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1200-050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秋涧集卷四十
             元 王恽 撰
  记
   传国

玉玺记
粤皇王肇兴必有灵贶自甄董生所谓天之所大奉使
之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则受命之符如龟图
龙马火乌之类是也三代而下视符宝为重以守以传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1200-0505d.png
体用大著维大元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春正月辛巳御
史中丞臣崔彧闻故太师国王孙通政院倅拾得家以
窭甚出椟玉托宪台象胥库库楚者沽诸市以物制非
常竟不售令取而视之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
蟠四无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乌鱼龙之状即召
御史里行臣杨桓辨其刻文曰此先秦以蓝田玙追琢
受命玺也臣彧即持诣宫府介镇国上将军都指挥使
詹事丞臣王庆瑞通谒投进皇妃御前玉音慰谕赐币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1200-0506a.png
各有差翼日二月壬午朔金紫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
臣旺扎勒率翰林集贤两院学士凡十有一人诣直宿
阁入贺有间皇太妃命出斯宝赐诸臣传观精彩景气
光动宫阙翰林承旨董文用等相与称说曰斯玺也自
秦迄今千六百馀载其间显晦固为不常今者方皇太
孙嗣服之际弗先弗后适当其时而出此最可重者蒙
宣谕而退臣恽等复考其近而明见者按金集礼云玉
玺一十五面俱得之于宋内受天玺者宋绍圣间得之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1200-0506b.png
咸阳段氏当时命礼部翰林太常等官考验实系汉前
传玺遂以礼祗受金亡莫究其所在今之所进其文章
制度玉色校集礼所载即此玺也昔晋见麟玺于江左
唐得赐宝于崔侁事出惝恍传疑后人元帝犹藉之以
中兴代宗尚因之而纪号俱未若斯玺实前代有天下
者之镇宝应运呈瑞不涉诞妄非人力所致而一旦自
至意者上天申祐奉而大之赫为新朝受命贞符昭昭
矣抑表夫历数斯在开邦家无疆之休者光贲前古矣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1200-0506c.png
稽首嘉叹于皇盛哉臣恽自惟职叨词馆获睹非常老
眼增明不为不幸可无文于后遂缀缉本末用纪大瑞
翰林学士嘉议大夫臣王恽谨记
   蔬轩记(并铭/)安君世有云中人父善甫亦佳士世有前进士舜臣李
公门人性姿善淑言猊谦撝早岁读书不乐仕进壬辰
后徙家大燕今居文明东里有宅一区轩楹外隙地宽
閒分畦种蔬日以为乐有人过而以蔬名轩既以秘监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1200-0506d.png
新泉(即杨/武子)篆其扁又求秋涧野老铭其心因为之说曰
贫家蔬食当米粟之半此正诗书为业蔬淡自娱者也
传有之榖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蔬之为用夫岂小补者哉然夫子以吾不如老圃辞而
辟须者何君子为学而志其大者远者迟游圣人之门
以是焉为请失其志之所尚故也大要士之处世随其
穷达本末先后为得昔程氏以人尝咬得菜根百事可
做胡康侯为之击节叹赏真西山谓大夫士不可使不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1200-0507a.png
知其味斯民不可使有此色此固大人之事但二公为
之一转语耳又比年来士夫例有别号未免封已养高
鲜不以清美自衒如以终南而为捷径指少室而索高
价者往往有之恬不为怪至于饭疏饮水曲肱自乐庶
几颜氏克已之功将何不可者哉于是书以为记乃为
之歌日翻翻庭蔌雨露濡兮秋高气严碧云腴兮夕啜
朝烹供吾用兮日费万钱鼎食重兮一蔬糊口吾侪分
兮既不知食肉之多忧余胡为之遁闷兮咀嚼饥肠出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1200-0507b.png
奇策兮不致苍生有此色兮歌阕而去
   汉大司马博陆侯霍将军祠堂记
蠡吾治城西北郊有汉大司马霍将军遗祠址相仍
侯之故封考诸传注博陆乡名职方载博野本蠡县地
居博水之野故名终以陵迁谷变疆里苍莽有不敢摭
实者然以地形相度今之博野安知非汉乡之博陆乎
