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十二
  别录(四/奏疏)
  飞报宁王谋反疏(十四年六/月十九日)
正德十四年六月初五日节该钦奉 敕福州三
卫军人进贵等胁众谋反特命尔暂去彼处地方
会同查议处置参奏定夺钦此钦遵臣于本月初
九日自赣州启行至本月十五日行至丰城县地
名黄土脑据该县知县等官顾佖等禀称本月十
四日宁府称乱将孙都御史许副使并都司等官
卷七 第 1b 页
杀死巡按及三司府县大小官员不从者俱被执
缚不知存亡各衙门印信尽数收去库藏搬抢一
空见监重囚俱行释放舟楫蔽江而下声言直取
南京一面分兵北上各官皆来沮臣不宜轻进其
时臣尚未信然逃乱之民果已四散奔溃人情汹
汹臣亦自顾单旅危途势难复进方尔回程随有
兵卒千馀已夹江并进前来追臣偶遇北风大作
臣亦张疑设计整舟安行兵不敢逼幸而获免本
月十八日回至吉安府据知府伍文定等禀称地
卷七 第 2a 页
方无主乞留暂回区画远近军民亦皆遮拥呼号
随据临江府并新淦丰城奉新等县各差人飞报
宁府遣兵四出攻掠拘收印信及拿掌印官员调
取兵快水兑粮船尽被驱胁而去等因臣奉前旨
欲遂径往福建但天下之事莫急于 君父之难
若彼顺流东下万一南都失备为彼所袭彼将乘
胜北趋旬月之间必且动摇 京辅如此则胜负
之算未有所归此诚天下安危之大机虑念及此
痛心寒骨义不忍舍之而去故遂入城抚慰军民
卷七 第 2b 页
督同知府等官武文定等调集兵粮号召义勇又
约会致仕乡官右副都御史王懋中养病评事罗
侨等与之定谋设策收合涣散之心作起忠义之
气相机乘间务为蹑后之图共成掎角之势牵其
举动而使进不得前捣其巢穴而使退无所据日
望 天兵之速至庶解东南之倒悬伏望 皇上
省愆咎巳命将出师因难兴邦未必非此臣以弱
劣多病屡疏乞休况此地方之责本亦非臣之任
今兹扶疾赴闽实亦意图便道归省临发之前已
卷七 第 3a 页
具哀恳赍奏之人去才数日适当君父之急不忍
失此事机姑复暂留期纾 国难候区画少定各
官略可展布 朝廷命师一临亦遂遵照前 旨
入闽了事就彼归省父疾进不避嫌退不避罪惟
民是保而利于 主臣之心也直行其报 国之
诚而忘其缓 命之罪求伸其哀痛之情而甘冒
弃职之诛臣之罪也窃照都御史王懋中评事罗
侨忠义自许才识练达知府伍文定果捷能断忠
勇有谋累立战功皆抑而不赏久淹外郡实屈而
卷七 第 3b 页
未伸今江西阖省见无一官若待他求缓无所及
乞遂将各官授以紧要职任庶可责之拯溺救焚
其馀若裁革兵备副使罗循养病副使罗钦德郎
中曾直御史周鲁同知郭祥鹏省亲进士郭持平
驿丞李中王思等虽皆本土之人咸秉忠贞之节
况亦见在同事当多难之日事宜从权庶克有济
再照宁府逆谋既著彼若北趋不遂必将还取两
浙南优湖湘窥留都以断南北收闽广以益军资
若不即为控制急遣重兵必将噬脐无及及照抚
卷七 第 4a 页
州府知府陈槐临江府知府戴德孺赣州府知府
邢珣袁州府知府徐琏宁都县知县王天与丰城
县知县顾佖新淦县知县李美奉新县知县刘守
绪泰和县知县李楫南安府同知朱宪赣州府同
知夏克义龙泉县知县陈允谐及阖省各官今见
在者乞 敕吏部就于其中推补本省方面知府
兵备等官庶可速令供职其有城守之责者亦各
量升职衔重其权势使可展布又照南赣军饷惟
资盐啇诸税近因户部奏革顾募之兵无所仰给
卷七 第 4b 页
悉巳散遣今未两月即遇此变复欲召募将倚何
资辄复遵依 敕旨便宜事理仍旧举行然亦缓
不及济必须先于两广积储军饷数内量借一十
馀万庶几军众可集地方有赖 国难可平缘系
飞报地方谋反重情事理为此具本专差舍人来
仪亲赍谨题请 旨
  再报谋反疏(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节该钦奉 敕福州三卫(云/云)缘系飞报地方谋
反重情事理为此具本先于本月十九日专差舍
卷七 第 5a 页
人来仪奏报外但叛党方盛恐中途为所拦截合
再具本专差舍人任光亲赍谨题请 旨
  乞便道省葬疏(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臣以父老祖丧屡疏乞休未蒙怜准近者奉 命
赴闽意图了事即从此地冒罪逃归旬日之
前亦巳具 奏不意行至中途遭值宁府反叛此
系 国家大变臣子之义不容舍之而去又阖省
抚巡方面等官无一人见在者天下事机间不容
发故复忍死暂留于此为牵制攻讨之图俟 命
卷七 第 5b 页
师之至即从初心死无所避臣思祖毋自幼鞠育
之恩不及一面为诀每一号恸割裂昏殒日加尪
瘠仅存残喘毋丧权厝祖墓之侧今葬祖毋亦欲
因此改葬臣父衰老日甚近因祖丧哭泣过节见
亦病卧苫庐臣今扶病驱驰兵革往来于广信南
昌之间广信去家不数日欲从其地不时乘间抵
家一哭略为经画葬事一省父病臣区区报国血
诚上通于 天不辞灭宗之祸不避形迹之嫌冒
非其任以勤 国难亦望 朝廷鉴臣之心不以
卷七 第 6a 页
法例绳缚使臣得少伸乌鸟之痛臣之感 恩死
且图报抢攘哀控不知所云缘系恳乞 天恩便
道省葬事理为此具本奏 闻
  奏闻宸濠伪造檄榜疏(十四年七/月初五日)
正德十四年七月初一日据吉安府知府伍文定
申准领哨通判杨昉千户萧英在于墨潭地方捉
获宁府赍檄榜官赵承芳等二十员名解送到臣
看得檄榜妄言惑众讥讪 主上当即毁裂又以
事合 闻奏随即固封以进审据赵承芳供系南
卷七 第 6b 页
昌府学教授六月十三日宁府生日次日各官谢
宴突起反谋杀死孙都御史许副使囚死黄参议
马主事其馀大小职官胁从不遂者俱被监禁追
夺印信放囚劫库邀截兑米分遣逋寇四散摽掠
声言要取南京就往北京十六日亲出城外迎取
安福县举人刘养正十七日迎取致仕都御史李
士实该入府内号称军师太师名目二十一日将
原禁各官放回各司差人看守二十二日令承芳
并参政季敩代赍伪檄榜文赴丰城吉安赣州南
卷七 第 7a 页
安并王都御史及广东南雄等处俱各不写正德
年号止称大明已卯岁比承芳等不合怕死及因
妻子被拘旗校管押只得依听赍至墨池地方蒙
本院防哨官兵将承芳等拿获随审季敩供系先
任南安府知府近升广西参政装带家小由水路
赴任行至省城适遇宁王生日传令庆贺次日随
众谢宴变起仓卒俱被监禁比敩自分死 国因
妻女在船写书令妻要死夫女俱死毋后因看守
愈严求死不遂至二十一日放回本船懵死良久
卷七 第 7b 页
方苏二十二日又将妻女拘执急呼敩进府将前
伪檄榜差旗校十二人督押敩与承芳代赍敩计
欲投赴军门脱身报效不期官兵执送前来等因
案照先为飞报地方谋反重情事已经二次差人
具奏去后今审据前因参照宁王不守藩服敢此
称乱睥眤神器指斥乘舆擅杀大臣放囚劫库稔
不韪之罪犯无将之诛致仕都御史李士实恩遇
四朝实托心膂举人刘养正旧假恬退之名新叨
录用之典今皆反面事雠为之出谋发虑既同狗
卷七 第 8a 页
彘之行难逭斧钺之诛参政季敩教授赵承芳义
未决于舍生令已承于捧檄但暴虐之威恐动于
中鹰犬之徒钤制于外在法固所当罪㩀情亦有
可悯除将赵承芳季敩监禁一面檄召兵民随机
应变竭力讨贼一应事宜陆续奏 闻处置外臣
闻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陛下在位一十四年屡
经变难民心骚动尚尔 巡游不已致 宗室谋
动干戈冀窃 大宝且今天下之觊觎岂特一宁
王天下之奸雄岂特在宗室言念及此懔骨寒心
卷七 第 8b 页
昔汉武帝有轮台之悔而天下向治唐德宗下奉
天之诏而士民感泣伏望 皇上痛自刻责易辙
改弦罢出奸䛕以回天下豪杰之心绝迹巡游以
杜天下奸雄之望定立 国本励精求治则太平
尚有可图群臣不胜幸甚为此具本并将伪檄一
𥿄封固专差舍人秦沛亲赍谨题请 旨
  留用官员疏(十四年七/月初五日)
照得江西宁府谋反据城练兵分兵攻劫囚禁方
面官员有操戈向 阙之势此君父之大难臣子
卷七 第 9a 页
愤心之日也臣在吉安地方调兵讨贼四路阻绝
并无堪用官员适遇 钦差两广清军御史谢源
刷卷御史伍希儒各赴京复命道经该府不能前
进各官奋激思效力讨贼以报 朝廷臣亦思军
务紧急各官俱有印 敕方便行事遂留军前同
心戮力经济大难待事宁之日赴京复 命缘系
留用官员事理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请 旨
  江西捷音疏(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照得先因宁王图危 宗社兴兵作乱巳经具奏
卷七 第 9b 页
请兵征剿外随看得宁王阴谋不轨巳将十年畜
养死士二万馀人招诱四方盗贼渠魁亦以万数
举事之日复驱其护卫党与并胁从之徒又六七
万人虐焰张炽臣以百数疲弱之卒势不敢轻举
骤进乃退保吉安姑为宰制之图时远近军民劫
于宁王之积威道路以目莫敢出声臣一面督率
吉安府知府伍文定等调集军民兵快召募四方
报效义勇之士会计一应解留钱粮支给粮赏造
作军器战船 奏留公差回任监察御史谢源伍
卷七 第 10a 页
希儒分职任事一面约会该府乡官先任右副都
御史致仕王懋中养病痊可编修邹守益刑部郎
中曾直评事罗侨丁忧监察御史张鳌山先任浙
江佥事今赴部调用刘蓝依亲进士郭持平军门
参谋驿丞王思李中先任福建按察使致仕刘逊
先任参政致仕黄绣先任嘉兴府知府閒住刘昭
等相与激发忠义譬谕祸福移檄远近布 朝廷
之深仁暴宁王之罪恶于是豪杰响应人始思奋
区画旬日官兵稍稍四集时宁王声言先取南京
卷七 第 10b 页
臣虑南京尚未有备恐一时为彼所袭乃先张疑
兵于丰城示以欲攻之势故宁王先遣兵出攻南
康九江诸处而自留居省城以禦臣至是七月初
二日探知臣等兵尚未集乃留兵万馀属其心腹
宗支郡王仪宾内官并伪授都督都指挥等官使
守江西省城而自引兵向 阙臣昼夜促各郡兵
期以本月十五日会临江之樟树而身督知府伍
文定等兵径下于是知府戴德孺引兵自临江来
知府徐琏引兵自袁州来知府邢珣引兵自赣州
卷七 第 11a 页
来通判胡尧元童琦引兵自瑞州来通判谈储推
官王炜徐文英新淦知县李美泰和知县李楫宁
都知县王天与万安知县王冕亦各以其兵来赴
十八日遂至丰城分布哨道使知府伍文定为一
哨攻广润门入知府邢珣为二哨攻顺化门入知
府徐琏攻惠民门入知府戴德孺攻永和门入通
判胡尧元童琦攻章江门入知县李美攻德胜门
入都指挥余恩攻进贤门入通判谈储推官王炜
知县李楫王天与王冕等各以其兵乘七门之衅
卷七 第 11b 页
傍夹攻击以佐其势是日得谍报宁王伏兵千馀
于新旧坟厂以备省城之援臣乃遣奉新知县刘
守绪典史徐诚领兵四百从间道夜袭破之以摇
城中十九日发市汊臣乃大誓各军申布 朝廷
之威再暴宁王之恶约诸将一鼓而附城再鼓而
登三鼓而不克诛伍四鼓而不克斩将已誓莫不
切齿痛心踊跃激愤薄暮齐发二十日黎明各至
信地先是城中为备甚严滚木灰瓶火炮石弩机
毒之械无不毕具及臣所遣兵已破新旧坟厂败
卷七 第 12a 页
溃之卒皆奔告城中城中已惊惧至是复闻我师
四面骤集皆震骇夺气我师乘其动摇呼噪并进
梯絙而登城中之兵土崩瓦解皆倒戈退奔城遂
破擒其居守宜春王栱条及伪太监万锐等千有
馀人宁王宫中眷属闻变纵火自焚延及居民房
屋臣当令各官分道救火抚定居民散释胁从封
府库谨关防搜获原被劫收大小衙门印信九十
六颗三司胁从官布政使胡濂参政刘斐参议许
效廉副使唐锦佥事赖凤都指挥王玘等皆自首
卷七 第 12b 页
投罪除将擒斩功次发御史谢源伍希儒权令审
验纪录一应事宜查审明白陆续具 奏及一面
分兵四路追蹑宁王向往相机擒剿另行 奏报
外窃照宁王逆焰熏天众号一十八万屠城破郡
远近震慑今其猖獗已一月有馀而四方赴难之
师尚未有一人应者前项领哨各官及监军御史
本主养病丁忧致仕等官皆从臣起于颠沛危急
之际并心恊谋倡率义勇陷阵先登以克破此坚
城据其巢穴此虽臣子职分当然亦其激切痛愤
卷七 第 13a 页
之本心但当此物情暌贰动摇之日非赏罚无以
鼓士气今逆贼杀人如草芥又挟其厚货赏赉所
及一人动以千万伏愿 皇上处变从权速将前
项各官量加升赏以励远近事势难为之日覆宗
灭族之祸臣且不避况敢避邀赏之嫌乎缘系捷
音事理为此具本专差千户詹明亲赍谨具题

  擒获宸濠捷音疏(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照得先因宁王图危 宗社兴兵作乱巳经具奏
卷七 第 13b 页
请兵征剿外随看得宁王虐焰张炽臣以百数疲
弱之卒未敢轻举骤进乃退保吉安姑为牵制之
图时远近军民劫于宁王之积威道路以目莫敢
出声臣一面督率吉安府知府伍文定等调集军
民兵快召募四方报效义勇之士奏留监察御史
谢源伍希儒分职任事一面约会该府乡官都御
史王懋中编脩邹守益郎中曾直评事罗侨监察
御史张鳌山佥事刘蓝进士郭持平参谋驿丞王
思李中按察使刘逊参政黄绣知府刘昭等相与
卷七 第 14a 页
激发忠义移檄远近布 朝廷之深仁暴宁王之
罪恶于是豪杰响应人始思奋时宁王声言先取
南京臣虑南京尚未有备恐为所袭乃先张疑兵
于丰城示以𣣔攻之势故宁王先遣兵出攻南康
九江而自留居省城以禦臣至七月初二日探知
臣等兵尚未集乃留兵万馀使守江西省城而自
引兵向 阙臣昼夜促兵期以本月十五日会临
江之樟树而身督知府伍文定等兵径下于是知
府戴德孺徐琏邢珣通判胡尧元童琦谈储推官
卷七 第 14b 页
王炜徐文英知县李美李楫王天与王冕各以其
兵来赴十八日遂至丰城分哨道使知府伍文定
等进攻广润等七门是日得谍报宁王伏兵千馀
于新旧坟厂以援省城臣乃遣奉新知县刘守绪
等从间道夜袭破之以摇城中十九日发市汊大
誓各军申布 朝廷之威再暴宁王之恶莫不切
齿痛心踊跃激愤薄暮齐发二十日黎明各至信
地先是城中为备甚严滚木灰瓶火炮机械无不
毕具臣所遣兵巳破新旧坟厂败溃之䘚皆奔告
卷七 第 15a 页
城中城中皆已惊惧至是复闻我师四面骤集益
震骇夺气我师乘其动摇呼噪并进梯絙而登城
中之兵皆倒戈退奔城遂破擒其居首宜春王拱
条及伪太监万锐等千有馀人宁王宫中眷属闻
变纵火自焚延各居民房屋臣当令各官分道救
火散释胁从封府库谨关防以抚军民除将擒斩
功次发御史谢源伍希儒权令审验纪录及一而
分兵四路追蹑宁王向往相机擒剿于本月二十
二日已经具题外当于本日据谍报及据安庆逃
卷七 第 15b 页
回被虏船户十馀人报称宁王于十六日攻围安
庆未下自督兵夫运土填堑期在必尅是日有守
城军门官差人来报赣州王都堂已引兵至丰城
城中军民震骇乞作急分兵归援宁王闻之大恐
即𣣔回舟因太师李士实等阻劝以为必须径往
南京既登大宝则江西自服宁王不应次日遂解
安庆之围移兵泊阮子江会议先遣兵二万归援
江西宁王亦自后督兵随来等因先是臣等驻兵
丰城众议安庆被围宜引兵直趋安庆臣以九江
卷七 第 16a 页
南康皆已为贼所据而南昌城中数万之众精悍
亦且万馀食货充积我兵若抵安庆贼必回军死
斗安庆之兵仅仅自守必不能援我于湖中南昌
之兵绝我粮道而九江南康之贼合势挠蹑四方
之援又不可望事难图矣今我师骤集先声所加
城中必已震慑因而并力急攻其势必下已破南
昌贼先破胆夺气失其根本势必归救如此则安
庆之围自解而宁王亦可以坐擒矣至是得报果
如臣等所料当臣督同领兵知府会集监军及倡
卷七 第 16b 页
义各乡官等官议所以禦之之策众多以宁王兵
势众盛气焰所及有如燎毛今四方之援尚未有
一人至者彼凭其愤怒悉众并力而萃于我势必
不支且宜敛兵入城坚壁自守以待四邻之援然
后徐图进止臣以宁王兵力虽强军锋虽锐然其
所过徒恃焚掠屠戮之惨以威劫远近未尝逢大
敌与之奇正相角所以鼓动扇惑其下者全以进
取封爵之利为说今出未旬月而辄退归士心既
已携沮我若先出锐卒乘其惰归要迎掩击一挫
卷七 第 17a 页
其锋众将不战自溃所谓先人有夺人之气攻瑕
则坚者瑕也是日抚州府知府陈槐兵亦至于是
遣知府伍文定邢珣徐琏戴德孺合领精兵伍百
分道并进击其不意又遣都指挥余恩以兵四百
往来湖上以诱致贼兵知府陈槐通判胡尧元童
琦谈储推官王炜徐文英知县李美李楫王见王
轼刘守绪刘源清等使各领兵百馀四面张疑设
伏候伍文定等兵交然后四起合击分布既定臣
乃大赈城中军民虑宗室郡王将军或为内应生
卷七 第 17b 页
变亲慰谕之以安其心又出给告示凡胁从皆不
问虽尝受贼官爵能逃归者皆免死斩贼徒归降
者给赏使内外居民及乡道人等四路传播以解
散其党二十三日复得谍报宁王先锋已至樵舍
风帆蔽江前后数十里不能计其数臣乃分督各
兵乘夜趋进使伍文定以正兵当其前余恩继其
后邢珣引兵绕出贼背徐琏戴德孺张两翼以分
其势二十四日早贼兵鼓噪乘风而前逼黄家渡
其气骄甚伍文定余恩之兵佯北以致之贼争进
卷七 第 18a 页
趋利前后不相及邢珣之兵前后横击直贯其中
贼败走文定恩督兵乘之琏德孺合势夹攻四面
伏兵亦呼噪并起贼不知所为遂大溃追奔十馀
里擒斩二千馀级落水死者以万数贼气大沮引
兵退保八字脑贼众稍稍遁散宁王震惧乃身自
激励将士赏其当先者以千金被伤者人百两使
人尽发九江南康守城之兵以益师是日建昌知
府曾玙引兵亦至臣以九江不破则湖兵终不敢
越九江以援我南康不复则我兵亦不能踰南康
卷七 第 18b 页
以蹑贼乃遣知府陈槐领兵四百合饶州知府林
珹之兵乘间以攻九江知府曾玙领兵四百合广
信知府周朝佐之兵乘间以取南康二十五日贼
复并力盛气挑战时夙势不便我兵少却死者数
十人臣急令人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
于铳炮之间火燎其须不敢退奋督各兵殊死并
进炮及宁王舟宁王退走遂大败擒斩二千馀级
溺水死者不计其数贼复退保樵舍连舟为方阵
尽出其金银以赏士臣乃夜督伍文定等为火攻
卷七 第 19a 页
之具邢珣击其左徐琏戴德孺出其右余恩等各
官分兵四伏期火发而合二十六日宁王方朝群
臣拘集所执三司各官责其间以不致死力坐观
成败者将引出斩之争论未决而我兵已奋击四
面而集火及宁王副舟众遂奔散宁王与妃嫔泣
