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四


卷七十四 第 1a 页 WYG1161-00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集卷七十四
            宋 杨


万里 撰
  记
    枢密院官属题名记
中书枢密曰二府国朝之制也亦因也枢密之属曰都
承旨曰副都承旨曰检详曰编修在祖宗时都承旨则
曾孝宽韩缜检详则王存刘奉世编修则顾临钱长卿
卷七十四 第 1b 页 WYG1161-0021b.png
皆其选也中兴损益至今日都承旨检详各一员编修
二员盖六十年矣而壁记未立今都承旨李公昌图乃
克为之属某记焉士之言曰枢属与宰属异剧与暇也
暇者无事乎尔者枢属无事乎尔耶无是事无是官有
是官斯有是事矣有是事则必事其事事其事则不暇
矣曰暇者毋乃不事其事而强诿曰无事乎事其事矣
枢属之职暇乎未也等而上之曰使曰副曰知院曰同
知曰签书曰同签书其号殊其建不并其为长贰均也
卷七十四 第 2a 页 WYG1161-0021c.png
建其长又建其贰又建其属者何上之遗下之裨也下
无以裨其上而曰吾惟事其事足也可乎古者工以艺
谏蚳蛙以士师谏工与士师非谏职也然事君之谊有
非职者乎无也而枢属顾曰吾暇无事也否则曰吾事
其事足矣否则曰吾裨其上足矣至于事君之谊则曰
思不出位又曰不如守官外乎此非吾职也然则古之
工与士师过矣岂惟工与士师孟子曰立乎人之本朝
而道不行耻也然则孟子亦过矣其然乎不然吾徒独
卷七十四 第 2b 页 WYG1161-0021d.png
得而不思其职也淳熙十三年五月十有五日记
    刘氏旌表门闾记
朝请郎直秘阁权知吉州军州事臣资言伏奉淳熙二
年十二月戊寅朔甲午肆赦制书其一条曰有孝行节
义著乡闾者令长吏以闻当议旌录今安福县以状白
称奉议郎知袁州分宜县谢谔及贡士李燧等一千三
百五十三人合词言曰伏见贡士刘承弼孝友天至文
行粹美事亲以至孝闻居母丧哀毁柴立父病既死承
卷七十四 第 3a 页 WYG1161-0022a.png
弼吁天霣绝愿以身代父蹶然而苏又三十年乃终里
人异焉叔父廷圭廷直继策第太常奉不自给承弼每
绝甘分少以助之同产弟永弼既为叔父廷圭后承弼
复分以己田承弼受业于雩都知县刘安世既没率同
学制师服安福县令王棣丞刘谷死官下卧在地承弼
为棺敛丞尤穷空至鬻幼女承弼闻之即庚其直鞠于
家及嫁后己女先丞女故相刘沆远孙有女贫不能归
承弼亦任之尝属年饥道殣相望公私赤立承弼曰劝
卷七十四 第 3b 页 WYG1161-0022b.png
分实难请从我始率子弟倒廪振之不受一钱富者子
于是翕然化之无复遏籴活者万数承弼所学殚洽江
之西湖之南士子辏集执经问学户外屦满瑰才隽士
小大有就承弼为文有古作者风直宝文阁王佐知吉
州喜士承弼贽诗文诣之佐遣某招之则去己远矣佐
太息曰刘承弼不惟能文亦复自重真此邦第一人宣
教郎刘清之尝荐江西名士数人于转运判官刘焞以
承弼为首承弼应里选尝再举于礼部报闻其人孝行
卷七十四 第 4a 页 WYG1161-0022c.png
节义宜在旌录诚如制书谨昩死以闻事下礼部礼部
尚书臣雄权侍郎臣素员外郎臣端言刘承弼宜旌表
门闾制曰可仍令长吏致礼三年九月乙巳下尚书省
尚书省下礼部礼部下吉州吉州下安福县于所居之
前立绰楔门夹之以台台高十有二尺饰以丹垩艺以
嘉木云淳熙十三年九月戊午记
    范公亭记广德决曹掾官寺之雎子城之椒负东迤南有亭而小
