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192-04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陵川集卷三十七
             元 郝经 撰
  使宋文移
   宿州与宋国三省枢密院书
大蒙古国信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等谨再拜奉书于
宋国三省枢密使相国公阁下经等钦奉圣旨赍擎国
书前往宋国告登宝位仍布弭兵息民意比及启行即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192-0426b.png
还江上兵告谕沿边万户俾各守故屯撤去哨骑不得
挑乱生事令山东淮南行省李公遣刘仙等二人入楚
州通报而无来音又令涟州总帅移公文会问云不知
所在五月十五日经等一行至边于是再发关移自涟
州入楚州以复前事仍请入国日期至今不报以节次
霭昧至于差池不能明主上盛意改途捷出驻劄蕲阳
今副使刘人杰参议高翿亲往计议敢布腹心于阁下
窃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则必按剑无因而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192-0427a.png
至前也疾雷破山烈风震海而不惧安于故常也故无
因而至者应之而不失安于常者而知其变惟知者能
之天下之事几而巳矣顾乘而处之者何如也变故方
殷几会鼎至乘之而不失则无因而至者不疑安于故
常者而知惧处得其当天下无事而生民被其泽不能
乘而失之则无因而至者而为之疑安于故常者而不
知变以至变故纷拂不可救药而天下被其毒盖天下
之势治乱相寻祸衅相纽其几无穷而变故亦无穷乘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192-0427b.png
而处之者宜重慎而审之也天下之大乱必出于大治
天下之至危必出于至安天下之大忧虞必出于无虞
战之负出于胜事之失出于得惟其忽而不审执而自
蔽不知倚伏之几安于常而不知变是以至于是而不
能复一日虽悔而莫之追也国家光有天下五十馀年
其用兵于江淮者几三十年兵势之振莫甚今日取东
海下巴蜀平大理围武昌克涟水穿彻二广至于湖湘
纵兵长驱几至吴会有一天下之势鸿毛衡风似有所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192-0427c.png
不足举而一旦敛兵而退又先之以信使是无因而至
前也其飘忽振荡腾掷宇宙忽去忽来往年之常而彼
国亦以为常其中有非常者而不知是安于故常也无
因而至而弗之信安于常者而以为常是忽而不乘过
计而不审阁下必不之知也无因而至者果无因乎进
退之常果如常乎几会之来所系甚大不可因仍苟且
执于一偏而泥于虚文以为我国情状不可测摈而不
以信义待是几一失而暴国之祸复起矣当国者宜重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192-0427d.png
慎而审之也今日敛江上之兵先输平之使岂师旅不
及曩时欤将帅不及曩时欤甲兵车骑不及曩时欤五
十年之储蓄不能一朝用欤土地加于旧而赋力倍于
前联西海者五十万控东陲者三十万自大理至于涟
海带甲百万兵力崛阜莫之与京无故而敛兵无故而
先信使此无他主上如天之仁旷世之义也往岁主上
在潜邸时先皇帝畀以东师俾之东出比师之行其旧
获俘囚如张都统辈及所在拘系间探人等皆纵归之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192-0428a.png
渡淮而南诸山堡砦所得生口皆抚而安之而去下不
杀之令使宣抚杨惟中出先前茅布宣恩信及其渡江
如浒黄洲青山矶市初未尝戮一人至于武昌先遣王
一清开喻而彼守臣执而杀之又射杀一肺腑大官于
是始下令具攻具以为肉薄骨并杀人盈城实非本心
故虽合长围而攻之不急也若彼国当时不杀信使少
加以礼可退师成盟经等侍从左右圣意仁隐好生恶
杀实所具知大官元臣请长驱入临安主上以为江南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192-0428b.png
治平三百馀年其民物繁夥居室栉比吾若径往则皆
躏藉矣生灵何辜而吾若是是独非吾民乎遂不往闻
先皇帝上仙乃置师而去乘传北归德泽既深天命攸
属亲王四十馀人及藩方侯伯会于开平共行推戴既
践阼谓诸王近臣曰朕欲息兵安民久矣而弗克为今
在朕矣遂命河南经略使史公往江上诏诸军各还故
