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八


卷八十八 第 1a 页 WYG1161-01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集卷八十八
            宋 杨万里 撰


  千虑策
    君道上
臣闻言非尚于奇尚于用也事非难于料难于处也奇
而无用能料事而不能处此岂非士大夫进言谋国者
之大患欤昔之人盖有长于谈兵工于说难而死于说
卷八十八 第 1b 页 WYG1161-0142b.png
言非不可奇也疏于用也盖有知七国之必反而无以
制其反能三策匈奴而不能一策昆阳之败料事非不
明也昩于处也今天下之士乘圣天子求言急治千载
一时之秋而争言天下之利病夫岂无一言之切于用
而一事之善于处也哉而未闻朝廷行某人之言而兴
某利也又行某人之言而除某害也夫言而无用者言
之虚听而不用者言之弃臣不知言之不行者其言而
无用欤其听而不用欤其言之虚欤其言之弃欤言之
卷八十八 第 2a 页 WYG1161-0142c.png
虚者其责在下言之弃者其责将谁归天下皆曰圣天
子之求言者以为始初清明之美观耳其然与否臣不
得而知也臣所知者臣将治臣之言以塞臣之责臣每
不量其愚而夙夜以思当世之故千虑一得慨然欲吐
者有三十策焉愿有献也非敢谓有用也亦不可谓无
用也惟朝廷财择臣闻人主之治天下必正其治之之
主人臣之相其君必先正其人主之主而小人敌国之
欲倾人之国也必先败其人主之主而已齐人惩于夹
卷八十八 第 2b 页 WYG1161-0142d.png
谷而谋鲁也不以齐谋鲁也以鲁谋鲁也鲁以女乐罢
朝而孔子行则先败其用孔子之主也孰为用孔子之
主也非鲁君之心乎越人惩于会稽而谋吴也不以越
谋吴也以吴谋吴也吴信宰嚭而子胥疏是先败其用
子胥之主也孰为用子胥之主也非吴王之心乎是故
人主之有天下如富家之产也人主之有一心如富家
之有家主也今也有千金之产而其家主者博弈焉酒
色焉与不逞之奴客狎而不严焉则其千金之资人孰
卷八十八 第 3a 页 WYG1161-0143a.png
不视之为外府耶而其友之忠焉者不先正其家之主
而欲扶其主之家是故枝其东而西倾富其左而右贫
世之君子之相其君也不过曰人才之未用也民力之
未裕也国未富而兵未强也太平之未有期而敌国外
患之未有已也是皆知扶其主之家也而未知正其家
之主也古之君继体守文不知艰难而败其国者臣未
暇言也请言其创业之难而又自败者隋文帝取周败
陈以混二百年四分五裂之天下开皇之治汉以来仅
卷八十八 第 3b 页 WYG1161-0143b.png
有此尔其贤明何如也唐庄宗与梁对垒于河上不解
甲者十五六年百战而气不折卒以灭梁其英雄何如
也二君者创业之难如此然皆身不免于祸而国不免
于亡夫兴隋者文帝也亡隋者亦文帝也灭梁者庄宗
也自灭者亦庄宗也君一君也而兴亡成败之自异也
盖前日之文帝前日之庄宗正其主也其主正则国从
而兴后日之文帝后日之庄宗自败其主而已其主败
则国有不败乎盖二君者天下之主也二君之心者二
卷八十八 第 4a 页 WYG1161-0143c.png
君之主也勤俭创业之心一变而为逸欲乐成之心主
已败矣当其惑于女子嬖于伶人二君自以为无害也
然女子伶人之祸一发则横溃决裂而不可救卒以杀
二君之身而覆二国之祀则天下之所以治乱存亡者
夫岂阶于外哉亦视其人主之主何如尔今以天子之
圣明仁孝而加之以典学之缉兢业如舜勤俭如禹不
迩声色如汤不盘于游田如文王则所以正心诚意以
立其致治之主者至矣臣犹首以为言者盖圣人之防
卷八十八 第 4b 页 WYG1161-0143d.png
其心不恃其天而尽其人不儆于危而儆于安今日边
事小息矣忧顾小舒矣外息而内舒此治乱安危之所
伏而未测者也岂无以新声丽色而蛊上之心者岂无
以伎巧玩好而荡上之心者岂无以弋猎游幸宫室台
榭而迎上之心者道涂相传万几之暇毬马稍进矣臣
不敢信也而不能不惧也独不见高渐离之筑耶事岂
必大而后虑也汉文帝之贤与成康孰先孰后也敦朴
勤敏一无嗜好顾独稍好射猎未损帝之贤也而贾谊
卷八十八 第 5a 页 WYG1161-0144a.png
谏之曰不猎猛敌而猎田彘玩细娱而不图大患可为
流涕贾山亦谏曰愿少衰射猎修先王之道不如此则
行日坏而荣日减二臣者所以责文帝备也非责之备
也爱帝之全也臣愿圣天子罢毬马之细娱而求圣贤
之至乐收召天下耆儒正学之臣与之探讨古今之圣
经贤传深求尧舜三代汉唐所以兴亡之原而择其中
以之正心修身日就月将圣德进矣则五帝三王之治
涵养于圣心而周流于天地敌国虽强其强易弱也
卷八十八 第 5b 页 WYG1161-0144b.png
    君道中臣闻有天下之忧有君子之忧天下之忧忧其君之不
为也君有为矣天下之喜而君子之忧也盖不为之君
其心迟天下之所不快有为之君其志锐天下之所甚
喜虽然喜者忧之所由寓也锐者迟之所由伏也夫何
故锐则速不以速而成则以速而折天下之事有百全
之成而无一折者乎求其成则必有以忍其折不忍其
折则无务于速也速而折折而不忍则锐安得不变而
卷八十八 第 6a 页 WYG1161-0144c.png
为迟哉一朝之有为必至于终身而不为是故君子见
其初而忧其终古之君子得有为之君而辅之以求立