卷七十四 第 4b 页 WYG1161-0022d.png
若黝若奭若仓若哲若翼斯击若咮斯章若袨服巍弁
之旋饬者范公亭也公之逸事孙莘老诗之江彦章书
之公有遗墨张君杅戒仲刻之赵君亮夫懋德唶亭之
圮作而新之图与书来徵予记之当公伏閤以死争天
下大事雷霆万钧不栗不折视大吏能回天却日者蔑
如也则为狱掾时抱爰书抵二千石其小大难易何如
哉士之言曰我将立朝州县不足发也立朝矣又曰我
将俟其大者遇大事矣又曰业己然或曰如不听何然
卷七十四 第 5a 页 WYG1161-0023a.png
则公之所易士之所难而况公之所难乎予见今之仕
者一尉而归则后车若干乘行者立道傍不敢仰视公
止一马又鬻之步而归几何不为今之仕者之笑也懋
德乃能仰公之高风访公之遗迹新此亭以自见其尊
之心韪矣抑尝阴求幕下士有能与懋德争是非如公
者否公固不可复得使公可得抑尝自视能不为当时
之太守盛怒公者否亭之作者否损益云乎哉
    通州重修学记
卷七十四 第 5b 页 WYG1161-0023b.png
通州固有学今太守监丞周公硕来作藩既拜先圣周
视厦屋雨风空穿杗桷蕞残退而深念将欲作新无所
取赀忽寤曰四邻束脩之问辞之则礼缺受之则义缺
若用之于横舍其可乃断乃度乃陶乃斲乃塈乃雘有
殿有堂有斋有廊有门有墙有户有楹有霤有唐于是
舍菜孔时斋宿孔修子佩林如诵弦锵如有茁斯童有
野斯塾旁招幽讨靡不翔集邦之士民靡不闿怿公移
书于予曰子盍记之予复之曰为我谢通州之士公之
卷七十四 第 6a 页 WYG1161-0023c.png
厚士亦劬矣士何以报公予闻学者内而不外古也外
而不内古乎故齐家而出至于平天下自修身而入
于格物出者止于三而入者极于五内外之详略何如
哉今有琢玉于此弗琢焉雕焉则大不作圭小不作佩
故身不可以不修也琢且雕矣而脉理之不端瑕颣之
不莹则玉人者力倍而器无就故修身在正心理端矣
颣莹矣良工视之曰嘻䃉也则表肖而里不核故正心
在诚意幸而玉也非䃉也而主人懵焉莫之识则亦或
卷七十四 第 6b 页 WYG1161-0023d.png
毁于埴或捐诸沟而己故诚意在致知又幸而主人有
宝而能识矣问其所以宝或能言其粗莫能言其精则
亦浅之为知矣故致知在格物君子之学盖如此何谓物其纲有三其端有四其典有五是物也天生烝民之
则者非欤究而至之是之谓格学者若能用力乎此则
自士而进于贤自贤而跂乎圣达乎天下国家夫独待
于外乎哉士之报公不在此其将焉在
    浩斋记
卷七十四 第 7a 页 WYG1161-0024a.png
某所亲安福刘彦与以书来曰先君子得伊洛之学于
文定胡先生以浩名斋宦游北南清贫没齿竟未克就
斋房之一椽其不肖孤得中追惟先志大惧霣坠以贻
前人羞悬鹑捽茹铢积取馀以作新此斋子吾先君子
故人也愿记其成以假其孤光先君子尚有知其不衔
怨于九京矣某得书摄衣正冠端拜言曰某自少懵学
先奉直令求师于安福拜清纯先生刘公为师而卢溪
王先生及浩斋先生俱以国士知我浩斋又馆我每出
卷七十四 第 7b 页 WYG1161-0024b.png
而问业于清纯入而听诲于浩斋一日问曰子见河南
夫子书乎曰未也退而求观之则惊喜顿足曰六经语
孟之后乃有此书乎某今也年六十有三矣师友零落
殆尽道不加修德不加进不但四十五十无闻而已然
不虚此生者犹以粗有闻于浩斋也彦与能承先志作
此斋先生于是为有后矣是不可不记或曰先生之浩
盖将天地之塞今斋房乃尔隘耶某曰此己广矣昔者
先生名斋而未屋也有问之以斋焉在者先生曰吾斋
卷七十四 第 8a 页 WYG1161-0024c.png
天地间无所不在因指其书箧曰即吾斋也此己广矣
