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255-02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藏集卷三十四
             明 吴宽 撰
 

 记十一首
   胡忠简公祠记
有宋资政殿学士赠通奉大夫忠简胡公吉之庐陵人
也公薨后乡人祠之学官以配欧阳文忠公其子孙之
祠于家者则宋元之季两燬于兵至国朝宣德乙卯其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255-0277b.png
九世孙伯俭始复率其族人搆之今其祠在所居香城
里者是也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斩则服穷则法不得
祀今去公三百馀年矣子孙何故而祠之子孙可也乡
人又何故而祠之噫公之功虽祠之他郡亦宜况其乡
人哉又况其子孙哉何也义莫大于纲常公思扶之雠
莫重于君父公思报之力莫彊于敌国公思禦之计莫
深于权奸公思折之此公之功也盖当汴宋之季靖康
之初金人一旦长驱而南遂陷京城已而乘舆北狩宗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255-0278a.png
社南迁军民困于迫逐府库竭于徵求中国之祸莫甚
于此原其始之所以启此祸者固由阉人喜功之过按
其终之所以成此祸者则由朝士主和之罪也而其为
罪之魁者则莫若一秦桧桧之凶悖挟敌势以为要君
之计窃主柄以遂罔人之谋从违在人祸福惟已然当
其时朝士林立昧于永图桧言一出从者如响其违之
者不过微言其失于利害之间有能明目张胆而极论
之者不过公与李纲张阐二三人而己若公之位尚卑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255-0278b.png
而言尤切实有不与金共戴天桧同朝之誓奏疏所上
炳炳焉赫赫焉读之足以痛快人意真所谓与日月争
光者也用是桧深恶之竟遭贬斥幸而桧死而公获保
其生至于再用益守前说每进对之际惓惓必以恢复
为言且陈和议成否有十可吊十可贺之策及薨遗
犹有愿为厉鬼杀敌之语则公之忠诚坚定岂卖直于
一时者比哉呜呼公乎其宋之砥柱乎当时旧物虽舍
公之言不能尽复而斯世公道卒因公之言未至尽亡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255-0278c.png
遂使天下之人纲常之义知所当扶君父之雠知所当
报敌国知所当禦权奸知所当折其功所以为盛也此
固虽他郡祠之亦宜况其乡人哉又况其子孙哉于是
祠成而伯俭卒其子若环益修葺之至其孙缙又述其
祖父之意请宽记其事宽少读公奏疏已得公之为人
而敬慕之后获与缙同年既以识其子孙为幸又以无
文之言记公之祠不尤幸乎祠凡三楹中奉公遗像而
其子江东运判澥其孙户部尚书槻少师兵部尚书椥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255-0278d.png
以及运判之子杙并从祀于旁其诸显者尚多以世数
疏远不预也杙尝仕于朝忤史丞相弥远出主管华州
云台观终德庆守绰有祖风于缙为九世祖缙以名进
士拜行人奉使所至以清介称亦不失其家法者因并
书之以见胡氏之盛云
   休宁县兖山二堨记
休宁为县多山山中多田田之势既因山以高而雨水
不常得也故民每有旱暵之忧幸而两崖之间有渠焉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255-0279a.png
其水可以溉田然源上而流下不啻若高屋之建瓴其
势特泻而去也乃有障之之法而堨以筑堨即堰也县
人之语然尔此法既善而其利且多及夫春夏之月上
源湓溢下流湍悍所谓堨者或薄与狭且冲激以坏则
屡有筑之之劳而人亦困盖县之东南曰兖山有水自
遂安白霁岭而来历百馀里入淅河而去至此其流甚
下其水甚急而其渠甚阔堨之筑始难为功故有齐程
二堨成而坏者不知其几矣里人汪志德世宁读书好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255-0279b.png
义而多才识尝以改筑堨事言于县县令信之委为堨
长乃率其众籍于官计田亩出财力先事齐堨堨成长
