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栾城集卷第九
  诗七十首
   春日耕者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
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
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自祏城还府马上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
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
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
卷九 第 1b 页
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
将贤士气振令肃军声悄晨登戏马台一试胡騕袅
城空巷无人里社转相晓吾公庶无疾但恐园囿小
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翩翩白马将手把青丝挑
少小事边徼斩刈轻荼蓼殿前赐鞍勒珂月明皎皎
自言得所事强暴无不了庙算本诗书下策禁焚燎
当令百鍊刚甘就一指绕低回未尝试坐被世人少
秋霜一朝下凌厉见鸷鸟为君整骄惰重立穰苴表
   送鲜于子骏还朝兼简范景仁
卷九 第 2a 页
蜀中耆旧今无几相逢握手堪流涕游勌潦倒不还
家旧俗陵迟真委地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
成市诗书乡校变古法节行故人安近利欲归长恐
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低徊有似羊触藩眷栾仅
同鸡择米中山先生昔所爱南都摄尹私相喜穷冬
夜长一事无灯火相从夜深睡读书万卷老不废感
宇百篇深有意俗吏惟知畏简书穷途岂意逢君子
春风归骑忽西顾平日高谈应且止朝骑疋马事朝
谒莫就一床寻梦寐犹有城西范蜀公买地城东种
桃李花絮飞扬酒满壶谈笑从容诗百纸红尘暗天
卷九 第 2b 页
独不知白首相看两无愧古人避世今马门何必柴
车返田里
   次韵秦观见寄
东家有贤人西家苦相忽幽兰委冰霜掩霭特未发
春风吹芳蕤烂熳安可没东南信多士人物世不阙
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谒谁怜幽闲女艳色比南越
垂耳困盐车捐金空买骨读书谢世事闭门动论月
予生亦羁旅处世常卒卒谁令钓竿手强复此持笏
惟馀七尺躯空洞中无物时蒙好事过解榻聊一拂
野情乐江海梦想扁舟几隐居便醉睡世路多颠蹶
卷九 第 3a 页
荣华一朝事毁举百年歇相劝沐咸池阳阿晞汝发
   次韵道潜见寄
萧萧华发映衰容惭愧高僧叹不逢游宦终身空处
处尘埃何日退重重已甘憔悴群鸡鹤犹胜劬劳旱
岁龙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
   次韵王巩元日
庭鹊营巢初一枝馀寒未便裌罗衣春风娜娜还吹
霰岁事骎骎已发机上国遨游谁信老中年情味秪
思归和诗应觉添新懒过尽长空雁北飞
   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卷九 第 3b 页
轻衫骏马走春风未识彭城气象雄青山只在白门
外明月尽属黄楼中五斗浊醪消永日一双鸣镝戏
晴空归来笑杀幕府客闭户看书滳滳穷
   次韵答王巩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胡为久邅厄黾俛受侵侮
往来两都简奔走未安土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拂衣走东皋此说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尘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卷九 第 4a 页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出处平生共江淮恨不来宦游良误我老病赋怀哉
徇物终今世量书尽几堆归耕少忧患惟有仰春雷
(利者为雷鸣田/蜀中谓田无水)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
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
   又
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相看对泉石怜我在埃尘
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
   次韵王巩留别
卷九 第 4b 页
决策归田岂世情网罗从此脱馀生请君速治鸡黍
具待我同为沮溺耕秋社相从醵钱饮日高时作叩
门声茅庐但恐非君处籍籍朝中望已倾
   次韵答孔武仲
白发青衫不记年相逢一笑暂欣然诵诗亹亹锯木
屑展卷骎骎下水舡未肯尺寻分枉直自然凿枘有
方圆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昼日眠
   送传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
富兼通法律吏能精还家䌽服频为寿得邑河堧喜
卷九 第 5a 页
有兵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氏章句/律有郑)
   连雨不出寄张恕
麦熟蚕缫热似烝雨倾三尺未为淫洗清沟浍蚊䖟
静没尽满莲沼沚深遗秉满田惊朽腐移床避漏畏
侵寻高闲秪有张公子卧听萧萧打叶音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晋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见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国多云烟