下之大功则必有以养其君之志而古之君子亦必
有以自养其志详其发而重其举非详其发也恐发之
疏则一发足以废百发非重其举也恐举之轻则一举
足以废万举君臣之间其立也坚其谋也老夫是以有
老成则不欲速坚则虽可折而不可沮胜而不勇敢而
不怯得而不喜失而不挫优游容与以待天下之隙而
卷八十八 第 6b 页 WYG1161-0144d.png
徐制其要领盖昔者晋文之图伯也二年而欲用其民
子犯曰民未知义民知义矣又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
信民知信矣又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礼盖文公之志
跃奋迅而欲有为者三也而子犯三遏之越王之报
吴也四年而召范蠡问曰伐吴可乎曰未可也又一年
又问曰伐吴可乎又曰未可也又一年又问焉又一年
又问焉则皆曰未可也盖越王之志踊跃奋迅而欲有
为者四也而范蠡四拒之二臣者举其君踊跃奋迅之
卷八十八 第 7a 页 WYG1161-0145a.png
气而纳之于郁抑愤闷之地使朝夕咨嗟求逞而不得
逞则无乃过乎盖二臣者深所以养其君之志惧其速
而折折而沮也及其国力已强兵气已振事几之来而
不可失胜形之见而不可禦则破楚灭吴了此事不终
朝尔唐之德宗其志有一日不在于平藩镇者乎然不
胜其愤锐于遣三将而一伐一伐而生朱泚之变也则
不敢言及于藩镇者终其身求节度则与节度求宰相
则与宰相故藩镇之祸始于肃宗而成于德宗至于亡
卷八十八 第 7b 页 WYG1161-0145b.png
唐藩镇亡之也德宗岂真成藩镇之祸者哉速而折也
折而沮也使德宗而不速则不折折而不沮则岂不犹
可为也何遽至于晚年之姑息哉文宗之志有一日不
在于诛宦官者乎然不胜其愤锐于任训注而一决一
决而生甘露之祸也则不敢言及于宦官者终其身专
制则听其专制诋辱则甘其诋辱故宦官之祸始于明
皇而成于文宗至于亡唐宦官亡之也文宗岂真成宦
官之祸者哉速而折也折而沮也使文宗而不速则不
卷八十八 第 8a 页 WYG1161-0145c.png
折折而不沮则岂不犹可为也何遽至于饮恨以没哉
二君之志本以求天下之大功而反以得天下之大祸
则不养其志之患也顷者新天子即位之初春秋鼎盛
圣武天挺超然有必报不共戴天之心克复神州之志
天下仰目而望庶乎中兴之有日也然亲征之诏朝下
而和议之诏夕出元戎之幕方开而信使之轺已驾纷
纷扰扰以至于今而国论卒归于和此其病安在哉盖
兆今日之和者符离之役也事不极则反不生势不激
卷八十八 第 8b 页 WYG1161-0145d.png
则变不形暄甚则雨冬穷则春理固然也战岂与和期
哉和者战之变也非求变也激而不得不变也且是役
也天子之志固在于取中原也抑尝熟策之详议之耶
议之不详也策之不熟也得城而不能有也成功而不
能善后也是故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前日之锐一变
而为钝安得而不归于和哉当其师之出也臣固知有
今日之和也何则天子即位之初虽尧舜为之亦不能
一日而洽威德于天下也威德未有以洽乎天下而
卷八十八 第 9a 页 WYG1161-0146a.png
欲一举以求非常之功是非有成心也有倖心尔成乎
心犹未必成乎外也心则倖矣独能成乎外耶今日之
事臣所大惧者惧天子之志沮于一折而敌人有以窥
吾之沮而天下之祸所从生也唐之二君盖可鉴矣人
有未富而先急于作大屋者屋未成而家已贫则他日
之一墙之颓一篱之缺而不敢议于补葺夫一墙易补
也一篱易葺也其费视作屋不同也勇于屋之大而怯
于藩墙之细则其志之沮也臣尝读蜀志至于刘昭烈
卷八十八 第 9b 页 WYG1161-0146b.png
三见诸葛亮之事则为之太息盖昭烈以汉之裔欲诛
曹操以复汉室此昭烈之雅志也然得徐州则失徐州
得豫州则失豫州败于吕布又败于曹操奔走狼狈于
荆楚之间而无所于归宜其惫而不复自振也而其见
亮曰孤不度德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
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嗟夫昭烈者是时已老矣衰
败屡折而志犹未已此亮之所以乐于委身而愿效其
谋者也彼其徒手而成鼎峙之业其以此哉今天子以
卷八十八 第 10a 页 WYG1161-0146c.png
天下之半带甲百万表里江淮安坐而指挥天下之豪
杰以图恢复祖宗之业而雪靖康之耻进则成混一之
功守则成南北之势何至于以一小折自沮而汲汲以
议和哉臣愿天子坚昭烈之心而无以唐之二君自处
则中兴之功天下未绝望也
    君道下
臣闻圣人之伸于天下也有神而其屈天下也有威威
藏于神故其威不测神行于威故其神不狎盖天子以
卷八十八 第 10b 页 WYG1161-0146d.png
一身立天下之上其力为至孤立而不失其立则治而
兴否则乱而亡其势为至危然以至孤之力而天下附
焉以至危之势而天下惮焉附焉则不离惮焉则不抗
不离故孤者强不抗故危者安孤转为强危反为安则
神与威在焉故也神去则天下离之矣威脱则天下抗
之矣天下离与抗而后孤危之形始见圣人之神与威
独可顷刻脱而去之而不执而留之哉然则其孰为威
孰为神闻之曰里无当于表而表非里则不存左无当
