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二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1161-00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集卷七十二
            宋 杨万里 撰
 


 记
    龙伯高祠堂记
零陵龙尧卿东汉太守伯高之远裔也其父光隐于艺
以游诸公间侍郎胡公伯明父甚爱之赠之言谓其能
遵乃祖伯高之戒光尝有意作堂以祠伯高至尧卿乃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1161-0005b.png
克有就谒予记之伯高讳述京兆人建武中为山都长
以马援之书有敦厚称是以有零陵之拜尧卿云相传
伯高葬于成市而子孙因家焉證诸陶岳之记良然问
其世次则谱牒亡矣问以伯高之遗事所对如史问此
邦之长老以伯高之政则皆不能言矣曰此吾郡贤太
守也夫自建武至于今几年矣莫详伯高之事宜也就
使能言可据依耶然知与不知皆曰贤则其政非有以
得乎民当不如是其入人深也而史逸之惜也不谓之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1161-0005c.png
不幸也哉无有得因伏波之书而问之也岂无若伯高
之仅传者耶岂无遂不传者耶嗟乎世之君子储重宝
争市腴田大第以为子孙谋者充然自以为固蒂也未
徙荫而向之充然者王承福为之悯然矣而龙氏之居
零陵至于配湘流而无穷岂充然者之智不若龙氏欤
抑亦系其人之贤否欤不然权势者必争而僻远者不
竞故难守而易失欤先是伯高未有祠德施于民于礼
当从祀尧卿既倡郡民作堂民争先焉事固有古于作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1161-0005d.png
而今于白者矣士君子之所立以己之所自信而使人
之必信其不难乎哉某年某月日当成予既为之记复
系以诗使歌以祀焉其词曰愚溪之委兮潇水之末流
有萧其山兮道大路之石陬玉立万碧光鲜兮造时回
而修修居者勿肃兮过者式东京使君兮惠我以嘉德
旄倪俯偻以明祀兮谓使君兮惠即吾翁此邦孰非翁
之子孙兮不宁唯诸龙荷杯兮桂酒手舞康年兮为翁
寿飒然精灵兮翁来归何以候司守兮光风泛芙蓉之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1161-0006a.png

    玉立斋记
零陵法曹厅事之前踰街不十步有竹林焉美秀而茂
予甚爱之欲不问主人而观者屡矣辄不果或曰此地
所谓美秀而茂者非谓有美竹之谓也有良士之谓也
予闻之喜且疑竹之爱士之得天下孰不喜也独予乎
哉然予宦游于此几年矣其人士不尽识也而其良者
独不尽识乎予欲不疑而不得也今年春二月四日代者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1161-0006b.png
将至避正堂以出假屋以居得之盖竹林之前之斋舍
也主人来见唐其姓德明其字日与之语于是乎喜与
前日同而疑与前日异其为人庄静而端直非有闻于
道其学能尔乎有士如此而予也居久而识之斯谁之
过也以其耳目之所及而遂以为无不及予之过独失
士也欤哉德明迨暇与予登其竹后之一斋不下万竹
顾而乐之笑谓德明曰此非所谓抗节玉立者耶因以
玉立名之而遂言曰世言无知者必曰草木今语人曰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1161-0006c.png
汝草木也则艴然而不悦此竹也所谓草木也非也然
则其任则草木也其德则非草木也不为雨露而欣不
为霜雪而悲非以其有立故耶世之君子孰不曰我有
立也我能临大事而不动我能遇大难而不变然视其
步武而徐数之小利不能不趋小害不能不逋问之则
曰小节不足立也我将待其大者焉其人则不愧也而
草木不为之愧乎德明负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
过面折之退无一言平居奋然有愤世嫉邪之心其所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1161-0006d.png
立莫量也吾既观竹夜归顾谓德明曰后有登斯斋者
为我问曰人观竹耶竹观人耶隆兴元年庐陵杨万里

