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1255-06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藏集卷六十八
             明 吴宽 撰
  墓志铭一十首  

圹志二首
   太宜人董氏墓志铭
太宜人董氏太原人为故太医院判钱公伯常之妻今御
医钝之母也钱世家江都后徙晋陵以小儿医名院判少
侍其大父晋府良医宗道居太原而太宜人之父亦为府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1255-0653b.png
中典仗故娶之后良医卒其子良玉挈院判南还占籍长
洲未及立家复以医荐入太医院而留其配于吴当是时
太宜人为冢妇勤苦特甚凡可以奉其姑者必极力致之
于是院判益妙于医病家日迎之去家事悉委太宜人以
治又其弟三人渐长凡一门衣服饮食率取给焉亦惟其
平日不妄费一物家竟立中岁从院判仕于京师内助之
力益多年且高其子钝继仕复从之荣养已至然每教子
妇必举少时勤苦事为言不能忘也钝初仕为院使得以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1255-0654a.png
其官赠其父太宜人因亦受封焉命下半载俄以疾卒
享年七十有九钝将归葬持其友周行人秉臣之状泣
拜请铭予交御医父子间知太宜人之贤甚熟盖其严
毅端庄而俭朴者皆可称道是固可铭也子男四曰铉
钝铸铭女二适冯钊张经并先卒孙男七女八其生永
乐十年九月十二日其卒弘治三年五月十三日以卒
之年某月某日葬于吴县雅宜山之原合院判兆铭曰
遥遥晋墟昔产于是徙家吴中从我夫子家之克立独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1255-0654b.png
任劳事终老京师贵不骄侈子孙繁昌南北嶷嶷厚养
高封尚以医仕荣则已多亦多寿祉合葬丘原夫子是
俟百世之馀其谨以视
   彭母刘氏墓志铭彭氏吴人以赀雄里中有曰至朴者益以谨敏承家家
故久而不替而至朴亦惟有其配刘氏以勤俭助之耳
刘氏讳素能为仲显之女母曰项氏为人凝重涉知古
女妇事既归至朴其舅姑春秋已高左右奉养得其欢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1255-0654c.png
心舅姑以得贤妇私相庆幸乃悉以家政委之治刘氏
恒谦抑不敢先诸妇久之然亦无出怨言者教诸子必
以礼义仲昉为吴庠生程其学业更以女工率之使勤
下至僮奴辈待之亦多恩意尝有窃其金首饰者后虽
知其人卒隐而不言其宽厚如此家尝值火至朴囊重
赀投井中他日使人下取之弗得颇不乐刘氏慰解之
曰财固不可以非其道而得至非其道而失亦付之数
而已至朴为之释然其明达又如此至朴既卒又明年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1255-0654d.png
为弘治庚戌闰九月十四日亦以疾不起以明年某月
某日合至朴葬于长洲县习义乡先茔子男三曰时娶
徐氏曰昉娶胡氏曰炜聘丘氏女一适陈凤孙男一将
葬诸子相向泣曰吾母之贤人孰知之亦惟图所以铭
其墓者耳于是昉请其师乡贡进士陆君为状托吾侄
奕以书来索铭予重其孝不忍违也铭曰
妇人之行不出闺门孰谓其家而系其人闺门之伤其
人不存书所存者慰其子孙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1255-0655a.png
   崔母墓志铭
吴江崔澄以太学生居母丧于家哀而尽礼将葬以愿
得铭文请于其父其父文友贤士也曰妇人法不得特
铭然如尔孝私情何会其邑汝太守行敏上京师授以
状来即予求予尝闻崔氏有年少好学喜从士大夫游
者盖澄也已而其所从游士大夫多以书至称澄之母
贤而澄甚孝宜有铭以慰之乃按乡贡进士汝其通状
为著崔母墓志铭而序之曰崔母姓黄氏其先为闽人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1255-0655b.png
宋祥符间有讳应龙者仕于吴而家焉后徙湖之乌程
曰栖梧黄氏者因其里名也其后曰衍以好文雅著名
郡中又后三世曰俨兄弟五人伯俊国初仕为广东参
