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466-03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一
             检讨吴任臣撰
十国地理表上
五代时舆图剖裂诸国各霸偏方务相雄长自江淮以
南诸州为吴而南唐因之领浙东西十三州一军为吴
越并东西两川以及山南西道为前后蜀越湖以南数
州为楚逾岭南连东西为南汉跨太原以北诸州为北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466-0309b.png
汉割江陵府洎归陜二州为荆南据七闽以抗衡列国
为闽地偪则虎视䲭张国多则蝉联蚕食其大较然也
中间郡邑纷更时多建置要非尽属唐季之旧是用徵
其沿革得失作十国地理表
府州名(军监/附)    梁 唐 晋 汉 周
江都府(本扬州吴改府建/都南唐建东都)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金陵府(本升州吴为府南唐/改江宁府建西都)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雄远军            南唐 南唐 南唐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466-0309c.png
南昌府(本洪州南唐为/南昌府建南都)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雄             南唐 南唐 中朝
建武军           南唐 南唐 中朝
楚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泗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滁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和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光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466-0309d.png
黄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舒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蕲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庐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寿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海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泰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濠         吴 吴 南唐 南唐 中朝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466-0310a.png
润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常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江阴军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宣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歙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鄂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池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饶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466-0310b.png
信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江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抚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建武军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袁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吉         吴 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虔        中朝 吴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筠        中朝 吴吴 南唐 南唐 南唐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466-0310c.png
成都府(本益州/蜀为府)    前蜀(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汉         前蜀(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彭         前蜀(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灌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蜀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绵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眉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嘉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466-0310d.png
