宫章宗诏百官议其事皆谓当以遗诏从事独公奏
曰非礼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其可使万国之臣
卷五十七 第 7a 页
朝大行于离宫乎上从之乃迁座于大安殿七月拜参
知政事兼修国史进官两阶公辞以才薄任重恐贻天
下笑章宗曰朕在东宫时熟卿名今观卿言行无不可
者故首命相朕此自朕意非左右为之先容卿其毋让
公乃拜命自以兼直学士入拜乃举前代光院故事以钱五十万送学士院学者荣之明昌元年进尚书右丞
夏六月丙午春秋六十一薨于位天子闻而震悼戊申
权殡于都城南柳村诏百官会丧中使宣慰其家赐钱
卷五十七 第 7b 页
一百万秋八月辛巳车驾临奠宰相百官陪赐谥曰文
献赐钱二百万帛四百匹重币四十端九月庚午葬于
义州弘政县东南乡先茔之侧其发引也敕百官郊送
遣使祭于路给鼓旗二十事以导诏同知临海军节度
使营护丧事凡饰终之具皆从官给哀荣终始当世莫
及积官正议大夫漆水郡开国公始娶萧氏辽贵族再
郭氏岞山世胄之孙三娶杨氏名士昙之女公以时
制人子之养于诸父者不得别赠所生父官故三夫人
卷五十七 第 8a 页
皆亦不为请封子男三人曰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辨
才曰龙虎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善才曰领中书省楚
才女三人嫁士族男孙四人钧鈜镛铸公资通敏善辞
令胸怀倜傥有文武志胆酬酢事变若迎刃而解与人
言必尽诚无隐得人一善若出诸已至称道不绝口推
贤让能力为引荐后生辈借公馀论多至通显论事上
前是非利病惟理所在未尝有所回屈世宗朝御史大
夫张景仁领国史公为编修受诏修海陵实录他日世
卷五十七 第 8b 页
宗问侍臣海陵弑熙宗血溅于面沾及衣袖景仁何为
隐而不书或曰景仁事海陵颇被任使故为讳之世宗
作色曰朕不谓景仁乃有是心公曰臣与景仁尝有隙
必不妄为盖蔽然景仁未尝有是心也世宗曰景仁与
卿何隙曰臣以小字为史掾景仁以汉文为史官予夺
之际意多不相叶且谓臣藏匿辽史秩满移文选部使
不得调此私隙也今对上问公言也臣不敢以私害公
世宗又曰隋炀帝弑逆血溅于屏史亦书之卿谓景仁
卷五十七 第 9a 页
无是心何不如隋史书之曰炀帝自讳其恶故史臣不
载之帝纪而详见于他传此所谓闇而章者也海陵以
废昏为辞明告天下居之不疑此不同也且与之弑君
而不辞血溅之罪虽不书可也世宗怒遂解章宗朝太
府少监孛特里先为汉王长史吏卒苦其苛暴诬以怨
望语连汉王有司论当死公上封事言陛下飞龙之始
当以亲亲为先孛特里之狱本出构成就使实如所论
犹当以汉王之故容之况疑似之间乎书奏即日原之
卷五十七 第 9b 页
初兴平养公为子后生子震兴平捐馆悉推家资予之
及震卒妻子贫无以为资复收养之族人有负人债而
宦游不返者公代为输息者十年既又无以偿遂代偿
之奉使江左得金直千万皆散之亲旧旬月而尽薨之
日库钱裁馀二千而已体素臞瘁一旦暴得吐疾遂至
委顿家人忧惧不知所为公曰死生如去来人之恒理
何忧惧之有取吾冠服来服之怡然而逝其安常处顺
又如此晚称忌言居士有文数百篇论者独推其揲蓍
卷五十七 第 10a 页
说盖不阶师授而独得之者癸卯秋八月中令君使谓
好问言先公神道碑泰和末先夫人教授禁中章宗以
魏抟霄所撰墓铭为未尽欲乔转运宇为之而不及也
今属笔于子幸而论次之以俟百世之下好问再拜曰
谨受教乃为之铭曰德星煌煌出东方让王七世蔚有
光高阳苗裔袭众芳得易贞干书潜刚帝前巍冠讲虞
唐德音一鸣凤朝阳谓公不逢相明昌谓公为逢违所
长风后力牧望颜行老之著作暨典常兴陵用公殆未
