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192-02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陵川集卷二十三
             元 郝经 撰
  书
   请舅氏许道士出圜堵书
七月二十有五日外孙郝经谨拜书舅氏巾几走天兵
南下晋臂不举用荡析我母家诸父诸兄是用不集保
命于四国讫今四十馀年泯泯也上天降衷俾我舅氏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192-0246d.png
之子居于祁阳越十祀始获拜聚抃踊曲百何乐如之
虽然于经也复有甚不乐者焉舅氏之子尝陨涕而谓
经曰我姑在此我父在彼焉得一会面以道前日之事
耶经再拜而问之故曰我父以不羁之姿肆志于轻世
窘于天步之艰迫于势利之厄于是放心遗形吸孤风
抱明月耿耿自若而逃山林放沧海耳妻孥亲友一遗
于世我是用不获为子者三十年子曷为我致之经曰
噫有是哉斯盖过于用智致远而泥者也然至诚贯天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192-0247a.png
地可以动日星开金石况于人乎经敢不罄悃赤饬鄙
隘以尽亲亲之义乎其是是也其非是也可则行否则
辍实在舅氏之所图耳经于何有夫道至易而求之者
以难至迩而求之者以邈至同而求之者以异故虽越
籓墙穿穴隙穷高极远卒溺于异端而终无所获矣寂
然不动物潜于极感而遂通极蕴于物本其理以动者
天也成其形而静者地也纯于天地之间者为人杂于
天地之间者为物隐极之先见极之后合天地之几通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192-0247b.png
人物之理消长盈虚变化云为纯纯而不已者为道若
是其甚易迩而同也故人禀天地之精备万物之理其
性则精实至善而主静其中则有仁义礼智之四端神
舍于体用之间几潜于动静之始思虑未发而天巳知
言行未终而人巳见充之则即孝悌可以尽性命即修
身可以治天下谨于存养之渐慎于操舍之微由之而
行无不利亦以见其易反诸吾身而不有阙亦以见其
迩参诸天地质诸鬼神而不违亦以见其同是故尧舜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192-0247c.png
禹汤文武周孔所守一道未尝以为难远而不同也彼
或纽于血气蔽于物欲故有轻世之心甘志而溺物助
长而揠苗游思横起不知精明之所舍驰突搏跃以丧
其良心昧其明德内焉而无主足为物诱而致疑故疑
于难者曰天地万物君臣父子重为我累曷若吾默于
虚静而有所知觉閟于空明而皆使寂灭以为极乐乎
是以达上而遗下得内而忘外间断僻陋无所连属及
欲革其蔽则立伪教以利死生设因缘以引物却杀身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192-0247d.png
以济众而不知圣人明德新民之教此西方见性之说
大觉之教所由起愈易而愈难也疑于远者曰血肉相
愚机阱相覆势利相逐曷若吾挈先天之器以遗于时
绝踪遐游杳然为期谓吾本无曷滞于斯使之如槁木
吾心本虚曷用于斯使之如死灰是以绝物弃世悖天
生物之仁无父无君悖人处世之义蔽其用于一身之
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既未能退藏于密而又不能齐
戒与民同患此老庄之徒语命谈天揭辞矫辩不知圣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192-0248a.png
人欲无言之理强作形骸虚怪恍惚幽深玄妙之说所
由作愈近而愈远也疑于异者曰人心如面妍丑不同
曷若驱之以律而一之以刑即无异矣是以绝天伦败
骨肉同胞之民以膏鈇钺未达圣人端拱之化雍雍颢
颢仁寿骘民而剽惨之刑刻薄之法所由兴愈同而愈
异也故申商之法行于秦而秦灭老庄之教盛于晋而
晋衰西方之教兴于梁而梁亡故疑吾道之难者卒入
于佛疑吾道之远者卒入于老疑吾道之异者卒入于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192-0248b.png
申韩使肆人欲灭天理微言绝而异端横先圣人之正
道王者之大经旷百祀而不收吾民无辜使之服左衽
而言朱离由是而言佛老申韩之为害若是其昭晰也
然而遂行于世倡揭号呼鼓震而风荡莫之敢何者何
也高明之士用智之过溺而不返也周道衰孔子没三
代之俗日削月脧佛老乘隙而入申韩继踵而作申韩
之害也外是以止于灭秦而巳佛老之害也内故能为
千万世之惑愈高明之士愈在其中人性善佛即说善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192-0248c.png
人性静佛即说静人心虚老即说虚人欲大庄即说大
其似是而非非聪明睿知豪杰之士其孰能辨之哉昔