屯命山东淮南行省李公于楚州通国信而命经等充
国信使副奉国书以往其书辞一依今国名分未定与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192-0428c.png
国平交例南北睽裂好聘不通五十馀年天诱其衷幸
而集此而乃不报未知何如必以为如王楫矣王楫挟
两国而庇一身言于北则以为降使于南则以为和终
于两国交兵而身以之毙今则不然也以为三十年间
佳兵毒民礼义不通使使先往欲崇礼义而弭兵凶也
必以为如术速门谭浩矣术速门谭浩逢迎徼倖以不
直之辞要难行之事贪于跋疐启衅重怨以其不纳归
而生事辱国而伤来使激万乘之怒使之投袂而起连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192-0428d.png
兵数年尸骸委积鱼肉生民长恶崇祸今则不然也以
为待人以礼而不以力服人以道而不以势尊人而后
自尊安人而后巳安先之以敬让而不以争导迎和气
天必悔祸至治可期也是皆冀于曩时有为而为非无
因而至也且通好之利不在于北而在于南非惟今日
振古巳然昔孙氏据有江东仅能立国称臣于魏而乃
敢王殷浩桓温连年北伐终至败折宋高祖文帝屡为
大举亦未尝得志足以自敝王羲之谓江左立国赖万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192-0429a.png
里长江画而守护风寒之处不过数四大抵江北羁縻
而巳此诚至论盖江淮立国以之自守则仅足以之侵
伐则不宜故终之吴为晋平陈为隋平江陵为唐平往
事则亦巳矣自宋有国以来西北二边常为祖宗患寇
准与契丹定盟治平者百有馀年宣靖坏盟终以失国
高宗渡江善于处变俾秦桧以盟合神圣之子母归二
帝之客柩治平者二十馀年孝宗寻盟治平者五十馀
年是其明效大验阁下所熟复而日省者也孰利孰害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192-0429b.png
孰得孰失巳事遄往皆可为监无因而至可不察欤今
主上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践阼
之初以为创法立制非耆旧英贤则不可乃起宋子贞
于东平王文统于益都刘肃于彰德许衡于覃怀其馀
茂异特达弓旌相望使之论定统体张布纲维以为善
治必当偃兵如金源大定之初则可矣故特用经等不
以蒙古回鹘参注其将发命会诸王大臣于齐宫蠲日
告天以明诚心令经等乘驿速往军回使入信国家明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192-0429c.png
信使麾遄出莫不颙颙以为至治之君开两国之泰也
地广兵雄战盛攻取乃能遽尔霁威宿锐屈巳伸义先
人以礼是旷世之几不可失也何乃再为通信邈然不
报且彼国迩年以来两淮残破四川陷没二广透漏江
面绽缺如开达夔门施黔邕桂岩险之阨塞沿江上下
羊罗采石舟师之出没通泰而下新河料角海道之径
捷我之师徒将帅莫不悉知昔以为惮而今不以为惮
曩以为难而今不以为难上流在所可以下江面在所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192-0429d.png
可以渡斡腹在所可以出如秋高马肥再为之举兵衅
一动未可卒解三百年之文物数十世之累积可为忧
巳若铲去疑阻以承天休弭兵息民申画疆理通天下
之一气合南北之太和苏润疮痍补葺倾败舒释灵长
缔结欢悦明月夜光实为彼国之宝安于夏屋破山之
雷振海之风不作挈倚伏之几置泰山四维三代可以
四历年可以过汉而不止于唐阁下亦与先正比隆而
与享安宁之福矣如信矫诬身而不国以负为胜以危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192-0430a.png
为安以有事为无事以诚为诈以变为常先来之使为
可疑诸军之回为不武北方遂可玩南方真可强异日
必有任其责者故是行也非为我国盖为彼国非为我
生灵盖为彼生灵不宜疑贰迁延牵于多议利害明白
一言而决矣尤无以退师为不武而无意于取也彼之
将帅多崇饰虚名以徼爵赏初以复雠攻蔡金源氏灭
我师北还又以收复两京洒扫山陵而犯河南遂败盟
约使江淮之民涂炭至今崇虚名而受实祸利归将帅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192-0430b.png
祸及生灵茅土相联节钺相望而遗民安在抑可哀巳
今师之退又必自以为功而以我无意于取而无能为
也昔国家破金师于浍河遂敛兵而去金人以为无意
于取中兴可期恬不为虑既灭西夏平西域旋旆东指
一举而取之今之师还使入果无意乎倚伏之几不可
