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289-03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震川集卷二十六
            明 归有光 撰
 传
  归氏二孝子传
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
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讳钺字
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289-0372d.png
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
赡炊将熟即諓諓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
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
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
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
与其子居摈孝子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
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
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289-0373a.png
而已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孝子少饥饿面黄而体
瘠小族人呼为菜大人嘉靖壬辰孝子钺无疾而卒孝
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绣字华伯孝子之族
子亦贩盐以养母已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
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
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
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华伯妻朱氏每制衣必三袭令
兄弟均平曰二叔无室岂可使君独被完洁邪叔某亡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289-0373b.png
妻有遗子抚爱之如已出然华伯人见之以为市人也
赞曰二孝子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纯
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遭罹屯变无恒产以自润而
不困折斯亦难矣华伯夫妇如鼓瑟汝威卒变顽嚚考
其终皆有以自达由是言之士之独行而忧寡和者视
此可愧也
  张自新传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289-0373c.png
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
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
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
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
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
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
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
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289-0373d.png
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兄为里长里
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
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
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
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
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
势𦕈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
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289-0374a.png
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
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
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
卒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
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
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289-0374b.png
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
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扬扬自谓
已能者亦可以省矣语曰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余悲自
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
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
  顾隐君传
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人
相传晋司空和之后散居浦之南者其族分而为三故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289-0374c.png
世称其地曰三顾村云宋末有讳中二者兵燹之后尽
