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九

卷五十九 第 1a 页 WYG1255-05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藏集卷

五十九
            明 吴宽 撰
  传四首
   侍郎黄公传
公讳孔昭字世显姓黄氏唐末有讳绪者为昭武镇都
监避乱自闽中徙家台之黄岩后其地割为太平故今
为太平人所居洞山更数世族益大人称洞黄曰与庄
卷五十九 第 1b 页 WYG1255-0550d.png
有善行生礼逊号松坞尤于学以刚介好古闻乡里
礼逊生瑜兵部职方主事贤名甚著生公二世并以公
贵赠南京工部右侍郎公年十四遭职方公与母夫人
金氏相继下世自京师扶柩返葬哀毁骨立人已谓黄
氏有子既长执友建宁守贺浤知其贤举为松溪训导
不果公叹曰士之出仕乃藉人举荐耶慨然誓取科第
以世其家楼居读书刻苦特甚至忘寝食及入邑学家
贫乏资给而学益力遂中乡试天顺庚辰登进士第初
卷五十九 第 2a 页 WYG1255-0551a.png
授工部屯田主事同官有贪污废事者与公不合以计
挤之无所得而公之名因起其人既被黜公独署司事
事悉举而宿弊尽革时适议慈懿太后山陵公愤其事
曰治葬吾职也亟草奏疏将上而朝廷竟从众议乃已
寻擢都水员外郎郎署无故例不得改调吏部以公贤
而工官非宜特奏改文选命下皆以为宜后擢郎中公
持选法最慎汲汲以人才为虑尝曰国家之用才犹富
家之积粟粟积于丰年乃可以济饥才储于平时斯可
卷五十九 第 2b 页 WYG1255-0551b.png
以济事自顷人矫激沽名以闭门谢客为高天下人才
何由知之故公退客至辄延见询访有所得必书于册
往往量其才随其地参之舆论荐于天官卿用之务使
用之各当其才虽小官卑职亦不敢忽或因势家干请
欲私用其人辄力言其不可时既不能尽沮后其人多
自败众始服公之正凡在文选者十五年擢通政司右
通政专清武职贴黄又三年始擢南京工部右侍郎时
工役不息屡假私钱以给材用岁久多所逋负公至以
卷五十九 第 3a 页 WYG1255-0551c.png
提举等司隙地皆为豪强侵占奏复之以收其利公署
毁于火且重建一新方渐革诸弊一如屯田时而公俄
以疾卒矣享年六十四公清介有守自举进士已有廉
名及授秩以公事之江南虽乡人之仕其地者以尺帛
来馈亦郤去后同考会试有势家子暮夜持百金私谒
叱之不容见然终不言其人其处公事必尽其力非特
无私而已终身俭素虽老且贵如未仕时至待宗族独
不计惜尝以旧居悉让其弟以女弟贫乏斥俸令养之
卷五十九 第 3b 页 WYG1255-0551d.png
凡亲友患难疾病必扶植乃已尤不妄交游故布政使
陈公士贤今祭酒谢公鸣治皆乡人之卓然者独以道
义相好若刑部侍郎林公一鹗既没念其子孱弱为经
纪其丧复辑其事行传之后奉诏得荐举异才以今应
天府尹樊公廷璧福建按察佥事致仕章公德懋奏二
人盖公素所贤者士论以为得人平生好学不倦公暇
辄手一册日求古书多自校正更辑乡里前辈文词为
赤城论谏录并赤城诗集板刻行世其所自著质实而
卷五十九 第 4a 页 WYG1255-0552a.png
理胜有定轩集若干卷定轩者公之别号也娶淑人蔡
氏生子三辅工部营缮主事居官有父风次挺佐皆早
卒孙五绍绎绾约紒既卒朝廷遣官祭葬如恤典而绾
以例为国子生宽幸交公营缮君因以公平生为托乃
撰次如右而复论之曰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盖兼六卿之事无所不掌者也后世特以选举为务其
属分任于下为部凡四其职可谓专矣而文选尤为要
秩使其人不贤虽有贤太宰不能独治百官由之不得
卷五十九 第 4b 页 WYG1255-0552b.png
其人此其所以为要也昔毛价仕魏为东曹掾所举皆