卷九 第 5b 页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见五斗泥但见二竿水
惊风郁飙怒跳沫高睥睨潋滟三月馀浮沉一朝事
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垒
缭揲对连山黄楼丽清泗功成始逾岁脱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语先垂涕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壁悬青岑晃荡河汉高恍恨窗户深
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又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
卷九 第 6a 页
奇穷少成事饱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
平生百不遂今又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又
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晋俗衰宾容尽不见枚与邹
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野阔时闻籁人闲旧㨿梧
画船晋上客遗迹问田夫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模
卷九 第 6b 页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巳放下淮舻试问豋消暑如何楚与吴
(消暑楼/吴㒷有)
   再和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一时同接浙平昔共栖梧
榄辔具壮士拥旄良丈夫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射馀空见帖铸罢秪观模
贵讣何当决徂年贵早图槛中终为食鞲上耻闻呼
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钧舻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卷九 第 7a 页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君家日铸山前住冬后茶芽麦粒粗磨转春雷飞白
雪瓯倾锡水散凝酥溪山去眼尘生面簿领埋头汗
卷九 第 7b 页
匝肤一啜更能分幕府定应知我俗人无
   次前韵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采愧吴僧身似
腊点须越女手如舌酥根遗味轻浮齿腋下清风稍
袭肤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馀无
   答孔武仲
飞霜委中林不废长松绿惊风振川野未省劲草伏
我贫客去尽君来常不速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
我性本山林苦学笔空秃骅骝塞康庄病足顾难逐
锦文衒华藻弊褐非所续家有五车书恨不十年读
卷九 第 8a 页
济南昔相遇我齿三十六谈谐倾盖间还往白首熟
从君饮浊酒过我饭脱粟西湖多菼薍白昼下鸿鹄
城西野人居柴门拥脩竹后车载鸱夷下马泻醽醁
醉眠卧荒草空洞笑便腹疏狂一如此岂望世收录
别来今几何归期已屡卜西南有簿田茅舍清溪曲
耕耘三男子伏臈当自足君能远相寻布衣巾一幅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一去吴兴十五年东归父老几人存惠山唯有钱夫
子一寸间田晓日暾
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长闭门去住只今谁定
卷九 第 8b 页
是相逢一笑各无言
   次韵答陈之方秘丞
南山李将军疋马独行猎田中射虎豹后骑不容蹑
丈夫贵自遂老大饶惊慑飘摇天地间自视如一叶
故人多东南愿作扁舟涉忽蒙长篇赠幸此倾盖接
时世尚新奇诗书存旧业南风吹清汴西去无停楫
恨不留君谈一使众坐厌新诗苦清壮欲和再三怯
东君多名卿投刺日盈笈一言苟合意富贵出旬浃
行看文石阶高谈曳长衱辱赠但茫然知君念疲薾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卷九 第 9a 页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南城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榖南箕傥微似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西山有茅屋锄耰本吾事
   张公生日(初致仕/是岁己未)
少年谈王霸英气干斗牛中年事轩冕徇世仍多忧
晚岁探至道眷眷怀林丘今年乞身归始与夙昔酬
高秋过生日真气兹一周观心比孤月视世皆浮沤
卷九 第 9b 页
表里一融明万物不能留顾谓憧憧人斯乐颇曾不
嗟我本俗士从公十年游谬闻出世语俛作笼中囚
俯仰迫忧患欲去安自由问公昔年乐孰与今日优
山中许道士非复长史俦腹中生梨枣结实从今秋
   次韵答张耒
客舟逝将西日夜西北风维舟罢行役坐令鬓如蓬
偶从二三子步上百尺台云烟遍原隰敞恍令人哀
山中难久居浮沉在城郭欲学杨子云避世天禄閤
浮木寄流水行止非所期何须自为计水当为我移
外物不可必惟此方寸心心中有乐事手付瑟与琴
卷九 第 10a 页
夜吟感秋诗惜此芳物零幽人亦多思起坐再三听
白驹在空林鉼罄有耻罍尽我一杯酒愁思如云颓
   次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浮生已是尘劳
侣病眼犹便锦绣章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
山长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游客贾生多感
槩闲官白传足篇章山分少石云烟老宫废连昌草
