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196-06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松雪斋集卷六
            元 赵孟頫 撰
 杂著
  乐原
乐本乎律律始于数正于度度曷从而正之曰以候气
正之何以知其然也古者有累黍之法黍之为物也大
小不齐就取其中者从累之而然横累之而否是故不
卷六 第 1b 页 WYG1196-0665d.png
可以为定法也必择土中使善历者候气焉气应则律
正律正则度正矣较之累黍之为不亦善乎律之长短
郑氏之法不可易也是其上下之所以相生也所以随
时而变易也夫音之清浊定于管之长短凡其空围则
一而巳矣非有大小之异也先儒制律有大小之异者
非愚之所知也律不可以徒律徒律不可以为乐必施
之于音而后乐生焉用之而天地应鬼神格人民和故
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世衰道微流为贱工之事为士
卷六 第 2a 页 WYG1196-0666a.png
者益耻之岂特不以为巳任而巳哉然乐之所以动天
地感鬼神移风易俗者不可毫釐差也礼运曰五音六
律十二管还相为宫谓律之各自为宫而商角徵羽从
之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夫黄钟为宫则太蔟为商姑
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
此自然之理也还之于律而七音备矣被之于器而八
音谐矣大吕而下亦犹是也今之乐以四清混于七音
之中岂不谬乎黄钟为众律之祖宫声为众音之君皆
卷六 第 2b 页 WYG1196-0666b.png
尊而无二者也惟其然也是以有清声焉此圣人作乐
之妙用也还宫之法黄钟之均无清声谓黄钟为宫则
商角徵羽以渐而清自然顺序不待用清声也大吕为宫则黄钟为变宫还宫之法宫为浊变宫为清若乃大
吕均以黄钟为变宫则是变宫反浊于宫矣是上陵之
渐也而可乎于是以黄钟之清声代之夫清声者岂于
十二律之外他有所谓清声者哉黄钟之为四寸二分
寸之一是黄钟之清声也岂惟黄钟为然十有二律皆
卷六 第 3a 页 WYG1196-0666c.png
有之今也不然四清之外无有也必欲复古则当复八
清八清不复而欲还宫以作乐是商角徵羽重于宫而
臣民事物上陵于君也此大乱之道也
  琴原
琴也者上古之器也所以谓上古之器者非谓其存上
古之制也存上古之声也世衰道微礼坏乐崩而人不
知之耳琴丝音也非丝无以鸣然而丝有缓急声有上
下非竹无以正之竹之为音一定而不易是以用之正
卷六 第 3b 页 WYG1196-0666d.png
缓急而定上下也是故音十有二均调琴之法亦十有
二而世俗一之黄钟之均一宫二商三角四徵五羽六
七比一二大吕太蔟如之夹钟之均二宫三商四角五
徵一羽六七比一二姑洗如之中吕之均三宫四商五
角一徵二羽六七比一二蕤宾林钟如之夷则之均四
宫五商一角二徵三羽六七比一二南吕如之无射之
均五宫一商二角三徵四羽六七比一二应钟如之如
之者非同之如其徽之应而缓急不同也苟为不同则
卷六 第 4a 页 WYG1196-0667a.png
曷从而正之曰以管正之也黄钟之均一弦为宫吹黄
钟之管以合一弦而后弦正自是以降以大吕合大吕
以太蔟合太蔟无不正矣夹钟之均十弦为宫合之无
以异也中吕之均三弦为宫合之无以异也夷则之均
四弦为宫无射之均五弦为宫合之亦无以异也此十
有二均之大略也夫一弦为宫者至五弦而止五弦而
止者五音之外不可加也二弦为宫者一弦还而为羽
羽不可以浊也故以六弦代之三弦为宫者一二还而
卷六 第 4b 页 WYG1196-0667b.png
为徵羽徵羽不可以浊也故以六七代之其正体不出
乎五弦也其所以七弦者亦清声还宫也至于四弦为