卷八十八 第 11a 页 WYG1161-0147a.png
于右而右非左则不全物固有暌而合殊而同二而一
者是故渊非龙也而龙之神在于渊山非虎也而虎之
威在于山何也龙不渊而陆虎不山而柙则龙虎之神
与威不在龙虎而在童子之尺箠矣故龙不可离于渊
虎不可离于山而人主不可离于柄柄也者人主之山
渊也欤上执其柄则神与威不在于下下窃其柄则神
与威不在于上观柄之所在而治乱见矣执柄以明用
明以公而害明者偏也进退人才罢行政事号令之出
卷八十八 第 11b 页 WYG1161-0147b.png
纳赏罚之可否此岂非人主之柄欤其柄一去则所谓
人主者人主之名存而人主之实亡惟天下之至明者
能使是柄在已而不去夫何故天下之至明者其初天
下未测其明也未测其明则其下必有以尝之否则欺
之取天下之所是而杂之以非取天下之所非而乱之
以是以探其上而幸其惑是谓尝尝而不动也尝而动
则易其真是者而诬之以为非蔽其真非者而文之以
为是是谓欺故古之明君居明以晦以俟其所尝而出
卷八十八 第 12a 页 WYG1161-0147c.png
晦以明以破其所欺彼狎吾之晦而尝者至矣尝则继
之以欺然后吾之明一发焉则划然出于所尝之外而
卓然不堕于其所欺之中夫安得不服则其柄宜谁归
故曰执柄以明齐威王有焉有一人之明必合天下之
明合天下之明以为一人之明者天下之公明以一人
之明废天下之明者一人之私明也古之君有百发
天下不服有一发而天下大服则公与私之异也然则
曷为公不罚天下之所同赏而不赏天下之所同罚显
卷八十八 第 12b 页 WYG1161-0147d.png
询而不阴求众问而独决显询而不阴求则奸不召矣
众问而独决则同者不欺而欺者不行矣于是择天下
之善恶大且显者而赏诛之则明一用而天下不为不
察故曰用明以公舜有焉古之君失其柄者皆暗者也
暗则失其柄固也而愈明者愈失之何哉明者多恃而
善疑此偏之所从生也明则偏矣偏则不明矣盖恃者
以明出于已为矜而以明出于人为愧疑者以亲昵为
可信而以公卿大臣为可防以明出于人为愧则举朝
卷八十八 第 13a 页 WYG1161-0148a.png
不敢有言非不言也言而莫之入也以公卿大臣为可
防则举朝不敢有为非不为也为而莫之行也当是时
天下之柄亦可谓不移于臣下而天子之势可谓尊矣
而君子未敢贺也何则收于前而移于后防其一而不
防其二也公卿大臣不得以议之于公则亲昵小人得
以侵之于私天下之人但见今日行某事也明日用某
人也而不知其所从来也非谋之于左右也非谋之于
诸大夫也非谋之于国人也岂天子遍察天下之事而
卷八十八 第 13b 页 WYG1161-0148b.png
尽识天下之人欤或曰此宦者之力也或曰此外戚之
力也或曰此倖臣之力也夫是三人者天子以为亲昵
而可信也不知其乘吾信而逞其奸也以为阴可以助
已之明而外不知也不知其蔽已之明以盗其柄也其
初不疑其奸其终卒祸其国故曰害明者偏也汉之元
成唐之德顺有焉春秋传曰舍大臣而与小臣谋楚庄
王曰无以嬖御士嫉庄士偏听生奸独任成乱邹阳所
以言于梁兼听则下情通偏听则下情壅魏徵所以言
卷八十八 第 14a 页 WYG1161-0148c.png
于唐少师乱隋子翚杀隐禄产危汉朱异亡萧奈之何
汉唐数主之不悟也今以主上之圣明而躬揽天下之
柄岂容有汉唐季世之事虽然汉成帝知恶石显而
不知王凤即显也唐宪宗知恶王叔文而不知皇甫镈
即叔文也非不知也明于人而暗于已也臣愿圣天子
以古而察于今盖当石显王凤裴延龄王叔文用事之
日元老大臣之废退盖有出其意者矣奸邪小人与夫
戚里倖佞盖有介其援而至宰相侍从固而而不解者
卷八十八 第 14b 页 WYG1161-0148d.png
矣盖有忠臣义士排之不胜而反被其祸者矣此天子
之柄所自移而天下之乱亡所自出者也陛下圣学高
明洞视万古读之至是以为是耶非耶盍于燕閒之馀
思汉唐群小之祸而以此数事默观而深省焉今日其
无是事乎可以自庆而塞其所至之门其有是事乎可
以大惧而拔其所植之根察之察之又重察之远邪佞
而亲正士则自宰执至于侍从经筵台谏馆阁之臣孰
非圣天子之腹心耳目哉政事也人才也号令也赏罚
卷八十八 第 15a 页 WYG1161-0149a.png
也疑焉则以问之是焉则以行之非焉则以诘之欺焉
则以罪之不一从不众违则尧舜之圣一武而至矣岂
若汉唐四君尽疏千万人而独信一二亲昵小人也哉
为虺为蛇履霜必冰臣不胜忠愤
    国势上
臣闻善立国者以人成天而不以天败人盖国之所以
废兴短长者天也而所以使其废兴短长者非天也人
也惟人为能成天惟天亦能败人非天之败人也人实
卷八十八 第 15b 页 WYG1161-0149b.png
恃天以自败而天亦不能如之何也且夫国与天地有
与立焉古之国盖有至弱而存有至强而亡者盖有一
再传十馀年而遂灭亡有三四十世七八百年而不绝
者夫强者宜其不可亡一再传者皆艰难创业之君宜
其不可灭而乃至于灭亡何也弱者宜其朝不及夕传
世至于二三十年之后大抵不骄则怠宜其无以自立
而乃至于长存又何也求之而无其形究之而无其端
故曰天也国一国也有昨废而今兴有既亡而复存君
卷八十八 第 16a 页 WYG1161-0149c.png
一君也有朝弱而暮强有前衰而后盛夫岂不以人乎
哉故夫善养身者能延既绝之年善谋国者能延既衰
之祚人之所至天亦至焉故曰人也自尧舜禹汤文武
