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元文类卷五十一    元 苏天爵 编
 墓志
  故金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  

 元好问
金天兴初元三月廿七日金昌府陷静难军节度使致
仕漆水郡侯贞死之公辽族河间人初以护卫事章宗
累迁左将军贞祐丙子奉旨分领关陜军朔方兵猝破
潼关主帅额尔克力不支失利于乾石壕之间将卒多被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俘执公义不受辱引佩刀自剌且投大涧中剌不殊下
涧数丈碍大树而止明日朔方兵退左右求公得之扶
舁归洛阳事闻朝廷驰遣尚医救之即拜同知河南府
事未几改孟州经略使历归德知府西安军节度使昌
武军节度使知河州再任昌武入为殿前右副都点检
换左副转武卫军都指挥使河南改金昌府升中京以
公权留守行帅府事俄拜静难军节度使明年请老间
居洛阳至是城陷公族属有在朔庭秉大权者得公兵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乱中将由孟津渡北行公叹曰吾家世受国恩吾由侍
卫起身至秉旄节向在乾石壕已分一死今北行欲何
求耶乃不食七日而死时年六十七夫人纳哈塔负遗
骨藁葬聊城后二年夫人殁乃合葬焉夫人在时尝求
予铭公墓其殁也其弟重以临终之言为托故略为次
第之呜呼世无史氏久矣辽人主盟将二百年至如南
衙不主兵北司不理民县长官专用文吏其间可记之
事多矣泰和中诏脩辽史书成寻有南迁之变简册散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失世复不见今人语辽事至不知起灭凡几主下者不
论也通鉴长编所附见及亡辽录北顾备问等书多敌
国诽谤之辞可尽信耶正大初予为史院编脩官当时
九朝实录已具正书藏秘阁副在史院壬辰喋血之后
又复与辽书等矣可不惜哉故二三年以来死而可书
如承旨子正中郎将良佐御史仲宁尚书仲平大理德
辉点检阿散郎中道远右司元吉省讲议仁卿西帅杨
沃衍奉御孟克宰相子伯详节妇参知政事伯阳之夫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人长乐妻明秀孝女舜英予皆为志其墓夫文章天地
之元气无终绝之理他日有以史学自任者出诸公之
事未必不自予发之故不敢以文不足起其事为之辞
呜呼可惜哉铭曰谓辱也而不屈焉谓丧也而不失焉
颓波方东有物屹焉天夺于人我独也天孰为为之乐
我所然国殇累累骨肉弃捐维公之藏土厚木坚殆天
以后死者为金石无穷之传铭以表之慰彼下泉
  雷希颜墓志铭        元好问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南渡以来天下称宏杰之士三人曰高廷玉献臣李纯
甫之纯雷渊希颜献臣雅以奇节自负名士喜从之游
有衣冠龙门之目卫绍王时公卿大臣多言献臣可任
大事者绍王方重吏员轻进士至谓高廷玉人才非不
佳恨其出身不正耳大安末自左右司郎官出为河南
府治中卒以高材为尹所忌瘐死雒阳狱中之纯以蓟
州军事判官上书论天下事道陵奇之诏参淮上军仍
驿遣之太和中朝廷无事士大夫以宴饮为常之纯于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朋会中或坚坐深念咄咄嗟唶若有旦夕忧者或问之
故之纯曰中原以一部族待朔方兵然竟不知其牙帐
所在吾见华人为所鱼肉去矣闻者讪笑之曰四方承
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
言耶未几北方兵动之纯从军还知大事已去无复仕
进意荡然一放于酒未尝一日不饮亦未尝一饮不醉
谈笑此世若不足玩者贞祐末尝召为右司都事已而
摈不用希颜正大初拜监察御史时主上新即位宵衣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旰食思所以宏济艰难者为甚力希颜以为天子富于
春秋有能致之资乃拜章言五事大略谓精神为可
