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346-000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上
             宋 袁枢 撰
  三家分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
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
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
卷一 第 1b 页 WYG0346-0003d.png
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
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
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
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
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
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
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
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卷一 第 2a 页 WYG0346-0004a.png
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
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
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
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伐纣则
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
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
于分也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
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
卷一 第 2b 页 WYG0346-0004b.png
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存哉昔仲叔于奚
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
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
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
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
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
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
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
卷一 第 3a 页 WYG0346-0004c.png
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
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
也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
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十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
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
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
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
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
卷一 第 3b 页 WYG0346-0004d.png
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
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彊不敢加者
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
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
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
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
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
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
卷一 第 4a 页 WYG0346-0005a.png
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彊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
不然夫三晋虽彊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
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
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
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
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
卷一 第 4b 页 WYG0346-0005b.png
岂不哀哉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
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须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
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彊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
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
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
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
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
卷一 第 5a 页 WYG0346-0005c.png
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
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
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
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
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
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
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諌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
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
卷一 第 5b 页 WYG0346-0005d.png
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
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
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智
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
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
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
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
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
卷一 第 6a 页 WYG0346-0006a.png
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
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
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
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
复与之万家之邑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
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
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
卷一 第 6b 页 WYG0346-0006b.png
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
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
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
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
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
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
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
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
卷一 第 7a 页 WYG0346-0006c.png
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
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
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
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
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
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
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
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
卷一 第 7b 页 WYG0346-0006d.png
疵请使于齐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
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
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
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
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
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
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
氏之族惟辅果在
卷一 第 8a 页 WYG0346-0007a.png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
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彊毅之谓
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
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
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范不砥砺则不能
以击彊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
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
卷一 第 8b 页 WYG0346-0007b.png
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
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
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
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
害岂不多哉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
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
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
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0346-0007c.png
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
臣豫让欲为之报雠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
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
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
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
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
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
卷一 第 9b 页 WYG0346-0007d.png
不亦难乎豫让曰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
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
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襄子为伯鲁之不
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
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
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复
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桓
卷一 第 10a 页 WYG0346-0008a.png
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
侯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
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
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已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
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秦并六国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
是时河山以东彊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
卷一 第 10b 页 WYG0346-0008b.png
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
巴黔中皆以夷狄同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
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彊秦
八年孝公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
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
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
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
卷一 第 11a 页 WYG0346-0008c.png
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
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
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孙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
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
听之王默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
卷一 第 11b 页 WYG0346-0008d.png
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
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
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
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
富国彊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
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
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
卷一 第 12a 页 WYG0346-0009a.png
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
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
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
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
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
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
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
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属籍明
卷一 第 12b 页 WYG0346-0009b.png
尊卑爵秩等差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
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
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
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
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
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
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
卷一 第 13a 页 WYG0346-0009c.png
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
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
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
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
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
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
卷一 第 13b 页 WYG0346-0009d.png
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
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
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
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
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韩懿侯/薨子昭)
(侯/立)
十一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四年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
卷一 第 14a 页 WYG0346-0010a.png
十五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十七年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十八年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十九年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
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
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赵成/侯薨)
(太子肃/侯立)
二十一年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346-0010b.png
二十六年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
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二十九年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
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
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
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
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
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
卷一 第 15a 页 WYG0346-0010c.png
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禦之军既相距卫鞅遗公
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
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
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
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
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秦
封卫鞅商于十五邑号曰商君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三十一年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
卷一 第 15b 页 WYG0346-0010d.png
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纳之秦商君
乃与其徒之商于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
以徇尽灭其家
三十四年秦伐韩拔宜阳