木长路出嵩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次韵张耒见寄
卷九 第 10b 页
相逢十年惊我老双鬓萧萧似秋草壶浆未洗两脚
泥南辕已向淮阳道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
江边生计长随五斗米飘摇不定风中烟茹蔬饭糗
不愿馀茫茫海内无安居此身长似伏辕马何日还
为纵壑鱼怜君与我同一手微官肮脏差牛后请看
插版趋府门何以曲肱眠瓮牖中流千金买一壶椟
中美玉不须沽洛阳榷酒味如水百钱一角空满盂
县前女几翠欲滴吏稀人少无晨集到官惟有懒相
宜卧看南山春雨湿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卷九 第 11a 页
三君皆亲非复客执手河梁我心恻倚门耿耿夜不
眠挽袖匆匆有难色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
相拥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故山万里
知何许我欲因君亦归去清江髣髴钓鱼船脩竹平
生读书处青衫白发我当归咀噍式微惭古诗少年
勿作老人调被服荣名慰所思
   次韵张刍谏议燕集
淮阳卧閤生清风梁园坐啸囹圄空不知何术解髋
髀但觉羁客忘樊笼樽罍洒落谈笑地尘埃脱去文
书丛清心渐欲无一事少年空记挥千钟近传移镇
卷九 第 11b 页
股肱郡复恐入觐明光宫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
属时方冬浮阳似欲作飞霰想见观阙琼花中孝王
会集犹可继莫嫌作赋无枚翁(余尝从之游矣/圣民昔知陈州)
   腊雪五首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细声闻𥰡𥰡远势望濛濛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丰豋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又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着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又
卷九 第 12a 页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雪来殊不恶酒热目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又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又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逄嗔樽酒他年事相看醉此晨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
骄阳得一雪踰尺应更好晨兴视窗隙惊见晴霞杲
卷九 第 12b 页
九衢无停迹狼藉须一扫空馀浩然气凛凛接清昊
馀寒薄虚室一静解群燥晨炊晚未供客馈惭草草
试脱身上衣行问酒家保孤吟击槁木大笑称有道
人生但如此富乐何用祷所思独未见耿耿属怀抱
   又
同云自成幄飞雪来无根一为清风卷坐见东方暾
重阴偶复合飞霰满南轩油然青春意已见出土萱
老病一不堪惟恃浊酒温开户理松菊扫荡无遗痕
卷舒朝夕间谁识造化元乾坤本何施中有神怪奔
万物极毫末颠倒何足掀老农但知种荷锄理南园
卷九 第 13a 页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
君家相国旧元勋凛凛中丞继后尘谈笑二年同幕
府风流一倍愈它人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归来多
老臣我亦宦游无久意他年松竹许相邻
洛水晋人一向乾雪泥溢路十分寒送行我岂无樽
酒多难君知久鲜欢回首秪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
轻翰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提㪯嵩山/司马君实)
(宫/崇福)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
小儿不知老人意贺我明年四十二人生三十百事
卷九 第 13b 页
衰四十已过良可知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
不疑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不知中途
有陷阱山高日莫多棘茨长裾大袖足钩挽却行欲
返䈥力疲蝮蛇尚前猛虎后脱身且免充朝饥归来
掩卷泪如雨平生读书空自误山中故人一长笑布
衣脱粟何所苦古人知非不嫌晚朝来闻道行当返
四十一岁不可言四十二岁聊自还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卷九 第 14a 页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榆)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槐)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竹)
卷九 第 14b 页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
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
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柏)
   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天游本自有真
乐羿彀谁知定不贤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衮衮旋