不察也崇明信昭大义乘时挈会安民而固社稷成不
世之盛事掞鸿烈于无穷挽回元气春动山河离析分
崩幽厄憔悴尽为改色可不为乎经等不佞敢肆腾口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192-0430c.png
说张布鼓于雷门盖疆理限越区区茅塞不能缕悉故
罄竭狂斐冒于一言惟阁下孚照暑勇方盛万望永绥
钧履膺受厚福不宣
   宿州再与三省枢密院书
大蒙古国信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等再拜奉书于宋
国三省枢密使相国公阁下经等钦奉圣旨赍擎国书
入宋国告登宝位仍布弭兵息民意自四月终至边涟
楚上下累移文牒至于宿州又具书缕悉寂无来音礼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192-0430d.png
部郎中刘人杰亲往计议亦不为报使居河麋露宿茇
舍甚非所以待使人之意我以礼义奉辞而往而彼摈
蔑鄙外一不以礼义荅古者兵交使在其间今退师输
平堕雠崇好不审高明何故之以而为若是昔楚晋列
国欲弭兵而安诸侯犹两释累囚钟仪如楚荀罃如晋
各使求成矧于堂堂两朝鏖兵联战久无期日今日之
事幸而集此方之晋楚不既大矣乎而乃不报如石投
水如矢搭地蕴蓄疑虑必有所在以仆规测殆无藏覆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192-0431a.png
特迁怒重怨欲为孑孑报复之计夫摇荡疆埸撑裂藩
垣荼毒生灵互为吞噬皆巳事既往于今日何有使麾
临境拒而不纳漫为阏塞使得以窥为国浅深而示人
以不广仆等非汲汲求入亦非贪仕冒进徒为口说者
以为两国暴骨几三十年遗黎残姓殆欲歼尽上天悔
祸主上践阼首用仆等畀以和议康济疮痍于是振衣
束发慨然启行副使何道宁本临安人既入我朝著道
士服主上在潜邸时即以议和为请主上许之曰俟一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192-0431b.png
日当行既践阼遂命与仆偕行仆等若知其不可亦非
妄行者近朝廷闻犹未入境有诏北还且言秋高马肥
当整六师载为南伐仆即上章以为刘君等既入必不
可行而后旋旆盖以朝廷初发二使一入高丽一入宋
国使高丽者未入其境而使者两辇继至项背相望一
贺登宝位一请复故疆主上嘉之而许其请且于北京
辽东搜括高丽人户送还本国于是高丽遣子入侍仆
等自离辇毂几踰三月未见次第巳被责问区区之心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192-0431c.png
以为此几一失边衅复动兵连祸结何时而巳宁负稽
缓罪戾坚为之待庶几有成明主上之意活两国之人
虽斥逐戮辱死且无恨仆等久闻高议是其利害白日
正中不必盖覆牵于多议奉天子之恩命而久于河上
盘桓而不进岂为仆等之辱亦阁下之所恶不免喋喋
再为具此以重干渎秋暑未艾万望惠绥钧履膺受厚
福不宣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192-0431d.png
经顿首再拜启迩者钦承朝命猥备行人荷仁纶奉信
函乘驿而至境上疆埸之吏不时达于是驻泊于五河
朱秦二君至云执事开阃而国信始达且揄扬高议于
是愿见之心益切以为鍧鍧之金声炳炳之玉光辉映
荡洞者有日乃今舍舟而骑蹈陆去水径移仪真天啬
厥幸而莫之见也虽然义同气合则楚越肝胆背驰殊
趣则对面九疑胸中之所茹塞将以俎豆于左右者敢
自靳乎尝以为士之为学期于有用不区区于浮末天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192-0432a.png
之与巳者大而已自小赋畀者皆有用而巳自弃之也
夫道以用而见天地万物皆是也其或无用则天地万
物息人所以裁成辅相使天地万物各尽其用而不使
之息者也生生而不穷化化而不巳任重道远而不毙
特立独行而不摇嶷㟧自致不与草木腐而埃尘蜚为
有用之学待有用之几行有用之事或遇或不遇或成
焉或否焉命与时不可期故有一时之用有一世之用
有万世之用不虚生不妄为则建一时之事业建一世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192-0432b.png
之事业建万世之事业事业虽殊而期于有用一也学
而有用而终不遇则亦命焉耳矣学而无用与遇而不
能以自用事几去而功业堕失道左见安视天民之毙
而莫之顾使天地万物坏而俱不能以用可以为士乎
哉仆始知为学则以是自淬厉愤悱以崛起尝自诵曰
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以