四十丈广二丈用工八百起于正统戊辰毕于是岁之
冬既乃及程堨至此则其流益下其水益急其渠益阔
而功尤难始伐石筑之又以其家田多比近诸凡所费
不敢及其里人也堨成长五十丈广三丈用工二千起
于天顺壬午之秋毕于甲申之冬二堨凡溉田五十顷
其渠长及四里补缺塞漏不遗馀力于是水道既修天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255-0279c.png
时无患田率有秋而其直倍常里人德之世宁以程堨
坚而可久独谓齐堨久亦坏也乃复什其人岁出财力
修之徐图易以石焉因其弟新昌令世行至京师请记
其事以示诸后人俾勿坏嗟夫人岂必仕而后能成事
哉亦随其身之所处而施其力之可行者耳处天下有
天下之事处一国有一国之事以至于处一乡一里有一乡一里之事使处天下与国而事无所建不若处乡
里而能建事者如世宁新安一隐士耳其水利所及下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255-0279d.png
焉饱其家族中焉惠其乡里上焉给其国用使其出而
用世则郑国白公王延世之所行可推而行之天下与
国也吾故与其人而记之
   觏泉亭记
自国家迁都于燕太仓益实长府益充皆以漕运而致
其食货之入孰非舟楫之所载乎由京师而南舳舻相
衔维缆相结凡数千里不绝其舟楫之来孰非河渠之
所浮乎地势隆污望若阶级置闸蓄水泄复盈焉其河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255-0280a.png
渠之通孰非源泉之所济乎泉多见于齐鲁之地其发
甚微其流甚迂微则易堙迂则易竭夫使其滔滔汨汨
出而无穷者又孰非人力所以浚而导之乎工部所掌
水利其一朝廷特设主事一人分治之三岁始代去成
化十六年予同年洛阳乔君廷仪奉命以往当岁之春
泉脉初动廷仪辄率官吏召卒徒出而从事畚锸所施
浚导如法勤敏之称彻于中朝顾所至露坐无以为风
日之庇乃使人伐山木次第筑亭泉上曰吾将于是督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255-0280b.png
役而觏夫泉之行也因以觏泉名之书来求文以记其
成惟古人之乐多托于山水之间略举泉言之若柳子
之于愚泉欧阳公之于酿泉可以槩见独惜其人皆放
斥于外而不得尽其用于时徒啜其清漱其甘以为自
娱之资而已今廷仪则以泉为职者也方其从事于斯
历旷野入重山险远幽邃皆有足迹可谓天下之至劳
而何有于乐虽然及功之将毕视其湓然而出沛然而
行济乎河渠而浮乎舟楫载乎食货以给乎国用当是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255-0280c.png
时有志于世务者亦可谓天下之至乐而遂忘其劳矣
故泉一也渟滀而无为觏之者乐其适乎已发泄而有
用觏之者乐其利乎世适乎己者小利乎世者大然则
泉也人也宁为此乎为彼乎初廷仪受代为吾友徐君
仲山其勤敏予尤知之仲山尝著泉志凡泉之形状与
其出之正侧汇之深广流之向背具载于编予皆识之
计散见于州邑间者百二十馀而无关于漕渠者不预
其用心可谓密矣今廷仪且满任而闽黄君世用将往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255-0280d.png
代之世用久仕于外练达详慎天官卿特推择为此举
其职殆无难者书曰惟周公先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
中惟毕公克成厥终夫亭不足书而泉则重事也以三
君之相继敢叙其功而望其成焉
   博平县迁学记
博平为县属东昌故有学有学则亦已矣何以迁为盖
置器者必得其所然后器不坏而人有用学器之大者
也置非其所欲其不坏而有用得乎此博平之迁学固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255-0281a.png
有不可已者而非后人之所好为改更也初学建于县
治之东岁久而废国初文治肇修有诏天下复废学而
博平始克重建然其地旧为污池实土以筑仅克成功
终其卑湿未几而坏坏辄修之而卒坏焉者重以夏秋
雨潦不胜浸淫之为患也比岁斋庐门庑坏且不存其
存者殿堂数楹岿然颓垣中亦欹倾将压甚非朝廷所
以建学之制成化十八年长洲文君林来为县始入学