三十六年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
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
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
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
卷一 第 16a 页 WYG0346-0011a.png
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
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以说赵
肃侯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彊于赵秦之所害亦
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
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传国都
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
中于赵矣臣以天下之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
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
卷一 第 16b 页 WYG0346-0011b.png
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
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衡人日夜务以秦
权恐喝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
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
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
锐师或挠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
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肃侯大
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会秦使犀首伐
卷一 第 17a 页 WYG0346-0011c.png
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
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
张仪入之于秦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
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
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怒念诸侯独秦能苦赵遂入秦
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
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
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
卷一 第 17b 页 WYG0346-0011d.png
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
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于是苏秦说韩
宣惠王曰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
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以韩
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大
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玆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
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
卷一 第 18a 页 WYG0346-0012a.png
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鄙谚曰宁为鸡口无
为牛后夫以大王之贤挟彊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
窃为太王羞之韩王从其言苏秦说魏王曰大王之地方
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
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
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
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
五千匹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愿大王熟察之
卷一 第 18b 页 WYG0346-0012b.png
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诏诏之魏
王听之苏秦说齐王曰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馀里带
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
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
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不待
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
实其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阘鞠临淄之涂车毂击人
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
卷一 第 19a 页 WYG0346-0012c.png
与秦接境壤也兵出而相当不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
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
国已危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
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
道经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
千人不敢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
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
明矣夫不深料秦之无奈齐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
卷一 第 19b 页 WYG0346-0012d.png
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彊国之实臣是故
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许之乃西南说楚威王曰楚
天下之彊国也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
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彊则
秦弱秦彊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
以孤秦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
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故从亲
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
卷一 第 20a 页 WYG0346-0013a.png
相去远矣大王何居焉楚王亦许之于是苏秦为从约
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
(宣惠/王立)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三十七年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赵
肃侯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
皆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乃去 魏以阴晋为
和于秦寔华阴
三十九年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
卷一 第 20b 页 WYG0346-0013b.png
四十年秦伐魏度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四十一年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
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
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
上郡十五县以谢焉仪归而相秦
四十二年秦归焦曲沃于魏 (四十三年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
四十四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四十五年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陜
卷一 第 21a 页 WYG0346-0013c.png
四十六年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齧桑四十七年秦张仪自齧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
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
厚张仪益甚
四十八年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周慎靓王二年秦伐韩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
国之师皆败走
卷一 第 21b 页 WYG0346-0013d.png
四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䱸申差于
浊泽诸侯振恐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张
仪说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
平无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韩齐赵之境守亭障者不
过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夫诸侯之约从盟洹水之
上结为兄弟以相坚也今亲兄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
相杀伤而欲恃反覆苏秦之谋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
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
卷一 第 22a 页 WYG0346-0014a.png
赵不南赵不南则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
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
骸骨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

五年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
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张
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
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
卷一 第 22b 页 WYG0346-0014b.png
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
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
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
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彊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
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主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
于易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
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
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故拔一国而天下不
卷一 第 23a 页 WYG0346-0014c.png
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
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
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
论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
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
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
谓危也不如伐蜀完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
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彊富
卷一 第 23b 页 WYG0346-0014d.png
厚轻诸侯 (燕王哙以国/让其相子之)
六年王崩子赧王延立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上
卷一 第 24a 页 WYG0346-00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下
             宋 袁枢 撰
  秦并六国(二/)
周赧王元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
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齐伐燕取子/之醢之遂杀)
(王/哙) (齐宣子薨子/湣王地立)
二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
卷一 第 24b 页 WYG0346-0015b.png
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
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
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楚王
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
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
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
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于之地六百里张仪至
卷一 第 25a 页 WYG0346-0015c.png
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
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
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
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
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
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
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
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
卷一 第 25b 页 WYG0346-0015d.png
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
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
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
吾合秦齐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
听使屈丐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
屈丐及列侯执圭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
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
卷一 第 26a 页 WYG0346-0016a.png
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
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彊楚弱大王
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
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
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
卷一 第 26b 页 WYG0346-0016b.png
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
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
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
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
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
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三百馀里
不至十日而距捍关捍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
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
卷一 第 27a 页 WYG0346-0016c.png
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
夫待弱国之救忘彊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
诚能听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
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一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馀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而
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战
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
卷一 第 27b 页 WYG0346-0016d.png
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
皋则王之国分矣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为
大王计莫如事秦而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
者韩王许之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复使
东说齐王曰从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蔽于三晋地广民
众兵彊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
计其实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
河外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
卷一 第 28a 页 WYG0346-0017a.png
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之
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许张仪张
仪去西说赵王曰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
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缮甲厉
兵力田积粟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
也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守白马之津
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
军于渑池愿渡河踰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
卷一 第 28b 页 WYG0346-0017b.png
合战正殷纣之事谨使使臣先闻左右今楚与秦为昆
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
右肩也夫断右肩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
得乎今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渡清河军
于邯郸之东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于
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
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
赵王许之张仪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
卷一 第 29a 页 WYG0346-0017c.png
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
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
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
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张仪归报未至咸阳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
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

五年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
卷一 第 29b 页 WYG0346-0017d.png
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必伐之臣
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
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
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
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
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
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
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
卷一 第 30a 页 WYG0346-0018a.png
张仪相魏一岁卒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
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
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纷遍
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 秦
王魏王会于临晋
六年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
