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1255-02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藏集卷三十一
             明 吴宽 撰
 

 记一十三首
   匏庵记
匏无用之物也孔子所谓系而不食者是也夫物受形
于天地而系且不能食其为物可谓至愚而微虽谓之
无用不过也然人知其无用而不知其无用之用若晋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1255-0241d.png
叔向有云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又书曰八音克谐
神人以和而匏居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
列管匏内则是匏不徒能济难而且适宗庙朝廷之用
其功不小而大即谓之有用亦岂过哉尝因是以相天
下之人能动作而食人之食者多矣求其能济难而适
宗庙朝廷用者几人耶则人曾一匏之不若又况匏固
未尝食人之食而人反藉之以济难用之于宗庙朝廷
则无用者未必不为有用而有用者乃归于无用其相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1255-0242a.png
去亦远矣余于栖息之所题曰匏庵因复为之记盖匏
之无用足以自况而其所以有用则非余之可及遂因
以自励焉
   医俗亭记
余少婴俗病汤熨针石咸罔奏功而年日益久病日益
深殆由腠理肌肤以达于骨髓而为废人矣客有过余
诵苏长公竹诗至士俗不可医之句瞿然惊曰余病其
痼也耶何长公之诗云尔也既自解曰士俗坐无竹耳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1255-0242b.png
使有竹安知其俗之不可医哉则求竹以居之而家之
东偏隙地仅半亩墙角萧然有竹数十个于是日使僮
奴壅且沃之以须其盛越明年挺然百馀其密如箦而
竹盛矣复自喜曰余病其起也耶因构小亭其中食饮
于是坐卧于是啸歌于是起而行于是倚而息于是倾
耳注目举手投足无不在于是其藉此以医吾之俗何
如耶吾量之隘俗也竹之虚心有容足以医之吾行之
曲俗也竹之直立不挠足以医之吾宅心流而无制竹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1255-0242c.png
之通而节足以医之吾待物混而无别竹之理而析足
以医之竹之干云霄而直上足以医吾志之卑竹之历
冰雪而愈茂足以医吾节之变其潇洒而可爱也足以
医吾之凝滞其为筒为简为箭为笙箫为簠簋也足以
医吾陋劣而无用盖踰年而吾之病十已去二三矣久
之安知其体不飘然而轻举其意不释然而无累其心
不充然而有得哉古之俞跗秦越人辈竹奚以让为然
而是竹也不苦口不腼眩不湔浣肠胃不漱涤五脏长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1255-0242d.png
公不余秘而授之余用之既有功绪矣使人人皆用之
天下庶几无俗病与明年余将北去京师京师地不宜
竹余恐去竹日远而病复作也既以名其亭复书此为
记迟他日归亭中愿俾病根悉去之不识是竹尚纳我

   佩韦记
以物治物者有矣未闻以物治人者也以人治人者有
矣未闻以人治于物者也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1255-0243a.png
谓以物治物者也书曰民心罔中惟尔之中所谓以人
治于人者也独西门豹有取于韦至佩之以自警其殆
以物治人而人治于物者与盖君子观天下之物苟有
益于己者虽贱且微不之弃若韦之为物非若象犀珠
玉珊瑚木难之足贵重也其材不过履而己黻鞸而己
决拾而己但其性缓有似乎人性之不及豹所以取之
与夫道以中为贵过与不及不足以云道豹之性卞急
过乎中者也故有取于韦是以其不及而济吾之过也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1255-0243b.png
箕子衍三德之畴有曰高明柔克高明刚而过中者也
克之以柔所以济乎刚而适其中也豹其能自克者与
其巧于取物而善于治己者与豹之后有唐柳子厚尝
赋佩韦盖亦有见于此矣今周京元基则又以佩韦自
号元基其慕豹与其慕子厚与豹固良吏史迁独以其
一事出于俳遂寘于滑稽之列固非也然称其治邺民
不敢欺则亦刚果彊察其性未克变也子厚急于仕进
党于叔文以污其身卒被谴谪则亦未知所谓缓者也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1255-0243c.png