成川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过龟山
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
卷九 第 15a 页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
掉头不见答笑指岸下船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
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传
帆樯避石壁风雨随香烟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带牵俯首见砂砾群鱼捕鲂鳣
父老但惊叹此理未易原何况七尺躯不为物所旋
众形要同尽独有无生全百年争夺中扰扰谁相贤
   放闸二首
画舫连樯住清流汎闸平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
正拖迟回久开头取次轻滞晋初一快奔驶忽如倾
卷九 第 15b 页
不识风涛恐聊同枕席行行逢贱鱼稻饱食慰平生
   又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开闭偶然异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阵马急侵陵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次韵王适细鱼
群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嬉游极草草须鬣自个个
造物赋群形偶然如一唾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
卷九 第 16a 页
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
   高邮别秦观三首
濛濛春雨湿䢴沟蓬底安眠昼拥裘知有故人家在
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送我扁舟六十
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便欲携君解船
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召伯埭上斗野亭
细雨添春色微风净闸流徂年半今世生计一扁舟
卷九 第 16b 页
饮食随鱼蟹封疆八斗牛江波方在眼转觉此生浮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天高山近海春尽草生池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
花存故苑丽樵出旧城隳莫望瓜州渡曾经驻佛狸
  杨州五咏
   九曲池
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可怜九曲遗声
尽惟有一池春水深凤阙萧条荒草外龙舟想像绿
杨阴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
   平山堂(叔所建/欧阳永)
卷九 第 17a 页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
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
汍澜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蜀井(明寺/在大)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行逢蜀井恍如
梦试煮山茶意自便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远置亦
清鲜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摘星亭(旧址/迷楼)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江流入海情无
限莫雨连山醉似泥梦里兴亡应未觉后来愁思独
卷九 第 17b 页
难齐只堪晋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僧伽塔
山头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处处金钱追晚
供家家蚕麦保新春欲求世外无心地一扫胸中累
劫尘方丈近闻延老宿清朝晋客语逡巡
   题杜介供奉熙熙堂
门前籍籍草生径堂上熙熙气吐春遮眼图书聊度
日放情丝竹最关身年来频脱乌皮几客去时乾漉
酒巾卜筑城中移榜就休心便作广陵人
   游金山寄杨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
卷九 第 18a 页
杨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
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
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直侵鱼龙居似得鬼神役
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风吹渡江水山僧午方食
波澜洗我心笋蕨饱我腹平生足游衍壮观此云极
铁瓮本谁安海门复谁植东南递隐见遥与此山匹
兹游几不遂深愧幕府客归时日已莫正直江月黑
顾视天水并坐恐星斗湿使君何时罢登览不可失
   初至金陵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路绕匡卢更南
卷九 第 18b 页
去悬知是处可忘忧
栾城集卷第九
卷九 第 1a 页
栾城第三集卷第九
  书传灯录后
予久习佛乘是知出世第一妙理然终未了所从入
路顷居淮西观楞严经见如来诸大弟子多从六根