剑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梓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遂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果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阆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普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陵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资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466-0311a.png
荣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简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邛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黎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雅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维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茂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文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466-0311b.png
龙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黔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施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夔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安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忠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万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兴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466-0311c.png
利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开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通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涪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渝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泸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合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昌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466-0311d.png
巴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蓬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集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壁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渠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潾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戎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兴元府(本梁州/)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466-0312a.png
洋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源        前蜀 (中/朝)后蜀 后蜀 后蜀 后蜀
金        (中/朝)前蜀 (中/朝)后蜀 中朝 中朝 中朝
秦         岐前蜀 中朝 中朝 后蜀 中朝
凤         岐前蜀 中朝 中朝 后蜀 中朝
阶         岐前蜀 中朝 中朝 后蜀 中朝
成         岐前蜀 中朝 中朝 后蜀 中朝
兴王府(本广州南/汉改府)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466-0312b.png
韶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潮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祯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循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齐昌府              南汉 南汉 南汉
封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端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英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466-0312c.png
雄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敬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康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恩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思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泷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勤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新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466-0312d.png
高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潘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雷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罗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辨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邕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春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贵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466-0313a.png
峦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横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宾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钦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浔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容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牢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白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466-0313b.png
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常乐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党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绣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郁林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藤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窦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466-0313c.png
禺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顺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琼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崖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儋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万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振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思唐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466-0313d.png
交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南汉
长沙府(本潭州/楚为郡)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衡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澧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朗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岳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道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永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466-0314a.png
邵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全             楚 楚 周行逢
辰        楚 楚 楚 楚 周行逢
融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郴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桂杨监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连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昭        楚 楚 楚 南汉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466-0314b.png
宜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桂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溥            楚 南汉 南汉
贺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梧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蒙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严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富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466-0314c.png