为不屈则无以信不积则无以用乃束发顿脰钳以益
密索太极之蕴凿混沌之窍闭关塞队绝彼柔道进明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192-0432c.png
以晦续昼以夜求夫体以致夫用夺造化者有年而无
几与时不可用也乃铲欲树志削去世蔓累九鼎以不
移挽万牛以不回以天下之至静观天下之至动必可
行可用也而后起今主上在潜开邸以待天下士徵车
络绎贲光丘园访以治道期于汤武岁乙卯下令来徵
乃慨然启行以为兵乱四十馀年而孰能用士乎今日
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士于此时而
不自用则吾民将膏鈇钺粪土野其无孑遗矣故主上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192-0432d.png
践阼首有是举即命仆以行将以彗积年之凶衅顿百
万之锋锐存亿兆之性命合三光五岳之气一四分五
裂之心推九州四海之仁发万世一时之机尽天地万
物无穷之用建天下后世无疆之事业以正人极以迓
天休是以主上以是命仆而不疑仆亦受之而不辞四
月维夏冒暑而南既至边方为愦愦朱秦二君继至闻
执事开阃贾公为相乃指天而贺以为有用之学今真
有用矣于是开露肝臆触忌冒讳作为一书言当世事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192-0433a.png
达于贾公以其不报又继以书及再为公移于执事非
敢妄意狂斐以为二公之德之懿作新政治乘几与时
其措置云为必大有以异于前日主上践阼于北二公
登拜于南而仆有是行一世之事业与万世之事业可
由此而建生民自是而生矣于是忘其固陋不自量揆
芜辞蔓语勇不自制喜而为之多激而为之切倒廪倾
囷无所藏盖似大而誇其实恳恻昭著至尽而明也凡
办天下之大事必立天下之大节而一之以诚岂区区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192-0433b.png
小智孑孑小数掩匿蔽昧而袭取之者所能哉故仆不
敢竭尽也二书既备又屡言于关移关移既切又誓言
于书式越行人之例负僭易之责裯复周悉期于一悟
在仆者亦既尽矣其成与否则在执事于贾公执事颛
面正朝贾公秉钧当国合符应契中外持衡天开此几
为二公用治乱安危实此乎在其保合太和使群生咸
遂濡庞泽于不竭张鸿休于不朽致君于尧舜跻民于
仁寿干戈不试朔南无虞遗黎残姓复见庆历大定之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192-0433c.png
治天地万物各尽其用者惟所命挑怨兴祸使锋镝馀
民残尽而无孑遗者亦惟命仆之事业业巳如是使卒
有用对扬主上知遇不负于初心与所学者惟所命使
之疐跋颠沛学于有用而卒无用者亦惟命虽然贾公
于执事学际天人为一世元气致位将相生民休戚之
所系其所负任者亦自重矣又何俟仆浅浅之言哉嗟
夫士之所患无时与不遇故有终身不能立一事者无
时与不遇犹不忍自弃也犹著书垂世托之空言以自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192-0433d.png
见至于孟轲之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议者犹以为
功不在禹下矧于得时行道拨乱世反之正厝天下于
治安者哉天道循环无往不复金亡以来兵乱极矣极
而必治理势然也故剥之上九称硕果不食桓公无王
而十年书王变风终陈而继以豳圣人立经陈纪以为
治极必乱乱极必治也今北朝则主上践阼急于为治
南朝则二公登拜咸与惟新事几鼎来和气荐至则仆
之所学果有用矣自到五河及移沙洲绵历五月书劄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192-0434a.png
关移一无所报今始南辕大惧鄙外不能自进于门墙
于是又为喋喋顾瞻江淮风涛满笔胸次馀波亦为从
臾不知江净天澄彻去藩垣两无猜阻竟在何日贾公
望重地绝巳重干渎不敢复陈区区之心惟执事是望
未卜良晤冬律权舆万望对时绥育膺受厚福不宣
 李制置回书庭芝顿首拜启奉使翰读大学士比劳
 徒御来次淮壖知使指雅在弭兵绻惟我朝以仁立
 国傥信义交孚南北息警此圣主所乐为者一再承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192-0434b.png
 问备认输情第信使以美意而来松寿乃怀奸以逞
 修南城闯北镇幸我先备得以胜之以此而和殆类
 款我今阃外方且饬备于行人之事未敢转闻且令