斯二人者果足慕乎求足慕者在孔门得一人曰仲由
氏其为人勇于为善虽父兄有所不顾则性之卞急者
孰有出于仲由者乎故夫子尝退之能使令名无穷元
基尚慕斯人乎急于义而缓于利急于实而缓于名急
于责己而缓于责人庶几得缓急之宜以适厥中不亦
善慕古人者乎其或不务出此则所谓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者吾何取于佩韦哉
   陋清閤记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1255-0243d.png
京师民数岁滋地一亩率居什伯家往往床案相依庖
厕相接其室宇湫隘至不能伸首出气王侯第宅则又
穷极壮丽朱门洞开画戟森列所藏者唯狗马玉帛而
己二者人胥以为病海虞凌君季行官于京师家城之
东南委巷中余尝造焉引余入一閤崇广仅丈许织筠
为门连楮为幕中设一榻自琴册棋砚之外无他物余
方侨居民家坐而乐之欲遂忘去季行曰吾治兹閤有
年矣子将何以名之余曰噫先生之居若公子之苟完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1255-0244a.png
然非小人之近市若叔孙之必葺然无大人之高堂陋
矣清哉其兹閤也夫盖木不加雕土不加饰不已陋乎
俗不能容尘不能入不已清乎合而名之曰陋清不已
宜乎季行曰善己丑三月晦日记
   耻庵记
胡君彦超佳士也余得其为人已久南宫之试始见而
获交焉君间以其所号耻庵者乞为之记余未暇以为
来南都同在太学又以耻庵记为请余始欲为之然而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1255-0244b.png
不得其所以名庵之意何也耻之于人不一也古之人
不若人则耻之声闻过情则耻之二者君尝有之乎吾
以所见者言去年秋当大比就试京闱者几三千人而
君以第六人荐人之不若君者则多矣君何为而耻及
今年太学私试君复在第一时与试者亦数百人人之
不若君者亦多矣君何为而耻岂真以声闻之过情耶
则君之为人吾尝知之其问学充矣而自视若虚其文
词妙矣而自处若拙未尝以矜能衒名也然凡试士其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1255-0244c.png
侪辄相谓曰彦超吾所知今之试名氏前列者非彦超
而谁己而皆验则声闻之不过情也亦审矣君又何为
而耻窃惑之他日以告彦超彦超曰岂谓是哉虽然亦
是之谓也夫自科举之学兴而词章之学废自词章之
学盛而后圣贤之学微其弊非一日矣吾不暇远引他
郡婺吾土也请以婺言何如前乎此者若王子充若宋
景濂若胡仲申若柳道传若黄晋卿若吴立夫诸君子
其言卓然为一世之所宗吾尚能若其人矣乎然此固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1255-0244d.png
以词章之学言也等而上之若许白云若金仁山若王
鲁斋若何北山若吕东莱诸君子其道卓然为百世之
所宗吾尚能若其人矣乎固不若也则吾为乡人者何
为而不耻乎夫圣贤之学本也学者之所先也词章之
学末也学者学之而不汲汲焉者也士而不为圣贤之
学己足耻又况科举之学又词章之末者乎其学愈若
人则其耻愈甚其声闻之远近其耻之大小以之吾独
何为而不耻乎余闻其言而愧之叹曰君可谓知耻者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1255-0245a.png
矣然吾闻耻不若人者终若人若人则无耻矣余固不
知耻者因君之言而耻焉则君之教我者不既多乎请
以君之言为记
   甘节堂记
妇人之于夫曰柔而已矣曰顺而已矣若曰贞曰烈者
非其德之常也妇人而有贞烈之行者是固妇人之不
幸也亦其夫之幸也其家之幸也盖一家之中有父母
焉吾夫为子而养之于上吾唯承之于下焉耳有男女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1255-0245b.png
焉吾夫为父而教之于前吾惟佐之于后焉耳能养者
孝能教者慈孝与慈美德也吾夫之所得专也吾能分
其美而已吾之所得专者固所谓柔与顺也柔与顺二
者无所用之而独专夫孝与慈之德以获乎贞烈之名是固妇人之不幸也亦其夫之幸也其家之幸也义兴
李君恪之卒其配蒋氏方盛年一时誓欲从君于地下
既自叹曰死吾志也亦吾职也顾有所不可死者夫不
吾托家不吾系虽死可也夫吾托家吾系而死之吾之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1255-0245c.png
志则行矣职则尽矣如夫何如家何且吾为今日李氏
一担夫也以所负荷者重而一息肩则两物从而委之
地矣故吾质虽薄足虽弱亦惟尽吾力而已耳于是养
