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1161-01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集卷八十五
            宋 杨万里 撰
 


 心学论
   六经论
    易论
论曰圣人之教不离于言而未始不离于言不离于言
者言也未始不离于言者非言也言者道之因也圣人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1161-0113d.png
且得而离于言乎非言者道之诣也圣人且得而不离
于言乎夫何故传天下以其道而不示天下以其诣天
下何从而诣其诣哉诣其诣则不因其因矣虽然诣其
诣而不因其因可也未诣其诣而不因其因可乎是故
不得离于言不离于言者不废其道之因也不废则恃
此之情恃彼之愚是故不得不离于言离于言者不恃
其道之因也以道之因者可忘而废言见人之迷于涂
而莫之指者也以道之因者不可忘而恃言指人以涂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1161-0114a.png
而谓之家者也莫指其涂天下自此绝指涂为家天下
自此愚尧之朱舜之均亲不亲而近不近言可以教人
而传道也则朱均久矣其尧舜也然同室之朱均不尧
舜也而异世之洙泗有尧舜焉则夫子之心超然独诣
尧舜之诣也言可恃耶言不可恃耶圣人忧焉欲废言
也而天下之人岂人人而心孔子之心诣尧舜之诣也
欲恃言也则天下将死乎吾言之中而不生乎吾言之
外非吾言之死天下也死天下之见也天下之见所以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1161-0114b.png
死吾言之中而不生乎吾言之外者吾言之尽而天下
亦以为圣人之言尽于此也天下以吾言为尽故捐其
思捐其思故死其见死其见故貌信乎吾言而心无得
于吾言道非得于吾道也不自得其得也嗟乎言者心
之翳也晓天下者暗天下者也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
意嗟乎圣人之忧天下深矣乎而或者以为圣人之意
圣人自不能尽于言圣人之言圣人自不能尽于书也
嗟乎圣人天地也今曰天能生物而不能尽生地能载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1161-0114c.png
物而不能尽载则天下有不笑其妄者乎圣人之言非
不能尽意也能尽意而不尽也圣人之书非不能尽言
也能尽言而不尽也曷为不尽也不敢尽也中庸曰有
馀不敢尽此易与中庸之妙也然则曷为不敢尽也忧
其言之尽而人之愚也渔者之于鱼也有小其得者有
大其得者小其得者必涧溪者也大其得者必江海者
也江海之所以为江海夫岂若是涧溪者然哉水石凿
然以明而虫鱼历然以见也渊乎其茫也黝乎其幽也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1161-0114d.png
是故求者加深则得者加大也圣人之作易其初有卦
而已象焉在其后有象矣辞焉在最后有辞也如未始
有辞也杳茫深微不可得而近也非不可得而近也不
可得而近者所以致人之近也人致于易则近于易矣
人之常情近则狎远则疑故易之远者所以投天下以
疑而致天下之思也思则见见则悦悦则研研则诣故
圣人之作易也不示天下以其道之诣而诣天下以其
道之因既曰因矣可得而尽哉天下因吾之不尽而求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1161-0115a.png
吾之尽则道也者圣人得而秘也耶梦饮酒者觉而言
之于童子曰奚而醒也彼以为真饮也不悟其梦也或
者曰圣人言不能尽意也其见与童子异不异也谨论
    礼论
论曰道无所倚有所践有所倚则天下莫之稽无所践
则天下莫之居莫之稽道之渎也莫之居道之弃也圣
人以道而寄于经以悟于后乃至于渎与弃渎则道不
神弃则道不行道不神且不行则经也者无乃虚其所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1161-0115b.png
以寄而杜其所以悟哉夫惟经首于易而后道不渎继
易以礼而后道不弃圣人之虑微矣盖天人之理性命
之源仁义道德吉凶悔吝纷然齿于卦而形于象卦之
中又有卦而象之外又有象焉此所以为无所倚也无
所倚则无所穷无所穷者听天下之人各入其入随至
其至也是以天下仰其神而稽焉虽然道则神矣不渎
矣天下于焉而稽之矣然天下之圣贤不数也而愚不
肖则不疏也圣人之经为圣贤而作也不为愚不肖而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1161-0115c.png
作也则有易已多矣否则以不疏之愚不肖而举责之
以不数之圣贤是却天下之进于圣贤而坚天下之心