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溢孟门之上伯鲧障之愈障之
而愈深愈防之而愈大禹疏通之使由地中行九州以
牧四方以平盖鲧拂其性而用智之过也禹能顺其性
以道之尔夫高明者处心远大欲直趋高明之域曾不
知在躬之德神鬼人天高明之道尽矣乃矫矫伥伥叠
出私智见吾圣人之书闻吾圣人之教若聆风吮壤然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192-0248d.png
则反以为迂而幡然他求矣一旦见二氏之书乃如此
是以耳目忽废天之与我者万物之备我者皆亡也虽
翳于草莽而卒无悔焉尔呜呼好高明而非其道则入
于狂肆矣好齐肃而非其道则局于血气矣好孤绝而
非其道则入于谲诞矣欲无心者愈有心欲无为者愈
有为则用智之过也顾不大欤虽然苟知其非反身而
观平气而待察天理辨人欲视可否使旧染之污脱然
而尽向之良心可以兴向之明德可以明矣孔子曰颜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192-0249a.png
氏之子其殆庶乎知不善而未之复行也易曰不远复
无祗悔诗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今舅氏诚能即不肖经之语辨异端之害求大禹之
智颜子之行诗易之文庶垂裕亲旧缉熙宗祀使天下
知许氏之有人矣不然煢煢之身陷于不义使孝子不
得尽事亲之礼以忍人之心自为计不亦过乎一旦宛
然而长归谴者谁欤慕者谁欤其为天下之弃人也必
矣虽然高明之人岂亦至于此乎经不佞辄以鄙辞相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192-0249b.png
渎获罪多矣经载拜(舅氏许德怀壬辰之乱弃家为道/士于长垣坐死圜者七年矣其子)
(国昌赍是书隔墙投之舅氏遂/排墙以出从之归父子如初)
   答友人论文法书
经白书来惠问作文法度利病何吾子过于巽下以能
问不能犹以工师审绳墨于匠人也何倒置若是之甚
哉然切磋之义不可废非吾子之言何以发经之蒙覆
动某之狂言哉二帝三王无文人仲尼之门虽曰文学
亦无后世篇题辞章之文故先秦不论文骚人作而辞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192-0249c.png
赋盛故西汉始论文时则有扬雄之书东汉复论文时
则有蔡邕之书建安以来诗文益盛语三国则有魏文
帝陈思王之论语晋宋则有陆机沈约之作折衷南北
七代则有文中子之说至李唐则韩柳氏为规矩大匠
如韩之答李翊上于襄阳答尉迟生与冯宿柳之与杨
京兆答韦中立报陈秀才答韦珩复杜温夫及与友人
等作加之以李翱之答王载言寄从弟正辞皇甫湜之
答李生复答李生下逮欧王苏黄之论议则穷原极委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192-0249d.png
无所不至其极无法复可说百世有馀师矣经何人也
而敢复论文章之法乎顾有一焉不敢告也为文则固
自有法故先儒谓作文体制立而后文势成虽然理者法
之源法者理之具理致夫道法工夫技明理法之本也
吾子所谓法度利病近世以文为技与求夫法资于人
而作之者也非古之以理为文自为之意也古之为文
也理明义熟辞以达志尔若源泉奋地而出悠然而行
奔注曲折自成态度汇于江而注之海不期于工而自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192-0250a.png
工无意于法而皆自为法故古之为文法在文成之后
辞由理出文自辞生法以文著相因而成也非与求法
而作之也后世之为文也则不然先求法度然后措辞
以求理若抱杼轴求人之丝枲而织之经营比次络绎
接续以求端绪未措一辞钤制夭阏于胸中惟恐其不
工而无法故后之为文法在文成之前以理从辞以辞
从文以文从法一资于人而无我是以愈工而愈不工
愈有法而愈无法秪为近世之文弗逮乎古矣夫理文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192-0250b.png
之本也法文之末也有理则有法矣未有无理而有法
者也六经理之极文之至法之备也故易有阳阴奇耦
之理然后有卦画爻象之法书有道德仁义之理而后
有典谟训诰之法诗有性情教化之理而后有风赋比
兴之法春秋有是非邪正之理而后有褒贬笔削之法
礼有卑高上下之理然后有隆杀度数之法乐有清浊
盛衰之理而后有律吕舒缀之法始皆法在文中文在
理中圣人制作裁成然后为大法使天下万世知理之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192-0250c.png
所在而用之也自孔孟氏没理寖废文寖彰法寖多于
是左氏释经而有传注之法庄荀著书而有辨论之法
屈宋尚辞而有骚赋之法马迁作史而有序事之法自
