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元文类卷五十三    元 苏天爵 编
 墓志
  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     虞 


世祖皇帝建上都于滦水之阳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
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大驾岁巡幸中外百
官咸从而宗王藩戚之期会朝集冠盖相望供亿之计
壹统之留守故为职最要焉自非器钜而虑周望孚而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干固明习国家典要深为上所信向者殆不足以胜其
任也自世祖时以属诸贺氏至于今三世矣方奉元忠
王为政时一府之中非无国人贵姓与之共位又有
材僚佐布在行列求其临事决议之际必得其一言而
后定则它人固不能矣是以终至元之世数十年间有
增秩赐金而终不可迁居它官焉公忠贞之子也讳
胜字贞卿以小字巴延行幼从魏国许文正公学通经
传大义年十六以大臣子备宿卫世祖甚器重之入则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侍帷幄出则参乘舆无昼夜寒暑未尝暂去左右故事
论奏兵政机密非国族大臣无得与闻者时独不避公
或更命留听近侍或言论语八佾之五章若讪今日者
盍去诸上以问公公曰夫子为当时言距今二千馀载
岂相及哉且国家受天命为天子有天下固当下比古
之逖远小君而自居乎上然之廿四年纳延叛率其兵
入寇上亲将讨之将战之夕唯近臣济尔哈朗带剑立
寝门外虽亲王贵人不得辄至而公入直帐中受密旨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出入指授诸将及战公擐甲前导牙纛既成列还侍上
侧王师奋击遂克纳延明日上顾谓近侍曰昨者之战
飞矢及于朕前毅然无慑容者唯巴延为然都人见上
之亲征也颇恟惧上欲慰安之故亟还夜行卧舆中苦
足寒公解衣以身温上足乃安寝及旦跸驻始寤它日
上自校猎还宫伶人道迎有被色缯缀杂毳象师子以
为戏者载舆象见之惊逸执舆者莫能制公时侍上在
舆中即自投下奋当其触突后至者始得追及断靷脱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象乘舆乃安而公创已甚上亲抚之命尚医尚食谨护
视盖三月而后安是时天下初定四方以遽闻者上欲亟
赐报公方少壮能日驰千里又上所亲信有使事辄见
遣受命无留行复命无后期所区画动合旨意或朝至
而夕复出亦不少惮也故六诏西域交广之属无不至
焉槩计其所历无虑数十万里上春秋已高海内已定
每严畏天象以自警司天有奏得非时以闻因拜公集
贤学士服一品服以领之僧格之为相也怒忠贞之尹京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常不下己危中之上前旬月之间数十奏不止赖上察
公父子深故免廷臣共知其奸无敢为上先言之者公
尝启其端而言者继之始服罪上之改尚书省为中书
也方卜相顾谓公曰汝以为孰当吾心者公再拜曰命
相国之大政非小臣所敢知然求之舆望以为太子詹
事鄂勒哲锡津子也端重忠实可属大事上曰然吾并得
所以佐之者矣遂相鄂勒哲而以公为参知中书政事时
年二十八耳参决朝议明允通练一时惊异焉久之又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拜佥书枢密院事又拜大都护典外国之来属者成宗
皇帝即位之十年忠贞告老寻殁于家而公拜荣禄大
夫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开平府尹虎贲亲军都指
挥使服忠贞所佩虎符至大定年拜光禄大夫左丞相
行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达噜噶齐延祐二年拜开