宫者则羽不足矣不亦穷乎曰羽在三弦七徽之上以
按声求之亦清声也此琴之大略也
  五柳先生传论
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
易其虑何者纡青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
与徼倖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
卷六 第 5a 页 WYG1196-0667c.png
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乎轩冕违巳之病甚于
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
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

  夷斋说
孟頫往年仕京师识田君润之及来佐济南田君长山
东廉访幕府从游既久出一卷示孟頫则疏斋卢公所
书潘君记夷斋之文也夷斋者田君所居室之名也天
卷六 第 5b 页 WYG1196-0667d.png
下之名居室者众矣而君独名之曰夷者所以见君之
心也夫夷之为言平易坦夷之谓也老子曰大道甚夷
是也田君自少年仕御史府无倾俭刻薄之私其名斋
曰夷不亦宜乎夷与险对者也尝试言夫险者则夷之
义自见今夫天下之险无踰于水水之险则有吕梁滟
滪若江若河以至于海而水之险极矣然舟楫既具人
力既尽则若履平地其或至于颠覆盖有幸不幸存焉
耳若夫人心之险又非水之能喻也谈笑而戈矛生谋
卷六 第 6a 页 WYG1196-0668a.png
虑而机阱作不饮而醉不酖而毒同则刎颈胶漆异则
对面楚越及其至也以锱铢之利毫釐之忿使人上下
乖骨肉离险之祸可胜言哉田君无是也则其名斋曰
夷不亦宜乎因田君之意推而为之说以颂田君之德
而警夫世之险者焉
  赵郡李氏世谱
李氏嬴姓帝颛顼之后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
坚为尧大理以刑法助教化历虞夏商子孙守其官以
卷六 第 6b 页 WYG1196-0668b.png
官为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以直道不容于朝其妻
陈契和氏与子利贞避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改理
为李利贞亦娶契和氏生昌祖为陈大夫五世孙硕受
采地于宗周康王食苦硕孙乾字文果周上御史大夫
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聃一字伯阳柱下史掌三皇
五帝之书耳自著书名老子其言至深周道衰去西之
流沙不知其所终孙宗字尊祖魏大夫世所称段干木
即其人也孙兑相赵惠文王惠文王有沙丘之难兑发
卷六 第 7a 页 WYG1196-0668c.png
兵救之微兑赵几不全自兑始居赵郡为赵郡李氏之
祖六世孙昙字贵远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四子
崇辨昭玑崇字伯祐秦陇西守是为陇西李氏之祖孙
信字有成大将军灭燕斩燕太子丹始皇帝称之以为
能孙广汉前将军匈奴号之为飞将军十六世孙皓西
凉武昭王为唐始祖追尊兴圣皇帝此其尤盛者也玑
生牧相赵封武安君北破林胡拓地千馀里西却秦人
之师始皇帝用顿弱之说纵反间于赵赵杀牧秦灭赵
卷六 第 7b 页 WYG1196-0668d.png
牧弟齐居中山尚食监高祛为文帝言以为贤将者也
牧孙左车仕陈馀封广武君汉大将韩信闻陈馀不能
用广武君之策乃敢下兵井陉击陈馀泜水上信巳破
陈馀购千金求广武君师事之曾孙秉字世范汉颍川