顾而叹曰学之敝其甚矣进诸生问之得其故则问常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255-0281b.png
所游于学者其数有几曰馀百人学重建以来出而取
科第者其数有几曰仅六人且曰兹事寥寥六十年无
继之者矣君复叹曰学之敝若是师于何而教弟子于
何而学固宜人材之不振也其必有以改更之乃行视
地得布政分司于城之东北其地势高燥而可居其屋
宇粗略而可因则具其事移于巡按御史于司于府报
皆曰宜明年功兴而君则不忍以财力困其民也顾得
钱之没入于官者若干缗谷之劝分在官者若干石而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255-0281c.png
委主簿雷义发而为用凡学之故材复撤而改之民故
无所困而功卒完六月堂成七月斋庐成已而庙成至
于师生私居之室亦以次成矣于是游于斯者讲授有
所祀飨有地欣欣然皆有及时进修之意是岁秋举于
乡者遂得一人父老惊叹以为吾贤令之所致也他日
师生走书京师特求予文记其所以迁学者惟古人有
所营建其大者如卫文公之于楚邱召穆公之于谢邑
莫不相度其地之宜见于诗者可考也若夫宫室之美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255-0281d.png
则尤详于斯干之篇而况天子之有辟廱诸侯之有泮
宫皆行礼之地不得其宜与美何于乐思乐之云之有
夫廱与泮其制皆取于水未闻置于水者也而博平为
学若此始谋者亦既不谨后之人又特补漏支倾因循
苟且而为居逸遗劳之计且其人率皆久任可以有为
而不为何其怠也今夫文君由甲科而出补任于兹未
及改岁而召命且下其事未暇以为而复为之又何其
勤也君廉敏多惠政数奏疏于朝乞蠲除民间所尤疾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255-0282a.png
苦者非特迁学一事可书也而迁学又事之可久政之
至重者故特书之亦俾后之游于斯者以无忘君之功
云尔
   武学设庙像记
京师有武学所以教诸卫武臣之子孙将世其官者其
始建于正统癸亥制尚弗称后朝廷以城东旧第赐故
太平侯张公已而公辞焉有诏改为学而以国子监丞
阎禹锡掌学事学既宏丽师生安焉顾学无庙其制弗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255-0282b.png
备成化己丑禹锡为奏请乃得建庙盖特改明伦堂为
大成殿而以其后室为堂今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张
公尝与诸同列入学校艺旦则谒庙叹曰圣世承平文
教旁达虽州邑必有学学必有庙庙必有圣贤像繄此
独用木主于庙制亦弗备闻故陆侍郎家有孔子并四
配像盍往请之于是侍郎之子郎中华等相与喜而言
曰先人为此岂欲私于家者诚得备庙制有补于学官
甚幸吾何敢爱一时好义者更出赀以相木石之费师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255-0282c.png
生益喜以学事督于兵部也白之若尚书涞水张公而
下皆欣然曰宜以乙巳二月之吉舆置殿中而奉安之
祭告如礼教授朱暕以尝任其事也谒予请记予诺之
而未暇以为既久今尚书华容刘公兵务之馀益重学
事以英公之意美而不可负也复请于予夫聚数百人
于学训之以师儒督之以文武大臣其业进士以明乎
孔子之所删述者什一二耳其馀所诵而习之者非兵
书乎所试而策之者非方略乎所操而为业者非驰射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255-0282d.png
之间乎较其勤惰第其工拙月有课岁有赏国家安不
忘危作兴材艺以为缓急之用者至矣然卫灵公问陈
于孔子以未学军旅为对其肯为之师以飨其祀乎或
者不能无疑于此噫孔子大圣也岂以军旅而不知者
盍不观于夹谷之会其言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
事者必有文备因请具左右司马以从及齐使莱人以
