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1449-08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清文颖卷二十七
 议
  历代乐章配音乐议(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十三日/翰林院掌院问查历代乐章)
   (之配音乐者/胪列成议)        毛奇龄
本月十三日承令查历代乐章配音乐者详覈旧文(谓/乐)
(章之见/乐录者)断以已议某谫陋不能指析就里且私宅并无
藏书难藉考覈但据臆见所及胪次成说以报明问窃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1449-0825b.png
谓历代乐章无不可配音乐者其乐章分部全昉乎诗
而其所配之法则舜典详言之若其历代因革是非得
失则历代史书乐志自能备载他书冗杂皆非所据也
大抵乐章分门祗有风雅颂三部而以重轻为先后则
其一曰颂其二曰雅其三曰风如乐部有郊社明堂太
庙小庙诸室及雩祀先农先蚕朝日夕月太岁百神诸
祀其乐歌宜准乎颂盖思文为郊祀配稷之乐我将为
明堂配文之乐清庙维天为太庙乐载芟良耜为社乐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1449-0825c.png
高山载见昊天执竞为分祀诸室之乐閟宫为小庙乐
清庙维清为歌词桓勺般赉为舞曲门部秩然西汉至
武帝始定郊祀庙祀乐歌如祠太乙于甘泉为祭天祭
后土于汾阴为祭地而其乐章则司马相如辈所为乃
其词全不颂天地祖宗功德祗以斋房赤雁诸瑞应诗
实之惟庙乐名安世乐词有体要然其名安世乐即房
中之乐在诗为风在汉后乐府为三调相和歌词诸乐
专以此祠庙己为不伦而后汉明帝即又改名郊庙之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1449-0825d.png
乐为大予乐夫大予之名则何所据且反以雅颂乐名
为辟雍飨射之用则风颂倒置门部紊矣魏初令王粲
作乐章原属未备嗣后则得杜夔所传古乐四篇一鹿
鸣二驺虞三伐檀四文王遂仿鹿鸣作于赫篇以祀武
帝仿驺虞作巍巍篇以祀文帝仿文王作洋洋篇以祀
明帝则全以雅声作庙祀乐矣宋郑樵曰清庙祀文王
执竞祀武王皆是颂声今魏家三庙全用风雅可乎其
曰风者以驺虞伐檀虽雅声实风诗也晋初权用魏乐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1449-0826a.png
比之周室之称殷礼止更定乐章而宫悬如故第其乐
章则较汉魏为整备有夕牲迎送神飨神降神诸歌而
六朝因之宋加登歌及颂太祖配位之乐并五方帝乐
齐又改为肃咸引牲嘉荐昭夏嘉胙昭远休成及诸祖
宣烈配飨凡荐豆呈毛升坛还殿诸歌又较整备但周
颂升歌祗歌清庙彻祗歌雍祗歌二诗汉初此意犹存
故迎神曰嘉至皇帝入曰永至皆有声无诗此后歌愈
繁乐愈杂其去古愈远若梁代乐章则武帝自为之将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1449-0826b.png
南北郊明堂及太庙三朝乐歌尽改名雅如皇雅諴雅
类则颂声尽亡且即以雅诗为天地太庙君臣人鬼通
用则失之尤失矣北齐北周大禘圜丘五郊诸祀皆用
周礼九夏之说多以夏名隋亦因之不知诸夏本雅诗
用之朝会宴飨国语所称金奏肆夏天子所以飨元侯
也且其诗已亡全不是颂后儒误以思文执竞时迈三
诗妄实之耳至唐则槩改曰和有豫和顺和诸十二名
宋则概改曰安有高安静安诸十二名而欧阳修修唐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1449-0826c.png
书乐志误以宋时十二安次第与唐相准亦以豫和为
祀天顺和为祀地永和为享庙肃和为登歌以次分用
而唐时所传乐章自中宗以后凡昊天五郊二丘太庙
社稷先农先蚕祈谷雩祀朝日夕月蜡百神昭德皇后
庙隐太子庙九宫贵神诸乐歌皆杂列豫和肃和雍和
舒和诸诗每祀皆有其名但不全用耳且尚有福和升
和歆和延和同和宁和诸名在十二和之外与乐志不
合而宋十二安以祭天为高安祭地为静安祭庙为理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1449-0826d.png
安天地宗庙登歌为嘉安云云而景祐中又改定其名
增诚安仪安等十四名后又增淑安柔安诸名为皇后
礼仪而英宗光宗诸朝又代有牴牾如正安曲为太子
王公出入而有时用之为郊坛亚献乾安曲为帝升降
而有时用之为寿王上寿至建炎初则盥洗升坛进舞
望燎皆奏正安八壝升降还位盥洗皆奏乾安全无定