之为国计与孔子孟子之徒为世主言者大抵言人多
于天而言天寡于人则忧有国者之以天败人也臣窃
观天眷我国家已往之验以卜方来之祚则知商周历
年之数未足为国家喻也臣盖喜而忧之喜者天也而
所忧者人也方北敌为靖康之役彼谓天下无复国家
卷八十八 第 16b 页 WYG1161-0149d.png
有也而民心依依戴其旧君是以有南京之立方北敌
为维扬之役彼谓深入穷侵之计不浅也而风潮效灵
一隔千里我是以有海道之安方金亮为江上之役彼
谓投鞭于江可以利涉也而千艘一炬敌兵败北我是
以有江海之捷则天之维持全安我国家者屡危而屡
不危愈摇而愈不拔其眷何如也则国家子孙万世帝
王之业了了在人目中矣虽然天之所以天者尽矣而
人之所以人者果尽也耶臣不得而知也果不尽也耶
卷八十八 第 17a 页 WYG1161-0150a.png
臣不得而知也臣独怪夫赤白囊一至则庙堂骚然而
失措某所未有备某所未有兵募市人招武勇以为临
时应卒之计讲解之义一许则君臣欣然而相庆罢戎
幕散舟师彻边防息忧顾以享安逸无为之乐既君臣
欣然矣而边尘又动也则骚然之色复见既庙堂骚然
矣而和议又集也则欣然之心复生此何为者耶千金
之家不幸而大盗为之邻前有父兄不戴天之仇而后
有尽盗吾千金之产之意彼夫盗者日夕聚恶少治兵
卷八十八 第 17b 页 WYG1161-0150b.png
刃伺间隙以图我未有以乘也则阳谓我曰吾与若为
好也所谓千金之主人者将遂毁藩墙投挺刃晏然盘
乐饮酒而不为之虑乎抑将外姑与之好而阴益为之
备也嗟乎千金之子能不忘于盗而为天下国家者不
能不忘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则所谓以人
成天而不以天败人者臣所不敢知也盖臣闻之古之
敌国对垒而未有息肩之期者其处之大略有四一曰
谋二曰备三曰应四曰堕何谓谋昼不甘食夜不安寝
卷八十八 第 18a 页 WYG1161-0150c.png
君臣日夜蹙额相顾以敌仇未灭为大忧以天下未一
为大耻以宗庙社稷未有万世不可亡之实为大惧收
召豪杰选马厉兵深谋密计期于必取所谓卧榻之侧
岂容有鼻息雷鸣者太祖皇帝所以建一统之业也何
谓备谋人而羽翼未成也机会未至也衅隙未生也则
遂不谋人也耶我不彼谋彼必我谋是故防之也豫而
备之也周脩政刑求人才深沟高垒积粟治兵恐惧儆
戒常若一日而敌之至也夫是以屹然有不可犯之坚
卷八十八 第 18b 页 WYG1161-0150d.png
动则不可以制人静则可以不制于人为客则可以百
全为主则可以万全矣孙仲谋之所以走曹操也何谓
应欲为谋人而不能举欲为备人而不能劳政事纪纲
守其常兵革士马因其旧其国不至于大治而亦不至
于大乱敌不至则不虑其至敌至则徐应其至夫不虑
其至而徐应其至者非有万万之素也尽于一决以幸
一胜尔故其胜也幸也非计也宋文帝之所以支佛狸
也何谓堕既不能谋又不能备又不能应苟于安而不
卷八十八 第 19a 页 WYG1161-0151a.png
知危伏于其中偷于乐而不知忧寓于其间狎于敌人
之计而不悟堕于敌人之计而不疑至于覆亡其国则
曰天也吴之所以误于越也谋人者其国兴备人者其
国安应人者其国仅存而堕于人者其国必亡有国者
可不深惧而谨择于此四者乎臣窃观朝廷今日之大
计而深所未谕也谋耶备耶应耶堕耶盖亦不出于应
而已矣敌至而能应愈于不能应非不可也而未善也
何则馁而始学稼渴而始浚井得为善理家者乎其平
卷八十八 第 19b 页 WYG1161-0151b.png
居不为万全之策而缓急乃幸于一胜之功可以胜也
而不可以必胜也可以幸也而不可以数幸也臣惧朝
廷今与敌人讲解之后轻信其情而不防其诈也历下
之兵一解而淮阴之师至鸿沟之境一分而垓下之祸
作此往事明也臣愿朝廷深为之备以待不测之警而
后立国之大计臣得次第而历陈之
    国势中
臣闻圣人不幸而当天下分裂之际者有所谓万世之
卷八十八 第 20a 页 WYG1161-0151c.png
业有所谓数百年之业国无两存无两亡非有北无南
则有南无北尔有能举天下之二而一之此万世之业
也画地以相伺据险以相拒攻则不足守则有馀此数
百年之业也今圣天子既惩于一举而折则万世之业
其成未有形而其废未有候也而数百年之业亦独扰
扰而未求所定岌岌而未见所立则亦可谓不能也已
非不能也能而不为也非不为也为而不果也果则为
为则能矣昔司马晋内有王敦苏峻之乱外有刘石之
卷八十八 第 20b 页 WYG1161-0151d.png
敌晋宜不能乎晋也而无病乎江左十叶之基刘宋之
初谯纵梗蜀卢循逼都下而姚氏慕容氏拓跋氏沸中
原宋宜不能乎宋也而无害乎南朝数百年之祚晋宋
之君何人哉使朝廷当此时将不为国乎虽然此犹有
天下之半也至于七十里而兴商百里而造周汤文何
人哉朝廷当此时将不为国乎虽然此犹有土也至于
汉高帝一剑之外无馀物光武一牛之外无馀资而以
创业以中兴二君何人哉朝廷当此时又将不为国乎
卷八十八 第 21a 页 WYG1161-0152a.png
嗟乎以高光为之能以无国为有国也以汤文为之能
以一国为天下也以晋宋为之能以危国为安国也然
则天下岂有不可为之国哉亦存乎其人如何尔今也
内无敦峻谯卢之猖獗外无刘石之英雄而独当一守
成之金国而又以全楚为家吴越为宫此楚庄吴阖闾
子胥种蠡之所以强霸用武之国也西控全蜀南拥荆
襄北据长淮此高帝先主孙仲谋杨行密之所以兴起