卷五十七 第 10b 页
尝丘山万牛偾且僵顾以椳闑待豫章繄国短修奚我
伤维公之息季独良不周柱天屹堂堂有来殷士作裸
将力挈一世归寿康溯游推之公不亡千年万家置冢
旁龟石有铭示不忘渊兮漆水其未央
  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     宋子贞
国家之兴肇基于朔方惟太祖皇帝以圣德受命恭行
天罚马首所向蔑有能国太宗承之既怀八荒遂定中
原薄海内外罔不臣妾于是立大政而建皇极作新宫
卷五十七 第 11a 页
以朝诸侯盖将树不拔之基垂可继之统者也而公以
命世之才值兴王之运本之以廊庙之器辅之以天人
之学缠绵二纪开济两朝赞经纶于草昧之初一制度
于安宁之后自任以天下之重屹然如砥柱之在中流
用能道济生灵视千古为无愧者也公讳楚材字晋卿
姓耶律氏辽东丹王托云之八世孙王生燕京留守政
事令隆科留守生将军国隐将军生太师赫噜赫噜生
太师呼图克呼图克生定远将军纳喇定远生荣禄大夫兴
卷五十七 第 11b 页
平军节度使德元始归金朝其弟裕噜生履兴平鞠以
为子遂为之后以文章行义受知于世宗擢翰林待制
再迁礼部侍郎章宗即位有定策功进礼部尚书参知
政事终于尚书右丞谥曰文献即公之考也妣杨氏封
漆水国夫人公以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生文献公通
术数尤邃太玄私谓所亲曰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
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因取左氏之
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以为名字公生三岁而孤母夫人
卷五十七 第 12a 页
杨氏诲育备至稍长知力学年十七书无所不读为文
有作者气金制宰相子得试补省掾公不就章宗特赐
就试则中甲科考满授同知开州事贞祐甲戌宣宗南
渡丞相完颜承晖留守燕京行尚书省事表公为左右
司员外郎越明年京城不守遂属国朝太祖素有并吞
天下之志尝访辽宗室近族至是徵诣行在入见上谓
公曰辽与金为世雠吾与汝已报之矣公曰臣父祖以
来皆尝北面事之既为臣子岂敢复怀贰心雠君父耶
卷五十七 第 12b 页
上雅重其言处之左右以备咨访已卯夏六月大军征
西祃旗之际雨雪三尺上恶之公曰此克敌之象也庚
辰冬大雷上以问公公曰梭里檀当死中野已而果然
梭里檀回鹘王称也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乃诧
于公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公曰且
治弓尚须弓匠岂知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上闻之喜
甚自是用公日密初国朝未有历学而回鹘人奏五月
望夕月食公言不食及期果不食明年公奏十月望夜
卷五十七 第 13a 页
月食回鹘人言不食其夜月食八分上大异之曰汝于
天上事尚无不知况人间事乎壬午夏五月长星见西
方上以问公公曰女直国当易主矣逾年而金主死于
是每将出征必令公预卜吉凶上亦烧羊髀骨以符之
行次东印度国铁门关侍卫者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
而独角能为人言曰汝君宜早回上怪而问公公曰此
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盖