先生讳建直字谔卿登绍兴乙丑进士第终官左宣教
郎知临江军新喻县以奉议郎致其仕淳熙己酉闰月
十一日记
    高安县学记
筠之负郭邑曰高安故无学舍惟有附于州学之西庑
一小斋房号而已矣今宰陈君公璟作而新之经始于
昔岁七月八日落成于今年三月既望爰揭扁榜学子
卷七十四 第 8b 页 WYG1161-0024d.png
咸集且乐且咏且有叹于列者曰涂巷尚陋或曰栋宇
尚庳或曰廪给尚窭予解之曰二三子学在居处乎果
在是兹涂之陋不陋于颜回之巷兹宇之庳不庳于原
宪之室兹廪之窭不窭于陈蔡之厄彼圣贤者居之何
如哉不然辟以九轨廓以千区餫以万钟于二三子之
学将益乎否也使二子子开一卷之书于竹牖之下举
目而见尧舜孔颜属耳而闻金声玉振潜心而得性与
天道家焉而亲其亲官焉而民其民国焉而君其君塞
卷七十四 第 9a 页 WYG1161-0025a.png
则淑诸身亨则淑诸世于环堵乎取之不既充然矣乎
虽微学舍可不可也学职吴从周崔本仁孙大成谒予
记之为书其说淳熙十六年闰月二十有四日杨某记
(梁溪尤袤书/清江谢谔𨽻)
    建昌军麻姑山藏书山房记
余同年何同叔谓予曰里中有名山曰麻姑者山水之
胜甲大江之西距建昌郡城十里所山自址距椒称是
道旁古松合抱皆二百年物瀑泉双流若自天而下有
卷七十四 第 9b 页 WYG1161-0025b.png
老子之宫曰仙都者枕山而居随山之高下为屋或云
蔡经之旧宅与王远麻姑邂逅之地或云仙者葛洪炼
丹之所其井故在而颜鲁公记之但云山顶有坛相传
麻姑于此得道则前之二说然乎否也未可知也淳熙
丁未之春偶至山中为留一月一日藤杖芒履乘兴孤
往至宫之西财数武间见松竹罗植相得为林前对五
峰下临一水欣然会心因喟曰此地独无喜事者结屋
数椽上建小阁用庐山李氏藏书故事作一山房使来
卷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1161-0025c.png
游者登阁览胜把卷倚栏顾不乐哉自是此意往来于
怀虽去山未尝去山也后一年客里逢今邦侯江君相
语及之江曰当不忘此其冬抵官下后一年郡事毕葺
蛊者饬废者举后一年乃诹其地践曩之言立屋六楹
后赘一室前作重霤乃阁其上月扉风棂缥缈飞动若
出天半仍斲大木乃架乃椟经史百氏访之旁郡是庋
是置道士李惟宾邓本度相与戮力春孟作之季而落
之谈者以为山中盛事子盍为余书之俾来游者知贤
卷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1161-0025d.png
太守之文雅二道士之劳勚余曰诺为书其语江君名
自任三衢人恬退有守节用爱人不饬厨传不事要结
而独于此不计费同叔方策第时年最少出拜同年生
一坐皆属之目余与之合而离离而合三十七年矣今
乃为国子主簿盖其孤怀胜韵与山林作缘也厚故身
退而诗弥进位下而人弥高观山房之举可以得其槩
矣绍熙初元九月日记
    郴州仙居转般仓记
卷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1161-0026a.png
岭隩惟郴厥土沙砾厥田硗瘠厥氓窭啬氛厉浊蒸旱
暵重仍黔首艰食材官匮餫仰哺于衡堇堇靡赢盖其
川流自衡而上厥水益浅厥濑益险厥土益矗厥龙六
六沿若激矢溯若蹑磴米舟重迟暂进寸步忽退里所
舟至鲤园胶而不前州家于焉廪于兹岸徒旅请粟自
此入郛复道山蹊荦确齧足棘茨留行泥呻担唏过信
乃达人勚费倍险踰于碛估踰于籴猗欤今侯都公曹
公至无几何旁诹博茹郭外十里亭曰仙居濒江之糜