柳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龚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象        楚 楚 楚 南汉 南汉
锦          楚 楚 楚 周行逢
溪          楚 楚 楚 周行逢
叙          楚 楚 楚 周行逢
西府(杭州/)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安国衣锦军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466-0314d.png
东府(越州/)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苏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湖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温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台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明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处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衢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466-0315a.png
婺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睦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吴越
秀                 吴越 吴越 吴越
长乐府(本福州闽改/府建南都)    闽 闽 吴越 吴越 吴越
泉          闽 闽 南唐(留从/效)南唐(留从/效)南唐(留从/效)
建          闽 闽 南唐 南唐 南唐
汀          闽 闽 南唐 南唐 南唐
(本漳州南/唐改今名)     闽 闽 南唐(留从/效)南唐(留从/效)南唐(留从/效)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466-0315b.png
镛              闽 南唐 南唐 南唐
(闽置镡州南/唐改今名)            南唐 南唐 南唐
江陵府(荆州/)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门军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归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峡           前蜀 荆南 荆南 荆南 荆南
太原府(并州/)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汾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466-0315c.png
岚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岢岚军                  北汉
宪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忻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代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宝兴军                  北汉
辽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沁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466-0315d.png
隆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石        后唐 中朝 中朝 中朝 北汉
 吴 南唐
  东都江都府(扬州吴改大都督府为江都府建都/南唐升元元年建东都领县四)
   江都(旧县/)广陵(旧为江阳县吴/因之南唐改)永贞(旧为扬子/县吴因之)
   (南唐改今名镇吴顺义四年/以本县白沙 为迎銮镇)高邮(旧县有吴江/都府 海陵)
   (兴化天长为属南唐以海陵/兴化属泰州以天长置军)
  西都江宁府(升州大都督府吴武义二年七月改/为金陵府南唐改江宁府建西都领)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466-0316a.png
   (县十五凤凰台记事云六朝旧城近覆舟山去/秦淮 里至杨吴时改筑跨秦淮南北周回二)
   (十五/里)
   上元(旧属润州唐光/启三年属升州)江宁(旧县改欧阳忞又曰/唐既 江宁为上元)
   (南唐复析上元置/江宁分治郭下)句容(旧属润州唐光/启三年𨽻升州)溧水(旧/属)
   (宣州唐光启三/年改𨽻升州)溧阳(旧属宣州唐光/启三年隶升州)广德(旧属/宣州)
   (南唐时/来属)芜湖(本汉县后废南/唐析当涂复置)铜陵(南唐置初隶/池州已而来)
   (属/)繁昌(本晋县隋省入当涂/南唐析当涂复置)青阳(旧属池州南/唐初以宣之)
   (当涂属江宁府及当涂为雄/远军复以池之青阳来属)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466-0316b.png
  雄远军(旧为当涂县南唐置/新和州后改雄远军)
  南都南昌府(洪州南唐交泰二年十一月改/州为南昌府建南郡领县七)
   南昌(旧/县)丰城(旧为丰城杨氏初改为吴皋后复/为丰城 郡县释名曰丰城县朱)
   (梁曰/吴皋)建昌(旧/县)奉新(旧为新吴南唐改今名郡县/释名曰李昪以国号唐讳杨)
   (吴所称更新/吴为奉新也)分宁(旧/县)武宁(旧/县)靖安(本晋建昌县/地唐置靖安)
   (镇吴改为场南唐割建昌/奉新武宁三县地升为县)
   清江(南唐昪元二年八月戊寅升洪/州潇滩镇为清江县不隶州)
  雄州(南唐割扬之六合天长置雄州俄罢以六合/𨽻江都府 按欧史职方考云南唐以天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466-0316c.png