养初心为可保人君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不宜妄费日
力以亲有司之事上嘉纳焉庚寅之冬朔方兵突入倒
回谷势甚张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间
不可胜算乘势席卷则当有谢玄淝水之胜诸将相异
同欲释勿追奏至廷议亦以为勿追便希颜上书以破
朝臣孤注之论谓机不可失小胜不足保天所予不得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不取引援深切灼然易见而主兵者沮之策为不行后
京兆凤翔报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数日后知
无追兵乃聚而攻凤翔朝廷始悔之至今以一日纵敌
为当国者之恨凡此三人者行辈相及交甚欢气质亦
略相同而希颜以名义自检彊行而必致之则与二子
为绝异也盖自近朝士大夫始知有经济之学一时有
重名者非不多独以献臣为称首献臣之后士论在之
纯之纯之后在希颜希颜死遂有人物渺然之叹三人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者皆无所遇合独于希颜尤嗟惜之云希颜别字季默
浑源人考讳思大定末仕为同知北京路转运使事希
颜其暮子也崇庆二年中黄裳榜进士乙科释褐泾州
录事不赴换东平府录事以劳绩遥领东阿县令调徐
州观察判官召为荆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转应奉翰
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考满再任俄拜监
察御史以公事免用宰相侯莘卿荐除太学博士还应
奉终于翰林脩撰累官太中大夫娶侯氏子男二人公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孙八岁宜翁四岁女二人长嫁进士陈某其幼在室初
希颜在东平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倚外寇为
重自行台以下皆务为摩拊之希颜莅官所以自律者
甚严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故颇有喧哗者不数月闾
巷间家有希颜画像虽大将亦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
尝为户部高尚书唐卿所辟权遂平县事时年少气锐
击豪右发奸伏一县畏之称为神明及以御史巡行河
南得赃吏尤不法者榜掠之有至四五百者道出遂平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百姓相传雷御史至豪猾望风遁去蔡下一兵与权贵
有连脱役屯田间时以药毒杀民家马牛而以小直胁
取之希颜捕得数以前后罪立杖杀之老幼聚观万口
称快马为不得行然亦坐是失官希颜三岁丧父七岁
养于诸兄年十四五贫无以为资乃以胄子入国学便
能自树立如成人不二十游公卿间太学诸人莫敢与
之齿渡河后学益博文益奇名益重为人躯干雄伟髯
张口哆颜渥丹眼如望羊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摧折猝亦不能变也食兼
三四人饮至数斗不乱杯酒淋漓谈谑间作辞气纵横
如战国游士歌谣慷慨如关中豪杰料事成败如宿将
能得小人根株窟穴如古能吏其操心危虑患深则又
似夫所谓孤臣孽子者平生慕孔融田畴陈元龙之为
人而人亦以古人期之故虽其文章号一代不数人而
在希颜仍亦馀事耳希颜年四十六以正大八年辛卯
八月二十有三日暴卒后二日葬戴楼门外三王寺之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西若干步好问与太原王仲泽哭之因谓仲泽言星陨
有占山石崩有占水断流有占斯人已矣瞻乌爰止不
知于谁之屋耳其十月北兵由汉中道袭荆襄京师戒
严铭曰维季默父起营平弱龄飞鶱振厥声备具文武
任公卿百出其一世已惊紫髯八尺倾汉庭前有赵