寿辅行甘茂至魏令向寿还谓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
卷一 第 30b 页 WYG0346-0018b.png
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其实
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
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
投杼下机踰墙而走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
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
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
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
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
卷一 第 31a 页 WYG0346-0018c.png
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
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庶长封帅师伐宜阳
八年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
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
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
于秦以请平 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
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族孟说武王
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
卷一 第 31b 页 WYG0346-0018d.png
九年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甘
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
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
而罢兵甘茂奔齐赵王使楼缓之秦 楚王与齐韩合

十年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
芊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
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
卷一 第 32a 页 WYG0346-0019a.png
王昭王即位以魏冉为将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
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
王后出归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
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十一年秦王楚王盟干黄棘秦复与楚上庸十二年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
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
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卷一 第 32b 页 WYG0346-0019b.png
十三年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
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
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秦人取韩穰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
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十五年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
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
质于齐以请平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卷一 第 33a 页 WYG0346-0019c.png
十六年五月赵武灵王传国于少子何自号主父主父
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
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
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
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
大惊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
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入质
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
卷一 第 33b 页 WYG0346-0019d.png
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
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
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
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
曰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
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
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与西至咸阳朝
章台如藩臣礼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秦王欲先
卷一 第 34a 页 WYG0346-0020a.png
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彊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
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
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
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
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
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
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
卷一 第 34b 页 WYG0346-0020b.png
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
子楚人立之 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
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或谓秦王曰孟尝君为相必先齐而后秦秦其
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
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
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
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
卷一 第 35a 页 WYG0346-0020c.png
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早追者
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
归 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
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
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
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
卷一 第 35b 页 WYG0346-0020d.png
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
盐氏而还 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釐王咎立)
二十年秦尉错伐魏襄城 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
二十二年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
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
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秦王遗楚王
卷一 第 36a 页 WYG0346-0021a.png
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
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
二十三年楚襄王迎妇于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
也忍其父而婚其雠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
人秦虽彊乌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
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雠
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卷一 第 36b 页 WYG0346-0021b.png
秦魏冉谢病免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二十四年秦伐韩拔宛 秦烛寿免魏冉复为丞相封
于穰与陶谓之穰侯
二十五年魏入河东地四百里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

二十六年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
六十一
二十七年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
卷一 第 37a 页 WYG0346-0021c.png
约与共伐赵苏代自燕来齐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
为何如对曰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
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弗称以收天下
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
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赵楚梁卫皆惧矣是
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
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
去帝复称王 秦攻赵拔杜阳
卷一 第 37b 页 WYG0346-0021d.png
二十八年秦攻赵拔新垣曲阳
二十九年秦司马错击魏河内魏献安邑以和秦出其
人归之魏 秦败韩师于夏山
三十年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秦蒙武击齐
拔九城燕昭王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馀业
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
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
伐齐之利诸侯恶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卷一 第 38a 页 WYG0346-0022a.png
三十一年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
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
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
于济西齐师大败 (齐湣王出走楚淖齿/执之弑王于鼓里) 秦王魏王
韩王会于京师
三十二年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
勿与畏秦彊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
卷一 第 38b 页 WYG0346-0022b.png
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
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
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
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间行归赵
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
以相如为上大夫 (齐王子法章亡在莒齐王/臣相与求之立以为齐王)
三十三年秦伐赵拔两城
三十四年秦伐赵拔石城 秦穰侯复为丞相 楚欲
卷一 第 39a 页 WYG0346-0022c.png
与齐韩共伐秦因欲图周王使东周武公谓楚令尹昭
子曰周不可图也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何不可
图武公曰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
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然攻之
者名为弑君然而犹有欲攻之者见祭器在焉故也夫
虎肉臊而兵利身人犹攻之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
人之攻之也必万倍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
足以尊王今子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器
卷一 第 39b 页 WYG0346-0022d.png
南则兵至矣于是楚计辍不行
三十五年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
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
庸地
三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赵王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
主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
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
卷一 第 40a 页 WYG0346-0023a.png
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以绝秦望王许之会于渑池王
与赵王饮酒酣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蔺相如复
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
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王不怿为一击缶罢酒秦终不能有加于赵赵人亦盛
为之备秦不敢动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 (燕昭/王薨)
(太子惠/王立)
三十七年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楚襄王兵
卷一 第 40b 页 WYG0346-0023b.png
散遂不复战东北徙都于陈秦以郢置南郡封白起为
武安君
三十八年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魏昭王/薨子安)
(釐王/立)
三十九年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
四十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
首四万暴鸢走开封魏纳八城以和穰侯复伐魏走芒
卯入北宅遂围大梁魏人割温以和
卷一 第 41a 页 WYG0346-0023c.png
四十一年魏复与齐合从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斩首四
四十二年赵人魏人伐韩华阳韩人告急于秦秦王弗
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矣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
筮如秦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
也穰侯怒曰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他从以未
急故复来耳穰侯曰请发兵矣乃与武安君及客卿胡
阳救韩八日而至败魏军于华阳之下走芒卯虏三将
卷一 第 41b 页 WYG0346-0023d.png
斩首十三万武安君又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
于河魏段干子请割南阳予秦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
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欲玺
者制地魏地尽矣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夫
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今何王之用智不
如用枭也魏王不听卒以南阳为和实修武 韩魏既
服于秦秦王将使武安君与韩魏伐楚未行而楚使者
卷一 第 42a 页 WYG0346-0024a.png
黄歇至闻之畏秦乘胜一举而灭楚也乃上书曰臣闻
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
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
先王三世不忘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
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
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
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
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
卷一 第 42b 页 WYG0346-0024b.png
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磨之
北注齐秦之要绝赵楚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
王之威亦单矣王若能保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
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
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彊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
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
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昔吴之信越也
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智
卷一 第 43a 页 WYG0346-0024c.png
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
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而忘毁楚
之彊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夫楚国援也邻国敌
也今王信韩魏之善王此正吴之信越也臣恐韩魏卑
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
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
将十世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
攻楚不亦过乎且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
卷一 第 43b 页 WYG0346-0024d.png
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王若不借路于仇
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
食之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
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
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
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如此则天下
之国莫彊于齐魏矣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
一以临韩韩必敛手而朝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
卷一 第 44a 页 WYG0346-0025a.png
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
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
内侯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地注地于齐齐右
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
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
国者不待痛而服矣王从之止武安君而谢韩魏使黄
歇归约亲于楚 (韩釐王薨子/桓惠王立)
四十三年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秦置
卷一 第 44b 页 WYG0346-0025b.png
南阳郡秦魏楚兵伐燕 (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四十五年秦伐赵围阏与赵王召廉颇乐乘而问之曰
可救否皆曰道远险狭难救问赵奢赵奢对曰道远险
狭譬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兵救
之去邯郸三十里而止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
师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赵军中候有一
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
益增垒秦间入赵军赵奢善食而遣之问以报秦将秦
卷一 第 45a 页 WYG0346-0025c.png
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
地也赵奢既已遣间卷甲而趋一日一夜而至去阏与
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师闻之悉甲而往赵军士许历
请以军事谏赵奢进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至此其来
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陈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
教许历请刑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
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师
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秦师秦师大败解阏与
卷一 第 45b 页 WYG0346-0025d.png
而还赵王封奢为马服君 穰侯言客卿灶于秦王使
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
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须贾以为
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
睢折胁摺齿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使客醉者更溺之
