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449-06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清文颖卷十二
 解
  禋于六宗解         叶方蔼
六宗之说何其纷然未有定也欧阳及大小夏侯言所
祭者六上不谓天下不谓地旁不谓四方在六者之间
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者其说茫昧而无据孔光刘
歆以为乾坤之六子水火雷风山泽然山水泽即山川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449-0600b.png
之属其说又拘碍而难通贾逵以为天宗三日月星也
地宗三河海岱也既望于山川矣何为复有地宗之祭
乎马融以为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春不生非夏
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此为六宗既类于上帝矣何
为复有祀天之举乎郑康成以为星辰司中司命风师
雨师则不应所祭惟星辰张迪以为六代帝王则不知
已该于群神之遍张髦以为三昭三穆则不当独指为
宗庙之祭杜佑作通典以为昊天上帝合五帝而为六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449-0601a.png
要于上帝之类终为重复似皆非笃论也惟蔡沈本孔
安国引祭法之说曰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
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
宗祭水旱也以是为六宗则庶得之矣窃犹有疑焉何
则坎坛雩宗非所当祭也坎坛以祈禳为事言寒暑之
有过不及则禳却而祈求之而已雩宗以嗟祷为义言
水旱之为民患则吁嗟而请祷之而已是寒暑宜祭于
愆期之时水旱宜祭于为灾之日舜之摄位而礼百神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449-0601b.png
也何用乎无故而禳祈嗟祷哉曰如是则六宗者何舜
之咨四岳曰有能典朕三礼谓祀天神祭地祗享人鬼
也地祗莫尊于后土人鬼莫先于宗庙今言望于山川
而不云后土遍于群神而未及宗庙夫后土其母而山
川其子宗庙其主而群神其宾舍母而祭子舍主而祭
宾有是理乎六宗者曰时曰日曰月曰星辰曰社稷曰
宗庙尔既类上帝而祭时日月星辰则天神之属无不
祀矣有社则有稷当时徐州贡土五色以供大社之用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449-0601c.png
是社稷者帝世之所重也既禋以祭后土而又望于山
川则地祇之属无不祭矣既告文祖之庙而其馀诸庙
相次祭告以至遍于群神则人鬼之属无不享矣意者
三礼皆备而无遗乎学者以禋望皆为合祭则时日月
星辰社稷宗庙一时并举似非所宜不知禋望各于其
所泰昭祭时不可兼祭乎日王宫祭日不可兼祭乎时
东望而祭泰山无庸兼望乎西西望而祭华岳无庸兼
望乎东而何独怪于社稷宗庙也哉或谓祭法出于礼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449-0601d.png
记乃姬公之定典今反以臆说明其不然可乎曰古者
一代有一代之礼准乎情酌乎义则同而其制度则不
必尽同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夏殷周且不同而何唐虞之有必舍有虞氏
之三礼而别取祭法以为断此诚不能无惑也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449-0602a.png
  春秋谨严解         李光地
韩子云春秋谨严深与孟子惧乱贼庄周辨名分之旨
合然他日诗云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无乃谓圣人
犹有所含隐如答张籍书所谓深其文辞以避咎者而
与谨严之意异与曰答籍之书有为言之也若夫书王
法而不诛其人身则正所以为谨严之至也且如弑君
之贼州吁华督以下莫不大书而斥言之宗国有讳礼
然而不地不葬之类义例亦已明矣羽父共仲之绝罪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449-0602b.png
人亦既得矣不斥言之者称国弑称人弑说者因谓罪
累上而圣人之有恕辞呜呼是可恕也孰不可恕也盖
春秋之为信史也从乎告讣而伸大义焉彼乱臣贼子
之戕其君父肯显然闻于诸侯哉弑不可掩也必将有
所诡其辞诿其罪者矣幸而国有南史董狐之直则已
非然未有不以微贱愚竖当之者也孔子于此将求其
实与非从讣之体也将从其讣与其为失贼大矣今州
县之中有杀人者而适为贵族桀大其力足自解脱因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449-0602c.png