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三进而弥尊遂兼台司之贵而留
钥之寄如一盖世官矣上都地寒不敏于树艺无土著
之民自谷粟布帛以至纤靡奇异之物皆自远至宫府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需用万端而吏得以取具无阙者则商贾之资也吏多
并缘为奸一旦称遽发所居以集事而直不时得人用
病焉公常阅文书按而予之无或失其业故来藏市者
沛然日增称京师之盛公坐府治事谨辰酉吏舍肃然
具牍无敢玩出内无敢欺贵人大家或以上命得给赐
若营缮市易多遣私人逼胁府史凌辱僚吏榜系其民
人豪横过取无可谁何公必画奏抑治之而善柔者亦
必使得所当而去吏有持上供物入宫门迫暮不得出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所司捕得奏诛之公曰此有故非阑入也力争之吏得
不死奉圣州民高氏𨽻籍虎贲卫以多赀名身死而子
幼贵官有利其家财者使部曲强娶其妇公为辨之上
前不听娶高氏乃得全其家公以民之饥也尝便宜发
廪不待得请以民之不知教也始大为学舍礼儒师以
风化之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
神明焉相率为祠于西门之外设公象而祝之关陜之
乱公方朝正月于大都上曰上京根本之地其速还镇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即日告行都人见公至如孤弱得慈母时安王将兵北
行所过多侵掠公谓之曰君父倚王以保民禁暴今未
出国门而行次失律天子或以为问奈何王悟谢之整
兵以行民用安堵时方隆寒士马冻乏县官刍糗衣著
不时具公以私藏足之行者以为感仁宗皇帝乃命工
画公象敕学士为赞识以天子之玺而赐之俾传示子
孙于是公有足疾辞不任剧愿赐骸骨归上曰祖宗以
上京属卿父子民安化行朝无顾虑久矣徒卧护可也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乃赐小车俾乘以出入得至禁廷焉当是时太师特们
德尔为丞相子弟纵虐于民公壹绳之以法官峙宿储
而丞相家奴擅罔市利责高直于官公每裁抑之又恶
其帷薄之不脩也而贪嫉日盛绝不与往来都人张弼
子杀人狱具丞相受其金钱无算为折辱留守胁使易
辞出之公持不可而中书平章政事萧拜珠御史中丞
杨多尔济等显奏之天子震怒罪且不测赖太后仁恕
以为言幸得罢去相位而诸公之怨不可解矣英宗皇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帝之即位也特们德尔复为丞相乘间肆毒睚眦之私
无不报者萧杨二公既已被害即诬公乘赐车出迎诏
书为非礼而执之激怒主上遂见杀公死之日京师之
人巷哭相闻而士大夫愤怒相视以目自是廷中不附
己者固已尽中伤之而恩深不报者亦见及而无遗矣
久之天子察其故斥不得居位遂死于家敇仆所树颂
功碑而言者始昌言萧杨及公之冤未及有所昭雪而
上崩今上皇帝入继大统发明诏以慰抚天下顾未暇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他及而首以公等之枉为言盖知天人积愤之故本由
巨奸残忍以启之也于是奸忠逆顺之辨大明死者固
已少自释于地下而天下之公议亦少振焉明年乃赠
公推忠宣力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
封秦国公谥惠悯赞书哀恻闻者感动命下日都人走诣
其殡不约而至者几万人而其子惟一即拜正议大夫
同知上都留守司事泰定四年秋集执经讲帷从在上
都而惟一适迁陜西廉访副使乃来告曰家世荷国厚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恩受京邑之托父子一心所以图报称于万一者天实
临之列圣实鉴之我先人遭罹奸凶遗履危祸此惟一
泣血终身而不忍言者也皇上圣明灼见隐伏不遗故
旧褒恤之典极于哀荣又不以惟一不肖俾嗣世职感
恩戴谊是以未敢申其情事期满岁而请行今易节以
西实过乡里是天所以赐惟一也将以某年月日奉以