准明则参酌乎和安之间郊庙用和朝飨用安多不过
九曲皆太祖亲制之虽成祖世宗亦多更定然皆用诗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1449-0827a.png
词与朝飨杂用金元曲子稍别至今太常亦尚有沿袭
其文者此则颂诗一部为历代郊庙乐章之所𨽻彰彰
如也至于元旦大会冬至初岁小会飨射宾客及上尊
上寿食举与黄门鼓吹军中短箫铙歌诸乐章则𨽻之
雅如鹿鸣燕享瞻洛朝会四牡遣使天保上尊出车奏
凯车攻大阅斯干作室湛露元旦大会彤弓重臣专征
其门部本自备具故魏初食举奏杜夔所传鹿鸣四篇
大和中左延年祗传一篇以为元会之奏所谓东厢雅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1449-0827b.png
乐而晋后各造乐章名为四厢乐歌梁更为三朝雅乐
歌则皆名雅惟唐初朝会元日冬至庆贺皆奏破阵乐
庆善乐悉有歌词而其歌者则每杂先代清商巴渝入
破排遍水鼓子婆罗门诸曲高宗时有清乐有燕乐开
元后有散乐于是分雅俗二部皆非古音至宋则列朝
朝会及御楼回仗上尊册宝诸乐章皆短歌唯六变一
曲稍曼然犹五字长古诗也逮元明而全用曲子凡朝
会万寿侑食诸乐虽亦有圣安治安等曲然别有曲名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1449-0827c.png
如水龙吟新水令沽美酒千秋岁类其词最俚初尚有
本曲音节至后则音节亦失较之唐之俗部犹下之矣
若横吹铙歌则本属二乐而合用之虽旧云有箫笳者
为鼓吹为朝会燕飨乘舆卤簿之用有鼓角者为铙歌
为祠兵振旅饮至凯旋之用然其说未确汉作铙歌一
十八曲魏后则各取其调以诵美功德列代皆然使用
之卤簿与军中马上则铙吹有之从未有歌其词者是
虽有诵美而亦安所见故明王景拟朝会乐章亦仿铙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1449-0827d.png
歌为嘉禾进黄河清诸词是铙歌亦朝会燕飨之乐宜
与四厢乐歌三朝雅乐同列观唐乐亦有清商巴渝诸
乐皆有歌有吹可验也若横吹则军中卤簿本皆通用
然与朝会燕飨反无涉汉和帝时有陇头黄鹄诸诗梁
有企渝琅琊王钜鹿公主慕容捉搦诸词多用北调故
唐时军中乐承北魏北歌名真人歌皆马上之声取其
雄悍其乐章名有曰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
主白净王太子企渝类多本六朝而词不甚传若宋时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1449-0828a.png
则合黄门军中而全以诗馀调为之有导引六州十二
时三名凡车驾出入朝飨册宝及命将出师皆用之元
明则全用曲子亦谓之铙吹曲然皆𨽻雅部至于风部
则即周之所谓缦乐散乐者汉魏后有相和歌词吟叹
曲四弦曲平调清调瑟调楚调大曲清商曲词江南乐
上云乐诸乐章而唐名清乐有法曲道曲商调天宝乐
曲新曲如凉州伊州甘州类皆用五七绝句而宋时清
乐则概以诗馀杂体为乐章所称大晟乐府是己明则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1449-0828b.png
教坊承应如鼓子词杂剧爨弄凡宫中所奏皆是特前
代清乐亦多奏殿庭后魏孝文取清商乐为燕飨之用
而隋文亦更造乐器审定律吕名清商署唐时如勤政
花萼诸游幸李龟年以新声杂进而宋时赏花钓鱼亦
每以新词被乐皆可见也此则乐章之大凡也至若乐
章配音乐则舜典详言之如曰诗言志歌永言者则但
作诗而吟咏之以成歌是也曰声依永则遂以歌而被
之五声或为宫或为商皆得以声依之而于是曰律和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1449-0828c.png
声则合十二律以和其声或合黄钟之宫或合夷则之
商而于是曰八音克谐夫然后以金石丝竹八部乐器
倚而成曲则以乐章配音乐者一在审声一在定律一
在制器所谓审声者何也凡有字必有声如宫声宫字
吟在喉间便为宫音此字审声也至通句吟之倘徵羽
字多则宫字之转须入轻清以从徵羽此为句之审声
而合观其词或为宫用或为商用倘为商用则又将酌
之重轻清浊之间而使宫不函胡羽不狄杀而归于商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1449-0828d.png
调则又为曲之审声此即乐记所谓声相应故生变变
成方谓之音者盖调虽一定而曲有转圜所谓以有定
之调押不定之音是也(定调之法详/竟山乐录)乃宋儒谓协律祗
以首尾定调如关雎关字是无射调字则结尾亦用无