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
谢守者乃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
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名姓曰
卷一 第 46a 页 WYG0346-0026a.png
张禄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
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
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
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
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王卒不
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
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
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
卷一 第 46b 页 WYG0346-0026b.png
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
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
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
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
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
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
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
而搏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
卷一 第 47a 页 WYG0346-0026c.png
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
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
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
计也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
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
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
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
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
卷一 第 47b 页 WYG0346-0026d.png
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
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
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与谋兵事
四十六年秦中更胡伤攻赵阏与不拔
四十七年秦王用范睢之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四十八年秦悼太子质于魏而卒
四十九年秦拔魏邢丘范睢日益亲用事因乘间说王
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
卷一 第 48a 页 WYG0346-0027a.png
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
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
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
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
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
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
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
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
卷一 第 48b 页 WYG0346-0027b.png
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
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且
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
授者妒贤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
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
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
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
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睢为丞相封为应侯
卷一 第 49a 页 WYG0346-0027c.png
魏王使须贾聘于秦应侯敝衣间步而往见之须贾惊
曰范叔固无恙乎留坐饮食取一绨袍赠之遂为须贾
御而至相府曰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怪其久不
出问于门下门下曰无范叔乡者吾相张君也须贾知
见欺乃膝行入谢罪应侯坐责让之且曰尔所以得不
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耳乃大供具请诸侯
宾客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而马食之使归告魏
王曰速斩魏齐头来不然且屠大梁须贾还以告魏齐
卷一 第 49b 页 WYG0346-0027d.png
魏齐奔赵匿于平原君家 (赵惠文王薨子/孝成王丹立)
五十年秦宣太后薨九月穰侯出之陶
臣光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
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彊大者
穰侯之功也虽其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亦未至尽如范
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直欲得穰侯之处故
扼其吭而夺之耳遂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甥舅之恩
要之睢真倾危之士哉 秦王以子安国君为太子
卷一 第 50a 页 WYG0346-0028a.png
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齐人曰
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可齐师不出大臣彊諌太后
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
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左师公徐趋而坐
自谢曰老臣病足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
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食
得毋衰乎曰恃粥耳太后不和之色稍解左师公曰老
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
卷一 第 50b 页 WYG0346-0028b.png
之缺以卫王宫昩死以闻太后曰诺年几何矣对曰十
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
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
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
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媪
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
不思也祭祀必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
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
卷一 第 51a 页 WYG0346-0028c.png
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此
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
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
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
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
于齐齐师乃出秦师退 (齐襄王薨/子建立)
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卷一 第 51b 页 WYG0346-0028d.png
五十二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楚顷
襄王疾病黄歇言于应侯曰今楚王疾恐不起秦不如
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
与国而得储万乘也不归则咸阳布衣耳楚更立君必
不事秦是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应侯以告王
王曰令太子之傅先往问疾反而后图之黄歇与太子
谋曰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
秦也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
卷一 第 52a 页 WYG0346-0029a.png
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
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太子因变服为楚使者御以出
关而黄歇守舍常为太子谢病度太子已远乃自言于
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愿赐死王怒欲听之应侯
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不如无罪
而归之以亲楚王从之黄歇至楚三月秋楚顷襄王薨
考烈王即位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曰春申君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
卷一 第 52b 页 WYG0346-0029b.png
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
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
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
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乐为秦
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
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
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
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
卷一 第 53a 页 WYG0346-0029c.png
而赵受其利虽彊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顾能得之
于彊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
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
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
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
食之也
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
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
卷一 第 53b 页 WYG0346-0029d.png
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
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
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
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
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朱矣对曰王必不得媾
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
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
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
卷一 第 54a 页 WYG0346-0030a.png
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
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
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
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
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
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
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
卷一 第 54b 页 WYG0346-0030b.png
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
括不可使王曰何故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
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
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
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
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
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
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
卷一 第 55a 页 WYG0346-0030c.png
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
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
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
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
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
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
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
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
卷一 第 55b 页 WYG0346-0030d.png
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
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
亡国威却彊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
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
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
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
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
卷一 第 56a 页 WYG0346-0031a.png
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
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五十六年十月武安君分军为三王龁攻赵武安皮牢
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地韩魏恐使苏代厚
币说应侯曰武安君即围邯郸乎曰然苏代曰赵亡则
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欲无为之
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
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
卷一 第 56b 页 WYG0346-0031b.png
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不
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应侯言于秦王曰秦
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
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
赵王将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虞卿谓赵王曰秦之
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雅爱王而弗攻乎王
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
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
卷一 第 57a 页 WYG0346-0031c.png
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攻王王无救矣赵王计未定楼
缓至赵赵王与之计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
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
赵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
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虞卿
闻之复见曰危哉楼子之计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
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与者非固勿与
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
卷一 第 57b 页 WYG0346-0031d.png
也其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
秦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
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
尽重王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
曰善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先
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王封虞卿以一城秦之始伐赵也魏王问于诸大夫皆以为秦伐赵于魏便孔斌曰
何谓也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承敝而击
卷一 第 58a 页 WYG0346-0032a.png
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已来战未尝屈今又属其良
将何敝之承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
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
魏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
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
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已可以人而
同于燕雀乎子顺者孔子六世孙也子顺相魏凡九月
陈大计辄不用退而以病致仕人谓子顺曰王不用
卷一 第 58b 页 WYG0346-0032b.png
子其行乎答曰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
义义所不入遂寝于家新垣固请子顺曰贤者所在必
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
乎何去之速也子顺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
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
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
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
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
卷一 第 59a 页 WYG0346-0032c.png
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 秦王欲为应
侯必报其仇闻魏齐在平原君所乃为好言诱平原君
至秦而执之遣使谓赵王曰不得齐首吾不出王弟于
关魏齐穷抵虞卿虞卿弃相印与魏齐偕亡至魏欲因
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意难见之魏齐怒自杀赵王卒
取其首以与秦秦乃归平原君九月五大夫王陵将兵
复伐赵武安君病不任行
五十七年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
卷一 第 59b 页 WYG0346-0032d.png
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曰邯郸实未易攻
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
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
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王自命不行乃使应
侯请之武安君终辞疾不肯行乃以王龁代王陵赵王
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
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
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
卷一 第 60a 页 WYG0346-0033a.png
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
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
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
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
相与目笑之平原君至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
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
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
怒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
卷一 第 60b 页 WYG0346-0033b.png
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
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