庙权与莫究何代以信传信必有所自至元十七年予
按部次州来谒祠下荒坛乔木宛在目中老屋库漏不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1200-0507c.png
障风日过客恻然心魄动荡畴为神睨而顾之耶因属
守以义起废具邦人曕吏诺而退逮三十一年甲午予
承乏翰林省左署郎官刘源郡人也以东曹掾徐凤来
告曰弊邑霍侯祠耆旧某辈今易而一新内翰幸不忘
久要尚惠一言庶免夫旌纪寂寥之叹盖尝论人臣以
道事君身名俱全克始克终者世难其人三代而下能
膺斯任者惟将军为然将军讳光字子孟早以大忠至
谟见知武皇及其受顾命付后事至拥昭立宣罔孤所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1200-0507d.png
托班固论赞虽殷之伊尹周之姬旦初不是过诚哉斯
言也所谓伊周者为天立极为生民永命为万世开太
平是也其生则若尔其殁也与草木同腐岂理也哉且
匹夫匹妇以一节独行表见乡曲尚能感激后贤尸而
祝之于社况将军乎然神即人之心也诚敬所在乃神
心之所在今郡人业新庙岁时虔享因诚起敬如见风
采其为神昭鉴也审矣若曰修复故事敬共神明必获
礼于下执事此则神当然之理吾不当以是心徼之于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1200-0508a.png
冥冥也至元甲午岁上已日翰林学士嘉议大夫王恽
谨记   赵州柏乡县新建文庙记
三代治民之具随时更易百世而下惟学校存而不废
盖所以明天理叙彝伦止民于至善之地故也况在今
日有尤不可后焉者惟赵之柏亭本汉鄗邑地隋县焉
宋金以剧称板荡来官府生聚日就完美唯吾夫子庙
宫鞠为茂草者有年于兹殆中统建元之明岁监县事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1200-0508b.png
蔑都令冯仲德佐史路彧教官范天祥等相与起废方
经理间或者谓庙基迫亭传杂民屋嚣湫卑隘孰谓神
一日居此乎于是辍作徐议至因循阅三十寒暑当至
元壬辰新令刘君因前政经营绪馀谋于僚史暨邑中
耆宿治城东南陬作新庙而迁之复构堂于后俾肄业
者有常处越是年秋仲上丁尹率寮属诸生释菜而落
成之钟鼓俱举笾豆有践仪威升降肃焉煌煌邑人聚
观拭目兴叹佥谓吾尹起百年之废一旦顿还旧观勤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1200-0508c.png
亦至矣其可使无闻于后乃以某走京师介国子司业
王君构以学记来请余以司民政者能以学校风化为
先故喜闻而乐道之尝读汉志论十五国之风气刚柔
缓急类虽不同在圣人设教作新必因材为笃致诸中
和而已然精强多感者易为化底滞不材者难为功向
尝提宪朔南屡至兹邑观其土壤瘠沮且当南北冲要
民之奔走供役劳止备极劳则思思则善生此人情之
常也况赵之风声气习初不异于古为守令者宜知其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1200-0508d.png
俗之易牖乃从而振德之则前日弹丝跕躧悲歌慷慨
之俗将见强仁慕义攸兴而不自已者皆是也教基既
立道由是生异时风俗丕易人材辈出而曰此权舆于
兹不亦善乎匪然司牧者以应上虚行为心士子者不
以进修为实务其堵而宫之者作饩羊告朔之所吾不
知其可也至元三十一年岁在甲午夏六月十有九日
谨记
   崇玄大师荣君寿堂记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1200-0509a.png
先妣夫人靳氏系出安阳永和里不肖亦尝提按两河
相即臬司理所故知邺中人物风俗为颇详闻之姻戚
间女冠荣鍊师者志行修洁祭醮精严以道价重一方
逮接际丰仪方颐烟目丝发童颜风度飘飘有出尘之
然性行敦实言动温挚虚诞荒唐无有也大德丁酉
予方供职馆阁师寄示西溪紫山杰作以寿堂记文见
嘱且曰翰林先生文学名德与二公伯仲间尔傥遂所
请贫道藉之尽不朽矣二公之文载四披读其称扬与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1200-0509b.png
向所闻见而知者吻合无异今二公已矣其文章气节
尚可振衰懦而传无穷得簉名其列固所愿也乃为笔
之师讳守玉相之农家女自幼贞静视纷华泊如闻道
家言喜之国朝甲午岁中虚魏大师以全真学主盟彰
德之修真观时师方龆龀出家往事焉既笄经明行修
披戴为道士复研精正一科式法箓号称习熟至元乙
亥嗣主观事师渊默内修声光外著一旦责当弘演主
张是者甚力贵族豪宗欲谢愆过而资冥福者藉师修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1200-0509c.png
静期于感通对越故召请者无虚日法契会合风动远
迩学徒踵至信向者聿来乃光昭先业扩充增饰截然
一新御吏中丞西溪王公为述观记称师兴缘弘教落
落自拔有壮夫不能及者又蒙掌教洞明真人与进授
之崇玄师号年踰六秩特构静室于焉栖息晨起理玄