入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混入性海虽凡未可以直
造佛地心知此事数年于兹矣而道久不进去年冬
读传灯录究观祖师悟入之理心有所契必手录之
寘之坐隅盖自达磨以来付法必有偈偈中每有下
种开花之语至六祖得衣法南迈有明上坐者追至
岭上知衣不可取悔过求法祖诲之曰汝谛观察不
卷九 第 1b 页
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坐本来面目
明郎时大悟遍体流汗曰顷在黄梅随众实不省自
巳本来面目今蒙措示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祖
知明巳悟教之善自护持而已及内侍薛简问祖心
要祖亦曰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亦豁然大悟予释卷叹曰祖
师入处傥在是耶既见本来面目心能不忘护持不
舍则谓下种也耶譬诸草木种子若置之虚空不投
地中虽经百千岁何缘得生若种之地中润之以雨
露暵之以风日则开花结子数日可待六祖常谓大
卷九 第 2a 页
众汝等诸人自心是佛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
心生万种法因教之以一相一行三昩曰若人于一
切处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
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
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埸真成净土
此名一行三昩若人具二三昩如地有种含藏长养
成就其实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
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法获菩提
依吾行者决證妙果一相一行三昩则治地法也予
至此复叹曰祖师之言备矣而人自不知虽知未必
卷九 第 2b 页
能行如予盖知而未能行者也昔李习之尝问戒定
惠于药山药山曰公欲保任此事须于高高山顶坐
深深海底行如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漉予欲书
此言于绅庶几不忘也凡诸方妙语昔人有未喻者
予辄为释之录之于左凡十二章大观二年二月十
三日书
佛说法有一女人忽来问讯使于佛前入定文殊师
利近前弹指出此女人定不得又托升梵天亦出不
得佛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有
网明菩萨能出此定须臾网明便至问讯佛了去女
卷九 第 3a 页
人前弹指一声女人便从定而起颍滨老曰有心要
出此女人定虽是文殊亲托往梵天也出不得无心
要出此女人定一弹指便了
僧问老宿师子捉免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
全个什么力老宿曰不欺之力颍滨老曰师子捉免
时亦全用一个师子力捉象时亦全用一个师子力
不为兔小象大而有差别若有差别则物有大于象
者师子捉不得矣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置右掌
中如持针锋举一枣叶即此理也
僧举教云文殊忽起佛见法见被佛欇向二铁围山
卷九 第 3b 页
五云曰如今若有人起佛见法冕我与点两碗茶且
道赏伊罚伊同教意不同教意颍滨老曰摄向铁围
山令知起见知非与他茶吃令他识本来处与教意
异而不异保福僧到地藏地藏和尚问彼中佛法云
何曰保福有时示众道塞却你眼教你觑不见塞却
你耳教你听不闻坐却你意教你分别不得地藏曰
吾问你不塞你眼见个什么不塞你耳闻个什么不
坐你意作么生分别或人问此二尊宿意为同为不
同颍滨老曰六根为物所塞为物所坐则不见自往
不闻自性不能分别自性若不为物所塞不为物所
卷九 第 4a 页
坐则可以闻见自性分别自性矣老子曰视之不见
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是三者
不可致诘故复混而为一一则性也凡老子之言与
佛同者类如此
邓隐峰在马师会下一日推土车马师屏脚路上坐
峰曰请师收足马曰巳展不收峰曰巳进不退推车
直进碾损马师脚马归法堂执斧子曰碾损老僧脚
底出来峰出引颈于前马师乃置斧子颍滨老白马
师展脚不收执斧而问二者皆以试验隐峰临机见
解土耳车进退于事初无损益而直推不顾此隐峰
卷九 第 4b 页
狂直之病也若执斧问之而缩颈畏避则十分凡夫
无足取矣犹能引颈而俟则犹可取也故其终也不
坐不立倒立而逝虽去来自在而狂病犹未痊也
南泉欲游庄舍土地神先报庄主庄主乃预为备泉
至问曰安知老僧来排办如此庄主曰昨夜土地神
相报泉曰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见有僧便问
既是善知识因何被鬼神觑见泉曰土地前更下一
分饭颍滨老曰昔大耳三藏自谓得它心通忠国师
见而问之曰老僧心在何处大耳曰在西川看竞渡
忠再问心在何处大耳曰在天津桥看弄胡孙及三
卷九 第 5a 页
问大耳良久莫知去处忠叱之曰这野狐精它心通
在什么处仰山闻而释之曰前两度是涉境心故为
大耳所见后是自受用三昧放大耳不能见今南泉
欲游庄舍而土地知之亦见其涉境心耳本无足怪
者南泉自谓修行无力亦姑云尔僧因其言而诘之
非识理者也答之以土地前更下一分饭盖言前从
皆涉境心耳
仰山尝谓第一坐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作么
生对曰正恁么时是某甲放身命处仰山曰何不问
老僧曰恁么时不见有和尚仰山曰扶吾教不起或
卷九 第 5b 页
曰不思善不思恶此六祖所谓本来面目而仰山少
之何也颍滨老曰在周易有之无思也无为也寂然
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
于此无思无为者其体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其
用也得其体未得其用故仰山以为未足耳长沙岑
和尚尝遗僧问同参会老曰和尚见南泉后如何会
默然僧曰未见南泉时如何会曰不可更别有也僧
回以告岑有偈曰百尺竿头坐底(一云/试险)人虽然得入
