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1255-03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藏集卷四十四
            明 吴宽 撰
 

 序一十四首
   刘文恭公集序
文章之士世固有之山林之间贱而在下者其文既多
晦而不传至于贵显之人或放而无行读其文者且嗤
之况欲其传哉夫人自少至老矻矻然执笔缵言能造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1255-0389d.png
其妙者几人幸其文之妙矣贵而鄙其行贱而掩其名
欲其传又难如此宽故于乡先达文恭刘公之集读之
所以深叹也刘为吴中世家自宋以来以儒宦相承入
国朝值家中衰而公居贫力学未尝降志永乐间竟取
科第入翰林益笃于学纂修讲读皆称其任文名既著
有求者辄酬应之雅不辞拒然平生慎许可少假借言
之所施未尝徇俗以悦人人亦未敢易而求之也盖公
为人俭质无华而少玩好静退不竞而绝奔趍故形于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1255-0390a.png
著作者不以险怪侈靡为工往往于和平简澹之中而
有温纯典雅之意知公者以为似其为人焉公既没藏
于箧中率多乱稿其子瀚从仕中外皆以刑狱为职未
暇编次及是以陜西按察副使致仕始以其暇为之以
宽居同里及仕又尝同朝契好甚久乃奉其遗稿以示
俾序其首宽生也后不获承公之教特从诸生中一尝
望见其颜色而已今幸得其遗稿而读之亦何异蒙公
之指授者顾浅陋之学虽按察君缪加委重其非公之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1255-0390b.png
望乎既辞不获他日君则以书俾其子今直阁尚宝卿
棨来言曰某老矣先子之文将板刻行世愿序文之及见
之也盖公在翰林最久后自国子祭酒擢少詹事官亦
显矣而公所以俭质静退者自持愈至犹夫山林人也
故其行己乡人知之同时之人知之远方后辈或有不
知者将无疑其文乎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敢书曰此
有德者之言也学者宜相与传之公殁后数年天子念
公为春宫旧学之臣特赠礼部左侍郎谥曰文恭而有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1255-0390c.png
司复祠公于学宫知德者以为合于公议云
   同年三友会诗序
成化壬辰登进士第者二百五十人可谓多矣自壬辰
至弘治癸亥三十二年亦可谓久矣前乎二三科其年
益久则宜其人益少然未有少于壬辰者盖仕者仅三
十人仕于朝者仅三人宽与工部左侍郎汤阴李公燧
时器右侍郎德兴张公宪廷式而廷式又分司于外岁
惟一至而已今岁廷式既至三人者相语曰圣天子方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1255-0390d.png
膺万福又幸四方无虞三边少警且朝廷举灯假故事
与臣民皆乐吾三人更不接杯酒以为一日欢所谓同
年会者不几于废乎乃正月九日初会于时器宅酒半
时器出松竹梅三物于盎致席间以为玩曰此昔人所
谓岁寒三友者今日殆似之相与一笑十四日再会于
家二十日三会于廷式公馆馆为建安杨文敏公朝房
即所谓聚奎堂也凡为会三人者性皆不饮终席醒然
清言不穷善谑间发欢洽累日契好益深退辄赋诗以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1255-0391a.png
纪其事又以齿为序即三物各占其一更倡迭和不觉
成什噫往岁为会座客满堂起坐諠哗劝酬淋漓若以
为乐惟夫人之众也情话不交雅音不作闯然而集閧
然而散不啻市人之于朝暮者孰有旬日之内为三会
之频三会之馀得诸诗之富者乎况礼不忘恭乐不失
正以道义相期必托于言以莭操相励善取诸物岂以
酒肉为事求一饷之乐如聚蝇蚊为昔人之所讥者乎
乃录其诗请国子典籍陈启阳绘图以冠而宽复序之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1255-0391b.png
人藏一卷传之子孙以讲世契亦足以有徵也
   五同会序
自有人类以来其世茫然而无穷人生其间大率百年
生乎吾前者瞻之不可得而接生乎吾后者顾之不可
得而待乃于无穷之世相值而同时其亦难得也哉夫
既生同其时矣或居有南北之隔居同其乡矣或仕有
内外之分使又居同其乡仕同其朝不益难得也哉虽
然三者既同或不同志而同道犹夫古今南北内外而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1255-0391c.png
已亦何难得之有吴人出而仕者率盛于天下今之显
