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191-03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遗山集卷三十四    金 元好问 撰
  记


   王无竞题名记
安阳王尚书无竞天眷中以文章显于吴蔡诸公间凡
燕辽汴梁宫殿题榜如大安大庆应天承天之等皆其
笔也兴定中闲闲赵公为礼部下蔡州取颜鲁公逍遥
楼额入京师予因问公无竞大字何如逍遥闲闲言字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191-0383b.png
有真行大小之不一人鲜能兼之无竞他书未必便过
前人至于寻丈大字盘之笔势如作小楷自当为古今
第一殆天机所到非学能也乙巳秋予与梁辨疑李辅
之武伯佐游崞山祠因得无竞崞山神三字闻之伯佐
南中王氏国初以好客名河东朱少章姚仲纯滕秀颖
赵光道宇文叔通皆游其门叔通后历台阁高氏子侄
名行中者不远数千里走书币求为其父济叔晦叔墓
碣铭殆无竞以叔通故为书之耶不然边鄙荒陋时无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191-0383c.png
贵仕者何以致此哉自明昌已后县多名进士如刘洗
马子安栾少尹仲容胥莘公和之张大与信之杨大参
叔玉王监使正之皆尝游祠下何独无一言及无竞此
书使州里知之为希代之宝在吾河东祠庙为第一手
耶予恐多故之际神笔宝墨有意外不测之变虽百悔
不可及乃托好事者使刻之石以传不朽八月十有一
日新兴元某题记
   东平贾氏千秋录后记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191-0383d.png
东平贾氏自真定三祖始见谱牒始祖曰镇州都督法
曹谅再世为大理少卿瑾次为司封员外郎赠尚书右
丞初次为给事中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纬累赠尚书令
太师鲁国公葬获鹿西北三十里之牛山翰林学士陶
谷碑铭在焉次为左正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赠尚书
左丞琰即给事中之第五子也次为殿中丞赠工部侍
郎汾汾之昆弟六岁神童十六擢进士第参知政事致
仕黄中次为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昌龄弟魏国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191-0384a.png
文元公判都省昌朝即工部汾之兄而著作郎赠太师
注之子也次为宣奉大夫知饶州蕃蕃即太常昌龄之
第三子而朝散大夫常之兄也常行第四左丞益谦出
此房次为光禄大夫知郓州公直知饶州蕃之子范丞
相希文之外孙致仕于郓因而家焉次为知沧州君文
大观中武举第一人策问选将以仁智勇对其说累二
千言次为显谟阁直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伟节尝著劝
弟侄修进书与沧州君文皆郓州公直之子也次为都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191-0384b.png
水内监使者洵沧州之长子宋末奏补金朝初出官次
为荫补赠明威将军棣次为山东东路按察司知事炤
明昌五年经义进士嗜古学尚友严子陵陶渊明白乐
天邵尧夫号四友居士故诗有高风希四友古学守三
玄之句即今东平河仓提领起之父也自法曹而下有
言行文笔见于纪录者魏国文元公戒子孙文二首仁
宗朝议裁减浮费文元建言将相戚里之家多占六军
耗县官衣粮而为私门奴𨽻在京不啻数千人浮费可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191-0384c.png
减孰此为急朝议是之仁宗朝戚里之家兄弟补边多
不听许仁宗以语文元文元对曰母后之家自昔固多
蒙恩今陛下重惜爵赏不肯轻授非惟示天下以公抑
亦保全外家之福也太平兴国寺灾文元以易春秋进
戒因言近岁屡灾寺观天意盖有所在可勿缮治以称
陛下畏天威重民力之意上从之康定间刘平为元昊
所得边吏告以降敌议收其族文元时为御史建言汉
杀李陵母妻陵不能归而汉有后悔真宗抚王继忠家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191-0384d.png
而其后竟赖其力事固未可知今收其族恐贻后日之
悔上从其言而止庆历四年元昊归石元孙议赐死文
元言自古将帅被执而归多贳其死上从之都水君知
邳州州新去汤火杀僇之馀尽为俘虏故州有户曹而
无籍民君建白都统府愿出金帛赎生口由臧获而良
者凡七百三十馀人州有籍民始于此皇统中改陜西
转运使适岁饥民无所于籴君拜章乞赈贷未报而民