射调声收之葛覃葛字是黄钟调字则结尾亦用黄钟
调声收之七月流火七字是清声调字则结尾亦用清
声调声收之信然则起调用字收调用声既已不伦且
起调之字亦多有不得通处如庾信创周乐章为五声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1449-0829a.png
调曲其宫调曲以气离清浊割一句起则气字非宫音
而魏徵虞世南为唐造五郊乐章首章名黄帝宫音其
肃和章首句曰眇眇方舆则眇字亦非宫音全然不合
况唐诗中如甘州羽调伊州商调叹疆场宫调之类其
首字皆不如所言盖起调与收调皆当审声如甘州羽
调则起调之声当以羽始而结尾亦以羽声收之但论
首调不论首字庶为得之且协调有不止首字者如乐
苑有思归乐本商调曲也而次首犯角如意娘本角调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1449-0829b.png
曲也而误入商调若祗论首字则安有全首误犯之事
乎且诗之配乐不同有先词而后声者如唐李贺作申
胡子觱篥歌贺但作诗初不自知入何调使朔客吹之
谓合善平弄刘禹锡造竹枝词亦祇作诗按其音中黄
钟之羽是也有先声而后词者如魏杜夔播鹿鸣驺虞
四诗先有调法遂作于赫巍巍四诗以代之汉铙歌朱
鹭上陵一十八曲原有乐录然后魏更以楚之平战荥
阳等晋更以灵之祥宣受命等是也有调同而歌异者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1449-0829c.png
如吴声西曲同是清商调词而吴声为吴音其歌缓而
清西曲为楚音其歌狄而急是也有歌同而调异者如
宋鼓吹曲同用导引六州十二时三曲名而大飨所合
为黄钟宫山陵所合为正三调神驾还宫所合为大石
调是也有歌调同而词曲不同者如横吹梅花落有五
字有杂言而江总为七古散乐清调平调有单章有复
解而李白清平调为七绝是也有曲调词俱同而乐部
不同者如七月一章时为豳风时为豳雅明君词一首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1449-0829d.png
时为閒弦昭君时为上舞昭君是也有一句而数歌一
章而数歌者如清庙一唱三叹则一句而歌四句唐诗
入破三叠则一章而歌三章是也有曲调之中有倚歌
曲调之外有送声和声者如孟珠青阳度为倚曲采莲
每句送举棹与年少二字欢闻歌每章送以欢闻否三
字襄阳蹋铜鞮和云襄阳夜来乐神功七德舞和云秦
王破阵乐是也有无词之乐而不歌有有字之乐而仍
不歌者如宋儒谓笙诗无词六朝东西厢作乐皆有先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1449-0830a.png
后杂弄而无乐歌宋导引曲给之卤簿则不歌明铙角
引声俱有曲词然未尝歌是也其配乐变化不可一例
而要之以文成曲以曲成调以调成乐全在五声五声
不备不能协律故自周迄今调有时阙而声终不阙如
周礼祭祀祗用宫角徵羽四调而无商调然商声自在
也隋唐以后定二十四调但有宫商角羽四调而无徵
调然徵声如故也其无商调则以周王木德恶商金之
尅其无徵调则以徵属夏火忌阳火之泄而要其声则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1449-0830b.png
歌曲所及无时不周故司马君实谓近代无徵音并无
角音而朱子非之谓无徵角调非无徵角音也若谓隋
时无宫声以其无君明末无角声以其无民则皆属附
会不稽之谈虽见之史书而倍徵其妄天下有五声阙
一而可以成调者乎且亦何能阙其一也若夫审声在
定律旧以十二管定五声之转五声配干十二律配支
既有定位复为旋宫国语所谓立均出度者而郊祀庙
祀大飨朝会则各以其宜施之如天神用圜钟地祗用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1449-0830c.png
函钟类汉时李延年略论律吕为八音之调而张华荀
勖辈多所论列然当时所传四厢乐歌祗用黄钟太簇
姑洗蕤宾四律而不及其他至隋唐宋元则用箫管定
律去其不能协调者于六十调中减为四十八调又减
为二十四调而二十四调之中又并其高宫与中管者
而减为七调此即国语七宫之说而今时用之然则今
时之去古乐未尝远也自儒者不察妄论律吕必谓古
时宫调与今不同不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唐虞金石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1449-0830d.png
原不可考于今日况定律在声既得其声则金石虽变
其声则一如必拘于古而妄议今乐之失则唐时分雅