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
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
威也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
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
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
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
卷一 第 61a 页 WYG0346-0033c.png
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
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毛遂谓楚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
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以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
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
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
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天下士矣
遂以毛遂为上客于是楚王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王
卷一 第 61b 页 WYG0346-0033d.png
亦使将军晋鄙将兵十万救赵秦王使谓魏王曰吾攻
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吾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遣人止晋鄙留兵壁邺名为救赵实挟两端又
使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说赵王欲共尊秦
为帝以却其兵齐人鲁仲连在邯郸闻之往见新垣衍
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彼即肆然而为帝
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愿为之民也且梁未
睹秦称帝之害故耳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
卷一 第 62a 页 WYG0346-0034a.png
然不悦曰先生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
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
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辩之疾
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
欲令之死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
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奈何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
之卒就脯醢之地乎且秦无已而帝则将行其天子之
礼以号令于天下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
卷一 第 62b 页 WYG0346-0034b.png
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
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
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新垣衍起再拜曰吾乃今
知先生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矣 初魏
公子无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魏有隐士曰侯嬴
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
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
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
卷一 第 63a 页 WYG0346-0034c.png
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
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
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
客宾客皆惊及秦围赵赵平原君之夫人公子无忌之
姊也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胜所以自
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也今邯郸旦
暮降秦而魏救不至纵公子轻胜弃之独不怜公子姊
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敕晋鄙令救赵及宾客辩士游
卷一 第 63b 页 WYG0346-0034d.png
说万端王终不听公子乃属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赴
斗以死于赵过夷门见侯生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
不能从公子去行数里心不快复还见侯生侯生笑曰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今公子无佗端而欲赴秦军譬如
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公子再拜问计侯嬴屏人曰吾
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尝闻公
子为如姬报其父仇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公子诚
一开言则得虎符夺晋鄙之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
卷一 第 64a 页 WYG0346-0035a.png
之功也公子如其言果得兵符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
君令有所不受有如晋鄙合符而不授兵复请之则事
危矣臣客朱亥其人力士可与俱晋鄙若听大善不听
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与俱至邺晋鄙合符疑之
举手视公子曰吾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
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
子遂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
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得选兵八万人将
卷一 第 64b 页 WYG0346-0035b.png
之而进王龁久围邯郸不拔诸侯来救战数不利武安
君闻之曰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王闻之怒彊起武安
君武安君称病笃不肯起 (燕武成王薨/子孝王立)
五十八年十月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十二月益
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诸侯攻王龁龁数却使
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出
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
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赐之剑武安君遂自杀
卷一 第 65a 页 WYG0346-0035c.png
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师于邯
郸下王龁解邯郸围走郑安平为赵所困将二万人降
赵应侯由是得罪
五十九年秦将军摎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伐赵
取二十馀县斩首虏九万赧王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
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无得通阳城秦王使将军摎
攻西周赧王入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秦受其献归赧王于周是岁赧王崩
卷一 第 65b 页 WYG0346-0035d.png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
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
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
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
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
夺君之位应侯怒使人召之蔡泽见应侯礼又倨应侯
不快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蔡泽曰吁
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君独不见夫秦
卷一 第 66a 页 WYG0346-0036a.png
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应侯谬曰何
为不可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君子有杀身以
成名死无所恨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
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
者下也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
愿矣闳天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
周公哉应侯曰善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惇厚旧故不倍
功臣孰与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蔡泽曰君之功
卷一 第 66b 页 WYG0346-0036b.png
能孰与三子曰不若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祸恐甚于
三子矣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嬴缩与时变化
圣人之道也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
变计窃为君危之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
见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
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周民东亡秦人取其
宝器迁西周公于𢠸狐之聚 (燕孝王薨/子喜立)
五十三年摎伐魏取吴城韩王入朝魏举国听令
卷一 第 67a 页 WYG0346-0036c.png
五十六年秋王薨孝文王立以子楚为太子
孝文王元年十月己亥王即位三日薨子楚立是为庄襄王
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为相国 东周君与诸侯谋伐秦
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迁东周君于阳人聚周既不祀
周比亡凡有七邑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不韦为文信侯 蒙骜伐
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
二年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卷一 第 67b 页 WYG0346-0036d.png
三年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蒙骜帅
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
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
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
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
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
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
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
卷一 第 68a 页 WYG0346-0037a.png
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
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
还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
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
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
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之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
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
卷一 第 68b 页 WYG0346-0037b.png
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
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
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
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安陵
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受太府之
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
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
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
卷一 第 69a 页 WYG0346-0037c.png
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
辞反必为国祸吾已全已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
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 五月丙午王
薨太子政立生十三年矣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号称仲

始皇帝元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
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
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
卷一 第 69b 页 WYG0346-0037d.png
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
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关中由是益富饶 (二年赵孝成/王薨子悼襄)
(王/立)
三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四年春蒙骜伐魏取畼有诡三月军罢 秦质子归自
赵赵太子出归国 (魏安釐王薨/子景湣王立)
五年蒙骜伐魏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
初置东郡
卷一 第 70a 页 WYG0346-0038a.png
六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
事取寿陵至函谷关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楚王以
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
人皆以楚为彊君用之而弱其于英不然先君时秦善
楚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踰黾阨之塞而攻楚不便
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
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
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
卷一 第 70b 页 WYG0346-0038b.png
春申君就封于吴行相事 秦拔魏朝歌及卫濮阳卫
元君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七年伐魏取汲 蒙骜卒 (八年韩桓惠/王薨子安立)
九年伐魏取垣蒲 杨端和伐魏取衍氏
十年文信侯免相就国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
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
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
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
卷一 第 71a 页 WYG0346-0038c.png
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
至今治彊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昭
王得范睢彊公室杜私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
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
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
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
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五帝三王之所
卷一 第 71b 页 WYG0346-0038d.png
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
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
之令李斯至骊邑而还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赍
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
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
之中卒兼天下
十一年赵人伐燕取狸阳兵未罢将军王剪桓齮杨端
和伐赵攻邺取九城王剪攻阏与轑阳桓齮取邺安阳
卷一 第 72a 页 WYG0346-0039a.png
 (赵悼襄王薨子/幽缪王迁立)
十二年发四郡兵助魏伐楚
十三年桓齮伐赵败赵将扈辄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
辄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
桓齮奔还
十四年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韩王纳地效玺
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非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
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昩死愿望见大王
卷一 第 72b 页 WYG0346-0039b.png
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
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
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
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
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
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
见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卷一 第 73a 页 WYG0346-0039c.png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
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
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死矣乌足悯哉
十五年王大兴师伐赵一军抵邺一军抵太原取狼孟番吾
遇李牧而还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王即位丹为
质于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
十六年韩献南阳地九月发卒受地于韩 魏人献地十七年内史胜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
卷一 第 73b 页 WYG0346-0039d.png
十八年王剪将上地兵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兵共伐赵
赵李牧司马尚禦之秦人多与赵王嬖臣郭开金使毁
牧及尚言其欲反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之李牧
不受命赵人捕而杀之废司马尚
十九年王剪击赵军大破之杀赵葱颜聚亡遂克邯郸
虏赵王迁王如邯郸故与母家有仇怨者皆杀之还从
太原上郡归 王剪屯中山以临燕赵公子嘉帅其宗
数百人奔代自立为代王赵之亡大夫稍稍归之与燕
卷一 第 74a 页 WYG0346-0040a.png
合兵军上谷 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
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太子曰
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惛然恐不能须也顷之将
军樊于期得罪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夫以
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
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
匈奴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
卒之时也愿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
卷一 第 74b 页 WYG0346-0040b.png
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
谓资怨而助祸矣太子不听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
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
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
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
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即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
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
卷一 第 75a 页 WYG0346-0040c.png
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
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
剪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
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
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
邑万家将奈何于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
卷一 第 75b 页 WYG0346-0040d.png
