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191-04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遗山集卷三十五    金 元好问 撰
  记
   威德

院功德记
并州唐以来图经所载佛塔庙处视他郡为尤多宣政
之季废于兵者凡十之七曾不百年瓦砾之场金碧相
望初若未尝毁者浮屠氏之力为可见矣威德院在晋
阳白马川之清宁社治平二年赐名国朝皇统初里耆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191-0400b.png
老殷元命梵严寺僧善信及其徒真果主之寺之废久
矣柱础之外无复馀物真稍葺堂屋以居大定中真之
徒明玘嗣院事颇以寺基迫隘为嫌行视寺后平崖其
上可刬治乃乞地于韩顺家而得之凡役工五千有奇
而寺加广实倡于韩厚而僧因为之勤也玘初刻华严
经本数年迨是而成因大作水陆以新经千部施且烧
二指为供诚意坚苦为人感动韩厚者与其属更为起
东西堂绘像备焉寺外直汾流为木石桥以便往来然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191-0401a.png
后寺事成玘为予言如此且彊予记之玘今老矣予尝
见其持律严入理深护念所业如捍头目盖人有不可
及者每窃叹焉浮屠氏之入中国千百年其间才废而
旋兴稍微而更炽者岂无由而然天下凡几寺寺凡几
僧以乡观乡未必皆超然可以为人天师也唯其生死
一节彊不可夺小大一志牢不可破故无幽而不穷无
高而不登无坚而不攻虽时有龃龉要其终则莫不沛
然而湍流之破堤防一放而莫之禦也道则异术也教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191-0401b.png
则异习也梯空接虚入神出天与吾姬孔氏至列为三
家儒衣冠之子孙有奔走而从之者况乎诱庸俗而役
之以为区区之塔庙岂不謦咳嚬呻之顷而得之噫使
吾圣人之门有若信若果若因若玘者旦旦如是世世
又如是就不能推明大道卓如日月之明至于一亩之
宫亦何遽有鞠为园蔬之叹乎吾于是乎有感
   竹林禅院记
竹林寺在永宁之白马原其初为佛屋居人以修香火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191-0401c.png
之供既废矣乡豪麻昌及其族弟岊稍完葺之以龙门
僧广居焉广解梁人自言白云杲之徒居而安之即以
兴造自任兴定中请于县官得今名乃为殿为堂为门
为斋厨为库厩凡三年而寺事备南原当大川之阴壤
地衍沃分流交贯嘉禾高荫良谷美稷号称河南韦杜
而寺居其上游东望女几地位尊大居然有岳镇之旧
偎磨劫立莫可梯接仙人诸峰颜行而前如进而侍如
退而听如敬而慕如畏而服重冈复岭络脉下属至白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191-0401d.png
马则千仞突起朗出天外俨然一敌国之不可犯金门
乌啄奔走来会小山累累如祖龙之石随鞭而东云烟
杳霭浓淡覆露朝匆夕扉万景岔入广一揽而洛西之
胜尽盖尝叹焉佛法之入中国至梁而后大至唐而后
固寺无定区僧无限员四方万里根结盘互地穷天下
之选寺当民居之半而其传特未空也予行天下多矣
自承平时通都大州若民居若官寺初未有闳丽伟绝
之观至于公宫侯第世俗所谓动心而骇目者校之传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191-0402a.png
记所传曾不能前世十分之一南渡以来尤以营建为
重百司之治或侨寓于编户细民之间佛之徒则不然
以为佛功德海大矣非尽大地为塔庙则不足以报称
故诞幻之所骇坚苦之所动冥报之所詟后福之所徼
意有所向群起而赴之富者以赀工者以巧壮者以力
咄嗟顾盻化草莱为金碧撞钟击鼓列坐而食见于百
家之聚者乃如此其说曰以力言者佛为大国次之吁
可谅哉正大庚辰予閒居空上广因进士康国仲宁以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191-0402b.png
记请仲宁为予言业专而心通且喜从吾属游其进
也有足与之者因为记其事并著予之所以感四月望
