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191-04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遗山集卷三十七   金 元好问 撰
  序引


   张仲经诗集序
仲经出龙山贵族少日随宦济南从名士刘少宣问
学客居永宁永宁有赵宜之辛敬之刘景玄其人皆
天下之选而仲经师友之故蚤以诗文见称及予官
西南仲经偕杜仲梁麻信之高信卿康仲宁挈家就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191-0427b.png
予内乡时刘内翰光甫方解邓州倅日得相从文字
间仲经之所成就又非洛西时比矣北渡后薄游东
平谒先行台严公一见即被赏识待以师宾之礼授
馆于长清之别墅积十馀年得致力文史以诗为专
门之学此其出处之大略也今观其诗永宁王赵幽
居云寒尽阴崖草有芽竹梢残雪堕冰花号空老木
风才定倒影荒山日又斜天地悠悠常作客干戈扰
扰漫思家烟村寂寞无人语独倚寒藤数莫鸦其落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191-0427c.png
笔不凡类如此及来内乡尝阻雨板桥张主簿草堂
同赋淅江观涨诗仲经云一雨天地来涛声破清晓
光甫大加赏叹以为有前人风调是年出居县西南
白鹿原名所居为行斋取素贫贱行贫贱之义行斋
之南有菊水湍流喷薄景气古澹阳崖回抱绿莎盈
尺腊月红梅盛开诸公藉草而坐嘉肴旨酒啸咏弥
日仲经有诗云寒客远峰犹带雪暖私幽圃已多花
仲梁虽有煖散春泉百汊流之句亦自以为不及也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191-0427d.png
其馀如次韵见及云长松偃蹇千年物病鹤摧颓万
里心春思云一春常作客连日苦多风野树凄迷绿檐
花暗淡红愁随诗卷积囊与酒樽空巢燕如相识频来
草舍中书事云故国三年梦新愁两鬓蓬泪从南望尽
涂自北来穷破牖蝇烘日枯梢鹊爱风怅然搔白首远
目过归鸿赠员善卿云诗材虽满腹家具少于车珍珠
泉感旧云红槿有情依坏砌绿莎随意上寒厅秋兴云
坏壁粘蜗艰国步荒池漂蚁失军容秋日云寒花矜晚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191-0428a.png
色病叶怯秋声忆永宁旧游寄魏内翰云上阁寺高迎
晓翠游家楼小簇春红独脚云洛岸潇潇雨送春老爱
青山悟静缘问路前村犬吠人病枕偏宜夜雨声林深
鹿近人年衰与杖宜云出祗园雨亦香又如风琴一首
回军谣四首清明日陪诸公宴集东园一首病中一首
移居学东坡八首再到方山绝句书陶诗后集句往往
传在人口内相文献杨公有言文章天地中和之气太
过为荒唐不及为灭裂仲经所得雍容和缓道所欲言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191-0428b.png
者而止其亦得中和之气者欤为人资禀乐易恬于进
取进退容止皆有蕴藉可观与人交重然诺敦分义终
始可以保任使之束带立朝当言责之重岂得轻负所
学忘礼谏之义乎忧世既切惠养是其所长赵张三王
钩距之吏奋髯抵几砉砉俊快保其羞而不为至于德
让君子之风良有望焉自丙午以后参幕府军事当贤
侯拥彗之敬得寸行寸谓当见之一日未一试而病不
起矣其孤梦符持橘轩诗集求予编次感念平昔不觉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191-0428c.png
出涕因题其后呜呼有言可述学者之能事有子可传
人道之大本吾仲经言可述矣子可传矣顾虽赍志下
泉其亦可以少慰矣夫甲寅冬至日诗友河东元某裕
之题
   陶然集诗序
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
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
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191-0428d.png
已李内翰钦叔工篇翰而飞卿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
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钦叔所推激从是游道日广
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有诗近二千首号陶
然集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其立之
之卓钻之之坚得之之难积之之多乃如此此其所以
为贵也欤岁庚戌东平好事者求此集刋布之飞卿每
作诗必以示子相去千馀里亦以见寄其所得予亦颇
能知之飞卿于海内诗人独以予为知己故以集引见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191-0429a.png
托或病吾飞卿追琢功夫太过者予释之曰诗之极致
可以动天地感鬼神故传之师本之经真积之力久而
有不能复古者自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自伯之东首如
飞蓬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之什观
之皆以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见取于采诗之
官而圣人删诗亦不敢尽废后世虽传之师本之经真
积力久而不能至焉者何古今难易不相侔之如是耶
盖秦以前民俗醇厚去先王之泽未远质胜则野故肆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191-0429b.png
口成文不害为合理使今世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
而成适足以污简牍尚可辱采诗官之求取耶故文字
以来诗为难魏晋以来复古为难唐以来合规矩准绳
尤难夫因事以陈辞辞不迫切而意独至初不为难后
世以不得不难为难耳古律歌行篇章操引吟咏讴谣
词调怨叹诗之目既广而诗评诗品诗说诗式亦不可
胜读大概以脱弃凡近澡雪尘翳驱驾声势破碎阵敌