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
袖右手揕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
于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太子闻之奔
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太子豫求天下之
利匕首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楚/幽)
(王薨国人立其弟郝三月/郝庶兄负刍杀之自立) (魏景湣王/薨子假立)
二十年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
卷一 第 76a 页 WYG0346-0041a.png
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以进于王图穷而匕
首见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
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左右以手共搏之且曰
王负剑负剑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
匕首擿王中铜柱自知事不就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
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遂体解荆轲以徇王
于是大怒益发兵诣赵就王剪以伐燕与燕师战于易
卷一 第 76b 页 WYG0346-0041b.png
水之西大破之二十一年冬十月王剪拔蓟燕王及太子率其精兵东
保辽东李信急追之代王嘉遗燕王书令杀太子丹以
献丹匿衍水中燕王使使斩丹欲以献王王复进兵攻
之 王贲伐楚取十馀城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
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
以问王剪王剪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
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剪因谢病
卷一 第 77a 页 WYG0346-0041c.png
归频阳
二十二年王贲伐魏引河沟以灌大梁三月城坏魏王
假降杀之遂灭魏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
里地易安陵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幸虽然
臣受地于魏之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王义而许之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
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
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王闻之大
卷一 第 77b 页 WYG0346-0041d.png
怒自至频阳谢王剪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
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剪谢病不能将王曰已
矣勿复言王剪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
曰唯听将军计耳于是王剪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
灞上
二十三年王剪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剪益军而
来乃悉国中兵以禦之王剪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
终不出王剪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
卷一 第 78a 页 WYG0346-0042a.png
同食久之王剪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
剪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剪追之令壮士
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剪
因乘胜略定城邑
二十四年王剪蒙武虏楚王负刍以其地置楚郡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
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
卷一 第 78b 页 WYG0346-0042b.png
谓之贤岂不过哉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
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
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
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彊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
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
僇社稷为墟不亦悲哉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
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要之谋
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荆轲怀其豢养之
卷一 第 79a 页 WYG0346-0042c.png
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彊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
杨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
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王贲攻代虏代王嘉 王剪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
之君置会稽郡 初齐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
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以故齐
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及君王后且死戒王建曰群
臣之可用者某王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王取笔牍受
卷一 第 79b 页 WYG0346-0042d.png
言君王后曰老妇已忘矣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
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
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齐王将
入朝雍门司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耶王
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
齐王还车而反即墨大夫闻之见齐王曰齐地方数千
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甄之间
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人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
卷一 第 80a 页 WYG0346-0043a.png
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
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
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岂特保其国家而
已哉齐王不听
二十六年王贲自燕南攻齐猝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秦
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遂降秦迁之共
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约从
听奸人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
卷一 第 80b 页 WYG0346-0043b.png
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
臣光曰从衡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
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
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家国也
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彊暴安得而亡之哉
夫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
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
而攻三晋自撤其藩蔽也安有撤其藩蔽以媚盗曰盗
卷一 第 81a 页 WYG0346-0043c.png
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豪杰亡秦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
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
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
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至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
卷一 第 81b 页 WYG0346-0043d.png
宫渭南已更命曰极庙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
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治驰道于天下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
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者
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因菹秸
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行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
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
颇采太祀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
卷一 第 82a 页 WYG0346-0044a.png
记也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
始皇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作琅邪台立石颂德明
得意初燕人宋无忌羡门子高之徒称有仙道形解销
化之术燕齐迂怪之士皆争传习之自齐威王宣王燕
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云此三神
山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风引船去尝有至者
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及始皇至海上诸方士齐
人徐市等争上书言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
卷一 第 82b 页 WYG0346-0044b.png
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
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
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
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上问博士
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始皇大怒使
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遂自南郡由武关归
 初韩人张良其父祖以上五世相韩及韩亡良散千
金之产欲为韩报仇
卷一 第 83a 页 WYG0346-0044c.png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张良令力士操
铁椎狙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惊求弗得令天下大索
十日始皇遂登之罘刻石旋之琅邪道上党入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刻碣石门
坏城郭决通堤坊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卢生使入海
还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
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
卷一 第 83b 页 WYG0346-0044d.png
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
越杂处 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
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
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
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
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
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
卷一 第 84a 页 WYG0346-0045a.png
议誇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
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
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
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
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制曰可
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
八百里数年不就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
卷一 第 84b 页 WYG0346-0045b.png
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
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
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关为复
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
也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
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
百馀于是立石东海上胊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
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卢生说始皇曰
卷一 第 85a 页 WYG0346-0045c.png
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愿上所
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始皇曰吾慕
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
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
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幸梁山宫从山
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以告丞相丞相后损车
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捕时在旁者尽
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群臣受决事者悉于咸阳
卷一 第 85b 页 WYG0346-0045d.png
宫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始皇闻之大怒曰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
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
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
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
苏諌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
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三十六年有陨石于东郡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
卷一 第 86a 页 WYG0346-0046a.png
始皇使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燔其石
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
去疾守始皇二十馀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始
皇西至平原津而病乃令中军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为
书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赵高所未付
使者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
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
车中故幸宦者骖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
卷一 第 86b 页 WYG0346-0046b.png
从车中可其奏事独胡亥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之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
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生而
隐宫始皇闻其彊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
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
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赵高既雅得
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
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
卷一 第 87a 页 WYG0346-0046c.png
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
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
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
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
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
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
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
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
卷一 第 87b 页 WYG0346-0046d.png
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
军蒙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扶苏
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
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
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
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
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
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会蒙毅为始皇出
卷一 第 88a 页 WYG0346-0047a.png
祷山川还至赵高言于胡亥曰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
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乃系诸代遂从井陉抵
九原会暑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之
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 二世欲诛蒙恬
兄弟二世兄子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
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
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
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二
卷一 第 88b 页 WYG0346-0047b.png
世弗听遂杀蒙毅及内史恬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
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
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杀
二世元年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
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章先
帝成功盛德而还夏四月二世至咸阳谓赵高曰夫人
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
卷一 第 89a 页 WYG0346-0047c.png
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可乎高
曰此贤主之所能行而昏乱主之所禁也虽然有所未
可臣请言之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
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
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陛下
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奈何赵高曰陛下严法而
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灭大臣及宗室然后收举遗民
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
卷一 第 89b 页 WYG0346-0047d.png
所亲信者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
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
二世然之乃更为法律务益刻深大臣诸公子有罪辄
下高令鞫治之于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
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逮者不可胜数公子将
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