政季份尝入史馆出为峄县教谕而俨亦两被召却竟
以隐终俨生瓛瓛生兰俱不仕黄既为衣冠家而崔之
先曰刑部主事龄与俊官同朝及份更占籍吴江适与
崔比近故兰以女归文友而生澄其讳某少有淑德誇
于族人及为妇事舅姑孝敬备至每得珍味必先献于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1255-0655c.png
堂上而后食家业素厚数劝文友散所积以周贫乏文
友从其言多成义事其教澄必守礼法谨交游而尤以
俭朴为言见服饰稍华辄令去之澄用其训亦成贤名
故自入崔之门誇之者如其族人及其卒也内外皆曰
何贤者之不寿也其卒以弘治五年九月四日得年四
十有九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其邑某乡子二人
长澄次清先卒孙二人曰俊卿伟卿铭曰
黄在吴江旧称名门少择所归于崔来嫔淑德何多止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1255-0655d.png
于中身胤既延生子长孙子也悲伤忍死其亲何足
慰之托此铭文
   顾惟诚妻吴孺人墓志铭
昆山顾惟诚卜葬其妻吴孺人有日矣以其孙潜赴试
礼部俾奉兵部郎中虞君元凯之状来乞铭而大理寺
副夏君克声且为之请曰此叙州守惟谦女兄也其贤
宜知之乃视其状曰顾与吴皆邑中名家其先礼部主
事凯娶安人沈氏实生孺人少处闺闼贞淑端重夫妇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1255-0656a.png
并爱之为字曰馨礼部公蚤丧其父公式方仕京师母
太安人陈氏老不能就养留其配侍奉于家而俾孺人
助之乃择赘婿得惟诚而凡家事亦以属焉孺人为人
既孝其母不劳其祖母安且乐不知其子之去家也至
奉舅姑时节往省或遣人致甘旨不绝其舅姑安且乐
亦若其子之家居者礼部公晚得三子孺人保爱以长
不以异母弟间其恩意于是其祖母若父母相继而没
及见仲弟惟谦且取科第为显官始从惟诚归养舅姑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1255-0656b.png
孝谨益至惟诚尝与乡里诸耆硕月必为会以诗酒相
娱乐孺人共具丰腆虽老不弛自少知书见子孙勤于
学业者辄喜一日令幼者背诵大学或一字遗脱犹知
之及喜诸小说凡载孝义事者曰惟其言俚世俗可劝
也盖虽病亦不废云以弘治四年十一月某日卒享年
七十五子男三式贡士左义官全邑学生孙男四培直
潜澡培直亦邑学生潜乡贡进士女五长嫁邑学生沈
信次许嫁杜稹次许嫁夏景洪其二俱幼曾孙男一文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1255-0656c.png
徵女四以卒之又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山之原铭曰
吴东高门倚昆阜顺正无违善为妇良人相视同白首
造家以盛期可久子孙振振信非偶亦有成名起文薮
不凿斯坎中能受我铭其藏石不朽
   顾孺人墓志铭
同邑朱尧民隐居葑门读书好古然素禀孱弱未尝远
游一旦扁舟上京师行三千馀里见予予曰天暑甚君
何为至此则颦蹙曰凯盖有不得已之故耳惟凯幼多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1255-0656d.png
病六岁几死赖吾祖母顾孺人日夜抱持含药饮之始
有生意以抚以教得至于今日今吾祖母不幸见弃而
吾祖父及吾父皆已即世凯于诸孙为长法当承重服
不宜去几筵为不孝事然葬有日必得一言铭墓非躬
请不可盖凯自顾无可报吾祖母者亦惟致其力于奔
走劳苦之间而不忍自安耳幸念之于是出其所为状
而周纪善希正实为之填讳者予与尧民别久接之惊
喜而又感其孝不可无言以慰也乃序而铭之孺人讳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1255-0657a.png
兰字似兰姓顾氏为讳思贤者之女其母范氏生而贞
淑父母不忍出嫁得里人朱某为赘婿某字某后称怡
晚翁是也翁少有志期自立产业孺人能以勤苦佐之
及翁卒能教其一子子复卒再鞠其三孙皆至成立凡
三十年于此而产业不坠终其力也子曰宾孙长即凯