益急君辄开仓救饿者坐专擅夺四官降刺石州既而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191-0385a.png
改内监督燕都十三门之役郡众聚居病疫所起君出
已俸市医药有物故者又为买棺以葬之某不敏常被
省檄登左丞公之门公尝由谏议大夫出刺宁化不半
岁政成州人为立生祠祠丧乱后故在也大安初知河
中有旨宣谕河东南北百姓艰食而绛解尤甚朕以卿
朝廷旧臣夙著德望可兼南北路安抚勾当仍以便宜
许之公至镇移佗州馀粟以活饥民汾晋受兵游骑已
及晋安公命老幼妇女乘城悉兵东下钲鼓之声闻数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191-0385b.png
十里游骑为之宵遁晋安献牛酒犒师而还官吏请曰
吾州兵力单寡自救不暇公乃往援晋安设吾州有警
何以备之公笑曰君未之思耳吾救晋安所以守河中
正大初公致政閒居郑下哀宗即位史官乞因宣宗实
录遂及卫绍王初虎贼弑逆乃立宣宗宣宗之人至谓
卫王失道天命绝之虎实无罪且于主上有推戴之功
独张左相信甫言虎贼大逆不道当用宋文帝诛傅亮
谢晦故事章奏不报尔后举朝以大安崇庆为讳及是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191-0385c.png
朝议谓公大安中参知政事宜知卫王事乃遣编修官
一人就访之公知其旨谓某言我闻海陵被弑大定三
十年禁近能暴海陵蛰恶者得美仕史臣因诬其淫毒
骜狠遗笑无穷自今观之百可一信耶卫王勤俭重惜
名器较其行事中材不能及者多矣吾知此而已设欲
饰吾言以实其罪吾亦何惜馀年朝论伟之某初及公
门三往而后见及见颇赐颜色问及时事辄一二言之
若有当于公之心者公移坐就之以至接膝留连二十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191-0385d.png
许日某献诗云黄阁归来履舄轻天将五福畀康宁四
朝人物推耆旧万古清风在典刑郑圃亦能知有道汉
庭久欲访遗经帝城百里瞻依近长傍弧南候极星公
答云见说才名自妙年多惭政府旧妨贤物华天宝无
今古凤阁鸾台孰后先郑圃道尊何敢望汉廷书在子
当传莫言老眼昏花满及见风鹏上九天公又敕诸子
贤卿台掾翔卿閤门凡某京师用物月为供给之其曲
相奖借如此某北渡后获从公从孙河仓提领起游起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191-0386a.png
字显之少日为名进士资禀信厚生长见闻蔼然有名
门之旧仕东平行台历平阴簿提领堂邑岁课提点河
仓惠养疲民欢谣载路某尝以三口号纪之云今年堂
邑有清官三尺儿童也喜欢县帖追来不惊扰丁丝纳
去得馀残休言清慎少人知三十年来更数谁今代取鱼须密网东州新有放生池三岁终更旧有期吏民安
习枉迁移平阴夺得来堂邑却是行台未尽知壬子冬
十月自真定来东原显之以此本见示且徵后记某以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191-0386b.png
贾宗名德相望奕叶公辅宋以来文士极口称道如蔡
内翰君谟王临川学易刘先生之哀挽屏山李君之纯
故人外传过贾侯故居及上贾明府求易说等二诗具
在尚何待不腆之文虽然某以晚进小生辱大贤特达
之遇且于显之有通家之旧使公家名德懿范不白于
后世槩之门生故吏之义不亦甚阙乎谨述家传所未
者三数条如右冬至日河东人元某敛衽书
   校笠泽丛书后记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191-0386c.png
右丛书予家旧有二本一本是唐人竹纸番复写元光
间应辞科时买于相国寺贩肆中宋人曾校定涂抹稠
叠殆不可读此本得于阎内翰子秀家比唐本有春寒
赋拾遗诗天随子传而无颜荛后引其间脱遗有至数
十字者二本相订正乃为完书向在内乡信之仲经尝
约予合二本为一因循至今盖八年而后卒业然所费
日力才一旦暮耳呜呼学之不自力如此哉惜一旦之
功为积年之负不独此一事也此学之所以不至欤按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191-0386d.png
龟蒙诗文如丛书与松陵集予俱曾熟读龟蒙高士也
学既博赡而才亦峻洁故其成就卓然为一家然识者
尚恨其多愤激之辞而少敦厚之义若自怜赋江湖散
人歌之类不可一二数标置太高分别太甚锼刻太苦
讥骂太过唯其无所遇合至穷悴无聊赖以死故郁郁
之气不能自掩推是道也使之有君有民有政有位不
面折庭争埋轮叩马则奋髯抵几以柱后惠文从事矣
何中和之治之望哉宋儒谓唐人工于文章而昧于闻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191-0387a.png
道其大较然非独一龟蒙也至其自述云少攻歌诗欲
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陵轹波