耻自名目中中敌无遁情太息流涕请进兵掩聪不及
驰迅霆一日可复齐百城天网四面开鲵鲸砥柱不救
洪涛倾望君佐王正邦经或当著言垂日星一偾不起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谁使令如秦而帝宁勿生不然亦当蹈东溟元精炯炯
赋子形溘焉宁与一物并千年紫气郁上征知有龙剑
留泉扃何以验之石有铭
  孙伯英墓志铭        元好问
伯英在太学时所与游皆一时名士故相程公日新判
河南伯英居门下甚爱重之贞祐初中原受兵朝廷隔
绝府治中高廷玉献臣接纳奇士号为衣冠龙门大尹
复兴惎之会有为飞语者云治中结客将据河以反遂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为尹所搆凡所与往来者如雷渊希颜王之奇士衡辛
愿敬之俱陷大狱危有一网之祸伯英出入府寺人为
出死力者多故得先事遁去依殷辅之商州变姓名从
外家称道人王守素会赦乃归贞祐丙子予自太原南
渡故人刘昂霄景玄爱伯英介予与之交因得过其家
登寿乐堂饮酒赋诗尊俎间谈笑有味使人久而不厌
伯英时年四十许困名场已久重为世故之所摧折稍
取庄周列禦寇之书读之视世味盖漠然矣予意其本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出将家气甚高已折节为书生束以诗礼优柔餍饫偶以
缊藉见名其郁郁不能平者时一发见知缚虎之急一
怒故在世已乱天下事无可为思得毁裂冠冕投窜山
海以高鶱自便日暮途远倒行而逆施之古人或为抱
关或仕执翿或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其画皆出于无聊
赖之至耳非本志也又明年客有来崧山者云伯英真
为黄冠师矣正大庚寅十月十九日殁于亳之太清宫
春秋五十有一因即其地葬之曾祖坚金初以军功赠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龙虎卫上将军陇州刺史祖汝楫武略将军鲁山令父
钧武义将军昌州盐使司判官室刘氏前殁子璋婿同
郡王好礼伯英初名邦杰后改天和孙氏雄州雄城人
居雒阳四世矣铭曰马逸覂驾犊健破车霸略所贪世
议之拘我足天衢彼责守闾我材明堂彼求侏儒蚩蚩
之与曹而昩昩之与居俱腐草木孰别以区千百载而
下或有攓蓬而问者又焉知其轻世肆志自放于方之
外以耗壮心而老岁月欤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聂孝女墓志铭        元好问五台聂天骥元吉为尚书左右司员外郎壬辰之冬车
驾东狩元吉留汴梁明年正月二十有三日崔立举兵
反杀二相省中元吉被兵创甚女日夜悲泣谒医者疗
之百方至刲其股杂他肉以进而元吉竟不可救时京
城围久食且尽闾巷间有嫁妻以易一饱者重以喋血
之变剽夺陵暴无复人纪女资孝弟读书知义理思以
大义自完葬其父之明日乃绝脰而死士大夫贤之有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为泣下者女字舜英年二十二尝嫁为进士张伯豪妻
伯豪死归父母家呜呼壬辰之乱极矣中国之大百年
久其亡也死而可书者权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
子政右丞大用御史大夫仲宁户部尚书仲平大理德
辉点检阿撒郎中道远省讲议仁卿奉御孟克宰相子
伯祥宿直将军长乐妻明秀参知政事伯阳之夫人与
孝女十数人而已且有妇人焉夫一脉存不可谓之绝
一目张不可谓之乱一夫有立志不可谓之土崩痛乎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风俗之移人也孝女合葬张氏墓在某所铭曰聂政之
姊哭徇其季千祀有传犹聂之世嗟惟孝女之死自遂
死而有知及父于队以子则孝以妇则义以断则勇以
守则智于今之人麟凤之瑞莫靳者名天曰美器不于
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并志予愧
  南京转运司度支判官杨公墓志铭
                许 衡