而委罪于微贱愚竖官吏甘为之掩覆者多矣将得其
大憝则无徵直以微贱愚竖充之则废法于是立疑案
曰某州某县有杀人者庶几大憝有时得而王法未尝
废称国弑称人弑春秋之疑案也疏而不漏之义也故
书王法而不诛其人身乃所以为谨严之至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449-0603a.png
  驺虞解           李 绂
以兽训驺虞者注疏之误也毛传云驺虞义兽也白虎
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后世因以驺虞为
西方白虎以配苍龙朱鸟元武然毛传又谓虞人翼五
豝以待公之发郑氏笺云君射一发而翼五豝者战禽
兽之命仁心之至既以驺虞为义兽矣又以比君心之
仁仁与义究安属乎孔疏称郑志张逸问传曰白虎黑
文又礼记曰乐官备何谓答曰白虎黑文周史王会云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449-0603b.png
备者取其一发五豝言多贤也射义注及答志皆言得
贤多引诗断章也一发而得五豝犹一求而得五贤贤
多则官备按驺虞之诗别未有引用者惟见于节射戴
记谓武王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又曰天子
以驺虞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此自是驺虞本义若以
驺虞为义兽仁兽于官备之意何涉乎以其不相涉遂
目为断章盖孔疏傅会毛郑未可以为定解也欧阳公
作诗本义引贾谊新书曰驺者文王之囿名虞者囿之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449-0603c.png
司兽也陈氏据射义乐官备之说以证之朱子诗叙辨
亦并存其说夫以虞为司兽于官字之义合矣然未见
其为备也且文王之囿曰灵囿以驺为囿名他书无所
考窃意驺虞皆官名耳周礼夏官有趣马掌王之马政
诗所谓蹶惟趣马者也趣亦作驺戴记季秋之月天子
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注云
七驺谓趋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疏云天子马有六种
种别有驺则六驺也又有总主之人并六驺为七故为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449-0603d.png
七驺春秋左氏传晋悼公即位使程郑为乘马御六驺
属焉使训群驺知礼是驺为官名审矣其官至汉犹存
后汉书梁冀传桓帝使黄门令具瑗将左右厩驺虎贲
羽林戟士合千馀人与司𨽻校尉张彪共围冀第注云
驺骑士也淮南子云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
医也好马非驺也盖自三代至汉以驺为主马之官未
之或改田猎之事虞人则翼兽而七驺则差马文王之
政对时育物故葭蓬茁而豝豵五驺与虞皆得其人诗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449-0604a.png
人因赋其事以美君不言文王而言驺虞者不敢称君
而指其侍从之臣如后世称执事左右之义小雅军士
怨王而呼祈父亦此意也若虞之为官名则尤不一而
足自益列九官己见唐虞之世周礼太宰九曰薮以富
得民注云薮上有虞掌其政令地官泽虞掌国泽之政
令礼记天子之六府一曰司木注曰司木山虞也月令
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命虞人入山林
毋有斩伐鲁语云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罟罶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449-0604b.png
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晋语云叔向退召
舟虞与司马盖山林川泽园囿之官无不以虞名者故
曰驺与虞皆官名也齐诗章句则直以驺虞为天子掌
鸟兽之官然未若分为二为得官备之意若以驺虞为
兽自汉以后始有其说最前者为山海经称林氏之国
有珍兽名驺虞司马相如封禅文云囿驺虞之珍群亦
似本于山海经然山海经所记皆神仙鬼怪荒忽之事
始见于东方朔对异鸟及刘向对贰负之臣至新莽时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449-0604c.png
刘歆始上其书于朝方朔事武帝好言神仙鬼怪之事
安知非朔辈所伪撰如神异经十洲记诸书乎古来笺
释之书备五经之解释鸟兽之名无若尔雅而释兽一
篇若貘白豹甝白虎俱己备著不应驺虞为西方白虎
而独遗之也吾故一言以断之曰以兽训驺虞者注疏
之误也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449-0605a.png
  经解            刘 纶
(臣/)闻述经于汉以上者以宣圣之表章为断穷经于汉