次文次稷曾孙五其既老病风痿卧于床者六年其妇
钦氏率诸孙妇奉侍甚谨竟不起其生永乐甲午十一
月六日卒于弘治壬子十二月三十日以明年九月三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1255-0657b.png
十日葬于长洲县子字圩之原合其夫之兆铭曰岁之将新曷不少延为八十年亦既多寿不称其贤人
尚有言惟完其家内事可专孙曾满前哀哀鞠我匪独
母然谨送于阡
   李宜人徐氏墓志铭
宜人徐氏为封奉训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李公希润
之配而南京国子监祭酒杰之母也当成化初以其子
任翰林编修获封孺人后十八年其子擢侍读学士始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1255-0657c.png
进今封盖又五年为弘治壬子八月甲子以疾卒享年
七十五及是其子趍赴阙下以母丧奏乞守制天子念
其为旧学之臣特越常制赐其母祭葬事下有司奉诏
惟谨乃择明年九月甲子葬于常熟虞山之阴而以铭
墓之文托之予予尝叹宜人自中岁受封与其夫白首
同堂安受禄养及兹寿终复被恩典人间之福向用略
备为之子者亦可以无憾矣尚何假于铭文哉岂宜人平生必此而后著乎乃据其邑人监察御史贾君之状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1255-0657d.png
书之徐为常熟大族在元以赀产中邑中人称徐半州
宜人为继宗之女母曰季氏继宗宽厚长者读书守礼
有故家仪范于诸子女中独奇爱宜人始归于李盖李
族亦大而学士公尤贤也当是时宜人处尊卑间上承
旁接皆尽其道人已谓其能妇及为主母总内事学士
公益得自逸其闺阃防范必严密宾祭供用必周至亲
戚往来之礼必厚嫡庶抚育之恩必均人又谓其能母
也既贵尤不自侈大衣服惟布素虽老丝枲未尝去手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1255-0658a.png
其勤俭盖天性然故卒之日内外亲族哭之皆尽哀所
以道其贤者不绝云子男三人长即杰娶章氏封宜人
次值娶陈氏次效娶吕氏女四谢山吴洵赵炘吴舜臣
其婿也其季与女皆庶出孙男五人如达爱祖敬祖应
凤应鸾女六铭曰海虞城北峨高门自我笄年始来嫔五十馀祀长子孙
至老相敬妇道存子也抗颜师道尊中堂禄养鼎釜陈
始终荣耀蒙天恩归于斯丘刻斯文内行幽閟扬其芬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1255-0658b.png
   侄妇朱氏圹志
朱氏苏之吴县人吾侄奕之妇也生成化六年正月初
九日后十八年而嫁嫁三年而卒卒时为弘治六年二
月十三日葬以其年十二月十二日墓在吴县五都花
园山之下朱氏少为其父以慎母邓氏所钟爱及嫁其
舅拙修翁与其姑沈氏皆没而事奕所生母顾氏无违
礼性和厚奕与之处甚宜予在京师知其贤喜之及闻
其病而死惜之其葬也书其略以志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1255-0658c.png
   亡妻陈宜人圹志
宜人陈氏世为苏之吴县人父曰谨以厚德称乡里母
朱氏正统丙辰十一月十日生宜人年二十一嫁予自
予游太学官翰林南北所至宜人皆从弘治戊申得疾
疾少止复作竟以庚戌二月十二日卒于京师寓舍会
予有史事先返柩于家冀他日乞归躬视葬地今岁癸
丑疏上于朝俄有吏部之擢愿弗克遂乃择其年十二
月十二日权葬于吴县五都太平乡先茔之左宜人事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1255-0658d.png
先谕德府君孝敬尝有男女数人男长者曰康寿女曰
顺正皆夭死后为予图嗣续得二男曰奭曰奂宜人抚
之皆如己出而待其母陈氏尤厚若其明惠之资端重
之行至传闻士大夫间予未暇述也予初为修撰获封
安人及为谕德始进今封宜人每感恩以为过而劝予
曰仕可止矣予未能从其言即归于是乎有愧吏部右
侍郎前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吴宽志   先妣太宜人王氏墓志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1255-0659a.png