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盖亦贵
其用耳
卷九 第 6a 页
香严闲师尝谓众曰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脚
无所踏手无所攀忽有人问西来意若开口答即丧
身失命若不答又违问者如何耶是众无对频滨老
曰我若当此时便大开口答他西来意不管丧身失
命管别有道理也
玄妙备头陀谓众曰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主只好
盲聋哑三种病人汝作么生接拈法竖拂他且不见
共他说话他且不闻口复哑若接不得佛法安在时
虽有答者备皆不肯颍滨老曰三种病(人/若)只用诸方
拈搥竖拂说话等伎俩接他真是奈何他不得如诸
卷九 第 6b 页
佛菩萨修行功到虎狼蛇蝎崖石草木无物透不得
而况三种病人乎玄沙之意傥在是耳非一时老宿
境界故未有能道者耳
德谦禅师尝到双岩岩长老问金刚经云一切诸佛
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师曰说与不说且
置和尚唤什么作此经双岩无对师曰一切圣贤皆
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既以无为法为极则人安有差
别且如差别是过不是过若是一过切圣贤尽有过
若不是过决定唤什么做差别双岩亦无语颍滨老
曰佛本无经此经者此心也佛惟无心故万法由之
卷九 第 7a 页
而出若犹有心一法且不能出而况万法乎四果十
地皆贤圣也其所得法各有浅深然皆非无心则不
能得故曰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扁之
斲轮伛偻之承蜩皆非无心无以致其功其以无致
功则与圣贤同而其功之大小则与贤圣异贤圣之
有差别盖无可疑者也(经所谓以无为法者谓以无/而为法耳非谓有无为之法)
(也然自六祖以来皆读作无/为之法盖僧家拙于文义耳)
杭州报恩院惠明禅师庵居人梅山有二禅客至师
曰上坐离什么处来曰都城师曰上坐离都城至此
山则都城少上坐此山剩上坐剩则心外有法少则
卷九 第 7b 页
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不会即去二客不能对又
有朋彦上坐访师师问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一
时消陨今天台嶷然如何得消陨去朋彦亦无措颍
滨老曰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此理也
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一时消陨亦理也二理无
可疑者人能达此理则去来之想尽山河之碍灭真
性朗然物莫能隔此所以为充满法异消陨虚空矣
达者闻而信之昩者疑之则天台嶷然在前未尝灭

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尝访净惠禅师会四众士女
卷九 第 8a 页
入院净惠曰律中隔壁闻钗钏声即为破戒见曙金
银合沓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师曰好个入路
净惠称善颍滨老曰隔壁闻钗钏声而欲心动安得
不谓破戒金银合沓朱紫骈阗而心不起安得谓之
破戒
栾城第三集卷第九
卷九 第 8b 页
卷九 第 1a 页
栾城后集卷第九
 历代论三
  荀彧第十九
荀文若之于曹公则汉高帝之子房也董昭建九钖
之议文若不欲曹公心不能平以致其死君子惜之
或以为文若先识之未究或以为文若欲终致节于
汉氏二者皆非文若之心也文若始从曹公于东郡
致其算略以摧灭群雄固以帝王之业许之矣岂其
晚节复疑而不予哉方是时中原略定中外之望属
于曹公矣虽不加九钖天下不归曹氏而将安往文
卷九 第 1b 页
若之意以为劫而取之则我有力争之嫌人怀不忍
之志徐而埃之我则无嫌而人亦无憾要之必得而
免争夺之累此文若之本心也惜乎曹公志于速得
不忍数年之项以致文若之死九锡虽至而禅代之
事至子乃遂此则曹公之陋而非文若之过也
  贾诩上第二十
曹公入荆州降刘琮欲顺江东下以取孙氏贾诩言
于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闻兵势盛矣
若因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江东可以不劳
众而定也公不用其计以兵入吴境遂败于赤壁夫
卷九 第 2a 页
诩之所以说曹公则李左车之所以说淮阴侯使乘
破赵之势传檄以下燕者也方是时孙氏之据江东
巳三世矣国崄而民附贤才为用诸葛孔明以为可
与为援而不可图而曹公以刘琮待之欲一举而下
之难哉使公诚用诩言端坐荆州使辩士持尺书结
好于吴吴知公无并吞之心虽未即降而其不以干
戈相向者可必也方是时刘玄德方以穷客借兵于
吴吴既修好于公其势必不助刘而玄德因可蹙矣
惜乎谋之不善荆州既不能守而孙刘皆奋孰谓曹
公之智而不如淮阴侯哉其后公既降张鲁下汉中
卷九 第 2b 页
刘晔劝公乘胜取蜀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
日浅蜀人未恃也今举汉中蜀人震骇因其震而压
之无不克也若少缓之诸葛亮善治国而为相关羽
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人既定冯崄守要不可犯
也公不从而反天下皆惜晔计之不用夫玄德之贤
过于仲谋贾诩欲以文告怀仲谋而晔欲以虚声下
玄德其愚智盖巳远矣彼曹公不用瞱计岂非以诩
言为戒也哉春秋之际楚子重伐郑晋栾武子救之
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人以申息之师救
蔡晋群帅皆欲战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谓武子曰
卷九 第 3a 页
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
巳又怒楚帅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巳
甚不如还也遂全师而归夫兵久于外狃于一胜而
轻与敌遇我怠彼奋败常十九古之习于兵者盖知
之矣
  贾诩下第二十一
