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449-06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清文颖卷十四
 序
  工部事宜册序     果毅亲王允礼
粤稽成周六官之职惟司空之篇逸论者以谓事典乃
五官之根柢也以之体国则郊庙坛壝宫庭环卫朝市
官府学校城郭衢巷仓廪厩库之列乃政教所由施行
人心所由维系也以之经野则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449-0630b.png
隰井牧疆潦之辨沟涂关津桥梁防堰之设乃百物所
由蕃滋万货所由通阜也以制数度则宫室车旗服器
高下广轮多少文质之别乃民志所由定礼让所由兴
也以考度程则六府之盈虚出入八材之质伪苦良制
作之得失精粗工性之勤惰巧拙乃物用所由利坚泉
布所由撙节也孟子曰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司空之籍尤汰侈贪冒者所不便故去之尤力而后世
无传焉我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449-0631a.png
皇上嗣登宸极振饬邦经釐清百度内自
郊庙神壝宫庭学校官府次舍仓廪厩库城郭门关桥
梁沟衢栅枑或稽古以创建或修旧而更新外则相天
地之宜以通山泽之气近自畿辅远而吴越秦陇凡在
四海九州之内所宜疏川峻防以除民害潴水营田以
为民利者不惜帑金钜万应时兴作又以其间整军经
武修储戎器凡车甲旌旗五兵火具无不功致
轸念边戍衣裘鞍韅皆岁颁于内府慕古之士咸谓成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449-0631b.png
周典法复见于今而司空之职尤备于斯时也(臣/)乃以
菲材荷兹重任受
命之日忻悚合并寝食不遑数月而后具识其大纲期
年而后遍详其细目凡城堤河隍之深广堂室之崇修
可以丈尺赋物材量功程计夫役定为经常而永永不
变者皆奏请
廷议
敕下所司其兴筑之各以其时物价之各因其地讫工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449-0631c.png
之久近奏销之淹速有司胥吏不得巧法以侵渔者亦
如之至于岁事之常赤必与二三僚属董其懈惰察其
饰诈核其质良简其差忒酌定规条俾有式可守事无
细大要期便民而吏不能欺循法而财无可冒恭承
圣训朝夕孜孜数年中幸无大缺失又恐令久则易弛
吏更则难谙乃奏请刋刻以示诸司庶几贤者得尽心
于法之中而不肖者亦不敢妄意于法之外此余所以
汇定是编之意也虽然立法以禁私乃所以驭史胥与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449-0631d.png
不才之小吏耳官之师旅朝有著位当常怀体国恤民
之心竭诚殚虑议事以制得法外之意然后能尽在物
之理而不过焉
圣天子登贤进良十数年以来起诸司旬岁而服大僚
者踵相接也生逢盛世不能祗承
德意以致忠勤显勋绩而乃诡法以行其私此心尚可
自问乎愿诸司争自濯磨而毋堕乃力也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449-0632a.png
  孝经易知序         汤 斌
孝经注释笺注凡数百家近惟新安吕忠节公所著本
义大全最称详备吾友登封耿逸庵先生家居讲学复
著易知一卷其言简而尽明显而精切与忠节所著互
相发明诚后学入德之津梁也余镇抚吴中见其士风
文藻盛而实行衰思有以挽之乃聘耆儒于明伦堂聚
生徒讲孝经小学适张君牖如旧为登封令与逸庵讲
学嵩阳携有易知抄本乃锓板属余颁示诸生俾朝夕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449-0632b.png
肄业焉余乃为之言曰古昔盛时人重伦常家敦仁让
故风俗朴茂治道还淳太和之气洋溢宇宙挽近之世
教化不明本实不敦殚精竭思皆枝叶浮华虽名誉动
人而本心已失象山有言亲师取友为学力行皆从好
事中来故虚而不实此言切中学者病根而吴中为甚
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朱子少年读
孝经题其上曰不如此便不成人孟子曰人之所以异