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陛下
卷五十七 第 13b 页
无疆之福上即日下诏班师丙戌冬十一月灵武下诸
将争掠子女财币公独取书数部大黄两驼而已既而
军士病疫唯得大黄可愈所活几万人其后燕京多盗
至驾车行劫有司不能禁时睿宗监国命中使偕公驰
传往治既至分捕得之皆势家子其家人辈行赂求免
中使惑之欲为覆奏公执以为不可曰信安咫尺未下
若不惩戒恐致大乱遂刑一十六人京城帖然皆得安
枕矣已丑太宗即位公定册立仪礼皇族尊长皆令就
卷五十七 第 14a 页
班列拜尊长之有拜礼盖自此始诸国来朝者多以冒
禁应死公言陛下新登宝位愿无污白道子从之盖国
俗尚白以白为吉故也时天下新定未有号令所在长
吏皆得自专生杀少有忤意则刀铭随之至有全室被
戮襁褓不遗者而彼州此郡动辄兵兴相攻公首以为
言皆禁绝之自太祖西征之后仓廪府库无斗粟尺帛
而中使别迭等佥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
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公即前曰夫以天下之广四海
卷五十七 第 14b 页
之富何求而不得伹不为耳何名无用哉因奏地税商
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周岁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
匹粟四十万石上曰诚如卿言则国用有馀矣卿试为
之乃奏立十路课税所设使副二员皆以儒者为之如
燕京陈时可宣德路刘中皆天下之选因时时进说周
孔之教且谓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上深以
为然国朝之用文臣盖自公发之先是诸路长吏兼领
军民钱谷往往恃其富强肆为不法公奏长吏专理民
卷五十七 第 15a 页
事万户府总军政课税所掌钱谷各不相统摄遂为定
制权贵不能平燕京路长官石抺咸得不激怒皇叔
专使来奏谓公悉用南朝旧人且渠亲属在彼恐有异
志不宜重用且以国朝所忌诬构百端必欲置之死地
事连诸执政时镇海粘合重山实为同列为之股慄曰
何必强为更张计必有今日事公曰自立朝廷以来每
事皆我为之诸公何与焉若果获罪我自当之必不相
累上察见其诬怒逐来使不数月会有以事告咸得不
卷五十七 第 15b 页
者上知与公不恊特命鞫治公奏曰此人倨傲无礼狎
近群小易以招谤今方有事于南方他日治之亦未为
晚上颇不悦已而谓侍臣曰君子人也汝曹当效之辛卯秋八月上至云中诸路所贡课额银币及仓廪米谷
簿籍具陈于前悉符元奏之数上笑曰卿不离朕左右
何以能使钱谷流入如此不审南国复有卿比者否公
曰贤于臣者甚多以臣不才故留于燕上亲酌大觞以
赐之即日授中书省印俾领其事事无巨细一以委之
卷五十七 第 16a 页
宣德路长官太傅拉哈失陷官粮万馀石恃其勋旧密
奏求免上问中书知否对曰不知上取鸣镝欲射者再
良久叱出使白中书省偿之仍敕今后凡事先白中书
然后闻奏中贵衮穆苏布哈奏拨户一万以为采鍊金
栽种蒲萄等户公言太祖有旨山后百姓与本朝人
无异兵赋所出缓急得用不若将河南残民贷而不诛
可充此役且以实山后之地上曰卿言是也又奏诸路
民户今已疲乏宜令土居蒙古回鹘河西人等与所在
卷五十七 第 16b 页
居民一体应输赋役皆施行之壬辰车驾至河南诏陜
洛秦虢等州山林洞穴逃匿之人若迎军来降与免杀
戮或谓此辈急则来附缓则复资敌耳公奏给旗数百