太守徙颍川六世孙脩字伯游后汉太尉生膺字元礼
司隶校尉中常侍张让弟翔为野王令无道杀孕妇畏
膺弃官归京师匿让舍合柱中膺率吏攻翔杀之生瑰
瓒瑾曹操微时数从瓒游瓒以意厚之语子宣等曰孟
卷六 第 8a 页 WYG1196-0669a.png
德英雄也天下乱非孟德不能定张孟卓袁本初虽与
吾亲旧皆不足依孟卓名超广陵太守本初名绍冀州
牧后诸子果赖操得免于难及操破绍乃举家还赵郡
瑾四世孙楷字雄万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避赵王伦
之难北徙常山五子辑晃芬劲睿睿字幼黄高平太守
居巷东为东祖劲字少黄治书侍御史与兄芬居巷西
为西祖辑字护宗高密太守自楷时徙平棘自平棘复
徙柏人子慎敦世甚微从叔晃还赵郡晃字仲黄镇南
卷六 第 8b 页 WYG1196-0669b.png
府长史共称南祖其别宗为江夏辽东汉中三房子孙
咸盛魏齐周隋之世多为大官至唐位宰相者十七人
曰游道曰藩曰固言曰日知曰敬玄曰伸曰元素曰绛
曰峤曰珏曰怀远曰吉甫曰德裕曰泌曰溪曰曰安
期蚤能以功名著于世者泌与吉甫父子泌字长源少
年慕神仙不死之术隐华山天宝之乱肃宗使人访得
之帝与俱出入军中指之曰衣黄者圣人衣白者山人
继相代宗德宗受命于艰难之际使唐室再造危而复
卷六 第 9a 页 WYG1196-0669c.png
安大槩皆泌之功也所与共事者乃李辅国卢杞之徒
能以智自免故君子以泌比张子房吉甫之系出西祖
子隆字太彝后魏阜城令六世孙祖威唐仓部郎中生
思行嘉州刺史孙栖筠为工部侍郎关中旧仰郑白二
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
筠奏毁之岁益租二百万平卢行军司马许杲将溃卒
渡江东欲为变拜栖筠浙西观察使杲惧而逃拜御史
大夫元载窃国柄横甚代宗倚栖筠使图之栖筠见帝
卷六 第 9b 页 WYG1196-0669d.png
牵制不时决忧愤而卒子吉甫字弘宪自代宗时以姑
息御藩镇有终身不易地者吉甫相岁中易三十六镇
刘辟反于蜀李锜反于吴用吉甫计卒斩辟与锜每为
宪宗言藩镇不奉命则朝廷不尊伐叛之谋当以时决
李逢吉沮其功心甚恨之及吴元济擅立则自请至淮
西招之不从必俘以为献会暴疾卒吉甫长于政事所
推多贤士大夫尽其职元和之治视贞观开元盖庶几
焉生德裕字文饶力学卓荦有大节尤善著文徐州王
卷六 第 10a 页 WYG1196-0670a.png
智兴绐天子筑坛度僧资国家大福德裕为御史中丞
言江淮间失男子六十万人非小变诏止之徙剑南节
度使建筹边楼按南道山川与蛮相出入者图之左西
道山川与吐蕃相出入者图之右部落众寡馈饷远迩
曲折咸具召习边事者与共计敌情伪尽知之请安定
人为甲解州人为弓杭州人为弩器械必犀利率户二
百取一人教战复勿事缓则农急则兵分为十一军号
雄边军武宗立召相德裕唐自中叶数困于西戎党项
卷六 第 10b 页 WYG1196-0670b.png
回鹘吐蕃更相诛乱边德裕以数应之使势蹙不甝虓
为大变是时兵屡胜濒河将尽惴不敢动武宗之治号
为中兴宋盛时系赵郡而达者昉字明远饶阳人周开
封尹宋太祖时贬道州司马再贬延州别驾治生为终
老计遣使召之久而后至太祖望见昉大喜曰赵普不
妄荐人昉再相持重知大体尝举王旦谓必为太平宰
相后果如其言沆字太初临洺人相真宗日取四方水
旱盗贼奏之王旦参知政事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
卷六 第 11a 页 WYG1196-0670c.png
曰人主少年当使知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
狗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兴矣吾老不及见君他日
之忧也大中祥符之际丁谓等以天书惑帝治宫室费