务课学者毕焚香垂帘痛自涤除湛虑澄心审物理之
自然悟道体之不息燕处超然而虚室生白矣容斋总
尹夙承摩拊仰挹真风榜曰信斋紫山宪使勒铭于石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1200-0509d.png
表夫志道力行终始不渝之确其为名贤赏识如此师
之志行愈昭昭矣大德戊戌寿六十有八乃营是室为
他日复真宁神之所道俗咸谓师山川炳灵道德藉润
振清风开后学纂懿流光方期福寿未涯何遽如许也
然人生而死犹昼之有夜寓形宇内同归于尽此理之
必然也今师不为虚诞荒唐之说所惑能一生死外形
骸追踪旷达以理自胜较夫烹鍊呼吸期于飞升不死
昧理乱常侥倖万一者可谓贤也已年月日谨记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1200-0510a.png
   大都宛平县京西乡创建太一集仙观记
金源氏熙宗朝一悟真人萧公以仙圣所授秘箓创太
一教法于汲郡悼后命之驱逐鬼物愈疗疾苦皆获应
验事迹惝恍惊动当世一悟传之重明大定间召住天
长观尝入禁中论道称旨宠赐甚渥三代虚寂师以道
价凝重一时泰和四年太极宫初建命师主焉其四代
东瀛子即祖房孙讳辅道师人品唆洁博学富才智士
论有山中宰相之目大元壬子岁应世祖皇帝潜邸之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1200-0510b.png
聘召对称旨上以有道之士特隆礼眷赐号中和仁靖
真人宝冠锦披副焉及登大位中和已仙去玄谈粹宇
有不能忘者诏五代大师居寿至京师特建琳宇敕额
太一广福万寿宫命主秘祀其香火衣粮之给一出内
府逮今承化纯一真人全祐继奉祀事十载间以受业
者众国之经费日广坚辞廪料至于再三有司上议祷
祠重事供给所需不可阙也全祐撝谦之请亦不可违
也良田果植𨽻大司农者量宜颁赐置为恒产遂赐顺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1200-0510c.png
之坎上故营屯地四千馀亩复虑未臻丰赡元贞改号
岁七月哉生明之二日上御神德殿平章政事领大司
农臣特格等言宛平县京西乡冯家里𨽻农司籍栗林
丛茂川谷间以株而计者约五千数若尽畀全祐庶几
资广道荫永昭祀事制可全祐荣被恩赉乃自谂曰吾
道家者流清心缮性归洁一身何以仰答恩私有广开
福田朝香夕火祈天永命介求多祉而已明年丙申春
相栗林隙地重冈环抱主峰面其北下砦寒泉泓澄碧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1200-0510d.png
潋平地衍沃可引灌溉既奠厥居中构正殿三楹像事
玄元九师祖师真官二堂位其左右前翼两庑下至寮
舍厨库莫不备具四周缭以石垣前启玄门榜曰太乙
集仙观工既讫乃以不肖猥同井闬且承事太师求文
诸石昭示来者若稽载籍如元魏之寇谦之李唐之司
马子微皆以道术昭著显蒙宠赉史臣屡书特书于以
见山林处士裨赞治化延昌鼎祚不以独善为高时君
世主钦挹真风优加礼遇不以崇高为大千古而下光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1200-0511a.png
贲简册今纯一师操履贞固精严祭醮至蒙两宫眷顾
而图报之诚惟恐不及是观之建特其馀事耳其感遇
之盛与前世同谈而共美者矣是可书大德元年九月
望日记
   隆福宫左都威卫府整暇堂记
元贞二载秋八月隆福宫左都威卫府起堂于肄场中
央度宜面势不侈不陋于以简阅车徒角较技能秉号
令而观威武焉既落成榜之曰整暇佐幕张浃卢恺奉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1200-0511b.png
威卫王公之命以记文来徵尝闻公之选师率府缮修
戎政桓桓赳赳蔚有成算若夫营垒云横耕屯绣错储
廪实而丰馈饷建警楼而谨朝昏岁时都试申明节制
旗旆精明鼓角清亮坐作进退又为馀事至于医药有
局更休以时宣畅恩威抚养士气以之宿卫宫闱扈从
巡幸肃将斧钺中外辨严其趋事赴功士卒缉睦优劣
得所自非老臣宿将谋画素定视若无事者其能如是
乎可谓既整而且暇矣顾老生常谈安能发越其梗槩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1200-0511c.png
然有文事者必资乎武备而武备者所以昭乎文德也
仆虽耄尚能效一辞于尊俎间盖天下之事曰轻曰重
皆有体用明其体者必致于用又古之君子不足其已
至贵乎善推其所为以极经济之美今公以重厚英伟
之姿膺爪牙委寄之任罄殚忠勤夷险一节智虑精深
有古良将之风砥砺廉隅挺士君子之操寓军政于国
容迪师中之贞吉宜其特蒙眷倚有谋猷克壮晓畅军
事之谕所谓明其体而得效用之实矣推而广之兹惟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1200-0511d.png
其时霈洪恩而釐宿弊只在从容一言之顷俾内外诸
军汰冗滥苏彫瘵极精锐而伸郁抑咸若兹军之整暇
辅助文治固太平不拔之基亿万斯年实颙颙属望是