囚锁怪变轩豁幽秘笼络今古移夺造化为工钝滞僻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191-0429c.png
涩浅露浮躁狂纵淫靡诡诞琐碎陈腐为病毫发无遗
恨老去渐于诗律细佳句法如何新诗改罢自长吟语
不惊人死不休杜少陵语也好句似仙堪换骨陈言如
贼莫经心薛许昌语也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千人
万人中一人两人知贯休师语也看似寻常最奇崛成
如容易却艰难半山翁语也诗律伤严近寡恩唐子西
语也子西又言吾于它文不至蹇涩惟作诗极难苦悲
吟累日仅自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后数日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191-0429d.png
取读便觉瑕衅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定比之前
作稍有加焉后数日复取读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乃
敢示人然终不能工李贺母谓贺必欲呕出心乃已非
过论也今就子美而下论之后世果以诗为专门之学
求追配古人欲不死生于诗其可已乎虽然方外之学
有为道日损之说又有学至于无学之说诗家亦有之
子美夔州以后乐天香山以后东坡海南以后皆不烦
绳削而自合非技进于道者能之乎诗家所以异于方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191-0430a.png
外者渠辈谈道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诗家圣处不离文
字不在文字唐贤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以
吾飞卿立之之卓钻之之坚得之之难异时霜降水落
自见涯涘吾见其沂石楼历雪堂问津斜川之上万虑
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彼悠悠
者可复以昔之隐几者见待耶陶然后编请取此序證
之必有以予为不妄许者重九日遗山真隐序   木庵诗集序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191-0430b.png
东坡读参寥子诗爱其无蔬笋气参寥用是得名宣政
以来无复异议予独谓此特坡一时语非定论也诗僧
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假使参寥
子能作柳州超师院晨起读禅经五言深入理窟高出
言外坡又当以蔬笋气少之耶木庵英上人弱冠作举
子从外家辽东与高博州仲常游得其论议为多且因
仲常得僧服贞祐初南渡河居洛西之华盖时人固以
诗僧目之矣三乡有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予亦在焉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191-0430c.png
三君子皆诗人上人与相往还故诗道益进出世住宝
应有山堂夜岑寂及梅花等篇传之京师闲闲赵公内
相杨公屏山李公及雷李刘王诸公相与推激至以不
见颜色为恨予尝以诗寄之云爱君山堂句深靖如幽
兰爱君梅花咏入手如弹丸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闲
曾说向闲闲公公亦不以予言为过也近年七夕感兴
有轻河如练月如舟花满人间乞巧楼野老家风依旧
拙蒲团又度一年秋之句予为之击节称叹恨杨赵诸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191-0430d.png
公不及见之乙酉冬十月将归太原侍者出木庵集求
予为序引试为商略之上人才品高真积力久住龙门
崧少二十年仰山又五六年境用人胜思与神遇故能
游戏翰墨道场而透脱丛林科臼于蔬笋中别为无味
之味皎然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者盖有望焉正
大中闲闲公侍祠太室会上人住少林久倦于应接思
欲退席闲闲公作疏留之云书如东晋名流诗有晚唐
风骨予谓闲闲虽不序木庵集以如上语观之知闲闲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191-0431a.png
作序已竟然则向所许百年以来为诗僧家第一代者
良未尽欤
   南冠录引子以始生之七月出继叔氏陇城府君迨大安庚午府
君卒官扶护还乡里时予年二十有一矣元氏之老人
大父彫丧殆尽问之先世之事诸叔皆晚生止能道其
梗槩予亦以家牒具存碑表相望他日论次之盖未晚
也因循二三年中原受兵避寇阳曲秀容之间岁无宁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191-0431b.png
居贞祐丙子南渡河家所有物经乱而尽旧所传谱牒
乃于河南诸房得之故宋以后事为详而宋前事皆不
得而考也益之兄尝命予脩千秋录虽略具次第他所
欲记者尚多而未暇也岁甲午羁管聊城益之兄邈在
汉遂有彼疆此界之限侄抟俘絷之平阳存亡未可
知伯男子叔仪侄孙伯安皆尚幼未可告语予年已四
十有五残息奄奄朝夕待尽使一日颠仆于道路则世
岂复知有河南元氏哉维祖考承王公馀烈贤隽辈出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191-0431c.png
文章行业皆可称述不幸而与皂隶之室混为一区泯
泯默默无所发见可不大哀耶乃手写千秋录一篇付
文严以备遗忘又自为讲说之呜呼前世功名之士人
有爱慕之者必问其形质颜猊言语动作之状史家亦
往往为记之在他人且然吾先人形质颜貌言语动
作乃不欲知之岂人之情也哉故以先世杂事附焉予
自四岁读书八岁学作诗作诗今四十年矣十八先府
君教之民政从仕十年出死以为民自少日有志于世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191-0431d.png
雅以气节自许不甘落人后四十五年之间与世合者
不能一二数得名为多而谤亦不少举天下四方知己