归葬焉惟先人终始定于国是非一家之私言也托诸
幽宫以期不朽者非太史氏其何徵乎敢以为请此又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惟一忍死以待者也集受其言而悲之乃考诸见闻与
其客吕弼所为状得祖宗付嘱贺氏以上都之事与贺
氏父子之为治者乃并朝廷哀忠臣惩往失之意而具
书之按贺氏家隰州之永和今为京兆鄠县人曾祖种
德封通奉大夫护军雍郡公妣郝氏赠雍国夫人祖贲
京兆路总管诸军鄂啰赠输忠立义功臣银青荣禄大
夫大司徒封雍国公谥贞宪妣郑氏赠雍国夫人考仁
杰光禄大夫上都留守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平章政事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商议陜西等处行中书省事赠推诚宣力翊运功臣太
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奉元王谥忠贞妣刘氏
郑氏皆封雍国夫人改奉元王夫人娶张氏早卒又娶
尼玛察氏亦先公卒皆封雍国夫人改封秦国夫人子
男二惟一惟贤为尚衣奉御女二长适平章政事鄂博
哈雅次适楚鲁和坦公墓在鄠县某里从先茔也铭曰
巍巍神京世祖所营殿于漠南治朝广廷有城有阙民
之攸止大纛周庐亦有舍次始命董兹国有干桢举纲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挈维纪目亦程维昔周郊陈实继旦慎始和中异体同
贯我则不然世官尚贤保绥成功动循故先公始侍中
年壮气锐出入践敡百试无替乃赞国钧乃佐本兵乃
敛长筹以督畿坰时巡至止百用具给清宫言还留钥
是执岁率其常年与位迁膂力则非精思弗愆时入禁
闼众起咸拜名王细侯亦仰而慨曰此老成世皇之臣
祖事孙承矧其都人公出视政狱市无扰商曰予获民
曰予保公田于野徒御不嚣有警无遨具咨公劳公惟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小心不懈弥谨义之有激事在无隐窃位为权彼凶淊
天我则老臣忍从危颠二三君子掎角以制不竟于断
阶此大厉呜呼昊天不淑谓何假威神明遍为百讹国
论素定公则不陨扬言孔昭天子之圣保终没宁岂必
谓身身枉义伸抑又何呻我哀公子知忠念孝还葬忍
思报之道奉节过家天子命之承志正丘天道听之
嗟彼都人不歌以相曰此有祠公庶来享南山峨峨其
麓维林公从先王归复自今贞珉刻辞作于太史千载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之徵亡愧孙子
  平章政事张公墓志铭     虞 集
我国家有文武忠孝世勋大臣曰蔡国公张公以泰定
四年十二月甲寅薨于保定满城县冈头里第遗命上
蔡国公印丞相即日以闻上为震悼敕有司赠官致赙
如礼公卿大夫相吊于朝中外闻者莫不嗟叹异口一
辞曰呜呼正人亡矣其孤景武等以明年之二月辛酉
葬公于定兴县之河内从献武王之兆次也先事三日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使其孙旭属太史虞集书墓铭事严不敢辞谨按公讳
圭字公瑞故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蔡国武
穆公讳福宽之曾孙故累赠推忠宣力开国翊运功臣
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汝南忠武王讳柔之孙故
累赠推忠效节翊运保大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
柱国淮阳献武王讳宏范之子也至元十六年献武王
平宋海上归奏成功道出江淮公年十六行省臣察其
英伟留公摄管军万户明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户佩其父虎符治所统军镇建康未几献武薨京师世
祖皇帝亟召公还治丧既葬有敕入朝上亲抚之因得
面奏曰臣幼军事重聂祯者从臣父祖久历行阵幸以