贾谊董仲舒刘向扬雄班固至韩柳欧苏氏作为文章
而有文章之法皆以理为辞而文法自具篇篇有法句
句有法字字有法所以为百世之师也故今之为文者
不必求人之法以为法明夫理而已矣精穷天下之理
而造化在我以是理为是辞作是文成是法皆自我作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192-0250d.png
志帅行权多多益善标识根据不偏不倚中天下准四
海以为正辉光照耀炳烈粲发引日星丽霄汉以为明
造微入妙探赜索隐极九地筑底里以为深包括绵长
笼罩遐外尘天地芥太极以为大龙骧虎步瞰眺八极
登风云厉威震以为雄跻攀倚拔穷原无上弃形器脱
凡迩以为高莽苍阔越混涵太朴郁鸿荒全浑沌以为
古震雷霆开昏塞节八音鸣万籁有始有卒如律如吕
以为声通一元贯四时塞天地鼓万物喷薄动荡生成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192-0251a.png
化育以为气挈矩布算撙节量度径围天地位置六合
规万世以为格巍岸磊落欲颠欲立堕叠太华推移日
观屹万仞以为形敷布振迅欲敛欲溢排辟孟门疏凿
滟滪决万里以为势为门为庭为堂为殿为楼为阁以
为间架为甲为乙为首为尾为腹为背以为铺叙为闭
为锢为构为缔为联为属为橐为钥以为关键为囷为
廪为庾为仓为筐为篚为裹为囊以为含蓄为坐为作
为进为退为折为还为舒为疾以为步骤为庄为岳为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192-0251b.png
逵为轨为途为路为纵为横以为驰骋为经为纬为端
为绪为错为综为织为纴以为机杼鍊金镕锡以为精
砻石磨玉以为洁去陈剥烂以为新苴漏塞鏬以为密
昭布森列以为博旁搜远绍以为邃依违讳避以为婉
纡馀曲折以为态容与平坦以为易遏塞险涩以为难
澄湛静敞以为清激扬蹈厉以为节优游不迫以为暇
顿放妥帖以为安建置强崛以为固鼎峙山立以为重
持纲挈要以为简填委充塞以为富穿彻沈著以为快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192-0251c.png
警策峻𦂳以为伟恣睢徜徉以为肆齐庄谨肃以为严
剪截裁制以为整超卓顿挫以为壮拥卫倚叠以为厚
脱畅便利以为通一唱三叹以为感剀切讦忤以为激
咀嚼隽永以为味深长奥衍以为趣音节中适以为和
抑扬起伏以为变瑰诡谲怪以为奇雕锼无迹以为巧
成就而无作为顺理而不生事以为化耳目口鼻四体
衣冠具不瘖不痹活而不死以为备不知其所以然而
然莫非自然以为神则法亦不可胜用我亦古之作者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192-0251d.png
亦可为百世师矣岂规规孑孑求人之法而后为之乎
故先秦之文则称左氏国语战国策庄荀屈宋二汉之
文则称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班固蔡邕唐之
文则称韩柳宋之文则称欧苏中间千有馀年不啻数
千百人皆弗称也骚赋之法则本屈宋作史之法则本
马迁著述之法则本班扬金石之法则本蔡邕古文之
法则本韩柳论议之法则本欧苏中间千有馀年不啻
数千百文皆弗法也何者能自得理而立法耳故能名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1192-0252a.png
家而为人之法苟志于人之法而为之何以能名家乎
故三国六朝无名家以先秦二汉为法而不敢自为也
五季及今无名家以唐宋为法而不敢自为也韩文公
每语人以力去陈言当自作但识字言从字顺识职而
已不当蹈袭故烂谓宏词词赋为俳优皆此意也然则
前人不足法欤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
之而自立其法彼为绮我为锦彼为榭我为观彼为舟
我为车则其法不死文自新而法无穷矣近世以来纷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1192-0252b.png
纷焉求人之法以为法玩物丧志窥窃模写之不暇一
失步骤则以为狂为惑于是不敢自作不复见古之文
不复有六经之纯粹至善孔孟之明白正大左氏之丽
缛庄周之迈往屈宋之幽婉无复贾马班扬韩柳欧苏
之雄奇高古清新典雅精洁恣肆豪宕之作总为循规
蹈矩决科之程文卑弱日下又甚齐梁五季之际矣呜
呼文固有法不必志于法法当立诸巳不当尼诸人不
欲为作者则已欲为作者名家而如古之人舍是将安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1192-0252c.png
之乎是经之志也故敢以为复然未知其是且非也吾
子幸复惠教焉某再拜
   与北平王子正先生论道学书
经白昨承先生惠顾谓经之质可问津伊洛以阐明道
学经自惟揣凉昧不足以辱惠教又不足负任且复有
惑而未自信者焉敢复诸下执事尝闻过庭之训自六