之交唯吾益之兄一人人生一世间业已不为世所知
又将不为吾子孙所知何负于天地鬼神而至然耶故
以行年杂事附焉先祖铜山府君正隆二年赐出身讫
正大之末吾家食先朝禄七十馀年矣京城之围予为
东曹都事知舟师将有东狩之役言于诸相请小字书
国史一本随车驾所在以一马负之时相虽以为然而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191-0432a.png
不及行也崔子之变历朝实录皆满城帅所取百年以
来明君贤相可传后世之事甚多不三二十年则世人
不复知之矣予所不知者亡可柰何其所知者忍弃之
而不记耶故以先朝杂事附焉合而一之名曰南冠录
叔仪伯安而下乃至传数十世当家置一通有不解者
就他人训释之违吾此言非元氏子孙
   兴定庚辰太原贡士南京状元楼宴集题名引
晋北号称多士太平文物繁盛时发策决科者率十分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191-0432b.png
天下之二可谓富矣丧乱以来僵仆于原野流离于道
路计其所存百不能一今年预秋赋者乃有百人焉从
是而往所以荣吾晋者在吾百人而已为吾晋羞者亦
吾百人而已然则为吾百人者其何以自处耶将侥倖
一第以苟活妻子耶将靳固一命龊龊廉谨死心于米
盐簿书之间以取美食大官耶抑将为奇士为名臣慨
然自拔于流俗以千载自任也使其欲为名臣奇士以
千载自任则百人之少亦未害如曰不然虽充赋之多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191-0432c.png
至十分天下之九亦何贵乎十分天下之九哉呜呼往
者已矣来者未可期所以荣辱吾晋者既有任其责者
矣凡我同盟其可不勉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
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
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
洛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191-0432d.png
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
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
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閒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
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
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
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槩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
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
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191-0433a.png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
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閒居之乐澹
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
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
我于辋川之上矣
   送李辅之之官济南序
辅之李君膺剡章之招有汎舟之役东门祖道北海开
樽念会合之良难欲殷勤之重接时则莫春三月人则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191-0433b.png
楚囚再期鲁连之一箭空飞季子之百金行尽释射钩
之怨虽当三沐而三薰动去国之魂徒有九招而九散
(沈云卿云东南水国肠一断而/一连西北乡关魂九招而九散)见铜驼之荆棘梦金马
之衣冠感今怀昔惄焉如𢷬况复中年哀乐流景须臾
歌骊驹而再中横素波而径去瞻仰弗及我劳如何如
春登台翻失熙熙之意仰天击缶能无呜呜之声诸公
从衍圣孔公赋诗赠别凡若干首而某为之引
   送高雄飞序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191-0433c.png
恒府天壤间大都会在今为长乐宫之汤沐邑且乾龙
潜跃之渊也自文统绍开俊造骈集七八年之间鹤书
特徵与凤尾诺之所招致视他郡国为尤多乃七月甲
申漕司从事河东高鸣雄飞被贤王之教当乘传北上
声光四驰欢动州里佥谓高子春秋鼎盛卓然以问学
为业真积力久故胸中之言多六经百氏史汉陈范之
司马氏范氏通鉴唐鉴之学六朝唐以来之篇什驰
骋上下累百数万言往往见于成诵文章翰墨宜在茂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191-0433d.png
异之科古所谓立谈可以致双璧一日可以至九迁者
在此行矣高晋产也仆以犬马之齿之故谬为之一言
天家包举六合臣属万国立武事以兼文备由草创而
为润色延见故老网罗豪隽必当考古昔之理乱论治
道之先后察生民之休戚观风俗之美恶以成长治之
业以建久安之势金城千里太山而四维之顾岂汲汲
于文章翰墨之用縻羔雁而敝玄纁乎且夫人臣以纳
忠为难人君以宽听尽下为尤难盖义则古今之体同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191-0434a.png
而情则天渊之路绝逢干之游未远伊管之辨易穷䛕
臣嫉立仗之鸣说家惧婴鳞之怒况乎裹粮三月被发
九阍事重而言轻威尊而命贱虽复愤泉秋沸冤霜夏
零思欲片辞自明胡可得已乃今首登瀛之选接曳裙
之游使者牵车太官挏酒主好善而忘势士见义而得