其舅遁庵翁以孝闻教其子震业成领京闱荐第二乡
人以蒋氏之善处生也取易之语题其堂曰甘节震与
余同业胄监相好甚间语及其母之事至于呜咽流涕
而不能已他日因请记其所谓甘节堂者余复之曰诗
有之汎汎柏舟在彼中流妇人之所自誓也蓼蓼者莪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1255-0245d.png
匪莪伊蒿孝子之所自伤也子之母氏之贤无俟余言
人其以柏舟之人与之矣而子固可谓善受教者蓼莪
之篇具在简编则愿子终身诵之以无忘母氏之贤
   静逸斋记
会稽徐先生之丞国学也作斋庐于其私第之左题曰
静逸命宽宜有记宽既谢不敏且有惑焉盖天子建官
于国学曰祭酒曰司业曰丞皆尊官也祭酒司业坐堂
上临诸生传道而授业以教不以政然教或不可以一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1255-0246a.png
众也丞始以政辅之是故鼓钟以严其节惟丞夏楚以
收其威惟丞月书而季考惟丞德行艺仪之劝相惟丞
丞之职亦重矣烦矣是将纷纷焉扰扰焉惟政之施不
暇求先生之所谓静逸者无有也然以宽之游于门下
者馀二年矣见先生之所施如一日诸生之游于门下
者不啻数百人矣见先生之所御如一人其从容閒暇
若无所事事则又有所谓静逸者滋惑焉以是无以应
命盖既久乃有省曰先生之静逸其在内而不在外以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1255-0246b.png
本而不以末乎何谓内与本心是己何谓外与末身是
己心之静逸宽不能言也而先儒周子尝言之其曰圣
人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至论学之要曰无欲也无
欲则静虚静则有似乎拙故其著拙赋有曰拙者逸论
静逸者尽于此矣而以身言则是老氏之无为也无劳
也夫以无为为静譬若木之槁焉其不畅茂若逸矣然
则朽腐而不可用也以无欲为静譬若水之止焉其不
流动固逸矣然则清洌可以鉴也故心可以言静而身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1255-0246c.png
不可以言静心可以言逸而身不可以言逸况乎心者
身之主也静者动之体也逸者劳之本也心苟静则以
静制动其动也若静心苟逸则以逸待劳其劳也若逸
此先生之居乎其职所以从容閒暇若无所事事者也
噫若先生者其得周子之言者乎其善学圣人者乎以
是为记宽亦庶几知先生者乎
   重建延绿亭记
成化八年七月吴郡大风雨鹿冠老人杜先生延绿亭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1255-0246d.png
坏焉明日雨霁先生曳杖游于园中茅茨既摧梁木亦
折垣墉且陀竹树尽偃顾而叹曰噫嘻亭坏矣殆天意
耶虽然独不有人力乎二子启咨知其意遂相与召匠
氏筑之既成邀先生坐于亭上则摧者完折者固陀者
立偃者起盖不日而旧观还矣先生喜曰天意殆欲新
吾亭耶他日乃以书来京师谓宽宜有记宽闻大道
之世烈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而昔者之风雨也胡为
乎来哉果天耶亦由人耶吾何从而问耶问之人则人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1255-0247a.png
非天也恶乎知问之天则天非人也恶乎答既足以惑
亦可以忧盖余之居于是而去吴下也远虽未尝目击
其变顾其事理有可得而推者故尝以先生之一亭观
之则四野之外弱夫贫妇其绳枢瓮牖岂无有不胜其
震凌而相对以怨咨者乎又以先生之一亭前后推之
垣墉陀矣则疆畎之欲修也劳乎力竹树偃矣则禾稼
之不登也乏乎食而弱夫贫妇又岂无不胜其沮洳而
相对以怨咨者乎当此之时亦有如先生之二子筑而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1255-0247b.png
新之者乎是固可忧也夫先生隐者也一亭而已不暇
此忧而余亦不敢以此告然而未可知也杜少陵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有安得广厦大庇寒士之语先生少陵
后人也而老于诗为其后学其学则遇其变独不忧其
忧乎因书以论于先生不识以为何如
   重建觉山寺记
由京师东走七百里有关屹然当其冲关之北大抵山
也入山而行石路危峻林薄蒙密凡四十馀里始得觉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1255-0247c.png
山山之麓有禅寺在焉寺之建相传自唐既兴而复废
皆莫能考其岁月入国朝其废如故虎狼得以穴其上