别妃嫔宫人皆赴水死我兵遂执宁王并其世子
郡王将军仪宾及伪太师国师元帅参赞尚书都
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李士实刘养正刘吉屠钦
王编熊琼卢珩罗璜丁馈王春吴十三凌十一秦
卷七 第 19b 页
荣葛江刘勋何镗王信吴国七火信等数百馀人
被执胁从宫大监王宏御史王金主事金山按察
使杨璋佥事王畴潘鹏参政程果布政梁辰都指
挥郏文马骥白昂等擒斩贼党三千馀级落水死
者约三万馀弃其衣甲器仗财物与浮尸积聚横
亘若洲焉于是馀贼数下艘四散逃溃臣复遣各
官分路追剿毋令逸入他境为患二十七日及之
于樵舍大破之又破之于吴城擒斩复千馀级落
水死者殆尽二十八日得知府陈槐等报亦各与贼
卷七 第 20a 页
战于沿湖诸处擒斩各千馀级臣等既擒宁王而
入阖城内外军民聚观者以数万欢呼之声震动
天地莫不举首加额真若解倒悬之苦而出于水
火之中也除将宁王并其世子郡王将军仪宾伪
授太师国师元帅都督都指挥等官各另监羁候
解被执胁从等官并各宗室别行议 奏及将擒
斩俘获功次一万一千有奇发御史谢源伍希儒
暂令审验纪录另行造册缴报外照得臣节该钦
奉 敕谕但有盗贼生发即便严督各该兵备守
卷七 第 20b 页
备守巡并各军卫有司设法调兵剿杀其管领兵
快人等官员不问文职武职若在军前违期并逗
遛退缩者俱听以军法从事生擒盗贼鞠问明白
亦听就行斩首示众斩获贼级行令各该兵备守
巡守备官即时纪验明白备行江西按察司造册
缴报查照事例升赏激劝钦此及准兵部题称今
后但草贼生发事情紧急该管官司即便依律调
拨官军乘机剿捕应合会捕者亦即调发策应等
因节奉 钦依备咨前来又节该奉 敕如或江
卷七 第 21a 页
西别府报有贼情紧急移文至日尔亦要及时遣
兵策应毋得违误钦此俱经钦遵外窃照宁王烝
淫奸暴腥秽彰闻贼䃑善类剥害细民数其罪恶
世所未有不轨之谋已踰一纪积威所劫远被四
方士夫虽在千里之外皆蔽目摇手莫敢论其是
非小人虽在幽僻之中且吞声饮恨不敢诉其冤
抑兼又招纳叛亡诱致剧贼渠魁如吴十三凌十
一之属牵引数千馀众召募四方武艺骁勇力能
拔树排关者亦万有馀徒又使其党王春等分赍
卷七 第 21b 页
金银数万阴置奸徒于沧州淮扬山东河南之间
亦各数十比其起事之日从其护卫姻族连其党
与朋私驱胁商旅军民分遣其官属亲䁥使各募
兵从行多者数千少者数百帆樯蔽江众号一十
八万其从之东下者实亦不下八九万馀且又矫
称 密旨以胁制远近伪传檄谕以摇惑人心故
其举兵倡乱一月有馀而四方震慑畏避皆谓其
大事已定莫敢抗义出身与之争衡从事抱节者
仅坚城而自守忠愤者惟集兵以俟时非知谋忠
卷七 第 22a 页
义之不足其气焰使然也臣以孱弱多病之质才
不逮于凡庸知每失之迂缪当玆大变辄敢冒非
其任以行旅百数之卒起事于颠沛危疑之中每
月之间遂能克复坚城俘擒元恶以万馀乌合之
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是固 上天之阴骘 宗
社之默佑 陛下之威灵而庙廊谋议诸臣消祸
于将萌而预为之处见几于未动而潜为之制改
臣提督使得扼制上流而凛然有虎豹在山之威
申明律例使人自为战而翕然有臂指相使之形
卷七 第 22b 页
敕臣以及时策应不限以地而隐然有常山首尾
之势故臣得以不俟 诏旨之下而调集数郡之
兵数郡之民亦不待 诏旨之督而自有以赴
国家之难长驱越境直捣穷追不以非任为嫌是
乃伏至险于无形之中藏不测于常制之外人徒
见嬖奚之多获而不知王良之善御有以致之也
然则今日之举庙廊诸臣预谋早计之功其又孰
得而先之乎及照御史谢源伍希儒监军督哨谋
画居多倡勇宣威劳苦备尝领哨知府伍文定邢
卷七 第 23a 页
珣徐琏戴德孺陈槐曾玙林珹周朝佐署都指挥
佥事余恩分哨通判胡尧元童琦谈储推官王炜
徐文英知县李楫李美王冕王轼刘源清刘守绪
传南乔随哨通判杨昉陈旦指挥麻玺高睿孟俊
知县张淮应恩王庭顾佖万士贤马津等虽效绩
输能亦有等列然皆首从义师争赴 国难恊谋
并力共收全功其间若伍文定邢珣徐琏戴德孺
等冒险冲锋功烈尤懋乡官都御史王懋中编脩
邹守益御史张鳌山郎中曾直评事罗侨佥事刘
卷七 第 23b 页
蓝进士郭持平驿丞王思李中按察使刘逊参政
黄绣知府刘昭等仗义兴兵恊张威武运筹赞画
夹辅折冲以上各官功劳虽在寻常征剿亦巳甚
为难得况当震恐摇惑四方知勇莫敢一膺其锋
而各官激烈忠愤捐身徇 国乃能若此伏愿
皇上论功朝锡之馀普加爵赏旌擢以劝天下之
忠义以励将来之懦怯仍 诏示天下使知奸雄
若宁王者蓄其不轨之谋已十有馀年而发之旬
月辄就擒灭于以见天命之有在神器之不可窥
卷七 第 24a 页
以定天下之志尤愿 皇上罢息巡幸建立 国
本端拱励精以承 宗社之洪休以绝奸雄之觊
觎则天下幸甚臣等幸甚缘系捷音事理为此具
本专差千户王佐亲赍谨具题 知
  奏闻 益王助军饷疏(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近蒙 益府长史司呈该本司启案查宁藩有变
巳经启行外今照见奉提督都御史王 案验内
称本院已于七月初九日领兵前往丰城县市汊
等处住劄刻日进攻省城牌差百户杨锐前来建
卷七 第 24b 页
昌府守取掌印官亲自统兵毋分日夜兼程前进
期本月十五十六日俱赴军门面授约束并势追
剿及照知府曾玙报称即日领兵起程前赴军门
听调进攻等因看得 国家之事莫大于戎今宁
藩不轨惊动多方提督都御史等官倡义恊谋进
攻愤忠思剿上以纾 朝廷南顾之忧下以解生
民荼毒之苦况我 殿下 国朝分封至亲理宜
助饷军门共纾 国难具本启奉 令旨发银一
千两差官胡敬仪卫副陆澄书办官并旗校官等
卷七 第 25a 页
前去提督军务王都御史处犒赏敬此敬遵除将
银两差官管送前来外合行备由呈乞施行等因
到臣为照宁王谋叛稔衅多年积威所劫无不萎
靡况其举事之初擅杀重臣众号一十八万肆然
东下虽平日士夫号称忠义莫敢指斥今 益王
殿下乃心 宗社出私帑以给军饷非忠义奋发
急于讨贼岂能倡言助正以作兴军士之气如此
伏望 皇上特 敕奖励以激宗室之义以永
益王殿下为善之心以夹辅 帝室天下臣民不
卷七 第 25b 页
胜幸甚除将原发白银一千两唱名给散军士外
缘系 宗室出私帑以给军饷事理为此具本请

  旱灾疏(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据吉安等一十三府所属庐陵等县各申称本年
自三月至于秋七月不雨禾苗未及生发尽行枯
死夏税秋粮无从办纳人民愁叹将及流离理合
申乞转达宽免等因到臣节差官吏老人踏勘委
自三月以来雨泽不降禾苗枯死续该宁王谋反
卷七 第 26a 页
乘衅鼓乱传布伪命优免租税小人惟利是趋汹
汹思乱臣因通行告示许以奏闻优免税粮谕以
臣子大义申 祖宗休养之德泽暴宁王诛求无
厌之恶由是人心稍稍安集背逆趋顺老弱居守
丁壮出征团保馈饷邑无遗户家无遗夫就使雨
旸时若江西之民亦已废耕耘之业事征战之苦
况军旅乾旱一时并作虽富室大户不免饥馑下
户小民得无转死沟壑流散四方乎设或饥寒所
迫徵输所苦人自为乱将若之何如蒙乞 敕该
卷七 第 26b 页
部暂将江西正德十四年分税粮通行优免以救
残伤之民以防变乱之阶伏望 皇上罢冗员之
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徵节用省费以足军国
之需天下幸甚
  请止 亲征疏(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正德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准兵部咨该本部等衙
门题内开南京守备参赞官连奏十分紧急军情
相应急为议处合无请 命将官一员挂平贼将
军印充总兵官关领符嬐旗牌挑选各营精锐官
卷七 第 27a 页
军三千馀名各给赏赐银两布疋交兑正驮马匹
关给军火器械上紧前去南京相机战守再有的
报就便会合各路人马征进再请 敕都御史王
守仁选调堪用官军民快亲自督领于江西东南
要路住劄把截相机行事仍委浙江布政司左参
政闵楷选募处州民兵统领定拟住劄地方听调
策应剿捕再请 敕一道赍付都御史王守仁不
妨提督军务原任兼巡抚江西地方前项所报军
情如果南京守备差人体勘再有的报听前项领
卷七 第 27b 页
军官出给榜文告示遍发江西地方张挂传说晓
谕但有能聚集义兵擒叙反逆贼犯者量其功迹
大小封拜侯伯及升授都指挥千百户等官世袭
贼夥内有能自相擒斩首官者与免本罪具奏定
夺等因具题节该奉 圣旨这江西宁王谋为不
法事情重大你部里既会官议处停当朕当亲率
六师奉 天征讨不必命将王守仁暂且准行钦
此钦遵备咨到臣案查先为飞报地方谋反重情
事属者宁王宸濠杀害守臣举兵谋逆臣于六月
卷七 第 28a 页
十九日具本奏 闻之后调集军兵择委官属激
励七气振扬武勇七月二十日先攻省城墟其巢
穴本月二十四等日兵至鄱阳湖与贼连日大战
至二十六日宸濠遂已就擒谋党李士实等贼首
凌十一等俱已擒获贼从俱已扫荡闽广赴调兵
士俱已散还地方惊优之民俱已抚帖臣一念忠
愤誓不与贼俱生而迂疏薄劣之才实亦何能办
此是皆 祖宗在天之灵我 皇上圣武之懋昭
本兵谋略之素定官属恊力士卒用命所致臣巳
卷七 第 28b 页
节次具本 奏报外窃惟宸濠擅作辟威虐㷔已
张干远睥睨 神器阴谋久蓄于中招纳叛亡
辇毂之动静探无遗迹广致奸细臣下之奏白百
无一通发谋之始逆料 大驾必将亲征先于沿
途伏有奸党期为博浪荆轲之谋今逆不旋踵遂
已成擒法宜解赴 阙门式昭天讨然𣣔付之部
下各官押解诚恐旧所潜布之徒尚有存者乘隙
窃发或致意外之虞臣死且有遗憾况平贼献俘
固 国家之常典亦臣子之职分臣谨于九月十
卷七 第 29a 页
一日亲自量带官军将宸濠并逆贼情重人犯督
解赴 阙外缘系献俘馘以昭 圣武事理为此
具木专差舍人金升亲赍谨具题 知
  奏留朝觐官疏(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正德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臣驻军江西省城据各
领哨知府吉安府伍文定赣州府邢珣袁州府徐
琏临江府戴德孺抚州府陈槐饶州府林珹广信
府周朝佐建昌府曾玙连名呈称正德十五年正
月初一日例应朝 觐近因宁王谋反蒙臣督委
卷七 第 29b 页
各职并各县掌印正官领兵征讨今虽扫平尚留
在省防禦及安辑地方未得回任其各县掌印官
虽未曾领兵缘各在任防禦城池措办粮饷况布
按二司及南昌府知府郑瓛瑞州府宋以方俱自
本年六月内先被拘执未经复职管事南康九江
二府亦被残破近方收复前项文册多未成造缘
查旧规行期在即恐致迟误合行呈乞奏 知及
通行各府州县将册造完行委佐贰首领官员赍
缴应朝及布按二司亦乞裁处施行等因到臣据
卷七 第 30a 页
此为照三年述职系 朝廷大典例该掌印正官
赴京应朝但今叛乱虽平地方未辑徵调尚存疮
痍之民须抚旱荒犹炽意外之患当防况各官在
省方图防守之规未有还任之日若不查例奏留
未免顾此失彼后悔无及合准所呈𣣔候奏请
命下之日行令各府州县佐贰首领官赍册应朝
复恐迟误除一面通行各府州县造册完备行委
佐贰首领官依期启行其布按二司候有新任官
员及南昌府行见在通判陈旦各造册赴朝其九
卷七 第 30b 页
江南康府县并南康新建二县委系官俱戴罪听
候吏部径自裁处外缘系朝 觐事理未敢擅便
为此具本请 旨
  奏闻 淮王助军饷疏(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近该 淮府长史司呈该本司启案查宁藩有变
已经启行外今照见奉提督都御史王 案验内
称本院已于七月初九日领兵前往丰城县市汊
等处住劄尅日进攻省城牌差百户任全善前来
饶州府守取掌印官亲自统兵毋分雨夜兼程前
卷七 第 31a 页
进期本月十五十六日俱赴军门面授约束并势
追剿及照知府林珹报称即日领兵起程前赴军
门听调进攻等因看得宁王敢为逆谋肆奸天纪
提督都御史王 首倡忠义作率智勇身任国家
之急事关 宗社之虞 殿下藩翰之亲忧心既
切馈饷之助于理为宜具本启奉 令旨长史司
将发下银伍百两差官胡祥等速赍前去少资提
督军门之用敬此敬遵除将银两差官管送前来
外合行备由呈乞施行等因到臣照得先该 益
卷七 第 31b 页
府出帑饷军助义效忠已经具题外今淮王殿下
亦能不靳私帑以助军饷良由身同休戚之情心
切门庭之寇所致伏望 皇上特敕奖励以彰
淮王殿下助正之心以为宗藩为善之劝天下臣
民不胜幸甚
  恤重刑以实军伍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据江西按察司呈据本司经历司呈蒙巡按两广
监察御史谢源伍希儒各𥿄牌前事俱奉本院送
发犯人裘良辅等二百六十六名转送本司问报
卷七 第 32a 页
等因依蒙问得犯人裘良辅招系南昌府新建县
三十二都民纳粟监生给假在家正德九等年月
日不等与同在官南昌前左二卫舍馀杨滋杨富
军馀董俞周大贵及指挥何镗等家人何祥曹成
等各不合出入王府生事害人向未事发正德十
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谋反良辅与杨滋等各因
畏惧宁王威恶各不合知情从逆做兵领受盘费
银二两米一石跟同前去安庆等处攻打城池各
将银米费用讫于七月十二等日行至湖口等县
卷七 第 32b 页
思系叛逆惧怕官兵就行四散逃回各被南昌等
府县统兵知府等官并地方人等陆续拿获解赴
提督王都御史处蒙将良辅等一百八十四名转
送谢御史将夏景周大贵熊受等八十二名转送
伍御史俱发按察司审问蒙将良辅等研审前情
明白取问罪犯杨滋等二百六十五名各招与裘
良辅杨滋杨富王伟夏景黄俞周大贵何祥曹成
丁进受杨庆童杨贵万徐七万羊七徐四保孙住
保周江胡胜福朱泼养宋贵王明熊明秦兰王仲
卷七 第 33a 页
鉴张雄朱其添喜萧崇真朱祥彭隆保徐仕贵郭
宣舒銮万岳萧述罗俊江潮汉魏凤万三罗秀熊
福萧曰贵萧胜雷天富萧文尹天受胡进保李銮
郑凤黄信刘胜殷醮仔甘奇余福童郭进福沈仕
英李洪珊许凤李景良江銮江仁李钦邓伦胡福
受谭黑仔赵正七朱环二邹秋狗陈良二聂景祥
魏仲华王福李寿余与王贯刘松牛才陈珂陈兴
陈钊刘添凤余似虎甘朴谢天凤郑贵沈昌容万
清向楚秀郭銮丁胜福万全龚受熊六保陈谏何
卷七 第 33b 页
晚仔王杰一王琪胡宣杨正曾受王凤王明雷清
皮志渊邹奎高溤轩四毛守松熊天祥李伯锦杨
子秀陈天一廖进禄魏绍魏天孙吴富陈昭弟李
伯奇姜福廖奇四夏䒶奇陈善五罗胜七郭谨罗
玺朱长子陈瑞竹汉王宽冮天友陈良善召一陈
子政庐萧胜马龙陈大伦陈子偷李钱陈九信徐
义徐钊刘仪熊孟华王尚文王天爵傅十二徐受
万奇赵仕奇郑朴冯轩二冯进禄周孟贞周江刘
朋唐朝贤欧阳南马兴周兴王毛子泰进兴罗兴
卷七 第 34a 页
李保一万元林三十八马爵张进孙高四谭受吴
万镗熊守贵钱龙胡通金万春曹太喻钦刘后
济胡二王世通魏友子杨章熊禄熊剋名童保子
余景陈四保许虎保熊受萧文荣杨廷贵罗富丁
关保江仕言刘贵丁朋欧阳正王引弟熊富唐天
禄王贵周受丘松胡秀李福洪江曾兴丘桂刘镇
邓山萧清夏胜四夏由孙甘继张锦谢鲁仙熊华
谢凤夏龙娄奇陆仲英余胜虎李进胡胜阮天祥
张全彭天祥洪经仔徐受乐福张奇冯进隆冯诏
卷七 第 34b 页
冯喜子杨烨揭文兴万孔湖易忠黄延曹天右徐
大贵萧曰高萧曰广李銮吴显二李贵陈英陈升
李胜祖萧天佐陆九成郭钦杨顺丁祖李万杜杨
銮袁富杨黄子吴文张銮方灿万天銮胡进童黄
胜德涂祖唐历所犯除不应轻罪外合依谋反知
情故纵者律斩决不待时但宁王平昔威恶惨毒
上下人心罔不震慑各犯从逆虽是可恶原情终
非得已及照南昌前卫军馀多系胁从被杀见今
军伍缺人合无将各犯免其前罪俱编发本卫永
卷七 第 35a 页
远充军庶使情法交申卫所填实呈详到臣参看
得裘良辅等俱曾从逆应该处斩但该司参称宁
王平昔威恶惨毒上下人心罔不震慑据法在所
难容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则失于轻处斩似伤于
重合无俯顺舆情乞 敕该部查照酌量或将各
犯免其死罪令其永远充军不惟情法得以两尽
抑且军伍不致缺人缘系恤重刑以实军伍事理
为此具本请 旨
  处置官员署印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卷七 第 35b 页
照得先因宁王图危 宗社兴兵作乱劫夺江西
都布按三司并南昌府县大小衙门印信臣随调
集各府官军民快于本年七月二十日攻复省城
当于府内搜获前项印信共计一百六颗到臣收
候已经捷报外今照宁王已擒馀党诛戮地方幸
已稍宁所有三司府县衙门俱系钱粮刑名军马
城池等项重务关涉匪轻况今兵乱之后人民困
苦不可一日缺官干办抚辑但三司等官俱系被
胁有罪人数若待别除官员到日非惟人心惶惑
卷七 第 36a 页
抑且事无统纪臣遵照钦奉 敕谕便宜事理将
三司印信布政司暂令布政使胡濂按察司暂令
按察使杨璋各戴罪护管随该新任参议周文光
按察使伍文定先后到任各已替管外其都司暂
令都指挥马骥提学道关防令副使唐锦南昌道
印信令佥事王畴南昌府印信令知府郑瓛南新
二县印信令知县陈大道郑公奇各戴罪暂且管
理外及照南昌前左二卫并各抚所衙门印信俱
各无官管理除用木匣收盛封发按察司仍候事
卷七 第 36b 页
宁有官之日该司径发掌管外缘系处置官员署
印以安地方事理为此具本题 知
  二乞便道省葬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照得先准吏部咨该臣奏称以父老祖丧屡疏乞
休未蒙 怜准近者奉 命扶疾赴闽意图了事
即从彼地冒罪逃归旬日之前亦已具奏不意行
