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1191-04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遗山集卷三十六    金 元好问 撰
  序引


   陆氏通鉴详节序
中州文明百年有经学有史汉之学通典之学而通鉴
则不能如江左之盛唯蔡内翰伯正甫圭萧户部真卿
贡宗室密国公子瑜璹之等十数公号称专门而已近
岁此学颇行河朔武臣宿将讲说记诵有为日课者故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1191-0415b.png
时人稍稍效之卷帙既多艰于传写通都大邑好事家
所藏不过三五本而止其馀愿见而不可得者多矣温
公修此书十五馀年虽相业未究而能成百代不刋之
典以与左丘明氏并传立功立言皆圣哲之能事在公
为无憾特其传与否系学者幸不幸耳历亭州将张侯
晋亨知好此书取陆氏详节且以外记及诸儒精义附
益之公所载大政事大善恶备见于此盖有不可胜学
者矣以为得之易则学者众因锓木以传从是而往一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1191-0415c.png
邑之令一州之守千人君之长若见而有所得爱而知
所慕举而措之施为之间免于面墙之蔽张侯与有力
焉侯官偏将军佩金符食大县万家千头木奴足供指
使何至就楮墨工营什一耶予惜其私淑之意不白故
为道其所以然乙卯秋九月望日太原元某裕之书
   杜诗学引
杜诗注六七十家发明隐奥不可谓无功至于凿空架
虚旁引曲證鳞杂米盐反为芜累者亦多矣要之蜀人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1191-0415d.png
赵次公作證误所得颇多托名于东坡者为最妄非托
名者之过传之者过也切尝谓子美之妙释氏所谓学
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如三
江五湖合而为海浩浩瀚瀚无有涯涘如祥光庆云千
变万化不可名状固学者之所以动心而骇目及读之
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则九经百氏古人之精华所以膏
润其笔端者犹可髣髴其馀韵也夫金屑丹砂芝术参
桂识者例能指名之至于今而为剂其君臣佐使之互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1191-0416a.png
用甘苦酸咸之相入有不可复以金屑丹砂芝参术桂
而名之者矣故谓杜诗为无一字无来处亦可也谓不
从古人中来亦可也前人论子美用故事有著盐水中
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
亡之间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先东岩君有
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为今人读杜诗至谓草木
虫鱼皆有比兴如试世间商度隐语然者此最学者之
病山谷之不注杜诗试取大雅堂记读之则知此公注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1191-0416b.png
杜诗已竟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乙酉之夏自京
师还閒居崧山因录先君子所教与闻之师友之间者
为一书名曰杜诗学子美之传志年谱及唐以来论子
美者在焉候儿子辈可与言当以告之而不敢以示人
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
   东坡诗雅引
五言以来六朝之谢陶唐之陈子昂韦应物柳子厚最
为近风雅自馀多以杂体为之诗之亡久矣杂体愈备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1191-0416c.png
则去风雅愈远其理然也近世苏子瞻绝爱陶柳二家
极其诗之所至诚亦陶柳之亚然评者尚以其能似陶
柳而不能不为风俗所移为可恨耳夫诗至于子瞻而
且有不能近古之恨后人无所望矣乃作东坡诗雅目
录一篇正大己丑河南元某书于内乡刘邓州光父之
东斋
   东坡乐府集选引
绛人孙安尝注坡词参以汝南文伯起小雪堂诗话删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1191-0416d.png
去他人所作无愁可解之类五十六首其所是正亦无
虑数十百处坡词遂为完本不可谓无功然尚有可论
者如古岸开青葑南柯子以末后二句倒入前篇此等
犹为未尽然特其小小者耳就中野店鸡号一篇极害
义理不知谁所作世人误为东坡而小说家又以神宗
之言实之云神宗闻此词不能平乃贬坡黄州且言教
苏某闲处袖手看朕与王安石治天下安常不能辨复