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
尝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
卷一 第 90a 页 WYG0346-0048a.png
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
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吾无罪
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公子高欲奔恐
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
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
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孝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
臣请从死愿葬骊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二世大
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
卷一 第 90b 页 WYG0346-0048b.png
而不暇何变之得谋二世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复作
阿房宫尽徵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
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槁皆令自
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 秋七月阳城人
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
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捋
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
卷一 第 91a 页 WYG0346-0048c.png
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众皆从之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
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
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
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
卒数万人攻陈乃入据陈 初大梁人张耳陈馀相与
为刎颈交秦灭魏闻二人魏之名士重赏购求之张耳
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
卷一 第 91b 页 WYG0346-0048d.png
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
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
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
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
自为树党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如此野
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
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
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若秦
卷一 第 92a 页 WYG0346-0049a.png
法争杀长吏以应涉谒者使从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
怒下之吏后使者至上问之对曰群盗鼠窃狗偷郡守
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也上悦陈王以吴叔为假王
监诸将以西击荥阳张耳陈馀复说陈王请奇兵北略
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
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徇赵陈王又
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
不可胜数葛婴至东城立襄彊为楚王闻陈王已立因
卷一 第 92b 页 WYG0346-0049b.png
杀襄彊还报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
地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陈王闻周文陈之贤
人也习兵乃与之将军印使西击秦武臣等从白马度
河至诸县说其豪桀豪桀皆应之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臣为武信君下赵十馀城馀皆城守乃引兵东北
击范阳范阳蒯彻说武信君曰足下必将战胜而后略
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
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武信君曰何
卷一 第 93a 页 WYG0346-0049c.png
谓也彻曰范阳令徐公畏死而贪欲先天下降君若以
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则边地之城皆为金城汤
池不可攻也君若赍臣侯印以授范阳令使乘朱轮华
毂驱驰燕赵之郊即燕赵城可毋战而降矣武信君曰
善以车百乘骑三百侯印迎徐公燕赵闻之不战而城
下者三十馀城陈王既遣周章以秦政之乱有轻秦
意不复设备博士孔鲋谏曰臣闻兵法不恃敌之不我
攻恃吾不可攻今王恃敌而不自恃若跌而不振悔之
卷一 第 93b 页 WYG0346-0049d.png
无及也陈王曰寡人之军先生无累焉周文行收兵至
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二世乃大惊与君臣谋
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骊
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
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张
耳陈馀至邯郸闻周章却又闻诸将为陈王徇地还者
多以谗毁得罪诛乃说武信君令自王八月武信君自
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
卷一 第 94a 页 WYG0346-0050a.png
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信君等家而发
兵击赵柱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信君等家此生
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
其计徙系武信君等家宫中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使
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入关张耳陈馀说赵王曰王王
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愿王毋
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赵南据大河北有燕
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楚之
卷一 第 94b 页 WYG0346-0050b.png
敝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使韩广
略燕李良略常山张黡略上党 九月沛人刘邦起兵
于沛下相人项梁起兵于吴狄人田儋起兵于齐刘邦
字季初为泗上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
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
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刘季
亡匿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数有奇怪沛中子弟闻之
多欲附者及陈涉起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
卷一 第 95a 页 WYG0346-0050c.png
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
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
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
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踰城保刘季刘季乃书
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
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二
三千人以应诸侯 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
兄子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会稽守殷
卷一 第 95b 页 WYG0346-0050d.png
通闻陈涉起欲发兵以应涉使项梁及桓楚将是时桓
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
乃出诫籍持剑居外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
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眗籍曰可行矣于是
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
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
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
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籍是
卷一 第 96a 页 WYG0346-0051a.png
时年二十四 田儋者故齐王族也儋从弟荣荣弟横
皆豪健宗彊能得人周市徇地至狄狄城守田儋佯为
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
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也儋田氏
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
率兵东略定齐地韩广将兵北徇燕燕地豪桀欲共立
广为燕王韩广乃自立为燕王 周市自狄还至魏地
欲立故魏公子宁陵君咎为王咎在陈不得之魏魏地
卷一 第 96b 页 WYG0346-0051b.png
已定诸侯皆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
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诸侯固请立
市市终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之立咎为
魏王市为魏相
二年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沛公出与战
破之令雍齿守丰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壮兵
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 周章出关止屯
曹阳二月馀章邯追败之复走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
卷一 第 97a 页 WYG0346-0051c.png
破之周文自刎军遂不战吴叔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
守荥阳叔弗能下楚将军田臧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
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兵至必大败不
如少遗兵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
不足与计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
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
诸将李归等守荥阳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
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
卷一 第 97b 页 WYG0346-0051d.png
死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铚人伍逢
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两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二世数诮让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
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以书对曰夫贤主者必
能行督责之术者也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
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
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
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
卷一 第 98a 页 WYG0346-0052a.png
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
哉故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则权不在臣下
然后能灭仁义之涂绝谏说之辨荦然行恣睢之心而
莫之敢逆如此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二世
说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
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
乱 赵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赵王复使良略太原
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秦将诈为二世书以招良
卷一 第 98b 页 WYG0346-0052b.png
良得书未信还之邯郸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出饮
从百馀骑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
使骑谢李良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
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
将军下车请追杀之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未决因
此怒遣人追杀王姊因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
赵王邵骚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二人独得
脱 陈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起兵围东海守于郯
卷一 第 99a 页 WYG0346-0052c.png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章邯已破
伍逢击陈柱国房君杀之又进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
监战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
杀陈王以降 赵张耳陈馀收其散兵得数万人击李
良良败走归章邯客有说耳馀曰两君羁旅而欲附赵
难可独立立赵后辅以谊可就功乃求得赵歇春正月
耳馀立歇为赵王居信都 东阳宁君秦嘉闻陈王军
败乃立景驹为楚王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坐法黥
卷一 第 99b 页 WYG0346-0052d.png
以刑徒论输骊山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
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为群盗鄱阳令吴芮
得江湖间心号曰番君布往见之其众已数千人番
君乃以女妻之使将其兵击秦 楚王景驹在留沛公
往从之张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欲往从景驹道遇沛公
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
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
授故遂从不去沛公与良俱见景驹欲请兵以攻丰时
卷一 第 100a 页 WYG0346-0053a.png
章邯司马𡰥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东阳宁君沛公
引兵西与战萧西不利还收兵聚留二月攻砀三日拔
之收砀兵得六千人与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
还击丰不下 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徇广陵未下闻陈王败走章邯且至乃渡江矫陈王令拜项梁为楚上柱
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
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
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
卷一 第 100b 页 WYG0346-0053b.png
聚得二万人欲立婴为王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
未尝闻汝先世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
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
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
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其众从之乃
以其兵属梁英布既破秦军引兵而东闻项梁西度
布与蒲将军皆以其兵属焉项梁众凡六七万人军下
邳景驹秦嘉军彭城东欲以距梁梁谓军吏曰陈王先
卷一 第 101a 页 WYG0346-0053c.png
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大逆无
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
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
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
战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梁乃引兵入薛诛
朱鸡石沛公从骑百馀往见梁梁与沛公卒五千人五
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拔之雍齿奔魏项梁使
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梁闻
卷一 第 101b 页 WYG0346-0053d.png
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鄛人范
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
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
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
其言乃求得楚怀王孙心于民间为人牧羊夏六月以
立为楚怀王从民望也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
卷一 第 102a 页 WYG0346-0054a.png
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张良说项梁曰君已立楚
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
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司徒与韩王将千馀
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使周市出
请救于齐楚齐王儋及楚将项它皆将兵随市救魏章
邯夜衔枚击大破齐楚军于临济下杀齐王及周市魏
王咎为其民约降约定自烧杀其弟豹亡走楚楚怀王
卷一 第 102b 页 WYG0346-0054b.png
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齐田荣收其兄儋馀兵东走
东阿章邯追围之齐人闻齐王儋死乃立故齐王建之
弟假为王田角为相角弟间为将以距诸侯秋七月大
霖雨武信君引兵攻亢父闻田荣之急乃引兵击破章
邯军东阿下章邯走而西田荣引兵东归齐武信君独
追北使项羽沛公别攻城阳屠之楚军军濮阳东复与章
邯战又破之章邯复振守濮阳环水沛公项羽去攻定
陶八月田荣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田角亡走赵田
卷一 第 103a 页 WYG0346-0054c.png
间前救赵因留不敢归田荣乃立儋子市为齐王荣相
之田横为将平齐地章邯兵益盛项梁数使使告齐赵
发兵共击章邯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角间乃出兵楚
赵不许田荣怒终不肯出兵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
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
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
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
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
卷一 第 103b 页 WYG0346-0054d.png
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
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
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
赵高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
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
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
今时上不坐朝廷常居深宫吾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
无间赵高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间语君于是赵高
卷一 第 104a 页 WYG0346-0055a.png
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閒可奏事
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间日丞
相不来吾方私燕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
我哉赵高因曰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
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
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
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
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
卷一 第 104b 页 WYG0346-0055b.png
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先
使人按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因上书言赵高
之短曰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昔田常相齐简公窃
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弑简公而取齐国此天
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
田氏之于齐矣而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其
欲无穷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
不图臣恐其必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