至中途遭值宁府反叛系 国家大变臣子之义
不容舍之而去又阖省抚巡方面等官无一人见
在者天下事机间不容发故复忍死暂留于此而
卷七 第 37a 页
为牵制攻讨之图俟 命帅之至即从初心死无
所避臣思祖母自幼鞠育之恩不及一面为诀每
一号恸割裂昏殒日加尪瘠仅存残喘母丧权厝
祖墓之侧今葬祖母亦𣣔因此改葬臣父衰老日
甚近因祖丧哭泣过节见亦病卧苫庐臣今扶病
驱驰兵革往来于广信南昌之间广信去家不数
日𣣔从其地不时乘间抵家一哭略为经画葬事
一省父病臣区区报 国血诚上通于天不辞灭
宗之祸不避形迹之嫌冒非其任以勤 国难亦
卷七 第 37b 页
望 朝廷鉴臣此心不以法例绳縳使臣得少伸
乌鸟之痛臣之感恩死且图报抢攘哀控不知所
云等因具本奏奉 圣旨王守仁奉命巡视福建
行至丰城一闻宸濠反叛忠愤激烈即便倡率所
在官司起集义兵合谋剿杀气节可嘉已有 旨
着督兵讨贼兼巡抚江西地方所奏省亲事情待
贼平之日来说该部知道钦此备咨到臣除钦遵
外近照宁王逆党皆已仰赖 皇上神武庙堂神
算悉就擒获地方亦已平靖百姓室家相庆得免
卷七 第 38a 页
徵调之苦复有更生之乐莫不感激 洪恩沾被
德泽独臣以父病日深母丧未葬之故日夜哀苦
忧疾转剧犬马驱驰之劳不足齿录而乌鸟迫切
之情实可矜悯已蒙前 旨许待贼平之日来说
故敢不避斧钺复伸前请伏望 皇上仁覆曲成
容臣暂归田里一省父病经纪葬事臣不胜哀恳
苦切祈望之至
  处置从逆官员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㩀南昌府知府郑瓛
卷七 第 38b 页
自宁王贼中逃出投到本月二十六日又据领兵
官临江府知府戴德孺等临阵夺获先被宁王胁
去巡按监察御史王金户部公差主事金山左布
政使梁宸参政程杲按察使杨璋副使贺锐佥事
王畴潘鹏都指挥同知马骥许清都指挥佥事白
昂守备南赣都指挥佥事郏文并胁从用事参政
王纶及据先被胁从令赴九江用事佥事师夔先
被胁从贼败脱走镇守太监王宏各投送到臣照
得先因宁王宸濠于六月十四日杀害巡抚右副
卷七 第 39a 页
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将各官绑缚迫胁时臣奉
命福建勘事行至丰城闻变顾惟地方之责虽职
各有专而乱贼之讨实义不容避遂连夜奔还吉
安督同知府伍文定等调集南赣等府军兵捐躯
进剿至七月二十日攻破省城捣其巢穴随有被
胁在城右布政使胡濂参政刘斐参议许效廉副
使唐锦佥事赖凤都指挥佥事王纪各投首到臣
彼时军务方殷暂将各官省候督兵擒获宸濠并
逆党李士实刘吉凌十一等臣已先后具本奏报
卷七 第 39b 页
去后本年八月二十三日会集知府伍文定等将
各事情逐一研审得布政梁宸等各执称本年六
月十三日宁王生日延待各官酒席次日进府谢
酒不期宁王谋逆喝令官校多人将前各官并先
存后监故户部公差主事马思聪参议黄宏原任
参议今升陜西参政杨学礼等俱各背绑要杀当
将孙都御史许副使押出斩首其馀各官俱杻镣
发仪卫司等处监禁王纶留府用事知府郑瓛先
被宁王诬奏见监按察司瑞州府知府宋以方缘
卷七 第 40a 页
事在省本日俱拿监仪卫司差人将各衙门印信
搜夺入府后参议黄宏主事马思聪各不食相继
在监身故宁王差人入监疏放各官杻镣王畴郑
瓛二人不放本月二十一日将梁宸胡濂刘斐贺
锐各放回本司本日宁王传檄各处令人写成布
政司咨呈备云檄文转呈府部自将搜去印信印
使付与梁宸佥押梁宸不合畏死听从佥押讫本
月二十三日宁王告庙出师祭旗加授王纶赞理
军务与刘吉等一同领兵王纶不合畏死听从本
卷七 第 40b 页
日久差柴内官等带领人众将两司库内官银强
搬入府梁宸贺锐在司署印不合畏死不行阻当
本日将杨璋仍拘仪卫司各官改监湖东道本月
二十六七等日宁王差仪宾李琳等将伊收积米
榖给散省城军民以邀人心着令程杲潘鹏监放
各不合畏死到彼看放二十七日宁王因先遣承
奉屠钦等带领贼兵往攻南京各贼屯劄鄱阳湖
上久候宁王不出自行攻破南康九江掠取财物
二府人民走散宁王要得招抚以收人心押令师
卷七 第 41a 页
夔前去晓谕不合畏死往彼安抚本月二十八日
宁王因要起程往取南京恐省城变动𣣔结人心
又差伪千户朱真送银五百两与布政司梁宸胡
濂刘斐程杲许效廉各不合畏死暂收入巳又将
银七百两送按察司杨璋唐锦贺锐王畴师夔潘
鹏赖凤亦不合畏死暂收入巳又押令刘斐王玘
替伊巡守并押令许效廉赖凤替伊接管放粮各
不合畏死守城放米七月初一日差人将胡濂唐
锦送还本司杨学礼放令之任将梁宸程杲杨璋
卷七 第 41b 页
贺锐王畴潘鹏马骥许清白昂郏文郑瓛宋以方
胁拘上船随行分投差拨仪宾等官张嵩等带领
舍校看守又将银二百两差伪千户吴景贤分送
梁宸胡濂刘斐许效廉等及差万锐送银三百两
分送杨璋唐锦贺锐师夔潘鹏赖凤各又不合畏
死暂收入巳本月初八日至安庆见攻城不克因
潘鹏系安庆人差今逃引礼白泓押同潘鹏不合
畏死听从赍捧檄文到彼招降本月十五日宁王
因闻提督王都御史兵将至省回兵归救省城行
卷七 第 42a 页
至鄱阳湖地方屡战屡败至二十六日早蒙大兵
突至宁王被擒各官因得脱走前来知府宋以方
不知存亡等因随㨿布按二司呈开布政司梁宸
胡濂刘斐程斐许效廉按察使杨璋唐锦贺铳王
畴师夔潘鹏赖凤各令家人首送前银各在本司
贮库等因尤恐不的吊取见监擒获逆党刘吉屠
钦凌十一等各供称相同为照参政王纶胁受赞
理佥事潘鹏师夔被胁招降抚民情罪尤重王纶
师夔又该直隶湖广抚按等衙门各具本参 奏
卷七 第 42b 页
知府郑瓛已经别案问结奏请俱合候 命下之
日遵奉另行外参照布政梁宸参政刘斐程杲参
议许效廉副使贺锐佥事赖凤都指挥王玘或行
咨抚守或盘库放粮势虽由于迫胁事已涉于顺
从镇守太监王宏御史王金主事金山布政胡濂
按察使杨璋副使唐锦佥事王畴都指挥马骥许
清白昂郏文或被拘于城内或胁随于舟中事虽
涉于顺从势实由于迫胁以上各官甘被囚虏而
不能死忍受贼贿而不敢拒责以人臣守身之节
卷七 第 43a 页
皆巳不能无亏就其情罪轻重而言尚亦不能无
等伏愿 皇上大奋乾刚取其罪犯之显暴者明
正典刑以为臣子不忠之戒酌其心迹之堪悯者
量加黜谪以存罪疑惟轻之仁庶几奸䛕知警
国宪可明
  处置府县从逆官员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日该臣兴举义兵剿除逆
贼攻开省城本日进城之后随据都布按三司首
领等官邢清等南昌府等衙门同知等官何维周
卷七 第 43b 页
等各投首到臣于时逆贼未获军务方殷暂将各
官省候本月二十六日宸濠就縳逆党尽擒除已
奏报去后随拘邢清等到官审得各供称本年六
月十四日宁王谋反将镇巡三司等官俱各被绑
胁当将孙都御史许副使杀害随差人将南昌府
同知何维周通判张元澄检校曹楫南昌县知县
陈大道县丞王儒新建县知县郑公奇南浦驿驿
丞王洪南浦递运所大使张秀俱拿纽镣发监仪
卫司随将各官行李并各掌印俱搜检入府彼有
卷七 第 44a 页
邢清与本司都事翟瓒检校董俊理问张𥙿案牍
陈学司狱张达广济库大使胡玉副使姚麟织染
局大使秦尚夔副使戴瓛按察司经历尹鹍知事
张澍照磨雷燮都指挥使司断事章璠吏目周鹤
司狱沈海南昌前卫署指挥佥事夏继春经历周
孟礼镇抚忻伟吕升正副千户徐贤郑春张斌传
英唐荣杜昂李瀚陈伟姚钺吴耀百户徐隆陈韬
张纲王春龚升陈诏冯淮黄鉴李钦梅㮙茆富陈
瓒王升吕辅赵昂董钰姚芳刘璘李琇李祥陆奇
卷七 第 44b 页
南昌府儒学训导张桓瞿云汪潭税课司大使杨
纯广济仓大使左仪副使王大本李谱守支大使
卓文正陈琳副使邓谔李彬南昌县主簿张誉典
史方汝实儒学训导达宾新建县县丞刘万钟主
簿熊辟典史杨儒儒学训导区宾金清俱各闻风
逃躲不曾被拿后宁王临行将何维周等释放又
将知事张澍拘拿上船至今未知存亡本年七月
二十日蒙大兵征剿攻八省城邢清等方得奔走
军门投首等因据此除将各官羁候其镇巡并三
卷七 第 45a 页
司堂上官南昌府知府另巳参奏外参照邢清等
被执不死全无伏节之忠闻变即逃莫知讨贼之
义俱合重罪但责任既轻贼势复盛力难设施情
可矜悯合无行抚按衙门依律问拟以为将来之
戒惟复别有定夺
  收复九江南康参失事官员疏(十四年九/月初十日)
据委官江西抚州府知府陈槐饶州府知府林城
建昌府知府曾玙广信府知府周朝佐各呈先因
宁王谋反奉臣案验备㣔各府起兵擒剿各遵依
卷七 第 45b 页
先后会集市汊等处刻期破城之后又奉臣牌照
得九江南康二府先被宁王攻破分留逆党据守
城池西扼湖兵之应援南遏我师之追蹑仰赖
宗杜威灵幸已克复省城除遣知府伍文定邢珣
徐琏戴德孺分布哨道邀击宁贼务在得获所据
逆党占据府县应合分兵剿复牌仰知府陈槐林
珹前去九江曾玙周朝佐前去南康相机行事务
要攻复城池以扼贼人之咽喉平靖反侧以剪逆
党之羽翼居民人等不幸被胁或因而逃窜者就
卷七 第 46a 页
行出给告示分投抚谕使各回生理务将人民加
意赈恤激以忠义抚以宽仁权举有司之职以理
庶事查处仓库之积以足军资一面分兵邀诱宁
贼毋令东下仍备查各官弃城逃走致贼焚掠屠
戮之故具由回报以凭参拿究治等因依奉陈槐
选带知县傅南乔陶谔等林珹选带知县马津赵
荣显等曾玙选带检校典节知县余莹县丞陈全
等周朝佐选带知县谭缙杜民表等各兵快一千
馀名由水路分哨剿贼十月二十四等日宁贼回
卷七 第 46b 页
援省城舟至鄱阳湖等处与吉赣等官兵相遇大
战职等各行领兵连日在湖策应与贼对敌抚州
府官兵擒斩贼犯共二百九十馀名颗饶州府擒
斩贼犯共五百馀名颗建昌府擒斩贼犯共四百
八十馀名颗广信府擒斩贼犯共五百馀名颗陆
续各解本院转送监察御史谢源伍希儒处覈实
处决审发讫各官随各统兵直至九江南康府地
方照臣牌内行事知府陈槐林珹呈称先该九江
兵备副使曹雷同该府知府汪颖等亦行督发瑞
卷七 第 47a 页
昌等县兵快与同九江卫掌印指挥刘勋等收召
操军前来声复城池被贼探知官兵齐集先行望
风逃遁九江军兵至城守劄仍又分兵追至湖口
等处剿杀贼党职等入城抚回逃窜男妇万馀名
口复业生理会案行拘九江府卫里老旗军查访
得副使曹雷先于六月初二日带同通判张云鹏
前往彭泽县水次兑粮知府汪颖先因疟痢兼以
母病不能视事于十五日暂将印信牒行推官陈
深署掌库藏未经交盘至十七日丑时德化县老
卷七 第 47b 页
人罗伦口报宁王谋反杀害巡抚等官彼有汪颍
会同陈深并刘勋等点集城内官军机兵火夫上
城照依原分南门迤东由盘石门福星门城上朵
子军卫把守南门迤西由湓浦门至望京门城上
朵子有司把守东门把守官指挥丁睿等三十四
员南门把守官指挥萧纲等二十一员西门把守
官指挥孙璋等二十员九江门把守官指挥董方
等十二员福星北门把守官指挥李泮等十八员
共一百零五员该卫军人先因放操回屯数多一
卷七 第 48a 页
时不能齐集十八日卯时逆党涂承奉等领船二
百馀只装载兵至福星北门外劄营就临城下喝
叫开门指挥李泮等不从各贼忿怒分兵烧毁西
门外军民房屋浔阳驿官厅等处杀死虏来四人
临门祭旗随用铳炮火枪火箭等器并力攻打至
辰时贼遂梯援上城泮等俱各逃散被贼将锁钥
打脱拥入口称省城南康等府俱已收服巡抚等
官俱各被害官民不必逃散只将印信来降时汪
颖陈深刘勋等俱在各把门守因见力不能支同
卷七 第 48b 页
德化县知县徐志道并前各门把守指挥千户镇
抚及府县儒学训导仓埸局务大小官员各怀印
信从南门逃避去讫内九江卫左千户所百户白
升马贵各遗失本所铜印一颗随被各贼将大盈
库银九千一百七十两零德化县寄库银二百六
十三两零湖口县寄库银四百五十九两零钞厂
寄库银三千馀两司狱司囚重犯十二名轻犯二
十九名广盈仓粮米二千四百四十石零尽行劫
取释放又将军器库盔甲刀鎗劫去共一十一万
卷七 第 49a 页
九千二百二十四件九江卫被贼劫去军器二千
六百三十九件演武𠫇军器一万六百三十件并
响器八十馀件镇抚监贼犯蔡日奇等七名尽行
劫取释放及烧毁大哨船五只军舍房屋七十六
间驾去大哨船二只小哨船十一只德化县被贼
将县库银共三百二两零预备仓稻榖一万七千
二百石零县监轻重囚犯二十名尽行劫放及烧
毁官民房屋七百五十九间杀死男妇一十五名
浔阳驿被贼烧毁官厅一座耳房二间及站船铺
卷七 第 49b 页
陈等物惟指挥刘勋将兵备衙门赏功支剩银三
十两六钱及赃罚银三十二两并运军行粮折银
二十九两六钱收贮私家捏开在卫被劫事涉侵
欺及查九江府钞厂寄库银两行拘库子皮廷贵
等审供侵分料银一千一百零六两四钱情由在
官将各犯送府监候拘齐未到人犯追问回报及
查得佥事师夔持奉伪檄前至九江安抚因见府
卫等官不从伪命驾船去讫续查得该俯所属湖
口县于六月十七日西时被逆党熊内官等押兵
卷七 第 50a 页
到县因无城池知县章玄梅等带印暂避县后岭
背集兵次日对敌杀死逆党魏清等被贼杀死民
快壮丁共一百二十名杀死居民一十一名放出
县监重囚三名轻犯一十一名烧毁房屋二十间
民房一千八百三十五间本县官库银两先已窖
藏及各衙门印信俱各见在止被劫去在仓米一
百五十九石在库皮盔铁铳弓弩三百件铁弹子
三十二斤及衣服靴钞等物并将远近年分卷册
俱各毁坏彭泽县于六月十八日卯时被贼蜂拥
卷七 第 50b 页
上街延烧房屋吏舍一百馀间并无掳掠男妇当
有知县潘琨督同巡捕官兵守保印信仓库钱粮
文卷俱全德化县于六月十七日被从逆护卫指
挥丁纲等统带旗校到屯点取军丁致被惊散乡
村男妇该县严督兵快人等保守城池俱各无虞
除重复查勘明白将湖口彭泽二县被害人民行
令该府斟酌被害重轻将见在钱粮加意赈恤其
德化县被害之家缘无钱可支已行该府径申本
院请发钱粮赈恤使被害残民得以存济职等仍
卷七 第 51a 页
行多方抚谕激以忠义戒以勤俭人皆感服遵听
遂有更生之乐等因又据知府曾玙周朝佐呈称
查勘得南康府六月十六日夜被贼船一千馀只
冲入本府彼有该府通判俞椿推官王诩公出未
回知府陈霖同知张禄通判蔡让因见城池新筑
未完民兵寡少同附郭星子县掌印佐贰并府县
儒学仓场局务等官各带卬信潜避庐山贼遂入
城杀死官舍民快刘大等一十二名被搬劫府库
金一两五钱零紫阳遗惠仓原贮榖一千七石零
卷七 第 51b 页
劫放府狱重轻囚犯一百一十一名烧毁六房卷
宗黄册及掠劫居民房屋家财知府陈霖等潜住
各乡集兵陆续擒斩贼犯共二百三十馀名颗至
二十七日馀贼五百馀人奔来河下知府陈霖同
州县各官督兵擒斩贼犯一百馀名颗适遇委官
知府曾玙周朝佐各带官兵自王家渡一路追贼
到府恊力剿杀各起馀贼又擒杀贼共三百三十
馀名颗各解审讫查得星子县知县王渊之被贼
追跌致死署印县丞曹时中当将印信付与吏熊
卷七 第 52a 页
正背负同主簿杨本禄俱入庐山曹时中逃躲不
知去向兵快胡碧玉等五名被贼杀死及劫虏居
民男妇徐仲德等五十八名口焚烧房屋并劫掠
居民共五百三十六人家劫放狱囚弓正道等四
十四名县廊库银九十七两零及赃物钞贯俱被
劫去止有银二百一十三两四钱八分系库子戴
汶泗收藏回家首出还官陆续擒获贼犯颜济等
二十名又查得都昌县原无城池闻贼入境署印
主簿王鼎典史王仲祥率兵迎敌保守仓库俱不
卷七 第 52b 页
曾被劫被贼杀死渰死兵快居民段容等三十一
名焚烧劫掠居民共一千二百一十六家又查建
昌县原无城池逆党仪宾李世英等带领贼兵三
百馀名来县知县方铎县丞钱惠主簿王钺同儒
学教谕唐汶等见势不敌各带印信潜避集兵当
被李世英将狱禁囚犯熊澄等八十四名尽行劫
放并无劫掠焚烧仓库钱粮官民房屋随被方铎
陆续擒获李世英等一百七十五名口解报讫又
查访勘得安义县新创城池未完被逆党旗校火
卷七 第 53a 页
信等领兵到县将官厅烧毁三间六房文卷俱被
弃毁知县王轼因见贼势众多退避集兵主簿董
国宣因男董茂隆投入宁府惧罪逃走儒学训导
陈仕端等亦随县官避出其仓库狱禁居民房屋
俱不曾被焚劫王轼同各官前后领兵擒斩贼共
一千馀名颗转解讫抚回南康府各属县复业逃
民一万二千四百馀家遵奉通行各属暂令管事
及赈恤事宜另行申请等因各呈到臣会同各官
访勘相同臣等议得九江南康府卫所县大小官
卷七 第 53b 页
员均有守土之寄俱犯失事之律𣣔将各官通革
管事待罪缘地方残破之馀又系朝 觐年分无
官可委更代姑从权宜暂行管事其各府县被害
人民并缺乏军资已于先取见在钱粮内量数查
发前去赈给外参照九江地方当水陆之冲据湖
湘之要 朝廷以其控带南圻屏蔽江右实为要
地故既有府卫之守又特为兵备之设其城池三
面临水地势四围险固平时守备若严临变必难
骤破各该守备官员安于承平宽纵军士虽预知
卷七 第 54a 页
贼报而仓惶无备及一闻贼至而望风奔走指挥
刘勋除监守自盗官钱外与李泮等弃城先遁致
贼残破知府汪颍推官陈深知县徐志道等因见
守战无兵亦各怀印逃难百户白升等一印不保
安望守城副使曹雷职专兵备防守不严虽城破
之日偶幸不与而失事之责终为有因再照南康
地方固称土瘠民稀然亦负山阻水虽新创之城
尚尔脩筑未完而守土之职惟当效死勿去该府
知府陈霖同知陈禄通判蔡让星子县主簿杨永
卷七 第 54b 页
禄等畏缩无备逃难弃城湖口建昌二县知县章
玄梅方铎闻贼先遁致残县治安义县知县王轼
贼党在境不知先事之图后虽有功无救地方之
变彭泽县知县潘琨都昌县主簿王鼎等印信仓
库虽获无虞而都昌被贼杀死兵快彭泽被贼烧
劫居民失事之责亦有攸归星子县县丞曹时中
安义县主簿董国宣一则脱逃不首一则纵子投
贼至于各该府县首领儒学仓场局务等官虽无
守土之责俱有弃职之罪以上各官求情固有轻
卷七 第 55a 页
重揆义俱犯宪条虽有后获之功难掩先失之罪
及照近年以来士气不振兵律欠严盖由姑息屡
行激励之方不立规利避害者获免委身效职者
难容是以偷靡成习节义鲜彰伏望 皇上大奋
乾刚肃清纲纪乞 敕法司参详情罪轻重通将
各官究治如律虽或量功末减亦必各示惩创庶
有作新之机足为将来之警
卷七 第 55b 页
卷七 第 1a 页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七
  文录(四)序 记 说