清正之士能以俭率人一时士皆以廉节自厉今观公
之为人盖亦近之后虽超迁惜其卒以工官而去虽有
知者荐为己助而竟不用是可叹也夫价仕非其时君
子惜之予闻正统间黄岩有李茂弘考功静退有守君
子人也其名至今不衰公尝慕而称之以追其遗风孔
子曰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其是之谓欤然则公之子
孙视此其能嗣公也哉
卷五十九 第 5a 页 WYG1255-0552c.png
   布政使陈公传
公讳选字士贤姓陈氏台之临海人也其先出东阳为
宋国子司业左辅之后元初徙仙居再徙临海曾祖浚
圭祖泰生赠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父员韬为御史
出巡福建活沙寇胁从者数万人表然有名卒官福建
右布政使后赠正奉大夫正治上卿娶夫人金氏以宣
德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公于台之文肃坊故第公
少则沉静端悫不妄言笑稍长从乡先生陈佥宪璲游
卷五十九 第 5b 页 WYG1255-0552d.png
日坐一室诵习未尝嬉戏敝衣粝食人不堪其清苦而
处之自如为文平雅若不以词尚而理致深密读之有
味识者已知其为德者之言也景泰元年以礼经中浙
江乡试天顺四年会试第一人遂登进士第初授山西
道监察御史才识已著凡大狱当议者都御史必咨以
取平出巡江西风纪大振虽不以刑法立威官吏相戒
自不敢犯俄广蛮流劫赣之龙南督兵剿捕遂平之岁
满还朝适宪宗嗣位向用言官益思献纳时有词臣二
卷五十九 第 6a 页 WYG1255-0553a.png
人尝被谪调者将谋复用公上疏言君子小人进退治
道所系不可不慎言甚剀切竟沮其谋他所弹劾者尚
多其人自是直名闻天下然亦为人所忌矣乃始出提
学南畿至则以学者不务实行而竞为浮华之文以取
科第力欲变其故习遍历郡县居宿学宫默然端坐以
身为教至竟日不施扑刑第其文必以理胜为主且先
令读小学书暇辄习冠祭礼一时诸生翕然感化或有
过被责一言深自愧赧若无所容论者谓自庐陵孙先
卷五十九 第 6b 页 WYG1255-0553b.png
生之后继之者公而已秩满擢河南按察司副使初治
军政朝廷以公提学之善也复以命公公为教大率如
前日而充养益深中州学者皆自以为得师其气象加
宏裕矣凡八年迁按察使父老素知公贤及是至自外
郡皆焚香迎拜道旁曰我辈有福矣公既视事首释系
囚为立约而去诸宿弊一切罢革专以简易为治吏卒
敛手虽同官亦竦然谨畏未几闻继母沈夫人丧士民
争泣送城外去而益思之有为肖象立祠者服除赴吏
卷五十九 第 7a 页 WYG1255-0553c.png
部特擢广东右布政使踰年转左公念广民疲困为除
徭役罢和买备赈济皆为惠养计数辨冤狱闽人赖克
寿等三十九人渔于海舟为风漂至潮州守者获之坐
以通番罪其人以苦讯诬服又邑民刘马住及黄福等
十九人被诬为盗公察其冤悉释之尤不畏贵倖中官
有弟冒为武职者逼娶寡妇为夺还之于是又有提督
市舶司者倚进贡为奸利役户苦于供需特为奏减三
十人其后番人马力麻与海商私通贩易诡称苏门荅
卷五十九 第 7b 页 WYG1255-0553d.png
刺国使臣市舶利其货不问公发其伪谓如不得已姑
纳其方物留其人即此赏劳庶免缘途供馈亦绝其后
私通之弊时又有撒马儿罕使臣怕六湾自甘州以狮
子入贡将取广南浮海还国云欲从满刺加更市狮子
公言此兽何用于世彼西域贾人为图利耳使堕其谋
必贻安南诸夷之笑国体所关甚非细故中官既蓄减
役户之怨且素利进贡及是每为沮抑怨益深乃诬奏
公他事勘问者求事实不得必欲文致以罪竟逮公赴
卷五十九 第 8a 页 WYG1255-0554a.png
京广人数万号泣拥留之公行至南昌以病卒成化二