为陆太中之诗书叔孙奉常之典礼贾长沙之经济魏
相国之谋谟有怀不摅生才奚用是则为吾高子者亦
岂轻负所学弃以为双璧之甘九迁之捷径乎谚有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191-0434b.png
之见卵而求时夜谓之蚤计椎牛飨客会其已食谓之
后期智无后期亦无蚤计行矣吾子今正是时请赋南
山有台劝为之驾云壬子秋二十有七日新兴元某引
   寒食灵泉宴集序
出天平北门三十里而近是为凤山之东麓有寺曰灵
泉阻以绝涧荫以深樾重岗复岭回合蔽映夏秋之交
湍流喷薄殷勤溪谷寺已废于兵而石楼之典刑故在
僧扉禅室间见层出南望坡陀小山如几案间物岩花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191-0434c.png
错绣群莺下上云光金碧林烟彩翠阴晴朝暮万景岔
集盖辋川之乡社而桃源氏之别业也昭阳荐岁维莫
之春诸君以仆燕路言归东藩应聘困鞍马风沙之役
渝树林水鸟之盟千里相思一杯为寿杨雄献赋自诧
雕虫之工许汜求田乃为元龙所讳尊前见在身外何
穷释尘累而玩物华厌嚣湫而乐闲旷卬须我友天与
之时兵厨之良酝踵来京洛之名讴自献谈谑间作磈
磊一空倒蔗有佳境之馀食苹无此时之美一之为甚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191-0434d.png
觉今是而昨非四者难并苦夜长而昼短谪仙所谓醉
尽花柳赏穷江山者于是乎张本不有兰亭绝唱留故
事以传之其在白云老兄负古人者多矣五言古诗任
用韵共九首以寒食灵泉宴集命篇而某为之序诸公
可共和之
  德华 周卿 德昭 英孺 文伯 元某
  期而不至者 圣与 子中
  不期而至者 德谦 梦符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191-0435a.png
   太原昭禅师语录引
慈明与琅琊觉皆法兄弟其扶临济一枝慈明而下十
馀世得玄冥顗禅师琅琊而下亦十馀世得虚明亨禅
师玄冥风岸孤峻无所许可宁绝嗣而不传虚明急于
接纳故子孙满天下又皆称其家加慈云海清凉相罗
汉汴与法王昭公皆是也屏山为虚明作墓志以为二
公传与不传虽异而其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正大初予
在史馆昭公属予求书屏山所作铭于礼部闲闲公公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191-0435b.png
初以目疾为辞予请之坚公因问法王皆来有何言句
时昭公方为虚明作塔于法王之朝台有偈云以塔为
身以铃为舌万仞冈头横说竖说予为公举似公欣然
曰铭安在我当为书之盖师家父子为时贤所称如此
岁丁酉八月予自大名还太原师之徒蔚某出师语录
求作序引吾家微之有言若佛法师当为予说而予不
当为师说故略以数语遗之太原元某引
   皓和尚颂序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191-0435c.png
岁甲寅秋七月余自清凉还太原会乾明志公出其法
兄弟万寿皓和尚颂古百则语委余题端余往在南都
侍闲闲赵公礼部杨公屏山李先生燕谈每及青州以
来诸禅老皆为万松老人号称辨才无碍当世无有能
当之者承平时已有染衣学亡之目故凡出其门者望
而知其为名父之子虽东林隆高出十百辈而皓于是
中犹为上首其语言三昩盖不必置论余独记屏山语
云东坡山谷俱尝以翰墨作佛事而山谷为祖师禅东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191-0435d.png
坡为文字禅且道皓和尚百则语附之东坡欤山谷欤
余亦尝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
诗家切玉刀皓和尚添花锦欤切玉刀欤余皆不能知
所可知者读一则语未竟觉水壶先生风味津津然出
齿颊间当是此老少年作举子时结习未尽尔志公试
以此语问阿师当发一笑中元日遗山居士元某引
   伤寒会要引
往予在京师闻镇人李杲明之有国医之目而未之识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191-0436a.png
也壬辰之兵明之与予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与之
游者六年于今然后得其所以为国医者为详盖明之
世以赀雄乡里诸父读书喜宾客所居竹里名士日造
其门明之幼岁好医药时易州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
间明之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既富厚无
事于技操有馀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
其资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疾有不得已焉者则亦
未始谒之也大槩其学如伤寒气疽眼目病为尤长伤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191-0436b.png
寒则著会要三十馀万言其说曰伤寒家有经禁时禁
病禁此三禁者学医者人知之然亦顾所以用之为何
如耳会要推明仲景朱奉议张元素以来备矣见證得
药见药识證以类相从指掌皆在仓猝之际虽使粗工
用之荡然如载司南以适四方而无问津之惑其用心
博矣于他病也以古方为胶柱本乎七方十剂之说所
取之学特以意增损之一剂之出愈于托密友而役孝
子他人盖不能也北京人王善甫为京兆酒官病小便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1191-0436c.png
不利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欲裂饮食且不
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明之来谓众医言疾深矣非
精思不能处我归而思之夜参半忽揽衣而起曰吾得
之矣内经有之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出焉渠辈