  别三子序(丁卯)
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
训诂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
有志之士思起而兴之然卒徘徊嗟咨逡巡而不
振因弛然自废者亦志之弗立弗讲于师友之道
也夫一人为之二人从而翼之已而翼之者益众
焉虽有难为之事其弗成者鲜矣一人为之三人
卷七 第 1b 页
从而危之己而危之者益众焉虽有易成之功其
克济者亦鲜矣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
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自予始知学即
求师于天下而莫予诲也求友于天下而与予者
寡矣又求同志之士二三子之外邈乎其寥寥也
殆予之志有未立邪盖自近年而又得蔡希颜朱
守中于山阴之白洋得徐曰仁于馀姚之马堰曰
仁予妹婿也希颜之深潜守中之明敏曰仁之温
恭皆予所不逮三子者徒以一日之长视予以先
卷七 第 2a 页
辈予亦居之而弗辞非能有加也姑𣣔假三子者
而为之證遂忘其非有也而三子者亦姑欲假予
而存师友之饩羊不谓其不可也当是之时其相
与也亦渺乎难哉予有归隐之图方将与三子就
云霞依泉石追濂洛之遗风求孔颜之真趣洒然
而乐超然而游忽焉而忘吾之老也今年三子者
为有司所选一举而尽之何予得之之难而有司
者袭取之之易也予未暇以得举为三子喜而先
以失助为予憾三子亦无喜于其得举而方且戚
卷七 第 2b 页
于其去予也漆雕开有言吾斯之未能信斯三子
之心欤曾点志于咏歌浴沂而夫子喟然与之斯
予与三子之冥然而契不言而得之者欤三子行
矣遂使举进士任职就列吾知其能也然而非所
𣣔也使遂不进而归咏歌优游有日吾知其乐也
然而未可必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违其所
乐而投之于其所不𣣔所以衡心拂虑而增其所
不能是玉之成也其在玆行欤三子则焉往而非
学矣而予终寡于同志之助也三子行矣沉潜刚
卷七 第 3a 页
克高明柔克非箕子之言乎温恭亦沉潜也三子
识之焉往而非学矣苟三子之学成虽不吾迩其
为同志之助也不多乎哉增城湛原明宦于京师
吾之同道友也三子往见焉犹吾见也巳
  赠林以吉归省序(辛未)
阳明子曰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
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
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见也轮裘巫医
遍天下求圣人之学者间数百年而弗一二见为
卷七 第 3b 页
其事之难欤亦其志之难欤弗志其事而能有成
者吾亦未之见也林以吉将求圣人之事过予而
论学予曰子盍论子之志乎志定矣而后学可得
而论子闽也将闽是求而予言子以越之道路弗
之听也予越也将越是求而子言予以闽之道路
弗之听也夫久溺于流俗而骤语以求圣人之事
其始也必将有自馁而不敢当已而旧习牵焉又
必有自眩而不能决已而外议夺焉又必有自沮
而或以懈夫馁而求有以胜之眩而求有以信之
卷七 第 4a 页
沮而求有以进之吾见立志之难能也巳志立而
学半四子之言圣人之学备矣苟志立而于是乎
求焉其切磋讲明之益以吉自取之尚其有穷也
哉见素先生子诸父也子归而以予言正之且以
为何如
  送宗伯乔白岩序(辛未)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奕食忘味
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
卷七 第 4b 页
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
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
而鸠焉研众史覈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
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
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奕吾悔焉文词吾愧焉
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奕
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
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
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奕而
卷七 第 5a 页
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
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
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
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
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
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
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
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
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
卷七 第 5b 页
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
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
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赠王尧卿序(辛未)
终南王尧卿为諌官三月以病致其事而去交游
之赠言者以十数而犹乞言于予甚哉吾党之多
言也夫言日茂而行益荒吾𣣔无言也久矣自学
术之不明世之君子以名为实凡今之所谓务乎
其实皆其务乎其名者也可无察乎尧卿之行人
卷七 第 6a 页
皆以为高矣才人皆以为美矣学人皆以为博矣
是可以无察乎自喜于一节者不足与进于全德
之地求免于乡人者不可以语于圣贤之途气浮
者其志不确心粗者其造不深外誇者其中日陋
已矣吾恶夫言之多也虎谷有君子类无言者尧
卿过焉其以予言质之
  别张常甫序(辛未)
太史张常甫将归省告别于司封王某曰期之别
也何以赠我乎某曰处九月矣未尝有言焉期之
卷七 第 6b 页
别又多乎哉常甫曰斯邦期之过也虽然必有以
赠我某曰工文词多论说广探极览以为博也可
以为学乎常甫曰知之辩名物考度数释经正史
以为密也可以为学乎常甫曰知之整容色脩辞
气言必信动必果谈说仁义以为行也可以为学
乎常甫曰知之曰去是三者而恬淡其心专一其
气廓然而虚湛然而定以为静也可以为学乎常
甫默然良久曰亦知之某曰然知之古之君子惟
有所不知也而后能知之后之君子惟无所不知
卷七 第 7a 页
是以容有不知也夫道有本而学有要是非之辩
精矣义利之间微矣斯吾未之能信焉曷亦姑无
以为知之也而姑疑之而姑思之乎常甫曰唯吾
姑无以为知之而姑疑之而姑思之期而见吾有
以复于子
  别湛甘泉序(壬申)
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曾子唯一贯之旨传之孟
轲终又二千馀年而周程续自是而后言益详道
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而事于外者益繁
卷七 第 7b 页
以难盖孟氏患杨墨周程之际释老大行今世学
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
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其能有
若墨氏之兼爱者乎其能有若杨氏之为我者乎
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净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
乎吾何以杨墨老释之思哉彼于圣人之道异然
犹有自得也而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誇俗诡心
色取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
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词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
卷七 第 8a 页
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
圣人之学遂废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词章
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者
之过欤夫杨墨老释学仁义求性命不得其道而
偏焉固非若今之学者以仁义为不可学性命之
为无益也居今之时而有学仁义求性命外记诵
辞章而不为者虽其陷于杨墨老释之偏吾犹且
以为贤彼其心犹求以自得也夫求以自得而后
可与之言学圣人之道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
卷七 第 8b 页
者二十年而始究心于老释赖天之灵因有所觉
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顾一二同志
之外莫予翼也岌岌乎仆而后兴晚得友于甘泉
湛子而后吾之志益坚毅然若不可遏则予之资
于甘泉多矣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
知其知者且疑其为禅诚禅也吾犹未得而见而
况其所志卓尔若此则如甘泉者非圣人之徒欤
多言又乌足病也夫多言不足以病甘泉与甘泉
之不为多言病也吾信之吾与甘泉友意之所在
卷七 第 9a 页
不言而会论之所及不约而同期于斯道毙而后
巳者今日之别吾容无言夫惟圣人之学难明而
易惑习俗之降愈下而益不可回任重道远虽已
无俟于言顾复于吾心若有不容巳也则甘泉亦
岂以予言为缀乎
  别方叔贤序(辛未)
予与叔贤处二年见叔贤之学凡三变始而尚辞
再变而讲说又再变而慨然有志圣人之道方其
辞章之尚于予若冰炭焉讲说矣则违合者半及
卷七 第 9b 页
其有志圣人之道而沛然于予同趣将遂去之西
樵山中以成其志叔贤亦可谓善变矣圣人之学
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予始与叔贤为僚叔贤
以郎中故事位吾上及其学之每变而礼予日恭
䘚乃自称门生而待予以先觉此非脱去世俗之
见超然于无我者不能也虽横渠子之勇彻皋比
亦何以加于此独愧予之非其人而何以当之夫
以叔贤之善变而进之以无我之勇其于圣人之
道也何有斯道也绝响于世馀三百年矣叔贤之
卷七 第 10a 页
美有若是是以乐为吾党道之
  别王纯甫序(辛未)
王纯甫之掌教应天也阳明子既勉之以孟氏之
言纯甫谓未尽也请益曰道未之尝学而以教为
职鳏官其罪矣敢问教何以哉阳明子曰其学乎
尽吾之所以学者而教行焉耳曰学何以哉曰其
教乎尽吾之所以教者而学成焉耳古之君子有
诸巳而后求诸人也曰刚柔淳漓之异质矣而尽
之我教其可一乎曰不一所以一之也天之于物
卷七 第 10b 页
也巨微脩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惟技也亦然
弓冶不相为能而其足于用亦一也匠斲也陶垣
也圬墁也其足以成室亦一也是故立法而考之
技也各诣其巧矣而同足于用因人而施之教也
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仲尼之答仁孝也孟氏
之论货色也可以观教矣曰然则教无定法乎昔
之辩者则何严也曰无定矣而以之必天下则弓
焉而冶废匠焉而陶圬废圣人不欲人人而圣之
乎然而质人人殊故辩之严者曲之致也是故或
卷七 第 11a 页
失则隘或失则支或失则流矣是故因人而施者
定法矣同归于善者定法矣因人而施质异也同
归于善性同也夫教以复其性而巳由尧舜而来
未之有改而谓无定乎
  别黄宗贤归天台序(壬申)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
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心犹
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孔子
告颜渊克巳复礼为仁孟轲氏谓万物皆备于我
卷七 第 11b 页
反身而诚夫巳克而诚固无待乎其外也世儒既
叛孔孟之说昧于大学格致之训而徒务博乎其
外以求益乎其内皆入污以求清积垢以求明者
也弗可得已守仁幼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
年疾疚之馀求诸孔子子思孟轲之言而恍若有
见其非守仁之能也宗贤于我自为童子即知弃
去举业励志圣贤之学循世儒之说而穷之愈勤
而益难非宗贤之罪也学之难易失得也有原吾
尝为宗贤言之宗贤于吾言犹渴而饮无弗入也
卷七 第 12a 页
每见其溢于面今既豁然吾党之良莫有及者谢
病去不忍予别而需予言夫言之而莫予听倡之
而莫予和自今失吾助矣吾则忍于宗贤之别而
容无言乎宗贤归矣为我结庐天台雁荡之间吾
将老焉终不使宗贤之独往也
  赠周莹归省序(乙亥)
永康周莹德纯尝学于应子元忠既乃复见阳明
子而请益阳明子曰子从应子之所来乎曰然应
子则何以教子曰无他言也惟日诲之以希圣希
卷七 第 12b 页
贤之学毋溺于流俗且曰斯吾所尝就正于阳明
子者也子而不吾信则盍亲往焉莹是以不远千
里而来谒曰子之来也犹有所未信乎曰信之曰
信之而又来何也曰未得其方也阳明子曰子既
得其方矣无所事于吾周生悚然有间曰先生以
应子之故望卒赐之教阳明子曰子既得之矣无
所事于吾周生悚然而起茫然有间曰莹愚不得
其方先生毋乃以莹为戏莹䘚赐之教阳明子曰
子之自永康而来也程几何曰千里而遥曰远矣
卷七 第 13a 页
从舟乎曰从舟而又登陆也曰劳矣当兹六月亦
暑乎曰途之暑特甚也曰难矣具资粮从童仆乎
曰中途而仆病乃舍贷而行曰玆益难矣曰子之
来既远且劳其难若此也何不遂返而必来乎将
亦无有强子者乎曰莹至于夫子之门劳苦艰难
诚乐之宁以是而遂返又俟乎人之强之也乎曰
斯吾之所谓子之既得其方也子之志𣣔至于吾
门也则遂至于吾门无假于人子而志于圣贤之
学有不至于圣贤者乎而假于人乎子之舍舟从
卷七 第 13b 页
陆捐仆贷粮冒毒暑而来也则又安所从受之方
也生跃然起拜曰玆乃命之方也已抑莹由于其
方而迷于其说必俟夫子之言而后跃如也则何
居阳明子曰子未睹乎爇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
足矣乃得水而遂化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
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之再见
  赠林典卿归省序(乙亥)
林典卿与其弟游于大学且归辞于阳明子曰元
叙尝闻立诚于夫子矣今兹归敢请益阳明子曰
卷七 第 14a 页
立诚典卿曰学固此乎天地之大也而星辰丽焉
日月明焉四时行焉引类而言之不可穷也人物
之富也而草木蕃焉禽兽群焉中国夷狄分焉引
类而言之不可尽也夫古之学者殚智虑弊精力
而莫究其绪焉靡昼夜极年岁而莫竟其说焉析
蚕丝擢牛尾而莫既其奥焉而曰立诚立诚尽之
矣乎阳明子曰立诚尽之矣夫诚实理也其在天
地则其丽焉者则其明焉者则其行焉者则其引
类而言之不可穷焉者皆诚也其在人物则其蕃
卷七 第 14b 页
焉者则其群焉者则其分焉者则其引类而言之
不可尽焉者皆诚也是故殚智虑弊精力而莫究
其绪也靡昼夜极年岁而莫竟其说也析蚕丝擢
牛尾而莫既其奥也夫诚一而已矣故不可复有
所益益之是为二也二则伪故诚不可益不可益
故至诚无息典卿起拜曰吾今乃知夫子之教若
是其要也请终身事之不敢复有所疑阳明子曰
子归有黄宗贤氏者应元忠氏者方与讲学于天
台雁荡之间倘遇焉其遂以吾言谂之