财钜万万王旦欲諌则业巳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不
忍去大以为恨寇莱公荐丁谓沆不用准怒曰谓才不
足用耶准言不足听耶沆曰谓不可使在人上准曰谓
可使在人下乎沆叹曰君必悔之谓相果逐莱公故世称沆为圣相迪字复古濮阳人举进士第一与王曾并
卷六 第 11b 页 WYG1196-0670d.png
相于国家大计多所匡正昉传以为德裕次子比部员
外郎浑之后居饶阳五公里金末裔孙成避乱徙博陵
葬祖父博陵西北乱甚徙河南久之复还河北居瀛州
之参户又为参户人三子谦荣瑄谦字仲默生信德信
生逊遁迁遹德生造达适遐荣字茂之勤于为生能斥
其馀以与人乡里称为长者生秀世英秀字子实有大
才幼孤以善事母称嗛口之食便体之衣有不须也未
有须而后具焉者母亦甚安之遂不忍去其母而仕教
卷六 第 12a 页 WYG1196-0671a.png
子弟严以身率之故子弟能力学以自赴于成人饶阳
之绪几至是而复生迪字光道大元吏部郎中有能名
生逸通世英字仲杰生逖述逖汉阴主簿生植述太子
洗马瑄生义居仁义生某居仁生道道生高丽吴兴赵
孟頫曰余官太史氏识光道属余序其世家余乃为溯
沿得其世次如上而次叙之李氏之出赵郡者传二千
馀年达者不可胜数盖皋陶之烈也今光道贤而能官
祖父皆有积德其后当益大云
卷六 第 12b 页 WYG1196-0671b.png
 序
  书今古文集注序
诗书礼乐春秋皆经孔子删定笔削后世尊之以为经
以其为天下之大经也秦火之后乐遂无复存诗书礼
春秋由汉以来诸儒有意复古殷勤收拾而作伪者出
焉学者不察尊伪为真俾得并行以售其欺书之古文
是巳嗟夫书之为书二帝三王之道于是乎在不幸而
至于亡于不幸之中幸而有存者忍使伪乱其间耶又
卷六 第 13a 页 WYG1196-0671c.png
幸而觉其伪忍无述焉以明之使天下后世常受其欺
耶余故分今文古文而为之集注焉嗟夫可与知者道
难与俗人言也余恐是书之作知之者寡而不知者之
众也昔子云作法言时无知者曰后世有子云必爱之
矣庸讵知今之世无与我同志者哉
  印史序
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壹是以新奇相矜鼎彝
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不遗
卷六 第 13b 页 WYG1196-0671d.png
馀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一日
过程仪父示余宝章集古二编则古印文也皆以印印
纸可信不诬因假以归采其尤古雅者凡模得三百四
十枚且修其考證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刑质朴
之意可髣髴而见之矣谂于好古之士固应当于其心
使好奇者见之其亦有改弦以求音易辙以由道者乎
  赠赵虞卿序
平阳赵虞卿从其兄来吴兴兄卒官虞卿因留不去萧
卷六 第 14a 页 WYG1196-0672a.png
然逆旅无一箪之储饭豆茹齑衣褐垢敝处之无穷愁
之色人或馈者亦欣然弗拒及遇人有不足辄乞之无
吝情观其人嗒然无所为听其言渊乎以道而其弈又
通天下之善弈者也人不知未尝言人知之未尝矜意
其胸中有得故外物不足以累之嗟夫人患无所得即
有得虽千金之富驷马之贵若将浼焉虞卿其肯以此
易彼耶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若虞卿
者所谓游艺志道者耶虞卿居吴兴久吾党之士往往
卷六 第 14b 页 WYG1196-0672b.png
与之游于是相与赋诗赠之而赵孟頫又为之序
  送吴幼清南还序
士少而学之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使圣贤之泽