以下者以考亭之订正为归按经之名经不见于经大
约秦焰之馀为诸儒叙列各家所系或云庄周天运篇
已有治经之目要未可为确佐也昔者孔子删定赞修
六经始著其称五经者以周末乐亡故至分二礼于戴
记为七经则汉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者是增孝经论
语为九经则后唐镂九经本于国子监者是他如五经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449-0605b.png
五纬为十经六经六纬为十二经而十一经有孝孙之
问对其分十三经者盖亦自唐始此历代相传之大略
也藏经之家则有孔氏颜氏诸人上经之家则有共王
献王诸人注经之家则有安国康成诸人疏经之家则
有颖达公彦诸人此又诸经显晦之大凡也易以卜筮
不废于秦矣而神农连山以首艮得名夏用之黄帝归
藏以首坤得名殷用之若周人之易虽主宓牺小成而
太卜所掌二易盖并列焉汉世施孟梁邱京之学始焉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449-0605c.png
或分或合继焉或盛或微要以论易于四家之前则文
王卦词周公爻词至孔子而大备论易于四家之后则
周子太极邵子皇极至朱子而兼赅也伏生授尚书三
十三篇晁错写以汉𨽻是为今文欧阳大小夏侯传之
安国得孔壁古文多伏氏二十五篇皆科斗字传之者
梁柳臧曹而梅赜上之今天宝定本则卫衡所合定而
朱子命蔡沈为传者也辕固齐诗亡于魏矣申培鲁诗
亡于晋矣韩婴韩诗仅存外传矣就三家而论虽鲁诗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449-0605d.png
较优合毛传而言惟郑笺为当朱子驳序后世亦有疑
之者然其考衷固不可易也春秋三传汉儒好尚不一
惟范宁去其所滞择善而从之说至为无弊他若邹氏
则无师夹氏则未有书铎氏虞氏则离合互异其得麟
经遗意者非朱子纲目弗善也后仓说礼于曲台殿凡
一百八十篇大戴删为八十五小戴删为四十六先儒
谓大戴旨趣短浅不及小戴此说良然至汉末马融则
补以明堂月令乐记而为四十九篇矣考工一记陈氏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449-0606a.png
以为不足补冬官之缺而俞廷椿王次点则又剜取地
官数职以补之岂不悖哉若夫古礼经五十六篇献王
得之鲁淹中矣而二戴黜之遂至亡逸今独存高堂生
士礼十七篇亦复未称完善朱子所以有请修通解之
奏也传齐论者曰王阳传鲁论者曰张禹自孔氏为传
郑氏为注而齐论亡自何晏集之邢炳疏之而鲁论显
然非朱子则无与集其成也大学古本通体本自衔贯
自朱子章分节解之而今本一变孝经上于颜贞凡十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449-0606b.png
八章名曰今本隋王劭于京市得古文则又多闺门一
章而庶人分为二曾子敢问分为三共二十二章至元
宗采辑旧注仍以十八章为定从司马正议也张揖以
尔雅为周公作矣今按本文有瑟僩美卫武猗嗟刺鲁
庄之句先后失伦似非周公之制扬子云曰孔门子夏
之徒所记以训诂六艺者不为无见也冯休删孟温公
疑孟固近不经而陆筠翼之虞允文尊之其说亦未甚
备也至学庸二篇礼记中独为精粹其列诸四子则又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449-0606c.png
自程朱诠释经传始也我
国家
列圣相承崇经学以广教化服古之士蒸蒸喁喁盖百
年于斯矣而
皇上复申命开馆纂辑群书折衷万世所以阐尼山之
奥窔扬徽国之清芬者曷以加兹(臣/)恭读
圣训孜孜下询无任战慄陨越之至谨摅管窥之见以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449-0607a.png
  经解            于 振
自书契肇兴而文明日启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楚之良
史犹能传之说者曰坟大也三皇之书也典常也五帝
之书也八索求其义也九邱九州之志也此载籍之最
古者然圣人删书断自唐虞岂非以其荒远而不可稽
欤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周易首乾不相袭也乃古三坟
一书所云山坟气坟形坟亦有八卦之说盖出于伪作
而夹漈信之陋矣当秦之燔籍也易以卜筮独全诗亡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449-0607b.png
其六篇或以为笙诗未尝亡也春秋间有阙文然三家
传录已多龃龉非秦之咎惟书百篇殆失其半至礼记
成于曲台多后儒所为秦焰之所未及也然则圣人之
经如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虽经焚爇而其光辉炳耀千
古不磨至医药卜筮诸书虽秦所特留而传于后者曾
有几耶经也者常也圣人之典也五经分而乐经亡或
加以周礼仪礼或益以论语孝经孟子尔雅或析一经
而为三或合两经而为一自汉至唐代有增损要期于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449-0607c.png