 潘镇参具白此意必使松寿无害于成然后执事始
 可衔命造朝也冬寒更冀珍啬不宣十一月日庭芝
 顿首拜启奉使翰读大学士
   再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经顿首拜启自到境内既蒙改馆复令幕中名德致书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192-0434c.png
置燕敬佩至意兹承朝命宣赐银绢而加恩礼虽朝廷
推仁实惟执事孱就之自出益为感刻然自陛辞南辕
星穷岁易束臂舍馆坐糜饔牢近过天基节方具劄拜
辞而有是命冯冯翼翼以为便当束载而复寂然益为
踧踖不宁事非难处不知何故之以而淹远如是前书
以淮安之役相讶今见省劄犹斥而不置淮安之役经
等何与政所为鲁酒薄而邯郸围者也夫边将之事行
人之礼初不相干况我辈乃主上之使非李公之使款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192-0434d.png
兵之计殆不其然第恐岁月淹久聘使不出中间蕴蓄
别起端倪李公素号骁雄而又骤胜一旦折辱不能寸
克则乘驿而上以拘信使平南城激怒庙堂移檄诸镇
而起忿兵东务方作啬人在野飘忽而入再为扬尘则
贵朝必起应兵兵端一交祸乱何时而巳使人何日而
归乎且青齐塔察国王之分土而李公王之妹婿也伯
姬虽殁叔姬复来今王有定策之功而士马精强必相
率而致怒故宜早令我辈北还经虽不武亦能以理譬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192-0435a.png
解而抑其锋其修南城袭北城战淮安亦得敷奏明其
师之曲直顾惟方今之事无大于此而无急于此者宜
急而反缓何也抑又思之以堂堂大宋而与区区一镇
将校短量长而屡以为辞得无使人得以窥其浅深而
拟议之乎呜呼中州遗士锋镝之馀收其惊魂引其馀
息营缉鸠赞缔和图安回生意于寒原泮冰天于雪国
发为阳春再立元气而有主上断然行此虽云天意亦
人力也治乱之几于是乎在后来之英俊一世之豪杰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192-0435b.png
敛羽毛待风飙伺隙而投间者莫不引领拭目共观此
举顿兵锋之锐服豪杰之心塞觊觎之意老悍健之师
虽不堕都销甲使之戢缩自退而无所施厝天下于治
安此其时矣议者必曰北方有故姑留信使吾当收卞
庄之利或以为故境可复中原可图听玄谟所陈岂无
封狼居胥意以是而稽迟殆必误国夫南北之事汉晋
以来至于今其成败皆可考亲仁善邻则治缔怨连祸
则乱无出此二者自非大乱灭亡一彼一此徒以毙民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192-0435c.png
羲之之书蔡谟之议药石之言也矧于自古易代之际
不无小梗骨肉之间岂皆安和周之管蔡汉之吴楚唐
之巢隐皆是也虽或称乱终以残灭讵可以是为利而
堕好崇雠乎今主上应期开运资赋英明喜衣冠崇礼
乐乐贤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为诸王推戴稽诸气数
观其德度汉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故宜先于此
复以成欢盟夫内交于牵联有故之际则易求成于安
强无事之时则难此经所以披露肝臆不避僭易借箸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192-0435d.png
而为筹者也事至今日处置云为在君相与执事君相
则不敢干渎以重取罪故又振凌滞气撼摇枯舌强为
一鸣而复于执事也庶几与此新岁共成阳和发育万
物咸跻仁寿
   上宋主请区处书
大蒙古国信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等谨昧死载拜献
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前岁三月主上践阼命经等奉书
告登宝位输平继好弭兵息民经等草芥固不足以奉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1192-0436a.png
扬明命然亦不敢贪冒行李昧于一来以久闻陛下仁
圣而主上亦以仁行窃不自揆庶几两朝之仁因是以
达于天下于是沛然而行而不忌也六月初至境上于
五河于濠梁于仪真今凡九月夫以两朝之大两国之
重生民之事之多敢自以为淹而私惮烦有欲速之心
乎初未入境时见陛下批答王楫等事有云中孚信及
豚鱼忠信行乎蛮貊彼以善意而来朕秉至诚若夫成