副臣上叹曰知求老成自副常儿不知出此厚赐而遣
之遍及其从者元领军半戍湖广省命还其麾下十九
年冬以使事入见上赏识其成立初凡内宴忠武以功
赐坐诸侯上至是时敕公坐其故处还军盗起芜湖宣
徽尤甚皆僭号署官掠郡县烧府库杀县长吏江东新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附民心易摇应者日众至犯杭之昌化行省官以重兵
讨之未克报至之日公投衣而起率步卒向芜湖芜湖
定乃使人言于行省曰宣徽虽非我所部盗起我不得以
彼此为解以其兵行行省因以讨贼属公与他将会惟
公部曲所过无扰宣部士数为贼衄将奔溃公传令止
之乃定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公曰此军之
所以败也斩之明日战三合三胜而贼益众困我公曰
日莫矣敛兵设伏贼不敢动明日复战公曰宣卒败而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怯毋累我众使持旗鼓为声势自以所部为二队命之
曰贼勇者在前前行击之后立者胁从乌合耳遣亲将
帅二十五骑冲其后陈乱前行奋击追奔数十里得贼
酋斩之其馘三百而自相蹂践以死殆尽乃遣人抚安
馀民又有贼吴道者以妖术起兵亦有名号恃其妖来
往军门且易公年少欲因入谒剚刃以骇服其众公得
其情即执斩之麾下其党大詟而它酋犹将袭公公夜
伏兵山上令之曰贼至而起明日击贼贼走山伏起蹴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贼堕崖死磔其酋宣州平贼之寇徽者又败两万户军
公曰贼轻我矣往必得之获生口三十纵之使归散语
其人曰张万户知汝栅居保族逃死耳官军不谅汝以贼
击汝与官军格非汝志也来降吾能活之不然吾击汝
立尽明日稍稍以牛酒来见皆印识其衣令兵识之勿
敢犯渐以信服有持金帛来者弗受兵不动而安者十
八九矣独南□西坑之寨尤险固又尝衄官军惧益自
保不听命公得野人计导胜兵百馀人鸟道缘登其巢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背度已至奋兵击之贼出战巢背军下据其壁贼回顾已
失其穴不得还其孥由它道走或请邀之公不可贼以孥
得出益懈公曰可矣纵兵击之血流成川执其酋送之行
省诛之南陵盗又起称天王攻宣州州兵不能支公得檄
帅轻骑数十赴贼并林阵公不介而驰之贼靡贼见无后
拒引众围公公挥槊出入杀数十人贼伤公胁裹创复战
毙其子以一矢官军大至斩首数千级贼平郡人德公至
于今祠之盖自是江东之人安于耕田凿井以供赋税而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长子老孙矣军中遂以无事得宋礼部侍郎邓公光荐而
师事之邓公以相业授公曰熟之后必赖此用矣凡在军
十四年而复入朝实二十九年也是时行枢密院江南或
曰天下事定矣可无烦行院也而张瑄者以浙省参知政
事任海道运饷亦以为言枢密副使暗伯问公公曰见上
当自言之遂召对盖张方以运饷得幸公恐其擅利海岛
因势用众将非其福故告上曰纵使行院可罢亦非瑄所
宜言浙省控制甚重而行院得制其军事非始计乎上曰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不罢行院枢密院论江东功奏公佥书江淮行枢密院事
上曰其命为副使太师月吕鲁那演言张圭年尚少姑试
以佥事果可大用请俟他日上曰不然是家为国家踣金
蹙宋尽死力者三世矣汉人赐号拔都者惟真定史天泽
与其家耳史徒持文墨论议孰与其家功多而可靳此耶
拜镇国上将军江淮等处行枢密院副使久劳之师新附
之地赖以安焉成宗皇帝即位罢大德三年遣使循行天
下诏公持节川陜民之疾苦便宜振之如罢官府之冗无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益于民者赎探马赤军之贫而典鬻妻子者还巩昌民之
复佥为军者皆其事也比还拜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
史换中奉大夫浙西宋之故都民物繁庶贡税杂艺倍蓰