狐豕得以室其傍而人之迹于斯绝矣顾荒茅野榛中
独其遗址依然犹存有高僧曰悟定者杖锡来关中知
其处曰甘澹泊而安岑寂者吾侪之分也是山于吾独
宜遂入居之结草以为庵累石以为床遗外身世若独
有所得者未几旁近之民皆翕然高其道化其德而持
金帛以施之者家至视其金帛既无所于用遂谋复旧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1255-0247d.png
规爰市美材召大匠择日兴功功未及半而定化去矣
其弟子本清谓其师之志不可以不继也乃益为复旧
之举清为人淳朴而无伪颛静以有为而人之助其费
者如其师凡其门庐诸殿各有位置总若干楹寺成群
峰后抱远岫前峙势若屏几而寺之宅其间又若人之
负而凭之也寺之东北有泉出于石罅色白而味甘汲
之不竭凡僧之日饮于此取给焉山为寺而秀泉为寺
而清而人之迹为寺而多盖遂为一大丛林矣寺未有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1255-0248a.png
记于是清徒步来京师介余同年友萧君文明求为之
曰兹寺之废而兴其岁月无亦使后人之莫能考也余
不之拒夫佛法起于西域而入于中国炽于都邑而延
于边徼行之者非一日学之者非一人其势必不能反
之于彼而绝之于此矣然就彼佛言之其始亦唯澹泊
之甘岑寂之安以成其道也而都邑者固朝市祖社之
所在臣民人神之所止佛既不欲居学佛者且不可居
而其徒乃欲高其宫广其庭以与吾人争寻常之地于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1255-0248b.png
此岂非妄哉有能远引而去像设其佛于深山大谷之
间枕石饮泉以求其所谓道者而居之则彼之居既得
其所而吾党之士亦讵肯穷追而深过之哉此悟定师
徒觉山寺之建所以可取而余于其寺之记所为以不
拒也寺之重建始于正统十年之十月毕于成化六年
之十一月记之日为八年之九月戊申云
   汤阴县儒学修建记
古之民有四曰士曰农曰工曰商而已四民各有其业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1255-0248c.png
所聚亦各有其处农聚于野工聚于肆商聚于市而士
则聚于学故求菽粟者适乎野而得以农之所聚也求
什器者适乎肆而得以工之所聚也求货财者适乎市
而得以商之所聚也至于学则道德之所从出观法道
德者适乎学而得非以士之所聚也乎夫简一郡一邑
之俊秀而教之一堂之上所习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孔子之法所讲者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理所诵
者易诗书春秋礼乐之文非若农工商贾之为业比也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1255-0248d.png
是故学校兴然后道德明道德明然后风俗成风俗成
然后礼乐可作而天下治矣皇明有天下馀百年文教
大行士类益盛自国都以达于郡邑莫不有学汤阴彰
德之属邑也邑令尚侯令邑之五年政既益善民安物
丰邑有学建自国初规制甚陋久且倾圯凡师生之讲
习于是者弗便会宪副临海陈公奉敇提督学政河南
侯以其事白之公曰是令之职也其亟图之爰出公钱
若干万撤而重建之若大成殿若戟门若明伦堂若东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1255-0249a.png
西斋若庖厨之类次第以成馀则仍旧而加新之工始
于成化某年月日毕于某年月日太学生尚宣故学之
诸生也于是走京师致教谕某君之言而因余同年李
君燧请记其事其言曰邑自有学以来士之游于斯者
日众而领乡荐登科甲者仅仅可数今幸侯之此举工
甫毕是年领乡荐者得三人明年春甲科得一人皆侯
之功也愿书之余闻其言曰诺哉夫学校道德之所从
出而为人所观法者也国有学为一国之所观法郡有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1255-0249b.png
学为一郡之所观法邑有学为一邑之所观法今侯之
为此举也邑之人犹有争讼者乎犹有越人于货者乎
犹有出谇语反唇以相稽者乎无之是侯之功也且学
校者古有之今亦有之古之学校养士以明道德后世
学校养士以取科第是果同乎虽然游于斯者不曰所
习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法乎所讲者父子君
臣夫妇长幼朋友之理乎所诵者易诗书春秋礼乐之
文乎夫然则后世之学校明道德者其心也取科第者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1255-0249c.png