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之造平淡而后已
者信亦无愧云甲午四月二十有一日书于聊城寓居
之西窗
  昼记二
   朱繇三官
天官冠服具大人相神思渊默凭几而坐二天女侍双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191-0387b.png
凤扶辇辇有轮月轮在上独画桂树而已左右官抱文
书而立武卫负剑夹侍猊比从官有威武之状二天女
持杖侍双凤之前
地官王者服颜面威重乘白马队仗在山林间大怪树
之下两力士捉马衔施绛伞两团扇障之扇前一卫士
轻行一皂衣使者前导右一武士执钺左一功曹挟书
从官骑虎从后一介胄胯弓刀一功曹抱案牍拱揖于
重崖之下一鬼卒横刀而拜三人皆不见其面独鬼卒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191-0387c.png
肘间露一目耳一树魅赤体倒拔一树根见而未出也
水官亦王者服面目严毅须髯长磔又非地官之比乘
斑龙在海涛云气中一力士以铁绳挽龙怒目回视如
捉一马然龙不能神矣一女童前导一使者恭揖白事
鬼卒狞恶殊甚肉袒发上指飏大锦旗洎一力士负剑
者掖龙而行一掾史挟簿书骑犀牛从水府大门出一
力士于大树下昂面视水官不见其额珊瑚大珠浮行
水面旋转如活犀牛甫出水府云气随之真天下之绝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191-0387d.png
艺也
   张萱四景宫女
一转角亭桷栏楹槛渥丹为饰绿琉璃塼为地女学士
三皆素锦帕首南向者绿衣红裳隐几而坐一手柱颊
凝然有所思其一东坐素衣红裳按笔作字西坐者红
衣素裳袖手凭几昂面谛想如作文而未就者亭后来
禽盛开一内人不裹头倚栏仰看凡裳者皆有双带下
垂几与裳等但色别于裳耳亭左湖石右木芍药一素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191-0388a.png
衣红裳人剪花一人捧盘承之一人得花缓步回首按
锦帕插之髻鬟之后此下一人锦帕首淡黄锦衣红裙
袖手而坐并坐者吹笙左二人弹筝合曲右一人黄帽
如重戴而无沥水不知何物背面吹笙乃知锦帕有二
带系之髻鬟之后一小鬟前立按拍一女童舞一七八
岁白锦衣女戏指于舞童之后吹笙者红衣素裳筝色
笛色板色素衣红裙已上为一幅
一湖石芭蕉竹树紫薇花繁盛花下二女凭槛仰看团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191-0388b.png
花蓝纱映朱衣红缬为裙并立者白花笼红绡中单三
人环冰盘坐一红衣者顾凭槛看花者二白衣相对女
侍二一挈秘壶一捧茗器四人临池观芙渠鸂𪆟一坐
砌上一女童欲掬水弄操便面者十一人便面皆以青
绿为之琵琶一笙一箫笛三板一聚之案上二藤杌在
旁为一幅
一大桐树下有井井有银床树下落叶四五一内人冠
髻著淡黄半臂金红衣青花绫裙坐方床床加褥而无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191-0388c.png
裙一𢷬练杵倚床下一女使植杵立床前二女使对立
捣练练有花今之文绫也画谱谓萱取金井梧桐秋叶
黄之句为图名长门怨者殆谓此耶芭蕉叶微变不为
无意树下一内人花锦冠绿背搭红绣为裙坐方床缯
平锦满箱一女使展红缬托量之此下秋芙蓉满丛湖
石旁一女童持扇炽炭备熨帛之用二内人坐大方床
一戴花冠正面九分红绣窄衣蓝半臂桃花裙双红带
下垂尤显然一膝跋床角以就缝衣之便一桃花锦窄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191-0388d.png
衣绿绣襜裁绣段二女使挣素绮女使及一内人平熨
之一女童白锦衣低首熨帛之下以为戏中二人双绶
带胸腹间系之亦有不与裙齐者此上为一幅
一大堂界画细整脊兽狞恶与今时特异积雪盈瓦沟
山茶盛开高出檐际堂锦亦渥丹而楹桷间有青绿错
杂之堂下湖石一树立湖石旁其枝柯盖紫葳也堂上
垂帘二内人坐中楹花帽羃首衣袖宽博钩帘而坐如
有所待然女使五人二在帘楹间一抱孩子孩子花帽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191-0389a.png
绿锦衣女使抱之褰帘入堂中真态宛然二捧汤液器
一导四内人外阶衣著青红各异三人所戴如今人蛮
笠而有玳瑁斑不知何物为之一内人拥花帽与前所
画同一女使从后砌下池水冻结枯蒲匝其中冻鸭并
卧有意外荒寒之趣已上为一幅人物每幅十四共五
十六人
   济南行记
予儿时从先陇城府君官掖县尝过济南然但能忆其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191-0389b.png
大城府而已长大来闻人谈此州风物之美游观之富
每以不得一游为恨岁乙未秋七月予来河朔者三年