收之集中如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妙年有胸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1191-0417a.png
中万卷笔头千字致君尧舜此书何难用舍由时行藏
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之句其鄙俚浅近叫呼衒鬻殆
市驵之雄醉饱而后发之虽鲁直家婢仆且羞道而谓
东坡作者误矣又前人诗文有一句或一二字异同者
盖传写之久不无讹谬或是落笔之后随有改定而安
常一切以别本为是是亦好奇尚异之蔽也就孙集录
取七十五首遇语句两出者择而从之自馀玉龟山一
篇予谓非东坡不能作孙以为古词删去之当自别有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1191-0417b.png
所据姑存卷末以俟更考丙申九月朔书于阳平寓居
之东斋元某引
   锦机引文章天下之难事其法度杂见于百家之书学者不遍
考之则无以知古人之渊源予初学属文敏之兄为予
言如此兴定丁丑闲居泛南始集前人议论为一编以
便观览盖就李嗣荣卫昌叔家前有书而录之故未备
也山谷与黄直方书云欲作楚辞须熟读楚辞观古人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1191-0417c.png
用意曲折处然后下笔喻如世之巧女文绣妙一世诚
欲织锦必得锦机乃能成锦因以锦机名之十一月日
河东元某自题
   集诸家通鉴节要序汝下弋唐佐集诸家通鉴成一书以东莱吕氏节要为
断增入外纪甲子谱年目录考意举要历法及与道原
史事问答古舆地图帝王世系释音温公以后诸儒论
辨若事类若史传终始括要又皆科举家附益之者为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1191-0417d.png
卷百有二十凡二百馀万言唐佐学有源委读书论文
精玩旨意随疑订正必理顺而后已故其所编次部居
条流截然不乱时授馆平阳张存惠魏卿家张精于星
历之学州里以好事见称请为唐佐锓木以传唐佐过
某于太原以定本见示且言温公识治之良相时君用
不尽屏处闲局馀二十年其所得者通鉴一书而已
顾虽功业未究较其成一家之言而为百代不刋之典
不谓之不负所学可乎承平时明经词赋取士主文衡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1191-0418a.png
者尚以科目为未广谓杜氏通典司马氏通鉴皆可增
置学官为士子专门之业宰相以为然而未暇也此书
编帙浩繁传写不易办寒乡之士有愿见而不可得者
张氏此本减完书纸墨之半见得之易则流布必广户
牖既开他日当有由堂而及奥者幸为我道所以然虽
然某切有所憾焉公与二刘氏范氏纪千三百年治乱
废兴成败之迹盖用春秋左氏传荀悦袁宏汉纪例为
之以便观览故于中秘外邸之书芟夷剪截举宏纲而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1191-0418b.png
撮机要其所取才十一耳而公既为成书上之复自为
通鉴详节传于世者独何欤其后吕陈王陆诸人亦皆
以公例为之岂数公者于编年本末故使之不相缀属
开学者涉猎之渐乎唐佐真积之力久必能得其微旨
幸为讲明之以晓我曹之未知者年月日河东人元某
谨序
   十七史蒙求序
安平李瀚撰蒙求二千馀言李华作序李良荐于朝盖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1191-0418c.png
在当时已甚重之迄今数百年之间孩幼入学人挟此
册少长则遂讲授之宋王逢原复有十七史蒙求与瀚
并传及诗家以次韵相夸尚以蒙求韵语也故姑汾王
琢又有次韵蒙求出焉评者谓次韵是近世人之弊以
志之所之而求合他人律度迁就傅会何所不有唯施
之赋物咏史举古人徵之事例迁就傅会或当听其然
是则韵语次韵为有据矣始予年二十馀住太原学舍
交城吴君庭秀洎其弟庭俊与予结夏课于由义西斋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1191-0418d.png
尝以所撰蒙求见示且言逢原既以十七史命篇矣
间用吕氏春秋三辅决录华阳国志江南野录谓之史
可乎今所撰止于史书中取之诸所偶俪必事类相附
其次强韵亦力为搜讨自意可以广异闻子为我序之
可乎予欣然诺之而未暇也后三十七年予过镇阳见
张参议耀卿耀卿受学于吴君之门者也问以此书之
存亡乃云板荡之后得于田家故箱中因得而序之按
李瀚自嫌文碎此特自抑之辞华谓可以不出卷而知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1191-0419a.png
天下是亦许与大过唯李良荐章谓其错综经史随便
训释童子固多弘益而老成颇觉起予此为切当耳载籍之在天下有栋宇所不能容而牛马所不能举者精
力有限记诵无穷果使漫而无统广心浩大将不有遗
忘之谬乎如曰记事者必提其要吾知蒙求之外不复
有加矣古有之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
疋信斯言也虽推广三千言为十万其孰曰不可哉吴