面悉令散归已降之郡其活不可胜数国制凡敌人拒
命矢口一发则杀无赦汴京垂陷首将速不䚟遣人来
报且言此城相抗日久多杀伤士卒意欲尽屠之公驰
入奏曰将士暴露凡数十年所争者地土人民耳得地
无民将焉用之上疑而未决复奏曰凡弓矢甲仗金玉
卷五十七 第 17a 页
等匠及官民富贵之家皆聚此城中杀之则一无所得
是徒劳也上始然之诏除完颜氏一族外馀皆原免时
避兵在汴者户一百四十七万仍奏选工匠儒释道医
卜之流散居河北官为给赡其后攻取淮汉诸城因为
定例初汴京未下奏遣使入城索取孔子五十一代孙
袭封衍圣公元措令收拾散亡礼乐人等及取名儒梁
陟等数辈于燕京置编修所平阳置经籍所以开文治
时河南初破被俘虏者不可胜计及闻大军北还逃去
卷五十七 第 17b 页
者十八九有诏停留逃民及资给饮食者皆死无问城
郭保社一家犯禁馀并连坐由是百姓惶骇虽父子弟
兄一经俘虏不敢正视逃民无所得食踣死道路者踵
相蹑也公从容进说曰十馀年间存抚百姓以其有用
故也若胜负未分虑涉携贰今敌国已破去将安往岂
有因一俘囚罪数百人者乎上悟诏停其禁金国既亡
唯秦巩等二十馀州连岁不下公奏吾人之得罪逃入
金国者皆萃于此其所以力战者盖惧死耳若许以不
卷五十七 第 18a 页
杀不攻而自下矣诏下皆开门出降期月之间山外悉
平甲午诏括户口以大臣忽睹虎领之国初方进取所
降下者因以与之自一社一民各有所主不相统属至
是始𨽻州县朝臣共欲以丁为户公独以为不可皆曰
我朝及西域诸国莫不以丁为户岂可舍大朝之法而
从亡国政耶公曰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
行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卒从公议时诸王大
臣及诸将校所得户口往往寄留诸郡几居天下之半
卷五十七 第 18b 页
公因奏括户口皆籍为编民乙未朝议以回鹘人征南
汉人征西以为得计公极言其不可曰汉地西域相去
数万里比至敌境人马疲乏不堪为用况水土异宜必
生疾疫不若各就本土征进似为两便争论十馀日其
议遂寝丙申上会诸王贵臣亲执觞以赐公曰朕之所
以推诚任卿者也非卿则天下亦无今日朕之所以得
高枕而卧者卿之力也盖太祖晚年屡属于上曰此人
天赐我家汝他日国政当悉委之其秋七月忽睹虎以
卷五十七 第 19a 页
户口来上议割裂诸州郡分赐诸王贵族以为汤沐邑
公曰尾大不掉易以生隙不如多与金帛足以为恩上
曰业已许之复曰若树置官吏必自朝命除恒赋外不
令擅自徵敛差可久矣从之是岁始定天下赋税等二
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三户出丝一斤以与所赐之家
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五升商
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巳上以为永额朝
廷皆谓太轻公曰将来必有以利进者则已为重矣国
卷五十七 第 19b 页
初盗贼充斥商贾不能行则下令凡有失盗去处周岁
不获正贼令本路民户代偿其物前后积累动以万计
及所在官吏取借回鹘债银其年则倍之次年则并息
又倍之谓之羊羔利积而不已往往破家散族至以妻
子为质然终不能偿公为请于上悉以官银代还凡七
千六十定仍奏定今后不以岁月远近子本相侔更不
生息遂为定制侍臣托欢奏选室女敕中书省发诏行
之公持之不下上怒召问其故公曰向所刷室女二十
卷五十七 第 20a 页
八人尚在燕京足备后宫使令而托欢传旨又欲遍行