卷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1161-0026b.png
一苇可杭乃谂州𨽻我来自东书笈囊衣不赁不庸吾
以私人挈携以从官僦之布封识如故盍以召匠三十
维艓维庾七楹乃庑其前爰受米粟乃庸其环爰妥斯
屋𨽻奉周旋于陆于川季春是经季夏斯成罔朘于官
罔痡于氓师饫且逸歌舞侯德郴山之石乃磢乃刻尚
俾来者是式公字宗臣曰冠其名谁其书之维同年生
绍熙初元九月既望具位杨某记
    新喻县新作秀江桥记
卷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1161-0026c.png
秀江桥三大字焕学尚书谢公谔书也桥作于何时属
役于淳熙丁未之冬僝功于己酉之秋也作之者谁县
尹李君景和邑士丁君南隐承奉郎谢君岘也秀江故
无桥舟子专波涛以为利过者病之兹役之兴也是岁
江西大侵氓菜其色提举常平使者陆公洸以闻诏行
振贷公奉诏错事下二尺木书谂郡若邑旁招乡里修
洁之士志于氓而肯力于公上者董之于是临江军新
喻县之士民合词以告于县尹曰丁君某可于是县尹
卷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1161-0026d.png
具书礼及门三诸君既至与县尹言于常平使者曰饥
民不加少而廪粟不加多将奚以赒官有不赒之赒则
氓受不惠之惠谓宜如范文正公兴役于饥岁可乎使
者曰诺县尹及君及谢君属耆老而告之工正等六百
人皆曰诺于是僦氓为工造舟为梁遐迩奔辏运木挽
土日千其人刳剡舴艋二十有奇于铁于石载维载堤
桥成溯而望者若凫鸥之泛清波而将翔也履而过者
若乌鹊之梁天汉而不没也于是氓之枵者果瘠者泽
卷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1161-0027a.png
流者止而往来之济者视渊为陵视水为岸视惊涛为
坦途县人录其役谒予记之余曰是可书也今人见冬
涉者其心恻见春涉者其䫙泚然舟子专济人之役而心
不动焉或利之也有司居济人之位而政不及焉或牵
之也士君子旁观动心而力不至焉或不位焉者也今
陆公庸李君李君位焉而莫之牵李君庸丁君谢君丁
君谢君不位焉而莫之辞丁君谢君庸饥氓饥氓利焉
而莫之怨夫惟饥氓利而舟子始不利夫惟舟子不利
卷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1161-0027b.png
而邦氓始大利然邦氓之利大之难乎抑久之难乎大
而不久邦氓之利其不复为舟子之利乎未可知也后
之人尚无忽绍熙初元十月二十九日记
    真州重建壮观亭记
仪真游观登临之胜处有二发运司之东园北山之壮
观亭是也亭在城之北三里所云城子山其山截然平
陈望之若横洲若长城若偃月冈阜靡迤二十馀里乃
迎夫江之怒涛而东送之以入海北走天长盖承平时
卷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1161-0027c.png
两京故道也亭之东有魏帝台相传魏武尝自将十万
师临江久不敢渡遂筑宫于瓜步山而去亭立北山之
椒居高视下江淮表里皆在目中自城中以望亭中如
见高人胜士登山临水而送归人也如仰中天之台缥
缈于烟云之外也自亭中以望江南之群也如翠麟绿
耳竞奔争驰而不可系也如安期羡门御风呼气隔水
相招而不得亲也米元章尝官发运司迨暇则徘徊其
上为之赋且大书其扁至建炎庚戍火于敌人再葺之