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也年五十八故人张翰林廷祥
为治敛具而归其丧于家士大夫闻而悲之公立志以
古圣贤自期潜修默识不求人知其学以克己求仁为
要因以克庵自号读书不资于文词遇格言即手录于
册以为力行之助而寤寐儒先特取宋史道学传刻印
以传学者平生言若不出诸口视所当为者勇于为之
不顾利害其处事缓而详御下严而恕至于言动端庄
卷五十九 第 8b 页 WYG1255-0554b.png
虽家人见其终身然也身既贵显燕会惟服先人故衣
带客至瓦器疏食欢然无愧色自河南闻丧还行装萧
然牛车一两而已及之官广东骑驴出都门而去其俭
约有寒士所不及者元配王氏赠孺人继张氏皆有妇
德子男四曰藩曰翼皆早卒曰戴曰虑二女孙男一女
一戴贤而有父风初公仿范文正公置田百四十亩以
充祀先周族之用号思远庄及卒后族人以公无遗赀
举田还戴戴不可曰先人置此凡以行义也戴取而私
卷五十九 第 9a 页 WYG1255-0554c.png
之独无愧乎况治命又尝俾勿废此乎人谓公有子公
没之明年今天子改元弘治庶政一新工部主事莆田
林沂为公理前事上言陈某清介正直有古人之节居
官力为朝廷布宣德泽惟恐不至天下想望其风采冀
其大用乃为小人诬陷以死当为昭雪下大臣议咸以
沂言是宜复其官俾其家礼葬之为人臣激劝赖天子
明圣即诏有司如所议行公之葬其知友祭酒谢公既
为铭而工部侍郎黄公复为行述足以传世矣宽念自
卷五十九 第 9b 页 WYG1255-0554d.png
为诸生辱公知爱今幸承乏史氏可无纪载乃谨为公
传以归于戴藏于家云赞曰昔之大儒以道学名者其学必适于用如晦庵朱
子尤可考见观其抚民之方事上之道攻邪之论处变
之才确然可法盖必如是而后谓之道学也然当其时
小人犹以伪学指目况后世乎夫后世迂腐矫诞之徒
乃真其人顾以道学自处其谁许之如陈公之学适于
用者如此顾其所立有过人者虽不以道学名而君子
卷五十九 第 10a 页 WYG1255-0555a.png
则自许之若其罹谗谤遭祸患古之圣贤所不能免于
公乎何损然则有感于世道者虽为公释然可也
   倪文毅公家传
公讳岳字舜咨姓倪氏其先从宋南渡家于钱塘国初
诏徙江浙诸省民实京师公之高祖启在徙中故今为
上元人自启以下三世皆未显至公之父谦在英宗之
世始以进士及第入翰林仕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赠太
子少保谥文僖文僖尝奉命祀北岳其配姚夫人夜梦
卷五十九 第 10b 页 WYG1255-0555b.png
绯袍神人入室寤而生子文僖以为岳神所感也因名
其子曰岳即公公生而瑰硕迥异常儿性更孝姚夫人
没时年甫七岁居丧哀而尽礼吊客叹异幼即知向学
业文之馀兼通吏事偶有群吏将赴吏部试戏出狱词
为题令剖断旁观者曰此老吏笔也识者已知公他日
非特以文名者文僖以翰林学士主顺天府试为怨家
中伤谪戍宣府公从行患难中学业益勤既长文僖择
口筮宾为行冠礼边人环观叹羡自是习行之天顺壬
卷五十九 第 11a 页 WYG1255-0555c.png
午以宣府学生乡试中式甲申登进士第年二十一选
为庶吉士绩学翰林预修英宗实录成化乙酉始授编
修实录成加俸一级先是文僖用诏恩复学士一时父
子同在翰林人以为荣后文僖擢南京礼部侍郎致仕
家居公乞归省因过钱塘展墓还任乙未秩满进侍读
明年选充经筵讲官于是文僖再起为尚书仍以疾致
仕公再乞归侍竟遭丧服除还任适今上为皇太子讲
学春宫诏辑文华大训内阁大臣首以公名上壬寅书
卷五十九 第 11b 页 WYG1255-0555d.png
成进学士甲辰充春宫讲读官丙午擢礼部右侍郎仍
命经筵进讲弘治戊申为今上即位改元之岁进左侍
郎癸丑拜尚书丙辰俄加太子少保改南京吏部尚书
己未再改兵部赐敇参赞机务明年始召为吏部尚书
兼太子少保如故公状魁岸目光炯炯袍笏伟然望之