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然而往往淹留偃蹇甘
心草莱岩穴之间老死而不悔岂不畏天命而悲人穷
哉诚退而省吾之所学于时为有用耶为无用耶可行
耶不可行耶则吾出处之计瞭然定于胸中矣非苟为
是栖栖也近年以来天子遣使者巡行江左搜求贤才
卷六 第 15a 页 WYG1196-0672c.png
与图治功而侍御史程公亦在行程公思解天子渴贤
之心得临川吴君澄与偕来吴君博学多识经明而行
修达时而知务诚称是举矣而余亦滥在举中既至京
师吴君翻然有归志曰吾之学无用也迂而不可行也
赋渊明之诗一章朱子之诗二章而归吴君之心余之
心也以余之不才去吴君何啻百倍吴君且往则余当
何如也吾乡有敖君善者吾师也曰钱选舜举曰萧和
子中曰张复亨刚父曰陈悫信仲曰姚式子敬曰陈康
卷六 第 15b 页 WYG1196-0672d.png
祖无逸吾友也吾处吾乡从数子者游放乎山水之间
而乐乎名教之中读书弹琴足以自娱安知造物者不
吾舍也而吾岂有用者哉吴君行有日谓余曰吾将归
游江浙求子之友余既书所赋诗三章以赠行又列吾
师友之姓名使吴君因相见而道吾情至杭见戴表元
率初者鄞人也邓文原善之者蜀人也亦吾友也其亦
以是致吾意焉  送凌德庸赴淮东宪幕序
卷六 第 16a 页 WYG1196-0673a.png
世所谓丈夫者率盛气大言骄岸倨肆常易一介之士
至一介之士当仁不让奋然仗义与人争是非不肯碌
碌苟止亦非世所谓丈夫者所能也凌君德庸与余居
同邦生同年今年之春相遇都下握手言笑若有雅故
盖适千里者见似人而喜况余同邦同年者哉然余所
以与凌君相得者又有出于是余闻凌君往年司狱建
昌囚有冤皆为平反之与其上官抗略无少假借府史
固无论甚者与察司往复折难无诡随依阿声凌君位
卷六 第 16b 页 WYG1196-0673b.png
甚卑无当路之援容颜不能动人世所谓丈夫者常易
之安知凌君自处者不卑也彼凌君所恃者以吾之是
却彼之非而巳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
义岂虚言哉今凌君入淮东宪司幕府亦粗可以行其
志矣夫数罟竭泽盛世不设深文苛察亦君子不为也
使吏不得以赇赂行私意不敢以架漏欺公家则淮东
之民实被圣上宽仁之泽抑岂独余之望将使世所谓
丈夫者知一介之士所守如是是非可易者岂不伟与
卷六 第 17a 页 WYG1196-0673c.png
于其行书此以为赠凌君其或有取焉
  第一山人文集序
宋以科举取士士之欲见用于世者不得不繇科举进
故父之诏子兄之教弟自幼至长非程文不习凡以求
合于有司而巳宋之末年文体大坏治经者不以背于
经旨为非而以立说奇险为工作赋者不以破碎纤靡
为异而以缀缉新巧为得有司以是取士以是应程文
之变至此尽矣狃于科举之习者则曰钜公如欧苏大
卷六 第 17b 页 WYG1196-0673d.png
儒如程朱皆以是显士舍此将焉学是不然欧苏程朱
其进以是矣其名世传后岂在是哉王君壮猷自弱冠
赋声满场屋间取乡举如拾芥非唯王君视功名唾手
可得一时之士亦孰不以高科期之迩来科举既废王
君出其胸中之蕴作为诗文成数巨编暇日携以见过
求余为之序余读一再过文不苟作字不苟置意深而
气直涵泳书易出入骚选宜可以名世传后而非一时
科举侥倖求合于有司之作也非自拔于流俗者能若
卷六 第 18a 页 WYG1196-0674a.png
是耶余既为是说遂书以为王君文集序王君名方叔
字壮猷其先自盱眙徙吴兴故推其所自题其编曰第
一山人文集云
  陈子振诗序予友邓善之张仲实陈无逸皆英爽之士其言语文字
足以雄一时予爱之重之一日而得三子者之书皆曰
吴中陈子振佳士也尤长于诗今将求序引于子予久
杜门闻诗人之款予也喜甚急出肃陈君陈君袖出其
卷六 第 18b 页 WYG1196-0674b.png
所为诗文曰壮游集八卷余益喜亟取读数篇陈君诚
能诗独未解所谓壮游名集者意陈君南适越北之燕