日前内乡县令元某记
   少林药局记
少林英禅师为余言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
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
主药局仍不许出子钱致赢馀恐以利心而妨道业新
殁继以其子能二十年间斋厨仰给而病者亦安之故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191-0402c.png
百年以来诸禅刹之有药局自青州始兴定末东林隆
住少林檀施有以白金为百年斋者自寇彦温而下百
家图为悠久计乃复用青州故事取世所必用疗疾之
功博者百馀方以为药使病者自择焉僧德僧浃靖深
而周密又廉于财众请主之故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
隆始局事之备迨予三年矣子幸以文记之予以为医
难事也自岐黄卢扁之书而下其说累数千万言皆典
雅渊奥本于大道之说究乎死生之际儒者不暇读庸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191-0402d.png
人不解读世之学者非不艺专而业恒至终其身有不
免为粗工者其可为难矣佛之徒方以禅定为习于世
间法皆以为害道而不敢为间有言医者特儒者之谈
禅尔有能了知味因断除病本如子之书所为大医王
者乎谓之专则不可也劳则辞久则厌不合则离泛然
而来悠然而往其视粥鱼斋鼓如传舍中物而不留顾
其肯老岁月于参术间乎谓之恒则亦不可也不恒不
专取未必甚解而付之司命之事病者何赖焉故廉者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191-0403a.png
取之什一而有馀治药不得不良十愈一人千愈百人
盖犹有所望也贪者为之乾没而不定治药不必皆良
蛇床而当蘼芜荠苨而乱人参昌阳而进豨苓飞廉而
用马蓟佐使之异用畏恶之相攻其祸可胜言哉古语
有之良医之不能以无药愈疾犹良将之不能以无兵
而制敌也兵有形有形则易见善用之者能以杀人者
生人药之性难穷难则不善用之者反以生人者杀人
人可不惧哉今子则不然若德若浃之实与廉皆选之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191-0403b.png
十百辈有不可得者子固得所任矣时节州土无不适
其当炮炙生熟无不极其性德与浃固亦尽其伎矣虽
然吾恐他日有不善其后者出人将曰药局之坏自某
人始未必不以予为知言也故备述之使来者监观焉
   寿圣禅寺功德记
万寿长老僧洪倪暨予皆河东人今年夏予来燕城知
师主寿圣也将往过之师遣侍者致参承云三四年以
来常欲走书币太原有请于吾子幸今至矣税驾于我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191-0403c.png
可乎予欣然从之他日问所求师曰无他惟丐文以记
寺事耳请具道所以然盖此寺即崇孝道场之佛位崇
孝在大定明昌间堂宇百楹食指以千记义学诸师迭
主讲席神州天府非无闻刹拟量人境或自视缺然自
遭离兵变城邑废毁仙佛所庐仅有存者崇孝佛位扫
地而尽独曹王所建舍利塔岿然而已荆棘瓦砾蛇鼯
来舍如是十数年无留盻者有大檀越刘师彰之夫人
郑氏笃于奉佛悯福地之久废也愿为兴起之且其伯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191-0403d.png
男子有庆孩幼丧明誓徒佛陁以为归宿乃捐奁中物
直百千金者令报心寺提点僧润共为营度润资性坚
忍有立事之望初起大殿筑室其旁以为释子栖息之
地此寺之初基也岁丙午禅律诸人猥以第一代见请
倪不敏洒扫于此者十寒暑矣今廊庑斋厨下迨库厩
粗有处所而其大较出于郑之喜舍润之力赞者为多
初庆事寥休大士聪聪为授记有根尘有碍僧宝可依
挽回佛日暗室生辉之语以倪观之岂寥休以郑哀其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191-0404a.png
子之废不暇他及愿力虽坚法施未溥故就其声闻狭
劣而言之耶所以者何我以大坚固力起妙庄严聚化