公讳天德字君美其先耀之美原人徙同官至高祖仪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徙高陵世业农曾祖讳亨祖讳植始为县吏父讳礼以
大定庚子岁十二月庚子生公于北郭公之父雅好儒
而仲兄茂实克家厚资公使游学公亦笃勤能副所望
既肄业太学登兴定二年进士第释褐补博州聊城丞
未及赴辟陜西行台掾寻权大理寺丞继拟主长安簿
未几正主庆阳安化簿寻辟德顺之隆德令再辟安化
令补尚书都省掾迁转运司度支判官京城不守流寓
宋鲁间十年而归长安公自读书入仕至于晚岁风节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矫矫始终不少变其为隆德也被围于德顺冒围请援
以死期于复命及复立县治抚养疮痍诛锄强梗民赖
以安庆阳之围也复任安化主帅以公忠勤使兼录事
并镇抚军民又牒令判府事昼夜不遑处尽智毕力拒
守踰年居民饿死殆尽卒逮救至围解召公还京师公
叹曰既不能救民之死又暴其骸而去之吾不忍也扰
攘中竟留月馀悉收葬之其忠主爱民若此乱后士夫
或不能自守而公于势利藐然如浮云晚读大学讲义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及伊洛诸书大嗜爱之常语人曰吾少时精力夺于课
试殊不省有此今日后知吾道之传为有在也埋没篆
刻中几不复见天日目昏不能视书犹使其子讲诵而
朝夕听之以是自乐及有疾亲友往问之谈笑歌咏不
衰曰吾晚年幸闻道死无恨矣以戊午岁十月四日卒
于家春秋七十有九公娶寇氏早亡一女适三原郭孝
廉再娶太常少卿京兆孙通祥之女一子曰恭懿孙男
曰寅孙女二人皆幼以是年十二月十日葬于高陵闰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国乡奉政原之先茔公子孝廉笃实克绍先志平居事
公已著信于朋友而执丧哀毁至五日不食寝苫枕块
居庐啜粥又能行古道其治丧一从公之遗命用司马
氏宋氏考订古礼民迷固久而公独得以礼葬有子如
此公为不朽矣河内许衡敬叙其事而为之志且系铭
曰出也有为生死以之处也有守不变于时日临桑榆
学喜有得其知益积其行益力吾道之公异端之私暸
然胸中洞烛毫釐外私内公息邪距诐俯仰古今可以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无愧受全于天复归其全尚固幽藏无穷岁年
  易州太守郭君墓志铭     刘 因
金贞祐主南渡而元军北还是时河朔为墟荡然无统
强焉弱陵众焉寡暴孰得而控制之故其遗民自相吞
噬殆尽间有豪杰之姿者则天必诱其衷使聚其乡邻
保其险阻示以纪律使不柏犯以相守望卒之事定而
后复业凡今所存非其人则其人之子孙也呜呼盖亦
无几矣而向之所谓豪杰者后皆真拥雄城而致大官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其子孙或沿袭取将相凡其宗族故旧兴同事者亦皆
布列在位享富贵之乐而其所赖以存及其子孙则为
之臣民而复其役出租赋而禄之彼亦非幸也盖天以
是报其功人以是报其力仅适平而已易之蔡国张公
柔则当时开壁于易山诸砦者君其女兄子也君讳宏
敬字彦礼易州定兴人曾祖安仁祖仪皆业农考彦成
以醇谨勤力为蔡公所倚任尝摄行元帅事君性警敏
美姿容读书善射蔡公器之复以女妻焉丁未授束鹿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长庚戌迁易州太守壬子改完州易人以善政请于是
复为易州时官制未立诸侯得自辟署曰长曰太守皆
从一时之制云以甲寅三月十日卒以是月二十一日
葬于河内之兆子男一人奉议大夫谦即夫人张氏出
也后三十年谦泣涕来请曰谦不幸早孤今思所以报
吾亲欲得先生长者一言以铭其墓托以不朽庶几少
慰人子之心乃拜既许又拜予迫于礼文谨且备而终
铭之铭曰生物为心乃厌其蕃自涓涓而洪河洪河滔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滔沃之焦山曾不思造物之艰难顾兹方惨而有忻茁然硕果孰靳天心可观史氏命凡胡甚不仁斩首曰级
书多是勒抑不知取赏于一时之所私事者乃所以受