则兹堂之构岂特整暇一军而已哉虽晋楚名卿贤大
夫复出优游戎幕相事机而措时宜恐不易吾言矣使
荣禄大夫塔喇海资德大夫中书右丞王庆瑞昭勇大
将军阿尔巴哈其贰武德将军谔勒□广威将军董守敬
曰武德将军齐苏特穆尔信武将军张智荣实签其事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1200-0512a.png
详书其僚佐之姓名者见裨宾之勤谨兴造而重事功
也大德二载龙集戊戌谨记
   青岩山道院记
卫奠太行东麓山形迤𨓦白南运肘北阍其间峰峦歘
断如巨灵初擘望之俨然而巉秀者苍峪也循峪北鹜
越苍山池山愈深愈雄峻可爱泉溜益清而驶望东北
行约十馀里抵青岩山足嵓壑尤美四顾皆崇山茂林
列峙环拱其东南有洞府轩豁层崖上宽广丈许邃四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1200-0512b.png
五十步中泉水洪澄深叵测春仲二日洞出光怪恍惚
泉水涌溢漂浮尘滓潨泻山谷间者一昼夕岁以为信
俗呼曰水帘洞山藉之以清物资以润清润之气不特
散而为烟霏翠霭郁而为艮材灵药铜镠玉石之美必
有卓异幽隐之士炳山溪之英灵增景气之胜槩如广
施神志存隐恤阴生苍烟唐甄济隐居兹山至远迩化
服分死完节不污禄山近则四仙清修道行留颂委蜕
不谓之炳灵增胜可乎洞侧道院即四仙栖道遗址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1200-0512c.png
山空人去石老云荒独一殿岿存至元三祀为全真学
者李志和始跧处石磕以修复为已任铲崖堙谷展拓
庵地除梗补罅夷为坦陆重构玉帝殿洎东西两庑山
灵会聚仙亭下逮庖湢门屏以楹而计者三十数仍改
瘗四仙镇府中统初元太一五代师居寿奉命投龙牒
玉简(阙/) 之对以景昭贶厥后阖境旱暵郡长吏来祷
甫旋轸甘澍滂霈逮志和修复增宏郡民于水觱沸
日少长毕集愿伸曕礼乃盛为储待人具醉饱而归于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1200-0512d.png
是苍峪胜迹灵奕一方而游观嬉乐亦复承平之旧府
僚豕韦国井君德常嘉师勤瘁为主张资藉者甚力及
来京师复以兴建记文来请余郡人也不敢托衰老辞
切尝读金华洞天记中土山林名胜不载于仙籍者尚
多惟苍峪为天脊左戒奥区去郡里馀一牛鸣危峰叠
嶂环绕郛郭盘礴风烟秘藏灵异幽隐之士代不乏人
亦洞天不载之一也由志和扩而大之其名固亦佳矣
然以遗迹考焉尚有未尽者今广施有庙四仙纪行而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1200-0513a.png
甄公大节虽传卓行于唐史发幽光于韩笔在山中故
事独乏旌记子归能屋而祀之俾后之游居者灼知景
慕审夫出处大义所在以之勉志节而砺薄俗则子与
志和名迹附丽前贤共兹山而传无穷矣井君曰唯大
德龙集已亥上已日谨记
   创建伊洛五贤祠堂记
大德丁酉春洛阳薛君友谅即邵氏安乐窝故址起祠
屋中设康节迂叟明道伊川横渠肖像庸致岁时香火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1200-0513b.png
之奉榜曰伊洛五贤祠神嵩清洛光动户庭明年秋来
京师属不肖为之记乃告之曰二帝三王修已治人之
道待孔孟而后明立极垂宪贻则无穷不幸厄于秦杂
于汉历六朝隋唐虽有名公硕士间作迭出其器量足
以恢弘至道辟除异端奈智识不能尽窥圣贤要奥择
焉不精语焉不详又局夫章句文辞之末乱以功利祸
福之说故学者汗漫支离莫知统纪时则有卫道之士
而无传道之儒陵迟至于五季其斲丧可谓极矣伊洛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1200-0513c.png
诸公奋起百世绾持道枢探穷渊源克绍绝学内有以
究圣贤规模之大外有以备践履节目之详故孔孟之
教复明斯文得归于正后学知所适从盖二百年于兹
矣然科举利禄之习既久遽未丕变以极夫功用之至
伏遇我世祖文武皇帝资挺上圣运启休明崇尚儒术
尊礼贤俊于是许窦王姚诸公宗伊洛学陈说孔孟立
极垂宪之教以致二帝三王所以修已治人要道盖已
收明德新民殊效于中统至元之际今内而赞助经纶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1200-0513d.png
外而佐理政化多前日执简传经之士推原本自则伊
洛诸贤发明维持之功不为鲜矣虽配享学宫天下通
祀可也况二程世家河南康节迂叟横渠聿来胥宇相
从至数十年之久聚精会神推明订正莫非修齐治平
之方性命道德之理至于谈笑游衍亦皆格物致知之
馀笃志力行清修苦节专以移风易俗勉励学者为主
今读遗书按故迹其英迈纯粹气象尚可髣髴复庙而
猊之俾向之景仰高风者足以致其诚恳今而后瞻拜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1200-0514a.png
清光者可以感其善心尚何俟赘芜陋于其间哉敢以