已用渗泄之药矣而病益甚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
阳者阴无以生无阴者阳无以化甘澹渗泄皆阳药独
阳无阴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阴之剂投不再服而愈西
台掾萧君瑞二月中病伤寒发热医以白虎投之病者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1191-0436d.png
面黑如墨本證遂不复见脉沉细小便不禁明之初不
知用何药也及胗之曰此立夏以前误用白虎之过得
无以投白虎耶白虎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脏不
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
药救之以苦阴邪则它證必起非所以救白虎也有温
药之升阳行经者吾用之有难者云白虎大寒非大热
何以救君之治奈何明之曰病隐于经络间阳大升则
经不行经行而本證见矣本證又何难焉果如其言而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1191-0437a.png
愈魏邦彦之夫人目瞖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
可忍明之云瞖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
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耶乃就画工家以墨调腻粉合
而成色谛视之曰与瞖色同矣肺肾为病无疑矣乃泻
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
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瞖色各异乃复以意消息
之曰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
不调则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疾遂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1191-0437b.png
不作冯内翰叔献之妷栎年十五六病伤寒目赤而顿
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已煮药而明之适从外
来冯告之当用承气明之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
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
而会要大论云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脉至而从按
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传而为阴證矣趣持姜附来吾当
以热因寒用法处之药未就而病者爪甲变顿服者八
两汗寻出而愈陜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1191-0437c.png
伸迎明之京师明之至以长针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
痛出血二三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剌之如是者六七服
药三月病良愈裴择之夫人病寒热月事不至者数年
以喘𠻳矣医者率以蛤蜊桂附之等投之明之曰不然
夫病阴为阳所搏温剂太过故无益反害投以寒血之
药则经行矣巳而果然宣德侯经历之家人病崩漏医
莫能效明之切脉且以纸疏其證多至四十馀种为药
疗之明日而二十四證减前后五六日良愈侯厚谢而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1191-0437d.png
去明之设施皆此类也戊戌之夏予将还太原其子执
中持所谓会要者来求为序引乃以如上事冠诸篇使
学者知明之之笔于书其已试之效盖如此云闰月望
日河东元某书于范尊师之正一宫
   元氏集验方序予家旧所藏多医书往往出于先世手泽丧乱以来宝
惜固护与身存亡故卷帙独存壬寅冬闲居州里因录
予所亲验者为一编目之曰集验方付搏拊辈使传之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1191-0438a.png
且告之曰吾元氏由靖康迄今父祖昆弟仕宦南北者
又且百年官无一麾之寄而室乏百金之业其所得者
此数十方而巳可不贵哉十二月吉日书于读书山之
东龛
   周氏卫生方序
定襄周侯梦卿弱冠从其兄户籍判官器之作举子遭
罹兵乱投迹戎行屡以战多取千户封佩金符然其举
子习气故在也中年以来颇以医药卜筮为事孤虚壬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1191-0438b.png
遁风角鸟占俱号精备军旅间病患仓猝为之投剂救
疗既广遂为专门之业以夏课缀葺之勤而移之芝术
蔘桂之下好事者有秘方可责目前之效者必来告之
岁月既久浸成卷帙凡若干卷若干首以周氏卫生方
目之予以世契之故得传录焉窃谓医药大事也古人
以为药犹兵然兵杀人之器善用之者能以杀人者生
人不善用之则反以生人者杀人世之君子留意于性
命之学者良有旨哉予于周侯不独美其已试之功与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1191-0438c.png
兼爱之心又以见其角逐风尘之际虽有独扫千军之
勇果非乐于战斗以人命为轻者故为道所以然者冠
诸篇遗山元某引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1191-0438d.png
 
 
 
 
 
 
 
 遗山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