丧其赀有田数顷遗其子公廉公廉生愚好濂洛之学
读书常凭一几几有刓处人以比之管幼安是为原鲁
先生原鲁生五子其季爽赘居塘北又为塘北顾氏爽
生谟谟生昊昊生四子寅以明经为始兴教谕其次即
隐君也隐君有子曰存仁举嘉靖十一年进士选调馀
姚知县以最入为礼科给事中皇太子生覃恩近侍封
隐君如其官隐君为人敦朴粗率任真尤不能与俗竞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289-0374d.png
平生不识官府会里中有徭役事隐君为之赋鸿雁之
诗戾止于吴门君故生长海上言语衣服犹故时海上
人也无纤毫城市媮靡之习及贵愈自敛约就养馀姚
以力自随独夜至官舍县中人无知者敕受章服闭门
不交州郡郡太守行乡饮酒礼到门迎请终不一往每
旦焚香拜阙一饮一食必以手加额曰微天子恩不得
此居常读书有所当意每抉摘向人谈说不休曰吾不
信今人非古人也故平生未尝爱财未尝疑人季弟钟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289-0375a.png
蚤世先属意隐君子为后隐君固让其兄子在馀姚见
家人持官物即槌碎加诟责焉虽流离颠沛之际孜孜
以济人为务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之
不变也或伪指隐君赚人金隐君曰吾不知金而金实
为我卒偿之而不自言州大夫建绰楔使人送其直送
者诡曰此吾赎金也而非其罪隐君恻然遽还之里有
某宅某墓地相邻比有某桥道未修有某死未殓葬以
告必得所欲至其所自奉布衣蔬食而已濒海多逋税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289-0375b.png
置役田以恤其里人尝曰海上吾故乡吾不能一日忘
首丘之志故自号海隐居士时时往庐于墓侧从始兴
君游年老兄弟相乐也竟自海上得疾以归而卒初隐
君未六十为教曰古人葬以掩形务从朴实观美何益
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因乞始兴
君书之勒石于墓存仁为礼科给事中以言事忤旨谪
居保安州保安州在居庸关外自称居庸山人
赞曰顾氏自丞相肃侯始著于吴录司马氏渡江顾贺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289-0375c.png
纪薛号称世胄高门盖其来久矣正德嘉靖间溱济兄
弟一时起海上并为给事中最后山人继之即所谓三
顾族也余少从山人游至贵显终始不改其操可谓纯
笃君子矣及观隐君行事考其家世盖有以哉冢宰玉
峰朱公以硕德元老为之铭可以不愧而通参张先生
之状尤为详覈余得而论次之云
  元忠张君家传
元忠既殁之三年其子士瀹葬之县东南以为墓铭所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289-0375d.png
以藏诸幽也将欲发扬先人之德莫如传昔太史公赞
留侯云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其论田横则恨无不
善画者莫能图今二子之画无有也而尚犹想见其人
岂不以传哉古之孝子色不忘乎目声不忘乎耳心志
嗜欲不忘乎心士瀹之见吾先人者安敢忘诸遂以其
所撰先人事数百言乞予为传予读而悲之为叙次其
语作张元忠家传元忠名廷臣字元忠其先汴人宋南
渡徙家于苏州之昆山弘治间割昆山之东为太仓故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289-0376a.png
今为州人而其家犹在昆山之治城高祖能新城知县
曾祖注潮阳训导祖銮封承德郎刑部主事父宽举进
士历官至广东佥事元忠生而敏慧佥宪公奇爱之初
为钱塘令元忠方五六岁携以之官每僚佐宴集必呼
与俱应对机警礼容秩然人咸异之时有诈为台檄者
元忠从旁辩其诬已而果然县中老吏皆惊慑年十九
补学官弟子员寻例贡太学祭酒增城湛公亟称之未
几中南都乡试学士内江张公尤加赏识元忠少尪弱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289-0376b.png
多疾药饵不绝于口又宦家子弟然自力于学蚤岁得
举而尤能治家其遇事强敏精悍总理操切无所纵贷
佥宪公其始宦游在外迨其罢归独日召故人宾客饮
酒而已故与佥宪公交者皆称其有子而自以为不可
及云自初举至其卒凡六试南宫不第卒时年四十三
元忠为人楚楚门内外斩然虽盛暑燕坐未尝解带与
人语纚纚不止也
赞曰予闻元忠之将死县有郁君善相人元忠闻其在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289-0376c.png
所亲家饮酒使人诇之曰是必谈我已而酒次郁君果
言元忠必不可起明日元忠召郁君与对坐啜粥谈论
竟日其精强自持类如此自以蚤岁发解进士可必得
以其所为家者施于吏事优然有馀而卒困蹶此其所
以有遗恨也
  章永州家传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曾祖圭宣德中举
贤良方正拜监察御史论三杨学士有直声生四子仪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289-0376d.png
国子助教表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格南京大理寺卿律
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有高节致仕家居县令杨名父
以其清贫买田给之谢不受名父为构亭虞山上独时
时邀与登览相对饮酒名其亭曰仰高云大理生沐赠
单县知县君之父也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
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
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并以八座居留都开
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不第选调单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289-0377a.png
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
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
伐木增椿昼夜捍禦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
伺候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
宜豫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
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
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百数君一日条具申
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289-0377b.png