于禽兽者几希吾人奉父母之遗体当思父母生我之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449-0632c.png
身无一体之不具生我之心无一理之不全何以保守
成其为人不至放失沦于禽兽此不可不深长思也自
学路久迷陷溺日深重以侈靡之习淫佚之说功利之
谋所知所行皆人欲而非天理夜气之良偶一醒悟真
堪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者奚暇雕绘浮藻驰求声誉
乎天下万善同出一源人能孝则事君必忠事长必顺
交友必信居官必廉临民必宽故事君不忠非孝也事
长不顺非孝也交友不信非孝也居官不廉非孝也临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449-0632d.png
民不宽非孝也进而言之暗室屋漏一念自欺非孝也
应事接物一念怠斁一念刻薄非孝也事亲能养矣而
未能养志知从令之非孝矣而未能谕亲于道养生送
死尽礼矣而未能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其孝犹为未尽
也故事亲事天一道也尽伦尽性一理也孝之道大矣
哉诚能尽孝之道则精义入神参赞化育不外是矣一
人尽孝则一家化之一家尽孝则一国化之推之天下
皆孝子四海皆仁人则民气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449-0633a.png
尚何忧治道不唐虞风俗不三代欤余因牖如之请为
书简端读者略加省察以无负逸庵注解之意与牖如
镂版之心其于立身为人之道未必无小补云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449-0633c.png
  顺天乡试录后序       熊赐履
岁在庚子京畿复例应宾兴礼(臣/)
新令通列诸臣名以
上维时群工济济咸鹄立于朝门肃心静听罔知所属
前此未有也朔八日辛卯
上命(臣/)赐履贰同官(臣/)朝生往典厥事伏念(臣/)三楚鄙
儒学识浅黯丁酉荐于乡戊戌举于春官器窳才劣文
质无所底谬蒙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449-0633d.png
皇上亲简俾读书中秘己亥孟冬南原
御试计未二期而(臣/)又荷
特简授今官早夜图维方惧报称无地兹复膺
命抡才蚊负维艰(臣/)心益惕且京师首善之地四方之
所观瞻又天下士之集
辇毂下者皆乡之隽也岂(臣/)谫陋所能胜任而愉快乎
(臣/)心用是益惕顾(臣/)犹贰也谓可因人以塞责然(臣/)
惟去蔬屩甫三载耳倏承乏相天下士即殚思尽瘁尚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449-0634a.png
虑亡以仰答
高厚敢曰贰也而任让居半以自诿乎拜
命之日先试期仅半晌遂戒道入闱严锁重扄焚香矢
誓阄经公阅一如
新定典则靡弗恪恭肃慎以共襄
辟门大典既录成(臣/)例得飏言末简(臣/)窃惟从古帝王
慎简贤良廓清雅化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我
皇上励精图治加意作人丁酉之岁赫然大创顿袪夙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449-0634b.png
弊以澄清文治登进真才科指法制廓然一新在朝在
野靡敢不浣衷涤志兢业祗承且今秋初减额之半减
则其数简而其法益严严其法所以慎其选约其制所
以谨其防限其额益所以重其考覈之权而端其始进
之路
皇上之釐定新规慎重简拔者意何如其至而诸臣之
洗涤乃心与诸士之洗涤乃心以应
盛典者尚有不砥砺濯磨以副我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449-0634c.png
皇上侧席旁求之至意者哉故(臣/)之不克胜者任也而
(臣/)之克自矢者心也(臣/)自矢其心以冀诸(臣/)之共矢其
心即以共矢其心者相诸士之文而因以相诸士之心
文醇正者厥心贞文典茂者厥心厚文严峻者厥心廉
文显白者厥心和易文闳肆者厥心洞达而光明观其
文而其人可知其人之心亦可知矣当夫同堂较阅壹
志虚公辨色濡毫竭精覃力时凛凛于
宠灵之在前而简书之在后笔光烛影之馀恍若与多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449-0634d.png