矣始以故人李君辅之之故而得一至焉因次第二十
日间所游历为行记一篇传之好事者初至齐河约杜
仲梁俱东并游诸山南与太山接是日以阴晦不克见
至济南辅之与同官权国器置酒历下亭故基此亭在
府宅之后自周齐以来有之旁近有亭曰环波鹊山北
渚岚漪水香水西凝波狎鸥台与桥同曰百花芙蓉堂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191-0389c.png
曰静花轩曰名士水西亭之下湖曰大明其源出于舜
泉其大占城府三之一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
有吴儿洲渚之想大槩承平时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
比丧乱二十年唯有荆榛瓦砾而已正如南都隆德故
宫颓圯百年涧溪草树有荒寒古澹之趣虽高甍画栋
无复其旧而天巧具在不待外饰而后奇也凡北渚亭
所见西北孤峰五曰匡山齐河路出其下世传李白尝
读书于此曰粟山曰药山以阳起石得名曰鹊山山之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191-0389d.png
民有云每岁七八月乌鹊群集其上亦曰有时一山
皆鹊此山之所以得名欤曰华不注太白诗云昔岁游
历下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青翠如芙蓉此真华峰
写照诗也大明湖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瀰漫无际遥
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华峰之东有卧
牛山正东百五十里邹平之南有长白山范文正公学
舍在焉故又谓之黉堂岭东十里有南北两妙山两山
之间有闵子骞墓西南大佛头岭下有寺千佛山之西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191-0390a.png
有函山长二十里所山有九十谷太山之北麓也太山
去城百里而近特为函山所碍天晴登北渚则隐隐见
之历山去城四五里许山有碑云其山修广出材不匮
今但兀然一丘耳西南少断有蜡山由南山而东则连
亘千里与海山通矣爆流泉在城之西南泉泺水源也
山水汇于渴马崖洑而不流近城出而为此泉好事者
曾以谷糠验之信然往时漫流才没胫故泉上涌高三
尺许令漫流为草木所壅深及寻丈故泉出水面才二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191-0390b.png
三寸而已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槛泉又立槛泉坊取诗
义而言然土人呼爆泉如故爆流字又作趵突曾南丰
云然金线泉有纹若金线夷犹池面泉今为灵泉庵道
士高生妙琴事人目为琴高留予宿者再进士解飞卿
好贤乐善款曲周密从予游者凡十许日说少日曾见
所谓金线者尚书安文国宝亦云以竹竿约水使不流
尚或见之予与解裴回泉上者三四日然竟不见也杜
康泉今湮没土人能指其处泉在舜祠西庑下云杜康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1191-0390c.png
曾以此泉酿酒有取江中泠水与之较者中泠每升重
二十四铢此泉减中泠一铢以之瀹茗不减陆羽所第
诸水云舜井二有欧公诗大字石刻甘露园纪历下泉
云夫济远矣初出河东王屋曰沇水注秦泽潜行地中
复出共山始曰济故禹书曰道沇水东之逾温逾坟城
入于河益于荥洑于曹濮之间乃出于陶丘北会于汶
过历下泺水之北遂东流且济之为渎与江淮河等大
而均尊独济水所行道障于太行限于大河终能独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1191-0390d.png
于海不然则无以谓之渎矣江淮河行地上水性之常
者也济或洑于地中水性之变者也予爱其论水之变
与常有当于予心者故并录之珍珠泉今为张舍人园
亭二十年前吾希颜兄尝有诗至泉上则知诗为工矣
凡济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为上金线次之珍珠又次
之若玉环金虎黑虎柳絮皇华无忧洗钵及水晶簟非
不佳然亦不能与三泉侔矣此游至爆流者六七宿灵
泉庵者三汎大明湖者再遂东入水栅栅之水名绣江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1191-0391a.png
发源长白山下周围三四十里府参佐张子钧张飞卿觞予绣江亭漾舟荷花中十馀里乐府皆京国之旧剧
谈豪饮抵暮乃罢留五日而还道出王舍人庄道旁一
石刻云隋开皇丙午十二月铅珍墓志珍巴郡武昌人
学通三家优游田里以寿卒志文鄙陋字以巴为已盖
周隋以来俗书传习之弊其云葬□山之西者知西南