如神天资明睿为文敏捷若不经意初在翰林凡考校
纂修绰有馀力每进讲上前以古义附时事为劝其言
剀切而音吐洪畅人拟之范祖禹上屡属目始有大用
卷五十九 第 12a 页 WYG1255-0556a.png
意及在礼部遇事如素习无难易即治累遇行大礼凡
载于仪注者既多赞相合礼若国朝自德祖以下九庙
已备及宪宗山陵礼毕神主将升袝于制当祧庙下礼
部集廷臣议或以德祖以下四庙以次当祧至太祖为
百世不迁之祖公以此说固所以尊太祖然岂太祖崇
本尊亲之意哉故周既追王太王王季又上祀先公以
天子之礼其意盖出于此国家自德祖以上莫推其世
则德祖乃周之后稷也不可祧懿僖仁三祖以次当祧
卷五十九 第 12b 页 WYG1255-0556b.png
至太祖太宗为周之文武百世不迁今宪宗升祔当祧
懿祖一庙宜于太庙寝殿后别建藏祧主之所如古夹
室之制每岁暮则奉祧主合享亦应古袷祭之制时又
有言孝穆太后当祔庙者复诏议之公言周之姜嫄为
帝喾次妃后稷之母故周礼有享先妣乐舞盖指姜嫄
而鲁颂閟宫之诗特见其名此别庙之明證也且唐宋
以来皆有故事可考如奉慈殿是已今孝穆神主宜于
奉先殿旁别立庙岁时祭享悉如奉先殿之仪知礼者
卷五十九 第 13a 页 WYG1255-0556c.png
皆以其言为然奏上诏悉从之二疏盖皆出公手云时
今上初元慨然欲新庶政公与同官协心辅政首革淫
祠正神号将举宿弊尽除之建言者因及孔庙从祀诸
贤亦宜改正公言汉儒专门六经转相传授煨烬之馀
赖以不坠其间诸儒立身不无可议能传经之功自不
可泯故自唐以来列于从祀彼七十子名字载于迁史
已久又何必以区区臆见追论于千百年之后哉遂格
不行未几尚书耿公自南京召至适以灾异求言公偕
卷五十九 第 13b 页 WYG1255-0556d.png
上七事又以八事继之大率劝上躬节俭以先天下言
今天下奢靡成俗财匮民穷惟从所好而已且天下之
土地有限而宗室之分封益增百年后又将何以处之
宜以时减杀又近岁额外设官颇滥凡所供给皆出于
民民安得不困宜以时裁革公尝以所当言者尚多不
能专主为恨及拜尚书适京师有大雨雹之变即上言
天之告陛下至矣盖变不虚生宜深求其故以回天意
可也又劝上勤讲学开言路黜奸贪进忠直止无功之
卷五十九 第 14a 页 WYG1255-0557a.png
赏停不急之役番僧惑世以异术售不宜复召而来贾
人邀利以奇兽进宜郤而去故事四方奏报灾异多不
能数奏惟岁终一上至公次其日月先后援引经史为
證言甚恳至欲上下同加修省不事虚文上嘉纳之尤
严度僧道之禁以为近世弊事莫甚于此有言及者辄
辟之既以政事为己任士大夫争推重其才然所以取
怨于人者亦多矣在南京吏部奉诏考覈诸司人服其
公明无异议者以灾异叠见率诸公卿条奏二十事如
卷五十九 第 14b 页 WYG1255-0557b.png
法祖宗谨好尚恤军民选将帅积边储等事皆切于时
后复以清宁宫灾再以二十八事上诏皆下诸司著详
行之公既有才具部事益简人以为不足为竟改任自
永乐间迁都于北每以武臣一人有重望者留后而以
兵部尚书共事故其责任视他部为重人以公为宜一
时武备修举军民倚重相戒不敢犯法留都肃然于是
上知公果可大用始有吏部之命公居常则能鉴别人
物一旦当铨选抑扬进退各当其才或言别白太过终
卷五十九 第 15a 页 WYG1255-0557c.png
当召怨公不恤曰吾知冢宰之职当如是若诸末务不
喜纷更日昃退归私第若无事者当廷议凡军民利病
能究知其故正色侃侃言之众亦惟公一言而定天下
想望其风采方以吏部得人贺而公以疾不起矣年五
十八疾革昏愦口喃喃犹及禦敌事盖时边报方急也
索笔作书惟及朝政其徇国之心至死不已自幼事其
父与继母郭夫人能尽子道友爱诸弟不以异母间其
恩意诸弟亦谨事之至于亲戚故旧所以周恤之者尤
卷五十九 第 15b 页 WYG1255-0557d.png
至平生驭下虽严然未尝妄笞辱一人故人望其外若
不可亲其中心实厚也卒之日人莫不痛惜之上闻讣