乐俗乐番乐三部初未尝不贵雅而贱俗及其后番乐
最难习俗乐次之雅乐最易遂以番部伎为坐伎俗部
伎为立伎乐工肄业者坐伎不通然后发为立伎立伎
不精则使习雅乐此岂贱古乐而贵挽近哉诚以雅音
失传虽有弦鼗行缀肄习其间徒应故事而不必有所
用心故也故定律之法自司马班固京房以后历代儒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1449-0831a.png
臣皆有论说而皆不可行如律管长短班马不同上生
下生诸家各异杜夔紫玉不能铸钟荀勖张华终昧管
籥隋万宝常善讲尺度而律法不著宋范镇房庶单辨
黍粒而施用全乖至魏汉津竟欲量徽宗中指以定黄
钟则可笑孰甚昔人云智者造律明者听律愚者算律
自宋元至今儒者论乐动辄算数全不晓以律作度量
而反欲以度量作律辨秬黍考管籥准尺寸定丝毫著
书盈尺而皆无一可裨实用故骤翻其书而算数满篇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1449-0831b.png
毫糸秒忽触目皆是者其书必不通夫黄钟与宫声圜
取皆应虽有定音亦属大槩原未有胶固泥执强立一
声以为此黄钟者夫乐以人声为主假如歌者矢声既
从喉出契音收韵亦复重缓不可谓非黄钟之宫而被
之钟石与一定黄钟稍有参间则将硬守一定任其参
间乎抑将圜转取应变调而从其声乎此甚明之理也
况同截一管长径厚薄皆己齐一而声多不齐同治一
钟铜齐觔两皆相准一而声必不一妄云黄钟之弦其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1449-0831c.png
丝八十一黄钟之钟其铜十二觔究之蚕茧惨湿硝炭
强弱势必不等况繇此而太簇之弦太簇之钟以递相
准求其次第圜转一如其算此必不得之数而欲以此
定律此竖儒之所以见笑于神瞽也盖定律有三一用
金石一用弦索一用箫管杜夔以金石定律京房以弦
索定律荀勖以箫管定律而予谓金石必不可定律者
夫乐之有五声七均十二律也非谓一曲可用一声一
调可用一律也一曲之中而五声相逐七均相转十二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1449-0831d.png
律相周始可成调若用金石则金止一声石止一声百
叩不能变亦何以知此为黄钟此为太簇此为姑洗蕤
宾哉故六朝得周景王无射钟乐官以无射笛吹之不
相中反中夷则又西厢钟有古夷则钟以夷则笛吹之
不中反中南吕是二钟与笛皆下二调求其故而不得
谓是宋泰始中使张永凿去铜多故其调啴下夫凿去
铜多则其声当益轻清乃犹下二调则不知未凿铜时
其调之相去何许而反云去铜而啴下以文其不合之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1449-0832a.png
故此大谬也故杜夔铸钟在晋巳不能用而宋时李照
杨杰专攻钟律乃先儒谓李照为景祐造钟太常歌工
病其太浊歌不成声私赂冶官暗减其铜齐使声稍清
然后略叶歌音而照卒不知杨杰为元丰造钟欲废王
朴旧钟乐工不平一夕私易其钟去而杰亦不知然则
金石之不足凭如此故胡瑗阮逸改造钟磬处士徐复
笑曰圣人寓器以声不先求其声而更其器其可用乎
乃说者谓以弦定律当胜于金京房造七均琴彷国语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1449-0832b.png
立均出度之说其琴用十三弦第一弦乃全律之黄钟
也以后十二弦则由黄钟起至应钟每律为一弦欲取
其声则分刌其弦而柱以榰之如瑟然当时即以此为
定律之法且五声七音皆见于弦从来论律不及七音
故隋时制乐即牛弘何妥苏夔辈自称淹博尚惊疑其
说与郑译争辨即郑译初间亦不晓七音且考之乐府
钟石律吕皆无变宫变徵名色故七声之内三声乖应
及得龟兹人苏祇婆弹胡琵琶者其人从突厥皇后来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1449-0832c.png
入中国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问之曰西域习
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较之七声冥若合符于是以七
音之说而更立七均均立一调遂为七调合之十二律
每律有七遂为八十四调其调至今用之则是诸调之
作皆从弦始可知也特五弦之琴必加二弦始成二变
既不能使七音一气环转且丝有强弱时有寒煖气有
燥湿一弦之张早晚各异正声变声随时取准即欲取
准亦必藉管笛之吹以定之故京氏七均琴本准黄钟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1449-0832d.png