朽壤而金碧奋蛰户而鶱飞焕若神明顿还旧观于我
法中塔庙所在即为有佛望之而尘劳破即之而智慧
生耳目见闻方有是理夫劫浊诸生积为黑闇丛林之
所障蔽如今以百千日炽盛光而照临之顾岂以一室
生白而为究竟哉况乎天云借润展庭三请昔而崇孝
今别为寿圣矣凤诺锡之美称龙光廓其遍照上资神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191-0404b.png
坛之护中寓华封之祝金轮四照与天无极岂惟佛子
之所赞叹乃至斋鼓粥鱼亦皆以一音演说固可以著
金石垂永久时节因缘繄吾子是待幸有以赞就之予
捧手曰有是哉兴建本末当如师所请若佛法则师当
为予说而予不当为师说异时有大居士文章翰墨如
竹溪党公者出必能以华严倡重宣此义云师道行清
实临事详雅初受具玉山参枝足清和尚闻万松道价
裹粮千里以巾侍自誓松一见即以座元处之承事十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191-0404c.png
五年备极劳苦他人无与比者出世住万寿荒废已久
无几何为之一新之戒大会虽出于国力所以成胜缘
者师有力焉年月日元某记
   兴复禅院功德记
兴复禅院在登封醴泉乡之西保其初檀越郜智进买
地于蒋整家筑佛屋其上请少室清凉僧净文居之正
大中以恩例得今名自是土木有加焉予居崧前往来
清凉如吾家别业自第一代琇公而下若草堂德山主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191-0404d.png
通西溪相与相之徒显靖隽诸人皆有道行可纪故尝
称述之予赴召京师通与显偕智进来谒文以记此寺
经度之始予诺之然以趣装未暇也是后得官东南迄
开兴之兵不三四年诸师皆已下世至于兴福之事则
未尝不往来于心也丁酉之秋见净文于山阳盖自河
南历大名东平访予而及之谓予言丧乱后两寺幸存
千里之来尚欲成诸师之志以无忘郜氏耳予欣焉为
记之且告之曰清凉在两山间初无所知名特以名德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191-0405a.png
所在故斋鼓粥鱼之声殷然山谷间至今为崧前名刹
境用人胜真不虚语今兴福与予俱脱兵劫予文虽不
足传乃得之十五年之后而二千里之远以子之书言
之似不偶然者子勉之又安知他日子之所成就不及
向上诸人而兴福之壮且丽不为清凉之殷然乎子勉
之九月晦日河东元某记
   龙门川大清安禅寺碑
皇帝新即大位大行台龙门公首膺分陜之命思所以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191-0405b.png
侈光宠广睿泽以祈天永命者乃诣阙拜章请以乡郡
武川之清安寺为僧众祝严之所事闻制书赐可且命
蠲复以优之先是公之娣婿宣差提领郭侯秀从军而
南得释氏绘像二十馀幅于宛丘相好备具有顾陆之
妙郭侯晨夕香火奉于家庭公亦尝瞻礼焉顾谓郭
言国恩天大物无以称惟有归命佛乘仰求慈荫异
时当特建精舍承事此像以致臣子区区之情亦以伸
昊天罔极之报岁丙申秋偕大觉长老僧志奥历武川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191-0405c.png
之安都郭侯时在行中申理前说安都实公别墅旁近二
三里所有寺曰正觉颓敝已久无从补葺且冈阜散走将
非安集之地西北数百举武三松在焉阳崦回合而势平
远泉流交贯林木蔽映层峦复岭奔走来赴万象森然与
意匠俱会一顾盻之顷而天趣顿新公欣然乐之营建之
意遂定以郭侯之发其端也就命董其役基构所拟跬步
之地率从厚直得之中命漆水公具疏请大觉住持共
为经度乃以丁酉秋庀徒蒇事土木皆作公首捐万金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191-0405d.png
以供凡百之费起佛祖大殿即松为寺庭法堂丈室丹
碧相望乃至安禅有寮会食有筵斋厨库厩以次而具
盖规模仰山而差减杀焉漆水公慕说胜缘复以为题
榜龙跳虎卧云烟动色后五年大觉退席复以禅师德
善继之提点相秀曰有什一之助乡县借力竭蹶从事
故众务益办道场峻洁四众安稳粥鱼斋鼓殷殷然川
谷间清安遂为燕北名刹恩纶褒异实权舆于此窃唯