使安于愚不肖也是故圣人本之以不倚而进之以可
践礼也者所以示天下之可践也圆不以规方不以矩
运斤而成风惟匠石可也欲举天下之工而皆匠石也
皆不规不矩也则天下之工有弃其斧斤而去耳何则
无所可践也易者圣人成风之斤也礼者圣人规矩之
器也匠石不以匠石而废规矩故无匠石而匠石圣人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1161-0115d.png
不以圣人而废礼法故无圣人而有圣人盖道有所可
践而后天下有所可居易之言曰神无方也易无体也
彼且无方则不可以方求彼且无体则不可以体见不
可以方求则契其方者出乎方者也不可以体见则得
其体者遗乎体者也欲天下之人皆出乎方契其方遗
乎体得其体呜呼难哉是故有方焉有体焉如是而君
臣父子如是而冠昏丧祭如是而交际辞受如是而出
处进退严乎洒埽之末以达乎精义之神动容周旋之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1161-0116a.png
顷而礼皆至焉其义粲然无所不可知而其地画然有
所必可践愚不肖者孰不可以勉而践践而居哉有可
践则天下得以不置其足于道之外有可居则天下得
以置其身于道之内使天下置其身于道之内而不置
其足于道之外相敬相爱相安相养以至于今礼之教
也而老子曰失道德仁义而后礼又曰礼者忠信之薄
嗟乎去礼以求忠信是去裘以求燠者之智也且礼亡
则道德仁义其犹有存欤尝观老子之徒有问乎聃者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1161-0116b.png
雁行避影而后进而聃未轻告也已则一日不可无师
弟子之礼而天下独可一日无君臣父子之礼耶人有
一朝三饭于家而教其邻以辟谷之方者此可信也哉
聃是已谨论    乐论
论曰天下有同然之机不动于静而不得不动于动不
得不动于动者执其机以触其机也圣人欲天下之趋
于道而不得天下同然之机执之则触焉而无动也触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1161-0116c.png
焉而无动则能使天下之吾从者天下从圣人者也使
天下之自从者不从圣人者也从圣人者非从圣人之
至也不从圣人者从圣人之至也盖从圣人则亦勉焉
以从于人尔从于人未必得于已勉而往亦必废而归
是故所从者虽圣人也人耶我耶至于不从圣人而自
从者非其心欣然以启也其何能决然以趋也欣然以
启而后圣人之道有以投决然以趋而后圣人之道有
以驱故夫天下之情不病其不决然病其欣然者之不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1161-0116d.png
动也欣然之心一动则圣人之道有不动而行不挽而
进不嘘而高不引而深者矣是故欣然之心者进道之
机也欤圣人者得是机而执焉复执是机而触焉惟其
不触天下也触则天下之机动矣然则天下之所以决
然于道者圣人有以动其道之机也其初易之无所倚
圣人申之以礼之可践宜亦可以少足矣虽然礼之道
可以践也而践之者未必决然也岂非欣然者未动勉
焉独行欤人之情安于倨而礼劳之以恭人之情速于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1161-0117a.png
得而礼缓之以逊渴也而百拜乃得饮饥也而日昃未
得食夫雍容文雅之化固天下之所不能废而周旋委
曲之节无乃天下亦有所不能尽安者耶夫使天下之
情有所不尽安者则圣人之道其行岂得而远也道行
于暂而不行于远是未得天下欣然之机也得其欣然
之机而道可以远矣且生者天下之至爱也死者天下
之至畏也而兵家者率天下之人以趋其所畏而捐其
所至爱也此亦有所甚难者矣令发而士之坐者泣沾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1161-0117b.png
襟卧者涕交颐此宜有所甚不乐者矣然鼓鼙之声镗
然以鸣则三军之士跃然以奋悲者喜惰者激至于杀
身而不自还则有以动其欣然之故也故夫得天下之
机而执之者可以动之而趋于不死也圣人之道非如
兵家使天下趋于死之危也趋于道者趋于安也圣人
者执其机而触之则天下之趋也孰禦今夫金石丝竹
八物之善鸣此其于吾道何与焉而圣人之经继礼以
乐者何也人有幽忧而不乐者散之以啸歌有所郁结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1161-0117c.png
而不平者销之以管弦声之入人心易也然则天下欣
然之机不寓于八物之质而寓于八物之声也圣人得
其机之所寓而执之以触天下之机是故取仁义道德
之意而飏之于恬愉平淡之乐使听之者心悦悦之者
心愉必有涣然而悟犁然而契者矣乐之功用至此而
天下不知也惟其不知乃其真知也欤善乎孟子之言
道也乐之实乐仁义是也乐则生矣生则乌可已也乌
