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1a 页
栾城集第卷十三
诗八十六首
除夜
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深知无得丧久巳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何年遂疏懒伏臈任躬耕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
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脩筠午
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上元夜
诗八十六首
除夜
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深知无得丧久巳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何年遂疏懒伏臈任躬耕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
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脩筠午
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上元夜
卷十三 第 1b 页
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
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卖酒真拘束何时一醉醺
次韵王适元夜二首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晴若发蒙羁客不眠诗未
就游人半醉夜方中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蕖乱
白红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爞匕
宿雨初乾试火城端居无计半游行厌看门外繁星
动想见僧窗一点明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
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𥿄家书百镒轻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
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卖酒真拘束何时一醉醺
次韵王适元夜二首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晴若发蒙羁客不眠诗未
就游人半醉夜方中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蕖乱
白红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爞匕
宿雨初乾试火城端居无计半游行厌看门外繁星
动想见僧窗一点明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
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𥿄家书百镒轻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
卷十三 第 2a 页
酒务往见之明日雨作偶尔成咏
桃李城东近不遥偶闻花发喜相邀断桥似欲妨佳
思好雨犹能借此朝随分开樽依绿草偶然信马及
馀瓢重来莫道无闲暇紫燕黄鹂日渐娇
幽兰花二绝
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和袭人来春风欲擅秋风
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空应欲较香高
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胡长史祠堂
桃李城东近不遥偶闻花发喜相邀断桥似欲妨佳
思好雨犹能借此朝随分开樽依绿草偶然信马及
馀瓢重来莫道无闲暇紫燕黄鹂日渐娇
幽兰花二绝
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和袭人来春风欲擅秋风
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空应欲较香高
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胡长史祠堂
卷十三 第 2b 页
白首青衫仍隐居晚抛环堵就安舆生刍忽攺蒸尝
地亟丈空悲讲解馀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
扶疏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孙宾叟道人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
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新桥
六月长桥断不收朱栏初喜映春流虹腰宛转三百
尺鲸背参差十五舟入市樵苏看络绎归家盐酪免
迟留病夫最与民同喜卯酉匆匆无复忧
地亟丈空悲讲解馀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
扶疏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孙宾叟道人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
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新桥
六月长桥断不收朱栏初喜映春流虹腰宛转三百
尺鲸背参差十五舟入市樵苏看络绎归家盐酪免
迟留病夫最与民同喜卯酉匆匆无复忧
卷十三 第 3a 页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生儿尽龙虎封国裂山河
象服惊初掩理文信不磨送车江郭满咽绝听哀歌
又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曾子固舍人挽词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儒术远追齐稷
下文词近比汉京西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
为题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生儿尽龙虎封国裂山河
象服惊初掩理文信不磨送车江郭满咽绝听哀歌
又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曾子固舍人挽词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儒术远追齐稷
下文词近比汉京西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
为题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卷十三 第 3b 页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遍入僧房花照眼细寻芳径蝶随行归时不怕江波
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但须匹马寻幽
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又次韵游小云居
溪上浮花片片轻溯流豋岸得山行僧房幽绝云居
小春日阴晴野色明永远林栖真有道溺沮耕养亦
忘情此身此意何年遂空使常谈笑老生
次韵秦观梅花
遍入僧房花照眼细寻芳径蝶随行归时不怕江波
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但须匹马寻幽
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又次韵游小云居
溪上浮花片片轻溯流豋岸得山行僧房幽绝云居
小春日阴晴野色明永远林栖真有道溺沮耕养亦
忘情此身此意何年遂空使常谈笑老生
次韵秦观梅花
卷十三 第 4a 页
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忽传骚客赋寒
梅感物伤春同懊恼江边不识朔风劲墙头亦有南
枝早未开素质夜先明半落清香春更好邻家小妇
学闲媚靓妆惟有长眉扫孤芳已与飞霰竞结子仍
先百花老苦遭横笛乱飞英不见游人醉芳草可怜
物性空自知羞作繁华助芒昊
复次前韵答潜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江西饮尽须弥倒野花幽草亦何
为崄韵高篇空自恼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
誇早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道人遇物
梅感物伤春同懊恼江边不识朔风劲墙头亦有南
枝早未开素质夜先明半落清香春更好邻家小妇
学闲媚靓妆惟有长眉扫孤芳已与飞霰竞结子仍
先百花老苦遭横笛乱飞英不见游人醉芳草可怜
物性空自知羞作繁华助芒昊
复次前韵答潜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江西饮尽须弥倒野花幽草亦何
为崄韵高篇空自恼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
誇早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道人遇物
卷十三 第 4b 页
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
今思琏老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浮云
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乱清昊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
目掉头不受别钳槌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
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尽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濛长有滩头钓鱼
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今思琏老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浮云
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乱清昊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
目掉头不受别钳槌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
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尽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濛长有滩头钓鱼
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卷十三 第 5a 页
次韵王适晋别
远商劳君两度行复将文字试平衡干时岂为斗升
禄闻道应忘宠辱惊未了新书谁与读重晋佳句不