卷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1161-0027d.png
绍兴辛巳又火于敌人雨帘云栋剪为荒烟野草垂三
十年淮人过者罔不慨叹今太守左侯昌时作藩之数
月因艮斋先生谢公过运相与谈斯亭访遗址披榛而
上岿然独存乃诛草茅乃属工徒为屋三楹为垣百堵
前敞以轩后邃以槛肇自淳熙十六年之八月迄来年
之正月乃成华不及汰庳不及陋无费于官无厉于民
又种万松以缭其西北又艺桃李梅杏杨柳千本以物
其南谷仪真之民士登而乐之相与谒予记之且曰吾
卷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1161-0028a.png
侯秩满将归天朝留之不可非徒奉法循理节用爱人
至于偫府庾筑沟垒训兵戌虞疆场夙夜毕力以整以暇
江海盗贼悉缚致麾下奸慝迹熄不敢窃发年谷荐登
倍蓰他境因治之馀复此壮观州人耄倪再见承平气
象俾过之者得以揖江南之形胜而起骚人之思北望
神州而动击楫枕戈之想则斯亭岂特游观登临之胜
而己哉愿为特书惠我淮土以诏予无止余曰诺哉绍
熙二年四月六日记
卷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1161-0028b.png
    吉州新建六一堂记
庐陵地广而民众以故其事亦烦其多士为江右甲朝
廷视邦选使其重视姑苏霅川诸郡云绍熙元年春皇帝
咨于相庐陵调守孰可于是莆阳方侯崧卿以侍从之
臣荐闻首当其择既抵官下之若干月教条既给岁事
既登士民既孚迨暇因与宾赞商略曰是邦六一先生
故乡也而郡治寂无记焉非阙欤捐布三十万召匠视
成官无所预诛茅于郡圃之东三瑞堂之左为堂七楹
卷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1161-0028c.png
踰月而落之名以六一丞相益公闻而赞之曰甚善名
堂虽欲易乌得而易于是旁搜先生之遗墨伐石刻之
为屋居之又令永丰尉曹及士子陈其姓者葺先生之
先阡以存是邦之故事以回先生之绪风以答士民之
去思移书于某曰子非先生之乡人乎于先生独无情乎
记斯堂子独得辞其责哉某以书贺侯曰六一堂者昔
在颍今在庐陵是非先生之志也乎然在颍之华屋今
为荒烟野草在庐陵之荒烟野草今为华屋物之废兴
卷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1161-0028d.png
天乎亦人乎先生之贤天下敬之而其乡里不敬之可
乎不可乎当时敬之而后世不敬之可乎不可乎然则
乡里之敬先生后世之敬先生人也非天也盖人者可
必者也然问六一之堂其在永丰乎曰否不在永丰其
在郡治乎曰否然则敬先生者乡里反薄而后世反短
欤人又不可必也先生之没迨今百有馀岁矣堂之在
颍者化为荒烟野草矣而斯堂自颍而归庐陵何其神
也非人也天也虽然使吾邦不逢今侯斯堂其能归乎
卷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1161-0029a.png
然则天也亦人也既为侯贺又以为先生贺绍熙二年
五月二十六日具位杨某记
 
 
 
 
 
 
卷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1161-0029b.png
 
 
 
 
 
 
 
 诚斋集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