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449-09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皇清文颖卷三十二
 杂文
  粤西平露布         汤 斌
(臣/)闻版泉振旅于皇家煇煌玉简苗野奋戈于帝世照
耀金封盖文德丕播不因秉旄誓钺而增崇而圣武布
昭正兼执玉舞干而益大沧海全归禹贡沦纹岂增万
里之波祝融久戴尧封寸地亦尊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449-0903b.png
昊天之命非臣猷之克壮咸与维新实
圣德之如天无远弗届恭惟
皇帝陛下宣昭义问敉宁武功垂裳秉圭而天下向风
动颜变色而海内镇定黄旄右指剑阁云新玉仗南临
衡湘波静白环西献流沙积石之乡楛矢东来洧盘日
出之郡卿云烂漫山林无紫芝之歌日月光华太史著
河清之赋独此粤西星分宿末地近日南白象陵山孔
禽蔽野西京之王会不通周礼之职方罔载今河山奠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449-0903c.png
矣谓宜梯山航海而来王岂日月出矣犹然钻燧凿榆
而自照苍梧惨澹鲛人泣明月之珠平乐萧条估客弃
桃枝之簟(臣/)等恭承
玺命远播
天威组练发而星斗明旌旗张而云日晓楼船轻度细
柳营开大将某指麾明月裨将某剑戟秋霜皆右义左
仁佩忠戴信乃布德宣令而纁组来迎韬戈束幢而壶
浆恐后桂林象郡悉成鼚鼓轩舞之民瘴雨炎风尽为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449-0903d.png
祝华呼嵩之地日无私照南邦永以无虞海不扬波北
户宴而不闭幽荒绝壤始知天子之为尊六慰三宣共
识圣人之在位盖王师无战龙城勒铜柱之勋大武维
扬薄海靖兵戈之气此皆受成
庙计凭藉
天声不然何以熊旆未开犀甲未振而鹅山之险尽作
藩篱烟瘴之墟永为狐兔也君之德也果如叔向之言
(臣/)何力哉岂曰郤縠之让(臣/)等无任庆忭激切屏营之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449-0904a.png
至谨奉露布以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449-0904c.png
  拟为司宾答问辞(有序/)     毛奇龄
  康熙二十三年六宇荡涤中外无事
皇帝奋桓拨之烈廓清南徼迤及东澨画地溟海之外
  版涨籍渤凡九垓八裔雕身画额诸国咸奉
辰朔
皇帝轸念民隐谓
君有斯土抚育几三十年而不一周知其地观览其山
  川风物则绥要万里何自通浃惟古昔王者当天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449-0904d.png
  下初定有巡行县宇省方问俗之制自三代迄今
  未之有改顾事颇烦重度支水衡坐费检会且千
  乘万骑虑无或铺张盛大为司行奔命按王制巡
  幸诸礼自职方戒途太驭掌较以后凡车骑铃栾
  宫城梐枑以及坛壝堂房圭璧玉帛黄驹赤犊皆
  有储偫然且勾陈五校所在警跸扈垒卫仗周环
  百里尝考文中子言虞舜一岁而巡五岳国不费
  民不劳者何也以兵卫少而徵求寡也然而语不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449-0905a.png
  古合民无徵焉我
皇上以非常之元创非常之举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
  人顺人然而三王不并轨五帝不袭治考建因革
  而礼制行乎其间盖一人顺动万人幸之之谓幸
  一人庆行万人豫之之谓豫如必造明堂而后可
  以觐后则辑瑞何期必设輶轩而后可以采风则
  观方何待
皇上纳群臣所言特练时日倡举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449-0905b.png
巡幸减从官省行军采大禹四载之需折虞廷五年之
  典随不逾万人时不满百日登岱观河浮江涉淮
  经阊阖诣阙里所至问民疾苦父老扶杖儿僮妇
  女率负戴来观
卤簿不谯有高年者则抵钱慰劳之先为
肆赦令薄海内外咸沾
丰恩及所过州县民廛市庐又皆有
捐复宠赉芸锄不变镰穫如故市估行贩及道路师旅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449-0905c.png