世祖某从明道程先生学一再传至曾叔大父东轩老
又一再传及某其学自易诗春秋礼乐之经男女夫妇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1192-0252d.png
父子君臣之伦大而天地细而虫鱼迩而心性远而事
业无非道也然未尝以道学为名焉尔夫圣人道之至
也自宓牺神农黄帝至于尧舜氏道之全体著见以为
斯人用天下莫不学之道学之名无有也增修制作自
禹汤文武周公至仲尼氏郁郁乎文洋洋乎盛道之大
用极尽无馀载在方策以为后世用天下莫不学之道
学之名无有也仲尼之门自颜曾子思至孟轲氏心传
口授无非圣人之道相与讲明问答无非圣人之学道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1192-0253a.png
学之名亦未有也逮夫战国之末处士横议各自名家
曰儒曰道曰墨曰刑名曰纵横道之全体始坏大用始
分学者莫知适从吾圣人之学始自为儒家卒致焚戮
之祸由汉以来六家九流三教诸子百氏猬然杂出丧
心惑世毒天下祸生人至于今而不巳儒之名一立天
下之乱不可胜穷矣矧今复立道学之名哉夫道之大
兼天下之名而不自以为名一物一事自有一道自为
一名分而言之皆事物之名也合而言之皆道之名也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1192-0253b.png
故易为乾坤等六十四卦各自以为名太极天地为人
与万物各自以为名命性心为三纲五常百行万事各
自以为名无非道也于是曰易道神道天道地道人道
皆以道为名而道之名自若也道祗一理尔以其莫不
由之以行故名之曰道岂可特以为学而自为一家哉
秦汉而下以吾士夫为儒家故方术之士以黄帝老子
为道家以虚无为本大害夫道又岂可复以儒家又特
谓之道学哉始宋濂溪周先生深于易学谨于操履志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1192-0253c.png
夫三代之际作图著书以述仲尼孟轲之志继以明道
伊川二程先生横渠张先生传继授受其学遂盛而康
节邵先生推衍象数明伏牺先天之本末始有道学之
名也及其徒欲神其说分宗别派谓之伊川之学康节
之学伊洛之学引而自高揭然以道学为名谓一世之
人皆不知道又谓汉唐诸儒皆不知道直以为仲尼孟
轲复出论说蜂起党与交攻投窜贬斥竟成宣政之乱
秦韩当国遂谓之伪学又谓之奸学衣冠之祸古所未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1192-0253d.png
有皆标置立名之激之也周邵程张之学固几夫圣而
造夫道矣然皆出于大圣大贤孔孟之书未有过夫尧
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传者独谓之道学则尧舜禹汤
文武周孔之学不谓之道学皆非邪孟荀扬王韩欧苏
司马之学不谓之道学又皆非邪故儒家之名立其祸
学者犹未甚道学之名立祸天下后世深矣岂伊洛诸
先生之罪哉伪妄小人私立名字之罪也其学始盛祸
宋氏者百有馀年今其书自江汉至中国学者往往以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1192-0254a.png
道学自名异日祸天下必有甚于宋氏者
   移诸生论书法书
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夫工拙
而不以为学是以无书法之说焉自包牺氏画八卦造
书契皇颉制字取天地法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
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烟云雨露之态而为之初无
工拙之意于其间也世变日下渐趋简易故变古文为
篆又变大篆为小篆又变小篆为𨽻为楷为八分为行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1192-0254b.png
为草为真行为行草为章草为正草废刀用笔废竹用
帛废帛用纸皆与世变而下也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
工始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为人专门名家始
有书学矣故古之篆法之存者惟见秦丞相斯斯刻薄
寡恩人也故其书如屈铁琢玉瘦劲无情其法精尽后
世不可及汉之𨽻法蔡中郎不可得而见矣存者惟魏
太傅繇繇沈鸷威重人也故其书劲利方重如画剑累
鼎斩绝深险又变而为楷后世亦不可及楷草之法晋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1192-0254c.png
人所尚然至右军将军羲之则造其极羲之正直有识