昌明经学非有所轩轾也汉兴悬金以购图籍而河间
献王所得独多善本以献诸朝鲁共王坏孔子宅闻金
石丝竹之音得古文焉两京四百年间醇儒辈出如董
仲舒刘向刘歆贾逵郑兴郑众马融郑元之属及唐之
贾公彦孔颖达等皆有传道解惑之任训注笺疏之功
至于宣帝令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增置梁邱易
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一时以为荣然梁邱乃谶纬
之学以符应得幸图形麒麟阁则汉之失也易始于商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449-0607d.png
瞿子木传桥庇子庸再传馯臂子弓三传周丑子家四
传孙虞子乘以至田何子装是谓田何之易何授丁宽
宽授田王孙以授施雠孟喜梁邱贺由是有施孟梁邱
之学又焦赣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而京
房习之非圣人之指费直之易取文言大小象分入诸
卦中王肃王弼等注之由是大行费氏行而诸家遂熄
然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而辅嗣等崇尚清言矜名理而
遗象数则偏而不全非程朱后出何以正其失乎书之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449-0608a.png
今文传自伏生古文得自孔壁然伏生口授女子而其
书反多艰涩孔安国𨽻古定本之蝌蚪而其文反多平
易殆不可晓欧阳大小夏侯传今文梅赜姚方兴等传
古文朱子属之九峰蔡氏而古今合辙矣齐诗始于辕
固而翼奉匡衡等传之鲁诗始于申培而韦贤暨子元
成习之韩婴之诗则王食长孙承其流毛苌之诗则马
融郑元大其绪然毛诗出而三家并微非以其传自子
夏故源远而流长欤夫公谷春秋亦传之子夏者也左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449-0608b.png
氏最晚出而有三长然不得立贾逵言非左氏无足證
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乃卒立焉立左氏是也所以立
者非其道矣公有严颜谷有范宁而杜预为左氏功臣
康成之发墨守针膏盲起废疾犹未免书生之习邹夹
琐琐又何足云周礼亦晚出五家之儒皆不得见至刘
歆而始显冬官残缺河间献王以考工记补之虽不类
然唐太宗知其为圣人之作程子以为有关雎麟趾之
意朱子谓周公运用天理烂熟之书虽其间不无可疑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449-0608c.png
何至如何休苏辙辈所诟耶俞庭椿乃取五官之属近
于冬官者辑为一卷截鹄添凫削足适履是向之周礼
虽缺而五官尚存俞之冬官虽具而五官并缺矣郑氏
曰周礼为本圣人体之仪礼为末圣人履之贾公彦又
曰周礼为末仪礼为本本则难明末则易晓之二说者
宜焉从也朱子以仪礼为本经礼记为义疏乃作经传
通解以仪礼为纲而附礼记于后其说最当至于后仓
所授庆普所传小戴所删则大戴之书耳若夫齐论鲁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449-0608d.png
论本非径庭而传之者张禹为优大学即戴记之篇时
有错简朱子正之孝经古文出于孔壁今文传自颜芝
尔雅创于周公成于子夏昔人以为九流之奥旨孟子
之圣亚于颜渊又岂冯休之所能删而又何待于虞允
文之尊之也哉汉唐以来虽尚经学而其取士时有醇
疵我
朝以四子书试士而又昌明经籍洪惟
圣祖仁皇帝御纂四经以为千秋鸿宝至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449-0609a.png
世宗宪皇帝继志述事时赐近臣我
皇上道叶羲图心涵奎璧绍闻衣德稽古右文分颁各
直省学宫俾得敬谨摹刻以便编摩又纂三礼以纳天
下斯民于轨物从此四海九州家弦尸诵以澡其身以
浴其德以一道而同风莫不由此是我
国家经学之盛千古未有也(臣/)等依
日月而觐
龙光敢不勉陈固陋以副对飏之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449-0609b.png
盛典乎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449-0609c.png
  经解            杭世骏
自汉以前有六学六艺之目而不立经名唐陆龟蒙谓
经解之篇句名出于戴圣王辅嗣因之以易为经杜元
凯因之以春秋为经孔子曰学诗乎学礼乎易之为书
也原始要终知我以春秋罪我以春秋未尝称经称经
非圣人旨不知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孔子尝自称经矣
六经陈迹之语见于庄子天运篇泽于四经之语见于