  马裸楫筏俨返家巷何其盛也昔东汉光武巡游
  南阳置酒高会召吏人饮食复其租赋以为美事
  而章帝南巡诏所经地无得设储胥命司空自架
  桥道其诏有云方春所过无有伐杀车可以引避
  引避之騑马可辍解辍解之至今史载犹叹诵其
  言勿衰今
车驾经行屏却供亿州县
起居悉绝所馈献即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449-0905d.png
行在茇止亦并无宫悬籞仗钟鼓铃柝之设而民之引
  领望
幸者相属于道然犹
亲视河溢立洒
宸翰殷忧悼叹不数瓠子即当释奠
 宣圣仪物备至临行惓惓尚复贻曲柄
御伞以申向慕此虽金绳再出必绌帝俈为封禅起周
  成为巡狩亦岂有过诚恐诸儒不谙动循掌故将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449-0906a.png
  引虞书王制觐典祭义以及元嘉之仪开元之礼
  重相咨询因设主客往复仿东方客难扬雄解嘲
  班固答宾戏夏侯湛抵疑之文拟为司宾答问辞
  以晓譬之庶后之君子可考观焉其辞曰
司宾大夫与四方客使集王会之堂理职贡之事主当
壹是国信方物披图眴节悉具纪会方斯之时华虫各
辨等卉越皆就位四方客使有诇于其列者曰古者圣
王御世四海晏然则因而巡狩巡者循也民可循则因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449-0906b.png
而巡之狩者守也为我守土者吾从而循顺之然而动
习矩错著有法则曩时五载十二载天道大备升中告
至先为造类于是修职有其戒犯軷有其义土训夹车
而问形掌道审言以诏辟定方明于司盟布绵蕝而表
位夫第以坛壝观之三垓八通太乙环五穿蒲裹草上
无风雨然且明堂岿然以天齐主就其文而纪其事则
公男升降中阶阼阶有其等后王逊让天揖时揖有其
数桓躬谷蒲以五摈四摈为节樽罍篚羃以一进再进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449-0906c.png
为度其烦我奉常而需我掌故有前事矣矧宫城所舍
昼树笋簴藩篱外护夜振錞于或习礼以射牛或布币
以代驹设燔而炙玉检瘗驷而陈木禺临学校则执羽
鹭祀丘壑则用乾鱼然犹车驾之次考及同琯槱燎之
末享逮先厨故以登封而巡河则负薪担石者有之以
祠畤而幸学则说经讲易者有之以师行而及游畋则
耕定陶蒐泾潭者有之以祀社而及祠贤则封乐毅祭
桓谭者有之是故铭石颂功德古王未免陈风纪美盛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449-0906d.png
圣主不嫌今
皇上抚有四海治极三古声教振开辟规制轶区宇百
礼斯洽万类咸叙
承天搢斗纪节布度当八风悦豫之时乃顺应而为四
巡之举则是西鸟东鱼里禾鄗黍符瑞之应报飨之数
无有若
今日之富者此管仲所谓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
焉然而出不盛车甲行不饰金鼓羃鼎不夕张帷宫不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449-0907a.png
晁御
躬省方俗
清问疾苦升禋岱宗洒澹河浒登习礼之堂探藏书之
府塞决水以石菑撤通天之权火然且百日之间而南
浮江淮东至齐鲁是岂古皇不足法与抑何掌故多未
预也且吾闻
銮辂之南翔也行不除道耕不辍疆女不下机织市不
易盖藏儿童欢于衢巷估贩偃于舟航然且皬发黄口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449-0907b.png
如葵倾阳或牵以牺或捧之觞轮蹄踵趾驰骤康庄则
向使肆觐而辑圭玉报燎而坐明堂既审权于三市亦
奏律于四厢治邸奉高之侧捐租崇邑之傍将不止绍
神灵于轩顼比功德于虞唐而又何事物之罕备考建
或未遑焉司宾大夫乃斗然却立瞿然而改容肃然而
正告之曰子徒知三古之当遵而不知一王之制之自
有章也且子亦闻
巡幸之何意乎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449-0907c.png
皇上以为六阖一统万国来会则民
后之情不可以不接中外之势不可以不通乃或礼过
繁而力匮制过赜而用穷费时日则机务不给多导从
则供亿不充此前古之所以易行而夏商以后遂间世
而不一逢也夫创制显庸务在独断因监损益贵乎折
中故汤武用干戚不需揖让姚姒有子弟未尝分封彼
夫刘氏之兴二月而西巡十月而反东巡者限于时也