之根本也钜海限其东而三江五湖缭其南北此古之
卷八十八 第 21b 页 WYG1161-0152b.png
六朝所恃以为不拔而不可兼得者也引巴蜀之饶漕
江淮之粟市西戎之马而号召荆楚奇材剑客之精锐
此汉唐之所仰以为资者也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
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
贫有孟贲之力而忧弱者也故曰非不能也能而不为
也非不为也为而不果也使天子一日断自一心不惑
群议卓然挈吾国而大有所建立则万世之业为之有
馀也而况数百年之业哉独患乎因循颓堕亡其我之
卷八十八 第 22a 页 WYG1161-0152c.png
所可惜而彻其敌之所可忌者而已矣盖吾之所可惜
而吾不惜则凡所可惜者无所往而惜无所往而惜者
亡之所从开也彼之有所忌而吾不示之以其所忌则
凡所可忌者无所往而忌无所往而忌者寇之所从召
也昔者秦之灭六国非秦能灭六国也六国实自灭也
不思久长之计而苟一日之安争先割地以求和于秦
地朝割而兵夕至盖六国之君臣其初以为尺寸之地
不足惜也不知夫国之亡乃自不惜尺寸始非尺寸之
卷八十八 第 22b 页 WYG1161-0152d.png
地能亡国也尺寸之不惜则不至于亡国不止顷者敌
人求唐邓则与唐邓求海泗则与海泗此何为者耶人
有禦寇而不禦之垣之外乃毁垣以纳之曰吾将拒之
户是得为善禦寇者乎夫室以户存户以垣存也垣毁
是无户也室其得存乎蜀失汉中而刘禅降唐献淮南
而李景蹙朝廷独不见之耶此臣所谓患乎忘其我之
所可惜者也汉高帝之西入关也兵之所至迎刃而解
如此其锐也以仁义之师乘暴秦之亡如此其易也以
卷八十八 第 23a 页 WYG1161-0153a.png
高帝自将而子房为之谋如此其全也而不敢越宛而
挈秦非宛之能重秦也能病汉也盖宛者汉之后顾之
病也宛一下则汉何病焉使秦人先得汉之所忌遣一
将固守而不下则秦未易以岁月入也异时朝廷举长
淮数千里而视之如隙地不葺不垒不置一卒使敌之
去来如入无人之境此何为者耶议者犹曰是时敌之
疮痍未尽瘳而势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窥吾淮
甸南下牧马之意朝廷倘复如前日置淮度外则天下
卷八十八 第 23b 页 WYG1161-0153b.png
之大祸至矣虎之所以不可捕者穷崖深林入者凛然
而又罴游乎其前豹伏乎其左此人之所以甚忌也使
罴与豹皆去而虎立于途人孰不操戈以制之哉臧质
壁盱眙而佛狸亟还刘仁瞻坚守寿春而周师未得志
朝廷独不见之耶此臣所谓患乎彻其敌之所可忌也
大抵敌人之求可以与可以无与天下之地可以无守
可以守可以与者货也可以无与者地也可以无守者
已失之地也可以守者未失之地也可以无与而与焉
卷八十八 第 24a 页 WYG1161-0153c.png
可以守而不守焉今之大患不在此耶盖金亮尝求汉
淮之地矣而光尧不与之地而与之战臣愿朝廷以光
尧之塞金亮而塞敌之贪如蜀如荆襄如武昌如沿江
朝廷固尝严守备矣臣愿今日以待沿江之上而待淮
凡淮之要害之地敌之所必攻者巨镇如庐寿广陵者
则各择一大将委以一面而付之重兵至于其它州郡
则多其壁垒而葺其城池城池坚则可攻而不可下壁
垒多则敌有牵而不敢越有大将重兵以居要害则沿
卷八十八 第 24b 页 WYG1161-0153d.png
淮之州有所恃而无所惧兵法所谓常山之蛇者此也
盖固国者以江而不以淮固江者以淮而不以江而今
之说者或曰淮不可守而江可恃嗟乎不恃江者江可
恃也恃江则江不可恃矣昔者陈后主尽召江北之诸
将以朝正而韩擒虎贺若弼掩其虚以至江上陈之君
臣犹曰天堑必无可济之理且引周齐之兵五来皆败
以待隋言未既隋师济矣甚矣夫江之误人国也非江
误人之国也恃之者误之也宫之奇曰虢虞之表也唇
卷八十八 第 25a 页 WYG1161-0154a.png
亡则齿寒江者淮之虢也淮者江之虞也朝廷其勿恃
江而恃淮勿恃淮而备淮则数百年之业可得而议矣
不然恐未可以一朝居也或者又曰守淮善矣其如淮
地之空旷何若夫江者纪涉所谓备之不过数处直差
易尔是不然有淮而后江者吴之江也无淮则江者非
独吴之江也亦敌之江也全而有之犹恐失之而况分
之哉且吾之有淮以为空旷也使吾之不有而敌有之
彼以为空旷彼将居而耕耕而守守而伺则吾之一喘
卷八十八 第 25b 页 WYG1161-0154b.png
而彼闻一动而彼见人惟有所不可测而后不可图引
敌以自逼而日夕与之相目于一水之间则国尚何可
为而敌尚何可备哉故夫江者误人之国而纪涉之论
又误人之江者也且吴人者欲淮而不得也非得淮而
不欲也吾则有吴人之所无而又可弃吾之所有耶臣
是以流涕而极言之至此
    国势下臣闻有为者必为其全何谓全不福其福不利其利是
卷八十八 第 26a 页 WYG1161-0154c.png
谓全夫为国者何向非福何择非利而曰不福其福不
利其利何也非不福其福也不福其祸中之福也非不
利其利也不利其害中之利也夫何故贵乎福者贵其
福而无祸贵乎利者贵其利而无害曰福焉而祸之所
寄曰利焉而害之所藏是无福贤于福而不利贤于利
也故曰有为者必为其全不福其福不利其利是谓全
今夫径寸之珠潜于骊龙之颔而袭于万仞之渊人将