不敏辞友谅曰昔潮人修韩文公庙东坡有碑南雄三
先生祠晦庵作记谨著岁月以示来者不为无例曰若
扳援昔贤则不肖年迫衰老懒于笔研乂瞠乎其后惟
友谅先世为洛中名士其读书慎行名簉仕版可谓不
坠箕裘矣前任常德府推复九贤祠今又创兹宇庶几
有志于修已治人者非特邀取美名而已也是不可不
书大德戊戌岁冬十二月腊日记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1200-0514b.png
   汴梁路城隍庙记
汴梁之庙事城隍神其来尚矣壬辰兵后废撤不存河
南路兵马都总管刘侯福大惧无以妥灵揭虔曰事神
治人守吏职也可偏废乎于是相新昌里爽垲地西南
二方界以通衢刘侯私第邻其东北则抵居民万氏广
袤馀七亩缭以重垣中起正殿像设有俨前敞台门扃
门严肃左右则环齐构室敦请女冠孟景礼向妙顺朱
妙明辈相与住持夤奉香火景礼四元宗献之女童丱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1200-0514c.png
入道以彤管之懿资膺黄冠之妙选享年八十有五无
疾而逝妙顺亦出名家探赜玄理解属文辞与孟同年
仙去景礼临终贻属妙明曰汝等祗严修洁益守庙祊
无负刘侯付托妙明唯曰敢不敬承诲音岁甲辰刘侯
命侍人周氏韩氏披戴礼栖云王真人为师训周曰妙
元韩曰妙温与妙明为徒侣所需衣粮皆出刘侯资给
妙温妙明俱寿臻期颐相继蝉蜕既而刘侯第四子保
定路总尹某卒夫人图克坦氏痛伉俪之中睽感荣华之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1200-0514d.png
易歇聿来栖迹法号妙真道俗咨叹祠宇为增重焉妙
元洎妙真罄刮妆奁资藉刻苦撙节遂重修正殿台门
创建献庑子孙司及道众寮舍斋厨轮奂一新蒙洞明
真人称赏加妙元以纯真素德散人之号今年登七秩
日诵五千玄言为课朝夕焚颂祝圣人寿愿天下安鹤
发童颜精健不少衰复虑兴建本末不能昭晰于后走
书币求记于秋涧翁予宦游大梁者屡矣京师故国遗
迹亦尝周览今虽衰老忍无一言载明其间谨按祀典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1200-0515a.png
阳气升而天神降地气肃而神鬼出自邦国而达于臣
庶家祭秩切近者社稷五祀而已城隍初未载也世说
秦功臣冯尚见梦于汉高帝曰奉天帝命与王知领城
隍阴事虽惝恍不可致诘然自汉讫今遂为天下通祀
社与丘祀虽有常尊当时用事莫城隍若也况汴梁为
六代都会四方辏集城池盘礴衢陌交通人物号称繁
夥精英粹集昼夜开阖死生变化幽明两间其有神为
之主司也审矣夫城隍地道也古人求神各以其类今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1200-0515b.png
俾女冠主其祀事宜矣传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
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事上帝言诚洁可以
感通神明也如景礼妙元妙明妙真等咸出于诗礼名
家薰膏鼎族清修道行敬恭神祗致庙猊完固阖郡瞻
仰虽其诚笃致然亦由神明有以护者哉而推源本自
不能忘经始之勤是可书大德三年十二月吉日记
   真常观记
大都南城故宜中里真常观为全真学者重玄子樊君
卷四十 第 21a 页 WYG1200-0515c.png
所建也惟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丘仙翁逮
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
谓成全光大矣重玄子自童丱受业天资爽朗崭然已
露头角由是日获承侍听其谆诲仰其高风神致洒然
春融蝉蜕与之俱化玄览之暇诗章篆𨽻亦时习之既
壮辞达体要与事物接无所凝滞众以不凡许之真常
师嗣主法席委掌资用出纳明会计当已无私焉师为
称赏曰财贿众所贪得今远疑怨不为行妨吾将大有
卷四十 第 21b 页 WYG1200-0515d.png
以畀之时朝家钦挹真风所在宫观相望如林都会地
独阙焚颂之所乃选充道录俾张皇敖基供奉阙庭虽
越在风沙数千里外慨然命驾曾无难色至则洁已应
物通变无方致宗风弘演王公贵人为之尊礼主张蒙
中宫赐锦衣金冠俾降御香于燕都师真纪堂殊光显
也庚戌间真常真人洎十八大师光膺宝冠云帔下至
四方名德亦获紫衣师号之宠改观为宫周旋之力为
多继奉实哷质蕃教主提点彰德路道教事逮诚明真
卷四十 第 22a 页 WYG1200-0516a.png
人嗣教念其耆识殊顾念也晚节退休与时消息至元
二十二载易张侯故第为幽栖所榜曰真常观示不忘
本也崇堂为殿下至斋厨库厩修治完整复置蔬圃一
区负郭田二百亩资给道众乃洒扫涓洁广植花木使
境趣清深日端俨丈室炷香抚琴客至问何为曰吾方
凝神坐忘与造物者游凡往来者皆一时名公李敬斋
赵虎岩与翰林王慎独左辖姚雪斋鹿庵王承旨少传