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也夫圣人之乐至于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1161-0117d.png
使人手舞足蹈于仁义之中而不自知此化之妙也尧
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者不示其机者也孟子者不秘
其机者也谨论
    书论
论曰易者道之聚也礼者道之检也乐者道之安也圣
人之道聚之以易则求者足检之以礼则肆者约安之
以乐则入者豫使天下之于吾道足而约约而豫圣人
于此毕矣乎曰未也道之声固不亲于道之形也且夫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1161-0118a.png
道未始有声也而有形也耶道无声也而圣人声之以
言是谓道之声虽然可以启天下之听而未有以信天
下之观启天下之听者声也信天下之观者非声也形
也形信而后声信道果无形耶道犹天也天果无形耶
天有是形故有是声形者非声之声也声者非形之形
也风起于虚而飒然霆震于空而轰然此其声非不足
以信于万物也使无苍苍者以丽焉则风霆者自托之
无所而何物之信也哉今夫道者道之形言者道之声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1161-0118b.png
形信而后声信虽然吾非不知道者道之形也而谁其
见之见秋毫于千里之外者离娄乎抑众人乎离娄能
喻众人以已之所见而不能使众人见其所见圣人者
道之离娄也易礼乐者离娄之所以喻众人者也众则
何敢疑乎离娄而亦岂信乎离娄也耶何则以己之目
传之天下之耳也然则圣人何以信天下之观盖天下
之无形莫鬼神若也而圣人能使鬼神之有形况于道
乎祭之有尸所以形鬼神之无形也道独无尸耶尧舜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1161-0118c.png
禹汤文武周公者其道之尸也欤圣人之作经是以有
书焉书也者所以立道之尸以形道之形以信夫易礼
乐之声也昔者易礼乐之作也圣人曰此为易此为礼
为乐天下不可一日而不行也知而行则圣则贤则君
子否则愚则鄙则小人知而行则治则安则存否则乱
则危则灭天下则从圣人矣虽然知而行者谁欤向之
而成者谁欤背之而败者又谁欤天下不见其事则曰
此圣人之私言也圣人于是作书以信其言曰古之人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1161-0118d.png
有曰尧者有曰舜者有曰禹者曰汤者曰文武者曰周
公者曰此知易礼乐之道而行之者也此得易礼乐之
学性而身之者也其成就何如也反是则桀也纣也四
凶也而已矣则天下之为君臣父子者前有慕后有儆
慕心一生则信道而必行儆心一生则不疑道而无不
行呜呼不知易礼乐之可行者无观之易礼乐而观之
书则易礼乐岂其欺不知书之已行者无观之书而观
之易礼乐则书岂其难不欺故可信不难故可至易礼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1161-0119a.png
乐者声教书者形教呜呼经至于书备之矣谨论
    诗论
论曰天下之不善圣人视之甚徐而甚迫甚徐而甚迫
者导其善者以之于道矫其不善者以复于道也宜徐
而迫天下之善始惑宜迫而徐天下之不善始逋盖逋
因于莫之矫而惑起于莫之导善而莫之导是谓窒善
不善而莫之矫是谓开不善圣人反是徐其所不宜迫
而迫其所不宜徐经之自易而书非不备也然皆所以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1161-0119b.png
徐天下者也启其扃听其入坦其轨纵其驰入也驰也
否也圣人油然不责之也天下皆善乎天下不能皆善
则不善亦可导乎圣人于是变而为迫非乐于迫也欲
不变而不得也迫之者矫之也是故有诗焉诗也者矫
天下之具也而或者曰圣人之道礼严而诗宽嗟乎孰
知礼之严为严之宽诗之宽为宽之严也欤盖圣人将
有以矫天下必先有以约天下之至情得其至情而随
以矫之安得不从盖天下之至情矫生于愧愧生于众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1161-0119c.png
愧非议则安议非众则私安则不愧其愧私则反议其
议圣人不使天下不愧其愧反议其议也于是举众以
议之举议以愧之则天下之不善者不得不愧愧斯矫
矫斯复复斯善矣此诗之教也诗果宽乎耸乎其必讥
而断乎其必不恕也诗果不严乎恶于盗而愞于童子
今夫童子诳其西邻之童而夺之一金不怍也而东邻
之童旁观而适见之则怍焉见其夺也而又以告其不
见者则怍焉病焉不惟见焉不惟告也见者与不见者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1161-0119d.png