而范晔云弦有缓急并有清浊欲定黄钟非管莫准则
是定黄钟者仍藉乎管又何如直用管而不用弦之为
愈也盖定律之始在管黄帝使伶伦伐竹断竹两节之
间以为黄钟之宫而虞舜作韶以箫定律谓之箫韶故
八音之器各有变制而管独不变今之管即古之管也
其小变者曰笛即古之篪也其兼乎竹者曰笙即古之
笙也朱晦庵谓管律以中声为定但讲周尺与羊头山
黍虽应准则然不得中声终不是也大抵声太高则噍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1449-0833a.png
杀太低则盎缓以此求中庶几得之而蔡元定谓欲求
声气之中莫若多截竹筒以拟黄钟之管更迭以吹则
中声可得此为直截之法故黄钟九寸原属后儒臆说
不必即与古先王乐律相合必不得巳而用其法则截
十二管而以黄钟之管定十二律之中声旋即以每管
之体中定每管之中声中声既得则取十二管通之其
黄钟管以中声为宫者即以中声上一字为大吕之宫
与大吕管之中声相合则即黄钟一管中巳具有七管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1449-0833b.png
之宫圜转相应而其他五管则从此加进不必全用大
抵人声有限其至高至下至清至浊无有加于七管之
外者盖乐止七宫宫止七调调止七管如国语伶州鸠
对乐但称七宫而隋后八十四调止用七调此自然之
数非有所矫揉而后然也至于制器则统以八音虞书
戛击鸣球篇巳略尽之如云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者球为石琴瑟为丝此堂上二部器也下管鼗鼓合止
柷敔笙镛以间者管为竹鼗鼓为革柷为木敔为土笙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1449-0833c.png
为匏镛为金此堂下六部器也如是而位置亦见矣汉
后屡为增益八部秩然如方响水盏不越金石筝筑笳
篥仍是丝竹簧土嘂无非匏土鸡娄板拍依然革木
况后人所制反有绝胜前人者虽宫悬与登歌鼓吹诸
器皆有象数位置凡簴案多寡东西次第历代争论纷
纭不决然亦但约略大槩不必穿凿如郊祀庙祀则皆
有古制可考不甚相远惟杂乐则各自增减如晋后四
厢金石用之大乐而清商三调则杂弄几行乐器几种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1449-0833d.png
歌弦几部送弦几部皆历历可记即明代承应撺掇亦
明载笛几板几戏竹几韸子几杖鼓几且宫悬几面钟
磬几簴或左或右皆有一定然亦稍作按验略为部署
而其事毕矣是何也则以所重不在此也宋乐志云论
乐者不论声而论器今太常雅乐器具在也试入观之
其钟磬埙篪之形羽籥干戚之制何尝不古而听者不
知为何声作者不知为何乐宁不知今世所传之器之
适用而昧者必谓古为雅而今为俗雅者当尊而俗者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1449-0834a.png
当摈则试思大辂起于椎轮龙艘生于落叶其变使然
也古者以俎豆食后世易之以杯盂古者簟席为安后
世更之以榻桉虽使圣人复生不能舍杯盂榻桉而复
俎豆簟席之旧也且孔子曰放郑声亦唯其声可放故
放之若论其器则郑器犹周器也亦安有舍周制而别
为溱洧之钟簴也哉故以今器而奏古声即为古乐以
古器而奏今声即为今乐师延播鼗鼓未是那诗泰始
拊泗滨原非大夏苟欲用管则但多取今管而审其声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1449-0834b.png
之协律吕者即欲用钟亦第多铸今钟而择其声之协
管笛者而由是而推之丝匏土革随器审音亦随音相
器而乐庶几矣所云以乐章配音乐者亦大槩尽此矣
至若乐章有舞曲则舞时所歌也其在舞前与舞后者
谓之阶步其在当舞时者谓之舞歌故汉有武德舞歌
词六朝配庙皆有乐舞歌词北齐有武德昭烈文德宣
政文正光大诸舞周有山云舞皆有诗唐奏武文二舞
有七德九功上元而宋明二舞有元德升闻天下大定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1449-0834c.png
表正万邦车书会同诸舞皆有诗然皆仿武乐六成为
之特舞曲则郊庙大飨三朝可并用与乐词不同其他
杂舞若铎舞鞸舞皆所执器如籥翟之类而皆有诗如
巾舞以衣拂舞以袖旋舞以旋杯槃舞以杯槃戴竿举
榻舞以戴竿举榻今乐府有鞸舞歌词巾舞歌词杯槃
舞歌词及莲花旋舞歌戴竿舞歌诸诗皆可验也但其
所舞亦皆有定数虽庭陈百戏然亦非漫列者今天下