小丘为□山也以岁计之隋开皇六年丙午至今甲午
碑石出矿中盖十周天馀一太衍数也道南有仁宗时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1191-0391b.png
侍从龙图张侍郎掞读书堂读书堂三字东坡所书并
范纯粹律诗俱有石刻掞字叔文自题仕宦之后每以
事至某家则必会乡邻甥侄尽醉极欢而罢各以岁
月为识叔文有文誉仕亦达然以荣利之故终身至其
家三而已名宦之役人如此可为一叹也至济南又留
二日汎大明待杜子不至明日行齐河道中小雨后太
山峰岭历历可数两旁小山间见层出云烟出没顾揖
不暇恨无佳句为摹写之耳前后所得诗凡十五首并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1191-0391c.png
诸公唱酬附于左
   东游略记
丙申三月二十有一日冠氏赵侯将会行台公于泰安
侯以予宿尚游观拉之偕行凡三十日往复千里而在
鞍马者八日故所历不能从容然亦愈于未尝至焉者
因略记之以备遗志郭巨庙在长清西南四十里所路
傍小山之上齐武平中齐州胡仆射所造石室在焉所
刻人物舟车马象三壁皆满衣冠之制绝与今世不同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1191-0391d.png
有如沈存中所记幞头但不展脚耳西壁外胡仆射刻
颂规制如磨崖状字作𨽻书文齐梁体而苦不佳后题
云居士慧朗侍从至朗能草𨽻书世谓朗公书者是也
予意此颂必朗公所书故题字云然又有开元二十一
年题字并长清尉李皋祭文隔马祠在长清马山之南
距县八九十里所大观三年东平陈彦元庙记云卢城
圮涧中得唐中和二年义昌军节度押衙国子祭酒兼
御史大夫李公瞻作庙县中时石刻载齐师为晋所败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1191-0392a.png
杀马隘道晋师不得过谓以是得名字当为格而今为
隔马疑与左氏不合又谓里俗相传景德中契丹寇兖
郓山之神阴障戎马使不得南以是得名以予观之古
今祠庙不能考其所从来而妄为立名号者多矣杀马
隘道神何预焉而祠之至于阴障戎马则又齐东野人
语也记又云知县事晁端肃祷雨而应将以封爵请
朝今榜云丰施侯庙者岂端肃遂得所请耶灵岩寺亦
长清东南百里所寺旁近有山曰鸡鸣曰明孔寺后有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1191-0392b.png
方山泉曰双鹤曰锡杖寺先有宋日御书今亡矣绝景
亭在方山之下绝类嵩山法王党承旨世杰寺记云寺
本希有如来出世道场后魏正光初梵僧法定拨土立
之定之来青蛇导前双虎负经景德中赐今名予按大
观中石桥记云寺是正光初重建然则党承旨亦未尝
遍考耶梁县香山寺记说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
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谓梁县香山真是
悲化现之所予意前所云希有道场者岂亦此类者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1191-0392c.png
抑党有所据而言也寺壁石刻甚多有张掞叔文苏辙
子由吴栻顾道诗馀人不能悉记太山旧说高四十三
里今云四十五里又有言二十五里者出州北门经水
帘马棚回马岭御帐护驾泉而上遂登天门岳顶四峰
曰秦观日观越观周观秦观有封禅坛坛之下有秦李
斯刻石唐宋磨崖碑太史公谓太山鸡一鸣日出三丈而予登
日观平明见日出疑是太史公夸辞问之州人云尝有
抱鸡宿山上者鸡鸣而日始出盖岱宗高出天半昏晓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1191-0392d.png
与平地异故山上平明而四十里之下才昧爽间耳此
语似亦有理故录之岳祠在城中大定十九年被焚二
十一年新庙成又三十年毁于贞祐之兵今惟客省及
诚享殿在耳此殿是贮御香及御署祝版之所城四周
有岱岳青帝乾元升元四观青帝观有唐大中岁金龙
石刻大圣祖无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之号见于
此岱岳观有汉柏柯叶甚茂东有嵓嵓亭山水自溪涧
而下就两崖为壁如香山石楼上以亭压之北望天门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1191-0393a.png
屹然如立屏而浊流出几席之下真太山绝胜处也州
门南道左有宋封祀坛合祀五方帝及九宫贵神坛坛
南有碑碑阴载献官姓名驸马都尉二人摄司徒司空
充黑帝青帝献官九宫贵神合祀官右谏议大夫种放
其馀知名如魏庠辈又三四人近城有真宗御制御书
并篆登太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碑石坚整若三山