管子戒篇(房元龄注四经/谓诗书礼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之语见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449-0609d.png
于荀子劝学篇(杨倞注经/谓诗书)是纂修删定以后已立经之
名矣六经始于经解易诗书礼乐春秋是也汉兴制氏
善为乐世世掌太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
其义故立博士祗于五经至蜀文翁使相如东受七经
(见蜀志秦宓传华阳国志云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盖斯时孔壁之论
语孝经已出故也唐初号谷那律为九经库似九经之
名至唐始定而沈约志宋书之百官则云周易尚书毛
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各为一经论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449-0610a.png
语孝经为一经合为十经洎唐刘孝孙作为问对而十
一经之名定矣陆德明撰经典序录祗称九经而亦为
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撰音是十三经已萌芽于此但其
末附以老庄二子则经之名反隐故开成刻石长兴镂
板亦祗有九经斯时孝经以石台别行尔雅为书学专
习故不兼及耳孟蜀广政毋昭裔等渐次刋布逮宋淳
化始得毕功然孟子尚阙宣和间席旦刻于成都学宫
而后备李至判国子监五经之外请修七经之疏以备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449-0610b.png
刋刻仍未及于孟子也明嘉靖万历间南北两雍前后
并刻而十三经之名遂遍海宇矣此诸经分合之大略
也秦政焚书易以卜筮独存书礼晚出最为残缺孔惠
藏古文尚书于屋壁至孙临淮太守安国为之传遭巫
蛊事未献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得而上之齐建武四年
有姚方兴者又得舜典二十八字合之河内李氏所献
泰誓书之古今文备矣礼出淹中刘向父子所校有明
堂阴阳王史氏惟士礼以后仓周官以河间献王传平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449-0610c.png
帝时又有献逸礼毛诗左氏春秋者而诸经毕出矣经
之有章句者诗则齐之杜抚赵之毛苌礼记则马融卢
植春秋则服虔论语则包氏周氏孟子则赵岐是也其
以注称者郑元王弼韩康伯之于易郑元之于三礼郑
兴郑众之于周官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郭璞
之于尔雅唐明皇之于孝经是也其以疏称者孔颖达
之于五经杨士勋之于谷梁徐彦之于公羊贾公彦之
于周礼黄孟悊之于仪礼元行冲之于孝经皇侃之于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449-0610d.png
论语孙奭之于孟子邢炳之于尔雅是也其以传称者
孔安国之于书毛苌之于诗是也其以解称者杜预之
于左氏范宁之于谷梁何晏之于论语是也惟郑康成
解诗称笺鲁申培赵毛公说诗称诂张华云圣人制作
谓之经贤者著述谓之传刘协云传者转也转受经旨
以授于后又云传者转师注者主解宅情曰章位言曰
句刘知几云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
靡绝孔颖达云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吕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449-0611a.png
忱字林曰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
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笺六经奥论云笺之为
言魏晋间所以致辞于皇太子诸王者也郑尝以君师
之礼待毛公而不擅改圣人之经明矣邢炳云章句者
训解科段之名惟疏定于唐初其名无所诠解或以为
后儒解释之书名曰正义今通谓之疏也(说本亭/林顾氏)论其
列于学官者汉初书惟有欧阳礼惟有后仓易杨何春
秋公羊而己至孝宣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449-0611b.png
孟梁邱易谷梁春秋元帝时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
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旋罢不用东汉建元时
增至十四博士而罢谷梁立李封为左氏博士魏黄初
中设五经课试之法又为谷梁立博士典午受命增十
九人至江左复减为九因荀崧之议增至十二曰周易
郑氏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仪