君博览强记九经传注率手自抄写且讽诵不去口史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1191-0419b.png
书又其专门之学文赋华赡有声场屋间教授生徒必
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时议以此归之贞祐兵乱
负母入山道中遇害年甫四十云庚戌五月晦日新
某叙
   拙轩铭引
左辖公以拙轩自号徵文于某谨述而铭之去古既远
天质日丧人伪日胜机械之士以拙为讳天下万事一
以巧为之矜长出奇争捷求售其汨汨焉如弄丸如运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1191-0419c.png
斤如刻猴之工如贯虱之射惟恐巧之不极至于汲黯
之戆绛侯之讷石建之醇谨卓茂之迂缓班超平平之
策阳城下下之考咸共嗤点以为不智事业之鄙陋风
俗之薄恶实坐于此惟公以清白传世德以忠信结人
主出入四朝再秉钧轴危言高论耸动天下发凶竖未
形之谋则先识者以为明犯强臣不测之怒则疾恶者
以为高视千载无所于让其以拙为号者非欲贤于斯
世而已也濂溪先生论拙之极致有天下拙刑政彻上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1191-0419d.png
安下顺风清弊绝之语夫能至于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则天下之能事毕矣然则公之所以自名者乃所以自
任耶
   如庵诗文叙
密国公讳璹字子瑜越王长子而兴陵之诸孙也明昌
初已受封公以例授金紫光禄大夫卫绍王时除开府
仪同三司宣宗南渡后封胙国公哀宗正大初进封密
自明昌初镐厉等二王得罪后诸王皆置傅与司马府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1191-0420a.png
尉文学名为王府官属而实监守之府门启闭有时王
子若孙及外人不得辄出入出入皆有籍诃问严甚金
紫若国公虽大官无所事事止于奉朝请而已密公班
朝著者如是四十年初燕都迁而南危急存亡之际凡
车辂官县宝玉秘器所以资丕天之奉者舟车辇运国
力不赡至汴者千之一耳而诸王公贵主至有脱身而
去者公家法书名画连箱累箧宝惜固护与身存亡故
他货一钱不得著身方迁革仓卒朝廷止以乏军兴为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1191-0420b.png
忧百官俸给减削几尽岁日所入大官不能赡百指而
密公又宗室之贫无以为资者其落薄失次为可见矣
元光以后王薨门禁缓文士稍遂款谒然亦不过三数
人而止矣公资禀简重而至诚接物不知名爵为何物
少日师三川朱巨观学诗龙嵓任君谋学书真积之久
遂擅出蓝之誉于书无所不读而以资治通鉴为专门
驰骋上下千有三百馀年之事其善恶是非得失成败
道之如目前穿贯他书考證同异虽老于史学者不加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1191-0420c.png
详也名胜过门明匆棐几展玩图籍商略品第顾陆朱
吴笔虚笔实之论极幽眇及论二王笔墨推明草书学
究之说穷高妙而一言半辞皆可纪录典衣置酒或终
日不听客去炉薰茗碗或橙蜜一杯有承平时王家故
态使人爱之而不能忘也字画得于苏黄之间参禅于
善西堂名曰祖敬自题写真有枯木寒灰亦自神应缘
来现胙公身只缘苦爱东坡老人道前身赵德麟之句
旧制国公祭山陵则佩虎符乘传号曰严祭若上清储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1191-0420d.png
祥宫若太乙宫五岳观设醮上方相蓝大道场则国
代行香公多预焉又有诗自戏云借来羸马钝于墙马
上官人病且尪无用老臣还有用一年三五度烧香盖
实录云公诗五卷号如庵小藁者汴梁鬻书家有之乐
府云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又云咫尺又还秋
也不成长似云閒识者闻而悲之予窃谓古今爱作诗
者特晋人之自放于酒耳吟咏情性留连光景自当为
缓忧之一物在公则又以之遁世无闷独立而不惧者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1191-0421a.png
也使公得时行所学以文武之材当颛面正朝之任长
辔远驭何必减古人顾与槁项黄馘之士争一日之长于笔砚间哉朝家疏近族而倚疏属其敝乃至于此可
为浩叹也天兴壬辰曹王出质公求见于隆德殿上问
叔父欲何言公奏闻孛德虽议和布达不若谙练恐不
能办大事者臣请副之或代其行上慰之曰南渡后国
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未尝沾丐无事则置
之冷地无所顾藉缓急则置于不测叔父尽忠固可天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1191-0421b.png
下其谓我何叔父休矣于是君臣相顾泣下未几公感
疾以其夏五月十有二日薨春秋六十一后二十有六
年此集再刻于大名门下士河东人元某为之引   琴辨引