实公翼国王公爱其风度才识缔交方外太史公曰观
卷四十 第 22b 页 WYG1200-0516b.png
友知人亶其然乎元贞元祀某月某日师晨兴召门弟
子齐道亨刘道安付以后事怡然而逝阅世四百五十
六甲子凝神于五华山仙茔道亨纯直有持守祗承遗
绪朝夕惴惴增饰固执惟恐失坠掌教玄逸真人与其
进署宗门提点加冲玄师号一日介刘道录文甫请述
观记予僚契雷若斋与师昔同乡校夤缘有一日之雅
且重刘请勉为件右切有所感乃为之说曰二气氤氲
五行储精长材秀民无世无之第学以致其道行以效其
卷四十 第 23a 页 WYG1200-0516c.png
用功成名遂者几何人斯当金季俶扰纲常文物荡无
孑遗其时设教者独全真家士之慕高远欲脱世网者
舍是将安往乎尝究其说不过绝利欲而笃劳苦推有
馀而贵不争要归清净无为而已如重玄子扶翊道纪
宗覈玄务公材吏用蔼然见于脱颖游刃之外其妙固
翩翩而独征托遗响于高风者矣然推本原自信其良
知良能耿耿有不可掩焉者不谓之长材秀民可乎向
使率性以明当然之理务学以广通变之方列周行握
卷四十 第 23b 页 WYG1200-0516d.png
要枢以投功名之会树立巉然恐不如是而止之也抚
卷怀人为一慨惜师讳志应字顺甫出平阳汾西宦族
自称重玄子法号渊静通虚大师广阳之真常丽泽之
灵郁皆别馆也仍为门人作望思归来之篇其辞曰琼
芝峨冠兮青霞襞裳远引高蹈兮与道翱翔至人出世
兮化现无方骖驾鹤驭兮力振玄纲仙游有恨兮门人
涕滂蓬莱东望兮云海茫茫松桂轮囷兮郁郁其芳偃
息有室兮燕处有堂仙标彷佛兮诲音琅琅师今不见
卷四十 第 24a 页 WYG1200-0517a.png
兮莫知我伤宗风通畅兮汨流有光神游故山兮阴储
吉祥倒景遗照兮土苴是扬庶几华表兮归来之章
   故翰林学士紫山胡公祠堂记
紫山胡公捐馆之三载彰德监尹托里巴哈暨廉访使
旺律与郡士民询谋佥同乃像公于治城西郭别墅之
读易堂于以揭虔妥灵致岁时香火之奠谂不肖交款
知平生详请书其事于石酌量契义不敢以衰耄辞夫
士有生无闻于时潜德幽光发越于后盖行义立言旷
卷四十 第 24b 页 WYG1200-0517b.png
世而相感也亦有富贵薰天振耀远迩卒然倾谢磨灭
无纪岂德薄用浅无可称述而然耶若夫其生也为人
所敬慕其殁也致人所怀思至衡于志虑见于羹墙非
人品峻绝事业显著盛德至善感格人心悦而诚服有
不可忘者安能如是哉紫山固名士才大夫佐理于朝
谠言直论不屈权贵作牧名藩吏畏民爱治行为诸郡
最擢任风宪击奸发伏褰衣具曕有风动百城之目其
台阁之清规幕府之公论固在也曰并汾曰齐鲁遗爱
卷四十 第 25a 页 WYG1200-0517c.png
善政亦不忘也而于乡郡未尝临莅今像而祀之余初
甚疑既而得其说焉金季丧乱士失所业先辈诸公绝
无仅有后生晚学既无进望又不知适从或泥古溺偏
不善变化或曲学小材初非适用故举世皆曰儒者执
一而不通迂阔而寡要于是士风大沮惟公起诸生秉
雄刚之俊德负超卓之奇才慨然特达力振颓风志大
致实用谈笑议论挥斥流俗文章气节振荡一时其
见诸容度事业者皆仁义道德之馀刚明正大终始一
卷四十 第 25b 页 WYG1200-0517d.png
节追配昔贤矫革时弊故天下翕然想间风采皆曰紫
山学备四科望高一世真豪杰之士争先睹为快况二
侯与郡士民执经传道质疑请益或亲炙而为矜式者
哉没而配社尸而祝之援例祀典其谁曰不然若以匹
夫而作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论之振衰激懦屹砥
柱之孤标回狂澜于既倒清风之所激德泽之所及沾
丐后学多矣是则系斯文之盛衰与士风之轻重非相
人所得颛而私也虽然一侯出贵族世胄乐道而自忘
卷四十 第 26a 页 WYG1200-0518a.png
其势尊贤而能知所宗昔邹孟氏讥列国诸侯不能尊
贤乃曰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垂训深矣后世之监牧实
古诸侯今二侯取法圣贤于千载之后行古昔所不能
行其贤于人也远矣岂止如是而已后之读斯文者将
有所兴感而取法焉公讳祗遹字绍闻自号紫山磁之
武安人由中书郎官历河东山东按察使济宁总管仕
至翰林学士大中大夫大德五年岁次辛丑清明前一
日记
卷四十 第 26b 页 WYG1200-0518b.png
   胙城县庙学记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俪景风云戡定屯难赞敷文
德共致太平故孔子曰如有王者作必世而后仁邹孟
氏亦云所谓故国者有世臣之谓也信哉言乎惟胙邑
金末城宜村渡行河平军事以捍禦兵冲既而国朝帅
臣萨奇苏巴哈监总五路兵蹙蹂馀烬攻而拔焉驻军
守据迫金主东走睢阳斫营夜閧竟殁死城下先是公
父绰尔图噜卜以万夫长将选锋围困大名中流矢而
卷四十 第 27a 页 WYG1200-0518c.png
卒迨金亡朝廷追录载世忠盖赐夫人杨氏世封户于
胙孙布哷齐实嗣其后虽州迁而县其故家遗风馀俗
固在也当金末危急草创际俎豆之事有不遑及国朝
甲午岁漕使宗亨肇建礼殿三巨筵壮丽翚飞为诸路
冠后三十五岁尹刘庭撤而新之复起明新堂于后其