用兵之难盖有怵于外而动者矣力之所及而义不
可君子不为也义之所可而力不及君子不强也魏
文帝始受汉禅欲用兵吴蜀以问贾诩诩曰吴蜀虽
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
卷九 第 3b 页
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崄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
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
窃料群臣无权备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
也帝不能用遂兴陵江之役士卒多死是时帝始受
禅欲以武功夸示四方贪得幸胜末暇虑兵败势屈
之辱也魏多谋臣盖必有知之者矣然皆莫取言谢
能言之可谓不怵于外矣晋末符坚拥百万之众耻
吴会之未服欲一举下之而不欲晋之无衅谢安乘
符坚之败知中原之荡析而不知江南之微弱势必
不能成大功故符坚至于失国而谢安至于丧师二
卷九 第 4a 页
人者皆耻不若怵于外之患也
  刘玄德第二十二
事固有当作而不可作者智者论其公私权其轻重
而可否可决也蜀先主之于关羽名虽君臣而义则
父子也先主入蜀而羽攻曹仁张于荆州吴乘其敝
羽以败死先主欲为羽报雠义不可巳也然吴蜀之
于魏国小而兵弱本以季汉君臣之分缔友相亲与
魏为敌则报雠之义其公且重者在魏也释魏而事
羽之怨则为失所先后矣先主文在白帝也吴之君
臣惧而乞和若以雠魏之重俛而从之莪无不可也
卷九 第 4b 页
先主念羽之厚拒而不许君臣之义则至矣至于奋
不虑害兵败而继之以死忘两国之大计而徇一夫
之遗忿则未为得矣诸葛孔明有言法孝直若在必
能止君此行虽行亦必不至于败然则孔明亦自以
伐吴为失计矣哉
  孙仲谋第二十三
任人莫难于托国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
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
霍光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
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蜀也
卷九 第 5a 页
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葛孔明孔明又
废李严杨仪援蒋琬费祎而授之虽后主之不明而
守国三十馀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过于
魏具远甚吴大帝方其蜀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
之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
而付以后事恪乘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
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恪既以丧
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
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
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
卷九 第 5b 页
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晋宣帝第二十四
世之说者曰司马仲达之于魏则曹孟德之于汉也
是不然二人智勇权略则同而所处则异汉自董卓
之后内溃外畔献帝奔走困踣之不暇帝王之势尽
矣独其名在耳曹公假其名号以服天下拥而植之
许昌建都邑征畔逆皆曹公也虽使终身奉献帝率
天下而朝之天下不归汉而归魏者十室而九矣曹
公诚能安而俟之使天命自至虽文王三分天下有
其二以事纣何以加之惜其为义不终使献帝不安
卷九 第 6a 页
于上义士愤怨于下虽荀文若犹不得其死此则曹
公之过矣如司马仲达则不然明帝之末曹氏之业
固矣虽明帝以淫虐失众曹爽以骄纵得罪而颠覆
之形未见天下未畔魏也仲达因其隙而乘之拊其
背而夺其成业事与曹公异矣汉武帝之老也托昭
帝于霍光昭帝尚幼燕王盖主有篡取之心上官桀
桑羊助之此其祸急于曹爽霍光内毙燕盖外诛桀
羊拥护昭帝讫无骄君之色及昭帝早丧国空无主
迎立昌邑昌邑不令又援立宣帝柄在其手者屡矣
然退就臣位不以自疑中外悉其本心亦无一人有
卷九 第 6b 页
异议者以仲达疑光孰为得之邪然光犹不足道蜀
先主将亡召诸葛孔明而告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
其不才君可自取复语后主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
父后主之暗弱孔明之贤智蜀人知之矣使孔明有
异志一摇手而定矣然外平徼外蛮夷内废李平廖
立旁禦魏吴功成业定又付之蒋琬费祎奉一昏主
三十馀年而无纤芥之隙此又霍光之所不能望也
故人患不诚苟诚忠孝舜之于父母伊尹之于太甲
终无间然者自仲达之后人臣受六尺之寄因而取
之者多矣皆以地势迫切置而不取则身必为国必
卷九 第 7a 页
乱至自比骑虎不可复下此亦自欺而已哉
  晋武帝第二十五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古今之正义也
然尧废丹朱用舜而天下安帝乙废微子立纣而商
以亡古之人盖有不得已而行之者矣得巳而不巳
不得巳而巳之二者皆乱也子非朱纣而废天下之
正义君子不忍也子如朱纣而守天下之正义君子
不为也汉高帝始谓惠帝仁弱欲废之而立如意既
而知人心(在/之)太子也则寝废立之议而用平勃平勃
(贤/皆)而权任均故惠帝虽没产禄虽横而援立文帝汉
卷九 第 7b 页
室不病也武帝既老知燕王旦广陵王胥之不可用
也废之而立少子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羊以后
事当是时昭帝之贤否未可知而四人枉直相半也
幸而昭帝明哲霍光忠良桀羊虽欲为乱而不遂其