功则天也以为仁圣如此而主上又先以信使申以忱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1192-0436b.png
辞下臣获考其无疑矣乃今绵易岁月糜耗饔牢积委
赉予迄无成命实为不宁顾惟经等鄙外疏远重以羁
旅宜乎顿滞卒不自露刍荛则鬷蔑之面终无异于灭
明窃惟王者王有天下必以天下为度恢弘正大不限
中表而有偏驳之意也建极垂统不颇不挠心乎生民
不心乎夷夏而有彼我之私也故能奄有四海长世隆
平包并遍覆如天之大使天下后世推其圣而归其仁
故孔子赞尧曰大哉民无能名赞禹曰吾无间然言其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1192-0436c.png
君人之度如此其道其德乃如此也故贵朝高宗皇帝
有曰国家兵不及汉地不及隋民不及唐所以维持人
心者风俗也风俗者何仁也仁者何爱利而不杀公普
而不偏犯而不校逊而不争不以地以道不以力以德
不以众以礼上下薰陶守之如一所以为三百馀年之
命脉也太祖皇帝初受推戴入京师兵不血刃呜咽流
涕感人心而服天命仁之原也亲平三叛置燕云而不
取授李彝兴以节钺仁之度也创业垂统阔略宏远立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1192-0436d.png
广大之规模使圣子神孙仪刑世守至于太宗皇帝铲
拾诸僭平有河东威灵大震益务德教期于休息真宗
皇帝澶渊之役从绥弗及反穷守约而与其成图惟安
治仁宗皇帝推明信义再为定盟由是海内乂安隆于
礼义民物滋殖教化盛行遂成风俗高宗皇帝所以推
本而言为之力行知鞭之长不及马腹匿瑕藏疾再造
区夏奉安列圣保宥下民积德累功祈天永命多历年
数而中兴之主也圣圣相承罔有逸德故能见辽金夏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1192-0437a.png
人之灭以至于今而纪纲正君臣和风俗厚文物盛蔼
然仁爱之治远轶汉唐骎骎乎三代比隆也恭惟陛下
久御宇内仁闻四塞积德而化内恕以仁故能遇警不
耸衅祸不铄今当天人厌乱硕果不食接续元气迓衡
弭乱之时政陛下恢弘正大撤去藩垣亲仁善邻堕雠
崇好张皇一人大明公恕以天下为度之日也夫贵朝
之与本朝初无大故三十年间虽事之殷累承通好而
本朝多故卒无有成盖天方开乱联战鏖兵彗扑鼎亨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1192-0437b.png
大有以革其曲直之责亦有自任之者本朝立国五十
馀年天将韬戢锋锐而底安治故令圣德集于主上资
赋仁明乐闻善道喜衣冠躬礼逊乐贤下士自在潜邸
巳符人望于是致之先帝而退守藩服聘起儒生论讲
书史究明理学问以治道尝以为创法立制乃可底平
弭兵息民其先务也先帝尝为大举主上力谏谏而不
从致有合州之役受诏东出至于渡江实非本心十馀
年间遵养时晦将以大赉于民者今始得行故即位之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1192-0437c.png
初首命经等奔走致书此亦旷古希阔之遇南北二朝
罕有之几也以为扬鞭而入挂席而出即见二境玉帛
交驰于是经等握其机汲汲而来岂意贵朝牵于疑置
而不急必有横议以移天聪猬起事端各陈便利自以
为公私而不国荏衅种祸因为交乱大见鄙外以误某
等夫较短量长欲图报复者浅浅之谋也姑留信使坐
以观变者孑孑之计也交乱输款以图夹攻者良嗣之
徒误国之人也贵朝以仁立政陛下以仁存心夫岂必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1192-0437d.png
尔为寇雠无容为善自新必尔于摈蔑而绝之无乃亦
有所失非圣人先王维持人心之意乎且某等之来断
然为之以行夙心者主上也合谋启迪对扬天衷者欲
亲诸王也经营比次计安遗黎者六七儒生也夫狡焉
思启封疆以乱为利者何国蔑有燕岭之北河湟之西
姑置勿论藩方侯伯牙错棋置各土其地各分其民擅
赋专杀父死子没今一再传年皆未及四十书传方略
时务情伪莫不明练而各握重兵多者五七万少者亦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1192-0438a.png
不下二三万比年以来鏖战长征山川险易靡不周知
以经观之其宁甘于束臂坐老岁月志富贵而已哉以
主上英明统御有方怀服有道故皆云从景附若今信
使交通相与报聘申画疆理要结好事讲睦修文数年
之间纡馀舒徐镇压解弛使其壮健衰猛厉弊干戈朽
鈇钺钝强雄之气潜以消沮杀戮之运庶得少回贵朝
祖宗仁爱风泽亦得流诸华而济诸人以引以翼传之