震悼特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毅公娶卢氏生一子夭
继娶袁氏无子以弟阜之子霦为后霦蒙恩授中书舍
人三弟阜登进士第今为工部郎中山(阙/)泽中书舍人
宽与公同朝三十年同在翰林同侍春宫颇知公乃因阜
等之请为传其平生藏于家
论曰国朝罢中书省专任六部治政事圣谟深远超出
卷五十九 第 16a 页 WYG1255-0558a.png
前古当时尤慎简六部之长欲其练习庶务俾三岁更
迭为之后既不行有缺止于转迁而已百馀年来政事
举息则存乎其人若其间或稍自振迅众辄相顾而惊
以为立异故东汉时在位者多清确谨畏循常袭故之
人其弊必至取媚于时如胡伯始而后已如文毅公为
人挺然任事不少还忌其亦有大臣之风者哉
   白康敏公家传
公讳昂字廷仪姓白氏常之武进人也少入县学学业
卷五十九 第 16b 页 WYG1255-0558b.png
精敏出同辈景泰丙子中乡试明年天顺丁丑遂登进
士第年始二十三耳时英宗初复位更新庶政重言官
之选明年擢公南京礼科给事中南京六科官不备设
其选尤重公初受职已有才名俄丁家艰甲申服满改
刑科成化戊子转左给事中辛卯进都给事中皆刑科
公以言责自任南京户部尚书张凤不法公劾奏凤为
大臣不加之罪何以示戒有旨械至京已而释之凤虽
幸免而一时多公直宪宗初即位值边警方急经筵辍
卷五十九 第 17a 页 WYG1255-0558c.png
讲公上言帝尧不以洪水之灾而不明峻德太王不以
昆夷之侵而自殒厥问今日正皇上讲学以为修德之
助之时不宜宴安以隳圣德他日有黄雾之异又上言
六事皆当世要务其尤切者曰谨命令以全大信谓陛
下即位尝诏罢贡献矣而贡献者不绝尝罢织造矣而
织造者自如尝禁权豪不得中盐矣势要不得求地矣
京城内外不得创造寺观矣而皆不为衰止愿守大信
勿以亲倖而易其度可也监察御史谢文祥以言事得
卷五十九 第 17b 页 WYG1255-0558d.png
罪不可测公率同列救之谓文祥所言虽狂妄然为御
史非出位而言且其心无他宜含容之以开言路疏入
文祥得降用其馀献纳者尚多然公务持重不屑屑以
小事论至于事干刑狱者得以参驳亦不琐琐摘抉人
小疵故人皆称公知大体而名益起壬辰擢应天府丞
京民苦差徭繁重多破家公至适署掌府事为定役法
人称均平至今用其法不变乙未擢南京大理寺少卿
辛丑进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敇兼管操江仍巡
卷五十九 第 18a 页 WYG1255-0559a.png
捕沿江盗贼时有刘通者与其党操舟贩盐并行劫夺
出没江海间势炽甚公调士卒追捕至太仓分兵截其
要路知通窘迫示以威信谕以祸福谓如自首服许以
不死通知公长者遂挺身来归叩头感泣公戒谕已仍
纵之归通即率其党以降特械通至京凡胁从者悉释
不问事平公复奏沿江要害守备等官遇有警当互相
应援又请降关防印记以便行事皆从之未几升本院
右副都御史寻掌院事丁未升南京兵部左侍郎奉敇
卷五十九 第 18b 页 WYG1255-0559b.png
修凤阳皇陵并白塔寿春诸坟时当荒歉众以兴大役
不堪公均工节用劳心调度越二年功遂毕与初计省
其半以其馀财仍行赈恤民反获济今上之二年为弘
治己酉河决金龙口漕运多阻召公往治改户部左侍
郎公奏南京兵部郎中娄性从行始至河南相度水势
虑水复趋张秋发卒数万自阳武封邱祥符兰阳仪封
数县筑长堤捍之遂导河自中牟决口至尉氏下颖州
经涂山合淮水入海又修汴堤令高广如一上树万柳
卷五十九 第 19a 页 WYG1255-0559c.png
使不崩颓又浚宿洲古睢河入运道以分徐州之势又
筑萧县徐集等口以杀汴徐之势又自鱼台历德州至
吴桥修古河堤又自东平至兴济凿小河十二道引水
入大清河及古黄河以入海河口各作石堰相水盈缩