于时者仅得五人曰都御史长洲陈玉汝礼部侍郎常
熟李世贤太仆寺卿吴江吴禹畴吏部侍郎古吴王济
之及予为五人去岁五人者公暇则辄具酒馔为会坐
以齿定谈以音谐以正道相责望以疑义相辨析兴之
所至即形于咏歌事之所感每发于议论庶几古所谓
莫逆者同时也同乡也同朝也而又同志也同道也因
名之曰五同会亦曰同会者五人耳禹畴以越人丁君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1255-0391d.png
䌽妙绘事俾写为图饰为长卷推予序其首图中坐于
左者为予并坐者世贤前行者为玉汝次济之又次禹畴
皆容猊惟肖气韵奕奕独予白发苍颜颓然以老可叹
也五人者初期相续为会不已未几玉汝擢副都御史
赴南京济之以外艰去自是会者惟三人予年既高又
将引退虽后之来者当复盛予固不可得而待也
   送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周公致仕诗序
古者四十始仕七十致仕大率仕三十年耳后世入仕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1255-0392a.png
不限以年若致仕则与古同不特三十年矣固其仕途
之优近制凡年六十上下俾不得仕其退之之易至此
非以后来选人积滞为此一时疏通之计乎然固有进
之之难年逾五十迁延铨部而不得仕者及入仕有未
及三五年而遂去者矣仕途之穷又至于此盖以年论
者待群吏然耳若大臣则不拘乎此而久任之自汉以
灾异策免三公于是大臣去位恩礼衰薄至身不能容
书之史册为千古之恨夫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其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1255-0392b.png
遇灾异也心不自安固难立位乎其自处之道固宜然
岂上之处其人哉盖当择其人于将用之时不当黜其
人于方用之日择而后用用之必久待之自与群吏异
等故曰官不必备惟其人既惟其人其退自有不得而
易者顷者大臣上章请去者五人上重其去降温旨慰
谕之已而且许之五人者其一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
周公公出太原世家早登甲科徊翔翰林春坊者几三
十年史局编摩贡闱考校皆举其职上在青宫公为讲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1255-0392c.png
官尤多启沃之功然人皆知公文士而已一旦朝廷畀
以政务凡礼仪铨选皆若素习通儒之名翕然以起及
掌户部以身任事不顾利害而为之有古大臣风顾公
夙夜在公筹度国计而其劳亦甚上所以终悯其情而
许其去也欤彼以适有星变而疑举汉故事者世道方
升监于三代一时敝政果足取法耶五人之去皆被恩
典公得加太子太保尚书如故且令有司行优老之制
仍赐之敕所以褒美者甚至曾谓汉世有是哉公卿大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1255-0392d.png
夫于公之去羡而惜之者不能已于情亦不能已于言
也相率作诗送之郓城似公以都御史代谓予与公僚
契最久也请序其首不敢辞
   送南京兵部尚书韩公诗序顷予奉诏修大明会典凡令甲所载诸司送上者得以
编览仰见高皇帝立国之初经营缔造日不暇给而右
武之时于兵戎一事尤劳圣虑盖府卫统成什五团结
营屯聊比城隍环护至于厩牧器械之类亦无弗备所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1255-0393a.png
以安内攘外居重驭轻以成万世之治者其事皆掌于
兵部可谓任之重者矣自永乐间定都于北而兵部所
掌如故盖王迹肇基所以建不拔之业垂无穷之统者
在此于是其地称南京朝廷特敕勋臣一人专总机务
即周之保釐唐之留守之意而兵部尚书独得参赞其
间可谓任之益重者矣故南京并设六部而兵部为要
者其官等其任重也今岁兵部有尚书之缺命吏部集
大臣推举得夲部左侍郎洪洞韩公搢绅交贺皆以为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1255-0393b.png
得人盖南京倚江带山地大物众远距三千馀里然朝
廷视如三辅无东南之忧者特以一二大臣坐镇之耳
夫法不务乎纷更威不尚乎姑息复世俗于淳厚识事
变于几微使人相生相养而不知其功者惟简重清恪
有雅量者能之而公实其人此今日以为得人也或以
公有是德器且达于政事勤于问学宜留以近天子助
治化顾辍之于外可乎夫南京不宜以外视固旧都也
有机务有兵戎之事所谓任之重而益重者他日天子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1255-0393c.png
念公久劳于外以御墨数行召公还朝亦何难之有于是少