无穷则自陛下始不然则事几差缪威武再奋各得信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1192-0438b.png
其蕴隆韝鹰柙虎掣去突出际风飙之会起云霄之志
相与牵联共为飘飏北朝有事则南朝不能无事一尘
河朔载渡江淮则谁复谁何聘而不报使而不入某等
何惜第恐异日有以归曲而或伤累朝之仁累圣政之
万一也昔韩愈述破蔡之功曰凡此蔡功惟断乃成今
日之事某亦谓在陛下断之而已夫天为刚德人君体
之刚故明明故不惑不惑故能断断则天下大事无不
行亦无不成天下恃之以安也牵于多议优游不断汉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1192-0438c.png
祚所以中衰天下亦因以乱也诗曰发言盈庭谁敢执
其咎书曰惟克果断乃罔后艰陛下圣学高明英伟夙
著何待疏远之臣之言哉某等自启行南辕至于入国
南北之事一无闻知其间变故已与初终错迕不同两
朝之事朝夕之间变不可必一日则有一日之变一月
则有一月之变某等之岁月有限两朝之变故无穷以
有限之岁月待无穷之变故某等何辜哉伏望陛下仁
覆矜闵察其蝼蚁体太祖一仁之本原太宗一仁之涵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1192-0438d.png
养真宗一仁之要约仁宗一仁之风俗高宗一仁之命
脉不限中表不为鄙外不心乎南北心乎生民答主上
之盛意允遗黎之傒望乘机趋会摅抉潜慝保合太和
使天下后世称陛下之仁曰五十年之兵乱至是而止
经等亦得因依末光守先世之弊庐涵泳太平感恩佩
德死且不朽聘而不报使而不入因仍苟且遂成变故
缔和图安反以称乱陛下之仁不能及天下主上之命
不能达则经不能共职遂堕好事负君负国自怨自艾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1192-0439a.png
永以自责亦死且不朽如申命下吏畀一明命无庸此
辈玷污壤土姑缓其死俾完守以归使主上治其无才
无术旷日淹久卒无有成之罪亦死且不朽自至境内
已尝致书于执政及制阃又因给赐上表陈谢因以陈
情顾惟经等之技之心亦巳倾尽而犹未白也故有申
饰固陋罄竭悃赤剸划肝肺触忌冒讳天威不违顾岂
敢有藉袭而或靳隐贵朝元老硕德如云如林陛下聪
明神智幽遐罔蔽其处置云为必大有以允当也何待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1192-0439b.png
经言虽然言之重辞之复其间必有大善恶故春秋有
屡书再书圣人定书则夏之书四商之书十有七周之
书三十有二非故如是之少如是之多也君臣之间信
则言简而略不信则言重而繁矧于二国之间风俗不
同好使不通信义不孚大兵之后而济以言又阏塞顿
阻不能成行故郁于中而有不能巳焉者所以喋喋弊
弊知其获戾而不顾也阳灵扇和伏愿对时育物大庇
生民允属尘望经等谨昧死载拜以闻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1192-0439c.png
   与宋国丞相书
经顿首载拜启太师丞相国公阁下自衔命造境授馆
仪真累蒙燕劳敬佩至意近又传宣抚问而加给赐不
能随即裁谢是惧是惶经居燕赵之交在马牛下风天
渊海山悬邈限越而于是时巳闻执事之议沨沨灏灏
从臾一时私相告语以为必相天子而底南北之平一
日亦槩受其赐及主上践阼经承乏使人则闻执事果
膺登拜符敉宁之几会隆平之运大允南北之望庞艾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1192-0439d.png
辉炳瑞日祥云贲增天光于是趯趯而喜而莫之胜也
昔辽主闻相温公乃敇边吏曰无或生事中国相司马
矣今执事为相而主上适命输平之使宛然翕合不无
以司马公之事业望于执事也夫天之所以赋畀于人
不偶然也有是君则畀是相有是相畀是事业人之所
以荷天之畀亦不易也相是君则行是事所以事天也
政有所未立吾相矣吾当为立也事有所未行吾相矣
吾当为行也以至乱有所未弭民有所未宁君子有所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1192-0440a.png
未用小人有所未去吾君之未遑吾法之未备吾相矣
吾其能已哉及汲汲焉弊弊焉不敢少有暇逸必去必
行而后废者举缺者备弊者革然后取古之人相君而
未尝格之君者举而行之为一王法增益前人之光而
为日新之政则相业至矣事君尽矣事天谨矣尝以为
周公相武王有未下车而行者有下车而行者至于仰
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奚为如是之急