朋讥而群哂焉则不惟大怍也不惟大病也则啼焉则
归之金焉夫何其不怍于夺而怍于见故曰矫生于愧
夫曷不啼于未讥未哂之先而归其夺于讥与哂之后
故曰愧生于议议生于众夫夺人者污也夺而归之者
洁也其污也可摈其洁也可进夺于先而归于后污初
而洁终君子将不恕其初乎将掩其终乎则讥为誉根
哂为德源矣故曰愧斯矫矫斯复复斯善矣诗人之言
至发其君宫闱不修之隐慝而亦不舍匹夫匹妇复关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1161-0120a.png
溱洧之过歌咏文武之遗风馀泽而叹息东周列国之
乱哀穷屈而憎贪谗深陈而悉数作非一人词非一口
则议之者寡邪夫人之为不善非不自知也而自赦也
自赦而后自肆自赦而天下不赦也则其肆必收圣人
引天下之众以议天下之善不善此诗之所以作也故
诗也者收天下之肆者也今夫人之一身暄则倦凛则
力十日之暄可无一日之凛耶易礼乐与书暄也诗凛
也人之情不喜于暄而悲于凛者谁也不知夫天之作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1161-0120b.png
其倦强其力而寿之也天下之于易礼乐诗书喜其四
愧其一孰知圣人以至愧愧之者乃所以至喜喜之也
谨论
    春秋论
论曰圣人之心有所必不肯而有所不得不肯其所必
不肯者身焉则优也家焉则戾天下焉则败矣圣人独
得遂其所必不肯也耶圣人之心非不欲喜怒之不作
湛乎其止而粹乎以和也然尝试行之家子弟仆妾之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1161-0120c.png
善犹不善不善犹善也则其家而戾也而犹可行之天
下乎是故喜善怒恶圣人未必肯也不赏善不罚恶圣
人得而肯哉夫子之反自卫也其于经系焉制焉作焉
定焉删焉勤矣哉而志独在于春秋盖老而不疲不就
则不䏃何也五经者夫子之所以教也春秋者夫子之
所以政也徒教而不政尧舜不能以经一世而夫子能
以经万世哉问夫子者曰子奚不为政而夫子答以是
亦为政彼见夫子之不政于人也而不知政于天也彼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1161-0120d.png
见夫子之不政于今也而不知其政于后也夫子之教
行故天下即其善去其不善夫子之政行故天下畏其
不善以利其善畏其不善者夫子有罚政也利其善者
夫子有赏政也以王而不天以公而不即位夫子之罚
政上亦不恕乎君之恶也以臣而或字之以裔而或国
之夫子之赏政下犹不捐乎小之善也或者曰春秋天
子之事也夫子匹夫匹夫而行天子之政吾恐夫子之
不自脱于罚也而奚以赏罚人为是不然夫子之身则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1161-0121a.png
匹夫也夫子之职则非匹夫也天也文王也周公也以
天而视王则警与谴不在夫子乎以文王而视周则训
与责不在夫子乎以周公而相天子以令天下则赏与
罚不在夫子乎非夫子求其警与谴训与责赏与罚之
柄也天与文王周公以是柄与夫子也然则何以知是
柄之非求而天与文王周公与之也曰吾不知也非惟
吾不知也而夫子亦或知或不知也夫子曰文不在兹
又曰吾不复梦见则文王周公以是柄而与夫子知之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1161-0121b.png
矣至天以是柄而与夫子则虽夫子亦不自知也知则
不可知隐则不可隐也然则夫子犹不自知而曷为不
可隐也天以与夫子而可隐则仪封人者孰告之孰发
之耶莫之告而告莫之发而发则封人之言者人也其
所以言者天也然则天与文王周公其与夫子者如此
其急也夫子而缓其急辞其与独不得罪于天与文王
周公也耶故春秋者天子之事也天子无赏罚而夫子
有天子之所无者躬乎天与文王之道而塞乎周公之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1161-0121c.png
职以佐天子之赏罚也然则夫子之赏罚非孔氏之私
政也天下之公政也而夫子何过焉且经曷尝曰此丘
之为哉书元书春者天之临也书王者天子之临也书
公者鲁之临也天不得临周周不得临诸侯鲁不得临
国乎得临之斯得赏罚之矣罪我者其惟春秋以迹不
以情也夫子之思不可谓不审矣呜呼圣人之于天下
后世教详而政明如此入夫子之教者出夫子之政者
也出夫子之教者入夫子之政者也入其赏政犹未远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1161-0121d.png
于其教也入其罚政犹得入其教哉入有三而学者能
取其二出有二而学者能去其一则夫子之道几矣谨

 
 
 
 
 诚斋集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