语我曰珠可得也其信者智乎其不信者智乎宜若信
卷八十八 第 26b 页 WYG1161-0154d.png
者之智也殊不知身与珠孰为重陆与渊孰为安捐
吾身而珠可得犹不为也况身可捐而珠不可得耶今
士大夫孰不曰中原吾之旧物可取而不可弃虽然意
则忠矣言则快矣而为国计则未也策今者不以今而
以古料后者不以后而以今古者今之镜也今者后之
柢也盍观之东晋乎盖尝有幽并矣至王浚刘琨亡而
幽并亦亡又尝有河南矣至祖逖亡而河南亦亡非数
子之死而始亡幽并河南也数子之未死而幽并河南
卷八十八 第 27a 页 WYG1161-0155a.png
已亡矣盖其存者名也其亡者实也盍观之刘宋乎盖
尝得关中矣至高祖还而失关中又尝得淮北矣至明
帝北讨之败而失淮北非高祖之还明帝之败而始失
关中淮北也高祖之未还明帝之未败而关中淮北已
失矣盖其得者名也其失者实也闻之曰虽鞭之长不
及马腹何则功视时为成毁时视天为虚盈天之所至
时亦至焉时之所至功亦至焉未闻时先天而待功先
时而就者也是故天与时相遭则以百败之汉高帝取
卷八十八 第 27b 页 WYG1161-0155b.png
百胜之项羽天与时相逢则以刘葛之雄杰孰视孱弱
之曹丕靖康之初金人之北归也河北尝为吾有矣绍
兴之间金人割地见还也河南长安尝为吾有矣金亮
之寇也海泗唐邓又尝为吾有矣隆兴之举也符离又
尝为吾有矣乃有矣而卒不有焉何也时也非时也天
也然则古之举亦足以为今之惩今之事亦足以为后
之规矣是故为今之计和不如战战不如守和则懈战
则力故曰和不如战战则殆守则全故曰战不如守昔
卷八十八 第 28a 页 WYG1161-0155c.png
吴大帝时诸将各欲立功多陈便宜帝以问顾雍雍曰
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欲邀功名非为国也苟不足以损
敌所不宜听蜀将姜维每欲大举伐魏费祎曰吾等不
如诸葛丞相丞相犹不能定中原不如保国治民无决
成败于一举嗟乎吴其以雍为懦而蜀其谓维为壮矣
虽然未见其害雍信懦而维信壮也及诸葛恪以轻动
无功而民怨姜维屡出黩武而国亡则顾雍费祎之言
犹信噫宋德当天卜世万亿敌人骤兴未必能久不待
卷八十八 第 28b 页 WYG1161-0155d.png
智者而后喻也然日有中昃月有盈缺天之道也而况
国乎天之于我国家盖必有时矣可以俟不可以躁盖
圣人之于时所不能者二曰去曰来所能者二曰待曰
乘臣愿朝廷尽人事以周其待待其来而决其乘不以
小利而轻试吾之大技不以小钝而中怠吾之大计则
中兴之全功不在今日在何日耶燕尝欲图符坚慕容
垂曰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句日然其难易美恶相
去远矣金人之强不及符坚其君臣万万不及坚朝廷
卷八十八 第 29a 页 WYG1161-0156a.png
盍少待哉
    治原上
臣闻为国者其患在于有敌而无暇有敌而无暇则其
立也不固而其应也不详非立之不固而应之不详也
欲固而无暇于固欲详而无暇于详也何也有敌而无
暇则休息之日常不加多而战斗之日常不加少战斗
之日多故居者负担以立田者操兵以耕而守者被介
冑以卧休息之日少故有心不及运有口不及议而有
卷八十八 第 29b 页 WYG1161-0156b.png
智有勇不及施夫如是立安得而固应安得而详哉天
之生万物者春也而生春者非春也日之明万物者昼
也而生明者非昼也春不能生春则生春者冬也昼不
能生昼则生昼者夜也何也冬者天之暇而夜者日之
暇然则和也者战之暇也欤虽然为国者患无其暇亦
患有其暇有其暇而用其暇者暇也有其暇而安其暇
者偷也是故暇能福人之国亦能祸人之国孟子曰国
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此用其暇者
卷八十八 第 30a 页 WYG1161-0156c.png
也又曰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傲是自求祸也安其
暇者也越王会稽之役请成于吴吴以为真请也不知
夫越之将求其暇而用之也是故王女女于王大夫女
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不耻也输其宝器玩以女
乐勾践不爱也惟不耻故有以复其所大耻惟不爱故
有以保其所甚爱会稽之栖耻之大也社稷之存爱之
甚也夫惟其小者无所耻无所爱故国中之民疾者吾
得以问死者吾得以葬富者吾得以安贫者吾得以与
卷八十八 第 30b 页 WYG1161-0156d.png
赏罚物备吾得以审车马兵甲吾得以具夫是数者得
以尽而吴固在其股掌矣彼夫差者方且疲于伐齐之
行骄于黄池之会而不知越人固己制其死命盖越得
其暇而吴不得其暇越用其暇而吴无暇之可用此之
谓暇能福人之国北齐与周不两立也非齐并周则周
并齐尔而齐主恃周寇之小息君臣谓一日取快可敌
千年至有无愁天子之号周师之克晋州也犹曰小小
交兵乃是常事故齐亡陈之与隋不并存也非陈并隋
卷八十八 第 31a 页 WYG1161-0157a.png
则隋并陈尔而陈主恃隋人之交聘君臣谓王气在此
敌何能为至于纵酒赋诗而不辍隋师之济江也陈主
尚醉守江者亦醉故陈亡此之谓暇亦能祸人之国今