胜情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
迈迨过遁
老兄骑骡日百里据鞍作诗若翻水忽吟春草思惠
连因之亦梦添丁子群儿尽长堪一笑老马卧餐何
日起闻兄尽室皆旧人见面未曾惟遁耳迟年最长
二十六巳能干父穷愁里豫儿扬眉稍刚劲党子温
远商劳君两度行复将文字试平衡干时岂为斗升
禄闻道应忘宠辱惊未了新书谁与读重晋佳句不
胜情决科事毕知君喜俗学消磨意自清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
迈迨过遁
老兄骑骡日百里据鞍作诗若翻水忽吟春草思惠
连因之亦梦添丁子群儿尽长堪一笑老马卧餐何
日起闻兄尽室皆旧人见面未曾惟遁耳迟年最长
二十六巳能干父穷愁里豫儿扬眉稍刚劲党子温
卷十三 第 5b 页
纯无愠喜我兄憔悴我亦穷门户久长真待尔但令
戢戢见头角甑倒囊空定何耻家藏万卷须尽读此
外一簪无所恃船中未用废诗书闭窗莫看江山美
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人生逾四十朝日巳过午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惟当理锄耰教子蓻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未歌唐棣诗巳治刍灵祖
亡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柰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戢戢见头角甑倒囊空定何耻家藏万卷须尽读此
外一簪无所恃船中未用废诗书闭窗莫看江山美
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人生逾四十朝日巳过午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惟当理锄耰教子蓻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未歌唐棣诗巳治刍灵祖
亡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柰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卷十三 第 6a 页
公来十日坐东轩手自披云出朝日山川满目竟何
有波浪翻天同一湿诸门迭出惊异状间道怀归终
旧壁此行千里隔江河何人更问维摩疾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南迁无计脱簪
组西归谁为栽松竹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
鸣玉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东西南北无住身竭末封胡四男子彫锼不遣治章
句烂漫先令饱文字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唯
恐似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有波浪翻天同一湿诸门迭出惊异状间道怀归终
旧壁此行千里隔江河何人更问维摩疾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南迁无计脱簪
组西归谁为栽松竹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
鸣玉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东西南北无住身竭末封胡四男子彫锼不遣治章
句烂漫先令饱文字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唯
恐似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卷十三 第 6b 页
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十日晋公谈欲作白莲会
(还惟一二僧耳/筠州无可语者往)匏瓜一遭繁卖酒长不在夜归步
江漘明月照清濑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倍/音)一樽
谈笑间万事寂寥外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何年
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赠医僧鉴清二绝
肘后医方老更精须眉白尽气弥清只应救病能无
病岂是平生学养生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它日浴堂归洗
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还惟一二僧耳/筠州无可语者往)匏瓜一遭繁卖酒长不在夜归步
江漘明月照清濑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倍/音)一樽
谈笑间万事寂寥外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何年
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赠医僧鉴清二绝
肘后医方老更精须眉白尽气弥清只应救病能无
病岂是平生学养生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它日浴堂归洗
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卷十三 第 7a 页
赠医僧善正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历言五藏如经
眼欲去三彭自有方身厌远游安靖默术因多病更
深长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食菱
野沼涨清泉乌菱不直钱蟹肥螯正满石破髓初坚
节物秋风早樽罍夜月偏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掾
晋滞高安四年有馀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
间偶成小诗书于屋壁
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北棹偶然追雁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历言五藏如经
眼欲去三彭自有方身厌远游安靖默术因多病更
深长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食菱
野沼涨清泉乌菱不直钱蟹肥螯正满石破髓初坚
节物秋风早樽罍夜月偏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掾
晋滞高安四年有馀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
间偶成小诗书于屋壁
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北棹偶然追雁
卷十三 第 7b 页
羽南公谁复伴渔蓑三年贾傅惊吾老九岁刘郎愧
尔多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
马祖脩塔以三绝句来谒答一首
早除即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习气未消馀业
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人生本无有众幼妄聚耳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忽去未勉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尔多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
马祖脩塔以三绝句来谒答一首
早除即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习气未消馀业
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人生本无有众幼妄聚耳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忽去未勉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卷十三 第 8a 页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
又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熟为真黄金弃置父子思长住旃檀林
偶游大愚见馀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
西湖旧游将行赋诗送之
五年卖盐酒胜事不复知城东古道场萧瑟寒松姿
出游诚偶尔相逢亦不期西轩吴越僧弛担未多时
又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熟为真黄金弃置父子思长住旃檀林
偶游大愚见馀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
西湖旧游将行赋诗送之
五年卖盐酒胜事不复知城东古道场萧瑟寒松姿
出游诚偶尔相逢亦不期西轩吴越僧弛担未多时
卷十三 第 8b 页
言住西湖中岩谷涵清漪却背闾井喧曲尽水石奇
昔年苏夫子杖屦无不之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麋鹿尽相识况乃比丘师辩净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随门人几杖立往往闻谈词
风云一解散变化何不为辩入三昧火卯塔长松欹
净老不复出麈尾清风施苏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间字郁屈蟠蛟螭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栖迟
问何久自苦五斗宁免饥俯首笑不答且尔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复长康痴反复自为计定知山中宜
但欲毕昏娶每为故人疑君归漫洒扫野鹤非长羁
昔年苏夫子杖屦无不之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麋鹿尽相识况乃比丘师辩净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随门人几杖立往往闻谈词
风云一解散变化何不为辩入三昧火卯塔长松欹
净老不复出麈尾清风施苏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间字郁屈蟠蛟螭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栖迟
问何久自苦五斗宁免饥俯首笑不答且尔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复长康痴反复自为计定知山中宜
但欲毕昏娶每为故人疑君归漫洒扫野鹤非长羁
卷十三 第 9a 页
将移绩溪令
坐看酒垆今五年恩移岩邑稍西还它年贫富随天
与何日身心听我闲山栗似奉应自饱蜂糖如土不
须悭仲卿意向桐乡好身后烝尝亦此间
约洞山文老夜话
山中十月定多寒才过开炉便出山堂众久参缘自
熟郡人迎请怪忙还问公胜法须时见要我清谈有
夜闲今夕客房应不睡欲随明月到林间
将之绩溪梦中赋泊舟野步
扁舟逢野岸试出步崇冈山转得幽谷人家馀夕阳
坐看酒垆今五年恩移岩邑稍西还它年贫富随天
与何日身心听我闲山栗似奉应自饱蜂糖如土不