先妣太宜人王氏世家郡之常熟在景泰初宽母张宜
人不幸见弃先谕德府君求继室得太宜人当是时阃
内外事府君已悉付子妇太宜人得以自安凝然终日
而已平居抚子孙以慈待姻戚以和沈静重厚寡笑与
言惟父母早世自归府君历四十馀年未尝一省其族
及年益高身益健俄而疾作遂不可救呜呼痛哉生于
永乐庚子某月某日终于弘治甲寅十月二十三日享
年七十五子男曰宗曰宽曰宣宗宣皆先卒曰宇亦夭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1255-0659b.png
女四宇与女适王节者出太宜人孙男曰奎曰奫曰奕
曰奭曰奂女二曾孙男曰健曰俸曰某女三太宜人初
以宽为翰林修撰蒙恩封安人及宽进春坊谕德而府
君亦已见弃乃加太宜人之封荣显虽至而侍养则违
宽窃以为恨前岁上疏乞归省会误擢吏部不果讵意
今日遂至大故恨当何如耶于是天子念青宫旧学以
宽有讲读之劳特命有司谕祭并造茔域以葬乃择卒
之又明年正月三日葬于吴县五都南横山之西合府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1255-0659c.png
君兆宽忍哀略识岁月纳诸圹中亦惟叙恩典之盛以
示子孙图报焉尔
   虞母邹宜人墓志铭
宜人邹氏为封兵部车驾司主事虞君震之母曰宜人
者则以车驾之父侍郎府君尝任通政司参议所受封
号也宜人寿八十以成化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卒以明
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既葬于邑之金潼合府君之兆后
二十年车驾以葬未有铭为恨俾其子臣来请而自为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1255-0659d.png
之状曰虞与邹俱昆山人宜人之父长卿与虞之先在
国初俱以富民徙实南京两家以乡里故相往来府君
初分教金华知其贤娶之乃奉其母顾宜人以行而宜
人之母陈氏老而无依亦从宜人孝养备至既而府君
丁母忧还昆山僦屋以居犹寒士也宜人安之昼夜纺
织力为衣食计及府君服阕初选为礼科给事中再擢
参议禄俸稍厚然宜人自奉不异为教官时子女之生
不求乳母必亲乳之曰饥人之子吾不忍也震有妹早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1255-0660a.png
丧育其孤女于家为择良族嫁之震之妻周宜人勤于
女事必指以教其女而教震尤严切切焉以勿坠儒业
为训及府君以兵部右侍郎而卒扶柩归葬空囊萧然
尚无田庐宜人安之复如为教官时盖宜人持身有淑
慎之德无妒忌之心处家有勤俭之功无邪妄之见其
贤不能尽书也子男三长即震次谦次鼎女二长适锦
衣卫百户张敬次适陜西按察司佥事陈咏孙男四长
即臣登进士第为兵部职方司郎中次民次炜次秀女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1255-0660b.png
七人曾孙男五人玄孙男一人虞相传出宋雍公允文
后本蜀人宜人尝谓震曰汝父闻族人有居吴江者宜
访之以成其志至则果得五世祖元统间亲书复田公
牍适与谱合于是虞之家世始知所出盖宜人之力也
府君讳祥字仲祯历事先朝为时贤臣宜人实克配之
予不及见侍郎公而与其孙郎中相好知其居官所以
不愧其先者盖有所自也乃不辞而为之铭铭曰
身有其贵家无所资能安其常于夫则宜墓木拱矣刻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1255-0660c.png
石有词既㬥贤德亦慰孝思再世复显慈训是遗凡今
之妇盍观于兹
   故四川佥事陈君妻周孺人墓志铭
吴中仕宦家自国朝来以陈氏为冠盖僖敏公功在西
土为时名臣其后继登甲科世列宪职又有若公季弟
之子四川佥事曰僎字汝翼者孺人则其配也其讳妙
清姓周氏出昆山名家为郑府长史𤩰之女母曰夏宜
人长史公尝为监察御史有名中朝治家整肃孺人资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1255-0660d.png