选刷臣恐重扰百姓欲覆奏陛下耳上良久曰可遂罢
之又欲于汉地拘刷牝马公言汉地所有茧丝五谷耳
非产马之地若今日行之后必为例是徒扰天下也乃
从其请丁酉汰三教僧道试经通者给牒受戒许居寺
观儒人中选者则复其家公初言僧道中避役者多合
行选试至是始行之始诸王贵戚皆得自起驿马而使
臣猥多马悉倒乏则豪夺民马以乘之城郭道路所至
卷五十七 第 20b 页
骚动及其到馆则要索百端供馈稍缓辄被箠挞馆人
不能堪公奏给牌劄仍定饮食分例其弊始革因陈时
务十策一曰信赏罚二曰正名分三曰给俸禄四曰封
功臣五曰考殿最六曰定物力七曰汰工匠八曰务农
桑九曰定土贡十曰置水运上虽不能尽行亦时择用
焉回鹘阿萨尔阿默色告公私用官银一千定上召问公
公曰陛下试详思之曾有旨用银否上曰朕亦忆得尝
令修盖宫殿用银一千定公曰是也后数日上坐万安
卷五十七 第 21a 页
殿召阿萨尔阿默色诘之遂服其诬太原路课税使副以
赃罪闻上让公曰卿言孔子之教可行儒者皆善人何
故亦有此辈公曰君父之教臣子岂欲陷之于不义而
不义者亦时有之三纲五常之教有国有家者莫不由
之如天之有日月星辰也岂可因一人之有过使万世
常行之道独见废于我朝乎上意乃解戊戌天下大旱
蝗上问公以禦之之术公曰今年租赋乞权行倚阁上
曰恐国用不足公曰仓库见在可支十年许之初籍天
卷五十七 第 21b 页
下户得一百四万至是逃亡者十四五而赋仍旧天下
病之公奏除逃户三十五万民赖以安燕京呼图克玛勒
者阴结权贵以银五十万两扑买天下差发涉猎发丁
者以银二十五万两扑买天下系官廊房地基水利猪
鸡刘庭玉者以银五万两扑买燕京酒课又有回鹘以
银一百万两扑买天下盐课至有扑买天下河泊桥梁
渡口者公曰此皆奸人欺下罔上为害甚大咸奏罢之
尝曰兴一利不若除一害生一事不若减一事人必以
卷五十七 第 22a 页
为班超之言盖平平耳千古之下自有定论上素嗜酒
晚年尤甚日与诸大臣酣饮公数谏不听乃持酒槽之
金口曰此铁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脏有不损
耶上悦赐以金帛仍敕左右日进酒三钟而止时四方
无虞上颇怠于政事奸邪得以乘间而入初公自庚寅
年定课税所额每岁银一万定及河南既下户口滋息
增至二万二千定而回鹘译史安天合至自汴梁倒身
事公以求进用公虽加奖借终不能满望即奔诣镇海
卷五十七 第 22b 页
百计行间首引回鹘温都尔哈玛尔扑买课税增至四万
四千定公曰虽取四十四万亦可得不过严设法禁阴
夺民利耳民穷为盗非国之福而近侍左右皆为所啖
上亦颇惑众议欲令试行之公反复争论声色俱厉上
曰汝欲斗搏耶公力不能夺乃太息曰扑买之利既兴
必有蹑迹而篡其后者民之穷困将自比始于是政出
多门矣公正色立朝不为少屈欲以身徇天下每陈国
家利病生民休戚辞气恳切孜孜不已上曰汝又欲为
卷五十七 第 23a 页
百姓哭耶然待公加重公当国日久每以所得禄赐分
散宗族未尝私以官爵或劝以乘时广布枝叶固本之
术也公曰金币资给足以乐生若假之官守设有不肖
者干违常宪吾不能废公法而徇私情且狡兔三穴吾
不为也辛丑春二月上疾笃脉绝皇后不知所以召公
问之公曰今朝廷用非其人天下罪囚必多冤枉故天
变屡见宜大赦天下因引宋景公荧惑退舍之事以为
證后亟欲行之公曰非君命不可顷之上少苏后以为
卷五十七 第 23b 页
奏上不能言颔之而已赦发脉复生冬十一月上勿药
已久公以太一数推之奏不宜畋猎左右皆曰若不骑
射何以为乐猎五日而崩癸卯后以储嗣问公公曰此
非外姓臣所当议自有先帝遗诏在遵之则社稷幸甚
温都尔哈玛尔方以货取朝政执政者亦皆阿附唯惮公
沮其事则以银五万两赂公公不受事有不便于民者
辄中止之时后已称制则以御宝空纸付温都尔哈玛尔