其迹也夫以道德为科第庶几无沗为学校而足为人
之观法此则凡为士而游于斯者之所当知也
   太康县修学记国之所以立者天子与公卿大夫百执事之人共治之
也而所谓公卿大夫百执事之人非夫人可以冒而为
之皆贤才论定而官之者也夫贤才之生有用之之时
必有取之之法有取之之法必有养之之地自今日观
之徵聘不出于上荐举不行于下上之欲用其人者皆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1255-0249d.png
取之于场屋下之欲为人所用者亦由于是而已矣上
之欲取其人者皆养之于学校下之欲为人所取者亦
由于是而已矣则学校者固场屋之地也尝考之古人
设为此者或以之养老而寓其礼于俎豆之陈或以之
习射而寓其礼于弓矢之发或以之受成献馘而寓其
礼于军旅之讲所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术一皆寓
于此当是时取人之法虽以纳言而登庸之必射侯以
明其心术虽以六艺而宾兴之必德行以考其根本人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1255-0250a.png
才之出所以彬彬乎其盛者由其取之养之者有道也
世道之有古今若四时之序其温燠凉寒不能不为之
变者顾其遗制如受成献馘虽不复举而养老有酒习
射有圃犹未至于尽亡特所以取士者势不能与古一
辙耳今天子即位之初慨然欲兴学校变风俗如尧舜
三代之时诏复宪臣提学仍赐之玺书以重其行乃于
八年之春临轩策士惓惓焉犹以学校虽兴而风俗浮
靡为虑宪臣之钦若于下者固不遑宁处天下之士亦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1255-0250b.png
有感激而兴起者矣按察副使临海陈公尝以监察御
史提学南方一时风教为天下最及是超擢仍畀以学
政往莅河南公移昔尝教人者教之所至入学宫临诸
生示之以躬俾自畏慕间取朱子小学书及冠祭之礼
之大者令诵习之他条约不琐琐也若夫舍宇之不葺
器数之不备者曰此有司之失职也则颇督责之开封
之属县有太康太康有学在县治之北隅其兴创岁月
县有志可考宣德以来为河水所圯且其制卑陋弗称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1255-0250c.png
县令崔寿尝修宣圣殿及两庑他未暇以为成化六年
古曹王珣以进士来知县事首以修复为己任曰此固
吾之职也乃集士民谕以相助众欢然从之乃计材用
拓基址凡门堂斋庐悉易其旧殿庑之故修者则更设
圣贤像及祭器其中以其馀材建敷教堂囷馆为宪臣
考业之所缭以周垣树以绰楔焕然为一方伟观工始
于八年之六月毕于明年之三月会王侯更治他县去
而易水田畯来代临视惟谨于是学之师生不忘侯之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1255-0250d.png
功使来请文以为记夫学校养士之地也设为之者非
虚器而修饰之者非美观诚欲士之来游于斯者进修
于斯讲习于斯以为上之人所取所用之资也故士譬
若榖粟然有榖粟而无仓廪储之固腐烂而不可食然
廪既完而所储者或稊稗糠秕亦何用哉此今日木
石瓦甓之费斧斤版筑之劳宪臣之所督责县令之所
奔趋者不在乎所养之地而在乎所养之人也而今而
后凡游于斯者仰焉而视俯焉而思升其堂则思游心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1255-0251a.png
于高明正大之域立其庭则思置身于平直真实之地
以倡风俗以成贤才以为国家之用以答天子之意其
必自此始也
   汤溪县儒学记
成化庚寅岁知金华府李侯嗣以其地曰汤溪者民居
成聚而阻山带水服役于上者弗便乞割龙游兰溪金
华遂昌四傍近县之裔别为县以便其民白之藩臬奏
请于朝复乞畀之令以治既得请仍以汤溪名县越明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1255-0251b.png
年胙城宋君约来知县事君至无所出政为创廨宇以
居未几即有事于学校曰此有司之首务也其可以后
乃相地于县治北之二里曰官山岁壬辰之秋功始兴
凡为明伦堂为东西斋为庖为射圃亭为师生之舍
若干楹又以学必有庙为大成殿为两庑为宰牲房若
干楹门墙深严阶庭高广凡所创建举皆如法又明年
甲午之春而功告完遂选民之俊秀者充其中而置书
籍缮器用以为其诵习之资侯既嘉令之有为又谓学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1255-0251c.png
成矣不可无师儒以教复奏请之命且下则具书与图