    景延楼记
予尝夜泊小舟于峡水之口左右后先之舟非楚之估
则楚之羁也大者宦游之楼船而小者渔子之钓艇也
岸有市焉予蹑芒屦策瘦藤以上望而乐之盖水自吉
水之同川入峡峡之两崖对立如削山一重一掩而水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1161-0007a.png
一纵一横石与舟相仇而舟与水相谍舟人目与手不
相计则殆矣下视皆深潭激滩黝而幽幽白而溅溅过
者如经滟滪焉峡之名岂以其似耶至是则江之深者
浅石之悍者夷山之隘者廓而地之绝者一顾数百里
不隔矣时秋雨初霁月出江之东沿而望则古巴丘之
邑墟也面觌则玉笥之诸峰也溯而顾则予所经之峡
也市之下有栋宇相鲜若壶若亭者时苦气寒甚予不
暇问因诵山谷先生休亭赋登舟至今坐而想之犹往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1161-0007b.png
来其中也隆兴甲申二月二十七日予故人月堂僧祖
光来谒予曰清江有谭氏者既富而愿学作楼于峡水
之滨以纳江山之胜以待四方之江行而陆憩者楼成
乞名于故参政董公公取鲍明远淩烟铭之辞而揭以
景延公之意欲属子记之而未及也愿毕公之志以假
谭氏光予曰斯楼非予畴昔之所见而未暇问者耶曰
然予曰山水之乐易得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
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人与山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1161-0007c.png
水两相求而不相遭庾元规谢太傅李太白辈非一丘
一壑之人耶然独得竟其乐哉山居水宅者厌高寒而
病寂莫欲脱去而不得也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与而此
之夺也宜也宜而否何也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
乎抑谭氏之遭乎为我问焉祖光曰是足以记矣乃书
以遗之谭氏兄弟二人长曰雁字彦济次曰发字舟祥
有母老矣其家陆(阙/)祖光云杨某记
    一经堂记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1161-0007d.png
吾友刘彦纯以书抵予曰永新谭君微仲者翩翩衣冠
之佳子弟也自微仲之祖致政公以明经诣太常晚以
特恩得官其叔父朝奉公年甚少第上第垂及光显矣
而年不待朝奉公有子曰明仲今主袁之宜春簿微仲
者朝奉公之犹子而明仲之从兄也力学而未有遭作
堂丛书以教其子四人取之韦氏而命之曰一经介吾
书以乞子言予于是叹曰远哉其志也谭氏其兴乎为
子计者不可不为守也世之君子门户失守而后以赀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1161-0008a.png
赀又失守而后以田田又失守而后以书盖门户有寒
有炎而田与赀有去来逐之莫去捐之莫取者书也三
失而一不失者也是故守家者莫固于书然予尝见好
书者以某书矜曰此某相之家藏也又以某书矜曰此
某从官之藏也予视其识象则果非好书者之故物也
亦非某相某从官之故物也自好书者之身逆而数之
率一书三易人然则书人未可恃也书盖有可恃者矣
不家于藏而身于藏则几矣今致政公传之朝奉公朝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1161-0008b.png
奉公传之微仲微仲传之其子其书四世而不去如谭
氏者鲜乎哉微仲子皆能读书为文章谭氏其果兴乎
故老相传义山禾水之秀气当出相者三其信然耶是
气也沈而不升黯而不光者几年矣谭氏之居吾闻义
山在其上禾水在其下傥能俟之彦纯益因以告予也
戌申三月既望记    怀种堂记
乾道四年枢密刘公既登用善类复聚国势大竞天下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1161-0008c.png
仰目指期中兴而公孤忠崇崛不少斲疾视嬖邪毕
力击排既牢不可动则叹曰道行则吾止道止则吾行
是不可并乃以大资政作藩隆兴至则旁搜民瘼孰为
疽根弗弥弗𧂭我则涤除俾罔后灾首得奉新县三乡
寓税之弊欣然上闻其明年将下转运悉蠲除之为三
十五万钱有奇为米若干为帛若干命下而公已迁荆
州牧矣于是三乡昔无田而有税者今无其所有昔
乡而无民者今有其所无又明年五月予来令奉新三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1161-0008d.png
乡之民相率作堂画公像于中间以致瞻伫之敬十一
月某日堂成予移官成均将行邑之士王果等率三乡
之民来请名且记予不得辞名堂以怀种种言德怀言
民也于是民皆叹曰微公之恩吾其不首丘矣予曰此
非公之恩也于是民皆不悦予重告曰尔不见前古之
君乎闻兴民之害则勇于敢闻除民之害则勇于不敢
今公之言朝奏而上之命夕应然则此非公之恩也上
之恩也于是民始悦予曰亦公之恩也于是民皆大惑
卷七十二 第 9a 页 WYG1161-0009a.png