屏风然道右有宋封禅朝觐坛坛亦有颂坛西南四五
里所有蒿里山山坡陀地中如大冢墓石坛在其上宋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1191-0393b.png
禅社首碑在山下祠中宋以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
七日封太山碑刻皆王钦若陈尧叟钱惟演杨亿撰述
然字画多剥落不能完读矣太山上书院元是周朴所
居宋太山孙先生明复居之州学有鲁两先生祠堂党
承旨作记两先生者明复与徂徕先生石守道也龙泉
寺在平阴东南四十里齐天统中建下寺有石刻刘豫
阜昌三年皇子皇弟符改甲乙院亦有碑文阜昌中题
名最多佛像古雅皆数百年物上方大佛与龙泉观音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1191-0393c.png
非晚唐人不能造也此行游太山者五日灵岩龙泉皆
一宿而去得诗凡十首云
   两山行记
甲辰夏五月八日予以事当至崞县初约定襄李之和
偕往适幕府从事宣德刘惠之平阳李干臣还军官山
过吾州遂与同行是日行八十里野宿天涯山前明旦
入县刘李别去予独游神清观旧闻行台员外广宁王
纯甫弃官学道筑环堵而居甚欲见之乃属其徒潞人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1191-0393d.png
和志冲道姓名纯甫闻予来欣然出迎予谓先生方晏
坐不肖之来将无妨静业乎曰习静固道人事然亦有
不应静时因相与大笑已而之和至同郡庄炼师通玄
时住此县之天庆观携酒见过乃聚话于西斋纯甫先
隐前高予问前高景趣比雁门凤凰山为何如纯甫
前高去此五十里而近君能一游到则当自知之予窃
自念言先东岩君生平爱凤山然竟不一到故诗有凤
凰闻说似天坛北去南来马上看想得松声满嵓谷秋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1191-0394a.png
风无际海波寒之句予二十许时自燕都试乃与客登
南楼亡友苏莘老阎德润张九成王仲容辈说山中道
人所居有松风轩层檐高栋半出空际长松满涧谷如
云幢烟盖植立阑楯之下山空夜寂石上闻坠露声使
人耿耿不寐曩时闻此固尝以不一游为恨矣北渡又
十年每过雁门寿宁武尊师子和圆果庆上人钟秀李文必以此山为言是则夙志为不可负而前高之游当
次第及之也即日与纯甫之和并山而东出雁门之南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1191-0394b.png
夜宿王仲章道正瑞云庵庵在凤山之麓山中来仪观
仲章主之道士孙守真年八十童丱入道其家为此观
黄冠者至渠十五世矣乱后无图志可考山之故事多
从此翁得之十一日仲章步送入山由真人谷行夹道
杂花盛开水声激激自涧壑而下且行且止不知登顿
之为劳也半山一峰为钓鱼台其上为十八盘为青龙
岭为风门由风门而下绕佩剑峰之右为来仪观观在
腹峰回路转台殿突起云林悄然别有天地信灵境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1191-0394c.png
之绝异也观有天宝四载石记是道学士董思珍所造
思珍殆学究之粗能秉笔者耳文鄙而义隐读之或不
能句故虽乡人少有知来仪之始末者予为之反复数
过始见崖略盖后魏太武尝都于此师事寇谦之授秘
箓自崧高迎谦之来居此山时有凤凰见太武为立观
且以凤凰名之观历周隋至唐而废真人谷本以谦之
为言而讹为质儿凤游池以凤凰来游为言亦转而为
伏牛开元初北岳先生谏议胡山隐案图志求故实尝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1191-0394d.png
为辨之天宝元载敇天下玄元庙有颓毁者在所长官
量事修建又古今得道升仙之地代远迹存者皆虔加
礼醮此山应焉北京居士高谈幽辟谷鍊师高敬臣乃
共补葺之碑文刻云天宝五载改凤凰山为嘉瑞山八
载置天长观盖唐以玄元为祖天长者以胤祚而言之
也观度道士七人高悟真董参玄冯通玄朱自然孙冷
然馀二人石阙供养童子尉迟如玉朱自然姓字下别
刻云自然以天宝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升天其日未时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1191-0395a.png
至京陈谢唐天子天子异焉敕中使覆勘如玉以后十
日亦上升孙守真言朱仙翁上升事观曾有敕书碑唐
以后荐经丧乱焚毁略尽独董记仅存耳来仪观额政
和七年九月兵马钤辖知代州王机建权发遣河东沿
边按抚司公事王诲书观之东有养虎峰饮虎及五斗二泉
南有天柱峰峰之南有神山与五台境接西南有玉案
峰西北有炼丹峰洗药池次有玉女峰峰南有会仙峰