士相遇于精诚往复之际是(臣/)与诸(臣/)之相士者以文
(臣/)与诸(臣/)之所以相士者以心诸士之与(臣/)与诸(臣/)
遇者于其文遇之而诸士之所以与(臣/)与诸(臣/)遇者亦
即此治文之心而遇之也虽然(臣/)既以文相诸士心矣
宁遂以文信诸士心乎在易之渐曰进以正可以正邦
也今日者可谓进以正矣然惕于法宁若惕于衷慎厥
初曷若慎厥卒诸士曷亦念今兹之先资拜献与
上之郑重简遴者如是其难且慎而即此一日之遇合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449-0635a.png
终身守之弗变险易不以易其操崇卑不以踰其守持
躬廉毅砥志敬公将笃棐之忱饬悃幅之行澡衷浴德
永矢弗谖以不负吾心者不负吾
君是文与心符诸士治文之心与(臣/)与诸(臣/)相士之心
皆可大著于天下矣苟或璠玙其表珷玞其里鞶组其
外败絮其中质窳猊泽背公营私俶载循轨中道改辙
以至显晦易节措注乖方是心与文违而治行之心又
与治文之心违矣诸士何以对(臣臣/)与诸(臣/)何以对我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449-0635b.png
皇上哉(臣/)故不能不深祝诸士以今日治文之心为异
日治行之心慎厥初终以上报
一人吁俊之至意也若(臣/)与诸(臣/)惟是殚竭愚忱以对
飏我
后耳他何计焉(臣/)三载以前视诸士无以异幸侧
侍从之班立交戟之下遽承
简命夙夜冰兢深恐陨越以贻
盛典羞敢不以区区至愿敬告尔多士哉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449-0635c.png
  会试录后序         熊赐履
岁癸丑复当大比天下士
上命(臣/)赐履偕侍郎(臣/)文然贰阁(臣/)立德礼(臣/)鼎孳典
厥事伏念(臣/)荆楚竖儒媕谫无似年来滥竽
禁近罔效涓埃兹复膺
命抡才蚊负维艰益滋汗仄既拜
命弗获辞遂从诸(臣/)后勉矢公慎用竣厥役录成(臣/)
得飏言末简(臣/)更复何言惟进多士申醮之而己窃惟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449-0635d.png
国家登造贤良与士子策名委贽舍科目无由以进顾
不重且钜哉第上之人汲汲焉欲得斯人而用之下之
人挟所怀来以期见用于斯世此其为务岂漫易焉者
而顾皆取决于风檐尺幅之一旦以为执劵之罔弗验
也则岂其然故试士以言洵末也而势固不得不以言
言者心之声也六经四子何莫非是也苟其淑于仁义
泽于典坟精粹积于中声光溢于外挥毫伸楮皆有以
发挥圣贤微奥之所在而无或谬于上下古今不易之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449-0636a.png
矩斯其言为有德之符载道之器也而奚得以区区词
章帖括之技目之独是世教衰凌士习颓靡大道不著
实学鲜闻父生师教初未尝悬一的以就其归举先王
之泽圣人之旨不啻蔓草视之而曾不知一为之注意
平居椎牖伏案殚力敝精祗求工于八股之空言以侥
倖一第之获隽而后已而其所谓八股之空言则又其
榛芜舛盭绝不切于理道之说及其一登仕籍不复进
求或投之以任试之以务而课其实则茫焉举莫知其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449-0636b.png
所以而平日之所殚力敝精以求工者盖无一之可适
于用而亦遂略不计念于上之举而庸之者之何为唯
取夙昔所为侥倖希售之一念而扩充之以迄于慆淫
邪僻之无不至而亦未尝不傲然自命为科名甲第之
人此人材之所以日衰风俗之所以寖替而治效之卒
莫古若也乃议者遂致咎于制义之寡用扄闱三校之
未为善而思以变之也亦岂得为通论哉宋元迄明真
儒辈出巍科显迹麟炳汗青谓科目不足以得士乎诬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449-0636c.png
矣今多士之言固居然有德之符而载道之器也诚能
因其言以践其行上之明体达用务几于中和位育之
域次亦执德卫道不失为饬躬寡过之伦举而措之约
而操之皆不至悖戾于今兹拜献之言庶几克副
朝廷汲汲焉欲得斯人而用之之意与多士挟所怀来
以期见用于斯世之心则多士之幸而(臣/)亦得少附于
以人事君之义矣不然者如前之所云将制科几成赘
疣经事等之瓦砾曾不如中正九品诸法之犹可得十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449-0636d.png