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蕃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
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
门会蕃信不至而罢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
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为案籍
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君叹曰此岂古头会
也吾以救弊而已州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
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
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289-0377c.png
乞休方治行而卒此其弟宗实之所称者云尔宗实父
涯君之从父初无子以君为子晚得宗实君抚而教之
今为乡贡进士
归子曰大理公与子外高祖太常公有姻予少时数从
祖母之外家盖闻章卿云及登虞山求所谓仰高亭者
已芜没于空烟翠树间矣于是识永州君恂恂然君子
人也往予试南宫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
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289-0377d.png
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
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戴锦衣家传
戴锦衣者父文润其先湖州之德清人后为安陆人安
陆今之承天府也文润家州郭外为兴府良医事睿宗
皇帝父戴隐君殁文润以毁灭性郢中人以孟子之语
题其庐曰终慕故锦衣家有终慕之堂夫人徐氏夫亡
时年二十九子经甫七岁即锦衣也家贫克励清操以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289-0378a.png
拊其孤及锦衣贵终不改其淡泊故锦衣家有高节之
堂今皇帝以亲藩入继大统国中旧臣皆用恩泽升锦
衣年甚少补环卫积功劳至指挥使锦衣之职于上十二
卫最亲贵兼领诏狱士大夫被逮者多见掠辱少有全
者而锦衣恂恂然为人尤仁恕凡被系者往往从其人
问学常保护之御史杨爵给事中周怡员外郎刘魁禁
系累年三人已赦出相谓曰微戴君吾等安得生至今
日乎聂尚书豹亦在系甚称锦衣之德谢都御史存儒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289-0378b.png
巡抚河南以师尚诏反锦衣奉驾帖往逮行数千里衣
破敝谢公以一缣赠之却不受锦衣今谢事家居门庭
寂然其清素如此锦衣名经字伯常
归子曰余寓京师南薰坊锦衣时过从示余以家所藏
文字为芟其芜而归之质作戴锦衣家传然余读华亭
杨奉常之论终慕有旨哉有旨哉
  京兆尹王公传
京兆尹王公震字威远曾祖景贤初自燕南徙任县遂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289-0378c.png
占籍于邢今为邢台人祖罍宣德间以乡进士为平度
州同知抗中使谪戌滦州数岁病思归子整上疏代父
整戍又二十八年始赦还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
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弘治癸丑进士观政大理授
户部主事奉使部送犒军银于西夏至红城堡后又使
云中至阳和堡猝为寇围公皆率众守禦寇以解去正
德初𣙜九江税刘瑾爱幸苍头奴唐英王俊至多所诛
求公绝不为礼时瑾怙权流毒天下士大夫二人还欲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289-0378d.png
诉于瑾皆病死于道人以为公幸迁员外郎尚书韩文
为瑾陷下狱罚赎二千石公率其僚捐三年俸赎韩尚
书得出庚午川湖盗刘烈起猖獗甚上命兵部尚书洪
钟讨之洪尚书奏公知兵请以为郧阳守迄平寇甚得
郧阳之力历升河南左右参政颍川盗小张虎啸聚公
往捕之不四月小张虎就擒戮小张虎馀党全活甚众
颍川人感其德立祠祀之嘉靖初升河南左布政是年
冬升应天府尹奏罢上元江宁花园夫千馀人省诸官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289-0379a.png
寺狱具银千馀两覈江滩芦苇千馀顷以佐赤县里甲
费寻上书乞骸骨归初公举进士二亲皆在堂未几相
继卒所至扁其居为永感长沙李文正公率馆阁诸公
为赋诗赵郡石文隐公为之序自是每陟一官必悲思
其亲自在部已获推赠及为京兆得赠三世皆如其官
公天性纯孝有厚德尝在京师郧人张得才为部从事
病死妻子贫不能归公闻之怆然捐金助其丧还后其
子寅中乡举来谢言其父丧前至金陵欲寄其乡人舟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289-0379b.png
乡人负约遂寄他舟经小孤山乡人之舟覆过吉水欲
寓山寺寺僧固拒不纳经夕而寺焚以公之施惠孤丧
与神明符也公既归所蓄书数千卷悉辇送郡学以资
学者讲习家居杜门足迹不至公府今邢州士大夫虽
隆贵门第不改布素至以造官府为耻子弟敛戢市无
绮䊵之游繇公之化也嘉靖辛丑年八十二卒讣闻赐
葬祭子某
赞曰予至邢访其先贤士大夫近代皆称王京兆京兆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289-0379c.png
所居官其条教方略无文字可考仅仅得其家状履历
然今邢中风俗之厚本于王京兆予数过学宫取其遗
书读之为之叹息其高风可仰矣予以是论次之
  洧南居士传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
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
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
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289-0379d.png
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贡入太学
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
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
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
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泸州经历丁内
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
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289-0380a.png