正门贤庑尚阙学舍生徒初不论也迨元贞改号冬嗣
侯布哷齐擢任本道廉访使路出于胙首谒庙宫睹其
如是曰钦惟诏条责实在我乃敦谕尹张孔铸以兴修
卷四十 第 27b 页 WYG1200-0518d.png
为任尹承命经营有方趣使惟谨首建神阁择师立学
中子弟来受业者日众侯乃出所藏经史数千卷资
藉讲诵尹复辟良田五顷造祭器百馀事供给二丁释
菜诸生廪料之费两庑方缔构而及瓜代后尹李君卒
成其役仍绘七十子诸大儒肖像于壁胙之庙学五十
年间狼籍萧条始克完具人知敬仰俗兴礼让仰副朝
廷崇尚之意皆由贤侯一言勉励之诚所谓王者必世
而后仁世德之臣戡定屯难赞成太平者于斯可见矣
卷四十 第 28a 页 WYG1200-0519a.png
侯今由内台侍御史进拜行台中执法将南过乡国请
书其事于石乃为说以告之曰惟孔子之教推明至理
敦叙彝伦裁成辅相之道修齐治平之方本末具备细
大不捐垂宪立极万古不易孔子明其道而无其位空
言无所施后世帝王必需崇尚卿相守令所当奉行虽
无祸福之怵诱而从违之间有真祸福存焉固非利害
之牵率得失之际实有利害系焉惟其费不可阙乃修
而明之审夫切而不可缓故勉而励焉惟侯出贵种世
卷四十 第 28b 页 WYG1200-0519b.png
胄敦说诗书好尚礼义内刚明而外文雅审事宜而达
从政立身扬名已收功于践履今复以德施之乡邑可
谓善推其所为矣然君子不安于小知而期于大受况
天下之事惟宰相台諌得言得行扩而充之正在今日
昔武元衡修治厅壁柳子作记孔道辅以直道进用宋
史有传侯姑欲我记胙邑庙学而已耶易曰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又礼云人存政举诚能绳武赞文光昭先业
克盍世臣之义由一邑以达之天下则道被均弘俾秉
卷四十 第 29a 页 WYG1200-0519c.png
事枢矣仆虽耄将执笔以俟焉大德庚子岁仲冬既望
谨记
   宜远楼记
奉圣甄君居敬粤自父祖谨身节用保守恒业以笃实
称乡里居敬尚文雅喜交游襟韵洒落义气所在略无
凝滞始来居燕都城善心计而拥高赀者甚夥门庐服
玩例尚修洁居敬一旦以侨寓簉迹其间不肯碌碌出
人后于所栖息起构小楼华而不侈高而不危虽处市
卷四十 第 29b 页 WYG1200-0519d.png
廛□阓之间顿出车马杂喧之境于以合集朋簪畅适
幽怀请名于予乃取六一居士天寒山色之句扁之曰
宜远询义何居复语之曰楼之为用便爽垲而向高明
必占据形势之雄坐得溪山之胜予尝登斯楼凭栏四
顾金城千雉青山三面环绕拱峙岚光翠色令人顾挹
不暇朝暮阴晴变态百出或横脩眉于天宇或出寸碧
于云间虽呈妍贡奇于百里之外不烦蜡吾之屐拄彼
之笏双目以之增明诗脾为之借润矣其于幽远不亦
卷四十 第 30a 页 WYG1200-0520a.png
宜乎此特形于外者如是其系于内者又有大于是者
焉甄氏先世既以笃实称其积累之厚蕴蓄之深逮居
敬而后发之今既崇基构而勤丹雘矣复能传训子孙
俾为学止善奉承罔替则缔构巩固传示永远亦以宜矣
传称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富有曰苟美矣
又君子创立基业必垂绪于后其是之谓与居敬跽而
谢曰有是哉问一知二皆仆所未闻也请书其词庸
警戒又何俟燕雀之贺成请善祷于张老也大德辛丑
卷四十 第 30b 页 WYG1200-0520b.png
岁十一月廿一日秋涧老人记
   移忠堂记
王全州之子亢宗敏愿通粹有麟趾雅厚今为魏府别
驾一日拱而言曰维先祖骠骑府君起陇亩际风云奋
从戎列收河朔于百战之馀以至出建大旆入贰行台
橐兜棨戟总制魏师者四十馀年惟是一二堂庐皆平
昔所晏息诸孙无所肖似承藉德荫乃今有光永言追
思于维则尚未也幸宪使惠顾念其贻孙之谋燕翼之
卷四十 第 31a 页 WYG1200-0520c.png
厚为题扁以示来者俾子孙衔训嗣服蔚为矜式敢再
拜以请余仰而叹俯而思曰有是哉何其孝之纯也夫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显亲显亲莫大于立身杨
名立身扬名莫重于忠述事盖一致二极臣子之忠孝
也传不云乎教之孝所以求其忠也鸣呼忠之为用至
矣故居家则尽心于亲进官则竭力于上与友交而言
信为人谋而尽诚莅政则有恪战陈则有勇其见诸日
用间者能是一本夫爱之深孝之极也舍是将何所取
卷四十 第 31b 页 WYG1200-0520d.png
则焉吾已见汝乃祖府君持心二极属抢攘之际奋勇
略为先迨分定之后笃忠义为本其奇勋茂绩纪太常
而勒景钟者可谓立身扬名之道昭矣汝父嘉议君复
能笃继忠贞勤劳王事其振肃台宪拊循殊方冠冕于
天朝也行有日矣岂非由孝而忠自忠而有立耶将有
炜前光济厥美者责不在吾子乎故题之曰移忠盖取
孝于亲则可以移其忠于君之义也若夫亲安而气愉
家理而官治友信而谋成吾子行焉绰有馀裕尤当勉
卷四十 第 32a 页 WYG1200-0521a.png
其所已行而进其所未至俾亲显而名益扬身立而道
愈彰蔓为百世无穷之传可也异时有登斯堂读斯文
慕乐昌之风而兴起者将见为是堂一致二极之本又
何啻王氏之类也哉于是乎书
   游东山记