一于千百也则多士何以自解即(臣/)何以解免于多士
耶然则(臣/)与多士惟交勉焉期无负科名以无负
国家而己矣更复何言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449-0637a.png
  恭进易经参解序       张 英
(臣/)窃闻易之为书贯彻二仪囊括万类微以穷阴阳之
变化显以系人事之吉凶幽以明鬼神之情状探赜索
隐彰往察来读者得其中微言大义之一二可以服之
终身而无尽况取四圣人之所发挥而朝夕涵泳其閒
者乎又尝窃观先儒论易其大者极于扶阳而抑阴夫
天地之有阴阳犹四时之有寒暑日月之有昼夜也以
气化言之万物不能有长而无消人事不能有得而无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449-0637b.png
失运会不能有治而无乱举世不能尽君子而无小人
是以卦之爻三百八十有四阳爻居其半阴爻即居其
半虽圣人安能损益于其间哉然圣人兢兢业业于阳
刚也则扶之进之于阴柔也则抑之退之此固六十四
卦中无在不存斯义而于否泰剥复夬姤诸卦之辞尤
其深切著明者也圣人不能使四时有春夏而无秋冬
而制为室庐衣裘以禦之不能使日月有昼而无夜而
制为灯烛以继之不能使万物有长而无消而制为度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449-0637c.png
数以节宣之不能使人事有得而无失而示以修省戒
惧以补救之不能使运会有治而无乱而立为纪纲法
度以维持之不能使举世尽君子而无小人而立为教
化刑罚以劝惩之易之中数者备矣此则圣人扶阳抑
阴之至意隐见于六十四卦之中所谓参赞化育裁成
天地者岂有他哉故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必读易而后
知圣人之尊且大也(臣/)草泽微材至愚极陋遭逢
圣天子崇儒典学之时叨随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449-0637d.png
讲幄入侍
禁中恭睹我
皇上孜孜图治未明求衣躬理庶政退朝即御便殿讲
诵经史至漏下数刻不辍祁寒盛暑率以为常(臣/)自顾
学植浅薄惟切惶悚侍从之暇伏读周易望洋测海茫
无津涯欲纂辑训诂一书期先通晓章句然后徐求其
精义爰奉朱子本义为标准而诠解训释则惟取于大
全直解诸书芟其繁冗务存简切至于释卦名义则程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449-0638a.png
传最精故节取以载于本卦之首大全诸儒之说发明
经义有裨讲席者并采录之阅两期而成名之曰易经
参讲条分缕析一以先正之言为矩矱绝不敢参臆说
于其间因(臣/)质性愚鲁著此一编藉以自备遗忘荒陋
粗疏深知不免又念在
禁中修辑之书不敢不上尘我
皇上睿览亦以见文明化成在上小臣亦有不敢自弃
之私非云于经旨有所阐明羽翼足以献之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449-0638b.png
当宁也谨序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449-0638c.png
  恭进书经衷论序       张 英
(臣/)窃惟人君之以道治天下至尧舜禹汤文武之盛而
极矣人臣之以道事其君至皋夔伊傅旦奭之盛而极
矣迄今相去数千载当日之言论谋画纲纪设施与夫
忠恳诚爱之心谐弼绸缪之计虽散见于六经旁流于
诸史而弘纲钜节之所统会则莫备于尚书使后之人
犹得于方策之中想像唐虞三代之君臣如见其形容
若聆其謦欬不觉有时代旷远之隔者则由其文至古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449-0638d.png
其意至厚其旨趣至弘远流连往复而可以不穷也(臣/)
自供奉
内廷之初正值我
皇上讨论二典三谟穷究精研无微不彻由是而下逮
商周誓诰之篇靡不再四寻绎凡昔人之所谓苦其奥
博而难通者
皇上必深求义理之归而亦不辞夫章句诵读之劳二
帝三王之言与夫古圣贤之所以告其君者朝夕沦浃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449-0639a.png

圣心至深且渥也故以言乎典学则高宗逊志之勤以