罚于千万世公共之天孰不知忌此而独使道家为知
言易山峨峨昔谁壁门易山之民今谁子孙为斯人之
婿也为斯人之子也为易州者固宜斯人兹实其坟
  新安王生墓志铭       刘 因
新安王纲居母丧以哀毁致疾继而其父病作而纲竟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以忧终其师容城先生为铭其墓其辞曰礼之未制也
人或径情人之未知也礼有失平生制礼之后为学礼
之人不俯就之而夭祸是婴如九原之可作将声言以
责生虽然出继有嗣终养有兄生没其宁事有过厚薄
俗可惊吾当作铭
  湖南宣慰使赵公墓志铭    卢 摰
天德十有一年冬前湖南宣慰使赵公薨于潭州官第
明年秋七月其子弥宁等室垩服衰释杖叩首泣血东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向拜饬介走书江东报其父执涿郡卢摰宁不天先君
子捐诸孤葬有日乞铭其馆士文学掾曹张图南实公
行治甚悉而文丽以札翰曰宣慰公薨且葬宜有铭宁
聚其宗谋铭咸愿公铭且非公铭孰铭惟先生与铭公
讳淇字元德世族望临淄霍者五季时刺抚州后徙家
衡山至五世祖士庠赠奉议郎赠楚国公讳世绩者奉
议子也生赠鲁国公棠棠季曰常生方后鲁国累官某
官谥忠肃者于公为祖实生考右丞相冀国忠靖公奏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公幼奇俊诵书若宿习年七岁荫补承奉郎明年中童
子举选甫冠起家四川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官列郡
至广南东路发运使积阶朝奉大夫贴职自直秘阁四
迁右文殿脩撰内除由藉田令至尚书刑部侍郎位望
寖隆而宋祚终矣将浮海而南王师已至其地宋太后
诏旧臣纳款遂附顺是时至元十有五年也行省署公
广东宣抚使秋七月觐于上都世祖劳问甚至有制授
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锡佩金虎符犒予优渥使七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年而代用荐者召遂辞疾致仕初公自宣属沿檄至承
宣使夏贵军战黄之白鹿矶冒矢石锐甚诸将勇之其
倅信前倅弛靡吏奸莫何问乃干经赋廉赇胥数背法
之群駴愕无敢犯令守赵希訜悚然不敢少年易公曰
始疑倅莫踰前倅今倅俊果乃复贤远前倅郡旧屯威
果指挥兵二千馀悍骄不制适郡守惟肖至阅犒未集
众忿噪谋害土臣吏皆窜守遑遽无策公语众淮汉卒
戍数千里外昼夜不遑息少墯慢辄刑诛无贷若辈未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尝身亲行坐縻县官敢尔即徙徼填圉杖倡乱者百众
罗拜引罪去巨猾孔和辈构桀横吏十数蠚螫郡县累
政循默置度外民茹噎莫能吐气时宪江东合东叟皆
名才监司逮捕弗能得及公摄守阴授卒方略尽得群
恶其人皆赀累钜万众犹虑其贿免公期二日狱具杖
黥锢诸圜越四日邸椠果援其狱皆已死矣民始帖
神其政咸曰非赵通判廉明即被枉吾曹奚所于诉及
守兴国移泰皆能一兵民之政民裕而赋饶时论能之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衢寇蜂起连江浙数郡逐宪臣嵘守渊东守命公分殿
司兵二千从公曰果尔将喋血三辅请单骑至衢觇盗
缓急财驰严郊有执寇至者乃民讼田官不能直愤激
相雠胁平民互党助蔓寇公知乱苗语其人彼起衅繇
讼直之岂不在我若释兵而农置若罪或顽弗革若曹
能捕致易罪以赏协既良民即自拔盗薮知素乡罪除
否则必薙剪无遗馀乃已遂纵去有顷复获盗数十亦谕遣之乃揭示福祸如所谕听浃旬归业俾黄衣腰铃
卷五十一 第 18b 页
卒四往田间手旗大呼新太守榜至贼众读榜皆释兵
尽一日散去衢遂宁郡势人干政者前守常頫痀奉旨
意公至啽㗲不敢出一语挠法于是新郡治作孔子庙
校官梓四书以摩励诸生去郡未几寇复作张甚再至
辄弭公忠实和雅英畅厚易早岁莅政以敏锐著称晚
乃韬缩冲漠权以适易其豪爽超特之气犹时时有不
能掩者至取文接物识鉴釐然而浑若无迹仁爱博济