卷七 第 15a 页
  赠陆清伯归省序(乙亥)
陆清伯澄归归安与其友二三子论绎所学赠处
焉二三子或曰清伯之学日进矣始吾见清伯其
气扬扬然若浮云其言滔滔然若流波今而日默
默尔日慊慊尔日雍雍尔日休休尔有大径庭焉
以是知其进也或曰清伯始见夫子一月一至既
而旬一至又既而五六日三四日而一至又既而
迁居于夫子之傍后乃请于夫子扫庾下之室而
旦暮侍焉夫德莫淑于尊贤学莫遄于亲师故趋
卷七 第 15b 页
权门者日进于势游市肆者日进于利清伯于夫
子之道日加亲附焉吾未遑其他即是可以知其
学之进也矣清伯曰有是哉澄则以为日退也澄
闻夫子之教而茫然已而歆然忽耿然而疑已而
大疑焉又闪然大骇乃忽闯然若有睹也当是时
则亦几有所益矣自是且数月盖悠焉游焉业不
加脩焉反而求焉伥伥然颓颓然昏蔽扩而愈进
私累息而愈兴众妄攻而愈固如上滩之舟屡失
屡下力挽而不能前以为日退也明日又辞于阳
卷七 第 16a 页
明子二三子偕焉各言其所以阳明子曰其然乎
其然乎谓已为日退者进脩之励善日进矣谓人
为日进者与人为善者其善亦日进矣虽然谓已
为日退也而意阻焉能无日退乎谓人为日进也
而气歉焉亦能无日退乎斯又进退之机吉凶之
所由分也可无慎乎
  赠周以善归省序(乙亥)
江山周以善究心格物致知之学有年矣苦其难
而不能有所进也闻阳明子之说而异之意其或
卷七 第 16b 页
有见也就而问之闻其说戚然若有所省归求其
故而不合则迟疑旬日又往闻其说则又戚然若
有所省归求其故而不合则又迟疑者旬日如是
往复数月求之既无所获去之又弗能也乃往告
之以其故阳明子曰子未闻昔人之论奕乎奕之
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亦不可以得也今子
入而闻吾之说出而有鸿鹄之思焉亦何怪乎勤
而弗获矣于是退而斋洁而以弟子之礼请阳明
子与之坐盖默然良久乃告之以立诚之说耸然
卷七 第 17a 页
若仆而兴也明日又言之加密焉證之以大学明
日又言之加密焉證之以论孟明日又言之加密
焉證之以中庸乃跃然喜避席而言曰积今而后
无疑于夫子之言而后知圣贤之教若是其深切
简易也而后知所以格物致知以诚吾之身吾喜
焉吾悔焉十年之攻徒以毙精神而乱吾之心术
也悲夫积将以夫子之言告同志俾及时从事于
此无若积之底于悔也庶以报夫子之德而无负
于夫子之教居月馀告归阳明子叙其言以遗之
卷七 第 17b 页
使无忘于得之之难也
  赠郭善甫归省序(乙亥)
郭子自黄来学踰年而告归曰庆闻夫子立志之
说亦既知所从事矣今玆将远去敢请一言以为
夙夜勖阳明子曰君子之于学也犹农夫之于田
也既善其嘉种矣又深耕易耨去其蝥莠时其灌
溉早作而夜思皇皇惟嘉种之是忧也而后可望
于有秋夫志犹种也学问思辩而笃行之是耕耨
灌溉以求于有秋也志之弗端是荑稗也志端矣
卷七 第 18a 页
而功之弗继是五榖之弗熟弗如荑稗也吾尝见
子之求嘉种矣然犹惧其或荑稗也见子之勤耕
耨矣然犹惧其荑稗之弗如也夫农春种而秋成
时也由志学而至于立自春而徂夏也由立而至
于不惑去夏而秋矣已过其时犹种之未定不亦
大可惧乎过时之学非人一己百未之敢望而犹
或作辍焉不亦大可哀乎从吾游者众矣虽开说
之多未有出于立志者故吾于子之行卒不能舍
是而别有所说子亦可以无疑于用力之方矣
卷七 第 18b 页
  赠郑德夫归省序(乙亥)
西安郑德夫将学于阳明子闻士大夫之议者以
为禅学也复已之则与江山周以善者姑就阳明
子之门人而考其说若非禅者也则又姑与就阳
明子亲听其说焉盖旬有九日而后释然于阳明
子之学非禅也始具弟子之礼师事之问于阳明
子曰释与儒孰异乎阳明子曰子无求其异同于
儒释求其是者而学焉可矣曰是与非孰辨乎曰
子无求其是非于讲说求诸心而安焉者是矣曰
卷七 第 19a 页
心又何以能定是非乎曰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口
之于甘苦也与易牙同目之于妍媸也与离娄同
心之于是非也与圣人同其有昧焉者其心之于
道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然后私
得而蔽之子务立其诚而已子惟虑夫心之于道
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而何虑夫
甘苦妍媸之无辩也乎曰然则五经之所载四书
之所传其皆无所用乎曰孰为而无所用乎是甘
苦妍媸之所在也使无诚心以求之是谈味论色
卷七 第 19b 页
而已也又孰从而得甘苦妍媸之真乎既而告归
请阳明子为书其说遂书之
  紫阳书院集序(乙亥)
豫章熊侯世芳之守徽也既敷政其境内乃大新
紫阳书院以明朱子之学萃七校之秀而躬教之
于是校士程曾氏采摭书院之兴废为集而弁以
白鹿之规明政教也来请予言以谂多士夫为学
之方白鹿之规尽矣警劝之道熊侯之意勤矣兴
废之故程生之集备矣又奚以予言为乎然予闻
卷七 第 20a 页
之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于其本而泛焉以从事高
之而虚无卑之而支离终亦流荡失宗劳而无得
矣是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
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孟氏所谓学问之道
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一言以蔽之故博学者
学此者也审问者问此者也慎思者思此者也明
辩者辩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心外无事心外
无理故心外无学是故于父子尽吾心之仁于君
臣尽吾心之义言吾心之忠信行吾心之笃敬惩
卷七 第 20b 页
心忿窒心𣣔迁心善改心过处事接物无所往而
非求尽吾心以自慊也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
者其培拥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
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耳矣朱子白鹿之规首之以
五教之目次之以为学之方又次之以处事接物
之要若各为一事而不相蒙者斯殆朱子平日之
意所谓随事精察而力行之庶几一旦贯通之妙
也欤然而世之学者往往遂失之支离琐屑色庄
外驰而流入于口耳声利之习岂朱子之教使然
卷七 第 21a 页
哉故吾因诸士之请而特原其本以相勖庶几乎
操存讲习之有要亦所以发明朱子未尽之意也
  朱子晚年定论序(戊寅)
洙泗之传至孟子而息千五百馀年濂溪明道始
复追寻其绪自后辩析日详然亦日就支离决裂
旋复湮晦吾尝深求其故大抵皆世儒之多言有
以乱之守仁蚤岁业举溺志辞章之习既乃稍知
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挠疲尔茫无可入因
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
卷七 第 21b 页
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阙漏
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
困动心忍性之馀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
證诸六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之海也然后
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而世之儒者妄开窦径蹈
荆棘随坑堑究其为说反出二氏之下宜乎世之
高明之士厌此而趋彼也此岂二氏之罪哉间尝
以此语同志而闻者竞相非议自以为立异好奇
虽每痛反深抑务自搜剔斑瑕而愈益精明的确
卷七 第 22a 页
洞然无复可疑独于朱子之说有相牴牾恒疚于
心切疑朱子之贤而岂其于此尚有未察及官留
都复取朱子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固巳
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
不可胜赎世之所传集注或问之类乃其中年未
定之说自咎以为旧本之误思改正而未及而其
诸语类之属又其门人挟胜心以附巳见固于朱
子平日之说犹有大相缪戾者而世之学者局于
见闻不过持循讲习于此其于悟后之论槩乎其
卷七 第 22b 页
未有闻则亦何怪乎予言之不信而朱子之心无
以自暴于后世也乎予既自幸其说之不缪于朱
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然且慨夫世之学
者徒守朱子中年未定之说而不复知求其晚岁
既悟之论竞相呶呶以乱正学不自知其巳入于
异端辄采录而裒集之私以示夫同志庶几无疑
于吾说而圣学之明可冀矣
  别梁日孚序(戊寅)
圣人之道若大路虽有跛蹩行而不巳朱有不至
卷七 第 23a 页
而世之君子顾以为圣人之异于人若彼其甚远
也其为功亦必若彼其甚难也而浅易若此岂其
可及乎则从而求之艰深恍愡溺于支离骛于虚
高率以为圣人之道必不可至而甘于其质之所
便日以沦于污下有从而求之者竞相嗤讪曰狂
诞不自量者也呜呼其弊也亦岂一朝一夕之故
哉孟子云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
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世之人
不知咎其不为而归咎于其不能其亦不思而巳
卷七 第 23b 页
矣进士梁日孚携家谒选于京过赣停舟见予始
与之语移时而别明日又来与之语日昃而别又
明日又来日入而未忍去又明日则假馆而请受
业焉同舟之人强之北者开譬百端日孚皆笑而
不应莫不嚣且异其最亲爱者曰子有万里之行
戒僮仆聚资斧具舟楫又挈其家室经营阅岁而
始就道行未数百里而中止此不有大苦必有大
乐者乎子亦可以语我乎日孚笑曰吾今则有大
苦亦诚有大乐者然未易以语子也子见病狂丧
卷七 第 24a 页
心者乎方其昏逸瞆乱赴汤火蹈荆棘莫不恬然
自信以为是也比遇良医沃之以清冷之浆而投
之以神明之剂始苏然以醒告之以其向之所为
又始骇然以苦示之以其所从归之途又始欣然
以喜且恨遇斯人之晚也彼病狂不复者反从而
哂唁之以为是变其常今吾与子之事亦何以异
于此矣居无何予以军旅之役出而远日孚者且
两月谓日孚既去矣及旋而日孚居然以待既以
委其资斧于逆旅归其家室于故乡泊然而乐若
卷七 第 24b 页
将终身焉扣其学日有所明而月有所异矣然后
益叹圣人之学非夫自暴自弃未有不可由之而
至而日孚出于流俗殆孟子所谓豪杰之士者矣
复留馀三月其母使人来谓曰姑北行以毕吾硕
然后从尔所好知日孚者亦交以是劝日孚请曰
焯焉能一日而去夫子将复赴汤火蹈荆棘矣予
曰其然哉子以圣人之道为有方体乎为可拘之
以时限之以地乎世未有既醒之人而复赴汤火
蹈荆棘者子务醒其心毋徒汤火荆棘之为惧日
卷七 第 25a 页
孚良久曰焯近之矣圣人之道求之于心故不滞
于事出之以理故不泥于物根之以性故不拘以
时动之以神故不限以地苟知此矣焉往而非学
也奚必恒于夫子之门乎焯请暂辞而北疑而复
求正予莞尔而笑曰近之矣近之矣
  大学古本序(戊寅)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
意之极止至善而巳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
正心复其体也脩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谓之明
卷七 第 25b 页
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本
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致
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
亦无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
知之实也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
之谓止至善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
辞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是故不务于诚意而
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
卷七 第 26a 页
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
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
补之以传而益离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
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
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
致知焉尽矣
  礼记纂言序(庚辰)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维天之命
于穆不已而其在于人也谓之性其粲然而条理
卷七 第 26b 页
也谓之礼其纯然而粹善也谓之仁其截然而裁
制也谓之义其昭然而明觉也谓之知其浑然于
其性也则理一而已矣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
者礼之宜也知也者礼之通也经礼三百曲礼三
千无一而非仁也无一而非性也天叙天秩圣人
何心焉盖无一而非命也故克己复礼则谓之仁
穷理则尽性以至于命尽性则动容周旋中礼矣
后之言礼者吾惑焉纷纭器数之争而牵制刑名
之未穷年矻矻弊精于祝吏之糟粕而忘其所谓
卷七 第 27a 页
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者礼云礼云玉
帛云乎而人之不仁也其如礼何哉故老庄之徒
外礼以言性而谓礼为道德之衰仁义之失既已
堕于空虚渀荡而世儒之说复外性以求礼遂谓
礼止于器数制度之间而议拟仿像于影响形迹
以为天下之礼尽在是矣故凡先王之礼烟蒙灰
散而卒以煨烬于天下要亦未可专委罪于秦火
者僣不自度尝欲取礼记之所载揭其大经大本
而疏其条理节目庶几器道本末之一致又惧其
卷七 第 27b 页
德之弗任而时亦有所未及也间尝为之说曰礼
之于节文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非方圆无以见
规矩之用非节文则亦无从而睹所谓礼矣然方
圆者规矩之所出而不可遂以方圆为规矩故执
规矩以为方圆则方圆不可胜用舍规矩以为方
圆而遂以方圆为之规矩则规矩之用息矣故规
矩者无一定之方圆而方圆者有一定之规矩此
学礼之要盛德者之所以动容周旋而中也宋儒
朱仲晦氏慨礼经之芜乱尝欲考正而删定之以
卷七 第 28a 页
仪礼为之经礼记为之传而其志竞亦弗就其后
吴幼清氏因而为纂言亦不数数于朱说而于先
后䡖重之间固已多所发明二子之见其规条指
画则既出于汉儒矣其所谓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礼之原则尚恨吾生之晚而未及与闻之也虽然
后圣而有作则无所容言矣后圣而未有作也则
如纂言者固学礼者之箕裘筌蹄而可以少之乎
姻友胡汝登忠信而好礼其为宁国也将以是而
施之刻纂言以敷其说而属序于予予将进汝登
卷七 第 28b 页
之道而推之于其本也故为序之若此云
  象山文集序(庚辰)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
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
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
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
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
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
卷七 第 29a 页
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
心学大坏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