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
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
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
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为之语曰洧水淤老幼啼洧水
通赖杜公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
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所著有洧南文集洧
南诗集北上藁南归藁西行藁五经韵语书经驯驳汇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289-0380b.png
集医方若干卷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
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
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
著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
必超然埃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
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
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此哉化中盖深以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289-0380c.png
予言为然云
  周封君传
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
虞人后徙昆山之茅泾祖父好道家言人称为玄本公
封君自茅泾入居县城马鞍山阳马鞍山里俗所谓玉
山者也故自号玉川云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
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
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不复阅省日取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289-0380d.png
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疹决死生晷刻不
爽晨起焚香拜神忌日祭祀常感伤悲泣其为人诚朴
任真子贵犹淡食布衣与人谆谆皆平生语人尤以是
敬之自推命数年七十九适生日值其所生年甲子喜
曰吾当增寿一纪可得八十九至期设祭祠诀祖考无
疾而终初济叔为尚书秋官郎封君就养在京师秩满
受封父子相随奉天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引入禁苑
遍观玉堂神明渐台泰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289-0381a.png
者盖少况年逾八十健爽如此者乎掖送出长安门而
别及济叔出佥湖宪封君尚随居蕲黄间也比徙蜀藩
送至长桥曰吾老矣不能从儿行也旦暮迟汝归耳济
叔至官奉敕督理黄籍邅回二载及海南命下即上疏
归养下陇坻倍道行至家逾月而封君殁
归子曰济叔尝为余言在蜀时按行所部经邛郲九折
阪又登峨眉山云霞飞涌其下下视东吴何啻万里诗
有之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夙夜无已犹来无止余论周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289-0381b.png
封君事盖伤人子之志云
  东园翁家传
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翁蚤孤事其母甚
谨出入必告初好内典有卖𩛿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
易史传洪武中凉国公得罪尸于市翁时游京师哀之
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大理寺少卿胡槩巡抚苏州
翁为乡老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
所宜胡卿乃谢之邑民虞宗蛮以豪当簿录时巡抚无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1289-0381c.png
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胡卿曰
当问马者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僧乃私许翁百
金翁起便旋摇其首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
遂没宗蛮家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
意常恨之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
诛死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翁以市
儿为家僮携之入见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尝为胡卿
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翁与人有雠会举乡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1289-0381d.png
老其人虑翁居其间置酒试翁翁大言曰是宜为乡老
其人侧耳于壁间听因喜跃出曰翁不计吾怨遂与交
好翁盖谓其才能堪之也其不私类如此翁虽以乡老
时时从胡卿而好请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
以囷贮果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
里至今称东园翁云翁与徵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
交善皆甫里人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文
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1289-0382a.png