惠利公私者不可殚言未冠业进士有才名下笔动千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百言便弓马引强射远发命中窃弦其弓者莫能撼
毛发雅有巧思多艺洞晓音律尤妙琴事琴操多自谱
琴出其手斲者琴工音焉以为贤世所宝古琴远甚古
乐失传稽籍𧷤思刌分黍析以谐雅奏既作潭校之乐
远近好古者往往迭至问焉劬书植学旁极佛老医卜
靡不该洽所著诗文乐府曰太初纪梦二十馀卷藏于
家公以平远自命太初其别号平远之名闻天下朋游
间多穹贵大贤契予尤深者故参政徐公子方太子宾
卷五十一 第 19b 页
客姚公端父平章何公仲韫左丞赵公伯华然公非藉
数公为重数公者每以缔交得公不失所重也公薨于
是年十有一月辛未卜以至大元年冬十有二月庚申
葬潭之宁乡县原塘坎山之原夫人宁国吴氏宋参知
政事庄敏公渊女前公薨子男四人长即弥宁疾癈弥
采弥审弥宽审前卒女二人淑仪适万户马继祖以疾
绝昏归宁淑正尚幼孙男六人岩以祖荫当补官嵩岦
峕耑女三人曾孙男一人山童女二人摰尝谓公门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阀人地文武猷为识度器业以之位台阁职论思权亮
治体润色太平是特馀事果若都将相谋军国以究其
辅世愿忠之蕴海内有识者其谁曰不然而遂疾致于
家者二十馀年而公薨矣呜呼悲夫铭曰皇武于南一
吴会只维彼臣室乔木蔚只曷器其材备脩能只爰寘
清庙斯齍敦只爰诹疑谋斯蓍蔡只爰构大厦斯栋载
只凤仪麟趾瑞昭代只侯薖侯轴远殆悔只沈浮星岁
存蕴槩只云何不吊哲人敝只工垂般输靡所倍只夔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旷弗音襄武迈只媸妍白缁孰辨裁只悼言作之徒永
慨只掩石钻辞幽竁只
  监察御史萧君墓志铭     程钜夫大德七年八月十五日南台监察御史萧君讳泰登字
则平以疾卒年三十八闻者皆愕且悼且疑时钜夫客
鄂诹之自东来者曰信矣嗟哉顷余在禁林吏以诸道
提举学士姓名来中有萧某余已器之洎来南台中丞
徐公子方道君朝夕不离口后数年余从闽归公方典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江广学事学者井井有生气众誇语余既佥桂宪之明
年闻海南有制狱乃元帅贼杀不辜为君所劾鞫之如
章帅遂抵罪敕以为御史是年春南浮江汉以下余留
之酒不可余笑曰真御史也自始识及是不数见每见
益老言论益深岂意自是遂终不可见耶其子文孙
以庐陵刘将孙状其行事来请铭曰君之志也按萧氏
世本长沙徙庐陵之太和曾大父平林先生负重名仕
为江西安抚副使官中大夫爵庐陵县男讳逢辰大父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讳安中从事郎德安府观察支使父讳元永中顺大夫
琼州安抚副使母胡氏君早颖拔弱冠试吏丞永丰已
出敏手江西行中书省以名闻授将仕郎湖南道儒学副
提举为部使者赏识即子方也子方一代耆硕言辄见
听遂擢承务郎佥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事会有獠
城众惶惑无措独奋曰督捕非宪府职耶我请先之
即上马出将吏惊驰以前獠遂遁因按所部潜与獠通
以人为货及他奸利事守令巳下抵罪者八十七人又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建议减韶州赋银之半悉条海北积弊躬诣台言之会
建肃政廉访司继丁胡夫人忧至元三十一年诏罢征
南兵释交州累臣以君为奉训大夫兵部郎中介礼部
侍郎李衎往谕其国时安南既已失藩臣礼得罪闻有
诏使疑惧半吏民迎馈糜至喻所以来意悉慰却之主
臣卜日拜伏以听然后知上德意感慕欢呼而使者又
廉敏开亮不与前等乃大喜过望归所盗边地二百里
遣其臣奉表贡献谢罪遗使者橐中装甚厚辞不受益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之再三终不受益大服既报命授连州知州未拜奔琼
州公丧起为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政教称是行省遣虑