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
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盖王道息而伯术
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
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
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
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
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
卷七 第 29b 页
于外也佛老之空虚遗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
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
遗也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
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
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自
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
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其议论开辟
时有异者乃其气质章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
诸心则一而已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
卷七 第 30a 页
也而世之议者以其尝与晦翁之有同异而遂诋
以为禅夫禅之说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不
可以为天下国家苟陆氏之学而果若是也乃所
以为禅也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
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而
顾一倡群和剿说雷同如矮人之观场莫知悲笑
之所自岂非贵耳贱目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者
之过欤夫是非同异每起于人持胜心便旧习而
是已见故胜心旧习之为患贤者不免焉抚守李
卷七 第 30b 页
茂元氏将重刋象山之文集而请一言为之序予
何所容言哉惟读先生之文者务求诸心而无以
旧习已见先焉则糠秕精凿之美恶入口而知之

  观德亭记(戊寅)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
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
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
存其心也是故懆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
卷七 第 31a 页
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
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
不学也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
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
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
不弛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君子无所不用其学
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
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
子鹄射也者射巳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巳之
卷七 第 31b 页
心也各得其心而巳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

  重脩文山祠记(戊寅)
宋丞相文山文公之祠旧在庐陵之当田今螺川
之有祠实肇于我 孝皇之朝然亦因废为新多
缺陋而未称正德戊寅县令邵德容始恢其议于
郡守伍文定相与白诸巡抚巡按守巡诸司皆以
是为风化之所系也争措财鸠工图拓而新之恊
守令之力不再踰月而工萃圮者完隘者辟遗者
卷七 第 32a 页
举巍然焕然不独庙貌之改观而吉之人士奔走
瞻叹翕然益起其忠孝之心则是举之有益于名
教也诚大矣使来请记呜呼公之忠天下之达忠
也结椎异类犹知敬慕而况其乡之人乎逆旅经
行犹存尸祝而况其乡之土乎凡有职守皆知尊
尚而况其土之官乎然而乡人之慕之也三有司
之崇尚之也文公之没今且三百年矣吉士之以
气节行义后先炳耀谓非闻公之风而兴不可也
然忠义之降激而为气节气节之弊流而为客气
卷七 第 32b 页
其上焉者无所为而为固公所谓成仁取义者矣
其次有所为矣然犹其气之近于正者也迨其弊
也遂有凭其愤戾粗鄙之气以行其媢嫉𥚹骜之
私士流于矫拂民入于健讼人欲炽而天理灭而
犹自视以为气节若是者容有之乎则于公之道
非所谓操戈入室者欤吾故备而论之以勖夫兹
乡之后进使之去其偏以归于全克其私以反于
正不愧于公而已矣今巡抚暨诸有司之表励崇
饰固将以行其好德之心振扬风教诗所谓民之
卷七 第 33a 页
秉彝好是懿德者也人亦孰无是心苟能充之公
之忠义在我矣而又何羡乎然而时之表励崇饰
有好其实而崇之者有慕其名而崇之者有假其
迹而崇之者忠义有诸巳思以喻诸人因而表其
祠宇树之风声是好其实者也知其美而未能诚
诸身姑以脩其祠宇彰其事迹是慕其名者也饰
之祠宇而坏之于其身矫之文具而败之于其行
奸以掩其外而袭以阱其中是假其迹者也若是
者容有之乎则于公之道非所谓毁瓦画墁者欤
卷七 第 33b 页
吾故备而论之以勖夫后之官兹土者使无徒慕
其名而务求其实毋徒脩公之祠而务脩公之行
不愧于公而已矣某尝令兹邑睹公祠之圯陋而
未能恢既有愧于诸有司慨其风声气习之或弊
而未能讲去其偏复有愧于诸人士乐兹举之有
成也推其愧心之言而为之记
  从吾道人记(乙酉)
海宁董萝石者年六十有八矣以能诗闻江湖间
与其乡之业诗者十数辈为诗社旦夕操𥿄吟呜
卷七 第 34a 页
相与求句字之工至废寝食遗生业时俗共非笑
之不顾以为是天下之至乐矣嘉靖甲申春萝石
来游会稽闻阳明子方与其徒讲学山中以杖肩
其瓢笠诗卷来访入门长揖上坐阳明子异其气
貌且年老矣礼敬之又询知其为董萝石也与之
语连日夜萝石辞弥谦礼弥下不觉其席之弥侧
也退谓阳明子之徒何生秦曰吾见世之儒者支
离琐屑脩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
于富贵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
卷七 第 34b 页
有所谓圣贤之学乎直假道于是以求济其私耳
故遂笃志于诗而放浪于山水今吾闻夫子良知
之说而忽若大寐之得醒然后知吾向之所为日
夜弊精劳力者其与世之营营利禄之徒特清浊
之分而其间不能以寸也幸哉吾非至于夫子之
门则几于虚此生矣吾将北面夫子而终身焉得
无既老而有所不可乎秦起拜贺曰先生之年则
老矣先生之志何壮哉入以请于阳明子阳明子
喟然叹曰有是哉吾未或见此翁也虽然齿长于
卷七 第 35a 页
我矣师友一也苟吾言之见信奚必北面而后为
礼乎萝石闻之曰夫子殆以予诚之未积欤辞归
两月弃其瓢笠持一缣而来谓秦曰此吾老妻之
所织也吾之诚积若玆缕矣夫子其许我乎秦入
以请阳明子曰有是哉吾未或见此翁也今之后
生晚进苟知执笔为文辞稍记习训诂则已侈然
自大不复知有从师学问之事见有或从师问学
者则閧然共非笑指斥若怪物翁以能诗训后进
从之游者遍于江湖盖居然先辈矣一旦闻予言
卷七 第 35b 页
而弃去其数十年之成业如敉屣遂求北面而屈
礼焉岂独今之时而未见若人将古之记传所载
亦未多数也夫君子之学求以变化其气质焉尔
气质之难变者以客气之为患而不能以屈下于
人遂至自是自欺饰非长敖卒归于凶顽鄙倍故
凡世之为子而不能孝为弟而不能敬为臣而不
能忠者其始皆起于不能屈下而客气之为患耳
苟惟理是从而不难于屈下则客气消而天理行
非天下之大勇不足以与于此则如萝石固吾之
卷七 第 36a 页
师也而吾岂足以师萝石乎萝石曰甚哉夫子之
拒我也吾不能以俟请矣入而强纳拜焉阳明子
固辞不获则计之以师友之间与之探禹穴登炉
峰陟秦望寻兰亭之遗迹徜徉于云门若耶鉴湖
剡曲萝石日有所闻益充然有得欣然乐而忘归
也其乡党之子弟亲友与其平日之为社者或笑
而非或为诗而招之返且曰翁老矣何乃自苦若
是耶萝石笑曰吾方幸逃于苦海方知悯若之自
苦也顾以吾为苦耶吾方扬鬐于渤澥而振羽于
卷七 第 36b 页
云霄之上安能复投网罟而入樊笼乎去矣吾将
从吾之所好遂自号曰从吾道人阳明子闻之叹
曰卓哉萝石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矣孰能挺特奋
发而复若少年英锐者之为乎真可谓之能从吾
所好矣世之人从其名之好也而竞以相高从其
利之好也而贪以相取从其心意耳目之好也而
诈以相欺亦皆自以为从吾所好矣而岂知吾之
所谓真吾者乎夫吾之所谓真吾者良知之谓也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不慈不孝焉
卷七 第 37a 页
斯恶之矣言而忠信焉行而笃敬焉吾良知所好
也不忠信焉不笃敬焉斯恶之矣故夫名利物欲
之好私吾之好也天下之所恶也良知之好真吾
之好也天下之所同好也是故从私吾之好则天
下之人皆恶之矣将心劳日拙而忧苦终身是之
谓物之役从真吾之好则天下之人皆好之矣将
家国天下无所处而不当富贵贫贱患难夷狄无
入而不自得斯之谓能从吾之所好也矣夫子尝
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从吾之始也七十而从
卷七 第 37b 页
心所欲不踰矩则从吾而化矣萝石踰耳顺而始
知从吾之学毋自以为既晚也充萝石之勇其进
于化也何有哉呜呼世之营营于物𣣔者闻萝石
之风亦可以知所适从也乎
  亲民堂记(乙酉)
南子元善之治越也过阳明子而问政焉阳明子
曰政在亲民曰亲民何以乎曰在明明德曰明明
德何以乎曰在亲民曰明德亲民一乎曰一也明
德者天命之性灵昭不昧而万理之所从出也人
卷七 第 38a 页
之于其父也而莫不知孝焉于其兄也而莫不知
弟焉于凡事物之感莫不有自然之明焉是其灵
昭之在人心亘万古而无不同无或昧者也是故
谓之明德其或蔽焉物𣣔也明之者去其物𣣔之
蔽以全其本体之明焉耳非能有以增益之也曰
何以在亲民乎曰德不可以徒明也人之欲明其
孝之德也则必亲于其父而后孝之德明矣欲明
其弟之德也则必亲于其兄而后弟之德明矣君
臣也夫妇也朋友也皆然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
卷七 第 38b 页
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曰亲民
以明其明德脩身焉可矣而何家国天下之有乎
曰人者天地之心也民者对巳之称也曰民焉则
三才之道举矣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天
下之父子莫不亲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而天
下之兄弟莫不亲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推而
至于鸟兽草木也而皆有以亲之无非求尽吾心
焉以自明其明德也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
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曰然则乌在其为止至善
卷七 第 39a 页
者乎昔之人固有𣣔明其明德矣然或失之虚罔
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者是不知明明德
之在于亲民而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亲其民者
矣然或失之知谋权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
者是不知亲民之所以明其明德而五伯功利之
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是故至善也
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
昭不昧者皆其至善之发见是皆明德之本体而
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
卷七 第 39b 页
固吾心天然自有之则而不容有所拟议加损于
其间也有所拟议加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
非至善之谓矣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
私智以求之于外是以昧其是非之则至于横骛
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大乱于天
下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
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䡖重也方圆而
不止于规矩爽其度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
制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德亲民而
卷七 第 40a 页
不止于至善亡其则矣夫是之谓大人之学大人
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夫然后能以天地万物
为一体元善喟然而叹曰甚哉大人之学若是其
易简也吾乃今知天地万物之一体矣吾乃今知
天下之为一家中国之为一人矣一夫不被其泽
若已推而内诸沟中伊尹其先得我心之同然乎
于是名其莅政之堂曰亲民而曰吾以亲民为职
者也吾务亲吾之民以求明吾之明德也夫爰书
其言于壁而为之记
卷七 第 40b 页
  万松书院记(乙酉)
万松书院在浙省南门外当湖山之间弘治初参
政周君近仁因废寺之趾而改为之庙貌规制略
如学宫延孔氏之裔以奉祀事近年以来有司相
继缉理地益以胜然亦止为游观之所而讲诵之
道未备也嘉靖乙酉侍御潘君景哲奉 命来巡
宪度丕肃文风聿新既简乡闱收一省之贤而上
之南宫矣又以遗才之不能尽取为憾思有以大
成之乃增脩书院益广楼居斋舍为三十六楹具
卷七 第 41a 页
其器用置赡田若干顷揭白鹿之规抡彦选俊肄
习其间以倡列郡之士而以属之提学佥事万君
汝信汝信曰是固潮之责也藩臬诸君咸赞厥成
使知事严纲董其役知府陈力推官陈篪辈相恊
经理阅月踰旬工讫事举乃来请言以纪其事惟
我 皇明自国都至于郡邑咸建庙学群士之秀
专官列职而教育之其于学校之制可谓详且备
矣而名区胜地往往复有书院之设何哉所以匡
翼夫学校之不逮也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
卷七 第 41b 页
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
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
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
子之所学者逐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怀世道之
忧者思挽而复之卒亦未知所措其力譬之兵事