达人大观通天地人为一体人于天地间又同之同者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191-0406a.png
也元首股肱古有成说若民吾同胞则至道学家乃发
之是故君有辅相裁成之道臣有干蛊用誉之责而民
亦有职焉特张颐待哺而求饱尔古之任天下之重者
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譬
之群饮一人向隅而泣满堂为之不乐此特为名教言
至于瞿昙氏之说又有甚焉者一人之身以三世之身
为身一心所念以万生所念为念至于河沙法界虽仇
敌怨恶品汇殊绝悉以大悲智而饶益之道量宏阔愿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191-0406b.png
力坚固力虽不足而心则百之有为烦恼贼所娆者我
愿为法城堑有为崄恶道所梗者我愿为究竟伴有为
长夜暗所阂者我愿为光明炬有为生死海所溺者我
愿为大法船若大𨗳师大医王微利可施无念不在在
世谛中容有同异其恻隐之实亦不可诬也惟公历事
三朝再秉钧轴本诸仁以内养发于诚而外见吾儒之
兼善内教之利它皆得之性分自然廓而充之有不期
合而合者参事业之既效极材量之所至必有深略远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1191-0406c.png
图尊主庇民跻之仁寿之域又何直庄严佛土一端而
已哉行台参佐诸公以寺记见属故乐为之书若夫有
开必先千载而一臣能归美以报其上君能下下以成
其志炳耀乎典册揄扬乎雅颂当有鸿儒硕生秉笔以
俟岂草茅贱士所得而议之故今所述直以谨岁月云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
吾州跨西冈而城而冈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原檀弓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1191-0406d.png
志晋大夫之葬直谓之九原水经说滹沱经九原城北
流此其地也冈势突起下瞰井邑民居官府率无以称
故作州者以庙学道院佛寺镇之道院旧传为唐七圣
观盖天宝八年玄宗亲谒大清宫上圣祖玄元皇帝尊
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
帝皆加大圣皇帝之号州郡立紫微宫画玄元像事之
五帝则列侍左右杜工部冬日洛城北谒玄元庙诗有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之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1191-0407a.png
句为可考也七圣云者必增入玄宗肃宗父子乃得为
七是则此观其起于代宗朝乎玄元大殿规制宏敞而
古意犹在知其为数百年物至以鲁灵光比之玄元像
则抟土刻木所成巍然尊大极天人之相耆旧谓出于
神人之手宜不妄也按玄宗起紫微宫天下所同而此
州不得独有七圣观果尝以七圣为额是斥名矣是以
七圣为断矣有国者率用万世自期尚肯以七为断乎
意其本名紫微流俗以七圣尊像所在辄改名之耳旧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1191-0407b.png
门题曰紫微为可见矣其后观有白鹤之异复改白鹤
观图经无所见惟石晋天福二年木土慕容增葺之书
于版记者如此大中祥符二年诏郡国立天庆观故白
鹤又改焉天水氏以轩辕为祖起祠殿于玄元之左撤
太仓而立之号曰明庆堂宇亭榭斋厨廊庑过唐旧之
半见于都官员外郎知州事冉宗闵明庆殿记及著作
郎知平遥县事权通判杜岐公衍列仙亭题咏者如此
宣和末金兵入郡境并东城而南观以不废承平之久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1191-0407c.png
道化大行土木之役岁月不绝迨贞祐之乱遂扫地矣
宣抚使刘公易起殿于明庆之故基而州将樊侯天胜
力复玄元之旧此兴复之大凡也岁庚戌春二月予还
自镇州管内道士王守冲谓予言兵荒之后吾所居无
尺木寸甓之馀先师拨土立之计所成不能前世百分