郡囚袁瑞路各有訹愚民自诬杀人而代死者既具狱
矣悉发摘理出入佥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事始至
陈便宜二十五出海南师所掠生口六百七十五人牛
马三千六百有奇还之民柳州左道谋叛论死者二百
录之释不知情百三十有七人它所辨雪纠正不可胜
数凡黜贪缪吏二百一十进阶奉直大夫拜南台监察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御史首言十事分按江浙行中书省水旱民流议捐仓
实以振或曰咨可而发无后忧曰民命急矣毁家偿不
悔也方大有建白病日侵得告即命舟自载且治衾槥
或言豫凶事曰死常事非凶也书别子诗别亲友戒左
右无妄受赠襚遂卒于驿舟明日敛于建康明年十有
二月庚寅葬于吉州路嘉禾门外夫人杨氏继彭氏皆
名家子三人长曰文孙次曰宪孙幼曰升孙女一人曰
来富君精悍谨密不烦不苛不为事所诎故发必中机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意悟飘洒岂弟周旋与人必诚故钜人长者咸敬之至
其孝于亲忠于国不媕阿淟涊天性固然故自号方厓
其始为御史也激烈自奋或谓太刚必折曰患不刚耳
折不折天也或告当自爱曰身非吾有也观君此言岂
自为身后计者而独志余铭嗟哉铭曰奕奕堂堂厓穹
石苍不可盖藏咨尔山君勿刓其方
  翰林学士赵公墓志铭     阎 复
大德七年正月辛亥翰林学士赵公晦叔卒于官其年
卷五十一 第 24a 页
十月中书右丞相入对天子曰赵与事世祖皇帝迄
今凡三十年敦确清谨身死家贫无以归葬敢奏以请于
是天子命有司赙缗五千复给舟车传费将行其子孟
实等以状来请铭复往岁直翰林公为待制其叙迁也
亦相先后知公尤详义不得辞方至元十四年间公以
驿来朝深衣幅巾见世祖于上京冰澄玉莹词气整朗
言宋亡根本所在亲切感动世祖倾属自是入翰林为
待制为直学士累迁为真学士公之为侍讲也言江南
卷五十一 第 24b 页
箕敛急督移括大姓宋世丘陇暴露皆大臣擅易书诏明
旨又言庚寅岁大雾蔽塞正月甲辰虎来西城其徵为
下臣执权簸政言讫公闭门待罪后翰长司徒公俾同
列谕意始复入署公每视职清望近思欲以言议质直
道理确近条缕报上故所言常若剀切无隐而世祖沈
几先物神量莫测或为公惧至平章政事不忽木奏公
私负岁积帝曰得非指故臣为虎者宜官酬其逋别给
廪粟布帛以养由是始知君臣吻合明著如是曾祖伯
卷五十一 第 25a 页
洙宋朝请大夫知南外宗正事祖师雍宋朝议大夫直
宝章阁考希圣宋宣教郎史馆校勘高祖宗正子英南
迁时丞台州黄岩因家焉伯祖师渊与朱文公纂次通
鉴纲目凡例微言奥语耳受身履故公所行尤近尝与
鲁斋先生许公论伊洛阃域以力行为致知首清简为
高沈默自秘皆东南极弊文以显道舍是无以议许公
深然之至观公待人爱士恩礼周洽不为疏数翕訾其
持家简泊无复商确计虑非知道者不能也天性孝友
卷五十一 第 25b 页
自宗正四世而下力请于朝而复其役赎姻党男女为
奴而不能归者凡十七人始登宋辛未进士第为鄂州
教授由鄂来京师迄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脩国史积
官至嘉议大夫年六十有二其所成就不为甚过而公
以荣禄丰遇为可愧不获老田里为可恨噫公之心如
是而已矣初娶夫人舒氏不一岁卒归橐中装于妇翁
不取今夫人史氏三男子孟实以公为侍讲时特官承
事郎同知瑞安州事孟赉温州路教授孟贯将以荫入
卷五十一 第 26a 页
官孙男女七人以大德九年十一月甲申归葬于黄岩
塔山之原予尝读大雅文王之诗曰商之孙子侯于周
服殷士肤敏祼将于京是知文王之德之盛商士之恪
谨温逊笃承天心维我世祖明德造邦式混区夏内外
大小共为帝臣而公陟降左右承赉接锡终始若一至
不幸而死今天子复申命而宠绥之则公死犹无死也
是宜铭铭曰禄不敛赢谋不课利我以其拙彼以其智
衣敝策驽内澡玉雪诵声清泠铿出金铁蹇蹇九关壬
卷五十一 第 26b 页
人陨魂维帝有训四方于闻之身云亡之德不爽丘环
麓茂一息以往繄彼之丰维时之通尚诏后人以封以

 
 
 
 
 元文类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