须悭仲卿意向桐乡好身后烝尝亦此间
约洞山文老夜话
山中十月定多寒才过开炉便出山堂众久参缘自
熟郡人迎请怪忙还问公胜法须时见要我清谈有
夜闲今夕客房应不睡欲随明月到林间
将之绩溪梦中赋泊舟野步
扁舟逢野岸试出步崇冈山转得幽谷人家馀夕阳
卷十三 第 9b 页
被畦多绿茹堆屋剩黄粱深羡安居乐谁今志四方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共游渤澥无边
处扶出须弥最上层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
虚澄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赠方子明道人
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此人靳术不肯
传阖户泥墙畏天戒今子何为与我言人生贫富宁
非大铒锤橐籥枉心力齑盐布褐随因缘我来江西
晚闻道一言契我心所好廓然正若太虚空平生伎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共游渤澥无边
处扶出须弥最上层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
虚澄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赠方子明道人
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此人靳术不肯
传阖户泥墙畏天戒今子何为与我言人生贫富宁
非大铒锤橐籥枉心力齑盐布褐随因缘我来江西
晚闻道一言契我心所好廓然正若太虚空平生伎
卷十三 第 10a 页
俩都除扫子言旧事净慈师未断有为非净慈此术
要将救饥耳人人有命何忧饥
回寄圣寿聪老
五年依止白莲社百度追寻丈室游睡待磨茶长展
转病蒙煎药久迟晋赞公夜宿诗仍作巽老堂成记
许求回首万缘俱一梦故应此物未沉浮
乘小舟出筠江二首
短舫漂浮真似叶小蓬低浅仅如巢幽吟但觉山川
走因睡不知风雨交红饭白醪供醉饱青蓑黄蒻可
缠包一竿鹤发它年事万斛龙骧任见嘲
要将救饥耳人人有命何忧饥
回寄圣寿聪老
五年依止白莲社百度追寻丈室游睡待磨茶长展
转病蒙煎药久迟晋赞公夜宿诗仍作巽老堂成记
许求回首万缘俱一梦故应此物未沉浮
乘小舟出筠江二首
短舫漂浮真似叶小蓬低浅仅如巢幽吟但觉山川
走因睡不知风雨交红饭白醪供醉饱青蓑黄蒻可
缠包一竿鹤发它年事万斛龙骧任见嘲
卷十三 第 10b 页
官游欲学林间鹊每到新年旋叠巢蓬蒻龙船聊似
屋渔樵把笔便成交不妨袖里携诗卷尚可床头置
药包古史欲成身愈困客来未免答讥嘲
寄题孔氏颜乐亭
颜巷久巳空颜井固不迁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绠刻古甃昏苔痕引瓶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屋渔樵把笔便成交不妨袖里携诗卷尚可床头置
药包古史欲成身愈困客来未免答讥嘲
寄题孔氏颜乐亭
颜巷久巳空颜井固不迁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绠刻古甃昏苔痕引瓶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卷十三 第 11a 页
徐孺亭
徐君郁郁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涧深松茂不遭
伐堂毁栋折伤其躬二人出处势不合譬如日月行
西东朝为宾主两相好一拓挂壁吹清风人生偶合
何必同一朝利尽更相攻先号后笑不须怪外物未
可凝心胸比干谏死微子去自古不办污与隆我来
故国空叹息城东旧宅生茅蓬平湖十顷照清庙独
画徐子遗陈公二人皆合配社稷胡不相对祠堂中
滕王阁
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闻章贡馀滉荡天水接
徐君郁郁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涧深松茂不遭
伐堂毁栋折伤其躬二人出处势不合譬如日月行
西东朝为宾主两相好一拓挂壁吹清风人生偶合
何必同一朝利尽更相攻先号后笑不须怪外物未
可凝心胸比干谏死微子去自古不办污与隆我来
故国空叹息城东旧宅生茅蓬平湖十顷照清庙独
画徐子遗陈公二人皆合配社稷胡不相对祠堂中
滕王阁
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闻章贡馀滉荡天水接
卷十三 第 11b 页
风霜出州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
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馀思属湖山豋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万钱罄一饭千金卖礼碣
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文似俳而唐人贵之如此/欧阳文忠公尝云王初记)
(也/何)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短篇竟芜陋绝景费弹
压但当倒罂瓶一醉付江月
次韵道潜南康见寄
一叶追随鱼与龙红粳白酒幸年丰也知山色遥相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
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馀思属湖山豋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万钱罄一饭千金卖礼碣
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文似俳而唐人贵之如此/欧阳文忠公尝云王初记)
(也/何)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短篇竟芜陋绝景费弹
压但当倒罂瓶一醉付江月
次韵道潜南康见寄
一叶追随鱼与龙红粳白酒幸年丰也知山色遥相
卷十三 第 12a 页
待苦畏君诗欲见攻乘兴风帆终日去寻幽蜡屐及
春同请君先入开先寺待濯清溪看玉虹
车浮(并叙)
结木如巢承之以箦沉之水中以浮识其处方舟
载两轮挽而出之渔人谓之车浮此诗所谓汕也
与迟适同作车浮诗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谋食旋遭芳饵
误求安仍值积薪遮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
莫加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
题都昌清隐禅院
春同请君先入开先寺待濯清溪看玉虹
车浮(并叙)
结木如巢承之以箦沉之水中以浮识其处方舟
载两轮挽而出之渔人谓之车浮此诗所谓汕也
与迟适同作车浮诗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谋食旋遭芳饵
误求安仍值积薪遮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
莫加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
题都昌清隐禅院
卷十三 第 12b 页
北风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门楼观飞翔山断
际松筠阴翳水来源升堂猿鸟晨窥坐乞食帆樯莫
绕村谁道溪岩许深处一番行草认元昆(胃识子瞻/长老惟是)
(有简刻石/兄于净因)
送章户掾赴澧州
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风里长先过滩头一倍轻
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澧上春兰早犹堪吊屈生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莫发鄡阳市晓搒彭蠡口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侯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际松筠阴翳水来源升堂猿鸟晨窥坐乞食帆樯莫
绕村谁道溪岩许深处一番行草认元昆(胃识子瞻/长老惟是)
(有简刻石/兄于净因)
送章户掾赴澧州
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风里长先过滩头一倍轻
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澧上春兰早犹堪吊屈生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莫发鄡阳市晓搒彭蠡口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侯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卷十三 第 13a 页
晴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众帆落高张断缆巳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巳从万窍无不奏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钟相轰豗戈甲互磨叩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后或为羁雌吟或作仓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中霄变凝冽飞霰集飞糅
箫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纻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孤舟四邻断馀食数升糗
寒齑仅盈盎腊肉不满豆弊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搆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巳从万窍无不奏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钟相轰豗戈甲互磨叩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后或为羁雌吟或作仓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中霄变凝冽飞霰集飞糅
箫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纻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孤舟四邻断馀食数升糗
寒齑仅盈盎腊肉不满豆弊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搆
卷十三 第 13b 页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幽奇虽云极岑寂顷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巳收江练平不绉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惊馀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
为具仍以一小诗赠之
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人间饮食未须
嫌归去蓬壶却无吃