之一而吾师弟子之心力尽矣先师留语以观记属吾
子幸吾子不让予私窃慨叹予年运而往矣其所经见
亦已多矣曩予婴年先大夫挈之四方十八乃一归始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1191-0407d.png
闻乡里谈天庆异事每岁二月望道家以为真元节云
是玄元诞弥之日及其期有鹤降此殿多至十数少不
下三二州人习以为常皆先期延望刺史约先见者有
朋樽之赐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黄冠千里来会
者项背相望如是三日乃罢从是予两见之特乱后鹤
乃不至耳此观既经累朝崇饰他道院莫与为比位置
爽垲旷若人表高斋坐啸可以尽山川之胜古木蔽映
匆户幽邃屏障几席剪焉无埃尘岐公白子西之诗高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1191-0408a.png
司户子文之笔札孙内翰国镇之文往往在人口傅知
雄水壁极风涛起伏之变有蜀两孙之风张永淳天蓬
四圣毛发生动威重可怖号为河东名笔皆游人过客
之愿见者食指既众以高业见称者行辈相及而王姓
为多宋中叶有王尊师洞谦王道判洞真百年以来老
师王治淳度王大用大用度王志常志常度守冲老师
年八十衣冠状猊无蔬食诵经山林枯悴之态每杖屦
出游路人为之敛容加敬大用器量不凡所与游皆州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1191-0408b.png
里名胜志常出农家十六七许时牧牛田间遇异人挈
之而行一日至天坛之阳台宫后八年来归父母惊喜
疑其死而复活遂度为道士气质浑厚真受道之器年
近九十以去冬留颂而逝皆予所接见者也因为守冲
言子之居人境俱胜异事又多垂示永久宜无不可今
紫微刘君历六百甲子道行淳笃神观开朗予方质以
所闻撰新兴方志子之师不以属笔且当志之况于平
生之言乃为记其事且为长谣以招鹤命篇使并刻之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1191-0408c.png
以为真元故事其辞曰胎仙之来兮驭者谁金支翠蕤光陆离来几时兮倏上
驰渺翩翩兮烟景微藐姑射兮玉雪肌物不疵疠兮年
不饥幡然弃我兮我畴依去家千年兮丁令威去何速
兮来何迟予乡里兮今是非玄元之祠兮松十围蒿蓬
金碧兮更换移南枝越鸟兮安故栖子独无情兮淡忘
归趣云装兮莫予违明年真元兮与子期
   太古观记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1191-0408d.png
全真师郝君初自宁海来赵州坐州南石梁下六年侄
婿郭长倩为真定少尹过州问知师处率家人致谒师
瞑目不为答长倩夫妇流涕而去州人始知敬之请师
住真定之太古观不之许及长倩赴召乃往居之师燕
坐既久心光内映大易之学恍惚有神受之其教督严
挥斥公人以为玄门之临济间一二言休咎如期而验
道价重闻达京师卫绍王崇庆初赐号广宁全道太古
真人自是四方皆以郝太古目之师东归不五六年而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1191-0409a.png
观废于贞祐之兵岁丁酉师之高弟范鍊师自东原来
裴回遗址有复修之意而未暇也幕府参佐赵侯国宝
之夫人冀氏出奁中物直百金起中殿堂庑斋厨下及
用器无所不备堂众岁费亦时给之癸卯冬予自燕都
南归鍊师馆予于庆源道院为予言冀今殁矣致力于
吾门者宜不可忘子幸以文记之往予小功兄寂然亦
为全真道予尝问子之道奈何寂然举女凡野人辛愿
敬之之言曰全真家其谦逊似儒其坚苦似墨其修习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1191-0409b.png
似禅其块然无营又似夫为浑沌氏之术者予北渡后
从鍊师游既久盖以敬之之言为然是家自皇统以来
起予丘刘谭马诸师而郝君于诸师为方外眷属今太
古集所载言词往往深入理窟其以古道自任有不可
诬者世人知君之道盖寡冀特女士乃能知之至捐所
甚爱为起庭宇治场圃若营其居室然者岂以名取之
乎冀氏龙山大族名士京甫之伯姨鍊师说其诚实知