予又重告曰尔不见世之君子乎一言而为民百世之
害也彼不曰害民也曰利国也国可利也民可害也不
可害也而观民有其害而国不有其利欤然其人犹矜
曰吾知忠于国也且夫国之所立其所恃者谁也日夜
摇其所恃以忠其主是忠不忠也一言而除民百世之
害如公者有不有也然则此又公之恩也于是民始大
悦三乡曰晋城曰新安曰法城门生奉议郎新除国子
博士杨某记
卷七十二 第 9b 页 WYG1161-0009b.png
    竹所记
永嘉吴公叔清旷简远望之皎然如雪山倚空落月满
屋梁也趯然如琼田之鹤阿阁之鸾凤也萧然如驭风
骑气饮沆瀣而游汗漫也予顷识之湘中一见定交脱
帽痛饮说诗论文俗士往往或疑其异或信其真公叔
不知也今年四月予来为邑于新吴公叔实宾赞洪府
相见谈湘中事予盖老且病矣折腰走阶下非其好也
公叔复呼酒以盥濯予之泥涂尘沙夜过半月在牖户
卷七十二 第 10a 页 WYG1161-0009c.png
荷风飒然从东湖之东渡水而至公叔与予皆大醉矣
公叔起曰吾有竹所子盍为吾记之予曰奚而名也公
叔曰子不闻夫王子猷之不问主人径造竹所乎予
记之易矣虽然此非公叔事也乃杨子事也杨子将为
子猷之径造矣但未知今之主人与昔之主人何如耳
公叔大笑曰王茂弘不云乎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
庚寅十一月四日记
    水月亭记
卷七十二 第 10b 页 WYG1161-0009d.png
予既宦游四方二十年自州县入朝列得与海内美俊
游当世之士非所趋殊向所志不同其行者往往一见
即定交既交即久要盖山何芳而不撷海何珍而不索
也然求如韩子所云明白淳粹如吾友刘君彦纯者加
少始予之少也贫且拙拙故多不合贫故寡与以与者
之寡而不合者之多故无友年二十有一乃始得友吾
彦纯彦纯之为人非今之所谓为人者也其为文非今
之所谓为文者也予初得此友亦以为得斯人于吾乡
卷七十二 第 11a 页 WYG1161-0010a.png
则艰乎尔求斯人于天下则奚而艰也今其然矣乎今
其不然矣乎不彦纯之为见七年矣余递宿南宫同舍
郎皆上马去雁鹜行亦散隔匆雨雪落修竹间一风北
来琤然有声家僮以彦纯书来索水月亭记予慨然不
乐览书危坐独想忽如登斯亭对斯人则又欣然而独
笑也当予与彦纯共学时每清夜读书倦甚市无人迹
则相与登亭掬池水弄霜月自以为吾二人之乐举天
下之乐何以易此乐也虽有语之以今昔离索之悲肯
卷七十二 第 11b 页 WYG1161-0010b.png
信不肯信也今何地无水何夕无月而吾二人欲追求
昔者登亭之乐则既有不可复得之叹矣抑不知吾二
人复相从登斯亭犹如昔者乐否也癸巳月日记
    严州聚山堂记
严陵郡圃新堂落成命曰聚山太守宗丞曹侯取予诗
语也堂之经始治中张定叟谓予子盍赋之盖侯志也
诗既往侯遂取以命堂且徵予为记初予官于朝以毋
老丐补外得符临漳自龙山登舟舟人忽捩柂回棹望
卷七十二 第 12a 页 WYG1161-0010c.png
潮波之来而逆之突而入焉然后随波疾行江山开明
四顾豁如甚快于予心也舟行之二日自鸬鹚湾历胥
口则两山耦立而夹驰中通一溪小舟折旋其间行若
巷居止若墙面偪阨仄塞使人闷闷又一日宿乌石滩
下晓起而望则溪之外有地地之外有野野之外有峰
峰之外有山虽不若向之开明豁如者然北山刺天若
倚画屏南山隔水若来众宾玉泉若几研而九峰若芝
兰玉树也于是予之快者复而闷闷者去矣予以呼家
卷七十二 第 12b 页 WYG1161-0010d.png
僮未来假馆于曹侯者期月尝从侯散策郡圃初登千
峰之榭予亦甚快已而降自古堞委蛇东北至夫所谓
正巳堂者筑高而趋之庳宇敞而见之隘闷闷然复如
在鸬鹚湾胥口舟中时也侯曰是中有佳处我初得之
将因其材易其地以为新堂子岂识之予未应且行且
顾举武不百至坏垣所偶跂而望则向之若倚画屏者
倚乎此若来众宾者宾乎此若几研若芝兰玉树者毕
集乎此予欣然曰汉武帝不云乎公等安在何相见之
卷七十二 第 13a 页 WYG1161-0011a.png
晚也侯之所谓佳处者此其是耶非乎侯大笑曰得之
矣堂成予行因书其说年月日记
    春雨亭记
宣溪王邦又既葬其父主簿于某山作亭于前春秋率
其子弟展省竣事则休焉诿其友萧如埙问名于予且
记焉予命之以春雨之亭而告之曰吾闻之春雨润木
自叶流根物以本滋苗亦以苗滋本今则不然本乎贵
者不加约苗乎贵者不加周富贵利达之得未始尤其
卷七十二 第 13b 页 WYG1161-0011b.png
穷富贵利达之不得未始不尤其先不惟尤之也以其
先及其山以其山及其骨曰某丘某水莫之利也于是
一墓有一易者焉有再易者焉有三四易者焉有五六
易者焉一易可以已矣赣阳之巫曰兹丘不告身之似
也九品之官焉得出于而家宜阳之巫曰兹丘不赐墩
之似也一品之官焉得出而家是数巫者探吾民子孙
之心而艳诸利其孰从而破之其势不五六易不厌也
不惟民也惟士亦然抑不思告身也赐墩也之二物尧
卷七十二 第 14a 页 WYG1161-0011c.png
舜三代之时有乎尔无有乎尔之二丘尧舜三代之时
有乎尔无有乎尔其有也将先物而后丘乎将先邱而
后物乎成周之有官君子其先之葬也皆觌夫所谓告
身之丘乎皋夔稷契其先之葬也皆觌夫所谓赐墩之
邱乎物与丘之有无古之事不足校也墓与骨之震动
暴露今之人不足怆也王氏子孙皆劬于学而好修自
叶之泽是在王氏子孙乎是在簿令之墓乎愿以此为