舟中风雪五绝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巳收江练平不绉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惊馀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
为具仍以一小诗赠之
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人间饮食未须
嫌归去蓬壶却无吃
舟中风雪五绝
卷十三 第 14a 页
北风吹雪密还稀雪势渐多风力微孤棹独依银色
界山川绝路欲安归
晓风起浪作银山夜雪争妍布玉田风力渐衰波更
恶通宵撼我正安眠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幽人永夜歌黄
竹赖有丹砂煖寸田
浊醪粗饭不成欢白浪飞花雪作团窗外时来一双
鸭淳沉笑我不禁寒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篙师不用匆匆
去遍看卢山群玉峰
界山川绝路欲安归
晓风起浪作银山夜雪争妍布玉田风力渐衰波更
恶通宵撼我正安眠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幽人永夜歌黄
竹赖有丹砂煖寸田
浊醪粗饭不成欢白浪飞花雪作团窗外时来一双
鸭淳沉笑我不禁寒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篙师不用匆匆
去遍看卢山群玉峰
卷十三 第 14b 页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五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使君迎坐中莫著闲宾
客物外新成六弟兄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
环声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一绝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未厌兵卧闻布水中宵
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雕弓挂壁耻言勋出入樵渔便作群五马亲来看射
虎不愁醉尉恼将军
肩舆巳弃蹑风骓旧物仍存杨柳枝一曲清歌尤近
五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使君迎坐中莫著闲宾
客物外新成六弟兄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
环声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一绝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未厌兵卧闻布水中宵
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雕弓挂壁耻言勋出入樵渔便作群五马亲来看射
虎不愁醉尉恼将军
肩舆巳弃蹑风骓旧物仍存杨柳枝一曲清歌尤近
卷十三 第 15a 页
好五陵故态未全衰
再游庐山三首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藤杖复随春色
到寒泉顿与客心闲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
叶悭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复好风还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偶然不到终遗
恨特地来游慰昔情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
谁鸣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新罗罗汉/罗汉院有)
(鼓特火/堂中法)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
再游庐山三首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藤杖复随春色
到寒泉顿与客心闲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
叶悭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复好风还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偶然不到终遗
恨特地来游慰昔情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
谁鸣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新罗罗汉/罗汉院有)
(鼓特火/堂中法)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
卷十三 第 15b 页
叶晓光消雪堕长松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
寺钟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汲阳阻风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孤蓬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白醪幸馀沥黄卷漫相对饥吟非吾病疾走老所戒
焦先近不远蜗舍闻尚在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
张嘉祐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宝塔昔所构铁劵今尚存
(余都不可晓/延张所言其)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草庵劣容膝
寺钟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汲阳阻风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孤蓬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白醪幸馀沥黄卷漫相对饥吟非吾病疾走老所戒
焦先近不远蜗舍闻尚在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
张嘉祐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宝塔昔所构铁劵今尚存
(余都不可晓/延张所言其)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草庵劣容膝
卷十三 第 16a 页
俯仰拳肩跟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尔来二十年
未尝变寒温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偶来一笑喜
但恐笑我昏
效韦苏州调啸词二首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蒻裳衣红酒白鱼
莫归莫归莫归归莫长笛一声何处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柏塞北春来
苦寒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却到江西心有
未尝变寒温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偶来一笑喜
但恐笑我昏
效韦苏州调啸词二首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蒻裳衣红酒白鱼
莫归莫归莫归归莫长笛一声何处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柏塞北春来
苦寒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却到江西心有
卷十三 第 16b 页
悟回看过去事皆非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
自肥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次韵迟初入宣河
远客安长道低蓬称小溪云添湿帆雨舟滞没篙泥
草绿耕牛健村深候鸟啼陶翁方作令归去未成题
次韵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
社瓮壶浆接四邻肩舆拄杖试红尘惯眠林下三竿
日来看城中万井春世上升沉无限事樽前强健不
赀身经过巳足知公政长见车中有老人
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閤长篇
自肥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次韵迟初入宣河
远客安长道低蓬称小溪云添湿帆雨舟滞没篙泥
草绿耕牛健村深候鸟啼陶翁方作令归去未成题
次韵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
社瓮壶浆接四邻肩舆拄杖试红尘惯眠林下三竿
日来看城中万井春世上升沉无限事樽前强健不
赀身经过巳足知公政长见车中有老人
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閤长篇
卷十三 第 17a 页
作官如负担一负当且弛不知息肩处妄问道远迩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舍舟陟崔嵬行路极旬巳
名都便欲道佳处赖公指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公言顷榛秽斩伐从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楫桓谢父老邀黄绮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沚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脩怜我凫鸭庳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落日尽公叹推挽未应起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舍舟陟崔嵬行路极旬巳
名都便欲道佳处赖公指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公言顷榛秽斩伐从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楫桓谢父老邀黄绮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沚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脩怜我凫鸭庳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落日尽公叹推挽未应起
卷十三 第 17b 页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
成四小诗呈诸同官(王庙三首四首游石照/一首谒梓橦庙二首谒汪)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无限青山不容
隐却看黄卷自怜贫两馀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