令从意书填公奏曰天下先帝之天下典章号令自先
卷五十七 第 24a 页
帝出必欲如此臣不敢奉诏寻复有旨温都尔哈玛尔奏
准事理令史若不书填则断其手公曰军国之事先帝
悉委老臣令史何与焉事若合理自是遵行若不合理
死且不避况断手乎因厉声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
馀年固不负于国家皇后亦不能以无罪杀臣后虽怨
其忤已亦以先朝勋旧曲加敬惮焉公以其年五月十
有四日以疾薨于位享年五十五蒙古诸人哭之如丧
其亲戚和琳为之罢市绝音乐者数日天下士大夫莫
卷五十七 第 24b 页
不茹泣相吊以中统二年十月二十日葬于玉泉东壅
山之阳从遗命也以漆水国夫人苏氏袝先娶梁氏以
兵乱隔绝殁于河南之方城生子铉监开平仓卒苏氏
东坡先生四世孙威州刺史公弼之女生子铸今为中
书左丞相孙男十一人曰希微曰希勃曰希亮曰希宽
曰希素曰希周曰希光曰希逸曰希(阙/)曰希(阙/)曰希(阙/)
女孙五人适贵族公天姿英迈迥出人表虽案牍满前
左酬右答咸适其当又能以忠勤自将尝会计天下九
卷五十七 第 25a 页
年之赋毫釐有差则通宵不寐平居不妄言笑疑若简
傲及一被接纳则和气温温令人不能忘平生不治生
产家财未尝问其出入及其薨也人有谮之者曰公为
相二十年天下贡奉皆入私门后使卫士视之唯名琴
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笃于好学不舍昼夜尝诫
诸子曰公务虽多昼则属官夜则属私亦可学也其学
务为该洽凡星历医卜杂算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
无不通究尝言西域历五星密于中国乃作麻答肥历
卷五十七 第 25b 页
盖回鹘历名也又以日食躔度与中国不同以大明历
浸差故也乃定文献公所著乙未元历行于世既葬公
七年左丞相持进士赵衍状以铭见属国家承大乱之
后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所谓更造夫妇肇有父子者
信有之矣加以南北之政每每相戾其出入用事者又
皆诸国之人言语之不通趣向之不同当是之时而公
以一书生孤立于庙堂之上而欲行其所学戛戛乎其
难哉幸赖明天子在上谏行言听故奋袂直前力行而
卷五十七 第 26a 页
不顾然而其见于设施者十不能二三而天下之人固
已钧受其赐矣若此时非公则人之类又不知其何如
耳铭曰
帝王之兴辅弼是赖谁其尸之不约而会阿衡返商尚
父归周风云一旦竹帛千秋赤气告祥龙飞朔野义师
长驱削平天下儒服从容左右弥缝克諴厥功惟中令
公令公维何代掌燮理太师之孙文献之子白璧堂堂
维国之华帝曰斯人天赐我家重明耀离大命既革乾
卷五十七 第 26b 页
旋坤转如再开辟内外畴咨付之钧司吾国吾民汝翼
汝为公拜稽首曰敢不力权舆帝坟草创人极郡国相
师以杀为嬉阴盗赤子弄兵潢池涣号一布捷于风雨
指麾群雄圈豹槛虎贤哲深藏固拒牢关潜行公卿求
活草间随材择用郁为榱栋网罗四方狩麟蒐凤府库
填充粟帛流通公于是时萧何关中台阁讨裁典章灿
焕公于是时玄龄贞观逋俘累累蔽野僵尸我燠而寒
我饱而饥围城惴惴假息寸晷我解其缚我生其死生
卷五十七 第 27a 页
息长养教诲饮食民到于今家受其赐惟天虽高其监
则明乃祚元子再秉枢衡勋在盟府名昭国史富贵寿
考哀荣终始莓莓新阡浩浩流泉不朽载传尚千万年
 
 
 
 
 
卷五十七 第 27b 页
 
 
 
 
 
 
 
 元文类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