他镇贪吏豪右甘心其间朝廷病之以公为肃政廉访使
下车未数月所部郡长史以下罢劾三十馀府史胥徒无
虑数百其赃钜万万强民有杀人恃其赀得不具狱更阴
制官吏持乡里短长讼否受成于其家公按之如法民间
知有条制焉得盐运司奸吏事根连上下具有实迹将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发之而窃位方面者内不自安欲因以危中公使其属以
女子金钱赂遗近臣用妄人言公有厌胜事且沮盐法天
子为遣官数人往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
见罪罢而公召拜佥枢密院事入见同列言此张九拔都
之子也故事侍宴别为冠衣制饰如一国语谓之只孙公
受赐因得数宴见探马赤军之戍北者多逃归吏请按法
诛之公曰逃者闻命惧诛将聚而为盗其以百日许自归
有不至者乃诛之可也奏可公虽世家无第宅在京城或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言公僦居于上者命买宅以赐辞不受拜御史中丞行台
江南因上疏极言天人之际灾异之故其目则有脩德行
广言路进君子退小人信赏必罚减冗官节浮费以宪法
祖宗者是时中书大臣有以朱青张瑄之行贿也事败贬
湖广关节近倖求复相位而江浙省诬公者亦在中书公
劾之不报驰驲面疏论之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遂
谢病归久之又拜中丞行台陜西不赴武宗皇帝时仁宗
皇帝在东宫召拜谕德未数日拜太子宾客复迁詹事辞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不就尚书省臣滥杀无辜轻革钱币中外汹汹中丞执法
久阙人上方图任仁宗曰必欲得真中丞惟张圭可苟
不称我任其责上即日召拜中丞居月馀上不豫三宝
努矫诏赦天下常赦之所必不赦者未几上崩仁宗命
按诛之而其党有求脱免者公力言诸上虽得不死犹
杖之仁宗将即位廷臣用皇太后旨行大礼于隆福宫
法驾已陈矣公独奏其不可台长止之曰议已定虽百
奏无益公曰未始一奏讵知无益哉且大位太祖世祖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之位隆福太后之宫也舍大明弗御天子果即何位乎
上悟移仗大明遂即位赐只孙衣二十袭上金五十两
使自为带受衣而辞金不允制带以赐之上命道士刘
志清以其法为醮事近侍分其所用金币道士讼之台
而近侍谮道士于上前当杀者六人公力辨道士无死
罪上怒曰汝以台纲胁我耶公曰御史台陛下之台则
台纲陛下之纲也陛下奈何欲自坏其纲乎上怒未解
顾左右扶出明日复叩头苦谏曰陛下必欲用谮言杀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无罪臣请先死上即不杀六道士亲解衣以赐公明日
上谓近臣曰人言中丞忠臣乎张中丞乃张忠臣非官
中丞也召谓之曰朕欲厚赐卿非无宝玉如非卿心何
因以御巾拭面额纳诸公怀曰朕泽之所存朕心之所
存也其服膺毋失皇庆元年八月拜荣禄大夫枢密副
使旧制中州军士镇江南者踰岭以戍率二年而代遭
犯瘴疠十无一还公曰是徒寘之死地耳奏请屯置近
边其岭表要害因其土人以戍不幸前死者官给槥传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还其家从之徽政院使色埒默请以洪城军𨽻兴圣宫
而己领之以上旨移书宥府众恐惧承命公曰徽政有
左右都卫两军足备工役又欲此将何为固不署事得
寝而怨怒自此思害公矣延祐二年拜中书平章政事
请减烦冗还有司以清中书之务专脩宰相之职焉上
从之著为令教坊使曹耀珠拜礼部尚书公曰伶人为
大宗伯何以示后世上曰姑听其至部而去之公又谏
乃止皇太后以中书右丞相特们德尔为太师万户别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薛参知行省政事公曰太师辅上道德特们德尔非其
人万户无功不得为外执政上深许公言而东朝之怒
滋矣色埒默等谋所以去公中书者间车驾时巡既度
居庸皇太后宫幄在龙虎台遣使召公宫门下以中旨