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翠云朵者东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望子昶昂杲望尝相其三子曰伯有钱
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其后皆如
其言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夫妇空手不持一钱
而出卒自奋积赀钜万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
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诸孙淮以太学生
调官海南还七十馀好学不倦瀚太学生好尚文雅用
拯为诸生通史学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1289-0382b.png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得
而略焉用拯余女弟夫也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槩巡
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
也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
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
  何长者传
何长者名绪字克承家会昌之白埠倚萧帝岩为居长
者父卒兄缨与其子亦蚤卒遗孤孙而长者庶弟方十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1289-0382c.png
岁皆抚育以至成人长者既善治生产于其父业嬴数
十倍弟约与其兄孙请与长者分长者会其赀以为三兄
弟平受之不以祖父贻与已所创为区别也人有急求
鬻田长者与之价过当其后事已辄悔其田长者还之
不责偿年既老乡里高其行县为请乡饮酒固谢终不
肯与而会昌人皆称以为何长者云长者妻刘氏会昌
城溯流南八十里曰湘乡乡有九田之属平川沃壤多富
人而白埠有何氏小田有刘氏为甲族故长者与为姻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1289-0382d.png
长者所以能抚孤造家四世同居无间言世谓家人之
离起于妇人凡长者之美类刘氏助成之也刘孺人事
姑尤孝姑年八十六奉养备至为人平恕有夜胠其箧
者物色之得其人家人欲闻之官问孺人所亡金若干
孺人曰金无多无用穷诘为也竟不言盗遂获免会昌
人皆云不独何君乃其妇亦长者也故为作何长者传
归子曰长者之子渭与余同在六馆今来佐县民有德
焉至观长者之行宜有子哉何侯以事至南都见其乡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1289-0383a.png
大宗伯尹公尹公题其堂曰永慕而何侯之于其先对
人未尝不流涕言之也
  筠溪翁传
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楹
有筠溪翁居其间日吟哦数童子侍侧足未尝出户外
余往省之见翁颀然晰白延余坐瀹茗以进举架上书
悉以相赠殆数百卷余谢而还久之遂不相闻然余逢
人辄问筠溪翁所在有见之者皆云翁无恙每展所予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1289-0383b.png
书未尝不思翁也今年春张西卿从江上来言翁居南
澥浦年已七十神气益清编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
呱呱西卿状翁貌如余十年前所见加少亦异矣哉噫
余见翁时岁暮天风憭慄野草枯黄日将晡余循去径
还家媪儿子以远客至具酒见余挟书还则皆喜一二
年妻儿皆亡而翁与余别每劳人问死生余虽不见翁
而独念翁常在宇宙间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如
千岁人昔东坡先生为方山子传其事多奇余以为古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1289-0383c.png
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若筠
溪翁固在吴淞烟水间岂方山子之谓哉或曰筠溪翁
非神仙家者流抑岩处之高士也欤
  可茶小传
可茶为秦越人之术医者称工焉始可茶有贤母蚤寡
家贫欲为县书狱母曰为是者多辱苟贫不能业独不
可卖蚊烟凉箑遣日乎可茶愿为医其女兄之夫沈氏
在练城世有传业可茶日往记数方还录之又观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1289-0383d.png
其制剂和丸皆得之乃为医方坐肆有求疗者馈红菱
青葱母喜曰是子医必效馈鲜菱者如仙灵也方言以
家饶裕为从容是葱之兆耶可茶医果日进求者屦满
户外可茶或自外归酒醉母即怒责之可茶善候颜色
母少有不乐未当不长跪母既责其饮酒醉即终身饮
未尝敢醉其他事受教戒皆如此母所不嗜食物即终
身不食每至生辰长斋数日中岁无子欲买妾母恐其
家失和意不欲买妾即不买妾寡姊有一子因以为已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1289-0384a.png
子而养其姊三十馀年至今无恙其孝友如此至于医
贫者徒施药与之虽富亦不望报以故县中士大夫皆
爱敬之嘉靖四十年冬予儿子患疹可茶为撤已事来
自练城三十里昼夜调视儿竟获安不独其技然而其
为人慈爱使人感叹余与可茶论小儿疹前世称陈文
中异功散施于江淮间无不效今医家以为不可用时
其危急死而复生之其所制剂多秘不言以为有神术
窃窥之即陈氏方也然可茶守丹溪之说自谓恒得中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1289-0384b.png
医至自比李英公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云可茶名卿
姓苏氏
赞曰孔子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古之医师疾医
皆士大夫也以可茶之施之于医其活人可胜道哉
  鹿野翁传
鹿野翁姓李氏名元寿少工书尝书诸经四书小本楷
法精善三原王端毅公巡抚江南见而爱之呼为李生
使侍舟中无事辄令李生朗诵大禹谟咎繇篇敛衽以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1289-0384c.png
听焉又尝为顾御史写进本奏书天子以其书为善鹿
野翁为人淳笃其训子弟有法而又善书以是为缙绅
所重邑中有文字必经鹿野翁手相为推引往往他州
碑石多鹿野翁所书也
归子曰余少闻邑东门有李元寿善书云然余故不识
元寿元寿书余亦未之见也其子始出所藏文字求余
论之夫书于学者事末矣而今人未有能迨古人者邑
里之中如鹿野翁其亦足称哉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1289-0384d.png
 
 
 
 
 
 
 
 震川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