后魏继世北巡及中山东巡而止及桥山者绌于地也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449-0907d.png
贞观幸底柱以治河为封嵩而书之旂勒之石者介于
事也建隆平潞叛以行师兼询俗而先劳军后捐租者
阻于势也是故游观无定形巡幸无定仪省察补助无
定经方行典礼无定辞必画井田于郡县之日则畸矣
讲车战于骑射之年则踬矣仿垂裳结绳于刻书削契
之世则欺矣施俪皮尺布于九圜六品之时则骪矣议
守社捍牧于车书大同轨辙齐至之际则悖矣往岁鬼
方弄兵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449-0908a.png
天讨其辜铺敦萃旅底于昆弥
挺铍四伐而未尝效征苗之师间尝取士
诏下徵车
临轩亲览特简仲舒是本制举而不必循选造之遗乃
者甫驯
龙驭先树鸡竿
大号乍涣
洪恩骤殚以巽风行作解雨观何必崇朝遍彼泰山即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449-0908b.png

陟乔勿修坛壝金匮石䃭却之若遗黄蛇不属白璧是

赐车劳酒群呼天齐此岂禅礼所得庶几当夫观河有
事玉马群臣从者宰执以下咨嗟抑鸿赋此皓皓不搴
苇茭但借禾稼升盐斗酒彼安用者周之翕河逊兹盛
事汉武筑宫于斯为下尔乃
九旗南指方江厉淮板䑽黄蔑非龙艘材造舟震泽缆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449-0908c.png
石吴台民之望之有如岁来丹阳可驻黄金谁埋六代
残构视若劫灰惟彼故寝加以封栽恤殷优恪自古所
希汉高过湖祭周王祠方之于今岂得媲之矧
瞻阙里言观樽匏登堂习礼为斯文昭俎豆未湮宫墙
岂遥祗因重道景行孔劳临行留仗
羽葆翠帱奚止过鲁祀一太牢且吾闻蒐狩之典不能
常举以旗致民载旃誓鼓苗田茇舍总类振旅虽曰从
禽实比卒伍以是大阅岁无一有乃当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449-0908d.png
鸣銮偶尔建铎暂启和门自有坐作车不诡遇兽无私
获笑彼司马枉事表貉且夫儒生博士之言亦安足责
哉在昔列王将巡有谓编蒲裹车勿伤山石扫地而祭
席用菹藉则帝主闻之已充耳而勿怿即高世比德欲
效九皇颇采儒术上告登封然且拘牵诗书扳引畦畤
羲轩所垂夷吾所记大夫文学争辨不已绌偃斥霸遂
罢封议此真泥曲傅会无所考适之已事也故以巡行
之礼而苟袭旧闻则无一而是彼夫职方行令修涂辟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449-0909a.png
境而后之效之者非大治驰道则长开荡渠掌舍治宿
设藩置篱而后之祖之者非圜垣四面即离宫百区故
板城幄殿丹青轮轴此土方所拟似也昆仑神楼枪车
铃柱不可谓非明堂之遗制也故五玉三帛极之为贡
金献币笼香篚药之端劳酺赐布类推之即为装钱路
饩以及军工羽释紫茸赤罽之所由以捐是以结䌽楼
演百戏实由行殿之陈悬始之布香台排画瓮牵青绳
闲赤楯悉从壝门之大次小次启之故王人一帅属而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449-0909b.png
后且尽统其诸王百官与夫蕃人贡使之族群后一表
绥而近且增之以羽林车骑金吾铠仗而犹以为不足
然则礼当极弊亦何非率由之始所滥觞者而动言掌
故斯已瞀矣乃以
法驾之出控神虬跨龙騵雨师洒道风伯清尘靊窿为
之启驭羲氏于焉捧轮材官不刷鬣骑士不解帉八鸾
秩秩
九组駪駪不百日间而东渐南暨所至若神浸假吉行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449-0909c.png
五十必拘礼文则大旂金辂将有一年四巡即遄镳急
节而不能造其阇与闉者此真
圣人行事法则兼至即偶然举动有非臣民庸众所得
窥伺而戴天忘高履地忘厚挟莛而撞嵩高把蠡而测
海澨此
神圣之所以难名而
帝德王功遂当有其万世也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449-0910a.png
  演连珠十首         彭会淇
(臣/)闻穹窿职覆合万汇以资生博厚能容萃百川而归
海盖道大则畛域不分量弘则洪纤毕载是以化隆无
外雕题凿齿以胥来治统一尊岳贡川输而罔怠
(臣/)闻日月流辉光穷蔀屋之下雷霆振响声沈蛰伏之
辰何则智以不遍物为照威以不数见而神是以黈纩
悬旒益养聪明之用垂衣结缦弥留沕穆之真