义理中岁授道书即有所得其尊师重道盖有所本云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1191-0409c.png
   紫微观记
东平左副元帅赵侯之太夫人既老矣即弃家为全真
师师郓人普惠大师张志刚居冠氏之洞清庵庵之制
初亦甚陋乞名于丘尊师改号紫微观赵侯为之起殿
阁立堂宇至于斋厨库厩所以奉其亲于家者无不备
岁乙巳九月落成请予记其事予为之说云古之隐君
子学道之士为多居山林木食涧饮槁项黄馘自放于
方之外若涪翁河上丈人之流后世或附之黄老家数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1191-0409d.png
以为列仙陶隐居寇谦之以来此风故在也杜光庭在
蜀以周灵王太子晋为王建鼻祖乃踵开元故事追崇
玉晨君以配混元上德之号置阶品立范仪号称神仙
官府虚荒诞幻莫可致诘二三百年之间至宣政之季
而其敝极黄冠之流官给命书以散郎与大夫之目循
历资级无别省寺凡冥报之所警后福之所开则视桑
门所前有者而例举之始欲为高而终为高所卑始欲
为怪而卒为怪所溺其徒有高举远引者亦厌而去之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1191-0410a.png
故自放于方之外者犹一二见焉贞元正隆以来又有
全真家之教咸阳人王中孚倡之谭马丘刘诸人和之
本于渊静之说而无黄冠禳禬之妄参以禅定之习而
无头陁缚律之苦耕田凿井从身以自养推有馀以及
之人视世间扰扰者差若省便然故堕窳之人翕然从
之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
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上之人亦尝惧其有
张角斗米之变著令以止绝之当时将相大臣有为主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1191-0410b.png
张者故已绝而复存稍微而更炽五七十年以来盖不
可复动矣贞祐丧乱之后荡然无纪纲文章蚩蚩之民
靡所趋向为之教者独是家而已今河朔之人什二为
所陷没无渊静之习无禅定之业所谓举桑门以自例
者则兼有之望宣政之季厌而去之之事且不可见况
附于黄老家数以为列仙者其可得乎呜呼先哲王之
道中邦之正扫地之日久矣是家何为者乃人敬而家
事之殆攻劫争夺之际天以神道设教以弭勇斗嗜杀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1191-0410c.png
者之心耶抑三纲五常将遂湮灭颠倒错乱人与物胥
而为一也不然则盛衰消长有数存焉于其间亦难于
为言也已侯名天锡字受之崇儒重道出于天性虽在
军旅而文史未尝去手尝与奉天杨焕然读徂徕石君
唐鉴至论释老家慨然以为知言决非漫为风俗所移
者是观之作特以养志云年月日河东人元某记
   朝元观记
岁丁未春二月梁鍊师辨疑过新兴踵门为予言初国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1191-0410d.png
兵以庚辰冬攻破绛阳及解梁属邑思问侨寓云朔间
当是时崞山军节度阎侯德刚经画略定境内休息颇
与方外士周旋所居卫村里白水出焉侯爱其景气古
澹有终焉之志因以清溪自号幅巾便服香火晨夕有
荐思问于侯若谓有所取焉者侯即走书币猥以宾礼
见招握手而驩如平生为之辟旁近西园规作庐舍以
为谈经讲道之所顾谓所亲云他日道院成与吾松槚
相直远不能一里所没而有知得神游于此致足乐也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1191-0411a.png
然未几侯下世才毕垣墉而已今师归自朔庭悼先志
未究而尚冥福之可徼也庀徒蒇事土木皆作盖经始
于庚寅之七月而断手于明年之六月像设有殿禳禬
有坛讲授有堂宾御有次下迨门庑库厩截然一新又
参佐部曲诸人请为侯立祠以致甘棠之思众议思问
先住安邑之朝元乃以此观仍朝元之旧文石既具幸
吾子以先友溪南辛敬之刘邓州光甫之故而为之记
予诺之曰侯之事固乐为道之矣予闻黄老家黜聪明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1191-0411b.png