赵东游齐鲁而西走秦晋凡天下名山大川如岱华太
行江淮河海皆尝历览其形势而窥其秘奥故以是名
之耶然读之终篇其所至不过吴中数郡而巳陈君吴
人也其游不出于吴而名其集曰壮游余甚惑焉思而
不得其说则以问诸陈君陈君曰游岂有远近哉顾壮
怀何如耳至读君自序有曰不好追蹈前人法则嗟乎
卷六 第 19a 页 WYG1196-0674c.png
若是者虽余亦壮之而游何必广哉古之作序者皆序
所以作者之意故余因其名集而为之序若夫诗文之
美观者当自得之不待余言之赘也赘而赞之余惧非
作序之法也又集中有赠叶文炳诗云墨妙当今亚子
昂余不识叶假令叶善书当追配古人余书何足重于
世而云然哉余甚愧焉请陈君为删之
  薛昂夫诗集序
嗟乎吾观昂夫之诗信学问之可以变化气质也昂夫
卷六 第 19b 页 WYG1196-0674d.png
乃西戎贵种服旃裘食湩酪居逐水草驰骋猎射饱肉
勇决其风俗固然也而昂夫乃事笔砚读书属文学为
儒生发而为诗乐府皆激越慷慨流丽閒婉或累世为
儒者有所不及斯亦奇矣盖昂夫尝执弟子礼于须溪
先生之门其有得于须溪者当不止于是而余所见者
词章耳夫词章之于世不为无所益盖今之诗犹古之
诗也苟为无补则圣人何取焉繇是可以观民风可以观
世道可以知人可以多识草木乌兽之名其博如此嗟
卷六 第 20a 页 WYG1196-0675a.png
乎吾读昂夫之诗知问学之变化气质为不诬矣他日
昂夫为学日深德日进道义之味渊乎见于词章之间
则余爱之敬之又岂止于是哉
  左丞郝公注唐诗鼓吹序
鼓吹者何军乐也选唐诗而以是名之者何譬之于乐
其犹鼓吹乎遗山之意则深矣中书左丞郝公当遗山
先生无恙时尝学于其门其亲得于指授者盖非止于
诗而巳公以经济之才坐庙堂以韦布之学研文字出
卷六 第 20b 页 WYG1196-0675b.png
其博洽之馀探隐发奥人为之传句为之释或意在言
外或事出异书公悉取而附见之使诵其诗者知其人
识其事物者达其义览其词者见其指归然后唐人之
精神情性始无所隐遁焉嗟夫唐人之于诗美矣非遗
山不能尽去取之工遗山之意深矣非公不能发比兴
之蕴世之学诗者于是而䌷之绎之厌之饫之则其为
诗将见隐如宫商铿如金石进而为诗中之韶濩矣此
政公惠后学之心而亦遗山裒集是编之初意也耶公
卷六 第 21a 页 WYG1196-0675c.png
命为序不敢辞谨序其大意云
  皇朝字语观澜纲目序
余尝读北史见当时巨族贵种皆以工译语相高其间
虽时见一二语恨无文字相传不知作如何云云也盖
译语皆有声而无文虽欲传其可得乎圣朝混一区宇
乃始造为一代之书以文寄声以声成字于以道达译
语无所不通盖前代之所未有也古婺王伯达深解其
义编集是书曲尽微妙其亦善言语之良师也古人有
卷六 第 21b 页 WYG1196-0675d.png
言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不纶余于是书亦云
  送田师孟知河中府序
予读汉史至循吏传观古循吏之所为政事教化之所
感召能使蝗不入境虎渡河去民至称之为父母嗟乎
何以得此于民哉三代而上未置郡县循吏之名未立
繇汉以来士大夫之贤者苟不得一郡一邑而为守令
政事不见于世德泽不及于民何由列于史官使循良
之名愈久而常存也予友田侯师孟以儒家子弱冠而
卷六 第 22a 页 WYG1196-0676a.png
仕于朝且三十年若铨选财用刑名凡国家急务莫不
周知而练达而又未尝一日废书故于经史百家悉能
深知其义而不同于流俗朝家循序而迁得知河中府
或谓如侯者当位之于朝出其所学上为朝廷羽仪展
其所长亦足以裨补于明时予谓不然以师孟之才且
贤得一城而守之宣布圣天子德泽下及于百姓将古
循吏复见于今日矣河中古蒲阪舜所都也有虞氏之
遗风存焉民淳而事简亦师孟之所乐也一旦圣天子
卷六 第 22b 页 WYG1196-0676b.png
擢天下之治最者而大用之必自河中始于其行群公
赋诗赠之而孟頫为之序侯名衍师孟其字云