后复废昌邑立宣帝而朝廷晏然无事盖人君不幸
而立幼主当如二帝属任贤臣乃免于乱此必然之
势也魏明帝疾笃而无子弃远宗子而立齐王始欲
辅以曹宇曹宇而倖臣刘放孙贤不便宇肇之正劝
帝易以司马仲达曹爽齐王既非天下之望而爽又
以庸才与仲达奸雄为对数年之间遂成篡弑之祸
卷九 第 8a 页
晋武帝亲见此败矣惠帝之不肖群臣举知之而牵
制不忍忌齐王攸之贤而恃悯怀之小惠以为可以
消未然之忧独有一汝南王亮而不早用举社稷齐
重而付之杨骏至于一败涂地无足怪也帝之出齐
王也王浑言于帝曰攸之于晋有姬旦之亲若预闻
朝政则腹心不贰之臣也国家之事若用后妃外亲
则有吕氏王氏之虞付之同姓至亲又有吴楚七国
之虑事任轻重所在未有不为害者也惟当后正道
求忠良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也若以智
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亦安能自保乎人怀危惧
卷九 第 8b 页
非为安之理此最国家之深患也浑之言天下之至
言也帝不能用而用王佑之计使木子毋弟秦(东/王)
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然
晋室之乱实成于八王吾尝筹之如攸之亲贤夺嫡
之祸非其志也不幸至此天下所宗宗社之计犹有
赖也如佑之计使子弟㩚兵以捍外患如梁孝王之
禦吴楚尚可若变从中起而使人人握兵以救内难
此与何进袁绍召丁原董卓以除宦官何异古人有
言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如武帝之择祸福可谓
不审矣
卷九 第 9a 页
  羊祜第二十六
善为国者必度其君可与共患难可与同安乐而后
有为故功成而无后忧晋厉公与楚共王争郑晋人
知楚有可乘之隙栾武子为政欲出兵击之日不可
以当吾世而失诸侯范文子不欲请释楚以为外惧
武子不能用夫文子非苟自安者也厉公侈而多嬖
宠诸大夫富而陵上国有大功则君臣不相安乱之
所自生也既谋之不从出而遇楚犹欲避楚而归既
胜反国曰乱将作矣吾不可以俟使其祝宗祈死逾
年而厉公杀三郤立胥童栾书杀胥童弑厉公文子
卷九 第 9b 页
虽死而免于大难子孙与晋国相终始范蠡事越王
句践反自会稽抚人民厉甲兵七年而杀吴王夫差
归未及国知越王之难与同安乐也扁舟去之卒免
文种之戮若二子者可谓有先见之明矣范文子至
于自杀范蠡至于逃亡而不顾何则所全者大也晋
武帝既受魏禅中原富强群臣用命吴孙皓以淫虐
失众有亡国之舋晋人习于长江之崄以为未可取
也羊祜为襄阳守知其不能久陈可取之计武帝纳
之祜(进/又)王浚杜预以成灭吴之功后世皆称其贤吾
尝论祐巧于策吴而拙于谋晋何以言之武帝之为
卷九 第 10a 页
人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虽贤人满朝而实
充荀勖之流以为腹心使吴尚在相持而不敢肆虽
为贤君可也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
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
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常亡故人常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祜不虑此而锐于灭吴其不若范文子远矣
或曰吴灭而晋乱此天命非人事也而羊祜何罪焉
吾应之曰为国当论人事使祜不为灭吴之计孙皓
穷凶而死吴更立君则长江未可越也吴计不亡则
卷九 第 10b 页
晋之君臣厉精不懈是吴不灭而晋不乱也不犹愈
于吴灭而晋乱乎祜之将死也武帝欲使卧护诸将
祜曰灭吴不须臣自行但平吴之后当劳圣虑耳推
祜此言盖亦忧在平吴矣忧在平吴而勇于灭吴其
不若范文子远矣
  王衍第二十七
圣人之所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礼二也形三也易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与形皆器也
孔子生于周永内与门弟子言外与诸侯大夫言言
及于道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谓道之不可以轻授人
卷九 第 11a 页
也盖尝言之矣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夫道以无为
体而入于群有在仁而非仁在义而非义在礼而非
礼在智而非智惟其非形器也故目不可以视而见
耳不可以听而知惟君子得之于心以之御物应变
无方而不失其正则所谓时中也小人不知而窃其
名与物相遇辄捐理而徇欲则所谓无忌惮也故孔
子不以道语人其所以语人者必以礼礼者器也而
孔子必以教人非吝之也盖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由礼以达其道而小人由礼以达其器由礼以
达道则自得而不眩由礼以达器则有守(不/而)狂此孔
卷九 第 11b 页
子之所以寡言道而言礼也若其下者视之以礼而
不格然后待之以刑辟三者具而圣人之所以御物
者尽矣三代以远汉之儒者虽不闻道而犹能守礼
故在朝廷则危言在卿党则危行皆不失其正至魏
武始号法术而天下贵名刑魏文始慕通远而天下
贱守节相乘不巳而虚无放荡之论盈于朝野何晏
邓飏导其源阮藉父子涨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乱
天下要其终皆以济邪佞成淫欲恶理法之成其奸
也故蔑弃礼法而以道自命天下之小人便之君臣
奢纵于上男女淫泆于下风俗大坏至于中原为墟
卷九 第 12a 页
而不悟王导谢安江东之贤臣也王导无礼于成帝
而不知惧谢安作乐于丧期而不受教则废礼慕道
之俗然矣东晋以来天下学者分亦为南北南方简
约得其精华北方深芜穷其拔叶至唐始以义疏通
南北之异虽未闻圣人之大道而形器之说备矣上
自郊庙朝廷之仪下至冠昏丧祭之法何所不取于
此然以其不言道也故学者小之于是舍之而求道
冥冥而不可得也则至于礼乐度数之间字书形声
之际无不指以为道之极然反而察其所以施于世
者内则才䛕以求进外则聚敛以求售废端良聚苟
卷九 第 12b 页
合杜忠言之门辟邪说之路而皆以诗书文饰其伪
要之与王衍无异呜呼世无孔孟使扬墨塞路而莫
之辟吾则罪人尔矣
栾城后集卷第九