傍有五蔘树北有王母池佩剑峰有白虎池谷中有水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1191-0395b.png
帘朱砂白云三洞青龙岭旁有桃花洞观北少西洗蔘
池又名青龙池门之下有凤游池中殿曰太霄太霄前石坛上有大松名升仙树门右有松高与坛
树等名望仙佩剑之下有烧药炉叠石故在白虎池之
下有凤栖树立石为识凡洗蔘望仙升仙药灶悉朱自
然遗迹也自馀葛洪炼丹炉孙真人养虎峰四子峰有
庄列亢仓文子祠土人便谓向上诸人皆尝隐于此殆
齐东语也予恐识者或并其可信者而疑之故不录守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1191-0395c.png
真又言神仙刘海蟾以天圣九年游历名山所至并有
留迹代州寿宁右诗十韵云醉走白驴来倒提铜尾秉
引个碧眼奴担着独壶瘿自言秦世事家住葛洪井不
读黄庭经岂烧龙虎鼎独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请欲携
霹雳琴去上芙蓉顶吴牛买十角溪田耕半顷种秫酿
白醪便是仙家景醉卧古松阴闲立白云岭要去即便
去直入秋霞影仍自写真其旁撮书龟鹤齐寿四字
题云广宁闲民刘操书此诗宋白皞子西曾次韵子西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1191-0395d.png
于诗号为专门极力追之曾不能彷佛仙材凡笔固自
不同世俗所传刘翁入道诗所谓予因太岁生燕地十
六早登科甲第者吾知翁碧眼奴亦当羞道之矣今全
真家推翁为祖翁之姓名乡里且不能知况其道乎是
又可为一叹也来仪亦自写真飞白清安福寿四字所
画五星惟土宿独存已上皆在太霄殿外壁土宿闭目
倚一幡坐下一牛四字清安在东福寿在西说者以为
心清而安则福寿从之翁此书不为无意也写真在西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1191-0396a.png
南一幅巾黄衣右肩挑酒瓢左肩提布囊破处绽补之
气韵古赡望之知为有道者年岁既久将就湮灭惜无
名手为临摹之耳守真住山五十年不省有为猛兽毒
螫所伤害者山中灵异甚多佩剑峰剑声铮然阴晦中
时有光怪照山谷皆明静夜或闻音乐杂作琴筑筝笛
历历可辨仙犬时吠今年上元村落来烧灯者及闻之
之和持庄鍊师所饷酒来约月中饮之是晚雷雨大作
遂不果山气蒸郁可喜可愕雨从林际来谡谡有声云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1191-0396b.png
烟草树浓澹覆露不两时顷而极阴晴晦明之变夜参
半星月清润中庭散步森然魄动惜清景之不可久留
也之和赋诗予亦漫作乐府一首欲为纯甫醉后歌之
明日期城中诸公不至留题殿壁而去下山宿孙张道
院又明日为前高之游
   毛氏宗支石记
毛氏上世出于汝州迁耀州之三原三原迄今有毛氏
村其后又迁徐州房从中有留之大名者今大名机察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1191-0396c.png
房是已本房既来彭城遂为彭城人祖讳珍自宋日雄
于财有十万毛氏之号生一子讳允金朝初允以户计
推择为吏一郡以吏能称之生子曰矩曰矰矩字仲方
承安元年由州掾属保随朝吏员试秋场中甲首二年
补吏部覃科令史转贴黄科房长太和二年考满授忠
勇校尉博州防禦判官四年改永丰库使六年转辽阳
县丞吏民畏爱有廉能之誉大安二年用宰相荐特授
恒州军事判官三年北兵攻恒州刺史以力不支议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1191-0396d.png
公不从城陷自缢于军资库寿五十八崇庆元年以殁
身王事赠宣武将军同知恒州军州事诰敇有笃坚忠
节之语先娶靳氏生子一人曰端卿女一人嫁关中㸑
君玉名宦甚显再娶郑氏同殁于桓州矰不仕生二子
曰杰曰翼兵乱不知所终端卿字飞卿少日有志节宣
武欲荫以官不就去学进士自父祖以廉介自持家甚
贫年二十馀负书来济南从名士刘蟠于章邱备历艰
苦蟠知其有成倾意教之初试东平中经义解魁再试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1191-0397a.png
益都第五遂登泰和三年进士第调崞县簿摧折豪右奸民敛手官委排比户计贫富适当甚有遗爱贞祐三
年入为尚书省令史雒阳多流亡当官者不善抚治君
以风力选注河南府录事判官果以政迹闻召为户部
勾当官复用荐书授同提举南京路𣙜货兼户部员外
郎驰驿襄叶值监察御史以私忿被诬时宣宗用法急
凡台察被推例皆诬伏下降外路七品借郑州司候再
调孟津县丞竟以冤愤感疾终于官下寿六十官至少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1191-0397b.png
中大夫娶同郡秦氏生一子曰思遹再娶辽阳高氏西
京路转运使曼卿之女生女三人思遹以荫再仕酒官
娶孟氏生二子一女曰从曰复尚幼维毛氏祖考积累