去健羡之说前贤以为大槩与易道何思何虑者合自
年少气锐者观之往往以堕窳不振为嫌及其更事既
多阅得丧休戚者益熟乃稍以淡泊之言为有味回视
世好若刍豢之悦其口者或厌而唾之矣况乎执兵凶
器行战危道奋迅于风尘之隙而角逐于功名之会伏
尸流血仅乃得之大方之家方以拱璧驷马不如坐进
此道彼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且不能满渠一
笑其下者当置之何地哉故虽文成君之豪杰一旦自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1191-0411c.png
视缺然愿弃人间事绝粒轻举以从赤松子游非自苦
也惟侯知物之不可太盛知名之不可久处权之不可
不畏而退之不可不勇故慨然自拔于流俗思欲高
举远引也如此其所乏者呼吸炼化俛仰诎信以适神
而养寿耳虽然上方飞舄之凫葛坡投杖之龙世徒
神仙为疑而物化亦自有不可穷者矣异时羽衣翩跹
过朝元之上俯华表而语留望五云而翱翔者汝庸安
知其不为清溪翁耶今师名镇字国安始以父任作州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1191-0411d.png
既而领兵千人𨽻征西幕府累以战多为大将军所知
凡万夫长出师则命留摄军务于太原禹都孙仲阳道
风孤峻时人有玄门临济之目与吾辛刘交甚款辨疑
其高弟云望日遗山真隐元某记
   清真观记
修武清真观在县北马坊全真诸人为丘尊师之所建
者大定初丘自东莱西入关隐于磻溪十数年不出天
下以为有道者兴陵召赴关取道山阳爱其风土之美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1191-0412a.png
裴回久之且谓其徒言在所道院武官为之冠滨都次
之圣水又次之若辈得居于此则与滨都圣水相甲乙
矣诸人乃乞地于乡豪马子安家而得之积以岁月庐
舍乃具舍旁近出大泉溉千亩稻塍莲荡东与苏门接
茂林脩竹往往而在太行诸峰壁立千仞云烟朝暮使
人顾揖不暇考之地志盖魏晋诸贤之所乐而忘返处
也大安初以恩例赐今名贞祐丙子丘命刘志敏来
刘县人丘高弟也故聚徒至百人兴定庚辰之兵观废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1191-0412b.png
正大辛卯志敏之徒冷德明者复葺居之今所食又千
指矣岁甲午予自大梁羁管聊城德明之法兄弟房志
起自覃怀来介于幕府诸君请予为记房外朴而内敏
质直而尚义有似夫墨名而儒实者因为次第之并著
予所感焉呜呼自神州陆沉之祸之后生聚已久而未
复其半蚩蚩之与居泯泯之与徒为之教者独全真道
而已尝试言之圣人之忧天下后世深矣百姓不可以
逸居而无教故为之立四民建三纲五常士农工贾各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1191-0412c.png
业父慈子孝兄友弟敬君臣严夫妇顺各有守九官
而有司徒仁义礼智典章法度与为士者共守之天下
之人耕而食蚕而衣养生送死而无憾粲然而有文驩
然而有恩于圣人之教也若饥者之必食寒者之必衣
由身而家由家而达之天下四方由不可斯须离至百
世千世万世而不可变其是之谓教而道存焉于其间
传有之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道之行与否皆归之
天今师徒之官与士之业废者将三十年寒者不必衣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1191-0412d.png
而饥者不必食盖理有不可晓者岂非天耶如经世书
所言皇极之数王伯而降至于为兵火为血肉阳九百
六适当斯时苻坚石勒大业广明五季之乱不如是之
极也人情甚不美重为风俗所移幸乱乐祸勇斗嗜杀
其势不自相鱼肉举六合而墟之不止也丘往赴龙庭
之召亿兆之命悬于好生恶死之一言诚有之则虽冯
瀛王之对辽主不是过从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