(臣/)闻黼黻为章则綦丝匿采韶韺迭奏则下里辍音必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449-0910b.png
圣神克建文明之极惟庙堂乃称著作之林是以马负
龟陈启苞符于天地星糺云烂流雅韵于古今
(臣/)闻太阿在匣神妖慑而藏形明镜在悬物丑望而却
面是以义取于止戈而虑深于忘战故玉瑶㻫琫在原
匪曰驰驱车马旆旌于敖岂为游衍
(臣/)闻江湖普润挹之也靡涯雨露流膏施之者无厌故
恩以积而弥深泽以广而斯遍是以仁风翔洽不害禹
霖汤旱之年淳化蒸濡犹切舜儆尧咨之念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449-0910c.png
(臣/)闻斗杓东指则冰腹失坚火曜西流则井梧飘干气
至斯达四序所以不愆令出惟行万几所以立断是以
王言之布象其如纶大号之颁同于涣汗
(臣/)闻物违其性罔克有济器适于用不必相通故弃短
录长矇瞍可以辨律因小致大洴澼可以习攻是以六
相宣猷各定阴阳之位九官效职分司水火之功
(臣/)闻细莛虽轻亦发洪钟之响飞尘虽薄思增泰岱之
高惟虚中者能受故集益也不劳是以葑菲不遗哲后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449-0910d.png
殷勤而止辇刍荛可献圣王郑重而悬鼗
(臣/)闻璿玑在列不羲和而占时规矩具存不工倕而制
器何则应物以神不以迹而传世以法不以意是以俪
皮之礼未足昭圭璧之忱操尾之音未足极管鼗之致
(臣/)闻养嘉禾者必剪莠稂护幽兰者必芟荆棘盖薰莸
并器则芬郁潜移泾渭合流则澄清终塞是以象恭既
放五臣遂绩奏虞廷伪辨始除三月已化行鲁国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1449-0911a.png
  原教            朱彝尊
始为三教之说者谁与其小人而无忌惮者与生民之
初草衣而血食露处而野合圣人者出教之田里教之
树畜养生之本既具然后修道以明之其理身心性命
其治家国天下其端礼乐刑政其文易诗书礼春秋盖
自庖牺氏作而伊耆轩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
数圣人损益之而教已大备初未尝有所不足必待佛
老之说以济之也佛老者持过高之论行不近人情之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1449-0911b.png
事不耕则无食不蚕则无衣无男女则生人之道息无
上下则纷争之渐起以彼其说行之国中盖有时而穷
则相率聚于中国食人之食居人之庐阳叛圣人之言
而阴收圣人之教之利愚者不察遂惑其说至等圣人
之教三之呜呼彼之所奉者一而我之所奉者三曾彼
之弗若矣天下之理出乎刚则入乎柔出乎阳则入乎
阴出乎君子则入乎小人未有两是者也惟内无所主
则死生祸福战于中其初守道不笃持论两端其究归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1449-0911c.png
于无所忌惮而获罪名教当是非可否之际倡为调停
之说者未有不流为小人者也且所谓教者何哉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教而已矣舜命契曰敬敷五教
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故曰教以孝所以敬天
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彼二氏者既已弃
绝其人伦事物之常将何以副教之名哉子路问为政
夫子告之以正名谓名之不正至使民无所措其手足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1449-0911d.png
若是其甚也世之儒者诵圣人之言而安于三教之目
其亦罪人矣夫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1449-0912a.png
  原刑            朱彝尊
墨劓剕宫大辟非舜之五刑也舜以命皋陶者流也鞭
也扑也赎也贼也象以典刑五者是已甫刑曰苗民勿
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斯则劓刵椓黥之谓
肉刑之始矣刑者一成而不变圣人之所甚不忍也故
就典刑命士流者宥之鞭扑者赎之若夫怙终不悛则
法在必诛贼之为言杀也春秋传晋侯使锄麑贼赵盾