哉一有所未行则民有所未靖也而或自暇自逸岂先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1192-0440b.png
王相我后人日昃不食咸和万民之意哉盖亦不得已
也故温公作相曾不几年新法之未便旧典之当举者
更易殆遍至于忧老以终天下至今称为贤相不敢以
急遽责去民之虐底民之宁当如是也窃惟方今之势
祸天下者兵福天下者和相君而宅人者当何如哉去
其所祸就其所福可也夫为祸福者在于北成祸福者
在于南且如北朝不肯休兵夫孰能止之虽南朝欲休
而莫能休也南朝欲和而北朝不从虽欲和而岂能和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1192-0440c.png
也哉故为之计者北人好用兵因其欲止而止之鲜于
和因其欲和而和之则乱可弭而天下被其福也好用
兵而激之以兵鲜于和而拒而不和则乱无期巳而天
下被其祸也故曰为祸福者在乎北成祸福者在乎南
本朝与贵朝初无大故无故而交兵者几三十年未知
孰主张是而使至此极也天哀遗黎济剥以复主上践
阼下止兵之诏发输平之使导迎嘉贶去天下之祸集
天下之福适执事登拜于南是天赞之使大有以成变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1192-0440d.png
兹福于无穷也以为贵朝几不及布庭不及洒仆等有
以得道路稽迟之罪匍匐一拜启钥进书合两朝之和
为一元之气洋洋之几波凑鼎集措天下于万世一时
出生民于万死一生使天下后世称之曰虽北朝仁爱
之心而成之者执事也由是以开维新之务裨益相业
翼明中兴而乃馆留仪真淹易岁月宜急而缓实有所
未解也自陛辞入境南北之事一无所闻每与一二介
佐自责自咎无乃主上举之之失而未见也行之之速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1192-0441a.png
乃宜速也无乃仆等委之之非而不知也命之之违而
弗敢也何至于是也方今之事莫大于此莫急于此而
淹缓如是反而求之既不在于主上又不在于仆等不
知孰为之而孰致之抑其天欲未福于民而犹将以祸
之也抑其为人阶祸而不欲其福也推明其故而莫之
知也抑其不无望于执事抑其不敢蔽于执事而敷心
腹而自献也其或是也与或非也惟执事处也其使进
见以达主上之命而复书遣使以成其好固所望也其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1192-0441b.png
使进见复书于仆等不遣使而命之回亦可也其不使
进见具书遣使俾与仆等即此而回亦可也是岂执事
欲为之或其事势一出于此有不得巳者抑仆等尝亦
受教于君子固非生事而交乱者也其即此而回则亦
平心易气告诸主上以为贵朝与执事非故为此有不
得巳焉者方图后举汲汲而至也主上圣度优宏既先
以礼夫岂增忿返以自违亦必恭已而待矣第恐执事
牵于多故念不及此仆等不能进不能回而犹在于此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1192-0441c.png
方春疫起或有变故虚其望而失其期莫能追悔仆等
何恨第恐有以瑕颣于相业也呜呼仆等兵乱之后束
发志学期于有用而行之也遭遇主上乐贤下士即受
弓旌之聘及其即位而有是命慨然而行如或藉赖脱
民于兵而底于成使南北少见安治则执事之赐也疐
跋颠踣水益深火益热坐视天民之毙而莫之援所学
所志卒无有用贻天下后世之非则仆之责也于执事
何有哉窃观河朔自金亡之后硕士大老英伟之人流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1192-0441d.png
落殆尽而一二慭遗收缉残坠致之主上乃有今日其
发诏命使之时莫不扶杖引领恻然沾涕曰不图今日
复见盛事更须忍死以睹其成厌乱者则如是也后生
晚进无科举之羁束无学校之砻错自其童丱便习兵
革其肯如是乎瑰岸突兀隐隐自负莫不自以为王猛
高允崔浩苏绰将自致霸王之略姑刮目视此以为进
退也慰老成之望服英俊之心在兹举矣执事必有以
处之也积日累月久为茹突感于德度为一快吐惟亮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1192-0442a.png
其淹抑而加恕蚤赐区决焉有上大宋皇帝一书更望
敷达以白尘悃未遂参觌惟冀惠时珍摄燮和元化光
慰舆望至祝不宣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1192-0442b.png
 
 
 
 
 
 
 
 陵川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