   (为军六合为雄州陆游南唐元宗纪云/雄州天长县名今从南唐州军总音释)
  建武军(南唐以扬州天长县置军曰建武又马令/南唐书作天长军文献通考复谓南唐置)
   (建武军又改雄州周/改天长军未详是非)
  楚州(领县四/)
   山阳(旧/县)盱眙(旧/县)淮阴(旧/县)宝应(旧/县)
  泗州(领县六/)
   临淮(旧/县)宿迁(旧/县)下邳(旧/县)涟水(旧/县)(旧/县)徐城(旧/县)
  滁州(领县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466-0316d.png
   清流(旧/县)全椒(旧/县)来安(旧为永阳县吴因之南唐/改曰来安后有八石山来)
   (安/水)
  和州(领县三/)
   历阳(旧/县)乌江(旧/县)含山(旧/县)
  光州(领县五/)
   定城(旧/县)固始(旧/县)光山(旧/县)仙居(旧/县)殷城(旧/县)
  黄州
   黄冈(旧/县)黄陂(旧/县)麻城(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466-0317a.png
  舒州(领县五/)
   怀宁(旧/县)宿松(旧/县)望江(旧/县)太湖(旧/县)桐城(旧/县)
  蕲州(领县四/)
   蕲春(旧/县)黄梅(旧/县)蕲水(旧/县)广济(旧/县)
  庐州(领县五/)
   合肥(旧/县)(旧/县)(旧/县)庐江(旧/县)舒城(旧/县)
  寿州(领县五颍按南唐寿州即此地周显德四年/移州于 州下蔡县仍以下蔡县为倚郭以)
   (旧寿州为/寿春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466-0317b.png
   寿春(旧/县)安丰(旧/县)霍丘(旧/县)来化(旧为盛唐县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
   (灊山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盛唐晋天福/七年改曰来化 按寿州为吴与南唐所有之)
   (地梁唐晋所改者疑亦遥改其名耳吴与/南唐未必遵之也今姑从其说以俟博考)霍山
   (旧/县)
  海州(领县四/)
   朐山(旧/县)东海(旧/县)沭阳(旧/县)怀仁(旧/县)
  泰州(吴置海陵制置院南唐升/元元年升为泰州领县五)
   海陵(旧县又海陵东境南唐置静海制/置院 有东洲镇周置海门县)兴化(吴/置)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466-0317c.png
   (旧属江都府/南唐时来属)盐城(旧县吴属楚州/南唐时来属)泰兴(南唐/置)
   皋(本晋县隋时省唐析海陵/地置如皋镇南唐升为县)
  濠州(领县三/)
   钟离(旧/县)招义(旧/县)定远(旧/县)
  润州(领县四宫南唐/置丹阳 寻罢)
   丹徒(旧/县)丹阳(旧/县)延陵(旧/县)金坛(旧/县)
  常州(领县四/)
   武进(旧/县)义兴(旧/县)无锡(旧/县)晋陵(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466-0317d.png
  江阴军(唐武德三年以晋陵郡之江阴县置/暨州九年废吴复以其地置江阴县)
  宣州(吴仍唐旧南唐分当涂/广德入江宁府领县七)
   宣城(旧/县)(旧/县)太平(旧/县)旌德(旧/县)南陵(旧/县)绥安(旧/县)
   国(旧/县)
  歙州(领县六/)
   歙(旧/县)休宁(旧/县)绩溪(旧/县)(旧/县)祁门(旧/县)婺源(旧/县)
  鄂州(吴领县七南唐益置嘉鱼永/安通山大冶四县领县十一)
   江夏(旧/县)永兴(旧县山吴太祖治冶/于羊 镇征其赋)唐年(唐旧为/唐年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466-0318a.png
   (吴改崇阳县以邑有崇阳河也梁改临夏县/晋天福七年改临江县南唐复改曰唐年)
   阳(旧/县)武昌(旧/县)蒲圻(旧/县)汊川(旧/县)嘉鱼(南唐置曰按/湖广志 吴)
   (改唐鲇渎镇为场升元初改为县保大中改鲇/渎县为嘉鱼县以地有鱼岳山取诗南有嘉鱼)
   (之/义)永安(江夏南境有永安镇杨吴改为永安场/南唐保大十三年割江夏南境三乡之)
   (地升/为县)通山(唐永兴县地之新丰乡吴越铁冶置/羊山镇南唐置通山县宋史地理志)
   (云太平兴国二年升羊头镇为通山县者误建通/湖广志曰盖于青山通华二镇中摘二字义)
   (山/县)大冶(唐置永兴地为大冶青山场院南唐升/为大冶县 案湖广志保大十三年分)
   (阳新武昌三乡置大冶县文献通考/谓宋乾德五年置大冶县疑非是)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466-0318b.png
  池州(旧有青阳铜陵二县后/改𨽻江宁府领县三)
   贵池(本隋秋浦县五代/时吴改为贵池)石埭(旧/县)建德(旧为至德/杨吴改建)
   (德/)
  饶州(领县五/)
   番昜(旧/县)乐平(旧/县)德兴(本乐平县地唐置德/兴场南唐升为县)馀干
   (旧/县)浮梁(旧/县)
  信州(领县五/)
    上饶(旧/县)贵溪(旧/县)弋阳(旧/县)玉山(旧/县)铅山(本唐抚建/二州之地)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466-0318c.png
   (南唐始置县山产铜铅故名县西南七里有铅/山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南唐常置铅场于)
   (此/)
  江州(领县六/)
   德化(唐浔阳县吴因之南唐改曰德化/ 境内有落星石杨吴置星子镇)德安(本/隋)
   (湓城县南境唐为蒲塘场吴升为/德安县 文献通考又云南唐县)瑞昌(孙吴程/普驻兵)
   (于此有赤乌来鸣谶曰翌日必有祥既得赤壁/之报遂名其地曰赤乌镇又曰瑞昌镇唐立为)
   (赤乌场南唐/升为瑞昌县)湖口(旧湖口镇南/唐升为县)彭泽(旧/县)东流(唐/为)
   (东流场南唐置县宋又陆游南唐书云东流寻/属池案文献通考 太平兴国三年以东流属)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466-0318d.png
   (池州陆氏/说非是)
  抚州(领县四/)
   临川(旧县立唐时县有上幕镇南唐/于镇 金溪场又有宜黄场)南城(旧/县)
   仁(旧/县)南丰(旧/县)
  建武军(南唐以抚州南城县置建武军作宋太平/兴国四年改建昌军或于五代 建昌军)
   (非/)
  袁州(领县三/)
   宜春(旧/县)萍乡(旧县有萍实桥在/县西杨吴时建)新喻(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466-0319a.png
  吉州(领县六/)
   庐陵(旧县案郡县释名又云南唐割庐陵县置/吉水 文献通考吉水乃宋雍熙元年置)