至元辛已岁春三月余按部黎阳膏澍连朝明日夏孟
丙寅朔天宇开霁大伾堆阜景风明澹画如也拉友人
宋帺洎诸属吏囊笔载酒来游兹山遂自西南骑而陟
卷四十 第 32b 页 WYG1200-0521b.png
阻抵岳祠下既祝香步上中层至鸿濛亭址读刺史边
元勋亭记文甚奇丽稍北至中项项势夷衍即李魏公
中帐盖伾之绝巅也山形再成峻层石坛稍东北行不
百步阴崖崎岖扶掖而下憩龙窦巅上少焉降观西阳
明洞记开元间山人李真题名笔势飘逸有焦山鹤铭
风格其西龙崖方广天然而龛上窍极大盘旋如螺壳
然邃顶而去窅不知其几何也意者山泽通气此正大
伾口鼻唅呀吐纳之所非有异也宣和以侯爵锡之不
卷四十 第 33a 页 WYG1200-0521c.png
几于妄滥乎盘礴久之下山适灵昌诸君继至寻前盟
也相与稽首弥勒尊像其镌志本末以寺石考之为高
齐所造无疑左右磨崖题识甚多得鲁元翰张浮休赋
咏各一周览既已与客联鏕东行踰大河故渎入牵城
登紫金山观仙人拖裙石石水苍色苔昏雨流雯华渍
裂诚若积状者其面有元丰政和题记黔刻几满皆
奇笔也遂探白金泉瞰玉女洞口旁勒建安人徐闳中
泉眼铭雨藓模糊略辨首尾于是济巅会胜主人取软
卷四十 第 33b 页 WYG1200-0521d.png
脚例开樽连酌觞咏才交幽怀共畅不知山蹊之迂登
顿之劳也既而寒日下悲风来遥经北麓穿苍城按观
隋唐廪制未刻入自北门宴群宾于清白堂酒数行张
郑诸君举觞属予曰今日之游乐且有融盍簪而来似
非偶然第迁变以来三山濯濯等为丘垤其能极宣城
之赏当子长之游乎然山以贤称境缘人胜如赤壁断
岸也苏子再赋而秀发江山岘首瘴岭也羊公一登而
名垂宇宙况兹山也名载夏书功存禹迹关河大地形
卷四十 第 34a 页 WYG1200-0522a.png
势依然斯行也垂橐偕来秵载而去幸吾子华之归为
两郡光且纪苍烟寂寞之会仍得簉名其间为他年林
下故事非偶然者不尔甘逋客回俗驾几何不为叠嶂
攒讥山灵见谢也耶
   唐建昌陵石麟记
唐昭庆陵在新隆平县南十有三里使相乡王尹里其
石仪一十八事俨然具在内二石麟身首蹄鬣一与马
同第题颠有觡突出肉葳蕤其端所谓示其武而不用
卷四十 第 34b 页 WYG1200-0522b.png
者也两膊云艳光拂鬃鬣尾上揭类牛而短虽雨藓模
糊雯华剥裂而制度精绝可爱传曰麟四灵之瑞麇身
牛尾一角五采色备王者至仁则被应而出又云视明
礼修则至今刻像列诸陵阙岂显夫祖宗生有至德没
备盛饰以表其仁厚故耶既而入东南招提读开元十
三年县尉杨晋所撰碑颂盖知为唐皇祖宣简公懿王
陵墓也仪凤元年高宗追谥尊号宣简曰宣皇帝陵曰
建昌懿王曰光皇帝陵曰延光仍配守卫者三千人敕
卷四十 第 35a 页 WYG1200-0522c.png
象成令专知检校州刺史岁别一巡其石仪之制固当
追尊崇建岁作也寺即总章间立额曰光业由是而观
其夤奉之严守卫之盛累圣明禋之礼郊歌时荐之仪
固云极矣今陵园湮灭无复所见有荒烟野田而已呜
呼盛极则随衰藏侈则厚发此必然理也上世葬之中
野不封不树何摸金暴骼之有文质中判古不能复然
则何为而可汉之灞陵其中制乎至元十九年壬午岁
夏六月十九日秋涧王恽记
卷四十 第 35b 页 WYG1200-0522d.png
   汛海小录
日本盖倭之别种恶其名不雅乃改今号其国在洋海
之东所属州六十有八居近日出故曰日本国王一姓
宋雍熙初已传六十四世中多女主今所立某氏云大
元至元九年上遣秘监赵良弼通好其国次对马岛拒
而不纳十七年已卯冬十一月我师东伐明年夏四月
次合浦县西岸入海东行约二百里过拒济岛又千三
三里至吐刺忽苫倭俗呼岛为苫又二千七里抵对马
卷四十 第 36a 页 WYG1200-0523a.png
岛又六百里踰一岐岛又四百里入容甫口西又二百
七十里至三神山其山峻削峰环绕海心望之郁然为
碧芙蓉也上无杂木惟梅竹灵药松桧杪罗等树其俗
多徐姓者自云皆君房之后(君房徐/福字)中诸屿此最秀
丽方广十洲记所谓海东北岸扶桑蓬丘瀛州周方千
里者也又说洋中之物莫钜于鱼其背鬣矗然山立弥
亘不尽所经海波两坼不合者数日又东行二百里舣
志贺岛下与日本兵遇彼大势结阵不动旋出千人逆
卷四十 第 36b 页 WYG1200-0523b.png
战数十合者凡两月我师既捷转战而前呼声勇气海
山震荡所杀获十馀万人擒太宰滕原少卿弟宗资盖
全宋时朝献僧奝然后也兵仗有弓刀甲而无戈矛骑
兵结束殊精甲往往以黄金为之络珠琲者甚众刀制
长极犀锐洞物而过但弓以木为之矢虽长不能远人
则勇敢视死不畏自志贺东岸前去太宰府三百里捷
则一舍而近自此皆陆地无事舟楫若大兵长驱足成
破竹之举惜哉志贺西岸不百里有岛曰毗兰俗呼为
卷四十 第 37a 页 WYG1200-0523c.png
髑髅即我大军连泊遇风处也时大小船舰多为波浪
揃触而碎惟勾丽船坚得全遂班师西还是年八月五
日也往返几十月省大帅实都副察呼次李都帅牢山
次宋降将范殿帅文虎总二十三南一十三隋唐以来
出师之盛未之见也
 
 
 
卷四十 第 37b 页 WYG1200-0523d.png
 
 
 
 
 
 
 
 秋涧集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