彦实苗君平阳人童丱中为乡先生乔孟州扆君章所
器命其子河东按察转运使字德容与同研席君章文
学深博兼通音律教彦实与德容琴事初授指法累钱
手背以轻肆为禁至一声不敢妄增损彦实后以雅重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1191-0421c.png
见称有自来矣弱冠应明经举选三赴廷试至论知琴
亦与德容相后先当熙宗守成之际惟弄琴为乐而已
琴工卫宗儒者一日鼓琴不成声问之故曰山后苦寒
手拮据耳即赐之貂鼠帐炽炭其前使鼓之世宗好此
艺殊有父风寝殿外设琴工幕次鼓至夜分乃罢尝言
吾非好琴人主心无所住则营建征伐田猎宠嬖何所
不有吾以琴系著吾心耳一侍从鼓琴东宫衣著华丽
上以轻浮敕不得入宫至显宗又妙于琴事者也三四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1191-0421d.png
十年之间此道大行而彦实出于其时近臣有荐于章
庙者因得待诏翰林居京师未久而声誉籍甚至废举
业不就南渡后日从杨赵游闲闲尝有诗推敬故诗人
止以高士目之公艺既专又渐于敦朴之化习与性成
其分别古今操弄孰雅孰郑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常
选古人所传操弄百馀篇有古意者纂集之将传于世
危急存亡之秋良未暇也长子名某字君瑞尝仕为省
郎闲居燕中悼雅道之将废而先意之不究将锓木以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1191-0422a.png
传请予题端且以卜当传与否也予谓君瑞言子第传
之山谷有云枯木嵌空微暗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
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东坡有云琴里若能知
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汉大司空宋弘荐桓谭文学可
比前世扬雄刘向父子光武拜为议郎帝每宴辄令鼓
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
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
者愿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1191-0422b.png
忠正者也能自改耶会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谢良久乃
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
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谓能以
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谭遂不得给事中予窃谓南风手不可得而今世爱陶
诗者几人果如坡谷所言唯当破此琴为烹鹤之具耳
光武好繁声举朝亦好之乃有宋司空谓宋弘之后遂
无宋弘则彦实此书何从出哉夫八音与政通为难审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1191-0422c.png
音以知政居今而行古又为难合是二难始有此书乃
欲藏之名山以待其人乎司空表圣最为通论云四海
之广岂无赏音固应不待五百年耳请以此为之引岁
丁巳秋八月初吉遗山诗老引
   双溪集序
燕中文士张显卿赵昌龄为予言省寺宾客集今中令
诗传于时欲吾子为作序引其有意乎予复之曰诗与
文同源而别𣲖文固难诗为尤难李长吉母以贺苦于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1191-0422d.png
诗谓呕出肝肺乃已耳又有论诗者云乾坤有清气散
入诗人脾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其可谓尤难矣前
世诗人凡有所作遇事辄变化别不一其体裁乃欲与
造物者争柄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凌轹波涛穿穴险固
者尤未尽也槁项黄馘一节寒饿之士以是物为颛门
有白首不能道刘长卿一字者青云贵公子乃咳唾嚬
呻而得之是可贵也学道者有神遇有悬解如以无碍
辨才游戏翰墨龙拿虎掷动心骇目不可致诘彼区区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1191-0423a.png
者方缨冠被发流汗而追之九万里风斯在下矣中令
天资高于诗又夙习故落笔有过人者不足讶也近时
燕中两诗人擅名一时当其得意时视北征南山反有
德色然每见中令一诗出必欢喜赞叹失喜噎呕曰此
长吉语也义山语也樊川集所无有也而中令慊然自
以为不足长辔远驭进进而不已如欲踔宇宙而遗俗