以时启闭于是河竟不为害而漕运获济公又见高邮
之甓社湖风浪倏作多覆舟或舟触岸辄坏议即其东
一二里开复湖以避其患河成舟安行无险名其河曰
康济人思公惠别名白公堤治水事竣改刑部侍郎辛
卷五十九 第 19b 页 WYG1255-0559d.png
亥署掌都察院事遂升右都御史尝言风宪官为朝廷
耳目凡巡行一道当询属吏贤否之状上于吏部及本
院部院据其词以行黜陟且以所上之虚实为御史之
黜陟庶几各得其实而人有所劝惩也又天下军卫士
卒消耗宜预覈尺籍之数畀清军御史使按籍搜考以
绝埋没诸弊又天下奏报灾伤荒稔反戾上不知国计
之当储下不知民隐之当恤由有司以其地阔远可以
欺谩之故宜令御史预遣人踏勘田土高下之则造为
卷五十九 第 20a 页 WYG1255-0560a.png
图册设有水旱可据此以蠲税粮而里胥无所容其奸
也御史李兴巡按陜西以酷刑处死无敢为言者公曰
兴为吾属岂可避嫌而不为一言乎乃率众大臣上言
兴之暴固可罪然非杀无罪者今以死处兴设有故勘
故杀者又将何以加之奏上兴得免死癸亥升刑部尚
书公心素厚断狱不苛尝曰秋霜之肃何如春阳之和
数谕属吏以人命至重尤当谨重狱故冤抑者既多
平反其可矜疑者亦多从末减每以律为万世之法条
卷五十九 第 20b 页 WYG1255-0560b.png
例为一时之宜今吏得为奸皆条例繁冗之故因详定
为若干条奏上颁行内外而奸弊始少甲寅尚书一考
加太子少保戊午东宫出阁进太子太保积阶至光禄
大夫勋至柱国以其官赠曾祖均礼祖思恭父珂并光
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曾祖妣钱氏祖妣蒋
氏妣郑氏王氏并赠一品夫人配蒋氏封一品夫人公
居官四十年勤劳不倦济以精力事至辄办及决大事
往往以从容数言裁定多不失正其待人气温色愉言
卷五十九 第 21a 页 WYG1255-0560c.png
出如恐伤之下至舆皂有过未尝轻加笞辱属吏以公
事获罪必为掩覆营救得免乃已人以急难来告如切
于身所以排解之者尤尽其力故感其恩者不特乡里
亲友而已公官三品时其弟升早世以其遗孤垣奏为
太学生尝置义田立义学凡族人之贫而幼稚者以养
以教皆得其所其厚于宗族又如此今上知公德宠遇
甚厚屡有金织文绮之赐或病在告辄遣御医诊视并
遣中贵人赐以酒馔等物庚申以星变再上疏引咎避
卷五十九 第 21b 页 WYG1255-0560d.png
位情甚恳切上不得已允之特进太子太傅致仕驰驿
而归令有司举优老之典仍赐玺书所以褒美之者尤
重及行士大夫倾朝祖送人以为荣公三子埈圻坊皆
孝预作园池以待公归公至家日与亲友极登临游泛
之乐入夜饮宴略无衰惫之态于是蒋夫人年亦高矣
与公偕老堂上旦夕子孙率诸妇罗列阶下称觞为寿
大江之南论福履之厚无踰公者公卒年六十八上闻
讣悼惜为辍视朝一日赠太保谥康敏遣有司谕祭者
卷五十九 第 22a 页 WYG1255-0561a.png
九仍命治葬于某处新茔惟白氏之先为河南人从宋南渡占籍武进岁久为大族近代自公伯父瑜为礼科
给事中父珂为大冶教谕渐显于时及公官益显子弟
宗族奋起连取科第至数人皆为显官诸孙又皆秀而
可望故乡里论仕宦之盛又无踰白氏者
论曰世之登科第而进者累数百人莫不英伟踔厉言
论风生自以为一世不足为考其平生往往蹠盭颠蹶
而止求其后以功名富贵而终者特一二耳而此一二
卷五十九 第 22b 页 WYG1255-0561b.png
人者观其在位多宽绰厚重含垢纳污不皦皦以自高
不沾沾而自喜浑然若无能之人曾不为新进少年之
所与孰知他日任重道远以建国家大事者则此所谓
无能之人耳故尝论常之先达若胡忠安公其一人也
白公继起其后功名富贵考终于家与之略等可不谓
钜人长者乎书曰必有忍乃其有济有容德乃大公其
人矣 家藏集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