  刘孟质文集序
文者所以明理也自六经以来何莫不然其正者自正
奇者自奇皆随其所发而合于理非故为是平易险怪
之别也后世作文者不是之思始誇诩以为富剽疾以
为快诙诡以为戏刻画以为工而于理始远矣故尝谓
学为文者皆当以六经为师舍六经无师矣江右刘君
卷六 第 23a 页 WYG1196-0676c.png
某年甚盛气甚充作为诗文数百篇其锋殆不可当然
窃思刘君之才过多若有不必作而作者夫六经之为
文也一经之中一章不可少一句一字不可阙盖其谨
严如此故立千万年为世之经也余老病废学刘君不
以余为不肖一再下问不敢不以诚告刘君以余言为
然耶则一以经为法一以理为本必不可不作者勿使
无可不作者勿使剩如此他日当追配古人岂止劘屈
贾之垒短曹刘之墙而巳哉
卷六 第 23b 页 WYG1196-0676d.png
  南山樵吟序
南山樵吟者吴君仲仁所为诗也诗在天地间视他文
为难工盖今之诗虽非古之诗而六义则不能尽废
由是推之则今之诗犹古之诗也夫鸟兽草木皆所寄
兴风云月露非止于咏物又况由古及今各有名家或
以清澹称或以雄深著或尚古怪或贵丽密或舂容乎
大篇或收敛于短韵不可悉举而人之好恶不同欲以
一人之为求合于众岂不诚难工哉必得其才于天又
卷六 第 24a 页 WYG1196-0677a.png
充其学于巳然后能尽其道耳吴君年盛资敏不以家
事废学故其为诗清新华婉有唐人之馀风此予所以
深嗟累叹爱之不能巳也山谷道人有言曰本之以国
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此作诗之良法子既序樵吟
复告之以是者所以起吴君也吴君名寿民仲仁其字
南山其自号云
  古今历代启蒙序金陵王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来事迹编为四言又
卷六 第 24b 页 WYG1196-0677b.png
韵其语欲以教童蒙使之诵习俾知古今携以见示求
为序引余闻古者八岁入小学十岁学书计幼仪十有
三年学乐诵诗二十而冠始学礼自是以往博学不教
未尝以知古今责童子也后世欲子弟早成应对之间
便以不知古今为耻故为师者亦必以是求合于学者
之父兄盖自唐李瀚巳有蒙求矣若蒙求之类以十数
皆不行于世独蒙求尚有诵习者良由蒙求语意明白
易诵故耶然皆不若王君所编为包括古今该备治乱
卷六 第 25a 页 WYG1196-0677c.png
不悖于先儒之论议于小学不为无补然余疾读一过
犹以事迹之繁有非童子所能悉者虽成人亦可读之
以为历代史记之目也若王君之用心不既勤矣乎敬
题其卷首而归之  玄武启圣记序
易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夫一者数之始也水者万物
成形之始也生数奇成数偶于位为北北者背也北方
象人背故北极出地最高又北之为文从人相背阳至
卷六 第 25b 页 WYG1196-0677d.png
冬至而止又自冬至而复生于卦为坎水之为文象形
为坎卦东西分流于乾坤之四德为贞贞者正而固也
二义太玄拟易于贞曰罔冥亦二义在天斗牛女虚危
室壁七宿列于北方成形为玄武玄武者龟蛇也青龙
白虎朱雀皆一物而玄武独二物不谓之龟蛇而谓之
玄武玄之为色赤而黑龟蛇则然有鳞甲武之象也
玄武之神始降宋真宗时为祠遍天下大元之兴实始于
北方北方之气将王故北方之神先降事为之兆天既
卷六 第 26a 页 WYG1196-0678a.png
告之矣武当山在西南方巍然高且大玄武神依焉黑
衣被发仗剑而践龟蛇人往往见之至今常然五龙观
主张君洞渊笃于信道强立不挠皇太后闻而召之会
京师大旱自去年九月不雨至于四月天子以为忧皇
太后使人持香从张君祷焉先雨张君为之日时巳而
果然大雨累数日乃止远近皆沾足皇太后厚赐之尽
分其徒不以一钱私巳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而仅有