师马公侍即梁公与公有同僚之谊既得诸公赠行之作乃
以序文委予予与公相好惜公之去亦不能留也聊书以俟
   衢州府志序
衢州府旧有志自元以来亦既屡修之矣今太守姑苏
沈侯复修之者何盖历岁既远虽山川如故而疆域或
分况田畴益辟而户口或衍与夫人物之盛衰公署之
兴废赋税之厚薄物产之多寡古今有不同者其能已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1255-0393d.png
于复修乎且旧志府与县分载其事若无统属侯复以
为不可于是致仕教谕开化吾君冔始承侯之意检阅
故籍搜访近事以终之而教谕西安吴君夔复助之而成
此编得若干卷侯以考绩至今来告云凡衢之人之游于
斯者数辈皆以序文请夫衢入国朝𨽻浙江为南境土沃
民勤号称善地若名臣贤士之出尤盛固不暇论惟宣
圣正宗越自鲁地从宋南迁赐居郡城巍然庙祀故衢
虽列为一郡实与阙里南北相望天下言故家旧族者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5-0394a.png
莫能先之其地增重非特所谓善而已侯少与其仲连
登甲科并通朝籍及出守于兹严于持身而勤事爱民
治行甚著顾郡事繁冗而路要冲狱讼驿使纷然盈前
鞅掌之馀方为此志其高于俗吏数等矣而彼之为俗
吏者自以簿书为能必訾以为不急之务抑孰知其所
以为急哉孔子以夏殷之礼能言之而叹杞宋之不足
徵者以文献之不足盖文献之所系如此然则今日衢
之文献足矣后世其亦有所徵哉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5-0394b.png
   山东泉志序
山东泉志六卷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吾友徐公仲山
官水部时治泉而修者也首载诸泉而以泉图冠之次
河道泉所入之地也次堰坝泉所行以障之者也次闸
泉所入以节宣之者也次题名其官皆为泉而设者也
次碑记其文皆为泉而作者也总名曰山东泉志山东
者后世之所称古齐鲁之地是也公以志宜有序间以
书来请夫泉或出于山或发于地天下有之不特齐鲁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5-0394c.png
之地而齐鲁诸泉浚之独为有用者以漕河近其地惟
浚之则收其利可以运载以足乎食也若孟子谓禹治
水掘地而注之海惟掘之则去其害可以树艺以得乎
食也夫水之与泉其大小不同其利害可得而言也公
自蚤岁读书已识治道及登甲科分司于外究心泉事
竟成治绩自是出入勤劳贤名益起遂从方岳进擢内
台奉命巡抚复临山东则责任日重非治泉比既于民
事益加容心其流惠泽以利乎人者亦岂泉之比哉忆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5-0394d.png
在成化间公方治泉而予适上京相遇于济宁同谒孔
林行经泉上已叹其督治之有方及公受代而还则出
所谓泉志者相示今计其时已踰二纪而此书犹存岂
意复为序其首耶执笔之际而感慨系之
   赠衍圣孔公袭封还阙里诗序弘治十六年六月巡抚山东都御史徐源等上言宣圣
孔子之后自汉以来累加封典至国朝以其嫡裔一人
定封衍圣公专奉庙祀所以褒崇之者益重今六十二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5-0395a.png
代孙曰闻韶次当袭封谨奏上若曰崇儒重道莫先于
孔氏其亟行之事下吏部遣官诣阙里传召命乃是岁
九月公乘传至入觐已有诏闻韶其袭封衍圣公如制
公感恩择日上表陈谢如仪他日上益思所以褒崇之
者特遣中贵人持玉带一麒麟文绮一以赐仍畀之玺
书以侈其事一时文武廷臣下暨宿卫将校至都人士
见者莫不称叹曰朝廷待宣圣之后其盛如此吾等何
幸身亲见之越月公卜日将还馆阁自少师刘公而下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5-0395b.png
以皆诵法孔子获见其后际盛时被盛典相率为诗篇
以赠诗成以其序属之宽宽愧而谢焉不获则亦何说
之有盖自有载籍以来莫古于六经其次为论语为中
庸又其次为家语其书皆出孔氏乃天下万世之所传
者也是虽非孔氏之所得专则固出于孔氏者也惟其
书出于孔氏为孔氏之后者必先传焉夫其先传者为
六经为论语为中庸为家语举诸子百家之言虽废之
可也他尚何以加之今观诸诗之义亦惟称叹其盛而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5-0395c.png
已未敢有助于公意盖出此然公于是试一读之必思
所以仰答乎上自不能已虽谓诗之有助于公亦可也
若如其先僖对汉章帝之言此乃崇礼先师尊崇圣德
非臣一家之私荣则亦误矣盖章帝作乐以祀孔子是
固为孔子也推其世泽而荣其后人为后人者其复以
僖之言自处乎闻韶为公名其字知德生二十二年矣