兵劫定公折之以言谕之以理齐卒以汶阳之田归之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也军旅之事莫大于此则知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255-0283a.png
孔子所以不对者以灵公失道而复以此问为不当耳
故曰孔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惟其无常师此所
以为文武之师而通天下宜祀之也与虽然庙之有主
古之制也易主为象后世之制也不从乎古而从后世
岂不以升降于斯俯仰于斯者释弓矢而执笾豆离士
卒而亲工祝睹道德之容洋洋乎其盛足以作其礼义
之勇消其悍戾之气而君子犹有取乎故为书之
   听乌轩记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255-0283b.png
距吴城东三里葑溪之上有封若堂焉者故长洲朱处
士叔明之墓也墓之侧有屋若丹焉者处士之子颢庐
于其墓者也处士既没颢居丧尽礼乡人以为孝且葬
日哭于墓墓有木百株乌数十旦暮鸣其上不去颢听
之哭益哀或者因题其屋曰听乌轩云吴宽曰父子之
恩人与鸟同也父子之性人之所通鸟之所塞也而世
言乌生子辄反哺则鸟之通于父子之性者乌而已然
而乌有口必鸣者也初何与于人人有耳必听者也亦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255-0283c.png
何止于乌其鸣也若独为人而鸣其听也若独为乌而
听者盖亦有所相感焉耳夫惟有所相感者故鸣者不
鸣之以口而鸣之以意听者不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听之以心则凡鸣乎其前者皆足以动乎其中况乌固
鸟之孝者哉是故旦而鸣焉吾听之戚然而不宁感吾
省于亲之时也暮而鸣焉吾听之惨然而不乐感吾定
于亲之时也其鸣益悲其哀益切则是其哑哑者足以
致吾之皇皇其擭擭者足以益吾之望望鸣之者弗止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255-0283d.png
哀之者弗辍孰谓乌不为人而鸣人不为乌而听也哉
作听乌轩记
   金乡县学修建记
孔子生于鲁仕于鲁而设教于鲁故一时弟子所从游
者虽至自四方而鲁人为多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
者人才之难得者也其人则具于孔氏而司马迁叙其
徒亦谓身通六艺者七十馀人皆异能之士何其盛哉
故曰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所谓君子者其出于七十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255-0284a.png
馀人之俦乎当是时人各以其所得转相传授虽去之
百年莫非其徒孟子所谓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
诸人也自孟子来又二千年所在学者纡侈袂曳方履
訚訚秩秩视唐尤盛至考其所自来必自鲁孔子而况
为鲁之人耶然学者之事甚博非索居孤陋而能通者
必由讲而明由教而入此学校所由设而为亲师取友
之地舍是虽鲁人亦难为贤也今之兖州府故鲁地府
之西南百八十里有县曰金乡故有学旁岱岳祠金大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255-0284b.png
定间始迁于县治之东既坏国朝洪武元年重建复坏
而修则正统十一年也比岁水溢为患而学益坏诸生
莫安其居业废不讲学官至僦居于外而教亦弛盛君
德汝人也以进士来知县事敏而有为谓兴学养士尤
不可缓则白其事于府从之初市材营作以居学官属
时小康乃益计度材用为陶匠之需以成化十六年四
月三日兴功因在官者役之更择良吏董其役而躬为
之指授以建以修物不费而民不劳明年二月十有一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255-0284c.png
日而功迄完凡堂堭斋舍殿庑门墙以及仓库庖厨其
制一新至所谓坟书台讲文亭射圃之类废辄修举不
遗馀力盖自有学以来莫有盛于斯者于是教论古吴
金君铣具书其事抵予求记夫鲁之学见于诗人之所