卷七十二 第 14b 页 WYG1161-0011d.png
    霁月楼记
余顷官于朝得予叔祖彦通书诿余以名石井张氏之
楼且为之记予以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莫知所以名
之者乃复书彦通讯以斯楼何宜彦通又以书云暄凉
靡不宜而尤于秋宜风物靡不宜而尤与月宜朝暮晦
明靡不宜而尤与霁宜余乃大书霁月楼三字以遗之
未暇作记也余尝观诗家者流多喜谈霁月余以为万
象皆有新故无新故者月也故曰霁月焉及予为博士
卷七十二 第 15a 页 WYG1161-0012a.png
于奉常时秋且半吏白余当祀寿星余与少卿蜀人黄
仲秉斋宿于西湖南山之净慈禅寺是夕雨作松竹与
荷叶终夜有声骚骚也五鼓夙兴登坛将事则天宇如
水月色如洗殆不数人间有也盖诗家之谈尤信张君
克刚喜宾客且博延名士以才其子弟斯楼又胜绝予
安得月前霁后御风往观焉先作此记庶几与斯楼有
一日雅也年月日某记
    宜雪轩记
卷七十二 第 15b 页 WYG1161-0012b.png
东江刘元渤语其友周直夫曰吾于世味未尝升其堂
哜其胾也人驰而我止我所偭人所向也顾独有所癖
昔子猷癖于竹灵均癖于兰和靖癖于梅吾皆兼此而
有之若病膏肓若嗜土炭未易瘳也吾既聚三物而群
植之又开轩以临之子盍有以名吾轩且谒之诚斋以
记吾所以记直夫未有以对也退而访予于南溪之上
相与道元渤语欲取王元之竹楼记之词名轩以宜雪
予曰子得之矣万物莫不病乎雪也不病乎雪者梅欤
卷七十二 第 16a 页 WYG1161-0012c.png
竹欤兰欤岂惟不病之亦复宜之而梅得雪而后洁白
者有朋惟兰与竹得雪而后青苍者无朋今也相与会
处于刘子轩匆之前并驱于岁寒风雪之会相友以道
相摩以义掩之而色愈明凛之而气愈清推之而节愈
贞者也予尝试评是三物矣殆有似夫君子盖身幽而
名白似郑子贞鉴中而鍊外似严子陵群洿而孤清似
伯夷叔齐云元渤名渭喜客而乐教子士之贤者多从
之游视其癖则知其人矣其子林学而有文尝荐名礼
卷七十二 第 16b 页 WYG1161-0012d.png
部年月日
 
 
 
 
 
 
 诚斋集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