当玩弛偷惰之馀则必选将阅伍更其号令旌旗
悬非格之赏以倡敢勇然后士气可得而振也今
书院之设固亦此类也欤士之来集于此者其必
相与思之曰既进我于学校矣而复优我于是何
卷七 第 42a 页
为乎宁独以精吾之举业而巳乎便吾之进取而
巳乎则学校之中未尝不可以精吾之业而进取
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之从而趋之也是
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古
圣贤之学明伦而已尧舜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斯明伦之学矣道
心也者率性之谓也人心则伪矣不杂于人伪率
是道心而发之于用也以言其情则为喜怒哀乐
以言其事则为中节之和为三千三百经曲之礼
卷七 第 42b 页
以言其伦则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
幼之序朋友之信而三才之道尽此矣舜使契为
司徒以教天下者教之以此也是固天下古今圣
愚之所同具其或未焉者物𣣔蔽之非其中之所
有不备而假求之于外者也是固所谓不虑而知
其良知也不学而能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
爱其亲者也孔子之圣则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
能也是明伦之学孩提之童亦无不能而及其至
也虽圣人有所不能尽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
卷七 第 43a 页
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
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假
此而行者谓之伯术饰此而言者谓之文辞背此
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虽今之举业必
自此而精之而谓不愧于敷奏明试虽今之仕进
必由此而施之而后无忝于行义达道斯固国家
建学之初意诸君缉书院以兴多士之盛心也故
为多士诵之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乙酉)
卷七 第 43b 页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
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
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
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
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
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
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
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
物达四海塞天也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
卷七 第 44a 页
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是常道也以言其
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
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
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
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辩
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
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
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
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
卷七 第 44b 页
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
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
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
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
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
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
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
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
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
卷七 第 45a 页
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
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盖昔者圣人之扶人
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
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
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
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
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
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
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
卷七 第 45b 页
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
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
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
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
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呜呼六经之
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
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
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
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
卷七 第 46a 页
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
所以为尊经也乎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
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
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
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
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
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
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
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卷七 第 46b 页
  重脩山阴县学记(乙酉)
山阴之学岁久弥敝教谕汪君瀚辈以谋于县尹
顾君铎而一新之请所以诏士之言于予时予方
在疚辞未有以告也已而顾君入为秋官郎洛阳
吴君瀛来代复增其所未备而申前之请昔予官
留都因京兆之请记其学而尝有说矣其大意以
为 朝廷之所以养士者不专于举业而实望之
以圣贤之学今殿庑堂舍拓而辑之饩廪条教具
而察之者是有司之脩学也求天下之广居安宅
卷七 第 47a 页
者而脩诸其身焉此为师为弟子者之脩学也其
时闻者皆惕然有省然于凡所以为学之说则犹
未之及详今请为吾越之士一言之夫圣人之学
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
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
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
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
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
卷七 第 47b 页
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
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
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
谓允执厥中矣一于道心则存之无不中而发之
无不和是故率是道心而发之于父子也无不亲
发之于君臣也无不义发之于夫妇长幼朋友也
无不别无不序无不信是谓中节之和天下之达
道也放四海而皆准亘古今而不穷天下之人同
此心同此性同此达道也舜使契为司徒而教以
卷七 第 48a 页
人伦教之以此达道也当是之时人皆君子而比
屋可封盖教者惟以是为教而学者惟以是为学
也圣人既没心学晦而人伪行功利训诂记诵辞
章之徒纷沓而起支离决裂岁盛月新相沿相袭
各是其非人心日炽而不复知有道心之微间有
觉其纰缪而略知反本求源者则又閧然指为禅
学而群訾之呜呼心学何由而复明乎夫禅之学
与圣人之学皆求尽其心也亦相去毫釐耳圣人
之求尽其心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吾之父子
卷七 第 48b 页
亲矣而天下有未亲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君臣
义矣而天下有未义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夫妇
别矣长幼序矣朋友信矣而天下有未别未序未
信者焉吾心未尽也吾之一家饱暖逸乐矣而天
下有未饱暖逸乐者焉其能以亲乎义乎别序信
乎吾心未尽也故于是有纪纲政事之设焉有礼
乐教化之施焉凡以裁成辅相成巳成物而求尽
吾心焉耳心尽而家以齐国以治天下以平故圣
人之学不出乎尽心禅之学非不以心为说然其
卷七 第 49a 页
意以为是达道也者固吾之心也吾惟不昧吾心
于其中则亦已矣而亦岂必屑屑于其外其外有
未当也则亦岂必屑屑于其中斯亦其所谓尽心
者矣而不知已陷于自私自利之偏是以外人伦
遗事物以之独善或能之而要之不可以治家国
天下盖圣人之学无人已无内外一天地万物以
为心而禅之学起于自私自利而未免于内外之
分斯其所以为异也今之为心性之学者而果外
人伦遗事物则诚所谓禅矣使其未尝外人伦遗
卷七 第 49b 页
事物而专以存心养性为事则固圣门精一之学
也而可谓之禅乎哉世之学者承沿其举业词章
之习以荒秽戕伐其心既与圣人尽心之学相背
而驰日骛日远莫知其所抵极矣有以心性之说
而招之来归者则顾骇以为禅而反仇雠视之不
亦大可哀乎夫不自知其为非而以非人者是旧
习之为蔽而未可遽以为罪也有知其非者矣藐
然视人之非而不以告人者自私者也既告之矣
既知之矣而犹冥然不以自反者自弃者也吾越
卷七 第 50a 页
多豪杰之士其特然无所待而兴者为不少矣而
亦容有蔽于旧习者乎故吾因诸君之请而特为
一言之呜呼吾岂特为吾越之士一言之而已乎
  梁仲用默斋说(辛未)
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
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乌有己之弗治而
能治人者于是专心为巳之学深思其气质之偏
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名庵过予而请其方予亦
天下之多言人也岂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尝自验
卷七 第 50b 页
之气浮则多言志轻则多言气浮者耀于外志轻
者放其中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夫默有
四伪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辩冥然以自罔谓之
默之愚以不言餂人者谓之默之狡虑人之觇其
长短也掩覆以为默谓之默之诬深为之情厚为
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
贼夫是之谓四伪又有八诚焉孔子曰君子耻其
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故诚
知耻而后知默又曰君子𣣔讷于言而敏于行夫
卷七 第 51a 页
诚敏于行而后欲默矣仁者言也讱非以为默而
默存焉又曰默而识之是故必有所识也终日不
违如愚者也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
其私亦足以发者也故善默者莫如颜子闇然而
日章默之积也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而默之道至矣非圣人其
孰能与于此哉夫是之谓八诚仲用盍亦知所以
自取之
  示弟立志说(乙亥)
卷七 第 51b 页
予弟守文来学告之以立志守文因请次第其语
使得时时观省且请浅近其辞则易于通晓也因
书以与之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
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
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故程子
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人苟诚有求
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
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欤圣人之
卷七 第 52a 页
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
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