   (故不/从)新淦(旧县寰宇记云有紫淦山淦水经其/下天祐七年吴于新淦置制置院)
   太和(旧县邑南唐徐锴有白鹤观碑记云/隋时 产嘉禾以为和气所生故名)安福
   (旧/县)龙泉(旧遂兴县杨吴析置龙泉场南唐置县/县有万安镇南唐始立镇时辟地得石)
   (符一帙有汉八分书云地界两川神/秀所蟠更为都邑万民以安故名)永新(旧/县)
  虔州(领县十一/)
   赣(旧/县)虔化(旧/县)南康(旧/县)雩都(旧/县)瑞金(本雩都县地/杨吴以县之)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466-0319b.png
   (象湖镇置瑞金监南唐/升为县以掘地得金名)信丰(旧/县)龙南(唐为信丰/县地置百)
   (丈镇寻改曰虔南杨吴改/为虔南场南唐升为县)石城(本虔化之石城/场南唐始置县)
   上犹(本南康县地杨吴析置上犹场/以地有犹水故名南唐升为县)大庾(旧/县)
   远(旧/县)
  筠州(唐武德七年置靖州改为米州又改筠州八/年州废属洪州南唐保大十年正月复置筠)
   (州于高安/县领县四)
   高安(杨吴属洪州南唐保大时来属步境内/有废宜丰县南唐于其地立盐 镇)
   高(唐僖宗时钟傅以故望蔡县在高安/上游置上高镇南唐保大中置县)万载(本/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0466-0319c.png
   (建城县地孙吴析置阳乐县南唐置万载县一/云杨吴置万载县属袁州南唐时来属 舆地)
   (广记又作/万岁县)清江(本高安县萧滩镇南唐升元三/年八月戊寅升镇为清江县不)
   (𨽻州保大十年来属/欧阳忞作清口误)
   (马令南唐书云南唐州三十有五升润常歙宣/江洪抚袁吉虔筠杨鄂池饶信楚泗滁和光黄)
   (舒蕲庐寿海泰濠建汀剑漳泉自鄂至濠十七/州皆显德五年入周取之而复失者十一州福)
   (州保大三年取羁縻而已四年入吴越潭衡澧/朗岳道永邵全辰皆保大九年取十年失 陆)
   (游南唐书云南唐州军凡三十八升扬雄楚泗/滁和光黄舒蕲庐寿海秦濠通润常宣歙池饶)
   (信江洪鄂筠抚袁吉虔建汀剑南泉雄远军通/任臣案通州后周所置载于南唐非是今去)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0466-0319d.png
   (州而建汀五州/则系之于闽云)
 前蜀 后蜀
  成都府(益州领县十/)
   成都(旧/县)华阳(旧/县)(旧/县)犀浦(旧/县)新都(旧/县)温江(旧/县)
   繁(旧/县)双流(旧/县)灵池(旧/县)广都(旧/县)
  汉州(领县五/)
   雒(旧/县)德阳(旧/县)通计(旧为什邠县前蜀永平元年/改曰通计以县民郭迥献铜)
   (牌故/也)绵竹(旧/县)金堂(旧县改案册府元龟晋天福/七年 汉州金堂为汉城要)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0466-0320a.png
   (亦遥改/之云)
  彭州(领县四/)
   九陇(旧/县)导江(旧/县)濛阳(旧/县)唐昌(五代会要云梁开/平八年改唐昌为)
   (归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昌册府元/龟云晋天福七年改彭州唐化为彭山案此时)
   (蜀已不奉梁晋约束其更改邑名不过遥改以/美观耳又彭州无唐化县而眉州则有彭山县)
   (中间有误或未/易名未可知也)
  灌州(案郡县释名孟蜀置灌州于导江灌口镇然/前蜀武成元年灌州奏武部郎中张道古卒)
   (则灌州为名已久当不自后蜀始矣静又宋/史地理志云导江县灌口镇唐置镇 军)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0466-0320b.png
  蜀州(领县五/)
   晋原(旧/县)青城(旧/县)永康(文献通考云前蜀析青城/置永康军舆地广记云永)
   (康县本青城县之横渠镇孟蜀广政中置永康/县属蜀州合二书断之当是王氏时为军孟氏)
   (时为/县矣)唐兴(舆地广记曰唐光天元年名唐安后/又曰唐兴五代会要云梁开平二年)
   (八月改唐兴为陶胡县盖前蜀武成元年也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兴县晋天福七年避)
   (庙讳改唐兴为乡城是为后蜀广政五/年此时晋遥改之耳孟氏未必遵也)新津(旧/县)
   (案唐书地理志已有此县宋史地理志谓/新津为唐唐安县开宝四年改者非是)
  绵州(领县八/)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0466-0320c.png
   巴西(旧/县)彰明(旧为昌明前蜀因之后唐同光时/改曰彰明避庙讳也后蜀从今名)
   魏城(旧/县)罗江(旧/县)神泉(旧/县)龙安(旧/县)盐泉(旧/县)西昌(旧/县)
  眉州(领县五/)
   通义(旧/县)彭山(旧/县)青神(旧/县)丹棱(旧/县)洪雅(旧/县)
  嘉州(领县七/)
   龙游(旧/县)犍为(旧/县)玉津(旧/县)夹江(旧/县)平羌(旧/县)罗目(旧/县)
   绥山(旧/县)
  剑州(领县九/)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0466-0320d.png
   普安(旧/县)武连(旧/县)阴平(旧/县)梓潼(旧/县)黄安(旧/县)剑门(旧/县)
   临津(旧/县)永归(旧/县)普成(旧/县)
  梓州(领县八/)
   郪(旧/县)射洪(旧/县)通泉(旧/县)盐亭(旧县招案舆地广记/蜀置 葺院于盐亭)
   (文献通考作招葺县疑误又有谓蜀明德初析/盐亭置东关县者案宋乾德四年改静戍军置)
   (东关县非孟/蜀所置也)飞乌(旧/县)玄武(旧/县)铜山(旧/县)永泰(旧/县)
  遂州(领县五/)
   方义(旧/县)青石(旧/县)长江(旧/县)蓬溪(旧/县)遂宁(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0466-0321a.png
  果州(领县五/)
   南充(旧/县)相如(旧/县)岳池(旧/县)流溪(旧/县)西充(旧/县)
  阆州(领县九/)
   阆中(旧/县)苍溪(旧/县)晋安(旧/县)西水(旧/县)奉国(旧/县)南部(旧/县)
   新井(旧/县)新政(旧/县)岐平(旧/县)
  普州(领县六/)
   安岳(旧/县)安居(旧/县)普康(旧/县)乐至(旧/县)崇龛(旧/县)普慈(旧/县)
  陵州(领县五/)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0466-0321b.png
   仁寿(旧/县)贵平(旧/县)井研(旧/县)始建(旧/县)(旧/县)
  资州(领县八/)
   盘石(旧/县)资阳(旧/县)内江(旧县江内江志云唐初县/治内 后移盘石王蜀时)
   (又移内江县/孟蜀徙盘石)银山(旧/县)丹山(旧/县)龙水(旧/县)月山(旧/县)