蹙鳞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坏清溪自一川老令旧谙田事
乐春耕正及雨晴天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乞
有年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穗欲蚕眠
行尽清溪到碧峰阴崖翠壁尽杉松故晋石照邀行
客上彻青山最后重
成四小诗呈诸同官(王庙三首四首游石照/一首谒梓橦庙二首谒汪)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无限青山不容
隐却看黄卷自怜贫两馀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
蹙鳞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坏清溪自一川老令旧谙田事
乐春耕正及雨晴天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乞
有年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穗欲蚕眠
行尽清溪到碧峰阴崖翠壁尽杉松故晋石照邀行
客上彻青山最后重
卷十三 第 18a 页
雨开石照正新磨鸟度猿攀野老过忽见尘容应笑
我年来底事白须多
县中诸花多交代江君所栽牡丹巳过芍药
方盛偶寄小诗
偶来山邑便成家惭愧潘生满县花想见清樽槛边
饮尚晋佳句壁閒誇根株未老年年好艳色方秾日
日加闻道北游无意味春深河上足风沙
杨主簿日本扇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大空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我年来底事白须多
县中诸花多交代江君所栽牡丹巳过芍药
方盛偶寄小诗
偶来山邑便成家惭愧潘生满县花想见清樽槛边
饮尚晋佳句壁閒誇根株未老年年好艳色方秾日
日加闻道北游无意味春深河上足风沙
杨主簿日本扇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大空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卷十三 第 18b 页
同物起空性是物非风宗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
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
高情不柰薄书围行揖青山肯见随绿野逢花将尽
日清樽迨我正闲时檐閒双燕欲生子叶底新梅初
满枝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尽只嚬眉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二首
半亩清池藻荇香一双鸂鶒竞悠扬来从碧涧巢安
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
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
高情不柰薄书围行揖青山肯见随绿野逢花将尽
日清樽迨我正闲时檐閒双燕欲生子叶底新梅初
满枝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尽只嚬眉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二首
半亩清池藻荇香一双鸂鶒竞悠扬来从碧涧巢安
卷十三 第 19a 页
在飞过重城母自将野鸟似非官舍物宰君昔是钓
鱼郎直言愧比奇章者得县无心更激昂
清池定谁主鸂鶒自来驯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
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勿食游鱼子从交长细鳞
次韵答人见寄
对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窗扉迎暑梅将
溜虚市无人冷欲冰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
春鹰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豋
次韵答人槛竹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催展清阴月共铺
鱼郎直言愧比奇章者得县无心更激昂
清池定谁主鸂鶒自来驯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
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勿食游鱼子从交长细鳞
次韵答人见寄
对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窗扉迎暑梅将
溜虚市无人冷欲冰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
春鹰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豋
次韵答人槛竹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催展清阴月共铺
卷十三 第 19b 页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更种愁无地应须剪碧芦
栾城集卷第十三
栾城集卷第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栾城后集卷第十三
颍滨遗老传下
还朝为御史中丞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悦所荐
御史率以近格不用自元祐初革新庶政至是五年
矣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
以摇撼在位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
之皆持两端为自全计遂建言欲引用其党以平旧
怨谓之调亭宣仁后疑不决辙于延和面论其非退
复再以劄子论之其一曰(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
并处朝廷窃观圣意似不以臣言为非者然天威咫
颍滨遗老传下
还朝为御史中丞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悦所荐
御史率以近格不用自元祐初革新庶政至是五年
矣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
以摇撼在位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
之皆持两端为自全计遂建言欲引用其党以平旧
怨谓之调亭宣仁后疑不决辙于延和面论其非退
复再以劄子论之其一曰(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
并处朝廷窃观圣意似不以臣言为非者然天威咫
卷十三 第 1b 页
尺言词迫遽有所不尽退伏思念若使邪正并进皆
得预闻国事此治乱之几而朝廷所以安危者也(臣)
误蒙圣恩典司邦宪(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谨复
稽之古今考之圣贤之格言莫不谓亲近君子斥远
小人则人主尊荣国家安乐疏外君子进任小人则
人主忧辱国家危殆此理之必然非一人之私言也
其于周易所论尤详皆以君子在内小人在外为天
地之常理小人在内君子在外为阴阳之逆节故一
阳在下其卦为复二阳在下其卦为临阳虽未盛而
居中得地圣人知其有可进之道一阴在下其卦为
得预闻国事此治乱之几而朝廷所以安危者也(臣)
误蒙圣恩典司邦宪(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谨复
稽之古今考之圣贤之格言莫不谓亲近君子斥远
小人则人主尊荣国家安乐疏外君子进任小人则
人主忧辱国家危殆此理之必然非一人之私言也
其于周易所论尤详皆以君子在内小人在外为天
地之常理小人在内君子在外为阴阳之逆节故一
阳在下其卦为复二阳在下其卦为临阳虽未盛而
居中得地圣人知其有可进之道一阴在下其卦为
卷十三 第 2a 页
姤二阴在下其卦为遁阴虽未壮而圣人知其有可
畏之渐若夫居天地之正德阴阳之和者惟泰而已
泰之为象三阳在内三阴在外君子既得其位可以
有为小人莫居于外安而无怨故圣人名之曰泰泰
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泰之时若君子能
保其位外安小人使无失其所则天下之安未有艾
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势凌暴小人使之在外而不安
则势将必至于反覆故泰之九三曰无平不陂无往
不复窃惟圣人之戒深切详尽所以诲人者至矣独
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
畏之渐若夫居天地之正德阴阳之和者惟泰而已
泰之为象三阳在内三阴在外君子既得其位可以
有为小人莫居于外安而无怨故圣人名之曰泰泰
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泰之时若君子能
保其位外安小人使无失其所则天下之安未有艾
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势凌暴小人使之在外而不安
则势将必至于反覆故泰之九三曰无平不陂无往
不复窃惟圣人之戒深切详尽所以诲人者至矣独
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
卷十三 第 2b 页
者也故臣前所上劄子亦以谓小人虽决不可任以
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各随所长无所偏废
宠禄恩赐彼此如一无一可指如此而巳若遂引而
寘之于内是犹畏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
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天下无此理也且君
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
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难去君子絜身重
义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故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
尚犹有臭盖谓此矣先帝以聪明圣智之资疾颓靡
之俗将以纲纪四方追迹三代今观其设意本非汉
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各随所长无所偏废
宠禄恩赐彼此如一无一可指如此而巳若遂引而
寘之于内是犹畏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
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天下无此理也且君
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
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难去君子絜身重
义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故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
尚犹有臭盖谓此矣先帝以聪明圣智之资疾颓靡
之俗将以纲纪四方追迹三代今观其设意本非汉
卷十三 第 3a 页
唐之君所能髣髴也而一时(臣)佐不能将顺圣德造
作诸法率皆民所不悦及二圣临御因民所愿取而