大定功成乐作考订钟律正在此时第太常旧部未经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1449-0834d.png
谙习凡一切篇什增损簴植沿革宜因宜改不敢妄论
祗就明问所及乐章之配音乐者而窃议如右谨议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1449-0835a.png
  三老五更议         张廷玉
(臣/)伏思三老五更之名始见于礼经盖古养老尊贤之
礼也考养老之礼如王制内则所云则虞夏殷周皆然
又云五帝宪三王有乞言则伏羲神农黄帝以来巳然
是其典为最古至所云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
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是其礼为最隆我
皇上至道在躬式稽前典以三老五更之礼下询甚盛
心也顾礼待人行事因时起(臣/)妄参臆议以为未可举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1449-0835b.png
行者约有数端盖
皇上至德渊怀圣不自圣何难屈礼臣下但
天子有所施必令臣下有可受如所云袒而割牲者其
始亲袒衣割牲以为俎食也执酱而馈者其继执酱以
馈熟也执爵而酳冕而总干者既食毕又亲执酒以酳
口且又端冕舞位而以乐舞侑食也礼如是不已重乎
古有斯礼而今未行似非
皇上殷殷复古之意如特行此礼度臣下谁敢受者此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1449-0835c.png
其难行一也汉宋均曰三老乃老人知天地人之事五
更乃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各以一人为之所谓知
天地人之事者盖上通天文下彻地理中察人伦三者
明一亦已难矣况兼之乎所谓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如
伏羲以木德王故风姓代之者火也炎帝以火德王故
曰炎帝以火纪官代之者土也黄帝以土德王故曰黄
帝之类此非洞达天人之际孰能知其所以然者惟其
有如是之德是以天子隆以宾师之礼三公九卿皆在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1449-0835d.png
执事之列今此礼果行必求其人以当之窃思致事诸
臣及现在居职者谁克任之恐
皇上即下明诏而其人必悚惕惭惶而不敢应此事之
难行二也考汉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魏以王祥
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周武帝以于谨为三老其时五
更无人第未审诸公如前所述之三老五更果克副其
名而无愧乎圜桥观听汉明帝时极盛然先儒胡寅讥
桓荣仅能授经章句不知仲尼修身治天下之微旨故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1449-0836a.png
所以辅翼其君者德业不过如是观先儒之论是桓荣
犹不免讥评下此者何足以当钜典三也三老五更之
名虽见于乐记祭义文王世子诸篇不言何代如以为
虞夏殷周皆然则二帝三王大经大法载于尚书二典
三谟不见有老更之名如以为惟周有之则保息养老
见于司徒献鸠以养国老见于罗氏以财养死政之老
见于司门三百六十如是之详且悉何亦不载有老更
之名(臣/)愚以为养老之礼古时典制可稽至所谓三老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1449-0836b.png
五更者疑属汉儒附会此其事未可尽信四也是以唐
宋至今己千馀岁此礼未曾举行即本朝
世祖
圣祖
世宗皇帝重道尊
师明经造士事事度越前古而于老更之礼亦未之及
盖以典至古而礼尤隆名实难副倘有几微未称不惬
观听则必滋论议之端岂不亵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1449-0836c.png
至尊而羞大典乎此事似应停止举行不必
敕下廷议(臣/)谨陈管见伏惟
圣鉴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1449-0836d.png
 
 
 
 
 
 
 
皇清文颖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