秀慧且得家教既笄而嫁处贵族受荣封绝无矜侈态
其舅故封监察御史有成与其姑顾孺人皆贤之佥事
君初在南京或巡行于外孺人辄闭户独处虽三尺童
子不许踰阈及从至蜀中适寇难方炽佥事君数出备
禦孺人所以居家者益谨一日佥事没挈携诸孤远道
归葬念舅姑皆高年左右承顺能慰释其意教其子汴
业儒汴竟登乡举初佥事君未有子以兄汝韶之子浙
为子后孺人得汴诸妾更生二子沆泾孺人待之皆与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1255-0661a.png
已子等可谓贤矣汴以其母老恐违侍养屡不应春选
孺人年七十五卒之日弘治八年二月某日也明年正
月某日葬于吴山先茔之次子男四浙娶钱氏汴娶
氏沆娶顾氏泾早卒女二长适乡贡进士朱木次适吴
恪孙男四东同寀林女三适刘灿夏卿其一尚幼诸子
将治葬奉监察御史夏公状来请铭盖夏公与孺人为
中表兄弟知其贤甚深而予与陈氏同里居有世契亦
窃知之故不复辞为之铭曰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1255-0661b.png
少则有家同享其贵匪贵之享缝幂中馈宪台凛凛一
道肃然何以相之有妇之贤载耀高门裒然而秀何以
教之亦有贤母从子而养从夫而藏吴山郁郁荫此幽

   张安人王氏墓志铭
王故闽人为唐水部郎中辅之之后在宋多显者后徙
吴中曰著作郎蘋河南程氏弟子也尤以道学闻子孙
以儒业相传国初有仲光处士兼通医术又三世曰时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1255-0661c.png
勉医名益著娶严氏生安人为季女名珍字秀珍少归
名族为工部员外郎张玮嘉玉之配而为赠工部主事
静源之妇南京国子监助教钢之孙妇也嘉玉幼则好
学既长登进士第居官清约以考最获封其妻至是安
人以疾卒于京师年止四十适嘉玉以公事之便载其
柩还葬率其子来请铭曰少妇之亡不足以劳长者惟
玮幸尝游门下而亡者有足铭亦欲慰其子之哀耳乃
出安人之兄太学生惟安所为状以拜状曰吾妹婉和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1255-0661d.png
柔懿自能言宗党称呼不误而与同辈相嬉戏未始有
争年六岁吾母教以女工及授以女诫诸书即通解稍
长率之祭奠馈食若浣濯诸事即能服劳尤能以礼自
持居一室人未尝识其面也其贤如此此吾之所知者
及为妇妇道益修嘉玉得尽力于学姑太安人陈氏尝
有疾以安人为冢妇委以家事治之甚习而事其姑凡
汤药食饮必亲奉盖不以事废其待族亲甚厚及教其
子则严未尝纵之使惰也此又嘉玉之所称者今则不
卷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1255-0662a.png
可见矣故闻其卒内外亲族哭之皆哀足以知其为人
矣其生正统乙亥三月八日卒以弘治甲寅六月二十
五日以又明年丙辰七月十六日葬于吴县奇禾山善
人桥先茔之次有子二人伯曰希范聘顾氏为湖广按
察司副使源之女仲曰希程铭曰
惟出与归其胄实华内德克举无忝其家既与其荣而
夺其寿家人是伤其获亦厚
   张景春妻胡氏墓志铭
卷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1255-0662b.png
吴城东有甫桥桥之北有张氏居之世积善济以勤生
家致殷厚至景春在里中尤称善士而勤生如先世能
益振其家景春固贤其配胡氏更以贤济之此家所以
益振者胡氏讳素安性端简凝重资尤明慧景春父子
多游京师服贾阃内事惟胡氏是赖凡钱帛出入之记
注米薪储积之剂量亲戚庆吊之往来佣奴衣食之分
给处之秩然也其治家更身率以俭不好华侈至于里
巷女媪所信邪妄不经之事尤不能惑也故人皆称景
卷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1255-0662c.png
春有贤妇素无疾俄疾作遂卒其生正统丁巳八月二
十八日卒以弘治己未三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三张
与胡皆长洲人胡氏之父曰德清母曰袁氏当胡氏居
室时已能行孝及归于张姑以年高在堂奉事与母同