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虽凶暴鸷悍甚愚无闻知之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1191-0413a.png
徒皆与之俱化衔锋茹毒迟回顾盻若有物掣之而不
得逞父不能召其子兄不能克其弟礼义无以制其本
刑罚无以惩其末所谓全真家者乃能救之荡然大坏
不收之后杀心炽然如大火聚力为扑灭之呜呼岂非
天耶六月十六日前进士河东元某记
   通仙观记
直王屋县治之北八里所其地名八仙冈丘阜连属于
华盖峰为近而紫溪之水所从出仙人燕君旧井在焉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1191-0413b.png
开元中敇置阳台宫以居司马鍊师近世乃于宫之左
别为通仙观通仙观者初为泰和道院郝志朴实居之
崇庆癸酉以恩例得今名始大为崇建堂宇廊庑斋厨
库厩以次而具历兵乱得不废今其徒袁守素主之郝
平阳人淳素有守披荆棘拾瓦砾不阶一篑之助积数
十寒暑而后有所就承平时朝上方者率取道于此宾
客之所食息几与阳台等皆驩喜承事无虚过者而未
尝丐贷于富人之门人用是重之郝之后有李存道义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1191-0413c.png
之义之曲沃人童幼入道通庄周列禦寇之学五经诸
子亦所涉猎妙于琴事以自娱而已或谓其于异书有
所得而不以传也戊戌之秋予客济上守素为予言通
仙之所度勤亦至矣不有以记之则他日莫知所从来
吾二师者亦将湮灭而无闻敢再拜以请袁往年从予
小功兄寂然授老子章句且以吾宗奉仙老师明道为
介故为记之予尝究于神仙之说盖人禀天地之气气
之清者为贤至于仙则又人之贤而清者也黄老庄列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1191-0413d.png
而上不必置论如抱朴子陶贞白司马鍊师之属其事
可考其书故在其人可想而见不谓之踔宇宙而遗俗
渺翩翩而独征者其可乎使仙果不可成彼称材智绝
出事物变故皆了然于胸中宁若世之昧者蔽于一曲
之论徼倖万一徒以耗壮心而老岁月乎壬辰之变人
有得鍊师所藏丹诀于此山石穴中者曰真元君周览
八极天老相风后侍方明力牧常界先昌宇从六宫宫
主悉以天众会于天坛云台论三洞秘文普明法要问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1191-0414a.png
答已竟太一现深明轮间云轩羽盖满空界山川云日
黯无晶光元真拜跪于斋坛之上晻暧之际太一与无
央仙悠隐于玄中其始末大略如此其后记云余留于
王屋清虚洞侧获真篆仙经二品一曰元精二曰丹华
玩其真迹味其经旨乃知龙章凤篆与世笔殊绝圣法
仙经暨凡文异轸徒怀怅望深恨不睹其人然精习弥
久探赜渊微希髣髴而已又睹真皇宝箓及知上古帝
王丹宝并传莫不遐年逮及夏禹以丹宝授益事禹日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1191-0414b.png
浅民不归益而归启自是帝王丹道遂止刘君而下又
亡继之者可胜悼痛维玉匮秘文流运道气而有升沉
之期故遭遇之者诚万世之一耳余今不敢泄慢天宝
复藏之名山以俟其人此记以岁月考之知其往中岩
时所藏也夫玄学之废久矣惟玄学废故人以学仙为
疑今夫居山林弃妻子而以黄冠自名者宜若可望也
然叩其中则世间事人所共知者且不能知况出世间
乎伥伥之与游愦愦之为曹未尝学而曰绝学不知所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1191-0414c.png
以言而曰忘言囚首丧面败絮自裹而曰君子盛德容
猊若愚前所谓以俟其人者果何所俟耶抑有之而予
不之见耶呜呼灵都真境自昔闳衍博大真人之所往
来乃今求自拔于流俗者而不可得于此可以观世变
矣因并及之以为素隐行怪欺世盗名者之劝十二月
初吉太原人元某记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1191-0414d.png
 
 
 
 
 
 
 
 遗山集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