更之上下忻慰当此之际先朝用事之(臣)皆布列于
朝自知上逆天意下失民心徬徨踧踖若无所措朝
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自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
仁不加谴责而宥之于外盖巳厚矣今者政令巳孚
事势大定而议者惑于浮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
事欲以此调亭其党臣谓此人若返岂肯徒然而巳
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
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盖自熙宁以来小人
作诸法率皆民所不悦及二圣临御因民所愿取而
更之上下忻慰当此之际先朝用事之(臣)皆布列于
朝自知上逆天意下失民心徬徨踧踖若无所措朝
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自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
仁不加谴责而宥之于外盖巳厚矣今者政令巳孚
事势大定而议者惑于浮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
事欲以此调亭其党臣谓此人若返岂肯徒然而巳
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
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盖自熙宁以来小人
卷十三 第 3b 页
执柄二十年矣建立党与布满中外一旦失势晞觊
者多是以创造语言动摇贵近胁之以祸誇之以利
何所不至臣虽未闻其言而槩可料矣闻者若又不
加审察遽以为然岂不过甚矣哉(臣)闻管仲治齐夺
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诸葛亮治蜀废
廖立李严为民徙之边远久而不召及亮死二人皆
垂泣思亮夫骈立严三人者皆齐蜀之贵(臣)也管葛
之所以能戮其贵臣而使之无怨者非有它也赏罚
必公举措必当国人皆知所与之非私而所夺之非
怨故虽仇雠莫不归心耳今(臣)窃观朝廷国舍施设
者多是以创造语言动摇贵近胁之以祸誇之以利
何所不至臣虽未闻其言而槩可料矣闻者若又不
加审察遽以为然岂不过甚矣哉(臣)闻管仲治齐夺
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诸葛亮治蜀废
廖立李严为民徙之边远久而不召及亮死二人皆
垂泣思亮夫骈立严三人者皆齐蜀之贵(臣)也管葛
之所以能戮其贵臣而使之无怨者非有它也赏罚
必公举措必当国人皆知所与之非私而所夺之非
怨故虽仇雠莫不归心耳今(臣)窃观朝廷国舍施设
卷十三 第 4a 页
之间其不合人心者尚不为少彼既中怀不悦则其
不服固宜今乃直欲招而纳之以平其隙臣未见其
可也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陛下诚以异同反
覆为忧惟当久任才性忠良诚虑明审之士但得四
五人常在要地虽未及皋陶伊尹而不仁之人知自
远矣惟陛下断自圣心不为流言所惑毋使小人一
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臣既待罪执法若见
用人之失理无不言言之不从理不徒止如此则异
同之迹益后著明不若陛下早发英断使彼此泯(无/然)
迹可见之为善也奏入宣仁后命宰执于帘前读之
不服固宜今乃直欲招而纳之以平其隙臣未见其
可也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陛下诚以异同反
覆为忧惟当久任才性忠良诚虑明审之士但得四
五人常在要地虽未及皋陶伊尹而不仁之人知自
远矣惟陛下断自圣心不为流言所惑毋使小人一
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臣既待罪执法若见
用人之失理无不言言之不从理不徒止如此则异
同之迹益后著明不若陛下早发英断使彼此泯(无/然)
迹可见之为善也奏入宣仁后命宰执于帘前读之
卷十三 第 4b 页
仍谕之曰苏辙疑吾君臣遂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
诸公相从和之自此参用邪正之说衰矣辙复奏曰
圣人之德莫如至诚至诚之功存于不息有能推至
诚之心而加之以不息之久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况于斯人谁则不服臣伏见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
下随时弛张改辈弊事因民所恶屏去小人天下本
无异心群党自作浮议近者德音一发众心涣然正
直有依人知所向惟二圣不移此意则天下谁敢不
然卫多君子而乱不生汉用汲黯而叛者寝苟存至
诚不息之意自是太平可久之功此实社稷之福天
诸公相从和之自此参用邪正之说衰矣辙复奏曰
圣人之德莫如至诚至诚之功存于不息有能推至
诚之心而加之以不息之久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况于斯人谁则不服臣伏见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
下随时弛张改辈弊事因民所恶屏去小人天下本
无异心群党自作浮议近者德音一发众心涣然正
直有依人知所向惟二圣不移此意则天下谁敢不
然卫多君子而乱不生汉用汲黯而叛者寝苟存至
诚不息之意自是太平可久之功此实社稷之福天
卷十三 第 5a 页
下之幸也然臣以谓昔所柄任其徒实繁布列中外
岂免窥伺若朝廷施设必当则此辈觊望自消昔田
鼢为相所为贪鄙则窦婴灌夫睥睨宫禁诸葛亮治
蜀行法廉平则廖立李严虽流徙边郡终身无怨此
则保国宁人之要术自古圣贤之所共由者也(臣)窃
见方今天下虽未大治而祖宗纲纪具在州郡民物
粗安若大臣正巳平心无生事要功之意因弊修法
为安民靖国之术则人心自定虽有异党谁不归心
向者异同反覆之心盖亦不足虑矣但患朝廷举事
类不审详曩者黄河北流正得水性而水官穿凿欲
岂免窥伺若朝廷施设必当则此辈觊望自消昔田
鼢为相所为贪鄙则窦婴灌夫睥睨宫禁诸葛亮治
蜀行法廉平则廖立李严虽流徙边郡终身无怨此
则保国宁人之要术自古圣贤之所共由者也(臣)窃
见方今天下虽未大治而祖宗纲纪具在州郡民物
粗安若大臣正巳平心无生事要功之意因弊修法
为安民靖国之术则人心自定虽有异党谁不归心
向者异同反覆之心盖亦不足虑矣但患朝廷举事
类不审详曩者黄河北流正得水性而水官穿凿欲
卷十三 第 5b 页
导之使东移下就高汩五行之理及陛下遣官按视
知不可为犹或固执不从经今累岁回河虽罢减水
尚存遂使河朔生灵财力俱困今者西夏青唐外皆
臣顺朝廷招来之厚惟恐失之而熙河将吏创筑二
堡以侵其膏腴议纳醇忠以夺其节钺功未可觊争
巳先形朝廷虽知其非终不明白处置若遂养成边
舋关陜岂复安居如此二事则(臣)所谓宜正已平心
无生事要功之意者也昔嘉祐以前乡差衙前民间
常有破产之患熙宁以后出卖坊场以顾衙前民间
不复知有衙前之苦及元祐之初务于复旧一例复
知不可为犹或固执不从经今累岁回河虽罢减水
尚存遂使河朔生灵财力俱困今者西夏青唐外皆
臣顺朝廷招来之厚惟恐失之而熙河将吏创筑二
堡以侵其膏腴议纳醇忠以夺其节钺功未可觊争
巳先形朝廷虽知其非终不明白处置若遂养成边
舋关陜岂复安居如此二事则(臣)所谓宜正已平心
无生事要功之意者也昔嘉祐以前乡差衙前民间
常有破产之患熙宁以后出卖坊场以顾衙前民间
不复知有衙前之苦及元祐之初务于复旧一例复
卷十三 第 6a 页
差官收坊场之钱民出衙前之费四方惊顾众议沸
腾寻知不可旋又复顾顾法有所未尽但当随事修
完而去年之秋复行差法虽存顾法先许得差州县
官吏利在起动人户以差为便差法一行即时差足
顾法虽在谁复肯行臣顷奉使契丹河北官吏皆为
臣言岂朝廷欲将卖坊场钱别作支费耶不然何故
惜此钱而不用竭民力以供官此声四驰为损非细
又熙宁顾役之法三等人户并出役钱上户以家产
高强出钱无艺下户昔不充役亦遣出钱故此二等
人户不免咨怨至于中等昔既巳自差役今又出钱
腾寻知不可旋又复顾顾法有所未尽但当随事修
完而去年之秋复行差法虽存顾法先许得差州县
官吏利在起动人户以差为便差法一行即时差足
顾法虽在谁复肯行臣顷奉使契丹河北官吏皆为
臣言岂朝廷欲将卖坊场钱别作支费耶不然何故
惜此钱而不用竭民力以供官此声四驰为损非细
又熙宁顾役之法三等人户并出役钱上户以家产
高强出钱无艺下户昔不充役亦遣出钱故此二等
人户不免咨怨至于中等昔既巳自差役今又出钱
卷十三 第 6b 页
不多顾法之行最为其便及元祐罢行顾法上下二
等忻跃可知唯是中等则反为害臣请且借畿内为
比则其馀可知矣畿县中等之家例出役钱三贯若
经十年为钱三十贯而巳今差法既行诸县手力最
为轻役农民在官日使百钱最为轻费然一岁之用
巳为三十六贯二年役满为费七十馀贯罢役而归
宽乡得闲三年狭乡不及一岁以此较之则差役五
年之费倍于顾役十年赋役所出多在中等如此安
得民间不以今法为害而熙宁为利乎然朝廷之法
官户等六色役钱只得支顾役人不及三年处州役
等忻跃可知唯是中等则反为害臣请且借畿内为
比则其馀可知矣畿县中等之家例出役钱三贯若
经十年为钱三十贯而巳今差法既行诸县手力最
为轻役农民在官日使百钱最为轻费然一岁之用
巳为三十六贯二年役满为费七十馀贯罢役而归
宽乡得闲三年狭乡不及一岁以此较之则差役五
年之费倍于顾役十年赋役所出多在中等如此安
得民间不以今法为害而熙宁为利乎然朝廷之法
官户等六色役钱只得支顾役人不及三年处州役
卷十三 第 7a 页
而不及县役宽剩役钱只得通融邻路邻州而不及
邻县人户愿出钱顾人充役者只得自雇而官不为
雇如此之类条目不便者非一故天下皆思雇役而
厌差役今五年矣如此二事则臣所谓宜因弊修法
为安民靖国之术者也臣以闻见浅狭不能尽知当
今得失然四事不去如臣等辈犹知其非而况于心
怀异同志在反覆幸国之失有以藉口者乎臣恐如
此四事彼已默识于心多造谚议待(而/时)发以摇撼众
听矣伏乞宣谕宰执事有失当改之勿疑法或未完
修之无倦苟民心既得则异议自消陛下端拱以享
邻县人户愿出钱顾人充役者只得自雇而官不为
雇如此之类条目不便者非一故天下皆思雇役而
厌差役今五年矣如此二事则臣所谓宜因弊修法
为安民靖国之术者也臣以闻见浅狭不能尽知当
今得失然四事不去如臣等辈犹知其非而况于心
怀异同志在反覆幸国之失有以藉口者乎臣恐如
此四事彼已默识于心多造谚议待(而/时)发以摇撼众
听矣伏乞宣谕宰执事有失当改之勿疑法或未完
修之无倦苟民心既得则异议自消陛下端拱以享
卷十三 第 7b 页
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贵海内蒙福上下所同岂不
休哉然大臣怙权耻过终莫肯改比辙为执政三省
又奏除李清(臣)为吏部尚书给事中范祖禹封还诏
书进呈不允祖禹执奏如初左正言姚勔亦言不当
三省复除蒲宗孟兵部尚书辙谓诸公且候邦直命
下然后议此如何皆不应及帘前微仲奏诸部久阙
尚书见在人皆资浅未可用又不可阙官须至用前
执政上有黾俛从之之意辙奏前日除李清臣给谏
纷然争之未定今又用宗孟恐不便宜仁后曰奈阙
官何辙曰尚书阙官巳数年何尝阙事今日用此二
休哉然大臣怙权耻过终莫肯改比辙为执政三省
又奏除李清(臣)为吏部尚书给事中范祖禹封还诏
书进呈不允祖禹执奏如初左正言姚勔亦言不当
三省复除蒲宗孟兵部尚书辙谓诸公且候邦直命
下然后议此如何皆不应及帘前微仲奏诸部久阙
尚书见在人皆资浅未可用又不可阙官须至用前
执政上有黾俛从之之意辙奏前日除李清臣给谏
纷然争之未定今又用宗孟恐不便宜仁后曰奈阙
官何辙曰尚书阙官巳数年何尝阙事今日用此二
卷十三 第 8a 页
人正与去年用邓温伯无异此三人者非有大恶但
昔与王圭蔡确辈并进意思与今日圣政不合见今
尚书共阙四人若并用似此四人使互进党类气势
一合非独(臣)等耐何不得亦恐朝廷难耐何矣且朝
廷只贵安静如此用人台谏安得不言(臣)恐自此闹
矣宣仁后曰信然不如且静诸公遂卷除目持下辙
又奏臣去年初作中丞首论此事圣意似以(臣)言为
然今未及一年备位于此若遂不言实恐陛下怪(臣)
前后异同上曰然乃退六年春诏除尚书右丞辙上
言(臣)幼与兄轼同受业先(臣)薄祐早孤凡臣之宦学
昔与王圭蔡确辈并进意思与今日圣政不合见今
尚书共阙四人若并用似此四人使互进党类气势
一合非独(臣)等耐何不得亦恐朝廷难耐何矣且朝
廷只贵安静如此用人台谏安得不言(臣)恐自此闹
矣宣仁后曰信然不如且静诸公遂卷除目持下辙
又奏臣去年初作中丞首论此事圣意似以(臣)言为
然今未及一年备位于此若遂不言实恐陛下怪(臣)
前后异同上曰然乃退六年春诏除尚书右丞辙上
言(臣)幼与兄轼同受业先(臣)薄祐早孤凡臣之宦学