天子即位五年于此矣顷者天子之所以宵衣旰食公
卿大夫之所以竭心尽虑者惟支持强敌一事而已至
于法度纪纲教化刑政之具所以开中兴而起太平者
皆未及也非不及也无暇于及也今者讲解既成边候
不警是犹谓之无暇欤有暇矣而庙堂之议所谓法度
卷八十八 第 31b 页 WYG1161-0157b.png
纪纲教化刑政之具又不及焉臣不知天子之所以宵
衣旰食公卿大夫之所以竭心尽虑者何等事耶将以
讲解而偷朝夕之安耶将未忘中兴之计而犹有意于
尧舜三代之治也若曰偷朝夕之安则齐陈之祸可以
惧矣孟子之言可以儆矣若曰未忘中兴而有意于太
平之治也则臣不知其未忘者何策而有意者何议也
臣但见今日出令曰申明条法而已明日出令曰士民
不得服凉衫而已不知天下之事犹有大于此等否耶
卷八十八 第 32a 页 WYG1161-0157c.png
抑亦深谋密议天下不可得而见耶臣甚惧焉晋武帝
临朝惟谈平生常事而不及于国家远略何曾知其必
乱王导辟王述为掾既见首问米价君子是以知江东
之不振也今日之施得无与谈常事问米价者类耶夫
无暇则忧有暇则休天下之事百变如云万转如轮一
旦敌人又动则又曰无暇臣不知法度纪纲教化刑政
之具所以开中兴起太平者何时而可议哉诗曰淇则
有岸隰则有畔今欲治而茫无畔岸臣欲不惧得乎
卷八十八 第 32b 页 WYG1161-0157d.png
    治原中
臣闻天下之不治非起于莫之举常起于举而莫之随
举而莫之随则上之人自举而自废一政之出一令之
行十人而听一人不听宜未害政令之流行也而政令
之不行未始不自一人不听始夫何故十人听而一人
不听则十者必观夫一人者试之也试渊以绠试刃以
坚而试十以一一者不听而上不问则十者之听亦将
反而为不听古之圣人必有以杜夫天下之观以弭天
卷八十八 第 33a 页 WYG1161-0158a.png
下之试以齐天下之听夫天下且相与观而莫之见试
而莫之测则天下之听安得而不齐天下之听一则吾
欲前而前欲却而却欲左而左欲右而右惟吾之为无
不随者当此之时天子患不举尔举而大有为焉夫谁
我禦今天子非无神圣英武之资非无开中兴起太平
之志然五年之间殊未有以大慰天下之望求强而得
弱求治而得不治此其病安在哉公卿大臣后国而先
家先身而后君莫肯横身以当天下之大难缙绅士大
卷八十八 第 33b 页 WYG1161-0158b.png
夫甲可乙否各求其说之胜而上之人不知所定三军
之士天下之民玩习于偷虽作之而不起令之而不从
是故天子有其资而无其挟有其开而无其应一举而
天下不随则自罢而已矣此岂非中天下之观堕天下
之试而未有以致天下之齐故欤然则何以致天下之
齐将有以齐天下必有以耸天下将有以耸天下必有
以变天下小变则小耸大变则大耸小耸则小齐大耸
则大齐方岁之新乾坤之晏温动植之宁止岂不可乐
卷八十八 第 34a 页 WYG1161-0158c.png
哉而一坐笑谈未竞之间或失色于迅雷之骤惊慢者
肃伏者兴勾者达天地造化之政令发于顷刻而遍于
四海莫敢或玩而违之者变而耸耸而齐也玩而不变
尧舜禹汤文武不能以为治汤继夏则变夏夏之政禹
之遗也武继商则变商商之政汤之遗也后之言治者
必曰不复三代则不可而汤也不复禹而变禹武也不
复汤而变汤是二圣人者岂舍彼之成从我之矜者耶
变之者复之也汤变夏之政而汤之治复乎禹武变商
卷八十八 第 34b 页 WYG1161-0158d.png
之政而武之治复乎汤非复而何期于治不期于政要
其是不恤其异故汤武一变而天下耸然而更新陛下
盖继光尧者也继光尧而变光尧可乎非变光尧也自
变其变也且光尧曷尝不变异时治极而弊亦极绍兴
之初一变而锐用元祐之政以作天下之偷故风采凛
然至今使人兴起其后权臣柄朝恭已既久一旦赫然
黜奸党收威令以还朝廷之尊故破强敌授圣天子出
于一日之独断而天下不知其所自来陛下即位五年
卷八十八 第 35a 页 WYG1161-0159a.png
而未大治则光尧之所以变之之方独得而缓也哉变
必有要要必有先今之变其孰为要孰为先闻之曰法
不必行不如无法人不任责不如无人今天下之大患
不在于法之不备而在于法之太详不在于贤人君子
之不众而在于人才之太多何者法备而不必行人多
而不任责故也然则今日之事欲一举而变之盍亦刋
其法之繁以必天下之从一其人之责以闲天下之遁
而后天下大可为也昔者唐虞象刑而夏后肉辟三千
卷八十八 第 35b 页 WYG1161-0159b.png
汉高祖约法三章而武帝增至三百五十九夫以法之
繁简而较其功夏之治宜过乎虞而高祖之治宜不及
乎武帝而乃不然则法果在于备乎晋范文子有功而
归则曰郤克之教也臣何力之有至庾亮败于张曜而
商融言于陶侃曰将军为此非融所裁周公曰惟王有
成绩而梁武侯景之祸盖生于朱异也异不职其咎而
使武帝归之时运夫古之君子归功于主将而后之君
子归过于主将古之君子归功于其君而后之君子不
卷八十八 第 36a 页 WYG1161-0159c.png
任其过而使其君自任其过人之不肯任其责也如此
今也兼历代之宪承列圣之制法不可谓不备法备而
不治则非不备之罪也备而不必行之罪也科举任子
之所取军功之所奏动以千计才不可谓不多才多而
不治则非不多之罪也多而不任责之罪也臣何以知
法备而不必行法之说曰茗之私鬻者其罪流民之不
饮酒不茹荤而习妖教者其罪死夫罪至于流与死不