咏歌如泮水之篇是已金乡去此不远而今之县令有
民人社稷之寄与古诸侯略等诗曰穆穆鲁侯敬明其
德盛君其有之又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士之游于斯
者其尚无负贤令之意而不失为鲁之人哉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255-0284d.png
   无锡钱氏改建祠堂记礼之祭其先也自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庶人特祭于寝
天子尊矣后世贵而显如古诸侯大夫之官亦可以为
庙若夫士于制既不得为而寝者亦生人之常居非所
以专意于先世之地此朱子祠堂之名所由立其制所
由定而为天下之通礼也按其书曰君子将营宫室先
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夫正寝之
东阳位也盖法古左祖之义曰先立见治家者急于事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255-0285a.png
先而追远报本之道所当举也则祠堂之制人可以得
为而又不可不为如此然而流俗日卑徇末而贵近高
其宫大其室以为宾客之乐妻妾之奉子孙之计者皆
是语及先世则漠乎不以为意往往即私居之偏庋置
神主其苟简至是虽诸侯大夫或然况乎为士若庶人
者哉钱氏在江南为名族其世代迁徙考于前人之述
作可见盖自吴越忠懿王俶纳国于宋至于今馀五百
年子孙业儒而为士务农而为庶如无锡砖桥之族尤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255-0285b.png
盛者若将仕府君惟常既用朱子之说以祀其先至如
晨必谒出入必告正至朔望必参时节必荐新且惟其
说是遵若忌日不饮酒食肉哀慕终日又其孝也府君
既没其子孟浚奉承先志惟谨乃天顺壬午之秋家被
火厄祠堂燬焉孟浚以为惧既重建如制顾其地隘不
可拓而族人日益众堂成殆无所容乃即其地改建重
屋奉安神主于上其下因为藏器物若遗书衣物之库
而孟浚以为非制其心不安也他日述其事谂于予遂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255-0285c.png
请为之记夫礼固有变者麻冕礼也纯俭而孔子从之
杜氏之葬在西阶下至欲合葬也季武子许之钱氏之
为此举其亦礼之变者与盖爽垲而不污深广而有容
周旋于斯著存于斯洞洞属属如将见之与世之苟简
者异甚虽以为祠也亦宜乃书以复孟浚其尚安焉孟
浚之先曰元永嘉书院山长彦春生文林处士伯刚伯
刚生梅堂处士公达公达生惟常此其四世所得祠者
惟常有弟二人曰惟孝惟义父没而异居诸子曰孟津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255-0285d.png
孟溥辈又各为小宗之祠云
   三辰堂记
维皇明以经术取士士之明于经者或专于一邑若莆
田之书常熟之诗安福之春秋馀姚之礼记皆著称天
下者易则吾苏而已苏之易始于顾顺中先生一时游
其门者出则取科第以其经转相传授岁久师弟子益
众延及他郡莫非出顾氏人方先生为汉杨何云先生
讳巽顺中其字尝登永乐甲辰进士第后十二年为正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255-0286a.png
统丙辰而其子今赣州守字德明者继之又三十六
年为成化壬辰而其孙今工部郎中馀庆字崇善者
继之三世荣显岁适皆在辰人以为异赣州公乃以三
辰名其堂而工部以予有乡党之好且同年也请为之
记予因叹曰顾氏则异矣而其盛岂独盖于苏人哉粤
自国初诏行科举每三岁一行其后或不行迨永乐甲
申至于今日行之皆如制殆三十科于此可谓久且数
矣然方州所擢其少者科止一二人若陋邦僻邑至未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255-0286b.png
尝有荐于乡之士文教之行经术之明其难也如此而
顾氏上下五十年前后三世皆有其人此其盛岂独盖
于苏人哉夫今固有兄弟同升者然其盛止于一时不
若父子相继之远况又继之以孙者乎岂有不偶然者
乎盖事之来也有自德之发也有时先生之学固良然