卷一 第 105a 页 WYG0346-0055c.png
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
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属赵君
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彊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
君其勿疑二世雅爱信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
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是
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
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
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
卷一 第 105b 页 WYG0346-0055d.png
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
曰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
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王贵为天子亲处穷苦
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
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
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
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
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佗罪去疾劫自杀独
卷一 第 106a 页 WYG0346-0056a.png
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
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搒掠千馀不胜痛自诬服斯
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幸
二世寤而赦之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
馀年矣逮秦地之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
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脩甲兵饬政教官
斗士尊功臣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
卷一 第 106b 页 WYG0346-0056b.png
之彊更尅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此皆臣之罪也臣当死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
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
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
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
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则楚兵已
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狱高皆妄为反辞以相傅会
卷一 第 107a 页 WYG0346-0056c.png
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
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
免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
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项梁已破章邯于东阿引兵
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沛公又与秦军战于雍丘
大破之斩李由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曰战胜而
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
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
卷一 第 107b 页 WYG0346-0056d.png
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
免死疾行则及祸二世益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
定陶项梁死项羽沛公攻外黄未下去攻陈留闻武信
君死士卒恐乃与将军吕臣引兵而东徙怀王自盱眙
都彭城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魏
豹下魏二十馀城楚怀王立豹为魏王 章邯已破项
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度河北击赵大破之引兵至
邯战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
卷一 第 108a 页 WYG0346-0057a.png
鹿城王离围之陈馀比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
章邯军钜鹿南棘原赵数请救于楚高陵君显在楚见
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
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
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
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怀王遣沛公西
入关
三年冬十月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
卷一 第 108b 页 WYG0346-0057b.png
秦围赵急宜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
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
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
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
筹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
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
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
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乃
卷一 第 109a 页 WYG0346-0057c.png
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
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秦彊
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
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
稷之臣也十一月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
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
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
卷一 第 109b 页 WYG0346-0057d.png
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羽
为上将军 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四千馀人并之与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破之
章邯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
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度兵少不
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
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
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
卷一 第 110a 页 WYG0346-0058a.png
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
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
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张黡陈泽要以俱死馀乃使
泽将五千人先尝秦军至皆没当是时齐师燕师皆
来救赵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
击秦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蒲将
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
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
卷一 第 110b 页 WYG0346-0058b.png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
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
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閒不降自烧杀当是
时楚兵冠诸侯军救钜鹿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
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
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于是赵王歇及张耳乃
卷一 第 111a 页 WYG0346-0058c.png
得出钜鹿城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
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疑陈馀杀之数以问馀
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印哉乃
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客有
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
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
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遂趋出独与麾下所善数百
之河上泽中渔猎赵王歇还信都春二月沛公北击昌
卷一 第 111b 页 WYG0346-0058d.png
邑过彭越彭越以其兵从沛公越昌邑人常渔钜野泽
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泽间少年相聚百馀人往从
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也诸少年彊请乃许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馀人后后者至
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彊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
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
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令徒属皆大惊莫
敢仰视乃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馀人遂助沛公收昌
卷一 第 112a 页 WYG0346-0059a.png
邑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高阳人郦食其家贫
落魄为里监门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
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吾闻其将皆龌龊好苛
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
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
郦生年六十馀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
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
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
卷一 第 112b 页 WYG0346-0059b.png
第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沛公至高阳传舍
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
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
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苦秦久
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
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
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
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
卷一 第 113a 页 WYG0346-0059c.png
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彊秦此所谓探虎口
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
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
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
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郦生言其弟商时商聚少年
得四千人来属沛公沛公以为将将陈留兵以从郦生
常为说客使诸侯三月沛公攻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
熊会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
卷一 第 113b 页 WYG0346-0059d.png
使使者斩之以徇夏四月沛公南攻颍川屠之因张良遂
略韩地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
平阴绝河津南战洛阳东军不利南出轘辕张良引兵
从沛公沛公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六月与南
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沛
公引兵过宛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
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
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迟明围宛城三匝南阳
卷一 第 114a 页 WYG0346-0060a.png
守欲自刎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踰城见沛公曰
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郡县
连城数十其吏民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
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
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有彊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
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
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秋
七月南阳守齮降封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
卷一 第 114b 页 WYG0346-0060b.png
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还攻胡阳遇番君
别将梅鋗与偕攻析郦皆降所过亡得卤掠秦民皆喜
 王离军既没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
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
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
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
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嫉妒吾
功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熟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
卷一 第 115a 页 WYG0346-0060c.png
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
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
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
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
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
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
多内郤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
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
卷一 第 115b 页 WYG0346-0060d.png
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
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戮乎章邯
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军战再破之项羽悉引
兵击秦军污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
招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
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
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
卷一 第 116a 页 WYG0346-0061a.png
秦军为前行 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
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
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
其过高前数谓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
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
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
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使使责
卷一 第 116b 页 WYG0346-0061b.png
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及弟赵
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欲易置上更立
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乃使郎中令为内应诈
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迫劫乐毋置高舍遣乐将吏
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
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
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
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
卷一 第 117a 页 WYG0346-0061c.png
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
入内谓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
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
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兵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
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
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
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阎乐归报赵高
卷一 第 117b 页 WYG0346-0061d.png
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
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
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乃立子婴为秦王以黔
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九月赵高令子婴斋当庙见
受玉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
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徉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
约灭秦宗室而分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
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
卷一 第 118a 页 WYG0346-0062a.png
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
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遣将将兵距峣关
沛公欲击之张良曰秦兵尚彊未可轻愿先遣人益张
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秦将果欲连和沛公欲许之张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
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引兵绕峣关踰
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遂至蓝田又战其北秦兵
大败汉高祖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
卷一 第 118b 页 WYG0346-0062b.png
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
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
不祥乃以属吏
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
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
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
 通鉴纪事本末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