为不重矣而鬻私茗与不肉食不止者何也有重法无
卷八十八 第 36b 页 WYG1161-0159d.png
重刑有重刑无重罪也非无重罪也不胜其重也非不
胜其重也不胜其重之众则难于重重则难于必且夫
以铢两之茗易锥刀之利则执而流之至于小民以贫
不能自存则绝肉味以求一粝之饱则又执而杀之以
情而言君子亦有所必不忍者矣必不忍之心生则必
不行之法见民见其法而不见其心则曰上之法皆然
也法者驱天下之具也其具废则其驱弛有急而求其
从其谁从之臣何以知人多而不任责人之情固有所
卷八十八 第 37a 页 WYG1161-0160a.png
欣有所惮宅清显而享丰腴此其欣也应纷扰而当危
难此其惮也天子者执天下之所欣以招天下岂以苟
悦天下之私哉捐之以所欣盖将属之以所惮而今之
士大夫自许以勇于所惮以邀其所欣既得其所欣则
避其所惮无事之时服章焜煌步武虚徐天子出而临
之虽虞之野无遗贤周之济济多士未足踰也然寺监
者曰吾曷不台省也郎曹者曰吾曷不侍从也侍从者
曰吾曷不宰执也宰执者曰吾曷不二十四考中书也
卷八十八 第 37b 页 WYG1161-0160b.png
阶嬖倖以进则名曰捷径挟谄曲以进则名曰称旨植
党以进则名曰客聚敛以进则名曰才朝攘夕争患失
而忧不得一何勇也至朝廷卒然有一意外之事天子
呼某人而问之则曰臣何足以知之又呼某人而委之
则曰臣何足以奉明诏贪者求免事而不求免官畏者
求免官以远避其事又何怯乎惟其勇于彼是以怯于
此而朝廷不悟也且岂有身为宰相而天子使之将兵以禦
敌则以亲病辞者天下有缓急而宰相尚不可使则他
卷八十八 第 38a 页 WYG1161-0160c.png
人安得而使之使之则曰彼寔为宰相予焉能战臣愚
欲深诏有司删法令之细而不急者大而不可行者重
复而可以去者如太祖皇帝时法度简而要明而信设
者必用存者必行不与天下为戏庶几天下之可驱天
下虽无事也不测而择一事大而且难者询之众而遣
一所厚之大吏为之避而不为则诛如唐太宗之斩卢
祖尚为而败事则诛如舜之殛鲧则天下之怯可以一
变而为勇夫天下之人可驱而天下之怯皆勇则国可
卷八十八 第 38b 页 WYG1161-0160d.png
强而敌可取开中兴太平臣心了然见其易易尔
    治原下
臣闻政以令而行亦以令而不行令焉而政不行非天
下真敢慢天子之令以违天子之政也或者天子有令
而自慢之尔人惟不自慢也人而自慢则天下孰不慢
之夫固有以召也且天子之令天下也岂不欲行其政
而曷为自慢其令自慢其令者生于出之不审而坏于
发之不一不审故可快而不可行有言而不自寔始乎
卷八十八 第 39a 页 WYG1161-0161a.png
喜卒乎怒不一故发而悔悔而更今日而发者至明日
而更者至将从其发者乎从其更者乎不审者欺天下
者也不一者惑天下者也令至于欺而欲民之信令至
于惑而欲民之不疑是画宫以与人而曰能馆指千蹊
万径以导人而责其皆诣也而可乎周家之盛也天子
深拱于京师而象魏所揭木铎所振诰命所被众至于
六服群辟外至于九夷八蛮极至于海隅出日㚏走俯
伏以听王命至于其衰则犬戎所攻郑伯所射子带子
卷八十八 第 39b 页 WYG1161-0161b.png
朝之所逼而四方诸侯闭户高枕而莫之救召之而不
至喻之而不闻赏之而不恩诘之而不威此四者何为
其然也盖尝求之成王以剪桐兴而幽王以举亡如
此而已矣剪桐戏也举亦戏也而兴亡异焉则信与
不信之异也且不以幼而恕不以戏而诳则天子岂有
一言之欺天下而天下亦岂敢忽天子之一言哉彼
者警急之耳目也无警而举之召诸侯而误之后能终
无警乎后而有警有警而非误则孰不以有警为无警
卷八十八 第 40a 页 WYG1161-0161c.png
非误为真误欤一令之不信乃至于杀其君以败其国
不信之祸一至此哉臣尝读易至于涣而得其说其象
辞曰风行水上涣其爻辞曰涣汗其大号夫号令一也
既取于风之行水又取于汗何也今夫风与水相遭也
为卷为舒为急为徐为织文为立雪为涌山细则激激
涤涤焉大则汹汹輷輷焉不制于水而制于风惟风之
听而水无拒焉成周之盛非风也欤若夫人之身汗则
安不汗则疾既汗而复入者疾入而出者犹有瘳也入
卷八十八 第 40b 页 WYG1161-0161d.png
而不出则不可为矣幽王之病非汗之出而入入而不
出者欤然则令之必行欲如水上之风而令之不行则
如复入之汗圣人之作易前之说以为天下之师后之
说以为天下之资也臣窃观今日之号令何以异于作
易者前之说所云者耶籴于民而用夫所谓交子者此
亦一利也然臣不知止以利官欤抑以利民欤止以利
官则恐非朝廷之所忍为也利民则臣未见其利也何
也官用之于民民亦用之于官则上下均利也今也籴
卷八十八 第 41a 页 WYG1161-0162a.png
则用之于民两税之输而民以与官则官不受与官而
官不受则民持此将焉用之朝廷盖有命许民以此输
之官矣名许之实拒之名用之实废之则其令无乃诳
耶至于恩沛有所谓民之四亲俱存者蠲其征役有司
至今持而不行曰诸郡未有例也且夫令之出也其可
行与否抑尝审之乎不审而出令令出而不行天下无
缓急也有缓急而天子下一令天下又将曰不久必寝
不寝必更岂不殆哉朝廷试思之
卷八十八 第 41b 页 WYG1161-0162b.png
 
 
 
 
 
 
 
 诚斋集卷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