言乎服远则虞廷干羽之格以言乎六府三事则九功
之时叙以言乎官人亮采则九德之日严
皇上以圣学之渊涵发为治功之醇茂岂仅稽古不倦
而已哉(臣/)质愚学陋寡识渺闻窃从
讲筵馀暇退入直庐伏读尚书偶有一知半见录以纪
之积久遂至成帙非敢自持臆说皆取衷于昔人之言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449-0639b.png
谨依篇章次第分为衷论四卷又因在
内廷编辑之书不敢自藏其短冒陈
九重乙夜之览伏念我
皇上于尚书全编心源吻合精义默符每发一议远超
汉宋诸儒之说(臣/)忝侍
左右闻之熟矣如(臣/)谫陋肤言类培塿伏于泰岱之前
爝火耀于日月之下弥自增其悚惕云尔(臣/)谨序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449-0639c.png
 讲筵应
制集序             张 英
(臣/)英谬以疏贱谫薄际昌时遘景会以康熙六年丁未
成缪彤榜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是年冬以先大夫忧
去九年庚戌服阕补原官十一年壬子秋授编修次年
春充礼闱同考官三月
上幸南苑命(臣/)英偕同官(臣/)史鹤龄扈从于行宫进讲
诏献南苑赋嗣后每巡行必侍从或独往或与侍读(臣/)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449-0639d.png
孙在丰偕是时扈跸多在南苑新宫绿槐高柳掩映丹
甍千幕周罗六师环列卫霍金张以及期门羽林之士
翼豹尾而处者云蒸雷殷深严弘丽不可殚述(臣/)以书
生抱简牍其閒晨则委蛇丹陛夕则退处直庐承颜邀
睐恩遇无比时从幸晾鹰台观试马紫骝赤骆蹑云追

天子第其驽骏以赏劝诸王公大臣则献试马歌一日
漏下十馀刻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449-0640a.png
上御行殿秉绛蜡作大书使人问二臣知在直庐观书
命作良马诗以献或风日和美
上率左右虎贲讲武平郊历上兰践甫草出则朱旗舒
徐入则铙吹震发凌晨侵夜必召二臣讲论经史殚究
义理日有程课罔以寒暑间(臣/)自顾虽陋劣无似然每
得以圣贤载籍陈说于君父之前视古人奉属车清尘
诏献甘泉上林赋者窃以为荣此则
圣天子典学之勤俾臣子有稽古之益也是年秋授日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449-0640b.png
讲起居注官其后学士臣熊赐履入典阁事内殿进讲
专命(臣/)及在丰从事鸡未鸣时从长安门步至左翼门
祗候少顷东方渐白楼鸽群起星稀殿角露浥阶墄偕
奏事诸臣方曳组而入至乾清门候诸臣奏事毕内侍
传入弘德殿殿中左右列图书南向设御坐北向设讲
官席皆用黄絁幕中设垆焚香讲官既入则侍从咸退
讲官再拜北向立敷陈经义时有所咨询既退命赐茶
于乾清宫门如是者三年由左春坊谕德优擢侍讲学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449-0640c.png
士先后同在讲筵者则泽州学士(臣/)陈廷敬昆山学士
(臣/)徐元文(臣/)叶方霭接
天颜于内殿蒙顾问于黼席图书翰墨貂绮之赐岁数
至焉是时也海内寇贼未平
天子方宵旰殷忧四方将帅咸禀承
庙略措兵筹饷无虚晷且日御讲筵与(臣/)等讨论古昔
于此窥
圣度之高深睿学之懋敏太平之所以立致也因辑历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449-0640d.png
年所进诗若干首为讲筵应制集而并叙其所遇如此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449-0641a.png
 内廷应
制集序             张 英
康熙十二年癸丑春
天子御讲筵从容与学士言朕欲得文学之臣朝夕置
左右惟经史讲诵是职给内庐以居之不令与外事其
慎择醇谨通达者以闻时举(臣/)名入对
上心识之自是再四咨询对者无异词迄十六年丁巳
冬有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449-0641b.png
内庭供奉之命赐邸舍于瀛台之西辰而入终戌而退
乾清宫之西南隅曰南书房
上旧所御读书处也命处其中饮膳给于大官执事使