切责之赐杖公创甚舆归京城明日遂出国门贤人士
大夫祖饯感叹以为公之身可辱公之名不可辱斯事
也所谓质诸天地鬼神而无愧者欤公子景元蒙上眷
遇掌符玺不得一日去宿卫至是以父病革告遽归上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惊曰卿别时卿父无病景元顿首泣血不敢言上不怿
遣参议中书省事换住往赐之酒遂拜为大司徒谢病
家居寻丁母夫人忧庐墓三年寝苫啜粥病肿湿或劝
之食肉不听日于其间累土坟次如台者三延祐七年
正月上忆公生日辍上尊解御衣以赐之盖仁庙于公
终始之意固将有为而竟夺其志悲夫至治二年英宗
皇帝召见公于易水之上曰四世旧臣朕将畀卿以政
公辞归遣近臣设醴候诸馆东平王拜珠时为相问公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曰宰相之体何先曰莫先于格君心莫急于广言路是
冬起为集贤大学士先是特们德尔复为丞相以私雠
杀平章萧拜珠中丞杨多尔济上都留守贺巴延皆籍
没其家大小之臣不知死所会地震风烈敕廷臣集议
弭灾之道公以大学士当议抗言于座曰弭灾当究其
所以得灾者汉杀孝妇三年不雨萧杨等冤死非致沴
之一端乎死者固不可复生而情意犹可昭白母使朝
廷终失之也又拜中书平章政事初公将兵时所佩符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及历台省每除必让还曰此军符也非他官所得佩请
上之典瑞自大德来凡三让三不允至是以闻又不允
而公固请竟纳之侍宴万寿山又特有玉带之赐三年
秋御史大夫特克实等自上都来夜扣国北门径入中书
称遽矫制夺执符印莫知其端久之稍有知上暴崩于
南坡者公遂顾无足与共事而魏王色彻图以亲王监
省公密撼之王有感动意因曰我世为国忠臣不敢爱
死事已若此大统当在晋邸我有密书陈诛逆定乱之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宜非王莫敢致王曰公诚忠万一事泄得无危乎公曰
事成王之功事败吾家甘齑粉万死不敢以言累王于
是王遣人达其书今上皇帝即位于龙居河躬行天诛
罪人以次就戮及大驾至统幕公迎谒上顾问曰此张
平章耶密书之来良合朕意公拜曰陛下入承宗社大
昭明皆睿断也区区之忠何及于事上曰以日计之
卿言不缓自探佩囊出片纸付翰林承旨阔彻伯曰此
当书之史㫝其纸则公密书也方尚食既尝悉辍以赐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公索诺木者特们德尔之子官治书侍御史南坡之夕彀
弓矢露刃佐特克实而独后诛有司奏当流之报许公
入见曰法强盗不分首从死索诺木之逆岂止强盗之从
乎发冢伤尸者亦死索诺木亲斫丞相拜珠臂岂止伤尸
乎逆贼无君父是无天日也岂有无天日之地而苟容
其生乎遂伏诛仁庙范金为主盗窃之时参知政事玛
勒兼领太常礼仪使当迁左丞公曰以参知政事迁左
丞姑曰序进而太常奉宗祏不谨当待罪而迁官何以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谢在天之灵遂格其命时有勇暴者厕名元从中怙恃
恩私肆为不法有医妇饰而过市六七人要而执之加
无礼焉有尉捕得强盗械送府盗有亲者方乘传出使
击尉去破械纵贼有司莫得而诘告诸省府又不得请
公曰如是则乱生矣力命捕之皆得诸权要之家会赦
得解有售珠于内府枚论之一小者有直万缗公曰万
缗中人几家之产会其珠凡几万乎且战国小君犹以
得贤胜照乘曾彼识之不若乎又手疏极论法度宽弛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纪纲日坏污秽贼虐恬不为怪逆顺不明于人心祸乱
之鉴不远惟圣明奋其乾刚以振德之则仁厚之泽无
偏党矣不报而公病增剧非扶掖不能行有诏常见免
拜跪赐上车得乘至殿门下上肇开经筵讲帝王之道
明古今治忽之故命左丞相与公领之公进翰林学士
吴澄等以备顾问每进讲公恳恳为上敷说皆义理之
正无几微权谋术数之涉焉自是辞位甚力上委曲勉
留而后许然犹封蔡国公知经筵事别刻蔡国公印以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赐庶几其少留也泰定二年五月公得旨暂归天下之