鉴风度高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不附桓温自
放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
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及
为古今第一其后颜鲁公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援
篆入楷苏东坡以雄文大笔极古今之变以楷用𨽻于
是书法备极无馀蕴矣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
心法也故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虽一时讽谏亦书法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1192-0254d.png
之本也苟其人品凡下颇僻侧媚纵其书工其中心蕴
蓄者亦不能掩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若二王颜坡之
忠正高古纵其书不工亦无凡下之笔矣况于工乎先
叔祖谓二王书之经也颜坡书之传也其馀则诸子百
家耳故今之为书也必先熟读六经知道之所在尚友
论世学古之人其问学其志节其行义其功烈有诸其
中矣而后为秦篆汉𨽻玩味大篆及古文以求皇颉本
意立笔创法脱去凡俗然后熟临二王正书熟则笔意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1192-0255a.png
自肆变态自出可临真行又熟则渐放笔可临行草收
其放笔以草为楷以求正笔可临章草超凡入圣尽弃
畦町飞动鼓舞不知其所以然然后临其正草如是者
有年始可于颜求其正笔于坡求其奇笔以正为奇以
奇为正出入二王之间复汉𨽻秦篆皇颉之初书法始
备矣然犹学之于人非自得之于已也必观夫天地法
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
烟云雨露之态求制作之所以然则知书法之自然犹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1192-0255b.png
得之于外非自得之于内也必精穷天下之理锻鍊大下
之事纷拂天下之变客气妄虑扑灭消弛澹然无欲翛
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
悠然而化然后技入于道凡有所书神妙不测尽为自
然造化不复有笔墨神在意存而巳则自高古閒暇恣
睢徜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刚而不亢柔而不恶端庄
而不滞妥娜而不欹易而不俗难而不生轻而不浮重
而不浊拙而不恶巧而不烦挥洒而不狂顿掷而不妄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1192-0255c.png
夭矫而不怪窅𦕈而不僻质朴而不野简约而不阙增
羡而不多舒而不缓疾而不速沈著痛快圆熟混成万
象生笔端一画立太极太虚之云也大江之波也悠悠
然而来浩浩然而逝邈然无我于其间然后为得巳虽
云一技而可以名家也诸君欲为之者试以吾言求之
经再拜
   荅高雄飞书
经拜手复书雄飞兄执鞭走前辱书示谆谆灌灌谕以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1192-0255d.png
作文意其开示阃奥充斥原委渊如淮矫如岳昭以粹
如日星诚文人之大匠也顾经何以当之然以文自名
非素志也生今二十有三年矣方其髫龀白騃也适天
步之艰遭万死之阨累系俘虏梗踣南北乌知有诵书
作文之事哉知有汲薪负担耳厥后时奉杖屦于家君
且闻搢绅先生之论文谈道于是昧于一学既而悔之
曰士生千古之下而处斯世遇斯时岂宜区区于文字
之间而已耶于是求夫有用之学天地之所以覆载圣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1192-0256a.png
贤之所以用心与吾身之所当为者而学之亦庶至其
万一也于世俗之不免者故一言半字时时而出之岂
敢以文自名哉又岂以所弃者而复为所事哉然吾兄
不以朴樕之才反覆勤厚千里致诚甚于面命铭佩之
意永永不朽然未知他日之趋拜下风其许抠衣奉扄
之一问乎二月五日陵川郝经载拜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1192-0256b.png
 
 
 
 
 
 
 
 陵川集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