中涓笔墨侧理器具之属皆取于御府珍果膳馐之撤

御馔者日数至焉
御乾清门听政后则召至懋勤殿辰巳前讲经书午后
读史咨询对扬辨论之语详于南书房记注自丁巳冬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449-0641c.png
迄壬戌春未尝一日少閒伏念自古人臣閒从殿陛一
见天子数语达于宸听终身以为荣幸如臣者侍从燕
閒趋承经席陪奉密勿前后近十载细旃广厦之间陈
典谟谈易象博综前史上自洪荒下暨挽近握丹铅于
香案听钟漏于华清霁颜温语恒如家人父子谓非遭
逢之极则恩遇之殊轨哉时或著为诗篇以纪述盛事
甫脱稿则陈于
御座之侧吮毫授简成于俄顷者多有之唐郑亚序李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449-0641d.png
文饶制集有曰牙管既轻芝泥将熟尝于席前亲授笔
札公亦分阴可就落简如飞(臣/)固不敢追踪赞皇而殿
陛之閒一时情事则亦古今之所同也二十一年壬戌
春请假归葬先大夫屡降
温纶渥被
恩赐俾得暂休沐于乡里因辑四年以来诗为内庭应
制集二卷其中词句粗疏浅劣当时多不暇点窜今皆
悉仍旧稿存其实也昔欧阳公既老归淮颍之閒辑内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449-0642a.png
外制而序之因念平生仕宦出处且谓瞻玉堂如在天
(臣/)今得奉
恩筑室于龙眠山中与田夫野老称说
圣天子盛德儒臣宠遇抚今思昔感激咏叹更复何能
自己哉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449-0642c.png
御制文集拟后序         陈廷敬
盖闻天行垂象则云汉昭回地德含章则山川经纪此
河洛呈其精蕴苞苻阐其秘奥也圣人参两仪而则二
曜该物序而察民彝演为图畴以教万世则人文化成
之道懋焉是知觉世牖民开物成务必赖亶聪首出躬
文德以表建于上而昭宣于修辞立训英华发于和顺
笃实著为光辉然后三物以惇四术以备户佩诗书之
泽人游儒雅之林而一时之生其际者即山陬海澨靡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449-0642d.png
不涵濡盛化以近天子之光则岂非上圣之宏规太平
之骏烈也哉钦惟
皇上逊志典学励精勤政德业之隆治功之盛赫赫巍
巍不可殚悉自莅祚迄今斋庄祗肃对越

祖孝敬
两宫勤劳天下兴起教化修明制度文经武纬礼序乐
和宽冲以体群下之情惠怀以普黎庶之德销金革而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449-0643a.png
四海永清垂衣裳而八荒在宥至若天时之盈虚地利
之险易邦用之丰约兵师之因革民风之情伪吏治之
贪廉莫不悉归
睿照潜纳
皇衷故凡施为建立见于诏号命令之中出话吐辞之
际所谓二帝三皇之言语行事而典谟训诰之文也若
圣藻天葩形诸篇翰时而咨儆有位元首股肱之歌也
时而讽谕民俗荡平正直之训也时而切指物类户牖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449-0643b.png
杖履之铭也时而流览景光阜财解愠之奏也盖惟
皇上徇齐性成缉熙时敏质本生知而犹好学圣由天
纵而又多能以故蓄诸中而彰诸外者抒写化工浑涵
元气镕裁古今陶铸万汇炳煌焜耀至于此极(臣/)叨尘
法从久侍经帷每聆
玉音推解经传奥旨发前圣未发之微言传古人不传
之深意下及诸史百家罔不旁通曲畅而
深宫清燕未尝一时辍书册不观(臣/)固知圣谟洋洋并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449-0643c.png
六艺而昭诸天壤者洵有所原本而然也虽义蕴高深
同体冲漠神明于意言之表非臣庶所能仰窥万一而
即而求之引伸而䌷绎之则仰观俯察之机时行物生
之妙可以想见端倪沐浴鼓舞于不自己矣然而
至德谦光富有若虚久藏缃帙近因廷臣敦请再三始
命汇次编为四十卷将见流布寰区昭垂典则咸得瞻
日月之末光挹河海之馀润彬彬乎有所感发兴起以
永成夫道一风同之治猗与盛哉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449-0643d.png
 
 
 
 
 
 
 
皇清文颖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