   溪(旧/县)
  荣州(领县六/)
   旭川(旧/县)威远(旧/县)公井(旧/县)应灵(旧/县)咨官(旧/县)和义(旧/县)
  简州(领县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6a 页 WYG0466-0321c.png
   阳安(旧/县)金水(旧/县)平泉(旧/县)
  邛州(领县七/)
   临邛(旧/县)火井(旧/县)蒲江(旧/县)依政(旧/县)安仁(旧/县)临溪(旧/县)
   大邑(旧/县)
  黎州(有木瓜关前蜀高/祖所筑领县二)
   汉源(旧县时旧有飞越县/五代 省入汉源)通望(旧/县)
  雅州(领县五/)
   严道(旧/县)卢山(旧/县)名山(旧/县)百丈(旧/县)荣经(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6b 页 WYG0466-0321d.png
  维州(领县二/)
   保宁(旧为薛城县/孟蜀改今名)小封(旧/县)
  茂州(领县四/)
   汶山(旧/县)石泉(旧/县)汶川(旧/县)通化(旧/县)
  文州(领县一/)
   曲水(旧/县)
  龙州(领县二/)
   江油(旧/县)清州(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7a 页 WYG0466-0322a.png
  黔州(领县六/)
   彭水(旧/县)黔江(旧/县)杜洪(旧/县)洋水(旧/县)信宁(旧/县)都儒(旧/县)
  施州(领县二/)
   清江(旧/县)建始(旧/县)
  夔州(领县三/)
   奉节(旧/县)巫山(旧/县)大昌(旧/县)
  安州(旧为云安县后置云安监属/夔州前蜀永平时升安州)
  忠州(领县五/)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7b 页 WYG0466-0322b.png
   临江(旧/县)丰都(旧/县)垫江(旧/县)南宾(旧/县)桂溪(旧/县)
  万州(领县二/)
   南浦(旧/县)梁山(旧县氏县有务/曰石 屯田务)
  兴州(领县二/)
   顺政(旧/县)长举(旧/县)
  利州(领县五/)
   绵谷(旧/县)椴萌(旧/县)益昌(旧/县)嘉川(旧/县)胤山(旧/县)
  开州(领县三/)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8a 页 WYG0466-0322c.png
   开江(旧/县)万岁(旧/县)新浦(旧/县)
  通州(领县九乾宋史地理志作达/州案宋 德三年始改达州)
   通川(旧县之县有通明院/蜀置 以催科税赋)永穆(旧/县)三冈(旧/县)石鼓
   (旧/县)东乡(旧/县)宣溪(旧/县)新宁(旧/县)巴渠(旧/县)阆英(旧/县)
  涪州(领县五/)
   涪陵(旧/县)宾化(旧/县)武龙(旧/县)乐温(旧/县)温山(旧/县)
  渝州(领县五/)
   巴(旧/县)万寿(旧/县)南平(旧/县)江津(旧/县)壁山(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8b 页 WYG0466-0322d.png
  泸州(领县五/)
   泸川(旧/县)富义(旧/县)江安(旧/县)线水(旧/县)合江(旧/县)
  合州(领县六/)
   石镜(旧县亦晋天福七年改合州石镜为仙/览疑 晋遥改其名孟氏未必遵也)
   初(旧/县)赤水(旧/县)巴川(旧/县)铜梁(旧/县)新明(旧/县)
  昌州(领县三/)
   大足(旧/县)昌元(旧/县)永川(旧/县)
  巴州(领县九/)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9a 页 WYG0466-0323a.png
   化成(旧/县)盘道(旧/县)清化(旧/县)曾口(旧/县)归仁(旧/县)始宁(旧/县)
   其章(旧/县)恩阳(旧/县)七盘(旧/县)
  蓬州(领县七/)
   大寅(旧/县)仪陇(旧/县)伏虞(旧/县)咸安(旧/县)大竹(旧/县)良山(旧/县)
   岩渠(旧/县)
  集州(领县四/)
   难江(旧/县)道平(旧/县)大牟(旧/县)嘉川(旧/县)
  壁州(领县五/)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29b 页 WYG0466-0323b.png
   渃水(旧/县)广纳(旧/县)通江(旧/县)白石(旧/县)东巴(旧/县)
  渠州(领县五/)
   流江(旧/县)潾水(旧/县)潾山(旧县注亦为/潾州 见下)大竹(旧/县)渠江
   (旧/县)
  潾州(通鉴魏王继岌至兴州山南节度使王宗威/以梁开通渠麟五州降胡三省注云渠州潾)
   (山县唐武德元年置潾州八年州废以潾山/县属梁州当是蜀复置潾州也麟当作潾)
  戎州(领县五/)
   南溪(旧/县)义宾(旧/县)樊道(旧/县)开边(旧/县)归顺(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0a 页 WYG0466-0323c.png
  兴元府(梁州亦曰褒州领县五/)
   南郑(旧/县)褒城(旧/县)西(旧/县)三泉(旧/县)城固(旧/县)
  洋州(领县四/)
   兴道(旧/县)西乡(旧/县)黄金(旧/县)真符(旧/县)
  源州(本州建置之由无考案通鉴蜀源州都押牙/文景琛据城叛又薛氏旧五代史后蜀潘仁)
   (嗣授武定节度使源壁等州观察营田处置之/等使周师攻秦凤孟贻业驻军平利为褒源)
   (援则蜀置源州属武定军无疑无胡三省曰源/州盖蜀所置而寻废此其所以 傅同光之克)
   (蜀也得州六十四见于欧阳氏职方考者五/十三州而已如源州等盖皆六十四州之数)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0b 页 WYG0466-0323d.png
  金州(领县五/后蜀阙) (前蜀阙金州得全州已而入于唐/ 复得 未几入于晋)
   商城(旧/县)石泉(旧/县)安康(旧/县)洵康(旧/县)淯阳(旧/县)平利(旧/县)
  秦州(领县五岐秦凤阶成四州先为岐所有前蜀/高祖攻 得之后唐破蜀已而复失唯得秦)
   (凤阶成四州汉初四州又/入于蜀后为周世宗所取)
   成纪(旧/县)天水(旧/县)陇城(旧/县)长道(旧/县)清水(旧属凤翔/府后唐时)
   (米/属)
  凤州(领县四/)
   梁泉(旧/县)两当(旧/县)河池(旧/县)黄花(旧/县)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1a 页 WYG0466-0324a.png
  阶州(领县二/)
   福津(旧/县)将利(旧/县)
  成州(梁时改汶州后唐/时复故领县二)
   同谷(旧/县)栗亭(后唐天/成时置)
 
 
 
 
十国春秋 卷一百十一 第 31b 页 WYG0466-0324b.png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