渺翩翩而独征者尚奚以序引为哉显卿昌龄为我谢中
令君朝议以四世五公待阁下天下大夫士以太平宰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1191-0423b.png
辅望阁下李文饶一品集郑亚有序陆宣公奏议苏东
坡有劄子大书特书而屡书之韩笔有例子欲我叙双
溪小集而遂已乎年月日门下士河东元某题
   鸠水集引
德安郑梦开以所编宋君周臣鸠水集见示云宋君以
文章名海内久矣世以不见全集为恨今欲锓木流布
子厚于宋者请为题端某不敏不足以知诗文正脉尝
试妄论之文章虽出于真积之力然非父兄渊源师友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1191-0423c.png
讲习国家教养能卓然自立者鲜矣自隋唐以来以科
举取士学校养贤俊逸所聚名卿才大夫为之宗匠琢
磨淬砺日就作新之功以德言之则士君子之所为也
以文言之则鸿儒硕生之所出也以人物言之则公卿
大臣之所由选也不必皆鸿儒硕生公卿大臣而其材
具故在是矣宋君起太行其经明行脩盖故家遗俗然
且得乡先生李承旨致美按察使简之宗盟内翰济川
潞倅祐之父子王孟州大用之所沾丐住太学十年读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1191-0423d.png
书绩文动为有用之学使之得时行道其所成就顾岂
出名卿材大夫之下哉易代以来佐东平幕二十年当
贤侯拥彗之敬不动声气酬酢台务皆迎刃而解有用
之学仆既言之矣呜呼文章圣心之正传达则为经纶
之业穷则为载道之器顾所遭何如耳他日人读鸠水
集或以文人之文求之渠特褦襶子耳非吾心相科中
人也癸丑清明日河东元某引
   杨叔能小亨集引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1191-0424a.png
贞祐南渡后诗学大行初亦未知适从溪南辛敬之淄
川杨叔能以唐人为指归敬之旧有声河南叔能则未
有知之者兴定末叔能与予会于京师遂见礼部闲闲
公及杨吏部之美二公见其幽怀久不写及甘罗庙诗
啧啧称叹以为今世少见其比及将往关中张左相信
甫李右司之纯冯内翰子骏皆以长诗赠别闲闲作引
谓其诗学退之此日足可惜颇能似之至比之金膏水
碧物外自然奇宝景星丹凤承平不时见之嘉瑞叔能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1191-0424b.png
用是名重天下今三十年然其客于楚于汉沔于燕赵
魏齐鲁之间行天下四方多矣而其穷亦极矣叔能天
资澹泊寡于言笑俭素自守诗文似其为人其穷虽极
其以诗为业者不变也其以唐人为指归者亦不变也
今年其所撰小亨集成其子复见予镇州以集引为请
予亦爱唐诗者唯爱之笃而求之深故似有所得尝试
妄论之诗与文特言语之别称耳有所记述之谓文吟
咏情性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唐诗所以绝出于三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1191-0424c.png
百篇之后者知本焉尔矣何谓本诚是也古圣贤道德
言语布在方册者多矣且以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无有
作好无有作恶朴虽小天下莫敢臣较之与祈年孔夙
方社不莫敬共明神宜无悔怒何异但篇题句读不同
而已故由心而成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厚人伦
美教化无他道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故言无所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1191-0424d.png
主心口别为二物物我邈其千里漠然而往悠然而来
人之听之若春风之过焉耳其欲动天地感神鬼难矣
其是之谓本唐人之诗其知本乎何温柔敦厚蔼然仁
义之言之多也幽忧憔悴寒饥困惫一寓于诗而其阨
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者故在也至于伤谗疾恶不平
之气不能自掩责之愈深其旨愈婉怨之愈深其辞愈
缓优柔餍饫使人涵泳于先王之泽情性之外不知有
文字幸矣学者之得唐人为指归也初予学诗以十数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1191-0425a.png
条自警云无怨怼无谑浪无骜狠无崖异无狡讦无媕
婀无傅会无笼络无鬻无矫饰无为坚白辨无为贤
圣癫无为妾妇妒无为仇敌谤伤无为聋俗閧传无为
瞽师皮相无为黥卒醉横无为黠儿白捻无为田舍翁
木强无为法家丑诋无为牙郎转贩无为市倡怨恩无
为琵琶娘人魂韵词无为村夫子兔园策无为算沙僧
困义学无为稠梗治禁词无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无