姑卒哭必尽哀人益称其孝云有男子二人长曰雍娶
梁氏次曰准娶李氏女子二人长适吴奫次适刘祝孙
男六人曰溥濂瀚滂涛孙女四人曾孙女一人将葬得
地于吴县十二都白华山之原卜卒之又明年二月三
卷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1255-0662d.png
日葬焉于是准来道其父兄之意求予为铭盖奫予兄
之子也惟以姻连故特知胡氏之贤故铭之铭曰诗咏宜家于兹可信岂人之宜而家亦振女妇之德实
系于家阃内之事今何赖邪顾而不见泣然叹嗟尚閟
于兹壤地不污
   戴母庄氏墓志铭
长洲戴冠有母病走百里外求医治之疾痼不可治其
母竟卒冠自咎为不知医药或妄投痛哭不已将葬则
卷六十八 第 20a 页 WYG1255-0663a.png
咨其父文昱甫愿其墓铭庶以自慰者乃来请于予而
自为之状曰吾母庄氏也讳妙清父曰思恭尝长乡赋
以庇其民破产而家遂落娶卜氏生吾母在诸女中最
幼然不妄嬉笑日环坐而缉坐必下起必先麻枲辄先
满筐更精好可织盖其用心之专也岁理蚕事蚕未眠
而桑或不给食对之甚悲家人曰何重利至是应曰吾
不忍蠕蠕而死岂为利哉盖其存心之仁也此皆吾母
幼时事既笄而归吾父已四十年勤俭慈顺如一日吾
卷六十八 第 20b 页 WYG1255-0663b.png
父甚宜之平生食不邪味工不奇巧畏听恶言言恶事
非特有娠时然事姑孝夜寒必再起问衣衾厚薄姑之
旧衣垢以常得手自浣濯为幸虽尝茹素礼佛然不肯
以一钱施浮屠氏至亲戚及邻里女妇之贫者则随所
有周给之不吝冠家市中幼独喜习儒业亲戚咸曰业
儒固善然猝不得成名不若业贾可朝夕养生母间而
谓冠曰即不成名亦不失为士人其必事此他日吾食
贫无悔也吾父亦然之冠故卒业儒既而入乡学为弟
卷六十八 第 21a 页 WYG1255-0663c.png
子虽屡踬场屋而吾母怡然自若也此其为人大略如
此吾母之卒以成化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享年五十
九子男二长即冠娶夏氏次冕娶韦氏孙男三人恩愚
宪女一曰贞德葬以卒之又明年某月某日墓在何山
之原冠不肖既壮未仕未能显荣吾亲甚愧恨也兹敢
以状上惟怜而畀之铭幸甚盖其状云然宽属以忧制归自京师则闻有戴冠者好学而文愿一见之乃今以
铭文见托所以叙述其母者读之可悲因知其笃于孝
卷六十八 第 21b 页 WYG1255-0663d.png
非世所谓文士比也乃按其言而叙为之铭铭曰
溪流洋洋母氏在堂有过于庭儒其衣裳纷纷小夫日
中为市孰从而儒惟母之使母之云亡子也其惄蔼然
其文凛然其德葬也有铭何加于词爰刻之石惟慰其

   郭母徐氏墓志铭
乡贡进士郭君忱待试礼部闻其母徐氏丧疾驰还家
恸哭曰吾生不及仕以荣吾母今而吾母将葬何以尽
卷六十八 第 22a 页 WYG1255-0664a.png
吾心乎则告其父曰惟葬地之当择也乃行西山冲冒
跋履无所不至凡数月始得于至德乡博士坞之原则
又告其父曰葬既得地矣吾母之贤不当有铭乎乃自
为状来请于予至于数四而不已徐氏讳静端世家长
洲为嘉定县医学训科惟德之女及嫁郭氏为承事郎
汝文之妻郭大家也其舅宜轩府君伟然族人之望生
汝文克肖为其妇寔难徐氏入门事宜轩与其姑成氏
皆得其意及舅姑下世相汝文治丧则饮葬必厚治家
卷六十八 第 22b 页 WYG1255-0664b.png
则耕织必勤以至祖先之享祀亲戚之馈遗必丰子女
之婚嫁婢仆之衣食必均若其举止之必端用度之必
俭则持其身又无不至者汝文甚宜之比岁疾作重以
爱女及殇孙之戚悲痛之馀遂不可救享年五十有七
其生正统己未八月六日卒以弘治乙卯十一月一日
以卒之又明年二月四日葬焉子男三长即忱娶云南
按察使张公汝振女次悦娶无锡邹氏次怿娶同邑蒋
氏女一适监察御史陆完赠孺人孙男四人受福受益
卷六十八 第 23a 页 WYG1255-0664c.png
受采受学女九人予重忱之孝且以汝文之失良配不
可无铭以慰之也铭曰内言不出如无其人匪出其子曷知其亲曰厚而勤曰
丰而均曰端而俭以持其身有家以盛有子以显视彼
哲妇内助何鲜乃卜吉壤西山之垂欲知其贤刻石有

 
 
卷六十八 第 23b 页 WYG1255-0664d.png
 
 
 
 
 
 
 
 家藏集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