者也是宜神之相之也张君持所刋启圣记徼余为序
卷六 第 26b 页 WYG1196-0678b.png
余为诵所闻而书之
  清权斋内藁序清权子处山林而不忘乎世故混人事而不累于尘俗
一草冠一布衣逍遥天地之间傲睨景物之表歌声琅
然若出金石古所谓碨磈列缺魁诡谲怪之士吾何幸
闻其言诵其书耶古之能言者去之千载或数百年皆
不得而见之所赖而传者书也然则余虽未得与清权
子谈固巳因其书知其人矣亦有因余言而得清权之
卷六 第 27a 页 WYG1196-0678c.png
心者乎子名石翁姓黄氏清权其自号云
  叶氏经疑序
大凡读书不能无疑读书而无所疑是盖于心无所得
故也无所得则无所思不思矣何疑之有此读书之大
患也善读书者必极其心思一字不通弗舍之而求一
句一句不通弗舍之而求一章一章不通弗舍之而求
一篇夫如是则思之深思之深则必有疑因其疑而极
其心思则其有得也凡书皆然经为甚何者六经其来
卷六 第 27b 页 WYG1196-0678d.png
最古传之久而讹谬生焉以今人而臆度古人吾见其
不能矣则夫疑之多也何怪通川叶君白首于六经凡
有疑皆萃而为一编其疑之浅深固未易遽释而其所
以疑者有以见叶君之用心于经书而非泛泛口耳之
学所可同年而语矣叶君以仆尝从事于斯不远千里
来求序引故序其所以疑者览者其详诸
  阙里谱系序
鲁国孔君文升以书抵仆示以阙里谱系求仆为之序
卷六 第 28a 页 WYG1196-0679a.png
且自叙其世家曰文升十二世祖讳桧后唐同光间避
乱自阙里来居温州之平阳桧生奕奕生源源生实实
生丽水县丞会会生平平生达达生公志公志生处州
司户参军师古师古生炳炳生贵敬贵敬生潼孙是为
文升皇考始家于杭宋德祐末职教建康当是时大兵
渡江道梗不可南因又家焉至元廿八年以官事赴大
都道卒临清文升忍死扶柩归葬建康而诸孤长者方
十岁小者未离乳抱家贫累众不能复归温州既又娶
卷六 第 28b 页 WYG1196-0679b.png
于溧阳携诸孤就外氏以居遂为溧阳人矣窃惧久而
忘其所自来故切切然以谱系为急仆尝谓人之得姓
始皆一也至其末流馀裔往往不知其所从来者历年
之多迁徙之不常而文献之不足徵也今孔君自曲阜
而温自温而建康自建康而溧阳凡三徙矣其视温之
族巳若温之视曲阜矣数世之后愈远而愈疏谱系之
作其可缓乎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孔君清修好学故
卷六 第 29a 页 WYG1196-0679c.png
能继绍先志缵述家谱使后世子孙知本支之传愈久
而不忘夫礼者所以教民不忘其所自生也君子谓孔
君于是乎知礼谨按自先圣至平阳府君凡四十二世
至文升凡五十四世继自今子子孙孙修先世之志勤
勤以谱系为事虽百世可知也历年虽多迁徙虽不常
尚何久而忘之之惧乎君字退之今为浙西廉访掾云
  高惟正吴山纪实诗序
吴僧亢拙与余游三十年一日自吴过余持临邛高文
卷六 第 29b 页 WYG1196-0679d.png
度字惟正所为诗见示且曰吾乡有丁景仁自少小学
于高惟正惟正既没景仁哀其师之无成而至于卒也
求其遗藁得诗百篇刋诸木使行于世余闻而嘉之自
师弟子之道废世之学者其始未尝无师及其稍有所
立即以师为讳盖不止于师死而遂倍之也而况高君
之穷其生也无以为资其死也不以寿而又无子孙以
继其后景仁拳拳不忘其私淑之意必欲使其名因是
编以不朽忠厚之至也推是以往则其于人伦之间从
卷六 第 30a 页 WYG1196-0680a.png
可知巳故余深嘉之而为之序若夫高君之诗清隽奇
雅吾友龚子敬言之详矣余复何言哉景仁名应荣济
阳人今居吴云
 
 
 
 
 
卷六 第 30b 页 WYG1196-0680b.png
 
 
 
 
 
 
 
 松雪斋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