礼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以谷
梁浅俗不足置会王敦之难不行宋又增至十六人不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449-0611c.png
复分掌五经而谓之太学博士齐置郑王易杜服春秋
何氏公羊麋氏谷梁郑注孝经沿及魏梁皆置五经博
士唐开元间归崇敬请以礼记左传为大经周礼毛诗
为中经尚书周易为小经各置博士一员其公羊谷梁
文疏少请共准一中经通置博士一员开成元年判国
子祭酒宰臣郑覃奏太学新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宋有
九经五经三礼三传诸科元祐时以诗礼记周礼左氏
春秋为大经周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绍圣元年复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449-0611d.png
立春秋博士崇宁又罢之元皇庆中始制经问大学论
语孟子中庸内出题设问并用朱子章句集注诗以朱
子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朱为主兼用古注
疏春秋用三传及胡氏礼记用古注疏明仍其制而注
疏少衰矣三易掌于周官太卜连山宓戏归藏黄帝山
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
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吴姚信曰连山氏得河图夏人因之归藏氏得河图商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449-0612a.png
人因之伏羲氏得河图周人因之三者之说皆合第信
以夏易为出于神农周易为出于伏羲与山海经不同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
曰归藏与信说同郑康成注周礼连山似山出内气也
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贾公彦疏云连山易
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孔颖达
作易正义引郑云夏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郑
锷解周礼则云连山言如山之相连或以为云或以为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449-0612b.png
山说者未尝衷一而归藏则无异同易正义解周易云
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云以义名易则周非地
号周易以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布于四方故名易
为周也郑锷则兼疏二义言如天覆无不周而变易无
穷是周之义与孔贾合而以变易言易脱康成易简不
易之义正义又按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黄帝一
曰归藏氏并是代号周易以文王所衍故谓之周易犹
周书周礼题周以别馀代沙随程氏晦庵朱氏本其说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449-0612c.png
遂有周为代名之解三易称名不同如此易自商瞿五
传而至田何何授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四人王同授
淄川杨何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莒衡胡临淄主
父偃皆以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丁宽复从周
王孙授周氏古义传授同郡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孟喜
梁邱贺由是易有施孟梁邱之学张禹彭宣之学本于
施而施氏之学多言阴阳灾变之说梁邱之学又本于
京房迨后费直又合文言十翼于是遂有费氏之学今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449-0612d.png
文尚书者出于伏生口授以𨽻书写之故也古文尚书
者出于孔壁以竹简写蝌蚪文朱子疑其较今文易读
又晚出而独无讹损故吴棫罗璧陈振孙王柏吴澄归
有光罗喻义等纷然皆著辨焉诗分四家于鲁则申培
公于齐则辕固生燕赵间言诗者本之韩婴颇与齐鲁
间殊要之一也鲁国毛亨赵国毛苌皆为诗作训诂传
毛氏行而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魏韩诗虽存无传