为薄恶所移无为正人端士所不道信斯言也予诗其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1191-0425b.png
庶几乎惟其守之不固竟为有志者之所先今日读所
谓小亨集者祗以增愧汗耳予既以如上语为集引又
申之以种松之诗因为复言归而语乃翁吾老矣自为
瓠壶之日久矣非夫子亦何以发予之狂言己酉秋八
月初吉河东元某序
   新轩乐府引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
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
卷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1191-0425c.png
亦岂可以宫体槩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
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
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特猝为外物感触
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
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
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
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坡以来山
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情
卷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1191-0425d.png
性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亦有语意拙直不
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近岁新轩张胜予亦
东坡发之者与新轩三世辽宰相家从少日滑稽玩世
两坡二枣所谓入其室而啖其炙者故多喜而谑之之
辞及随计两都作霸诸彦时命不偶至得补掾中台时
南狩已久日薄西山民风国势有可为太息而流涕者
故又多愤而吐之之辞予与新轩臭味既同而相得甚
驩或别之久而去之远取其歌词读之未尝不洒然而
卷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1191-0426a.png
笑慨焉以叹沉思而远望郁摇而行歌以为玉川子尝
孟諌议贡馀新茶至四碗发轻汗时平生不平事尽向
毛孔散真有此理退之听颖师弹琴云䛏䛏儿女语恩
怨相尔汝忽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吾恐颖师不足以
当之予既以此论新轩因说向屋梁子屋梁子不悦曰
麟角兰畹尊前花间等集传播里巷子妇母女交口教
授媱言媟语深入骨髓牢不可去久而与之俱化浮屠
家谓笔墨劝淫当下犁舌之狱自知是巧不知是业陈
卷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1191-0426b.png
后山追悔少作至以语业命题吾子不知耶离骚之悲
回风惜往日评者且以露才扬己怨怼沉江少之若孤
愤四愁七哀九悼绝命之辞穷愁志自怜赋使乐天知
命者见之又当置之何地耶治乱时也遇不遇命也衡
门之下自有成乐而长歌之哀甚于痛哭安知愤而吐
之者非呼天称屈耶世方以此病吾子子又以及新轩
其何以自解予谓屋梁子言子颇记谢东山对右军哀
乐语乎年在桑榆正赖丝竹陶写但恐儿辈觉损此欢
卷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1191-0426c.png
乐趣耳东山似不应道此语果使儿辈觉老子乐趣遂
少减耶君且道如诗仙王南云所说大美年卖珠楼前
风物彼打硬头陀与长三者三礼何尝梦见岁在甲寅
十月望日河东元某题
   逃空丝竹集引
南渡后李长源七言律诗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高处
往往不减唐人麻知几七言长韵天随子所谓陵轹波
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陈敌者皆略有之然长源
卷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1191-0426d.png
失在无穰茹知几病在少持择诗家亦以此为恨仲梁
材地有馀而持择功夫胜其馀或亦有不迨二子者绝
长补短大槩一流人也今二子亡矣仲梁气锐而笔健
业专而心精极他日所至当于古人中求之不特如退
之之于李元宾耶河东人元某书
 
 
 遗山集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