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
欲而存天理务去人𣣔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
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
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
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己矣夫所谓正
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
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
卷七 第 52b 页
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
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
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
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
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吾惟欲去吾之
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
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
卷七 第 53a 页
于药求愈而巳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
杖求行而巳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

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虽至于不踰矩亦
志之不踰矩也志岂可易而视哉夫志气之帅也
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
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
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
卷七 第 53b 页
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
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
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𣣔即便
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
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
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
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懆心生责此志即不懆妒
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
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
卷七 第 54a 页
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
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
𣣔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自
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
异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
谓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谓忠恕子思谓尊德
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若人
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
契何者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
卷七 第 54b 页
卒不同者皆邪说也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
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
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若以是说而合精一则字
字句句皆精一之功以是说而合敬义则字字句
句皆敬义之功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
合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
  约斋说(甲戌)
滁阳刘生韶既学于阳明子乃自悔其平日所尝
致力者泛滥而无功琐杂而不得其要也思得夫
卷七 第 55a 页
简易可久之道而固守之乃以约斋自号求所以
为约之说于予予曰子欲其约乃所以为烦也其
惟循理乎理一而已人欲则有万其殊是故一则
约万则烦矣虽然理亦万殊也何以求其一乎理
虽万殊而皆具于吾心心固一也吾惟求诸吾心
而巳求诸心而皆出乎天理之公焉斯其行之简
易所以为约也己彼其胶于人𣣔之私则利害相
攻毁誉相制得失相形荣辱相缠是非相倾顾瞻
牵滞纷纭舛戾吾见其烦且难也然而世之知约
卷七 第 55b 页
者鲜矣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其
知所以为约之道欤吾子勉之吾言则亦以烦
  见斋说(乙亥)
辰阳刘观时学于潘子既有见矣复学于阳明子
尝自言曰吾名观时观必有所见而吾犹懵懵无
睹也扁其居曰见斋以自励问于阳明子曰道有
可见乎曰有有而未尝有也曰然则无可见乎曰
无无而未尝无也曰然则何以为见乎曰见而未
尝见也观时曰弟子之惑滋甚矣夫子则明言之
卷七 第 56a 页
以教我乎阳明子曰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
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夫有而未尝有
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
真见也子未观于天乎谓天为无可见则苍苍耳
昭昭耳日月之代明四时之错行未尝无也谓天
为可见则即之而无所指之而无定执之而无得
未尝有也夫天道也道天也风可捉也影可拾也
道可见也曰然则吾终无所见乎古之人则亦终
无所见乎曰神无方而道无体仁者见之谓之仁
卷七 第 56b 页
知者见之谓之知是有方体者也见之而未尽者
也颜子则如有所立卓尔夫谓之如则非有也谓
之有则非无也是故虽𣣔从之末由也已故夫颜
氏之子为庶几也文王望道而未之见斯真见也
已曰然则吾何所用心乎曰沦于无者无所用其
心者也荡而无归滞于有者用其心于无用者也
劳而无功夫有无之间见与不见之妙非可以言
求也而子顾切切焉吾又从而强言其不可见是
以瞽导瞽也夫言饮者不可以为醉见食者不可
卷七 第 57a 页
以为饱子求其醉饱则盍饮食之子求其见也其
惟人之所不见乎夫亦戒慎乎其所不睹也已斯
真睹也已斯求见之道也已
  矫亭说(乙亥)
君子之行顺乎理而已无所事乎矫然有气质之
偏焉偏于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则傲偏于慈者
矫之以毅然或失则刻偏于奢者矫之以俭然或
失则陋凡矫而无节则过过则复为偏故君子之
论学也不曰矫而曰克克以胜其私私胜而理复
卷七 第 57b 页
无过不及矣矫犹未免于意必也意必亦私也故
克巳则矫不必言矫者未必能尽于克己之道也
虽然矫而当其可亦克己之道矣行其克己之实
而矫以名焉何伤乎古之君子也其取名也廉后
之君子实未至而名先之故不曰克而曰矫亦矫
世之意也方君时举以矫名亭请予为之说
  谨斋说
君子之学心学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纯乎
天理故无事于学下是则心有不存而汨其性丧
卷七 第 58a 页
其天矣故必学以存其心学以存其心者何求哉
求诸其心而已矣求诸其心何为哉谨守其心而
已矣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辩也笃行也皆谨
守其心之功也谨守其心者无声之中而常若闻
焉无形之中而常若睹焉故倾耳而听之惟恐其
或缪也注目而视之惟恐其或逸也是故至微而
显至隐而见善恶之萌而纤毫莫遁由其能谨也
谨则存存则明明则其察之也精其存之也一昧
焉而弗知过焉而弗觉弗之谨也已故谨守其心
卷七 第 58b 页
于其善之萌焉若食之充饱也若抱赤子而履春
冰惟恐其或陷也若捧万金之璧而临千仞之崖
惟恐其或坠也其不善之萌焉若鸩毒之投于羔
也若虎蛇横集而思所以避之也若盗贼之侵陵
而思所以胜之也古之君子所以凝至道而成盛
德未有不由于斯者虽尧舜文王之圣然且兢兢
业业而况于学者乎后之言学者舍心而外求是
以支离决裂愈难而愈远吾甚悲焉吾友侍御杨
景瑞以谨名其斋其知所以为学之要矣景瑞尝
卷七 第 59a 页
游白沙陈先生之门归而求之自以为有见又二
十年而忽若有得然后知其向之所见犹未也一
旦告病而归将从事焉必底于成而后出君之笃
志若此其进于道也孰禦乎君遣其子思元从予
学亦将别予以归因论君之所以名斋之义以告
思元而遂以为君赠
  夜气说(乙亥)
天泽每过辄与之论夜气之训津津既有所兴起
至是告归请益复谓之曰夜气之息由于旦昼所
卷七 第 59b 页
养苟梏亡之反复则亦不足以存矣今夫师友之
相聚于玆也切磋于道义而砥砺乎德业渐而入
焉反而愧焉虽有非僻之萌其所滋也亦已罕矣
迨其离群索居情可得肆而莫之警也𣣔可得纵
而莫之泥也物交引焉志交丧焉虽有理义之萌
其所滋也亦罕矣故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
其养无物不消夫人亦孰无理义之心乎然而不
得其养者多矣是以若是其寥寥也天泽勉之
  脩道说(戊寅)
卷七 第 60a 页
率性之谓道诚者也脩道之谓教诚之者也故曰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为诚之者而
作脩道之事也道也者性也不可须臾离也而过
焉不及焉离也是故君子有脩道之功戒慎乎其
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
脩道之功若是其无间诚之也夫然后喜怒哀乐
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脩而性复
矣致中和则大本立而达道行知天地之化育矣
非至诚尽性其孰能与于此哉是脩道之极功也
卷七 第 60b 页
而世之言脩道者离矣故特著其说
  自得斋说(甲申)
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
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夫率性之谓道道
吾性也性吾生也而何事于外求世之学者业辞
章习训诂工技艺探赜而索隐弊精极力勤苦终
身非无所谓深造之者然亦辞章而已耳训诂而
已耳技艺而已耳非所以深造于道也则亦外物
卷七 第 61a 页
而巳耳宁有所谓自得逢原者哉古之君子戒慎
不睹恐惧不闻致其良知而不敢须臾或离者斯
所以深造乎是矣是以大本立而达道行天地以
位万物以育于左右逢原乎何有黄勉之省曾氏
以自得名斋盖有志于道者请学于予而蕲为之
说予不能有出于孟氏之言也为之书孟氏之言
嘉靖甲申六月朔
  博约说(乙酉)
南元真之学于阳明子也闻致知之说而恍若有
卷七 第 61b 页
见矣既而疑于博约先后之训复来请曰致良知
以格物格物以致其良知也则既闻教矣敢问先
博我以文而后约我以礼也则先儒之说得无亦
有所不同欤阳明子曰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
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博文以约礼格物
以致其良知一也故先后之说后儒支缪之见也
夫礼也者天理也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
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天
理之条理谓之礼是礼也其发见于外则有五常
卷七 第 62a 页
百行酬酢变化语默动静升降周旋隆杀厚薄之
属宣之于言而成章措之于为而成行书之于册
而成训炳然蔚然其条理节目之繁至于不可穷
诘是皆所谓文也是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
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文显而可见之礼也礼微
而难见之文也是所谓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者
也是故君子之学也于酬酢变化语默动静之间
而求尽其条理节目焉非他也求尽吾心之天理
焉耳矣于升降周旋隆杀厚薄之间而求尽其条
卷七 第 62b 页
理节目焉非他也求尽吾心之天理焉耳矣求尽
其条理节目焉者博文也求尽吾心之天理焉者
约礼也文散于事而万殊者也故曰博礼根于心
而一本者也故曰约博文而非约之以礼则其文
为虚文而后世功利辞章之学矣约礼而非博学
于文则其礼为虚礼而佛老空寂之学矣是故约
礼必在于博文而博文乃所以约礼二之而分先
后焉者是圣学之不明而功利异端之说乱之也
昔者颜子之始学于夫子也盖亦未知道之无方
卷七 第 63a 页
体形像也而以为有方体形像也未知道之无穷
尽止极也而以为有穷尽止极也是犹后儒之见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者也是以求之仰钻瞻忽之
间而莫得其所谓及闻夫子博约之训既竭吾才
以求之然后知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
于此心之一理然后知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
然后知斯道之本无方体形像而不可以方体形
像求之也本无穷尽止极而不可以穷尽止极求
之也故曰虽𣣔从之末由也已盖颜子至是而始
卷七 第 63b 页
有真实之见矣博文以约礼格物以致其良知也
亦宁有二学乎哉
  惜阴说(丙戌)
同志之在安成者间月为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
笃矣然五日之外孰非惜阴时乎离群而索居志
不能无少懈故五日之会所以相稽切焉耳呜呼
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亦无一
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谓之亦则犹二之矣知良
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
卷七 第 64a 页
则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天不舍
昼夜此其所以学如不及至于发愤忘食也尧舜
兢兢业业成汤日新又新文王纯亦不已周公坐
以待旦惜阴之功宁独大禹为然子思曰戒慎乎
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知微之显可以入德
矣或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凶人为不善亦惟日
不足然则小人亦可谓之惜阴乎
卷七 第 64b 页
卷七 第 6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