闻其先有隐德始于其身发之而又不及授政以没后
仅以赣州公尝任御史获赠如其官宜其复发之后人
也惟公昔有声宪台及出守大郡惠政在人今工部以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255-0286c.png
明敏勤慎为朝廷任用方奉诏行水淮济间且有利益
于国后世之登第者不必以辰而异也将有蒙其泽继
之而益盛者乎
   承天寺重建大雄殿记
萧梁氏好佛其下化之一时佛寺江左为盛然尤莫盛
于吴中若承天又吴中之特盛者相传寺为卫尉卿陆
僧瓒宅而舍以建者自梁以后废辄兴之至元至正间
主僧南楚极力改作而其制之壮伟精巧绝矣金华黄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255-0286d.png
文献公实为记其事入国朝殆历八十年当正统癸亥
之十月寺一夕大火荡然无存又明年适朝廷颁大藏
经至僧纲司都纲永端时兼住持特建堂九间以尊奉
之其后僧徒相视莫敢复措手者盖三十年于此今住
持道泽谓寺不可终废也然功宜自大雄殿始乃谋建
盖承天固郡人之所瞻仰者也于时闻有是举争出
钱粟来助其徒戒昌更刺指血书法华经誓成其事而
助者益众矣竟以成化甲午七月丙辰起功凡六年而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255-0287a.png
功始完高广深阔一如旧制凡所像设亦无不备于是
泽公领郡荐来受都纲之命乞予书之其言曰寺之功
甚钜此未及其半吾当次第成之而未可必也幸先畀
之文以记嗟夫大雄之建非以奉佛也乎佛之道吾不
能知然尝观于其书务为宏博广大之说故学其道者
每务为宏博广大之事亦惟好于上者极其护持而不
拘以法禁化于下者致其崇奉而不惜乎财力此其事
之所以成也今夫官府学校所以出政令而资风化是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255-0287b.png
固有益于上下者或病其敝且陋而有所为焉费于公
而罪戾至劳乎民而怨谤生继之者视以为戒故有终
其任不易一木增一瓦者此其事之所以废也则泽公
之为此举固其才之长力之专以出乎其徒亦惟其为
彼而不为此此其费若劳虽不可以数计卒能随其用
使致其才力以成乎所谓宏博广大者而还郡中之旧
观也予故记之以示其后之人
   得月亭记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1255-0287c.png
吴县西五十里有巨浸禹贡所谓震泽是也周职方又
曰具区今吴人皆舍之不称称必曰太湖尝观昌黎韩
子有避风太湖七日鹿角之语则指楚之洞庭而言今
湖中多山其最大者亦以洞庭号之又山上有地曰角
头土人谓汉角里先生尝居此其说固无据岂吴楚二
水其大相敌故其名相仿耶且山有洞因名不知湖何
以名郭景纯谓巴陵有地道潜通此山然则楚以名水
吴以名山盖以此与予生未尝游楚徒得其伟观于传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1255-0287d.png
记诗歌之内而吴固吾乡也往尝过友人王翰林济之
水行出胥口适烟雨满湖初焉山兀兀压水面已而云
气㳽漫忽失所在扁舟茫茫莫知所之予心甚恐然其
景则奇而可玩矣窃意使当良夜月出其间雁鹜惊飞
鱼龙戏游清风来而白露下金波渺然一望万顷其奇
当如何而恨未之值也洞庭之东有山对峙其势若分
其脉则属而竞秀于空明之际若不相让济之之先托
以隐居者累世矣其大父惟道府君尝即所居韩港南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1255-0288a.png
尤胜处作亭曰得月府君既下世其父光化令解组而
归受封就养岁修葺之与宗族宾客登览以乐济之因
属予记夫月天下所共有也而必于此曰得者盖以惟
此可以尽月之奇他虽有之不足为得耳然其奇惟居
于此者知之游于此者知之他人不知也光化父子固
所知者虽欲告予亦不能也而予又安能言之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1255-0288b.png
 
 
 
 
 
 
 
 家藏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