如此躬不受祉后当有兴者子孙其永念之
   尚药吴辨夫寿冢记
丁巳秋七月予将西归尚药吴辨夫有请曰思问不佞
侍先生汤液有年矣日者不自揆度辄预作冢墓以寄
终焉之志而州里不经见颇有言敢质之先生以祛二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1191-0397c.png
三之惑余谓辨夫言古有之祼葬何必恶人当解其表
死生之际非我所敢知亦自毋庸知试以常理为之说
夫形器之域古今同尽至于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
立言三者于人道为极致无以加矣然亦有能出形器
之外壮而不老老而不死者乎生死之在人万世更相
送犹夜之必旦寒之必暑虽甚愚无知亦知其必至世
乃有烹金炼石合驻景之剂衔刀披发为厌胜之术恋
嫪残喘侥倖万一甚者至闻凶祸灭亡之语必向之而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1191-0397d.png
唾可不大哀耶唐高士司空表圣自作冢棺时或引客
坐圹中饮酒赋诗裴回终日客或难之表圣笑曰君何
不广死生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此语载之史册作范
来裔其视汉鲁相孔耽之神祠赵岐之墓石晋陶徵士
之自祭唐王无功杜牧之之墓铭宋米元章坐棺木黄
堂上表圣之言尤为殷重吾意子颛业方伎频值丧乱
阅世变也熟超然远览闇与古合悠悠者何足恤哉辨
夫再拜曰愿终教之乃为作寿冢记吴氏世为东平人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1191-0398a.png
祖璋字文宝金朝初用良家子推择为吏仕为郡功曹
以廉平见称考子昭字进叔读书知义理资禀静默容
服修洁闾里或旬月不见其面与党承旨世杰同研席
试本道常取解魁今贾文显之及见之道其性行如此
辨夫童丱失怙恃年十七尚医王继先以子妻之悯其
茕独并小弱弟思义养于家而教之贞祐初南渡河以
妇翁医术精博之故被令旨收充侍药局药童东宫即
大位用随龙恩泽掌药太医院寻被旨充皇太后医正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1191-0398b.png
局掌药累官怀远大将军汴梁下北归复以妇翁旧业
行总府署医工都管勾妇翁无子年八十以寿终辨夫
笃于卵翼之报丧祭旌纪皆无悔焉中年后欲置家事
不问乃为其弟侄殖产毕儿女婚及娶最后营此冢以
某年月成而余以某年月日记辨夫时年六十八云
   樊侯寿冢记知郡定襄樊侯天胜以武功积官服民政者垂二十年
思所以昭积厚于祖考侈宠荣于乡国今年冬十月修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1191-0398c.png
治先茔列松槚树碑表以吉日壬辰合祭三世牲币来
助者倾动州里诸侯之礼备而孝子之情尽且欲作寿
冢以为他日宁神之地谋于葬家师乡之父兄皆以为
往在丙戌之春吾侯方从征淮海常山军取太原及吾
州行省大帅怒其二三聚境中之民而守之将尽戮而
后已吾侯奉郡王命至自益都以吾民被胁之故不当
妄有屠灭者愬于帅辞旨哀切有足感动且自与山军
斗转战逐北不旬日而东山平帅知侯之忠即日并所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1191-0398d.png
守者纵遣之又三年常山复取平定盂五台阜平军东
山先锋大帅已废州民三十馀聚落且命侯入滹沱原
侯设方略斗山军捣其巢穴杀获甚众主帅知侯无它
则引兵去州之民再被更生之赐皆从吾侯得之侯之
福禄如川之方增何遽以身后为计乎又谋于州之士
仆僣为侯言生而养死而葬中国之大政而圣人之中
道自佛老家之说胜诞者遂以形骸为外物天地为棺
椁日月为含襚甚者至有狐狸亦可蝼蚁亦可之说虽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1191-0399a.png
畚锸后随以旷达自名者犹见笑于大方之家虽然彼
自有方内外之辨矣吾处方之内圣人之中道舍而不
由尚何从乎汉以来太宗指走霸陵道武帝治茂陵五
十年至尊且不以陵寝为讳况其下者乎汉相孔耽高
士赵岐吴人范慎皆作寿冢唐司空表圣预作冢墓图
先贤其中时往醉饮人有难之者表圣曰吾宁暂游此
中耶米元章知淮阳自尅死期作棺榇置黄堂上饮食
坐卧对之彼皆名世大贤顾岂为惊世诡俗之行以取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1191-0399b.png
崖异耶吾侯虽未之学而识趣自远悟代谢之必至要
归藏之有所终焉之志有不期合而合者虽不谋于人
可也侯喜而饮予酒再拜谢曰有是哉请刻子之文于
石以晓来者于是乎书
 
 
 
 遗山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