卷十三 第 8b 页
皆兄所成就今臣蒙恩与闻国政而兄适亦召还本
除吏部尚书复以臣故改翰林承旨臣之私意尤不
遑安况兄轼文学政事皆出臣上臣不敢远慕古人
举不避亲只乞寝臣新命得与兄同备从官竭力图
报亦未必无补也不听时吕微仲与刘莘老为左右
相微仲直而闇莘老曲意事之大事皆决于微仲惟
进退士大夫莘老阴窃其柄微仲不悟也辙居其间
迹危甚莘老昔为中司台中旧僚多为之用前后非
意见攻宣仁后觉之莘老既以罪去微仲知辙无它
有相安之意然其为人则如故天下事卒不能大有
除吏部尚书复以臣故改翰林承旨臣之私意尤不
遑安况兄轼文学政事皆出臣上臣不敢远慕古人
举不避亲只乞寝臣新命得与兄同备从官竭力图
报亦未必无补也不听时吕微仲与刘莘老为左右
相微仲直而闇莘老曲意事之大事皆决于微仲惟
进退士大夫莘老阴窃其柄微仲不悟也辙居其间
迹危甚莘老昔为中司台中旧僚多为之用前后非
意见攻宣仁后觉之莘老既以罪去微仲知辙无它
有相安之意然其为人则如故天下事卒不能大有
卷十三 第 9a 页
所正至今愧之盖是时所争议大者有二其一西边
事其二黄河事初夏人来贺登极相继求和且议地
界朝廷许之本约地界已定然后付以岁赐久之议
不决明年人多保忠以兵袭泾原杀掠弓箭手数千
人而去朝廷隐忍不问即遣使往赐策命夏人受礼
倨慢以地界为词不复入谢且再犯泾原四年乃复
来贺坤成且议地界朝廷急于招约疆议未定先以
岁赐予之寻觉不便乃于疆事多方侵求不守定约
而熙河将佐范育种谊等又背约侵筑质孤胜如二
堡夏人随即平荡育等又欲以兵纳赵醇忠又擅招
事其二黄河事初夏人来贺登极相继求和且议地
界朝廷许之本约地界已定然后付以岁赐久之议
不决明年人多保忠以兵袭泾原杀掠弓箭手数千
人而去朝廷隐忍不问即遣使往赐策命夏人受礼
倨慢以地界为词不复入谢且再犯泾原四年乃复
来贺坤成且议地界朝廷急于招约疆议未定先以
岁赐予之寻觉不便乃于疆事多方侵求不守定约
而熙河将佐范育种谊等又背约侵筑质孤胜如二
堡夏人随即平荡育等又欲以兵纳赵醇忠又擅招
卷十三 第 9b 页
蕃部千馀人朝廷却而不受西边骚然辙力言其非
乞罢育谊更择老将以守熙河宣仁后深以为是面
大臣主之辙面奏此辈皆大臣亲旧不忍坏其资任
虽其同列亦不敢异议陛下独不见黄河事乎当时
德音宣谕至深至切然非大臣意至今不了人君与
人臣事体不同人臣虽明见是非而力所不嘉须至
且止人主于事不知则已知而不得行则事权去矣
臣今言此盖欲陛下收揽威柄以正君臣之分而已
若专听其所为不以渐制之及其太甚必嘉之罪只
如韩维专恣太甚范纯仁阿私太甚皆不免逐去事
乞罢育谊更择老将以守熙河宣仁后深以为是面
大臣主之辙面奏此辈皆大臣亲旧不忍坏其资任
虽其同列亦不敢异议陛下独不见黄河事乎当时
德音宣谕至深至切然非大臣意至今不了人君与
人臣事体不同人臣虽明见是非而力所不嘉须至
且止人主于事不知则已知而不得行则事权去矣
臣今言此盖欲陛下收揽威柄以正君臣之分而已
若专听其所为不以渐制之及其太甚必嘉之罪只
如韩维专恣太甚范纯仁阿私太甚皆不免逐去事
卷十三 第 10a 页
至如此岂朝廷美事故臣之意盖欲保全大臣非欲
害之也宣仁后极以为然而不能用六年六月熙河
奏夏人十万骑压通远军境上挑掘所争崖巉杀人
三日而退乞因其退军未能复出急移近里堡寨于
界上修筑乘利而往不须复守诚信诸公会议都堂
辙谓微仲今欲议此事当先定议欲用兵耶不用兵
耶微仲曰如合用兵亦不得不用辙曰凡欲用兵先
论理之曲直我若不直则兵决不当用朝廷顿与夏
人商量地界欲用庆历旧例以汉蕃见今住坐处当
中为界此理最为简直夏人不从朝廷遂不固执盖
害之也宣仁后极以为然而不能用六年六月熙河
奏夏人十万骑压通远军境上挑掘所争崖巉杀人
三日而退乞因其退军未能复出急移近里堡寨于
界上修筑乘利而往不须复守诚信诸公会议都堂
辙谓微仲今欲议此事当先定议欲用兵耶不用兵
耶微仲曰如合用兵亦不得不用辙曰凡欲用兵先
论理之曲直我若不直则兵决不当用朝廷顿与夏
人商量地界欲用庆历旧例以汉蕃见今住坐处当
中为界此理最为简直夏人不从朝廷遂不固执盖
卷十三 第 10b 页
朝廷临事常患先易后难此所谓先易者也既而许
于非所赐城寨依绥州例以二十里为界十里为堡
铺十里为草地(州吴堡兰州诸城寨通远军定西城/非所赐城寨指谓延州塞门义令石)
要约才定朝廷又要于两寨界首相望侵系蕃地一
抹取直夏人黾俛见从要约未定朝廷又要蕃界更
留草地十里通前三十里夏人亦又见许凡此所谓
后难者也今者又欲于定西城与陇诺堡相望一抹
取直所侵蕃地凡百数十里陇诺祖宗旧疆岂所谓
非所赐城寨耶此则不直致寇之大者也今须欲不
顾曲直一面用兵不知二圣谓何莘老曰持不用兵
于非所赐城寨依绥州例以二十里为界十里为堡
铺十里为草地(州吴堡兰州诸城寨通远军定西城/非所赐城寨指谓延州塞门义令石)
要约才定朝廷又要于两寨界首相望侵系蕃地一
抹取直夏人黾俛见从要约未定朝廷又要蕃界更
留草地十里通前三十里夏人亦又见许凡此所谓
后难者也今者又欲于定西城与陇诺堡相望一抹
取直所侵蕃地凡百数十里陇诺祖宗旧疆岂所谓
非所赐城寨耶此则不直致寇之大者也今须欲不
顾曲直一面用兵不知二圣谓何莘老曰持不用兵
卷十三 第 11a 页
之说虽美然事有须用兵者亦不可固执辙曰相公
必欲用兵须道理十全敌人横来相嘉势不得巳然
后可耳今吾不直如此兵起之后兵连祸结三五年
不得休将奈何诸公乃许不从熙河之计明日面奏
之辙曰夏人引兵十万直压熙河境上不于它处作
过专于所争处杀人掘崖巉此意可见此非西人之
罪皆朝廷不直之故微仲曰朝廷指挥亦不至大段
不直辙曰熙河帅臣辄敢生事奏乞不守诚信乘夏
人抽兵之际移筑堡寨(臣)以为方今堡寨虽或可筑
至秋深马肥夏人能复引大兵来争此否诸人皆言
必欲用兵须道理十全敌人横来相嘉势不得巳然
后可耳今吾不直如此兵起之后兵连祸结三五年
不得休将奈何诸公乃许不从熙河之计明日面奏
之辙曰夏人引兵十万直压熙河境上不于它处作
过专于所争处杀人掘崖巉此意可见此非西人之
罪皆朝廷不直之故微仲曰朝廷指挥亦不至大段
不直辙曰熙河帅臣辄敢生事奏乞不守诚信乘夏
人抽兵之际移筑堡寨(臣)以为方今堡寨虽或可筑
至秋深马肥夏人能复引大兵来争此否诸人皆言
卷十三 第 11b 页
今已不许之矣辙曰臣欲诘责帅(臣)耳若不嘉诘责
或再有陈乞诸人皆曰俟其再乞诘责未晚宣仁后
曰边防忌生事早与约束诸人乃听已而兰州又以
远探为名深入西界杀十馀人辙曰边臣贪功生事
不足以示威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不听既又
以防护打草为名杀(七/六)人生擒九人微仲知不便欲
送还生口因奏其事辙曰边臣贪胃小胜不顾大计
极害事今送还九人甚善可遂戒敕边臣微仲不欲
曰近日延安将副李仪等深入陷没巳责降一行人
足以为戒辙曰李仪深入以败事被责兰州深入得
或再有陈乞诸人皆曰俟其再乞诘责未晚宣仁后
曰边防忌生事早与约束诸人乃听已而兰州又以
远探为名深入西界杀十馀人辙曰边臣贪功生事
不足以示威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不听既又
以防护打草为名杀(七/六)人生擒九人微仲知不便欲
送还生口因奏其事辙曰边臣贪胃小胜不顾大计
极害事今送还九人甚善可遂戒敕边臣微仲不欲
曰近日延安将副李仪等深入陷没巳责降一行人
足以为戒辙曰李仪深入以败事被责兰州深入得
卷十三 第 12a 页
功若不戒敕将谓朝廷责其败事而喜其得功也宣
仁后曰然乃嘉戒敕然七年夏人竟大入河东朝廷
乃议绝岁赐禁和市使沿边诸路为浅攻计命熙河
进筑定远城夏人不能争未几复大入环庆复议使
熙河进筑汝遮中书侍郎范子功独不可辙度其意
昔延安帅臣赵卨范氏姻家也方议地界以绥州二
十里为例议出于卨熙河斥其不可议久不决而卨
死故子功持之辙谓之曰绥州旧例施于延安可耳
熙河远者或至七八十里其不从宜矣方请国事亲
旧得失不宜置胸中也众皆称善而子功悻然不服
仁后曰然乃嘉戒敕然七年夏人竟大入河东朝廷
乃议绝岁赐禁和市使沿边诸路为浅攻计命熙河
进筑定远城夏人不能争未几复大入环庆复议使
熙河进筑汝遮中书侍郎范子功独不可辙度其意
昔延安帅臣赵卨范氏姻家也方议地界以绥州二
十里为例议出于卨熙河斥其不可议久不决而卨
死故子功持之辙谓之曰绥州旧例施于延安可耳
熙河远者或至七八十里其不从宜矣方请国事亲
旧得失不宜置胸中也众皆称善而子功悻然不服
卷十三 第 12b 页
会西人乞和议遂不成未几右相苏子容以事去位
子功以同省待罪因遂其请实以汝遮故也辙自为
谏官论黄河东流之害及为执法最后论三事其一
存东岸清丰口其二存西岸披滩水口其三除去西
岸激水锯牙朝廷以付河北监司惟以锯牙为不可
去辙于殿庐中与微仲论之微仲曰无锯牙则水不
东水不东则北流必有患辙曰然北京百万生灵岁
有决溺之忧何以救之且分水东入故道见今淤合
者多矣分水之利亦自不复能久若俟涨水巳过尽
力修完北流堤防使足胜涨水之暴然后彻去锯牙
子功以同省待罪因遂其请实以汝遮故也辙自为
谏官论黄河东流之害及为执法最后论三事其一
存东岸清丰口其二存西岸披滩水口其三除去西
岸激水锯牙朝廷以付河北监司惟以锯牙为不可
去辙于殿庐中与微仲论之微仲曰无锯牙则水不
东水不东则北流必有患辙曰然北京百万生灵岁
有决溺之忧何以救之且分水东入故道见今淤合
者多矣分水之利亦自不复能久若俟涨水巳过尽
力修完北流堤防使足胜涨水之暴然后彻去锯牙
卷十三 第 13a 页
免北京危急此实利也莘老曰河北监司不如此言
奈何辙曰公岂不知外官多所观望耶微仲曰河事
至大难以臆断辙曰彼此皆非目见当以公议参之
耳及至上前二相皆以分水为便辙具奏前语且曰
必欲重慎候涨水过故道增淤即并力修完北堤然
后辙去锯牙庶几可也退至都堂二相遽批圣语曰
依都水监所定辙语堂吏适所奏不然萃老失措微
仲知不可乃曰明日别议卒改批不得添展乃巳八
年正月都水吴安持乞于北流作软堰定河流以北
淤填时微仲在告辙奏曰先帝因河决大吴导之北
奈何辙曰公岂不知外官多所观望耶微仲曰河事
至大难以臆断辙曰彼此皆非目见当以公议参之
耳及至上前二相皆以分水为便辙具奏前语且曰
必欲重慎候涨水过故道增淤即并力修完北堤然
后辙去锯牙庶几可也退至都堂二相遽批圣语曰
依都水监所定辙语堂吏适所奏不然萃老失措微
仲知不可乃曰明日别议卒改批不得添展乃巳八
年正月都水吴安持乞于北流作软堰定河流以北
淤填时微仲在告辙奏曰先帝因河决大吴导之北
卷十三 第 13b 页
流巳得水性惟堤防未完每岁不免决溢此本黄河
常事耳是时北京之南黄河西岸有阚村樊村等三
斗门遇河水泛溢即开此三门分水北行于无人之
地至北京北合入大河故北京生聚无大危急自数
年来大臣创议回河水官王孝先吴安持等即塞此
三门贴筑西堤又作锯牙马头约水向东直过北京
之上故北京连年告急然约水既久东流遂多于往
岁盖分流有利有害秋水泛涨分入两流暂时且免
决溢此分水之利也河水重浊绶则生淤既分为二
不得不绶故今日北流淤塞此分水之害也然将来
常事耳是时北京之南黄河西岸有阚村樊村等三
斗门遇河水泛溢即开此三门分水北行于无人之
地至北京北合入大河故北京生聚无大危急自数
年来大臣创议回河水官王孝先吴安持等即塞此
三门贴筑西堤又作锯牙马头约水向东直过北京
之上故北京连年告急然约水既久东流遂多于往
岁盖分流有利有害秋水泛涨分入两流暂时且免
决溢此分水之利也河水重浊绶则生淤既分为二
不得不绶故今日北流淤塞此分水之害也然将来
卷十三 第 14a 页
北添进五七埽緷臣知安持意欲因此多进埽緷约
令北流入东即令转运司同监视不得过所乞緷数
安持奸意复露第三次即乞晋河门百五十步知
安持意在回河改进马头之名为晋河门即不许安
持计穷第四次即乞作软堰凡安持四次擘画皆回
河意耳臣昨已令中书工房问水监两事其一勘会
此流元祐二年河门元阔几里逐年开排直至去年
只阔三百二十步有何缘故其二勘会东流河门见
阔几步每年涨水东出水面南北阔几里南面有无
堤岸北京顺水堤不没者几尺将来北流若果淤断
令北流入东即令转运司同监视不得过所乞緷数
安持奸意复露第三次即乞晋河门百五十步知
安持意在回河改进马头之名为晋河门即不许安
持计穷第四次即乞作软堰凡安持四次擘画皆回
河意耳臣昨已令中书工房问水监两事其一勘会
此流元祐二年河门元阔几里逐年开排直至去年
只阔三百二十步有何缘故其二勘会东流河门见
阔几步每年涨水东出水面南北阔几里南面有无
堤岸北京顺水堤不没者几尺将来北流若果淤断
卷十三 第 14b 页
涨水东行系合并北流多少分数有无包畜不定今
两问犹未答便即施行实太草草后嗟叹久之深以
所言为然二十四日与微仲同进呈微仲曰苏辙所
议河事今软堰已不可作无可施行辙曰软堰本自
不可作然臣本论吴安持百日之閒四次妄造事端
动摇朝听若令依旧供职病根不去河朔被害无已
微仲曰水官弄泥弄水别用好人不得所以且用安
持辙曰水官职事不轻奈何以小人主之易曰开国
承家小人勿用未闻小人有可用之地也此后是非
终不能决会宣仁晏驾九年正月安持奏乞塞梁村
两问犹未答便即施行实太草草后嗟叹久之深以
所言为然二十四日与微仲同进呈微仲曰苏辙所
议河事今软堰已不可作无可施行辙曰软堰本自
不可作然臣本论吴安持百日之閒四次妄造事端
动摇朝听若令依旧供职病根不去河朔被害无已
微仲曰水官弄泥弄水别用好人不得所以且用安
持辙曰水官职事不轻奈何以小人主之易曰开国