是也相古有虞之世画象而民知禁赭衣墨幪别其冠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1449-0912b.png
服使触罪者知耻悔过得以自新自五虐之刑作残其
形毁其体肤断者不可复续终其身不敢与士民齿将
无所用耻焉彼夫劓刵椓黥在苗民发闻惟腥舜方哀
矜庶戮之不辜务遏绝之岂反效尤而以至仁用至不
仁之法乎荀卿有云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斯言是也
班固汉志援俗说著论以为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
而制肉刑昔者郑子产铸刑书叔向非之其言曰夏有
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其云禹刑汤刑者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1449-0912c.png
初未尝指为肉刑而班氏实之孔氏书传称吕侯以穆
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
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不知何所据依殆无稽之言尔
愚考肉刑夏莫之用商亦无明徵伊训臣下不匡其刑
墨出古文尚书未足深信迨周官分职乃掌之司刑墨
者守门劓者守关宫者守内刖者守囿然则肉刑其昉
于周与穆王阅实其罪许罚以锾是亦不忍人之政矣
盖至汉而文帝始除之仁人哉俾五虐之刑绝于世可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1449-0912d.png
谓尽心焉已顾腐儒之论尚谓肉刑当复岂不谬哉作
原刑告后之君子治书者兼可明孔传之伪焉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1449-0913a.png
  原教            李 绂
教之说何昉乎中庸言修道之谓教道恶在君臣父子
夫妇昆弟朋友是也道在于是则教在于是矣教莫古
于唐虞其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也亦曰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已孟子叙述
三代之教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然则舍五达道弃人伦无所
谓教也鲁论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者修五伦之礼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1449-0913b.png
节也行者践五伦之实事也忠信者以亲义序别信之
实心而修其礼践其事也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
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智仁圣义中和即中庸之知仁
勇所以行此五达道者也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孝
即父子友即兄弟睦者兄弟之推姻者夫妇之党任恤
者朋友之交其教之而兴之者君而承其教而升焉者
皆臣也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五伦之所有事所
以相治相养而遂其亲义序别信之心者也圣人继作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1449-0913c.png
其教递详教之以佃以渔焉教之以耒耨焉教之以懋
迁交易焉教之以衣冠焉教之以舟楫焉服牛乘马焉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焉教之以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弧
矢之利以威天下焉教之以上栋下宇焉教之以葬以
封以树丧期有数焉教之以书契百官治万民察焉其
为教甚繁而总其艺之概则曰礼乐射御书数皆五伦
之所有事而已其人之等虽有君卿大夫士庶人之分