为前衍圣公以敬之子今太子太保长沙先生之婿庄
重静默动止有仪人以为得内外之教云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5-0395d.png
   送陈都宪玉汝赴南京诗序
顷予与乡人之仕于朝者姚城陈玉汝海虞李世贤松
陵吴禹畴震泽王济之为五同会盖袭睢阳之意而循
洛社之例职务之馀期月一聚饮以释其劳相乐也未
几玉汝擢左副都御史于南京因叹良会之不常感乐
事之难久有不胜其慨然者于是玉汝行予作诗赠之
世贤而下和之凡与玉汝厚而能言者复和之诗既成
什有谓玉汝之去一人耳而留者四人四人犹足以乐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5-0396a.png
而一人离群索居其必不乐可知此殆未知玉汝者夫
南京玉汝畴昔游宦之地也公署所在左山右湖极其
胜概圣祖之所肇建以为法官引觞之助见于奎章可
考谓玉汝为不乐可乎玉汝且多雅怀善吟咏清时佳
景触目皆诗至若春水方生凉风或发率甲士泛戈船
练兵于龙江鹭洲之间如汉昆明故事先声所至盗贼
屏迹上下千里居民行旅晏然无警以尽职务以扬声
名谓为不乐又可乎文事武备兼于一身且为玉汝壮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5-0396b.png
之岂特乐而已诗宜有序予于五人中年最高故书之
   重庆刘氏族谱序
族之有谱非特观其族之盛亦系乎世之盛而后作也
凡谱皆藏于家惟欧苏氏之谱见于集中遂传于世今
以苏氏论之自唐为蜀人既有文如老泉者而老泉复
有子如轼辙者考之当时宋兴平蜀已百六十年居民
乐业文治大行地虽险远而苏氏之文章已盛于天下
谱之所作宜其时矣盖人处乱世父子兄弟且不相保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5-0396c.png
况宗族乎及世已定始得全其生保其家久之族人益
蕃而又得有文者出谱之有作固族之盛而然亦世之盛然也自元季之乱湖湘之人往往相随入蜀为避兵
之计皇朝应运以次削除群雄而王蜀者自若乃洪武
四年天兵始平之蜀固乐土也当是时刘氏有自兴国
而来曰珉一府君者遂定居重庆之巴县盖百五十年
于此矣传六世有登成化己丑进士第者曰规仕于朝
为才御史御史君生二子曰春曰台并首冠乡解春登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5-0396d.png
成化丁未进士第今为翰林侍读学士台登弘治丙辰
进士第为礼部主事皆以文行称于士林若族人成材
者尚多刘氏故有谱遭乱散失莫能究其先世特里巷
呼为大袖刘氏盖以其先业儒而服缝掖也至是御史
君始复作谱近自珉一府君始可谓不失之诬矣其法
以古人五世为一图者未可用而独用长宁周氏九世
之制其说自见于谱例谱成学士君请序于予噫刘氏
其盛矣皇朝之盛不于此而验乎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5-0397a.png
   名贤确论序
名贤确论一百卷皆唐宋人所著也其说散见于文集
中或病其不归于一辑成此编以便观览其所论远自
三皇近至五季或论其世或论其人或论其事或专论
或通论上下数千百年皆具于此夫人生乎千百年之
下而欲论乎千百年之上其世远其人亡其事隐考其
治忽辨其贤否求其得失以为定论其亦难矣盖人生
同时者每有爱憎之心其居异代者必无好恶之念此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5-0397b.png
人之常情而名世之贤又不必以此语之也惟世之立
论者逞异以为高出奇以相胜人自为说不肯附和如
法家之断狱得其情者固多或夫于惨刻流于姑息者
其刑未必皆平也故虽文章大家君如武王以为非圣
臣如冯道犹以为贤史笔操纵一至于此他尚何望哉
锡山钱孟浚出江南大族好为义举以此编不能家有
因刻以传世来请序于予自顾区区末学何足以知此
既久始克书而归之惟此编特出于唐宋之人予犹恨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5-0397c.png
其不上及于汉如贾谊过秦之类岂汉以来别自有编

   完庵诗集序
夫诗自魏晋以下莫盛于唐唐之诗如李杜二家不可
及已其馀诵其词亦莫不清婉和畅萧然有出尘之意
其体裁不越乎当时而世似相隔其情景皆在乎目前
而人不能道是以家传其集论诗者必曰唐人唐人云
抑唐人何以能此由其蓄于胸中者有高趣故写之笔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5-0397d.png
下往往出于自然无雕琢之病如韦柳又其首称也世
传应物所至焚香扫地而子厚虽在迁谪中能穷山水
之乐其高趣如此诗其有不妙者乎完庵先生刘公少
为刑部属出佥山西按察司事居三载即弃官归吴中