之者郑樵以为亡于五代也春秋汉初有四家之学邹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449-0613a.png
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铎椒虞卿之微见于刘歆七略
盖为左氏而作汉兴不立博士故不果传礼有五传高
堂生授萧奋奋授孟卿卿授后仓仓说礼数万言号后
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梁戴德戴圣沛庆普曲台记
凡二百一十四篇戴德删之为八十五篇戴圣删之为
四十六篇明堂位乐记月令三篇则马融所益也礼记
正义云孝文时求得周官不见冬官一篇乃使博士作
考工记补之马融云孝武开献书之路周官出于山岩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449-0613b.png
屋壁汉书谓河间献王得之非孝文时也宋王安石黄
度皆不之信阙而不解俞廷椿王与之邱葵陈友仁
芬等五家皆谓周礼得于秦火之后官宜少不宜羡今
天官及春夏二官之羡者九地官之羡者十有六秋官
之羡者五从其羡而求之冬官皆不亡于是割五官以
补之而周官复裂而不完矣仪礼孔壁古文多三十九
篇存者十七篇外有天子巡狩礼朝贡礼王居明堂礼
烝尝礼朝事仪见三礼注学礼见贾谊新书古大明堂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1449-0613c.png
之礼见蔡邕论元吴澄尝取二戴礼为礼经补逸其实
与古所逸之礼渺不相合汉初论语三家鲁人所传曰
鲁论语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父
子鲁扶卿太子太傅夏侯建前将军萧望之并传之名
家齐人所传曰齐论语视鲁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二十
篇中章句颇多于鲁少府朱畸琅琊王卿御史大夫贡
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惟吉名家又鲁
共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论语凡二十一篇有两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1449-0613d.png
子张篇次不与齐鲁同博士孔安国为传后汉南郡太
守马融注之安昌侯张禹授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
王吉受齐论择善而从号张侯论最后行为世所贵大
学在小戴礼第四十二篇原无经传之分二程子始以
已意更之而朱子为之章句董槐叶梦鼎王柏则谓致
知格物章未尝亡欲还知止物有本末于听讼之上王
守仁尊信其说为旁释一卷以发明之其实注疏之本
字句脱简石经之本又出讹撰不若朱子所分节次为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1449-0614a.png
易晓而可习也今文孝经出于颜贞古文孝经藏于孔
惠而古文有二有长孙氏所传有郑氏所注颜本十八
章长孙氏多闺门一章又衍出三章凡二十二章郑氏
得于王劭定于刘炫分庶人章为二曾子敢问章为三
亦多闺门一章而先儒所记传闻互异孔安国为之传
者长孙氏之本也以为亡于梁乱矣(隋书经/籍志)至唐刘知
几曷为有行孔废郑之说宋司马光曷为有指解之书
元行冲为之疏者刘炫所校之本也曷为历五代及宋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1449-0614b.png
待日本僧进献而始著自晦广刋误出而古今文之不
同者定矣茂陵郭威以尔雅为周公所制然猗嗟刺鲁
庄淇澳美卫武皆在周公之后扬雄以为孔子门徒游
夏之俦所记以解释六艺者刘向以为张仲孝友之文
后人所足张揖以释诂为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
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
文所考邢炳疏云皆解家所说先师口传疑莫能明也
冯休删孟司马光疑孟继荀卿之非王充之刺而加甚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1449-0614c.png
者也陆筠翼孟虞允文尊孟仍刘轲之旧辟李觏郑原
苏轼之论而辨之者也中庸自汉儒己有为之说者艺
文志所列二卷是也梁武帝制旨作中庸讲义故其理
较大学独著宋天圣八年始以大学赐新进士王拱辰
元丰中䌷出列于四书朱子为之章句或问辅广饶鲁
为之发明章旨以暨元明诸儒析文约理何啻百家我
皇上接道统于唐虞阐微言于洙泗由脩齐以致治平
西山真德秀琼台邱浚两家之正论其必有所取也夫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1449-0614d.png
 
 
 
 
 
 
 
皇清文颖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