承家小人勿用未闻小人有可用之地也此后是非
终不能决会宣仁晏驾九年正月安持奏乞塞梁村
卷十三 第 15a 页
涨水之后流河东北盖未可知(臣)等昨于都堂问吴
安持安持亦言去年河水自东今年安知河水不自
北宣仁后笑曰水官尚作此言况它人乎辙又奏曰
(臣)今但欲徐观夏秋河势所向水若东流则北流不
塞自当淤断水若北流则北河如旧自可容纳似此
处置安多危少行之无疑若行崄徼倖万一成功如
水官之意(臣)不敢从也乞令安持等结罪保明河流
所向及软堰既成有无填塞河道致将来之患然后
遣使按(具/行)可否利害后复笑曰若令结罪必谓执政
胁持之且水官犹不保河之东北况使者暂往乎姑
安持安持亦言去年河水自东今年安知河水不自
北宣仁后笑曰水官尚作此言况它人乎辙又奏曰
(臣)今但欲徐观夏秋河势所向水若东流则北流不
塞自当淤断水若北流则北河如旧自可容纳似此
处置安多危少行之无疑若行崄徼倖万一成功如
水官之意(臣)不敢从也乞令安持等结罪保明河流
所向及软堰既成有无填塞河道致将来之患然后
遣使按(具/行)可否利害后复笑曰若令结罪必谓执政
胁持之且水官犹不保河之东北况使者暂往乎姑
卷十三 第 15b 页
别议之可也二月微仲乃朝辙具以前语谕之微仲
口虽不伏而意甚屈曰软堰且令具功料申上朝廷
更行相度辙曰如此终非究竟必欲且尔亦可八日
辙方在式假三省得旨批曰依水监所奏下手日具
功料取旨辙以非商量本意以劄子论之微仲即日
在告十二日辙入对奏曰自去年十一月后来至今
百日间耳水官凡四次妄造事端摇撼朝廷第一次
安持十一月出行河先乞一面措置河事旧法马头
不得增损臣知安持意在添进马头即指挥除两河
门外许一面措置安持奸意既露第二次乞于东流
口虽不伏而意甚屈曰软堰且令具功料申上朝廷
更行相度辙曰如此终非究竟必欲且尔亦可八日
辙方在式假三省得旨批曰依水监所奏下手日具
功料取旨辙以非商量本意以劄子论之微仲即日
在告十二日辙入对奏曰自去年十一月后来至今
百日间耳水官凡四次妄造事端摇撼朝廷第一次
安持十一月出行河先乞一面措置河事旧法马头
不得增损臣知安持意在添进马头即指挥除两河
门外许一面措置安持奸意既露第二次乞于东流
卷十三 第 16a 页
口缕张包口开清丰口以东鸡爪河八日辙以祈榖
宿斋三省即令安持与北京留守司相度施行时微
仲为山陵使行有日矣辙见之待漏语及河事微仲
直视曰此大事不可不慎辙曰诚然公亦宜慎之时
荒尧夫为右相旧不直东流辙告之曰当与微仲议
定乃定西去尧夫曰命巳下奈何辙曰事有理谁敢
不从议于皇仪门外再降指挥使都水与本路安抚
提转同议可即施行有异议亟以闻尧夫自外来始
意辙与微仲比及此大相信服既而安抚许冲元乞
候过涨水因河所向闭所不行口尧夫奏乞令许将
宿斋三省即令安持与北京留守司相度施行时微
仲为山陵使行有日矣辙见之待漏语及河事微仲
直视曰此大事不可不慎辙曰诚然公亦宜慎之时
荒尧夫为右相旧不直东流辙告之曰当与微仲议
定乃定西去尧夫曰命巳下奈何辙曰事有理谁敢
不从议于皇仪门外再降指挥使都水与本路安抚
提转同议可即施行有异议亟以闻尧夫自外来始
意辙与微仲比及此大相信服既而安抚许冲元乞
候过涨水因河所向闭所不行口尧夫奏乞令许将
卷十三 第 16b 页
与吴安持同议一面施行辙曰河势难定恐须令诸
司共议乃得其实上以为然既行上特宣喻曰河事
不小可遣两制以上二人按行相度尧夫曰河役巳
起方议遣官恐稽留役事上曰但使议论得实虽迟
一年何损乃遣中书舍人吕希纯殿中侍御史井亮
采往视之二人归极以北流为便方施行枢密莶书
刘仲冯援旧例乞与河议仲冯本文潞公吴冲卿门
下士也其言纷然吕井之议遂格而辙亦以罪见逐
于是河流遂东凡七年而后北流复通微仲之在陵
下也尧夫奏乞除执政上即用李邦直为中书侍郎
司共议乃得其实上以为然既行上特宣喻曰河事
不小可遣两制以上二人按行相度尧夫曰河役巳
起方议遣官恐稽留役事上曰但使议论得实虽迟
一年何损乃遣中书舍人吕希纯殿中侍御史井亮
采往视之二人归极以北流为便方施行枢密莶书
刘仲冯援旧例乞与河议仲冯本文潞公吴冲卿门
下士也其言纷然吕井之议遂格而辙亦以罪见逐
于是河流遂东凡七年而后北流复通微仲之在陵
下也尧夫奏乞除执政上即用李邦直为中书侍郎
卷十三 第 17a 页
邓圣求为尚书右亟三人久在外不得志遂以元丰
事激怒上意邦直尤力旧法母后之家十年一奏门
客时皇大妃之兄朱伯材以门客奏徐州富人窦氏
尧夫无以裁之一日日中请辙于都堂与邦直议之
辙曰上始亲政皇太妃閤中事当遍议之车服仪制
巳付礼部矣皇太后月费尚书省巳奏乞依太皇太
后矣皇太妃宜付户部议定至于奏荐亦当议有所
予付吏部可也凡事付有司必以法裁处朝廷又酌
其可否而后行于体为便明日奏之上曰月费俟内
中批出奏荐皇太后家减二年皇太妃十年议巳定
事激怒上意邦直尤力旧法母后之家十年一奏门
客时皇大妃之兄朱伯材以门客奏徐州富人窦氏
尧夫无以裁之一日日中请辙于都堂与邦直议之
辙曰上始亲政皇太妃閤中事当遍议之车服仪制
巳付礼部矣皇太后月费尚书省巳奏乞依太皇太
后矣皇太妃宜付户部议定至于奏荐亦当议有所
予付吏部可也凡事付有司必以法裁处朝廷又酌
其可否而后行于体为便明日奏之上曰月费俟内
中批出奏荐皇太后家减二年皇太妃十年议巳定
卷十三 第 17b 页
邦直独曰此可为后法今姑予之可也上从之邦直
之附会类如此会廷策进士邦直撰策题即为邪说
以扇惑群听辙论之曰伏见御试策题历诋近岁行
事有欲复熙宁元丰故事之意(臣)备位执改不敢不
言然(臣)窃料陛下本无此心其必有人妄意陛下牵
于父子之恩不复深究是非远虑安危故劝陛下复
行此事此所谓小人之爱君取快于一时非忠臣之
爱君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臣)窃观神宗皇帝以天纵
之才行大有为之志其所施设度越前古盖有百世
而不可改者也臣请为陛下指陈其略先帝在位近
之附会类如此会廷策进士邦直撰策题即为邪说
以扇惑群听辙论之曰伏见御试策题历诋近岁行
事有欲复熙宁元丰故事之意(臣)备位执改不敢不
言然(臣)窃料陛下本无此心其必有人妄意陛下牵
于父子之恩不复深究是非远虑安危故劝陛下复
行此事此所谓小人之爱君取快于一时非忠臣之
爱君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臣)窃观神宗皇帝以天纵
之才行大有为之志其所施设度越前古盖有百世
而不可改者也臣请为陛下指陈其略先帝在位近
卷十三 第 18a 页
二十年而终身不受尊号裁损宗室恩止袒免减朝
廷无穷之费出卖坊埸顾募衙前免民间破家之患
罢黜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之堕兵置寄禄之
官复六曹之旧严重禄之法禁交谒之私行浅攻之
策以制西戎收六色之钱以宽杂役凡如此类皆先
帝之睿算有利无害而元祐以来上下奉行未尝失
坠者也至于其它事有失当何世无之父作之于前
子救之于后前后相济此则圣人之孝也汉武帝外
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均输
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委任霍光罢去烦苛
廷无穷之费出卖坊埸顾募衙前免民间破家之患
罢黜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之堕兵置寄禄之
官复六曹之旧严重禄之法禁交谒之私行浅攻之
策以制西戎收六色之钱以宽杂役凡如此类皆先
帝之睿算有利无害而元祐以来上下奉行未尝失
坠者也至于其它事有失当何世无之父作之于前
子救之于后前后相济此则圣人之孝也汉武帝外
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均输
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委任霍光罢去烦苛
卷十三 第 18b 页
汉室乃定光武显宗以察为明以谶决事天下恐惧
人怀不安章帝即位深鉴其失代之以宽恺弟之政
后世称焉及我本朝真宗皇帝右文偃革号称太平
群臣因其极盛为天书之说及章献明肃太后临御
揽大臣之议藏书梓宫以泯其迹仁宗听政亦绝口
不言天下至今韪之英宗皇帝自藩邸入继大臣过
计创濮庙之议朝廷为乏汹汹者数年及先帝嗣位
或请复举其事寝而不答遂以安静夫以汉昭章之
贤与吾仁宗神宗之圣岂其薄于孝敬而轻事变易
也哉盖有不可不以庙社为重故也是以子孙既获
人怀不安章帝即位深鉴其失代之以宽恺弟之政
后世称焉及我本朝真宗皇帝右文偃革号称太平
群臣因其极盛为天书之说及章献明肃太后临御
揽大臣之议藏书梓宫以泯其迹仁宗听政亦绝口
不言天下至今韪之英宗皇帝自藩邸入继大臣过
计创濮庙之议朝廷为乏汹汹者数年及先帝嗣位
或请复举其事寝而不答遂以安静夫以汉昭章之
贤与吾仁宗神宗之圣岂其薄于孝敬而轻事变易
也哉盖有不可不以庙社为重故也是以子孙既获
卷十三 第 19a 页
孝敬之实而父祖不失圣明之称此真朋君之所务
不可与流俗议也臣不胜区区愿陛下反覆臣言慎
勿轻事改易若轻变九年巳行之事擢任累岁不用
之人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词则大事去矣奏入不
报再以劄子面论之上不悦李邓从而媒蘖之乃以
本官出知汝州居数月元丰诸人皆会于朝再商知
袁州未至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居三
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未期年或言方南行兄
弟相遇中涂至雷赁富民屋以居复移循州今上即
位大臣犹不悦徙居永州皇子生后徙岳州巳乃后
不可与流俗议也臣不胜区区愿陛下反覆臣言慎
勿轻事改易若轻变九年巳行之事擢任累岁不用
之人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词则大事去矣奏入不
报再以劄子面论之上不悦李邓从而媒蘖之乃以
本官出知汝州居数月元丰诸人皆会于朝再商知
袁州未至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居三
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未期年或言方南行兄
弟相遇中涂至雷赁富民屋以居复移循州今上即
位大臣犹不悦徙居永州皇子生后徙岳州巳乃后
卷十三 第 19b 页
旧官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有田在颍川乃即居焉
居二年朝廷易相复降授朝请大夫罢祠宫凡居筠
雷循七年居许六年杜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
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
遗意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巳矣后有达者必
有取焉耳家本眉山贫不能归遂筑室于许先君之
葬在眉山之东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以
是累诸子矣予居颍川六年岁在丙戌秋九月阅箧
中旧书得平生所为惜其久而忘之也乃作颍滨遗
老传凡万馀言巳而自笑曰此世间得失耳何足以
居二年朝廷易相复降授朝请大夫罢祠宫凡居筠
雷循七年居许六年杜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
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
遗意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巳矣后有达者必
有取焉耳家本眉山贫不能归遂筑室于许先君之
葬在眉山之东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以
是累诸子矣予居颍川六年岁在丙戌秋九月阅箧
中旧书得平生所为惜其久而忘之也乃作颍滨遗
老传凡万馀言巳而自笑曰此世间得失耳何足以
卷十三 第 20a 页
语达人哉昔予年四十有二始居高安有一二衲僧
游听其言知万法皆空惟有此心不生不灭以此居
富贵处贫贱二十馀年而心未尝动然犹未睹夫实
相也及读楞严以六求一以一除六至于一六兼忘
虽践诸相皆无所碍乃油然而笑曰此岂实相也哉
夫一犹可忘而况遗老传乎虽取而焚之可也
栾城后集卷第十三
游听其言知万法皆空惟有此心不生不灭以此居
富贵处贫贱二十馀年而心未尝动然犹未睹夫实
相也及读楞严以六求一以一除六至于一六兼忘
虽践诸相皆无所碍乃油然而笑曰此岂实相也哉
夫一犹可忘而况遗老传乎虽取而焚之可也
栾城后集卷第十三
卷十三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