年始五十耳公神情萧散无冠裳之累其家长洲之野
江湖之上日玩云水不足引水为池累石为山号小洞
庭与客登眺以乐兴至辄瞪目为吟哦声其诗专法唐
人语多与合当时所与倡和者武功徐公参政祝公及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5-0398a.png
隐士沈石田数人而已自公之没而徐祝二公相继下
世吴中风流文雅不可复见矣予于公为后辈而托交
久成化辛卯予北上与公别明年公遂不起窃恨之于
是公之曾孙布登进士第既喜公之有后而布尝辑公
诗名完庵集者请序则又喜其诗之不亡也完庵者公
归田时号也自以保其身名幸而无亏如玉返璞以全
其真观公晚节之善如此又唐人王右丞辈有不可及
者其诗仅百篇所遗者尚多读者如得其为人则又奚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5-0398b.png
以多为哉
   西潭诗稿序
故黄州守华亭陈君一夔性喜为诗自为刑部属吟咏
不以公务废退归私第不问家事意惟在诗或朋游聚
饮众方举盏諠哗独凝然注目其意亦在诗也一夔为
人清俭静厚治狱不苛乡人服其量邻家感其德蔼然
君子人也尝以年劳擢湖广按察司副使未行俄与
同官数辈坐事概降外任去为瑞州同知居三年有惜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5-0398c.png
其困者迁高州守高州在岭南为蛮夷瘴疫之乡官虽
稍迁意更不乐复有惜其困者移守黄州及闻命则已
病矣竟卒嗟夫诗人例多穷其言果可信耶一夔在刑
部时所与倡和者有馀姚陈汇之昆山秦廷贽黄岩
存敬
吴江赵栗夫其后汇之调官死廷贽存敬皆擢官
远方亦死今独栗夫在尚留滞浙江提学多穷之言于
是益信一夔与予相好公暇过城东必造予园居徙倚
树石间辄留诗而去其号西潭用以名其稿尝持稿数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5-0398d.png
册委予序后闻讣窃悲其不幸至此不忍发而视也顾
其子悦屡以书来促曰先人传家无他物惟书数百卷
诗稿数册而已幸哀其穷而卒书之夫穷而后工又欧
阳子之言自一夔赴瑞州及入岭南悦复辑其诗为二
册夫其穷益甚则其诗当益工予又安忍视之特书此
以慰一夔于地下且以为悦孝思之慰云尔
   弘治壬戌进士同年会录序
今之登进士第者多为同年会然莫盛于初会之时盖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5-0399a.png
其人皆聚于京师方释场屋之累而观朝廷之尊且被
冠裳之华而无簿书之冗一旦张筵合乐举觞劝酬其
情岂不畅且适哉弘治壬戌登进士第者三百人乃八
月廿二日会于城东武学循故例也夫国朝令典进士
传胪之明日必赐宴于礼部其会尤盛然出于天子之
命公卿百执事之臣皆在又有勋戚大臣一人奉命主
宴于上终宴无敢諠哗者故其会也以法若夫斯会则
坐以齿序初无甲第之拘饮以量釂不必监史之佐熙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5-0399b.png
熙然意气相得契好相敦故其会也以情情之畅所以
济乎法之严惟法之严所以益见乎情之畅也欤是会
也众推张龙汝言为醵首他日偕会中数辈来告曰凡
为会必书其人大略与所授官刻之为小录亦近例也
幸忝门下士敢以序请予未暇及又二年复来告曰同
年授官且遍矣争欲得一编以藏愿卒书之盖进士之
制有登科录以传于天下有题名碑以树于太学所以
重其事者岂为其人誇诩之资哉亦欲览之者警动于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1255-0399c.png
心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三人至少而犹有
师况三百人之多乎其人善不善固吾所以为劝惩者
也今三百人一为会之间即成此录而必系其官官有
内外皆为天子分治政事出入迭为不终其职然而卒
有内外之分以美不美为言者此流俗之见也故览是
录曰某也官美不必羡也不若论其人之善善吾效焉
曰某也官不美不必厌也不若论其人之不善不善吾
不效焉使其人官美而不善非惟不羡也且厌而不效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1255-0399d.png
矣使其人官不美而善非惟不厌也且羡而效之矣盖
官之美不美在外者也人之善不善在内者也君子将
重其内乎抑重其外乎亦不惟其官惟其人可也然则
是录虽若简略然资于吾者多矣昔司马文正公序諌
院题名有忠诈直回之语今是录亦题名类耳乃特发
文正公意以告诸君惟勿以词之费而少省之则幸矣
 
 家藏集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