功成名遂而身退者未有能及之者也三年春上遣使
召公期以必见公力疾而谒上曰卿来时民间何如公
曰臣老寡宾客不足远知真定保定河间臣乡里也民
饥甚朝廷幸出金粟赈之而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
念之上恻然敕有司毕赡之如公意又一再进讲拜翰
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脩国史国公经筵如故上见其
诚病谓之曰西山佛祠多高洁可以颐神已疾卿择而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处之驾至上都上顾谓丞相若曰张平章安否老人恐
乏侍养宜以时还家得无便乎因遣使抚谕之务在顺
适其意于是公始成归矣少间长衣幅巾逍遥泉石之
间与山僧野老分席以相愉悦上稍闻之以公为愈矣
起公商议中书事公曰老臣荷国厚恩四世而臣事六
朝矣一息未尽其忍忘朝廷乎如筋力弗胜何使者不
敢强阅数月又病上遣太医视之久不愈乃移书中书
曰病不任事而国公月俸千缗弗敢受籍会之凡为定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者三百馀悉还送官上闵伤其意留其俸庋诸府俄而
公薨公资本高明又辅以学力积世勋崇期世其家以
经济自任临事决议侃侃正色勇于敢言千挫万折人
所不堪公志不为小变而气益昌虽贵倖临之奸黠侮
之公一以诚悫自处久之而各失其所恃者多矣究而
论之盖古所谓社稷之臣者乎公少能挽强命中尝从
大师出林薄有虎在焉人马辟易公抽一矢直当虎虎
人立矢洞其喉一军欢嚣及学书腕力尤健端重严劲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无惭笔谏之臣读书不尚章句务求内圣外王之道既
而稍进方外之士以悦生夫老焉公初娶杨氏继室乌
氏又娶郑氏并封赵国夫人皆无子清河郡夫人孙氏
生定远大将军保定等路管军上万户佩虎符镇武昌
曰景武者公长子也次景鲁亚中大夫海北广东道肃
政廉访使景哲奉政大夫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事景元资政大夫河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景德未仕
卒景诚文林郎内政司丞女五人长适朝列大夫太常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礼仪院判官董守悫次适中顺大夫秘书监丞赵伯忽
次继室董守悫次未行次适武德将军保定翼管军上
千户呼图特穆尔孙男十一人长曰旭宿卫次曰昌明
威将军保定等路管军上万户佩金虎符曰昆曰升曰
昭曰晟曰曜曰旺馀皆幼孙女六人铭曰维蔡建国自
其先公于焉讫今是用启封公子公孙荐扬世武追王
奕奕曰淮曰汝顾瞻先履额额有城孰不胙土我于其
生于皇建官略用汉制将军司马丞相御史三府相望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总赞国成人登其一已极显荣我以世将兴司风纪既
贰宥密又使宅揆公曰噫嘻我曷致兹于公先王究忠
百为人曰咈哉德则维世智周虑渊乃克有济世皇作
之成宗渥之穆穆武仁心焉度之大车既载于行而柅孰谓得君众忤搆厄既退既藏侃侃大刚先帝遗直以
锡嗣皇有猷有为有言有烈相时憸壬睢盱震慑大驾
之来法宫既清出纳咨诹属于老成人亦莫间政亦莫
适抱其遗经积诚思格白发苍颜安车以朝伫瞻威仪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德音孔昭公虽言归公卿近止公疾遄已公来觐止公今
不来天子永怀一鉴之亡四国之哀勋在王室德施孙
子著铭玄堂作者太史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元文类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