托进士胡君超谒予文以为记胡君汤溪之人而余之
同年友也其言曰始宋君承李侯之指而建此学以县
之设凡以便民而已使所以兴作而敛其财用其力则
是便之者未及而困之者已至甚非所以为民父母之
意顾县多大山长林凡木石之费既取给于是至于辇
载版筑之劳不免役及乎民而所役亦必措置以酬其
直故财不告乏力不告穷而卒成其事皆贤守令之善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1255-0251d.png
意也幸书之以告后人余曰然哉虽然贤守令之意尤
有善于此者试一言之盖民之生莫不有欲欲不能皆
足也于是有争夺之心莫不有性性不能皆纯也于是
有弃暴之心此有天下国家者必施之治与教以处其
民治所以定其欲使不至于相凌教所以复其性使不
至于相失二者不能偏废者也然古之居其位者未尝
不以一人之身而兼二者之责后世始分而二之虽曰
分而二之而教之者未尝不赖于治之者作兴而成全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1255-0252a.png
之也自世之为郡县者多俗吏不务出此率留意于簿
书筐箧之间徵求趋走之际视学校之已设者尚不之
省而况慨然创建思所以作兴而成全者乎此贤守令之
善意所可书者也今夫汤溪之有学为之守令者意既
出此而其人民亦皆有所遭遇矣则为之师儒者独不思所以教之然欲教之尤宜谨之何也汤溪县之新者
也汤溪之民民之新者也为新民者譬若幼子然始而
训告之以正言指示之以正事则其听受之馀自然一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1255-0252b.png
言一行皆趋于正久之将习与性成而终为贤人君子
之归以之用于天下国家无弗可者矣夫有人民而不
能教之不义未教而遽责其人不仁故吾之记是学于
守令既与之矣尤不能无望于为师儒者
   武冈州重修儒学记
士之有志于学者讽诵乎诗书讨论乎礼乐考求乎典
章察识乎人品微而为性命精而为道德大而为彝伦
广而为事物必学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斯其为士也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1255-0252c.png
唯士之职如此故人亦以是责望之有所不知不能则相
笑以为非士而士亦曰吾不知不能吾之过也然
为学之道未易以言譬之于筑筑者必有桢干舍桢干
而欲其墙之立无是理者于是有文以学有艺以游而
文艺之制立矣士而求此不啻己足抑其说之浩博茫
然探索不知要领故又譬之瞽及于阶席有弗之知过
在相者之不告耳于是有师以导有友以辅而师友之
道立矣文艺既具师友既得使无所处之地是又贾人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1255-0252d.png
之不于市工人之不于肆未见其物之售而业之精者
此学校之设非所以为处学者之地乎夫士有志于学
求其道之在我者而已在我者且不暇为力乌暇计其
身之所处耶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
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词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
事则有司存盖学校之设岂特笾豆之事之小者哉其
兴其废士何庸心亦有司者任之耳武冈为湖南一大
州州有学旧在城南兴贤门外宋崇宁绍兴凡两迁筑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1255-0253a.png
遭元季兵火乃燬国朝洪武庚戌仍即旧址筑之其功视
前为备景泰间益加修建顾其地尝为豪彊所侵终其
规模弗称州学佥按察司事邵君分巡湖南既为复所
侵地并用官帑白金市傍近隙地以广其址于是佥都
御史吴公方巡抚湖襄宪副严君亦以提学至遂以兴
修之役委知州事李侯复初同知州事戴侯某乃计财
用召工役期成厥功功成殿庑深严堂皇高敞厨库斋
庐之类皆为一新崇垣外缭广庭中甃以及祭器文籍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1255-0253b.png
亦无不备居者曰安观者曰美经始于成化壬辰秋某
月落成于明年冬十月他日州守倅与其学之师生谋
谓是举不可以不记使来请文于余嗟夫有司之职尽
矣游于斯而学焉者独不思所以免过乎
 
 
 
 家藏集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