其人之业虽有士农工商贾之别而总其人之类则曰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1449-0913d.png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皆五伦之所缀属而已是故
天下无伦外之道即无道外之人天下无道外之人即
无人外之教自二帝三王以来莫之或易也沿及后世
乃独目圣人之教为儒而又有异端邪说与儒者之道
分行畸立而多为教之名者何也曰二帝三王之时教
主于上作之师者即作之君者也至周文武而下道在
周公则移而之臣矣然犹行其道于朝廷之上也至孔
子而移于士矣儒者士之别称不必皆能为圣人者也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1449-0914a.png
故孔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行出于
汉不必实为孔子之言然哀公问儒服而孔子犹不以
儒自居至战国时有杨墨之言然后以学周公孔子之
道者为儒墨者夷之所称儒者之道是也而孟子亦曰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而儒之名于是乎乃立
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未尝遗弃五伦也而推其流弊之
所极至于无父无君孟子以其有害于人伦也故辞而
辟之至后世乃有所谓道与释者出焉而后天下乃有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1449-0914b.png
伦外之道乃有道外之人乃有人外之教夫所谓伦外
之道者何也人之一身有理有神有气有形仁义礼智
信者理也知觉运动者神也屈伸呼吸者气也耳目口
鼻四肢者形也以理宰神以神运气以气运形施之身
措之世而人伦出焉所谓道也若释之道则静守其神
而已知有神不知有理惟恐一物之扰吾神故空诸所
有虽遗弃五伦之人而不顾也极其静之明可以彰往
察来而动则昏道之道专致其气而已知有气不知有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1449-0914c.png
理惟恐一事之损吾气故清净无为虽遗弃五伦之事
而不顾也极其专之用可以却病延年而劳则败是所
谓伦外之道也伦外之道无与于家国天下故曰道外
之人道外之人无与于修齐治平故曰人外之教昌黎
韩子欲塞而止之则孟子放距之说也欧阳子欲修其
夲以胜之则孟子反经之说也然吾谓不必塞而止之
也彼不塞而吾之教无不流也彼不止而吾之教无不
行也亦不必修其本以胜之也不修而吾本自在也吾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1449-0914d.png
本在而无不可以胜之也何也吾儒之教圣人之教也
圣人之教修五达道之教也圣人之教而有一日不流
不行不修焉则不足以为圣何也无君臣焉则强凌弱
众暴寡而天下乱矣无父子夫妇焉则生人之道灭而
乾坤或几乎息矣有父子夫妇自不能无兄弟而朋友
则亦彼之所不能无也是吾儒之道固万古流行于天
地何必取彼二氏者塞而止之而后流且行哉或谓圣
人之教后世未必能如二帝三王之修之也本之不足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1449-0915a.png
则从彼者众乌在其能必胜也曰本固未尝不修也后
世之修之虽实心实政亦与时为盛衰然未有舍五伦
之说而可以治天下者也是吾之本无日而不修也本
无日而不修则儒者之教无人而不遵而胜不胜不足
道矣子疑二氏之众而守儒教者之少耶儒不必冠章
甫而衣逢掖也凡南面而临天下者君也即儒者也承
流宣化于下者公卿大夫士也即儒者也趋走而在官
者府史胥徒也即儒者也耕且敛者农也即儒者也懋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1449-0915b.png
迁有无执艺事以食其力者商也工也即儒者也何也
彼皆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道者即皆圣人之
教也彼遗弃五达道而为道与释者特养神养气之一
术盖千万人而一二人者也千万人而一二亦焉能为
有无而又何胜不胜之足言乎吾故曰天下无伦外之
道即无道外之人天下无道外之人即无人外之教也
 
皇清文颖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